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當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探討論文
摘 要 本文主要通過查閱大量中外文獻資料,并結合本人的實地教學情況進行走訪調查,分析其中小學數學教師與學生在“解決問題”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優化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及借鑒。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解決問題 教師 學生
一、教師在教學“解決問題”版塊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本身基礎知識不扎實,能力不足。
教師的能力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有力保證,“教師的能力包括:組織能力、計劃能力、適應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創造能力、言語表達能力、情感表現能力、協調人際關系能力。我市小學數學教師中絕大多數的原始學歷是中師,根據本人的工作經歷,從我市中師畢業的學生是一屆比一屆差,而這些學生如今都在小學一線教書育人。他們自身的數學基礎知識掌握就不牢靠,對教材及教學參考資料中的素材、一些數學概念的認識不充分,教學能力也相對欠缺。
(二)教師對數學應用題教學認識不到位,教學脫離生活實際。
教師對數學應用題教學的認識就不到位,雖然現在提倡素質教育,不比成績,但好多學校還在對成績排名。我想這也就是導致教師教學不到位的必然所在。另外脫離生活實際的應用題在課堂上、練習中也比比皆是。
二、學生“解決問題”存在障礙
(一)學生閱歷淺,缺少生活實踐。
應用題一般文字較長,涉及生活常識廣泛,科技術語多,有些概念和它的背景對學生來說可能是生疏的,模糊的,神秘的,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缺乏感受實際問題的親身經歷,缺少生活實踐,對數學在實際中的廣泛應用認識不深刻,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要注意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例如:小學六年級期末考試有這樣一道應用題:“李林家投保了‘家庭財產保險金’,保險金額為120000元,保險期限三年,按年利率o。5%計算,共需繳納保險費多少元?”幾乎難住了所有的學生。
(二)閱讀能力差,不能準確理解應用題題意。
解應用題,首先要在閱讀材料、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利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建立相應的數學模型,在利用數學知識對數學模型進行分析研究,得到數學結論,然后把數學結論返回到實際問題中去。由于小學兒童的閱讀和理解能力較差,缺乏實際生活經驗,思維形式是從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過渡,對有些概念容易模糊,不能正確理解和運用數學術語。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例如“除"和“除以”,應用題中的“相向運動"和“同向運動”等,教師要指導學生正確理解運用數學術語,否則兒童就很難理解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以至于不會解決問題。
三、“解決問題”教學的策略
(一)情境教學,拉近與生活的距離。
合理有效地創設生活教學情境,可以使數學課堂教學更接近基于當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探討雷美穎 (溫州市蒼南縣莒溪鎮輔導中心小學 浙江省 325806)摘 要 本文主要通過查閱大量中外文獻資料,并結合本人的實地教學情況進行走訪調查,分析其中小學數學教師與學生在“解決問題”方面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優化當前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及借鑒。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解決問題 教師 學生現實生活,使學生身臨其境,加強感知,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激發思維,輕松地接受新知識。這決定了小學數學生活情境的創設要從小學生熟悉的生活現實出發,把數學內容與數學現實聯系起來,在生活中捕捉精彩鏡頭,再配置有特定數學信息的生活原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二)方法多樣,鼓勵策略多樣化。
由于學生生活的背景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當一個數學問題出現的時候,他們都會聯系自己的經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解決,因而對同一個問題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教學中必須尊重學生的策略多樣化。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策略,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充分發展,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潛在的創造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策略分析、解決問題。承認學生學習的差異性,使學生通過交流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使他們在交流過程中相互啟發,相互影響,完善解題策略。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方法應予以充分肯定,引導學生積極評價,充分尊重學生,做到既評價知識技能,又評價情感。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是因材施教、促進每一個學生充分發展的有效途徑。
(三)開放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創造性解決問題。
數學課堂教學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學習內容比以前寬泛多了,經常能夠聯系實際,接觸社會實際,從生活中來學習、思考。作業形式也豐富多了,有手工制作、畫圖畫、講故事、查資料,活動性作業比書面作業有增多,在輕松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
例如:高年級實踐活動課“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師可先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利用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從感性上認識白色污染的危害,然后組織讓學生小組合作調查自己家和鄰居家每月產生白色污染塑料袋的數量,再推算學校里所有學生家里一年丟掉的塑料袋的個數,并動手測量塑料袋的面積,推算一千戶人家每年丟掉的塑料袋的面積,接下來學生可通過看書、上網查資料做成幻燈片相互交流污染的危害并提出治理的方法。這是一例綜合運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學習方式的案例。
四、結論
總之,我們應該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前提下正確指導,科學、有效地進行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課堂教學,使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也愉快又很有成就,師生共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春霞。聚焦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四大爭論”[j]。小學教學設計(數學),2008,z2。
[2]唐彩斌。小學數學教學情境的思考與實踐四[j]。課程·教材·教法,2008,28(3)。
[3]李曉梅。小學數學典型課示例[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6,4。
【基于當前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探討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