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論《三國演義》中“抑吳”的現象
摘要:時至今日,《三國演義》各個方面的研究成果層出不窮,但學者們對于東吳方面的表現卻興趣匱乏,相關的研究也很少。究其原因,是與學者們乃至于《三國演義》作者對東吳的輕視分不開的。本文將從羅貫中對東吳的態度方面進行探討。關鍵詞:《三國演義》;“抑吳”;“擁劉反曹”;“朝魏暮蜀”;東漢末年,天下一分為三,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羅貫中根據史實,并適度加以改編,以“七分實三分虛”的方式,將東漢末年和整個三國時代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生動、深刻地表現出來,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三國演義》中的“抑吳”傾向三國的歷史,說到底就是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不斷交戰的歷史。眾所周知, “擁劉反曹”是《三國演義》的主旨傾向,但作為鼎足三分中的一方,東吳政權在小說中是如何定位的呢?就敘事中心來看,在《三國演義》中,蜀漢為敘事中心。為了突出這一中心,小說大事渲染魏、蜀之間的矛盾,重筆勾勒了魏蜀之間的漢中大戰、襄樊之戰、六出祁山、九伐中原等。即使在三方共同參與赤壁之戰中,劉氏集團的風頭也遠遠壓倒了東吳集團。與蜀、魏爭戰相對照,吳、魏之間的戰爭則顯得無足輕重,僅僅約略提及,羅貫中極力強調是曹、劉之間白熱化的斗爭,而對魏、吳之間的矛盾則輕描淡寫,置于若有若無的地位。就戰爭的規模來看,就戰爭的規模而論,在小說中,為了對付蜀漢,曹魏不僅派出大量的兵力,有時還借助外來兵力。如劉備死后,曹王想乘劉備新喪、蜀漢因征吳而元氣大傷之機,進兵蜀漢,此時司馬鼓建議聯合鮮卑、南蠻和東吳共同入兵。曹魏興師動眾,如臨大敵!诖酥埃茇вH率大軍討伐東吳,也不過發三路大軍。這樣就造成一種印象:蜀漢才是曹魏的最主要敵人,東吳則是無足輕重的。從主要人物的描寫上看,蜀漢軍師諸葛亮是足智多謀,他罵王朗、羞曹真、辱司馬、用“空城計”,總是勝者。即便是六出祁山那樣屢戰無功的戰例,也被小說家描繪成諸葛亮的一次次勝利。而在敘述吳、魏時,小說往往沒有突出什么重要人物,僅僅為了突出“擁劉反曹”的主題用適當的篇目丑化了曹操。而作為東吳杰出代表的周瑜,在作者筆下居然被諸葛亮氣死了。這也顯現得東吳的“龍套”角色。如此,我們通過對文本具體的解讀發現:《三國演義》關于吳、蜀與魏的戰略關系的敘述中,小說家強調了魏、蜀矛盾的復雜性和魏、蜀斗爭的艱巨性,而東吳給我們的印象是無所事事、置身事外。特別在三國格局形成之后,蜀國成了抗魏的主力,東吳不過是搖擺于蜀魏雙方之間的邊緣力量。而歷史上,東吳是曹魏的主要戰略敵人,這樣在小說與歷史敘述之間,就形成了一種戰略關系的錯位。從這一作者故意營造的錯位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的抑制、、淡化東吳政權的傾向。二、“抑吳”原因分析《三國演義》中,作為歷史上在三足鼎立局面下產生巨大影響的東吳政權,居然被作者故意抑制、淡化,這是為什么呢?我們可以從下列幾個方面來探究。首先,原因在于人們“擁劉反曹”的正統思想世界觀。任何時代的思想,其實都是統治階級的思想。而皇權正統思想,在長達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已經由統治階級灌輸給臣民達到根深蒂固的地步,時至今日仍有影響。 三國爭霸的歷史,本是逐鹿中原、并無明顯正邪之分的戰爭史。但是正是皇權正統思想的影響,蜀漢政權在“道義”上,有了巨大的優勢。劉備正可以用自己的姓氏、血統進行輿論宣傳,將自己爭霸行為說成是繼承正統、結束分裂、謀求一統的的功績行動。名不正則言不順,中國人自古重視“師出有名”,劉備稱帝理據充分,可以大肆宣傳,而曹、孫兩家在稱帝時,總不免要拐彎抹角、難以擺脫篡逆的罵名。如果說曹操攜占據中原、“挾天子以令諸侯”,羞羞答答,占有天時之利,還可以搞一點“禪讓”把戲的話,割據江東的孫權,簡直就沒有任何理由同劉、曹爭天下了。也正因如此,三國之爭留給后世人的印象,是堅守正統立場的劉氏政權與“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的曹氏政權的龍爭虎斗,孫氏政權即使要爭正統,也是名不正、言不順,被大家唾棄的一股勢力。羅貫中當然也受到這種“主流意識”的影響,他的作品本來就是以“擁劉反曹”為主旨的。為了宣揚正統思想,他必然要貶抑劉備的主要對立面曹魏,而對于搖擺在敵友之間、實則被曹魏視為更危險敵人的東吳政權,作者則不能不盡力低估它的力量,淡化它的作用。其次,東吳“朝魏暮蜀”的兩手外交政策為人所不恥。歷史上,魏、蜀、吳雖互為敵對,但實質上曹魏一家獨大,所謂三國爭霸的歷史不過是劉、孫兩家抵御曹魏的歷史。蜀漢、東吳雖然都抗曹,但在其對抗態度上,兩家有著根本的區別。蜀漢政權雖最為弱小,但其抗曹意志異常堅定,從不妥協。反觀東吳,雖有抗曹實力,但其外交策略遠沒有劉備那么堅定,反顯得左右搖擺。例如赤壁大戰后,孫權因荊州的歸屬問題與劉備產生摩擦。此時關羽正同曹軍作戰,孫權主動“為箋與魏王(曹)操,請以討(關)羽自效”。曹操深知孫權并非真心依附,只是借魏之力與劉備爭奪荊州,于是將計就計,故意把消息泄露給關羽,希望挑起劉、孫兩家的矛盾,減輕曹魏方的軍事壓力!笆箖沙(指孫、劉)相對銜持”,曹魏方可“坐待其敝”’。其后關羽果然與東吳開戰,結果是敗走麥城,為吳將潘璋所擒殺。孫權此戰,實際是配合曹軍,共擊劉備。三國間的對抗與聯合,因此一戰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孫權集團則意志不堅,游移不定,時而與劉備結盟抗擊曹操,時而又向曹操稱臣,偷襲劉備;當形勢不利時,又轉而與蜀漢修好。出爾反爾,唯利是圖。在重視道德的中國人心中,肯定不會占有多大分量。如此,我們可以看出,《三國演義》的“抑吳”現象確實存在且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原因。參考文獻:1、《三國志通俗演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2、俊才《【淺論《三國演義》中“抑吳”的現象】相關文章:
淺論歐05-28
淺談影視作品中的方言現象04-11
企業管理中的七大經典現象04-18
淺論廣告創意05-28
淺論形式美05-10
淺論境界、意境與意象04-28
生活中的行為經濟學現象分析(通用8篇)07-28
淺論電子商務合同糾紛中管轄法院的確定05-03
淺論專利侵權責任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