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對數學教學過程的理解
什么是數學教學過程?從結構來看,它是一個以教師、學生、教材、教學目的和教學方法為基本要素的多維結構;從功能來看,它是一個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質的認識與發展相統一的過程;從性質來講,它又是一個有目的、有計劃的師生相互作用的雙邊活動過程。
在新課程下,數學教學過程是實現課程目標的重要途徑,它突出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是數學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新課程要求教師創造性地進行教學,還要求教師學習、探索和積極運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師德素養和專業水平。新課程標準還認為學生是數學教學過程的主體,學生發展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新課程標準認為教材是數學教學過程的重要介質,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包括教科書、校本資源在內的多樣化課程資源,拓展學生發展空間。
實踐證明,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學過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強師生相互溝通和交流,倡導教學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營造同學之間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創造有利的條件。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討論是情感交流和溝通的重要方法。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學要依照教學目標組織學生充分討論,并以積極的心態互相評價、相互反饋、互相激勵,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發揮集體智慧,開展合作學習,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新課程標準下教師高超的教學藝術之一就在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之由客體變為主體,使之積極地、目的明確地、主動熱情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以肯定和贊美的態度對待學生,善于發現并培養學生的特長,對學生已經取得的進步和成績給予及時、充分的肯定評價,從而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進取心,不斷將教師的外在要求內化為學生自己更高的內在要求,實現學生在已有基礎上的不斷發展。
此外,新課程標準下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學生。在教學中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體會他們的切身感受。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熱愛學生。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提問,教師不必作直接的詳盡的解答,只對學生作適當的啟發提示,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動腦,找出答案,逐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他們良好的自學習慣。盡可能多地提供多種機會讓學生自己去理解、感悟、體驗,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認識,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提高。
誠然,學習過程是一系列信息加工的過程,是學生認知結構的重組和擴大的過程,而不是單純地積累知識的過程。因此,科學的數學教學過程應當注重學生認知結構的構建,在展現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中,教師要組織和引導學生逐步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進而發展各種能力。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時刻把這種觀念滲透進去,準確把握不同類型的課型特征,挖掘出教材知識背后所蘊涵的思維方式、方法,通過各種形式的鞏固和訓練,最終達到學生真正“會學”的目的。
總之,面對新課程,教師要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理解新課程的要求,要樹立新形象,把握新方法,適應新課程,把握新課程,掌握新的專業要求和技能,學會關愛、理解、寬容、給予、等待、分享、選擇、激勵、合作、創新,只有這樣,才能與新課程同行,才能讓新課程標準下的數學教學過程更加流暢。
【淺談對數學教學過程的理解】相關文章:
淺談數學美與數學教學論文11-22
淺談中國地貌的形成過程12-04
淺談物理教學過程中的問題設計03-16
淺談初中數學教師對新課標理解及掌握03-26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反思11-12
淺談數學教學反思優秀06-29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心得02-20
淺談初中數學興趣教學03-29
淺談設計藝術創造過程與表達03-06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策略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