- 相關推薦
三國孫吳鄉(xiāng)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以走馬樓竹簡為中
走馬樓簡牘提供了反映當時鄉(xiāng)村社會關系的豐富史料,其中有關家族結構及其具體生活景況的資料,具有重要的價值。走馬樓出土竹簡可見“寡嫂”稱謂,有關簡文,可以幫助我們認識這一時期當地鄉(xiāng)村生活的一個重要側面。一 據《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壹〕》釋文,有如下內容值得我們注意:
(1)? 春(?)寡?綺年卌 241整理組在《凡例》中寫道:“竹簡中的古字和俗別、異體等字,釋文一般均改為通行繁體字!薄坝幸(guī)律的俗別等字,處理采取統(tǒng)一原則!薄拔ㄖ窈啞拧鳌,而‘更’均寫作‘?’,字形變化較大,釋文僅將‘?’、‘?’、‘?’、‘?’統(tǒng)一改為‘浭’、‘?’、‘鯁’、‘!唤y(tǒng)一改為‘溲’、‘嫂’、‘?’、‘艘’。”[1]比較引人注目的例證,有:
(2) □寡?年廿六 □□□? 1409
(3)? □□〖寡〗?□〖年〗? 2633
(4) 雷寡?大女杷年卅三筭一刑右足復 2880
(5) ?寡?大女豆年六十四 3983
(6) 胡寡?汝年八十五 8490
(7) 晟寡?村年卌二筭一8498
(8) 寡?大女妾年七十六 10268
(9) 贊寡?大女?年廿二筭一 10279
船十一梗所用前已列言 ? 2512整理組注:“‘!癁椤摇畡e體!盵2]簡文“船十一梗”即“船十一艘”,可以作為我們考察當時船隊規(guī)模時的參考。[3]
可見,“寡?”就是“寡嫂”,是簡(1)至簡(9)共同出現親屬稱謂。其實,“寡嫂”寫作“寡?”,史已有例。《后漢書·西羌傳》說西羌風習:“其俗氏族無定,或以父名母姓為種號。十二世后,相與婚姻,父沒則妻后母,兄亡則納??,故國無鰥寡,種類繁熾。”“??”,李賢注:“寡婦曰‘?’。”《后漢書·烏桓傳》關于烏桓風習,也有“其俗妻后母,報寡?,死則歸其故夫”的記述!吧苯詫懽鳌?”。
此外,走馬樓簡中,我們還看到出現“寡婦”字樣的簡例:
(10) 素寡婦大女思年卅六筭一八十〖可〗復 3322簡文所見“寡嫂”、“弟寡婦”和“寡婦”,無疑都是兄弟和其他親屬的未亡人。以上12例中,除(5)“?寡?大女豆年六十四”,(6)“胡寡?汝年八十五”,(8)“寡?大女妾年七十六”,(12)“大寡婦大女思年六十二”4例年長外,而(3)年齡不詳,其他(1)(2)(4)(7)(9)(10)(11)7例,平均年齡只有31.57歲。特別是其中的(9)(11)兩例,只有22歲。從現有資料雖然不能推定其寡居的時間,但是沒有跡象表明她們是剛剛守寡。雖然我們不能確切地知道這些婦女喪夫的具體原因,然而卻很容易聯想到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所謂“江南卑濕,丈夫早夭”。
(11)?□弟寡婦秨年廿二 □? 4176
(12) 〖大〗寡婦大女思年六十二 7784
(11)“弟寡婦”,似乎應當理解為亡弟的妻子,具有與“寡嫂”相對應的身份。而(10)(12)只稱“寡婦”,其身份尚未明了。
出現“寡嫂”、“弟寡婦”和“寡婦”的簡例,應當是一種或數種記錄“戶”的構成形式的文書的部分內容。有的學者稱這種文書為“戶籍”。其典型形式,是整理組將“編號128、129、130、131簡”相綴連,“按戶籍格式”進行的排列:
吉陽里戶人公乘孫潘,年卅五,筭一(130)“編號128、129、130、131簡”,整理號為10379、10380、10381、10382。[5]前引12例簡文在這種文書中的位置,應當與編號131、128簡,即“潘妻大女蔦,年十九,筭一”和“潘子女□,年五歲”相當。也就是說,這些“寡嫂”、“弟寡婦”和“寡婦”,都是出現于“戶人”某某名下的戶口資料中,而使我們獲得了接觸機會的。然而其身份,絕對不是“戶人”之“妻”,她們在“戶”中的地位,其實只是與“潘子女□,年五歲”類似。她們作為“戶人”夫婦的附屬親族,在同一個基本家庭單位中生活。
潘妻大女蔦,年十九,筭一(131)
潘子女□,年五歲(128)
凡口三事二,筭二事,訾五十(129)[4]
與(5)“?寡?大女豆年六十四”內容相關,有可能原為一組“戶籍”資料的簡例,有:
高平里戶人公乘張?年卌七筭一 3920與(7)“晟寡?村年卌二筭一”有關,或許可以排列為一組“戶籍”資料的簡文,又有:
晟母大女思年七十一 7397有可能可與(9)“贊寡?大女?年廿二筭一”復原為一組“戶籍”資料的簡文,則有:
東陽里戶人公乘□贊年廿一筭一給縣卒 10308(9)自然應當排列在“東陽里戶人公乘□贊年廿一筭一給縣卒”簡后。兩者之間,至少應當有“贊妻”一條。二 反映漢代以來“寡嫂”身份及其在家族中特殊地位的資料,在文獻記錄中多有遺存。
贊男弟□年十九筭一 10273
《漢書·王莽傳上》說,“(王莽)受禮經,師事沛郡陳參,勤身博學,被服如儒生。事母及寡嫂,養(yǎng)孤兄子,行甚敕備。又外交英俊,內事諸父,曲有禮意!蓖趺б缘赖滦摒B(yǎng)方面的優(yōu)勢爭取人心,取得顯著的成效。而“事母及寡嫂,養(yǎng)孤兄子”,是他德行表演重要的節(jié)目之一!逗鬂h書·鄭均傳》記載,“(鄭)均好義篤實,養(yǎng)寡嫂孤兒,恩禮敦至!崩钯t注引《東觀記》:“(鄭)均失兄,養(yǎng)孤兄子甚篤,已冠娶,出令別居,并門,盡推財與之,使得一尊其母,然后隨護視振給之!彼^“養(yǎng)寡嫂孤兒”,當時似乎是宣示其“禮”“義”水準的重要道德標尺。
《后漢書·逸民列傳·高鳳》說,“(高)鳳年老,執(zhí)志不倦,名聲著聞。太守連召請,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應為吏,又詐與寡嫂訟田,遂不仕。建初中,將作大匠任隗舉鳳直言,到公車,托病逃歸。推其財產,悉與孤兄子。隱身漁釣,終于家。”所謂“詐與寡嫂訟田”,是保持“隱身漁釣”的“逸民”身份的策略。而果然“遂不仕”,說明與“寡嫂”間的財產爭端,當時足以徹底敗壞當事者的道德形象,從而完全斷送其政治前程。
三國時期《三國志·魏書·盧毓傳》記載,盧植的兒子盧毓,“十歲而孤,遇本州亂,二兄死難。當袁紹、公孫瓚交兵,幽冀饑荒,養(yǎng)寡嫂孤兄子,以學行見稱!笔駶h名將趙云事跡,也有與“寡嫂”相關的情節(jié)!度龂尽な駮ぺw云傳》裴松之注引《云別傳》說,“從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國色,范欲以配云。云辭曰:‘相與同姓,卿兄猶我兄!剔o不許。時有人勸云納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觳蝗。”樊氏女為寡嫂,顯然是和趙范一家一同生活的。趙范以相當于走馬樓簡所見“戶人”的身份,竟然可以主持其再次婚配。
《三國志·魏書·后妃傳·文昭甄皇后》裴松之注引《魏略》:“后年十四,喪中兄儼,悲哀過制,事寡嫂謙敬,事處其勞,拊養(yǎng)儼子,慈愛甚篤。后母性嚴,待諸婦有常,后數諫母:‘兄不幸早終,嫂年少守節(jié),顧留一子,以大義言之,待之當如婦,愛之宜如女。’母感后言流涕,便令后與嫂共止,寢息坐起常相隨,恩愛益密!边@是女子“事寡嫂”的史例。
《藝文類聚》卷二一引《許遜別傳》說到晉人許遜在經濟上照應“寡嫂”的事跡:“(許)遜年七歲,無父,躬耕負薪以養(yǎng)母,盡孝敬之道。與寡嫂共田桑,推讓好者,自取其荒,不營榮利。母常譴之:‘如此當乞食無處君!’笑應母曰:‘但愿老母壽耳。’”
所謂“事……寡嫂,養(yǎng)孤兄子”,“養(yǎng)寡嫂孤兒”,“養(yǎng)寡嫂孤兄子”,是相互連帶的行為!短接[》卷五一二引《東觀漢記》:“鄭均好義篤實,事寡嫂孤兒,恩禮甚至!盵6]又引《傅子》曰:“傅燮字南容,奉寡嫂甚謹,食孤侄如赤子!薄短接[》卷六八七引《東觀漢記》說,“馬援外類儻蕩簡易,而內重禮,事寡嫂,雖在閨內,必幘然后見!贝苏f“事寡嫂”事,然而《后漢書·馬援傳》又有馬援教育兄子的著名故事:
初,兄子嚴、敦并喜譏議,而通輕俠客。援前在交阯,還書誡之曰:“吾欲汝曹聞人過失,如聞父母之名,耳可得聞,口不可得言也。好論議人長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愿聞子孫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惡之甚矣,所以復言者,施衿結褵,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龍伯高敦厚周慎,口無擇言,謙約節(jié)儉,廉公有威,吾愛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俠好義,憂人之憂,樂人之樂,清濁無所失,父喪致客,數郡畢至,吾愛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猶為謹勅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訖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將下車輒切齒,州郡以為言,吾常為寒心,是以不愿子孫效也。“伏波將軍萬里還書以誡兄子”,語極懇切,足見其感情的親近。馬援“兄子”馬嚴、馬敦,當是與“寡嫂”一起,為馬援多年撫養(yǎng)的!稌x書·王沈傳》寫道:“(王)沈少孤,養(yǎng)于從叔司空昶,事昶如父,奉繼母寡嫂以孝義稱!蓖跎蚓捶睢肮焉,而自己年少時,又是以“孤兄子”身份“養(yǎng)于從叔司空昶”的!度龂尽の簳ね蹶苽鳌酚涊d,“其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謙實,以見其意,故兄子默字處靜,沈字處道,其子渾字玄沖,深字道沖!薄靶肿印痹凇捌渥印敝埃彩悄腿藢の兜。陳壽又記錄了王昶“遂書戒之”的長信。我們看到,王昶其中還特別引用了“昔伏波將軍馬援戒其兄子言”。
走馬樓出土竹簡,也可以提供有關“養(yǎng)孤兄子”一類資料。例如在被看作“戶籍”的文冊中,多有“兄子”字樣:
(13)?□兄子男絮年廿六 498(13)(14)“兄子”前者“年廿六”,后者“年廿九”,都不單獨立戶,不知是何原因。這一情形,似與前引《后漢書·鄭均傳》李賢注引《東觀記》所說鄭均養(yǎng)孤兄子“已冠娶,出令別居,并門”的情形不同。(16)“大姉子男范年七歲”,“禿從兄子男婁年十一”,有可能是分別收養(yǎng)了夫婦兩人一“姉子”,一“從兄子”。從“年七歲”者列于前而“年十一”者居于后這一跡象分析,“范”和“婁”可能與“戶人”親疏程度有別。或許只是“禿從兄子男婁年十一”是被收養(yǎng)者。(16)中所見“禿”,應是名字,與下引簡文類同:
(14)〖郡〗吏谷漢兄子□年廿九 嘉禾三年二月十九日叛走 7905
(15)昊妻王年廿八 昊兄子黑年六 8619[7]
(16)?□□卌九刑右手□□姉子男范年七歲 禿從兄子男婁年十一闇[8] 8939
(17) □兄子男辯年六歲 9264
宜陽里戶人公乘周禿年五十七 9409“姉”,可能意同“姊”字,也有可能是人名。與下引簡文同:
姉妻大女明年廿六 9077中國社會福利史研究者曾經注意到“走馬樓簡中的社會福利史料”,但是只討論了政府賦役調發(fā)對于病殘者的減免。[9]其實,對于孤寡的優(yōu)遇,也是相關社會文化現象中特別值得重視的。對于孤寡的社會救助,帶有自發(fā)的性質。而救助對象其親族所起的作用,體現出中國傳統(tǒng)宗法關系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有益的功能。共3頁: 1 [2] [3] 下一頁 論文出處(作者):
《侯景之亂與北朝政局》
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三國孫吳鄉(xiāng)村家族中的“寡嫂”和“孤兄子”-以走馬樓竹簡為中】相關文章:
略說走馬樓吳簡中的“老”03-21
中國農村權力結構中的家族因素03-18
讀長沙走馬樓簡牘札記之一01-07
試析孤的象征意義在中國文化中的演變02-28
試論《紅高梁家族》中我父親的形象03-30
周期結構中光學聲子的色散關系03-07
讓智慧和靈性在作業(yè)中飛揚03-16
一維δ函數勢場中的諧振子03-07
《三國演義》中的德育元素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