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教學學困生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論文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學習方式,強調“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如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特別是學習中的弱勢群體學困生的發展一直是我長期關注和探討的課題。現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 學困生的成因及心理表現
學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可歸納為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
1.自身因素:
(1)學習目的不明確,大多表現在沒有責任心,認為學習是為家長和老師學的,不需要努力去學,常常要老師催,家長追才能完成作業。
(2)貪玩造成學習困難占的比例最大,玩是孩子的天性,但小學生的自制力差,不能分清什么時候該玩什么時候該學習,課堂上常常開小差做小動作,課后作業應付了事,導致學習成績不理想
(3)知識斷層型,由于學習不得法,對所學知識不能很好掌握,造成學習新知有困難,因為小學沒留級制度,這些學生都跟班升級,所以學習缺漏也就越積越多。
(4)學習習慣差,依賴性大,產生惰性心理,他們只等著別人說出結論,不愿主動積極地思維,成績當然不樂觀。
(5)自信心不足,由于理解能力比較緩慢,思維跟不上老師和同學的思路,課堂上這些同學不敢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只會當觀眾,來掩飾自己的緊張情緒。
2.外部因素
(1)家長教育無方,表現在對孩子的學習放任自由,孩子作業是否按要求做完,很少過問。等到成績不好,更多的是責罵而不是幫助分析原因。
(2)教師傳授知識的能力與方法在一定范圍內也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學生的求知欲望。
(3)對教師的嚴格要求和批評有抵觸情緒,導致厭學。或者是在同學中不合群,也會影響到對學習的興趣。
總之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雖然諸多方面但大多不是智力、能力的問題,而是態度、興趣、習慣問題。
二、轉化策略
(一)走進學生心靈,尋找教育突破口
心理學認為,人的情感與認識過程是相聯系的,任何的認識過程都伴隨著情感,小學生對某一學科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情感是密不可分的,他們往往不是從理性上認為所學習的科目是否重要而去學好它,而是常常因為不喜歡某科的老師就放棄該科的學習。因此每個老師要伏下身子,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多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走進孩子的心靈,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的關系,這是促進學學習的重要因素。
[案例一] 曉宇 :學習基礎差,學習習慣不好,不會聽課,無法獨自完成作業。上課畫畫,做小動作,眼睛很少朝黑板看,課堂練習從不參與,家庭作業都是父母家教帶著完成,而且不聽從教育,課堂上老師叫其寫作業就嚷,我沒本子,或者說我沒筆,我媽沒削鉛筆等,如此的幼稚,實在令人啼笑皆非。弄清原因后,我覺得這個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不能操之過急,而是要循循善誘,要多鼓勵,多親近,要讓孩子感覺到老師像媽媽那樣真誠地關心他。于是我就時常利用下課時間與他談心交流,了解他的愛好、興趣、煩惱,并在課堂上多關注他,對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請他發表自己的見解,鼓勵他動筆完成好課堂練習,做對了給予表揚獎勵。在同學贊美中,他樂了,感覺學數學還是很有趣的。接著我又用課余時間幫助他補缺補漏。適實指導,真誠幫助,他感覺到進步的希望,學習的勁頭也就更足了,學習成績也在不斷的進步。
[案例二]小佳,對學習數學自信心不足,畏難情緒嚴重,原任老師反映作業完成沒質量,成績不理想。接班后我發現這個孩子其實很有個性,自己對學習不感興趣,作業應付,還煽動孩子不訂正錯題。了解這些情況后,我多次找其談心,指出她身上的優點與不足,和她一起定出學習計劃,并為她加小灶,補缺補漏,讓她感受到老師真誠的愛,她理解了老師的一片苦心,告訴媽媽老師是她的好朋友,對學習也就有了動力,不僅認真完成作業,還擠時間給自己加碼,多完成媽媽布置的課外作業,從厭學到主動學,這個變化可真不小。
在數學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教師只有以全身心地愛去對待學生,學生才會喜歡老師,才會以十足的干勁來學習老師教得功課。
( 二)精心設計每節課,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在學習數學活動中一個重要心理因素。要想提高學困生的學習效果,最重要就是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有興趣才會主動去學。那么怎么才能提高孩子的興趣,我想最主要的要讓孩子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嘗到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成功的喜悅。如何實現這個目標首先在于老師的課堂教學。如果課堂上猶如一潭死水,學生何有樂趣,無樂趣哪來興趣,因此課堂上我注重引導孩子在自主、猜測、實踐活動中去探究新知的奧秘,從中感受到學習數學并不是枯燥乏味,而是一件快樂的事。
如,“體積與容積”一課,為了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我以“烏鴉喝水”如,“體積與容積”一課,為了激發孩子學習興趣,我以“烏鴉喝水”故事情節引入新課,孩子們覺得新穎有趣,隨著石子的放入,學生的情緒被調動起來,“為什么烏鴉能喝到水?你發現了什么?”孩子們爭先恐后搶著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1:石子占有位置。學生2:石子將水擠出來。學生3:也就是說石子在水中占有一定的空間……老師不滿足接著問:如果我將石子取出來,它還占有空間嗎?這個黑板擦占有空間嗎?每個物體都占有空間你知道叫什么嗎?孩子們高興地喊起來:“體積”。接著在猜猜兩個容器哪個容納的水更多的環節中,學生情緒更高漲,有的說一樣大,有的還是左邊的容器大,有的說右邊容量肯定更大,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呢?孩子異口同聲的說:驗證。誰來驗證呢,看到一個個躍躍欲試的孩子,我不失時機地把球拋給學困生完成,看到他們信心十足地走上講臺,我欣慰地笑了,我相信他們未來的學習會獲得豐收的碩果。
(三)注重“導學”,激發學困生自信
學困生的學習活動并不就是一帆風順,水到渠成的,他們在學習活動中,還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學習障礙,還需要教師的特別關注,進行個別“導學”。在課堂教學的前提下,又如何進行個別“導學”呢?每節課中都有一定時間檢查課前學習效果或檢驗新課掌握情況,此時我都走下講臺,。因人而異,掌握時機,給予學困生巧妙的引導幫助。別小看只有幾分鐘時間,這幾分鐘的指導讓學困生增強了獲取成功的機會,一個微笑,一點撫摸,一句勉勵的話,對學困生都可能是信心的源泉,他們就可能產生無限的學習動力。自信心對提高“學困生”學習效果是非常重要的,信心鑄就成功的一半。有了自信心,才能真正的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老師還要從各個方面找出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點,也會讓學生以良好的心態對待成功與失敗,克服自卑,重拾自信。
(四)及時反饋糾正,學困生練習當堂處理。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生當堂練習,當堂校對,當堂訂正,這種學習方式進步快。每節課的課堂教學我都要做到及時反饋糾正,并在巡視中看到學生做對的題目,隨手批改,看到錯的題目及時指出錯誤。特別是學困生盡量讓他們做到錯題不過堂。這樣的處理大大地調動了孩子學習積極性。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困生”的轉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但是只要我們對學困生充滿熱情,充滿愛心,永不拋棄永不放棄,我堅信學困生一定能獲得較長足的進步。就像美國著名教育家布盧姆曾說:任何學困生只要給予適合他們自身心理特征的外界幫助,學習成績都是可以提高的。
【小學數學教學學困生成因分析及轉化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及轉化策略論文01-03
議“學困生”的轉化策略11-24
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分析論文(通用9篇)06-28
關于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化策略的論文12-09
提高學困生課堂參與度的策略分析11-18
高中數學學困生成因及解決論文10篇11-14
初中的政治教學策略分析論文07-29
探討如何加強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研究論文11-28
小學數學習題設計有效性策略分析論文11-13
分析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現狀及策略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