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論文【集合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學論文1
在每個班中,都有個別學生,由于長期在集體中處于后進,常常受到冷落與歧視,缺少的是理解與信任。久而久之,喪失了進取的信心和勇氣,甚至成為“被人遺忘的角落”。這不僅影響了個人的進步,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也給社會帶來了不良的影響。
從教多年來,深知教育后進生,提高后進生各方面的能力,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有時候教師們千方百計,千辛萬苦的“好心”,效果卻適得其反,而在一次活動中,我偶然的得到了一個啟發,那就是“給學生選擇的機會”。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班有一個學生叫楊洋,但她對學習并沒有完全失去信心,為幫助她和其他學困生,我在班級中開展了“幫教”活動,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不理想的學生坐在一桌,便于互相幫助。在班級中,為學困生選好了“朋友”便找來一一談話,其他學困生都點頭同意。但當我問到楊洋時,她起初很來勁,但我把“朋友”的名字告訴她后,她不說話了,停了足足有3分鐘才說:“可以讓我自已來挑嗎?”我以為她們倆有矛盾,楊洋搖了搖頭,可我明顯感到她有心事,想問一問,但我還是忍住沒有問,我同意了。于是,楊洋經過思考,選了一位學習中等的學生作為自己的“朋友”并請我去問這位同學是否愿意,我答應了,順利地幫助她完成了任務。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中,我特意留心他們的幫教情況,發現情況良好。楊洋的成績有上升的趨勢,比其他幾對進步較快。于是我又找楊洋同學談話,首先表揚了她學習上的進步,接著又提出了當時忍住沒有問的問題。只見她想了一會說:“人家成績那么好,我才不好意思打擾人家呢。”話說得委婉,但其中之意不言而喻,原來是自卑心理在作怪。應該說這是她的自尊吧。她害怕一種無形的心理壓力。
數學論文2
周末,媽媽和我準備在家動手做一頓既美味又營養的大餐,于是我們把特別想吃的菜列了一份菜單:蛋黃基圍蝦、青椒炒雞胗、清蒸黃魚、清炒生菜、清燉鴿子湯,我們來到菜場,按照清單開始購買食材。
我們來到菜場,先到家禽類買鴿子和雞胗:鴿子25元/只,買了2只;雞胗17元/斤,買了0.6斤,家禽類共用了:25×2+17×0.6=60.2元。
接著我們來到水產類:基圍蝦26元/斤,買1斤;黃魚18元/斤,一條1.2斤,水產類買了26×1+18×1.2=47.6元。
最后我們沖向蔬菜類:生菜3元/斤,買了0.8斤;青椒6元/斤,買了0.5斤;生姜6元/斤,0.6斤;咸鴨蛋3元/只,買了2只;共買了3×0.8+6×0.5+6×0.6+3×2=15元。
全部食材買完了,算了下一共用了122.8元,看著我們手中的'戰利品,我和媽媽開心地滿載而歸回家做飯啦!其實生活中處處有無形數學,只要用心便可以發現。
數學論文3
數學源于生活,又廣泛應用于生活。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是小學生的數學素養之一。新課程標準強調數學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數學知識的生活化,就是通過將數學教材中枯糙、脫離學生實際的數學知識還原,取之于學生生活實踐并具有一定真實意義的數學問題,以此來溝通“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讓學生在生活中感悟數學。
“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并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因此,數學教學,只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用數學,數學教學才能煥發生命活力。
1、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從生活實際出發,把教材內容與“數學現實”有機結合起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可以消除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陌生感,同時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如教學循環小數概念時,我先給學生講永遠講不完的故事:“從前,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說從前山上有座廟……”,通過實例讓學生初步感知“不斷重復”,再舉出自然現象“水→汽→云→水”的循環引出“循環”的概念,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
2、小學數學中的.許多概念和法則都是在現實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因此概念法則的教學也就必須在生活實際中找到相應的實例,并引導學生從直觀入手從而抽象出來,逐步加深理解和運用。例如:在教學應用題常見的數量關系時,學生對于“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中的“工作效率”不易理解。為此,我在教學前,在班里舉行了一次口算比賽和跳繩比賽。教學新課時,聯系兩次比賽活動,學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工作效率”這一抽象而又陌生的概念:即指單位時間內所作的工作量。又如在學習“接近整百整十數加減法的簡便算法”中,有這樣一題:128-96=128-100+4,學生對減100時要加上4 難以理解。我便設計了一個“買東西找零錢”的生活實際:我要過生日了,媽媽帶了128元錢去商店買一個96元的布娃娃準備送給我。媽媽付給營業員一張百元鈔票(應把128元減去100元),營業員找回4元,(應加上4元)。所以,多減去的4應該加上。
這樣的“生活教學”例子,通過生活經驗驗證了抽象的運算,而具體的經驗更提煉上升為理論(簡便運算的方法),學生容易理解且不易忘記。
讓數學回到生活,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學習數學是有用的、有必要的,從而激發學好數學的愿望。
二、讓數學知識回歸學生生活。
學習是為了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經常培養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知識也只有運用才能被學生真正掌握,也只有在實踐運用中才能體現其價值。
1、創設情境,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掌握了某項數學知識后,可以有意識地創設一些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的情境。例如,在學習了利息后,讓學生去銀行了解利息、利息稅等有關知識,讓學生當家長的小參謀:家中多余的錢怎樣存最合算?并幫助家長計算利息和利息稅。
2、聯系實際,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
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例:如學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后,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三角形的穩定性。學習了圓的知識,讓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說明為什么車輪的形狀是圓的,其它形狀的行不行?為什么?
3、加強操作,培養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的能力。
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指導于實踐。我們經常看到由于學生的感性知識缺乏,出現不符合客觀生活實際的數量意識。這就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更要注重聯系實際,強化學生的動手操作活動。在學習了米、厘米以及如何進行測量之后,讓學生運用掌握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測量身高,測量手臂伸開的長度,測量一步的長度,測量教室門的寬度以及測量窗戶的寬度,通過上述活動,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理解,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同時,學生獲得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識性數據。在這個活動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測量的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在生活中用。
學習了平均數問題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專題,展開活動,如:測量計算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平均體重、平均年齡,全校各班的平均人數、教師平均年齡,附近菜場某一蔬菜的平均價格等。學生在互相協作活動中,自然而然地鍛煉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能實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結合,幫助學生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從而不斷體驗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數學論文4
摘要:人類已進入信息時代,信息化是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是信息技術教學和其它教學雙贏的一種教學模式。本文闡述了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內涵與意義,著眼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關鍵點,探討了信息技術與小學數教學整合的主要模式,并對整合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 ; 教學整合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內涵與意義
1.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了多種感官
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依靠“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本書”進行說教式的教學,媒體運用單一,學生容易產生疲勞感、乏味感。如何激發學生求知欲,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是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動畫是小學生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設計制作出包含動畫的課件最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上《幾分之一》一課時,我們設計了“豬八戒吃桃子”動畫。滑稽的人物,優美的音樂,詼諧的解說,成功地營造出了一種樂學氛圍,使枯燥的學習變得輕松而易接受,為學生自主有效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它比傳統的手段激趣,效果要好得多。通過有趣的動畫引入課題,一方面引起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為學習新知提供了要思考的問題,誘發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濃厚興趣,迫切要求掌握新知的欲望也油然而生。
2.突出了教學重點,突破了教學難點
學生學習一個知識,一般都要經歷“感知——理解——積累——運用”這樣的`一個過程。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和不易操作的實驗活動過程進行處理,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學生對圓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不易理解。關于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教材雖然采用實驗的方法,把圓分割成16等份,再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然后由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S=2πr。但是,實驗過程比較復雜,難于操作,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再者用圓拼成的近似長方形時,讓學生想象出分割的份數越多,拼得的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形(滲透了“極限”思想),這對于小學生來講很難想象,學生所看到的只能是把圓拼成的一個長方形,致使學生對所推導出來的公式的精確性持懷疑的態度。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優勢,利用動態展示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使抽象化為具體,化難為易,以達到最佳效果。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可以彌補傳統媒體的不足,突破一些教學上的難點。如教學《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時,在講解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時,用傳統手段,包括直觀操作、投影演示等都很難把要害講清楚。而通過多媒體計算機可以方便地演示:將兩個角平移重疊,將角的兩邊長短隨意改變。學生通過觀察動態的過程,小學數學論文很容易地歸納出“角的大小與兩邊長短無關,而與角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3.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增加了教學容量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具有常規電教媒體的特有功能,并且能綜合它們的優點。一節課的時間是有限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張嘴巴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它們都已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可將以前需要在黑板上抄寫的教學內容事先做在課件中,上課時鼠標、鍵盤輕輕一動,教學內容立即呈現于屏幕,節約了板書的時間;大大增加課堂的容量,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在復習課上,利用多媒體課件效果尤為理想。邊復習,邊進行課內練習、矯正練習、遷移性練習,并在其中加上習題答案,及時進行錯誤訂正,可以大大縮短教師板書時間,一節課下來,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學習的狀態。
4.優化了練習,深化了學生思維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可以達到優化練習,從而使學生思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練習是學生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形成知識、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徑,又是運用知識發展技能的重要手段,它需要有坡度、多角度、多層次的練習鞏固所學的知識。練習時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省時、容量大、拓寬思路的特點來強化練習效果,提高練習效率。如教學“元、角、分”的認識后,我們就利用計算機創設“虛擬商店”讓學生當售貨員與消費者,進行仿真練習。
由于信息技術演示具有“應變”、“重復”的功能,因而這種練習可不斷重復,使練習效果不斷強化。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的主要模式
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可以創設有利于學生學習探索與生活緊密結合問題情境和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的活動中分析問題,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逐步養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其操作程序如下:
1.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情境的創設,能變抽象為具體,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反響,激活學生的思維,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其形、聲、光、色并茂,更易于學生的接受,更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易于喚起學生創新的“火花”。
2.主動探索,嘗試解決——這一過程的設計是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的個性充分得到發展,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歸納思路,提煉方法——學生通過主動探索、交流后,教師接著引導學生歸納反思自己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從而使學生思考形成共識,以完成知識形成條理化、系統化。
4.練習鞏固,適當擴展——練習是對新知識的鞏固和延伸,是學生實踐活動的體現。在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交互性,設計一些變式練習和一些開放式的練習,以喚起學生創新思維。
三、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需注意的問題
1.不要一味追求信息技術的“技術含量”,忽視先進的教學理念。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重在其“實用價值”,并非其技術含量的高低。有的老師認為軟件越高級,會用的人越少越好。其實這偏離了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初衷。在課堂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是教師,教師教學理念、教學思想的現代化,遠勝于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教師要認真鉆研教育理論,積極探索信息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的規律,使信息技術在教師的駕馭下發揮最佳作用。
2.注意信息技術與傳統工具達成平衡。信息技術的使用為學生學更多更深的數學提供了可能,也為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數學開拓了廣闊空間。但是,它不能被用來代替基本的數學活動,如實際觀察、直觀感知、基本運算、邏輯推理等。因此,應當使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傳統的紙筆運算、邏輯推理、動手操作、畫表作圖等之間達到一種平衡。
3.要重視學生的情感交流。情感作為非智力因素,是學生健全人格形成的重要方面,因此課堂上要加強生生及師生間的語言交流,建立積極和諧的人際關系,避免出現由傳統的“滿堂灌”變成了“滿機灌”,扼殺了學生的思維活動,抑制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心靈封閉”現象的產生
總之,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無疑是信息時代中占主導地位的課程學習方式,必將成為21世紀學校教育教學的主要方法。因此,我們應當充分挖掘現代教育信息技術的獨特優勢,揚長避短,努力使之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整合,開創課堂教學的新天地。
數學論文5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特點
1.親和性特點與傳統的灌輸式、講授式等初中教學方法相比,師生互動教學有明顯的親和性特點。
由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很大程度地拉近了師生間距離,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耐心與親和,從而加深對教師的信任,更喜歡學習數學。
2.開放性特點傳統教學,對于學生的心理、情緒都沒有充分地顧及到,這就導致有的學生對初中數學學習存在抵觸情緒。
而師生互動教學與傳統教學不同,是一種開放性的教學方法。通過師生互動與教師對學生的鼓勵,使學生從封閉的情緒中解放出來,激發學生高漲的情緒,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展開討論與合作。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方法
1.以小組活動形式進行互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為規范師生互動局面,促進互動效果,教師最好采用創建學習小組的方式。教師可按照一定的標準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然后布置數學學習任務。學生在接到任務研究、討論的同時,教師可以以小組成員的身份加入到學習小組中,與學生就某個數學知識點共同進行討論、交流與探索。教師通過這種與學生零距離接觸的方式,點燃學生的熱情,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向教師闡述自己的觀點,最終在教師的指導下理解數學知識。
2.通過設問,促進師生互動有了問題,才會引發學生思考。
在初中數學師生互動教學中,有效的.設問必不可少。教師應該根據教數內容與難點,提出一些關鍵、合適、具有吸引力、趣味性的問題,然后讓學生思考。這些有趣的數學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充分發散思維,帶著問題去閱讀數學教材,然后通過互相探討、與教師互動等多種方式,就問題展開分析,最終在教師的指導下獲得問題的解決方法。
3.巧設陷阱,引導學生在探究中互動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多是學生在學習中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教師找出錯誤進行批評教育,使學生能夠改正錯誤,但這種糾錯式的教學方法容易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使其逐漸抵觸數學。在新課改師生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故意暴露一些破綻或錯誤,然后逐步引導學生去探究、發現錯誤,進而主動與教師交流、互動,最終加深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使學生真正地學好數學。
4.互動中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應用在師生互動
教學中評價體系的應用很有必要,教師需根據初中數學教學內容,結合初中學生的認知、年齡、心理特點,建立起多元化的評價體系。首先,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互動的積極性、學習起點的高低,對學生進行靈活的評價。注意評價時,多表揚學生,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在提出學生的缺點時也應該盡量婉轉、委婉一些,以避免傷害學生的自尊。其次,鼓勵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可將學生組成小組,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與教師互動,讓學生互相之間進行評價,提出對方的不足之處,教師再合理引導,進一步提高互動教學的效果。再次,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教學成果進行評價,并樂于接受學生提出的意見。通過這種互動形式的評價,讓師生雙方都能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進,進而為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打好基礎。
三、總結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重視師生互動教學模式,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望,同時能融洽師生關系,進一步為教好數學、學好數學奠定堅實基礎。
數學論文6
小學數學是數學思維的啟蒙階段,為將來的高等數學打下基礎。然而,現在的小學數學教育并不是那么樂觀,大多數家長為了升學率,給孩子報大量的補習班,這就滋生了題海戰術所帶來的弊病———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不僅是在數學中有相當重的地位,而且它還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困難,所以筆者就獨立思考能力的養成提出了以下建議。
一、營造民主和諧數學教學環境,增強小學生自信心
課堂環境中教師起主導作用,小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良好的課堂環境應該是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然而,如果教師總是偏愛好學生,忽視所謂的差生,不利于整個班集體的發展。有的學生會產生消極的想法,認為反正學不學都是差生,所以,教師應該創建一個民主的教學環境,才能使學生愿意投身到學習中去。課堂上教師提出的某個問題,學生經過思考回答問題,若學生回答的教師不滿意,表情不滿意,也會使學生喪失再次思考問題的能力。良好的課堂環境是需要教師以和藹可親的態度,耐心教導學生學習,即使回答問題錯誤,學生也會重拾思考問題的耐心。比如教師提出一道雞兔同籠的問題,籠子里裝了雞和兔一共13個頭,雞和兔的腿總共有344條,問雞和兔一共有多少只?有的學生想法很好,13個頭也就是有13只動物,首先把所有的雞都當成兔子來算,也就可以列出式子腿總共會多出這么多(13×4-44)條,于是有些學生就直接用(13×4-44)÷4來算,學生認為每只兔子共有4條腿,所以用都算的兔子腿來除以4合情合理。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先夸獎學生正確的地方,然后語重心長地告訴他是不是除法間應該講求對應關系呀?多出來的腿應該對應的是每只雞多出來的腿啊?剩下的時間交由學生思考,大多數學生都能恍然大悟,由對應關系來看,雞的數量=多出來腿總量÷每一只雞多幾條腿,學生便可以很快將錯誤改正為(13×4-44)÷(4-2)。學生在教師的耐心點撥下,通過獨立思考完成的題目會更加有成就感。
二、選擇活躍合適數學教學課程,提高小學生參與度
小學生身體、心理發育不健全,有時對于枯燥無味的課堂很難提起興趣,更不要說獨立思考某些問題了,數學教學課程的優劣直接影響學生的參與度和熱情,怎么樣才能增加小學生的參與度呢?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增加合適有目標明確的數學課程,邊玩邊學是最好的境界,但是活躍的數學教學課程有可能使學生們產生心態過于浮躁,無心學習厭學情緒的一種現狀,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由于無序的數學課堂節奏,游戲時間過長所造成的,所以,教師要課前做好充分的應急準備、教案分析,把握好課堂節奏。比如說學習“計量單位”中的“人民幣進率”,教師都會認真在黑板上給出公式讓學生背下來即可,其實教學可以不必這么拘泥,教師課前就布置好任務讓學生從家里找來一分、一角、一元若干,小學生們肯定大部分已經能認識人民幣,教師提問:怎么用一分表示一角?學生們便從準備好的錢中拿出十個一分錢來表示一角錢。教師繼續提問:怎么用一角錢表示一分錢?學生隨即擺出十個一角錢。這回教師提高難度:怎么用一分錢表示一元錢?學生會苦惱沒有那么多錢怎么辦?有的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找來另外9個學生一塊湊夠100個一分錢,這回學生們自己就可以總結出分與元間的換算方法了,學生們也就更加樂意自主學習。
三、培養趣味活躍的課后觀察交流,引導小學生獨立思考
課后的時間仍然可以被利用,數學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教師經常與學生進行心得體會交流溝通才能了解學生薄弱在哪里,良好的師生溝通不僅幫助師生關系更加融洽,而且能解決師生間的代溝問題。小學生大多數比較天真爛漫,喜愛觀察事物,教師可以布置課后家庭實踐作業,認識你身邊的幾何體,目的讓學生能夠透徹認識教材中所講的幾何體,思考這些幾何體的.形狀和性質。有些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可以發現家中的有些桌子腿和凳子腿是三條腿,這正驗證了教師告訴大家三角形具有穩定性的特點,有的學生還會興奮地告訴教師家中墻角也是三角形,有些學生就會問教師為什么房子要做成長方體而不是錐形呢?這里就會延伸到幾何體的體積問題了,但教師指點學生細心觀察同底同高錐體和長方體的大小時,學生很容易得出結論長方體的體積要更大一些。這樣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通過觀察的事物更加直接,小學生理解起來更加輕松。另外一方面,教師應及時與學生交流數學心得體會,教師耐心地聆聽很重要。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有的說話可能會很慢,但是不一定觀點就是錯的,教師以大朋友的身份去了解學生的問題,從這些問題中指點一二,學生自己獨立思考得出結論,教師再幫助學生修正錯誤觀點。還有些學生想法總是與眾不同,教師可以以嘲笑的姿態去對待學生的看法,教師耐心講述和學生溝通,問清楚該學生為什么有這樣的想法后再予以判斷。總之,小學生數學獨立思考能力是創建在一個相對民主、和諧,課堂氛圍良好,師生課后觀察和交流的基礎上產生的,師生共同的努力會促進學生的進步,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養成,小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也需要師生間長期堅持。
數學論文7
摘要
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傳統的教學觀念已經不能夠滿足課程改革的要求。老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結合不同的教學手段探究,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一些教學方法,以提高小學教學的效率。本文以新課程標注為背景,結合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內容探討,對課堂教學展開深入的研究,以為小學高效課堂的開展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
關鍵詞
新課程;小學教學效率;提高策略
小學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掌握知識的關鍵時期。因此,在小學階段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等素質的培養放在教學的首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小學教學效率。筆者經過分析,結合小學教學的現狀,簡要談一談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教學效率的策略。
1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教學氛圍是開展教育教學的關鍵。當學生處于良好的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當學生處于積極的狀態中,學生的學習效率會得到顯著的提高。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開展教學的時候老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基本內容和學生的興趣點,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學習的發展。老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老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加強師生之間的了解。其次,老師要結合學生的發展情況,為學生提供一些資料來引導學生,幫助學生自主學習。最后,老師要結合教學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引導學生在課堂與學生進行積極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發掘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
2結合學生本位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本人的思想已經嚴重的影響了學生的'發展。由于老師長期處于這樣的教學思想中,教學效果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學生由于畏懼老師的權威而不敢在學習中提出問題,長期下去,累積的問題越來越多,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在不斷地降低。為了改變這一狀態,有必要將教師本位轉變成學生本位的教學方式,真正的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將學生本位的教學思想引進到教學中,老師要將身份從教學的支配者變成教學的引導者,將學生從學習的被動地位拉向學習的主動地位。通過以學生為教學本位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當遇到問題的時候,老師要避免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而是要結合學生的情況,恰當的引導,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發展。在不斷地探究與發展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得到顯著的提升。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顯著的提升。
3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
不管是哪一門學科,學生的基礎知識的好壞都會影響老師的教學效率。想要提高教學效率,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就要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在講解知識的時候,老師可以結合舉出知識引入教學,讓學生在掌握新的知識的同時能夠鞏固基礎知識。在不斷地掌握新的知識又復習原來的知識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顯著的提升。老師可以結合教學的目標,如果教學實踐充分,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一起回顧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如果教學實踐不充分,老師要選擇性的講解知識,盡量做到點到為止,帶領學生一起復習。在不斷的探究與學習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不斷發展。
4合理設計教學模式因材施教
新課程標準要求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顧慮到不同學生的具體表現。為了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老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秉持“不拋棄,不放棄”的基本原則,保證每一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能夠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因此老師在教學中就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來激勵學生。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不難發現分層教學和小組教學是教學中的兩種比較重要的教學模式。在教學和學生合作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分層教學法,老師可以仔細分析學生的基本情況,保證每一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都嫩鞏固有所得。結合合作教學法教學,不僅僅可以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而且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以提高小學教學的有效性。老師在開展合作教學的時候,可以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采用“一幫一”的模式,激發學生的合作意識,促進班級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采取那種教學模式,都要保證所有學生的利益,要避免為了提高某些學生的成績而損壞另一部分學生的利益的情況發生。
5結合課后作業設計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掌握知識之后做課后練習題是開展教學中非常關鍵的階段。練習題的選取對學生知識的鞏固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老師在選擇練習題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和基本水平為不同類型,不同的學生設定不同的練習題,以激發學生的個性,引導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此外,老師還要注意題量和題型對學生的影響,結合學生的基本特征為學生設定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實踐,選取有代表性的題目教學。通過精講精練不僅僅可以提高教學的效率而且可以消除題海戰術給學生帶來的枯燥感,還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做到觸類旁通。當學生們發現作業量減少了,題目難度降低后,就會積極的參與到學習當中來。在不斷鞏固練習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顯著的提升。
6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提高小學教學的效率,就要結合現階段的課程背景,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通過采用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本位教學、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合理設計教學計劃、科學布置課后作業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老師和學生的共同的努力之下,小學教學效率會得到顯著提高。
數學論文8
一、引導學生學會識圖,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形之美”
在教學有關“圓”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舉例,把“圓”比作太陽、蘋果等有形的東西,加深學生對“圓”的認識。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緊密聯系的有關“圓”的東西,如水面上激起的漣漪,既有靜感又有動感,使學生如身臨其境,有所感觸,比教師單純在課堂上用圓規畫圓要形象得多、生動得多、鮮明得多。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數學的美。
二、讓學生學會鑒賞,在鑒賞中感受數學的“和諧美”
美是人們所向往和追求的,美感不但體現在藝術領域,在數學教學中也有一定的美。所以,教師要教給學生如何發現和鑒賞數學之美,要讓學生學會用審美的視角來觀察數學,深入挖掘數學的結果美、過程美。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在數學中發現和鑒賞數學美的觀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講解“黃金分割”時,學生一開始會很陌生,不知道什么是黃金分割,這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測量一下自己身體的黃金分割點,并講解有關黃金分割點的意義,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找黃金分割點。這樣,學生自然會發現其中存在的美感,從而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由被動學習變為積極主動學習。再如,教師在講授數學應用題時,可以借助線段圖形讓學生理解題意。學生在線段的引導下既能理解應用題的題意,又能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系統性和關聯性,感受到數學深層次的體系美。總之,數學的美體現在方方面面,只要教師善于引導,使學生樹立發現美的觀念,就一定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美。
三、讓學生在游戲中體驗數學的“趣味美”
傳統的數學教學過分重視知識,缺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主要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嚴重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新課程改革對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教學方式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更加注重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性。所以,數學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盡量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教學中。其中,一種重要的參與方式就是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參與游戲,在游戲中感受數學的趣味美。實踐證明,游戲的方式是學生最喜歡的教學方式之一,既能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到知識,提高能力,又能給枯燥的數學課堂增添樂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對稱、平移與旋轉”時,教師可以采用做“跳棋”游戲的方式,讓學生分組進行游戲,學生在跳棋的游戲中自然而然學到了數學知識,并且會印象深刻,不容易忘記,這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智力,增強學生的合作創新精神,還能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趣味美。
四、結語
總之,數學雖是一門科學,但同樣具有美感。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感悟數學的美。尤其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廣大數學教師更應轉變思想,更新觀念,采用多種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數學審美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數學論文9
一、科學合理進行教學目標分層
任何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擁有著一個前進的方向和目標,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也是這樣。實行分層教學法時,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不同的情況,科學合理地制定分層教學目標。具體操作可以依據對教學大綱和教材特點,結合所要教學的具體內容和學生實際分層制定出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分層目標的制定有助于優化教學效果,最終使得后進組能夠學到數學基礎知識,中等組在掌握相關基礎知識之外,還能獲得一定的提高,優秀組學會并掌握更加綜合、復雜的數學知識和相關應用。
二、優化課堂教學環節,實施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法從提出到運用,每個環節最終都要落實到具體的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在實施分層教學過程中,除了要堅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以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之外,還應該注重每一個教學環節,并對課堂教學環節實施有效優化,以促進分層教學得以貫徹落實。
1.教學內容分層
上述我們提到,在小學數學分層教學課堂中,教師要客觀地將學生分成優秀組、中等組以及后進組。進行學生分組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能更有針對性、更有效果地展開教學,因此針對不同水平組的學生,教師所教學的內容也應當有所區別,應當根據學生組的學習基礎、能力和水平,教之與其情況相符合的知識內容,使課堂教學更有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學有所得。在作者的分層課堂中,對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所采取的'方式一般為:后進組學生以識記和模擬為主,中等組學生在識記基礎上加入一些提高性內容,優秀組學生則更多的以多知識點和綜合性強的知識為主。教學內容的分層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接受、吸收并將知識內化,最終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2.教學方法分層
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良好的教學方法支持,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分層教學時,要把握“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要得法”這一原則。努力實現教學方法運用上的靈活多變、別具創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學方法。一般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在課堂提問、習題布置、教學評價等環節都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有效調動起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培養學習數學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實現小學數學課堂分層教學的預定目標。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開展分層教學,有助于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數學知識積累和能力,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與其能力相匹配的課堂收獲。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對實現素質教育大有裨益。
數學論文10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也就是說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傳統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牽著學生走。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這也是踐行新課程理念的重要標志。那么如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筆者認為如何引入數學新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重視數學新知識的引入教學,是我們每一位數學教師都必須認真深入思考的問題。那么,如何引入數學知識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思考。
一、從生活實例引入
數學來源于生活。我們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可以盡量將一些大家熟悉的生活情景景引入課堂來,結合生活實例引入知識是數學知識教學的一個很好并且非常有效的途徑。它可以讓數學變得簡單易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喜歡學習數學。舉個例子來說一下:教學一年級“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可以利用課件呈現幾組生活情景讓學生仔細觀察。情景一:幾個小朋友一起用積木組裝房子等,突出不同的積木。情景二:一些中學生在操場踢球,突出球。情境三:超市里的一堆堆的礦泉水。教師可以提出問題:1.剛才你在屏幕上看到了什么?2.你能給這些物體分分類嗎?這些熟悉的生活情景不僅喚起了學生對生活的回憶,而且會激發學生探索求知的欲望,為學生提供了“做數學”的機會。
二、從動手操作引入
讓學生動手操作,可以讓學生借助動作思維,獲得非常明顯的感知。如:教學一年級“5的分法”,可先引導學生動手操作,用5根小棒擺一擺,看看有幾種不同的擺法。讓幾個學生說一說,通過實際操作從而使學生認識到:5的分法有幾種。再用這種方法教授其它數的分法即可。
三、從已學知識引入
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隨著數學知識的不斷學習,許多知識可以通過聯系已經學過的相關知識直接引入。例如:“小數加減法”的教學。學生在一年級就已經學習了100以內的加減法,知道并掌握了進行整數的加減時相同數位要對齊的原則,所以在教學這部分知識時可以從復習整數的加減法入手,再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他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點?這樣利用引入已學知識來學習新知識的方法,學生就會較好的理解這部分知識,從而輕而易舉的掌握這部分知識,也就解決了新知識的難點。
四、從設置問題引入
設置問題可以讓學生產生特別好奇的心理,具有很大的誘惑力,能激發學生探索、追求新知識的濃厚興趣。從一開始上課,教師就合理巧妙地設置問題,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對新的.數學知識的強烈探究欲望,從而把學生帶入有趣的數學學習中。例如:在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老師先寫出幾個相同的數相加“2+2+2+2”,問一個學生得數是多少,經過計算后,學生回答:“8”。然后老師再出幾個類似的加法問題,讓幾個學生說出結果。接著讓學生來考考老師,幾個同學說不同的算式,看看老師不用計算,能不能迅速算出它們的結果。這時,教室里學生都動了起來,大家似乎都想難倒老師。但老師對學生所說的算式都能快速準確地得出結果,學生們感到十分驚訝。接著,老師進一步提出問題:“大家能快速準確地算出這類題的結果嗎?”學生們一個個搖搖頭,都被難住了。這時候,掌握新知識便成了學生們最大的愿望。所以,巧妙的設置問題可以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學。
五、從探究過程引入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設計一些具有探究性的數學問題,把課本中的已有的結論轉化成學生探究的素材,讓靜的知識點變成動的知識點,用新穎的思路來探究新的數學問題,用獨特的方式來解決新的數學問題,讓學生一邊學一邊用,而不是讓學生接受了新知識已有的結論后通過單純的復習去鞏固掌握這些結論。如:教學青島版五年級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時,可通過讓學生自帶長方體和正方體物體,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探究:1.它們各部分名稱?2.各有什么特點?通過探究學生自主認識到長方體和正方體的一些特點。在這里,教師講得不多,而是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仔細觀察、思考、交流等活動,讓學生逐步認識正方體和長方體各部分的特點。整個過程讓學生主動地、創造地學習,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和學習興趣得到了充分發揮。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討論、合作交流等方式,把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更加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
總之,引入數學知識的方法很多,有時需要結合使用不同的幾種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這需要每個教育工作者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只有將這些方法巧妙地結合運用,才會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學會數學知識。
數學論文11
1、淡化形式,注重問題實質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解決問題。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首先淡化數學問題的形式,注重問題的實質。不能讓學生死記硬背數學知識和概念,教師應該以數學基本概念為背景,讓學生了解到數學問題的實質。
2、因材施教,培養學生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因材施教,從而提高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效率。尤其是在講解新知識時,教師應該以學生的數學基礎為中心,認識到學生對數學知識認識的差異,以學生的主體意識為主,激發學生的主動學習精神,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同時,在進行數學課堂教學時,為了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初中數學教師應該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當然,教學的.目標應該針對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而制定,從而提高初中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3、積極推進,循序漸進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推進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循環進行數學知識的講解,在不斷推進的過程中逐步解決問題。這樣既能加深初中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還能促進學生自己發現解決數學問題的突破口,進而自己解決問題。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現狀采取積極推進的教學方式,從而實現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循序漸進。
4、聯系實際,注重實踐
在進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實例引進數學課堂,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他們生活的相關性。同時,初中數學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意識和能力。因此,聯系實際并注重實踐對于提高初中學生的能力非常重要。
5、結語
總而言之,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很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在現代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一般采取的是傳統的教學方式,這種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方式一般只將課本上的數學知識灌輸給學生,從而不利于提高初中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當然,初中數學教師應該首先了解到初中學生的數學基礎狀況,同時還需要結合數學教材的基本要求進行教學。但是,我國現階段初中數學課堂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因此,現階段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的冷思考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數學論文12
近些年來,我經歷了很多事情,無論是工作、學習還是生活,都讓我有了許多心得體會和感想。這些經歷讓我明白了許多道理,讓我的心態更加成熟,也讓我更加懂得如何面對困境和挑戰。在這里,我將分享一些我所得到的心得體會和感想。
首先,我認識到人生沒有捷徑。一直以來,我都希望自己能夠輕松地達到目標,不費吹灰之力地獲得成功。然而,我卻發現這樣是不可能的。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我們必須付出努力和汗水。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工作中,只有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夠取得真正的進步和成就。這樣的體會讓我不再浮躁,更加踏實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標。
其次,我學會了從失敗中汲取教訓。曾經,我對失敗感到沮喪和失落,認為失敗是我能力的證明。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明白了失敗的意義。失敗并不意味著終結,而是一種寶貴的經驗。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對自己的能力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正是通過失敗,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也提升了自己的實踐能力。因此,我現在能夠坦然面對失敗,不再輕易放棄,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標。
再次,我認識到團隊的力量。人是群居動物,我們需要與他人合作和分享。只有團隊中的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參與了許多團隊項目。通過與團隊合作,我發現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優勢和專長,能夠為整個團隊帶來不同的貢獻。通過互相學習和借鑒,我們能夠共同解決問題,實現更大的價值。因此,我更加重視與他人的合作,相信團隊的力量,也更加重視溝通和協作的重要性。
最后,我明白了自律對于個人發展的重要性。自律意味著要有堅定的目標和規劃,同時要有良好的時間管理和執行力。只有自律,才能夠更好地自我約束,更好地克服困難和誘惑。我發現,在我培養自律的`過程中,我逐漸變得更加有條理和高效。我能夠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更好地規劃和安排自己的時間。因此,我對于自律的意識越來越強烈,我相信自律對于個人發展和成功至關重要。
總之,我通過這些年的體驗和感悟,明白了許多道理,并從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心得體會和感想。人生沒有捷徑,要靠努力和汗水去追求夢想;從失敗中汲取教訓,不斷改進自己;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個人與團隊可以相互促進和成長;自律是成功的基礎,要有目標、有規劃、有執行力。這些心得體會和感想將對我未來的發展產生重要的指導和影響,我將繼續努力,不斷增長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追求更好的人生。
數學論文13
一般數學論文發表刊物一:《初中數學教與學》
《初中數學教與學》是江蘇省出版的數學論文發表期刊,緊扣中學數學教學實際。欄目有教學研究、學習導引、解題思路、方法與技巧、復習與考試專題寫作競賽園地等。期刊是江蘇省教育廳主管期刊,刊號32-1392/G4,現以月刊周期發行。
一般數學論文發表刊物二:《大學數學》
《大學數學》是安徽省出版的數學論文發表期刊,是以教學為主的數學刊物。適合各大院校數學教師、工作者以及數學研究人員投稿自己的`數學論文,閱讀數學領域新進展內容。期刊刊號34-1221/O1,現是雙月刊周期發行。
一般數學論文發表刊物三:《高等數學研究》
《高等數學研究》雜志是陜西省的數學論文期刊,為高等數學的一線教師和數學工作者提供一片交流從事高等數學研究和教學成果的園地;緊密配合高等數學教育,為培養高素質的科技人才和繁榮我國的數學事業服務。雜志刊號61-1315/O1,雙月刊周期發行。
一般數學論文發表刊物四:《小學數學教育》
《小學數學教育》是遼寧省教育廳主管的小學數學論文期刊,面向全國小學數學教師、教研員等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的專業學術期刊。推進小學數學教學改革,探索小學數學教學規律,為提高我國小學數學教師教學、科研水平和小學數學教學質量服務關注數學課程改革,聚焦課堂教學研究,展示教學研究成果,引領教師專業成長。雜志刊號21-1426/G4,月刊周期發行。
數學論文14
一、創設良好的數學情境,讓學生勇于說
小學生對于任何一件事情都充滿了好奇和欲望,還有一定的表現欲,因此,數學課堂既是發展學生邏輯性思維、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的主要時機,也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主陣地.對于學生來說,生動感人、形象的生活情境能喚醒他們的思維,激發他們表達的欲望.在教學中,教師創設特定的語言情境尤為重要.如教學“認識鐘表”時,我在課始就用猜謎語的情境直接導入,讓學生猜出謎底,并說說“鬧鐘”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用途.此時,學生的表達欲望非常強烈,因為這是他們熟悉的生活用品,每個小朋友家里都有各不相同的時鐘,因此,回答這個問題時,小朋友們都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很有條理地說出鬧鐘在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在練習鞏固階段,為了保持學生表達的高漲情緒,還可以為他們設計一些實踐操作的機會: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間,和同桌交流一下,要求表述完整.學生表達了“我晚上8時開始睡覺”“我早上7時背著書包去上學”“晚上6時我在家看動畫片”等.孩子們撥出各自喜歡的時間,并能用完整的語言表述出喜歡該時間的原因.在這樣的語言交流情境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再一次得到了提高.
二、親近生活,讓學生樂說
數學來源于現實、高于現實,也能應用于現實.小學數學教學就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數學教學資源,使學生有更多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探索數學、理解數學.首先,注重以現實生活為背景探索數學.教師要善于喚醒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因為小學生雖然年齡很小,但他們的生活經驗也有著充滿數學因素的內容.教師也要善于模擬簡潔化的生活情景,使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例如,教學“加減法的一些速算法”例題264+98時,老師請學生模仿會計發給教師加班費,使探索過程輕松有趣.其次,注重以現實生活為題材應用數學.學用結合是小學數學教學必不可少的方法.學生分析、思考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能更好地體會數學的價值,可以聯系實際說一說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議一議某些數學開放性問題的合理解答、解一解一些貼近生活的問題.
三、學會傾聽,培養學生語言的科學性
由于表達能力的差異,學生在表述時容易漏掉某些關鍵性的細節或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師在傾聽時要認真揣摩和分析,推斷出學生的“言外之意”“未達之意”.一位教師執教五年級(下冊)“找規律”時,通過操作引領學生探究規律.在板書分別框出2個數、3個數、4個數,平移次數和得到幾個不同的和之后,教師突然問學生:如果每次框7個數,結果又怎樣呢?一般學生都從“總個數、框中的個數和平移的次數”之間的規律入手進行思考.就在答案出來后,有一個學生舉手發言了:框中的個數是2時,平移了8次,得到9個不同的和;如果框中3個,平移的次數就是7,得到8個不同的和……現在框中7個,平移的次數就是3,那么就應該得到4個不同的和.雖然這位學生的發言比較啰嗦,表達也不十分清楚,但教師用心琢磨學生的思路:“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是從上向下看,框中的個數依次增加1,平移的次數就依次少1,不同和的個數也依次減少1,是嗎?”學生高興地連連點頭.教師用簡潔的語言幫助學生表達了難以表述的意思,這不僅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位教師教學這一內容,一個學生表達規律時說:“如果拿2張連號的,就有9種拿法,算式是10-1;如果拿3張連號的,就有10-2種拿法;如果……”“你能說說你的想法嗎?”教師進一步追問.學生解釋說:“因為拿2張的時候,可能有1和2、2和3、3和4……一共只有9種情況,10不能在前面,所以要減去1.”教師用一句非常形象的語言表述了學生的想法:“我知道了,你的意思是如果拿2張,只有10不能打頭,如果拿3張,9和10不能打頭……”學生連連點頭.可見,教師的傾聽既能讓發言的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也能激發其他學生的創新愿望.
四、形成習慣,讓語言訓練成常態
數學教學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言和自我表現的機會.
1.小組交流,大膽說
成功的數學課堂應該為學生創設一個寬松、和諧的交流氛圍,小組討論交流便是最好的形式.采取這種形式進行探究、交流,能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傾聽、思考,大膽地述說,思維進行交鋒.小組中,每個成員既能擁有傾聽的機會,還能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又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積極學習的狀態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同桌交流,主動說
同桌交流能夠觸發思維靈感,并獲得同伴的支持、評價與修正.與小組交流相比,同桌交流更為快捷,不失為數學教學中讓學生發表見解、培養語言能力的一條捷徑.如教學“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口算”時,我首先讓學生在小組中說出自己的口算方法,交流這種方法是否有道理,最好的方法是什么,達成共識,再用這個方法進行練習.練習后,同桌再次交流算法并評價結果.班級中的“學困生”也能在同桌的引領下逐步掌握敘述方法,正確地解答問題.
3.全班交流,示范說
在數學教學中,經常會用到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但往往會忽視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那就是分組活動后的全班交流.這種交流不僅是小組智慧的展示、交流內容的總結提高,還是鍛煉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絕好時機.教學一年級“認識人民幣”一課時,我安排學生利用手中的人民幣進行購物活動.在小組實踐活動后,我要求各個小組將本組的購物情境面向全班同學用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即誰買了什么物品,用了幾張什么面值的人民幣,結果是多少等.通過全班交流示范,既鞏固了認識人民幣的有關知識,又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五、結語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把握時機,適時為學生提供語言表達的機會,循循善誘,導之以法,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運用能力,使學生養成科學使用數學語言的良好習慣.
數學論文15
【摘要】
在數學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班級的學困生已更多地得到關注與重視。如何有效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也能體驗到成功與快樂,教師可從情感、教法、幫扶、作業等方面著手,促使學困生得到有效轉化、提升。
【關鍵詞】
小學數學;學困生;有效轉化
由于學生的學習習慣、知識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每個班級都有一些學困生,他們需要教師從情感、教學方法等方面予以關心與幫助。創設平等對話的課堂氛圍,實施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建立平等互助的幫扶小組,設計個性鮮明的分層作業,都能有效地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他們的學習能力,讓他們體驗到成功與快樂,筆者在日常數學教學中進行了一些相關嘗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營造平等對話的氛圍,主動拉近師生距離
“和、愛”教育是我校的辦學特色,構建和諧、愉悅的數學課堂,是促使學困生不斷前行的動力。作為教師,需要營造民主、和諧、愉悅的對話氛圍,給予學困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感受來自老師與同伴的愛與關注。事實上,一個親切的問候,一個贊賞的目光,都會激發學困生不竭的學習動力。如在教學四年級(下冊)“平移與旋轉”單元第二課時,我先讓學生回答小船先向()平移了()格,再向苦()平移了()格。學生高高地舉起手,看著小軍同學舉起的手又悄悄收回去了,似乎想要回答,我微笑地對他說:“沒關系,你試試看,相信自己,一定能行!”他輕聲地講述了小船平移的`過程,介紹了數平移格數的方法,盡管還不是很有條理,聲音也不夠響亮,但同學們馬上給以熱烈的掌聲,使他獲得了自信與快樂。
2.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參與
學困生接受知識有些緩慢,思維能力也不夠強。因此在教學方法上要做到靈活多變,教師語言要生動形象,能關注到他們的認知經驗和接受能力,降低難度,分散難點。如在教學四年級(上冊)“用畫圖的策略解決問題”時,學困生對如何畫圖表示有很大困難。教學中,教師沒有采用多媒體動態演示,而是采用及時提問的方法:“長減少是什么意思?”長減少就是將原來的兩條長變短了,面積自然就會比原來的減少。所以我們畫圖時先要找到長,想想變短了的意思,再動手畫。這樣教學方法的改變喚醒了學生的無意注意,難題就順利而解了。又如,為幫助他們提高解決問題的審題能力,可以引導他們先讀題,圈出關鍵字、說出關鍵字的意思,簡要復述題目,再分析數量關系。如求平均每個季度用水多少噸,可自行提問,由平均每個季度想到一年有幾個季度。這樣堅持訓練,學生的審題能力和分析能力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幫扶互助,提升輔導實效
實踐表明,兒童之間的交流有時比師生之間的交流更為融洽,他們以兒童特有的對話方式,互幫互助,共同提高。教師要用更多的時間幫助這些學生,走近他們的心靈,及時輔導,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疏導思想上的困惑。在班級中,我們讓每個學困生自行找一個數學成績優異的同學做自己的師傅,結成幫扶對子,教師幫助建立幫扶檔案,定期對幫扶效果進行評價,予以表揚獎勵。課堂上的小組探究,課間、放學后的悉心輔導隨處可見,幫扶效果顯著。如在教學“認識角”這節課時,在動手創造角的環節,各小組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或自己的材料創造角,師徒動手。小組內有這樣的一段對話:“我用吸管做出了個角,你來指指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對,指邊的時候要從頂點開始,匯報時,不要緊張,聲音要響亮,你一定行。”這樣的對話,無疑是師傅對徒弟的一種鼓勵與肯定。果然,小組匯報時師徒兩人,一人展示,一人能說,配合默契,精彩紛呈。
4.布置彈性作業,體驗快樂學習
作業是對新知識鞏固和應用的過程。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更多地考慮學困生的學習特點和完成能力,布置作業時突出分層,通常可設為基礎練習題、綜合運用題和挑戰自我題三部分,難度逐步增加,采用闖關或奪星等形式,提高練習的趣味性。對多數學困生來說,他們完成基礎練習題就算過關了,教師可根據基本題的完成情況,予以輔導,對完成不錯的學生可自行挑戰下面兩關,體驗“跳一跳”就能成功的感覺。例如,在學習了“相交與平行”后,我設計這樣一組練習。基本題:利用掌握的知識直接判定下面幾組直線中哪些相交,哪些互相平行。綜合運用題:在圖形中或字母中找出互相垂直或者互相平行的線段。挑戰自我題:在長方體的面上找互相垂直或者互相平行的線段,畫出從喜羊羊家到河邊挑水的最短路線。學困生多數能順利完成第一關的基本題,不少學生還順利進入第二關、第三關,在充滿趣味的闖關練習中,體驗數學學習的快樂.
【數學論文】相關文章:
數學論文05-15
關于數學論文01-01
初中數學論文02-17
(優)數學論文07-27
關于數學論文11-18
(優選)數學論文08-06
小學數學論文11-23
初中數學論文07-11
小學數學論文07-15
小學數學論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