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數感培養略談的論文(通用8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數感培養略談的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數學數感培養略談的論文 篇1
教師教學用書中,《倍數和因數》單元的教學目標有明確要求:經歷因數和倍數、奇數和偶數、質數和合數的認識過程,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加深對自然數的特征和相互關系的理解,進一步發展數感。由此可見,這個單元在培養學生數感方面承載著十分重要的任務。
一、設置情境,走進“數”王國
新課伊始,我便從數的關系入手,給同學們創建了一個情境:你來到人山人海的市民廣場,能找到一個跟你有關系的人物小A,請問,你跟小A是什么關系?回答中的關系有同學關系、朋友關系、表兄弟關系等。我接著說,茫茫人海中,我們會盡量找到與自己有關系的人,那么茫茫數海中,數與數之間是不是也存在著一些關系?今天開始,我們研究數與數之間的關系。然后,我寫出1~10,讓學生找找這十個數里有沒有有關系的兩個數,它們是怎樣的關系……接著,便引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
二、大膽猜想,善于發現
牛頓有句名言:“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發明和發現。”學習“最大公因數”的知識時,我滲透了“互質數”的概念,學生知道了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為“互質數”。接著便請同學從100以內數中任意找出一對“互質數”,其他同學們判斷他找得對不對。小楊同學找到“14和15”,然后“90和91”,接著“98和99”,后來一發不可收,繼續舉例“99和100”。同學們確認小楊例子中的各組數都是互質數后,我趁熱打鐵,問小楊報的這幾組互質數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都是“相鄰數”,我繼續問“相鄰的兩個數是不是永遠都是互質數?”小楊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的”。“確定?”除了小楊喊“確定”,其余同學開始沉思,“好,既然不確定,我們把這個結論當作一個數學猜想,就叫‘小楊猜想’,接著你們驗證一下,看看‘小楊猜想’是否成立。”同學們在草稿紙上演算了一番,基本驗證了命題的正確性。小宇同學用反證法證明:相鄰的兩個數相差1,相差1的兩個數不可能有別的公因數,所以相鄰的兩個數一定互質。“小楊猜想”得到了有力的證明。我告訴同學們:“要成為一個好的數學家,必須首先是一個好的.猜想家。縱觀數學發展歷史,很多著名的數學結論都是從猜想開始的,如同學們熟知的“哥德巴赫猜想”。”
數學知識對小學生而言,是新奇的、未知的,其中蘊涵的數學思想、數學思維品質更是很難從數學結論中獲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抽象的數學結論,也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盡量發展學生的數學潛能。學習《最小公倍數》一課時,教材第46頁第10題要求用列舉的方法找出8和20的最小公倍數,問題來了,在填寫“8和20的公倍數”時,個別學生只填寫了一個數就加了省略號,這種寫法不規范,但是因為列舉的時候并沒有發現更多的公倍數(教材上的橫線較短,不利于學生自覺找其他的公倍數)。“8和20的公倍數”除了40還有哪些?小雨舉手回答,還有“80,120,160,200……”她還在繼續,這些數根本不可能從題中一下子看出來,我覺得她肯定不是通過列舉找出來的。我便問“小雨,我知道你不是通過列舉去找這些數,那么你是如何這么快找到這么多的公倍數的?”小雨答:“8和20的最小公倍數的倍數都是它們的公倍數。”“也就是說,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是40,40的倍數就都是8和20的公倍數?”小雨點頭稱是。我很驚訝于她的發現,剛剛學的公倍數她就能找到這樣的規律。我讓同學們對這句話――兩個數的公倍數就是它們最小公倍數的倍數――進行驗證,驗證無誤后,我稱此結論為“小雨定理”。
三、游戲促學,與“數”為友
學習和游戲是兒童生活的兩大主題。瑞士教育家皮亞杰說過:“游戲是認識興趣和情感興趣之間的一個緩沖地帶。”在這個單元的教學中,我還適當運用了游戲教學。一次在師生相互問好后,我別出心裁地讓學號是質數的同學先坐下,學號是合數的同學把自己的學號分解質因數再坐下。回答完畢后,還有一個同學仍然站著,因為她是一號!
本單元的復習課上,我要求學生找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數,說說這個數的特點,并給學生示范“9”的自述:我是“9”,是數字王國里普通的成員。我是一個一位數,是最大的一位數。我被2除有余數,所以我是一個“奇數”。只要把我加上或減去“1”,就可以得到一個“偶數”。我的“因數”除了“1”和我本身,還有“3”,所以我是一個“合數”。我是3的“倍數”,所以,我的倍數都是3的倍數,但是3的倍數不都是我的倍數。雖然我是一個“合數”,但是我的朋友也不多,我的質因數只有“3”。……第二天,學生跟許多數交上了朋友,有“1”的自述、“6”的自述、“12”的自述……他們賦予了這些數以特征,他們愛上了這些自然數。
學生數感的培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讓學生在多樣的數學活動中獲取數學整除知識,感受到數與數之間的聯系,從而培養良好的數感,也為他們后繼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小學數學數感培養略談的論文 篇2
摘要:小學教育中,數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基礎學科,但是由于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因此很多小學生在對這門學科的學習中會比較容易出現各種問題。小學數學學困生這一問題也對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并且直接影響到了學校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當前階段對于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已經成為學校和教師共同關注的一個問題。本文針對小學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此提出轉化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困生;轉化策略
隨著近些年來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階段的教育中也明確的提出:在學習過程中要讓小學生得到全方位的發展,不出現偏科的現象。目前小學階段的教育中,語文和數學還是最主要的兩門學科,相對于數學課程來說,小學語文因為有較強的故事性,所以更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很多小學生會認為學習數學很枯燥,除了背加減乘除法的口訣就是背一些數學公式,表現在課堂教學中就是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給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增加了諸多困難。實際教學中,學困生的問題或多或少存在于每個班級,然而學困生的形成大多數都不是因為學生智力的問題。如何轉化學困生,是當前我們小學數學教師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1、小學數學學困生的成因
1.1學生缺乏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小學生難以學好數學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學生在學習數學時的態度,大多數學困生會因為覺得數學學科枯燥乏味,因而在學習數學時會比較隨意,往往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遇到難題就會喪失學習的興趣。此外,還有的學生因為在其他學科的學習成績也比較落后,從而導致自信心的缺乏,認為自己不夠聰明,學什么都學不好,面對數學更是產生了畏懼心理[1]。這些都是造成學困生不能學好數學的主要因素,同時也讓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大感頭疼。1.2教師教學方法有待改進:說到數學教師,很多學生的第一印象都會覺得數學教師大多數都很刻板嚴肅,學生與教師之間存在距離感。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很少去關注學生的心理狀態,也很少有感情投入,關注的重點往往只在對知識的講解上。還有少數教師只喜歡數學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甚至還有厭惡數學成績較差的學生,從而造成這些學生產生一定程度的厭學心理。再加之本來就比較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使學生在心理上更加抵觸數學,最終導致學生更加難以學好數學。1.3學生缺乏學習數學的良好習慣:學習習慣需要學生通過長期的實踐來逐步建立和養成。對于學生而言,學習習慣的好壞對他們的學習效果有著巨大影響。大多數時候,學生的學習品質都是由他們的學習習慣所決定的。學生如果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那么他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很容易出現如: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以及學習意志不強等問題,而在這些問題的影響下,學生更難以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此一來就會形成惡性循環,最終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大多數學困生的不良學習習慣都表現為:課堂上注意力不能集中、不愿意主動思考問題、無法獨立完成數學作業、沒有良好的讀題和審題習慣以及完成解題后沒有檢查和驗算的習慣。
2、小學數學學困生的轉化策略
2.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是科學和嚴謹,同時數學還是一門具有抽象性的學科,這也是學困生不能學好數學的主要原因。要讓學生學好數學,就需要把抽象的數學知識直觀的展現給學生,使其能夠更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情趣得到提高。由于小學生年齡還小,通常都比較好動,容易對身邊的新鮮事物感興趣。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一特點[2]。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項課后作業,讓他們回家之后利用廢紙張自己動手制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盒子各一個,同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裁剪和粘貼制作紙盒,制作過程中可以參照自己的鉛筆盒和家中的收納盒等。最后要還要在課堂上表揚做得好的學生,以及耐心的指正做得不太好的學生。這樣一來,既幫助學生加深了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授課內容的理解,也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還達到了激發學生創作熱情,增加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2.2改進教學方式:教師要積極改進當前的教學方式,教學流程要根據教材的特點進行合理的設計,同時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組織和開展例如:分組討論、合作探究以及動手操作等多種新式的教學模式。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起來,使數學知識更加直觀,從而讓學困生也能夠積極的參與學習活動,讓他們從中體驗和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且接受所學的內容,以此幫助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多為學生介紹有關數學的發展史和小故事,營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此外,教學時還需要注意因材施教,針對學生不同數學水平提出不同的要求,由于數學學困生邏輯思維能力較差,教學過程中要盡量從他們的實際水平出發,深入淺出的進行教學,適當降低對學困生的要求標準,盡可能讓所有學生都能在原有的數學基礎上發揮出最大的潛能。2.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有效的促進他們學習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生有良好的表現時,要及時的給予表揚,并且盡量的為其創造條件使其能夠重復出現,從而使學生形成習慣。對于那些不良的表現,教師也要及時的給予否定,使其出現的機會減少。教師要同時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自我分析,以此增強他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自覺性,進而達到促進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的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為其制定學習目標,并且經常對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驗收,發現有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的進行修改。尤其是在目標制定的初始階段,不能給學困生制定過高的學習目標,要讓他們從中能夠體會到完成目標時的成就感。教師要及時給予他們表揚和鼓勵,幫助其養成給自己制定學習目標的好習慣。
3、結語
數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數學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細致有效的開展這項工作,既要幫助他們改變對數學學科的思想認識,同時還要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才能讓他們熱愛數學,學好數學。
參考文獻
[1]劉艷芝.探究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興趣的培養[J].中華少年.科學家,2017.(01):120-121.
[2]趙廣江.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與學習心理分析[J].林區教學,2017.(01):83-84.
小學數學數感培養略談的論文 篇3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國政府對人才的教育工作也越來越重視。小學教育作為一種基礎性教育,決定了每個學生日后對教育的接受能力。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的根本,也是眾多科研項目的基礎。對小學生來說,良好的邏輯能力和計算能力關乎學生后期的整體學習。本文主要通過對目前我國小學教學計算教學中的具體問題和現狀進行剖析,結合教育方式的發展水平,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期能為今后小學數學的計算教學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關鍵詞:小學教育;數學計算教學;問題分析;對策
目前我國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大多是以數字和計算為主。所以計算能力基本上決定了學生的數學整體學習水平。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也是小學課改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以下針對數學計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結合筆者的相關經驗和研究,進行具體的分析和討論。
一、計算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小學的數學教育,大多是基礎的計算內容,占了數學課程的大部分內容。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可以說直接決定了數學成績的質量。而其計算能力除了很少一部分先天因素,更多是取決于老師的教育和培養。例如,老師在具體的教學工作中,可以將一些數學概念通過計算和分解的方式來引入;常見的應用題的應答方式和思路,可以通過計算步驟來逐漸完成。因此,如何有效地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對學生整體學習水平有著重要的意義。
二、數學計算能力的內在含義
學生的計算能力水平和發展同其自身對數學理論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有著深刻的聯系。數學中的計算步驟都是以充分地理解相關理論為基礎的,數學理論通過計算步驟的完成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印象。其中,在數學學習中計算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一)靈活掌握數學計算法則
計算法則是對計算步驟的總結和概括,所有的數學性理論和法則都是遵循一定的規律和概率的。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學生需要明確地運用數學理論和規則指導自己的計算,同時,對該理論要有正確的解讀和理解,要知道為什么需要遵循這個規則來進行計算,不能死記硬背。對計算法則的正確理解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靈活的計算技能
考核學生的計算技能,主要是通過計算的正確性和效率兩個角度。計算技能掌握越熟練,其效率和正確性也就越高。隨著學生學習程度的加深,其計算過程可以說是一種自動化、本能的過程,既復雜但是又很完善,是一個目的明確的.規范化的練習過程。計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是在學生已有的數學理論基礎上,通過不斷練習和鞏固來實現的。計算技能可以說是學生的一種內在技能,包括學生的記憶能力、感知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等,其中思維能力占據主導地位。
三、加強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對策
(一)明確小學數學計算的教學要求
老師在教育工作中,首先要明確不同年級的數學課程的教學要求,根據其年齡特點和心理等進行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形式。對于小學生而言,每差別一個年級,其學習能力都會有顯著的區別,要針對不同對象具體劃分教學內容。其次,根據其掌握知識的速度和整體的綜合素質來確定。小學生的計算培養需要按照不同的難易程度和訓練時間的長短確定,老師制訂的學習計劃要有一定的科學性。
(二)明確小學數學計算的教學目標
老師在教學中要保證教學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重加強。第一,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將每個階段的目標分解,確保每個階段的基礎過關。第二,針對難點和疑點要著重強化,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第三,加強不同數學理論相互之間的練習,教會學生可以靈活運用不同的法則進行轉變。第四,將自己的教學方式靈活化、生動化。第五,在教育過程中要及時總結和反思,隨時接受學生的反饋,隨時調整教學方式。第六,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加強學生相互之間的合作和溝通,加強小組學習的模式,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
四、結語
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學習能力和領悟知識的水平都處在一個啟蒙階段。需要一個具有較強引導能力的老師。學生的計算能力需要循序漸進地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基礎教育工作,對老師和學生都是一種考驗,關系到學生今后的整體理科學習。本文通過對小學數學中計算能力的意義和內涵進行解析,結合我國目前的教學要求和教學目標,提出了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相應建議和對策,希望能對老師的教育工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隨著我國整體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模式的改革,未來的小學數學教育工作必定會更加完善和科學。
小學數學數感培養略談的論文 篇4
摘要:微課資源包括著教師的短暫性視頻講授、微教案、微課件、微練習和微反思幾個組成部分,可謂是集合了以視頻、音頻、文字和圖畫等形式為一體的現代化信息教學有效策略。另外,小學數學課程是一種文字理解和數字展示相結合的課程,而對于語言知識和數字認知還處于低水平的小學生來說數學課程是一項難題,這就需要教師強化微課資源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通過這一教學活動有助于多角度和多層次性開發小學生的數學思維的空間和平臺。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資源;教學活動;途徑
隨著信息技術手段的更新和升級,微課已經成為一種綜合應用性很靈活和很有效的信息技術輔助性教學工具,在微課資源的大量應用下許多課程教學的視域和角度得到進一步地拓展和提升,不僅豐富了教學的內容,而且生動和簡化了教學的程序,更為重要的是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鑒于小學生自身的身心學習接受度以及小學數學教材內容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強特征,這就需要教師優化整合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以及微課資源的切合點,從而有機地發揮微課資源對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引導和提升。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資源應用的必要性
一方面,從微課資源來看,它是借助于信息技術精簡教學時間集合教學視頻、教案、課件、練習和反思于一體的資源,它能夠融合和彌補各個資源之間的優勢和缺點,使這個資源最大化地組合演化為生動、具體、多樣化和可操行的教學資源,一旦與課程教學活動相結合就能夠拓展課程教學活動的深度和廣度。另一方面,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交織著文字理解和數字展示的活動,而小學生本身還處于不斷地學習語言文字和數字理解的認知挖掘階段,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小學生學習數學難的困境,另外,小學生的身心成長特點又決定了他們對趣味性、豐富性和新奇性等事物比較敏感。因此,如果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強化微課資源的應用,微課資源就能夠有效轉化小學數學課程展開的教學方式和風格,就有利于滿足小學生自身天性健康成長的需求,最終有利于提升小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效益性。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資源應用的途徑
1、注重微課資源與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契合性
微課是在原有的多媒體信息技術簡化和升級的產物,這就決定了小學數學課程的有效開展還是脫離不了多媒體信息技術的輔助,這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學借助于深化和提升多媒體技術輔助工具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機靈活性應用,以挖掘微課資源與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契合點,使得小學課程所進行的教學活動各個環節能夠詳略得當和重難點得到全面性地凸顯,那么,小學生就能夠把握數學教學活動的內在學習規律而逐漸地內化成為自己的學習方法,小學生學習數學難的`困境就會逐漸得以緩解。例如:在進行小學數學第三冊《長度單位》這一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以精簡《長度單位》的視頻展示,簡要地把長度單位的概念、分類以及公式;教學目標等通過多媒體視頻形式展示出來,特別注重以小學生熟悉的鉛筆作為長度單位的展示對象進行長短比較和之間的轉換重點性講授視頻演示,而后教師和學生一起對微練習題進行強化訓練,且通過練習題的反饋情況教師及時指出學生們對這節課程的掌握情況進行總結反思。在微課資源的交織有效應用和引導下,小學生不再感覺到數學課堂活動枯燥無味而是充滿了吸引力,并愿意配合教師的微課教學活動去認真探求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那么,小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就會得到不斷地培養和提升。
2、拓展微課資源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的延伸
小學數學知識包含著大量的知識體系和內容,同時,小學生的思維認知和學習承受度的有限性,單一性地靠短暫的課堂四十分鐘數學教學活動,小學生難以有效地消化對所學課程內容的理解和應用。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微課資源對課堂知識點教學的精簡應用制作成課后微課視頻,通過教師的微信平臺群或者教師的公共號進行發布,以便于小學生在離開學校以后當遇到數學學習難題時,可以讓家長把教師的微課視頻進行播放讓學生在進行知識點的再現解讀,從而小學生就能夠通過教師的微課視頻再次回憶起遺忘或者存在誤區的知識點部分,由此可見,這種微課資源在數學課堂外的拓展就是對課堂活動的進一步延伸,成為小學生隨時隨地有效學習數學的良師益友,最終有助于小學生在不斷反復琢磨數學知識點和應用的過程中成功地找到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策略。
三、結語
顯然,教師與時俱進加大微課資源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與時代發展特征緊密相結合的現實性要求,也是滿足小學生成長天性健康發展的個體性訴求,更是小學生數學自身課程教學進一步挖掘和提升的限制性需求。只有教師充分發揮微課資源對數學各個課程環節的貫穿和引導,小學生的成長天性優勢才得以進一步地挖掘,也才能夠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更有利于破解小學生學習數學難的困境。
參考文獻
[1]梁培斌.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12):50-52.
[2]何曉園.小學數學微課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D].寧波大
小學數學數感培養略談的論文 篇5
摘要:生活化教學是新課改所提倡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把數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它充分展現了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理念,在發展學生認知、情感和態度方面有著明顯的作用,同時促進了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因此,本文對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小學數學;應用
引言
對于數學來說,所有的知識既然是來源于生活,最終還是要用回到生活中去,如此方可讓數學真正服務于現實生活。教師應深入的了解與掌握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以此來較好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并在教學當中有效地提升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在數學教學當中促進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1.借助于創設生活情境促進學主動性
學生可借助于現實生活來獲得知識技能,教師在教學當中,應將課堂教學內容轉移到現實生活的經歷當中,并讓學生在現實生活經歷當中來學習知識,這樣就可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借助于自我的親身經歷來獲得真實的體驗,以此來深入的理解與掌握知識。例如在數學學習當中,會應用到許多的教具。在教學鐘表時間的的知識點時,教師可安排學生制作紙質的教具表盤。通過制作可使學生初步了解時間的概念,以及表示時間的單位、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在深入講解有關時間單位的換算等知識點時,學生就能夠較好的掌握相關的知識點。
通過這樣生活化的學習,可讓學生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的知識,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充分應用到現實生活當中,使得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相輔相成,共同發展。教師應在開展教學時,緊密結合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情景,進一步促進了學生獲得真實的生活體驗,較好地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內容,教師應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深入認知到源自于現實生活的數學知識,也同時能夠較好地影響與作用于現實生活。因此學生必須通過生活化的學習,來進行對外在知識的內化,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當中,應精心創設能夠較好的體現出生活實效性的教學知識內容。
2.注重應用生活化教學方法
在當前的新課改的發展趨勢下,教師應在教學當中不再沿用以往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對于部分數學基礎知識,如果應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會要求學生進行機械記憶,這樣的機械記憶的學習方式,只會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定,讓學生無法進行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在數學教學當中,尤其要注重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當中不能僅僅是應用單一化的教學方式,應提供給學生互動交流的平臺,以及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內外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學會應用數學思維來考慮數學問題,并合理應用數學技能,這將教學生活化真正體現在小學數學當中。
教師應讓學生懂得靈活應用生活化理念,將原本抽象的教學知識置換為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生活素材,并指導學生立足于現實生鼓勵學生從實際出發去分析與解決問題,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后進一步掌握數學學習方法。例如,教師在教授“三角形”的知識點時,為使學生深入體會什么是三角形,教師可安排各個學習小組來制成三角形的紙質包裝盒。
教師要指導學生應用已掌握的三角形相關的知識來開展合作來制作包裝盒。在進行制作的過程當中,可充分促進學生的求知欲,在開展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既可有效的提升了學習小組所有成員的合作學習的意識與能力,還可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提升了小組協作能力,還可使學生較好的認知到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之間所具有的緊密聯系,使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養成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夠深入的體驗生活,并從生活當中鍛煉實踐操作能力。
3.合理應用數學知識來解決現實生活的實際問題
數學學習終極目標,即為在現實生活當中能夠較好的應用所學知識。教師應在教學當中來精心創設生活化的情境,使學生能夠應用所掌握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這樣既能夠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同時也能進一步增進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自信心。例如,筆者在教授有關“利息”的知識之后,就安排了一次生活化的充滿趣味性的課外作業“學做一次小儲戶”,首先安排學生查閱當前讓銀行所執行現在的存款利率數,并讓學生計算自己零用錢,再比較不同年限的存款利率,計算出應如何存款才能獲得最大的收益?這種充滿趣味性的作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通過深入分析、調查研究、相互比較的學習過程,能夠學生深入理解與掌握利率、利息的相關知識點,這些學習活動能讓學生在日常生活當中學會理性的消費。養成勤儉節約的意識,讓教師能夠達成教書與育人的相互統一。在教學當中貫徹落實理論知識與學習實踐的緊密聯系。讓學生在現實生活當中充分應用所學知識,從現實生活來有效的拓展知識面,并獲得更多的知識,既較好的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在現實生活當中懂得了該如何應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
結語
總之,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下,開展生活化教學,既讓學生能夠快樂的學習數學知識,同時也提升了數學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因此,教師應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進一步研究如何才能應用好生活化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與綜合素質,為學生今后深入學習數學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楊巧婧.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實踐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
[2]仁青彭措.生活化教學策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華少年,2016,27:132-133.
小學數學數感培養略談的論文 篇6
摘要:小學數學由于教學對象的思維水平仍處于直觀形象水平向抽象邏輯水平過渡的狀態,記憶力更偏向于機械記憶,對知識的理解仍有一定難度,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特別注意教學形式的多樣性,多將有趣的教學形式加于課堂中,更有利于教學對象的理解和教學課程的進行。本文將針對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展開多種教學形式的好處進行論述。
關鍵詞:小學教學;多樣化;新穎化
一、小學生的思維特點
在我國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多采用傳統方式來教學,即按照書本內容循規蹈矩的講解,從定義到例題再到課后習題,遵循著不變的流程,并沒有什么新意。依據教學要求和教學過程來講,小學數學的課程學習主要的側重點還是在于記憶以及知識的應用,但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小學數學的學習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數學思維的活動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通過分析、比較、概括、抽象等思維方法以及推理、判斷等形式實現對抽象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思維水平還處于從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的階段的小學生,思維發展有限,在學習過程中思維不流暢或者中斷現象很容易發生,自覺性和目的性比較弱,很容易倦怠,再加上小學生活潑又好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更加難以集中注意力,數學學科本有的強抽象性和強邏輯性,讓學生學習起來常常很容易感覺到枯燥和乏味,這就很難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接受起來更是難上加難。如在數學概念有些抽象的情況下或遇到難以記憶的數學公式時,大多數學生理解、記憶起來都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后才能接受,若此時教師還是按照傳統、枯燥的教學形式來教學,學生就很難集中精力也更加難以接受新知識,因此以往只是簡單、反復的講解,讓學生采取重復背誦記憶的方式,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壓根無法調動起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只會讓他們覺得學習乏味枯燥,最終失去學習興趣。這樣一來,教學效果就會很差,這樣既不利于學生的學習,也不利于教師后期教學工作的開展。
尤其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注意力更加難以集中,他們無法長時間集中精力和注意力于課堂學習上,唯有提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使教學有效率。要想解決如何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這個問題就要對癥下藥,要從學生感興趣的方向入手,在課堂教學中直觀形象且色彩比較鮮明的具體事物和教材比較容易提高他們的高度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將這些學生感興趣的元素加進教學中,就可提高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可把故事、游戲、動畫、圖片、聲音、游戲、視頻等作為教學工具引入到數學教學中去,借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
二、新穎的教學形式
無論是在標準的要求下,還是為了更加有效率的開展教學工作,尋找有效的、多樣的、新穎的,能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形式是師生們的共同期望。
首先是利用數字故事進行教學。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將授課內容,如定理、公式、數學名詞、數學小故事、數學家簡介,設計成有趣的故事情節,用圖形圖像表示出來,再基于此進行教學。小學生課堂注意力集中時間一般為20至25分鐘,容易分心,但是對于自己有興趣的學習內容,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容易集中,學習積極性就會高,這樣學生的思維活躍,教學效果就會相應的更好,學生的記憶時間也會更長,也可通過對故事的回想來回想復習教學知識。有趣的教學方式創設出的教學情境,學生的注意力就會較為集中于課堂上,激勵起了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提高課堂的參與度,且小學生對直觀性內容比對于語言性、邏輯性的內容接受起來更容易。這樣的課堂更加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直白、簡單易懂,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利于學生接受新知識、復習舊知識,促進了知識遷移。數學故事是一種新穎的教學形式,具有趣味,彌補了數學抽象、枯燥的不宜教學處。
其次是利用教育游戲進行教學。教育游戲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增加一下適當的、有教學針對性的游戲。教育游戲,一般都是具有互動性、挑戰性、趣味新、奇幻性的特點適應于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征,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雖然學生的出發點是想要玩游戲,但是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又通過游戲中的知識設定巧妙的學習到了知識,在自己親身經歷的過程中所學到的知識必定更加記憶深刻,且游戲特有的競爭性又起到了良性循環的作用,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競爭,促進了每一個參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競爭意識的養成。一些游戲還可以分組進行,學生自愿組成一個小組,和其他小組進行比賽,小組中成員共同探討問題,就是一個自學的過程,鍛煉了學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小組與小組的比賽過程中,小組成員共同合作,克服游戲中困難,最終完成挑戰。教育游戲中包含的合作與競爭的多維學習關系,這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在整節課中都處于較高的狀態。
最后,游戲的形式也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動手形的,也可以是基于網絡的。如今處于計算機信息化時代,即使是小學生對于電腦的熟悉程度也不亞于任何一個成人,而且由于當今社會的飛速發展,一般的游戲都無法引起學生的興趣,但電腦游戲對于他們來說,仍然非常具有吸引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合理的運用好電腦這個工具。而且電腦游戲的選擇范圍也非常的廣,減小了教學過程中尋找教學游戲自愿的困難。
三、教學形式多樣化與新穎化的必要性
就現在我國的教學現狀來看,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還是以課堂為主要部分,將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活潑、有趣、有吸引力是每位教師的教學目標,借助數字故事的直觀性匯合數學游戲的娛樂性就可以很好的改觀枯燥乏味的教學環境。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教學形式,將多種多樣新穎的教學形式所結合于課堂上,能夠積極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這樣就可以讓學生真正的快樂學習,也可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李婉如,數字故事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庭用硏究[D],寧夏大學.
[2]王婷,基于教育游戲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硏究—Z小學四年級數學教學為例[D],寧夏大學.
[3]劉凈,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D],河北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張茁(1970-),女,漢族,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吉強鎮中心校袁河小學數學教師。
小學數學數感培養略談的論文 篇7
論文摘要:淺談數學教學中的養成教育
論文關鍵詞:數學教學 養成教育
葉圣陶曾說過:“教育就是培養行為習慣。”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低年級階段是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時期,也是最佳時期,兒童的行為習慣在這一時期基本成型。要使兒童把班集體的行為準則內化成自己的行為準則,主要依靠兩種力量:一是關愛,二是習慣。教學過程不僅是師生間知識的傳遞過程,也是師生間情感的交流互動過程。如果在教學過程中能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愛心,他們往往會欣然接受教師的建議,并自覺遵守教師提出的各項規定。下面談談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和習慣的幾點做法。
一、 尊重學生的情感需要,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生是情緒化的學習者,任何一位學生(不管他的學習成績多么糟糕)都有被別人關愛和尊重的需要。這種情感需要的滿足,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提高,良好的學習習慣得以養成。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我會通過自己的言行傳遞這樣的信息給他們:老師是喜歡你們的,老師渴望見到每一個人的進步。他們學習中一點小小的進步,我都會給以認真而誠懇的肯定并加以鼓勵。提起學生王佰祥,教過他的老師都直搖頭,說他作業拖拉,字跡潦草,成績落后,喜歡打鬧,“朽木不可雕也”。一個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他的作業一反常態,字跡認真工整。問他原因,他低聲說:“我也想得個大拇指。”原來是我最近實行的獎勵方式(測驗中滿分獎勵一個大拇指,基礎知識沒疏漏獎兩朵小紅花,出錯不嚴重的獎一朵小紅花)激發了他的上進心。于是我及時抓住這一閃光點,在班上大加表揚。幾周后,奇跡出現了,他不僅作業認真按時完成,而且也不和同學打鬧了,數學單元小測驗得到了兩朵小紅花,之后我不失時機地連續表揚鼓勵,并親自向家長打電話報喜,從此,王伯祥變了。
二、 提高學生自制能力,培養會聽課的習慣。
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是:有意注意力還比較薄弱,情緒穩定性較差,行為的自我約束能力差,缺乏意志的堅定性。他們在課堂上最常犯的錯誤是:思想開小差,精力不集中;上課亂說話,不善于傾聽其他同學發言,有時還譏笑挖苦同學的錯誤;有小動作,聽課時手中也不停下,玩鉛筆,橡皮,紙團等。針對學生的這些行為我采取了下列做法:
①建立正確的班級輿論。召開了主題為“應該怎樣上好數學課”的班會,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踴躍出謀獻策,熱情很高。以后誰在課堂上不認真聽講,亂說話,都會遭到同學們的`責備。學生的聽課效率提高了很多。
②建立友好互助小組。將學生按座次每四人分一組,每四人中選出一位品學兼優的人擔任小組長。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題的批閱和糾錯。
③建立適合本班班情的班級規則,賞罰分明。這需要教師拋開成見,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處理問題時要做到公平公正。教育論文
④放手課堂,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在學觀察物體時,有這樣一道題:星期天,小明,小東,小芳到小麗家做客,小麗用茶來招待客人,(圖中小明在左,小芳在右,小麗在前,小東在后環方桌而坐,茶壺在桌中間。)請你指出四幅茶壺圖分別是哪位同學看到的?其中前后兩個方位的辨別是個難點,因為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很差。課堂上我將一個帶把的杯子放在講桌上,找兩個學生分別趴在講桌的前后兩邊,根據自己看到的先畫了兩幅圖,然后把自己畫的圖貼在黑板上,圖中杯子把一個在左一個在右,一個抽象的問題隨著這兩幅圖迎刃而解了,而且在整個過程中,全班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學厘米和米時,我讓他們用學生尺量書的長、寬、高,量手掌寬,兩人合作用米尺量身高、伸開兩臂量兩手指間距離,量黑板等。在動手操作中同學之間的感情增進了,互相譏笑的現象少了,動手能力也提高了。
三、 培養學生仔細計算,認真檢查的習慣。
提高計算能力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做題時不僅要讓學生掌握計算方法,還要培養他們認真檢查的習慣。在教二年級學生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筆算時,計算過程講解很透徹,學生也已經掌握計算的方法,并且做了大量的練習,但出錯率仍很高。該如何幫助學生避免計算中的失誤呢?
小學數學數感培養略談的論文 篇8
論小學數學概念數學
摘 要:現在很多的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不高,其主要是學生對一些數學概念沒有搞清楚。在教學中如何使學生形成概念,正確地掌握和運用概念是極為重要的。數學教學過程,就是“概念的教學”。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數學;教學質量
對小學生來說,由于年齡小,知識不多,生活經驗不足,抽象思維能力差,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在有關概念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從小學生年齡實際出發,這樣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一、教學中讓學生理解數學概念
1、直觀形象地引入概念
數學概念比較抽象,因此,教師在數學概念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細心、耐心,盡量從學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開始引入。這樣,學生學起來就有興趣,思考的積極性就會高。如在教平均數應用題時,我利用鉛筆做教具,重溫“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個同樣大的小木塊擺出三堆,第一堆1塊,第二堆2塊,第三堆6塊,問:“每堆一樣多嗎?哪堆多?哪堆少?”學生都能正確回答。這時,我又把這三堆木塊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塊,告訴學生“3”這個新得到的數,是這三堆木塊的“平均數”。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學生仔細看,用心想:“平均數”是怎樣得到的.。學生看我把原來的三堆合并起來,變成一堆,再把這堆木塊分做3份,每堆正好3塊。這個演示過程,既揭示了“平均數”的概念,又有意識地滲透“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的計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塊按原來的樣子1塊,2塊、6塊地擺好,讓學生觀察,平均數“3”與原來的數比較大小。學生說,平均數3比原來大的數小,比原來小的數大,這樣,學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數”這一概念的本質特征。
2、運用舊知識引出新概念
數學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難以直觀表述。如比例尺、循環小數等,但它們與舊知識都有內在聯系。我就充分運用舊知識來引出新概念。在備課時要分析這個新概念有哪些舊知識與它有內在的聯系。利用學生已掌握的舊知識講授新概念,學生是容易接受的。例如從求出幾個數各自的“倍數”從而引出“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等概念。總之,把已有的知識作為學習新知識的基礎,以舊帶新,再化新為舊,如此循環往復,既促使學生明確了概念,又掌握了新舊概念間的聯系。
3、通過實踐認識事物本質、形成概念
常言說,實踐出真知,手是腦的老師。學生通過演示學具,可以理解一些難以講解的概念。如一年級小學生初學數的大小比較。是用小雞小鴨學具,一一對比。如一只小雞對一只小鴨,第二只小雞對第二只小鴨,……直到第六只小雞沒有小鴨對比了,就叫小雞比小鴨多1只。又如二年級小學生學習“同樣多”這個概念也是用學具紅花和黃花,學生先擺7朵紅花、再擺和紅花一樣多的7朵黃花,這樣就把“同樣多”這個數學概念,通過演示(手),思維(腦),形成概念,符合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規律。這比老師演示、學生看,老師講解、學生聽效果好,印象深、記憶牢。
4、從具體到抽象,揭示概念的本質
在教學中既要注意適應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也要注意培養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在概念教學中,要善于為學生創造條件,引導他們通過觀察、思考、探求概念的含義,沿著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過程去掌握概念。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5、用“變式”引導學生理解概念的本質
在學生初步掌握了概念之后,我經常變換概念的敘述方法,讓學生從各個側面來理解概念。概念的表述方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質數,可以說是“一個自然數除了1和它本身,不再有別的因數,這個數叫做質數。”有時也說成“僅僅是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的倍數的數”。學生對各種不同的敘述都能理解,就說明他們對概念的理解是透徹的,是靈活的,不是死背硬記的。有時可以變概念的非本質特征,讓學生來辨析,加深他們對本質特征的理解。
二、有效鞏固概念
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理解概念,而且還要使學生熟記并靈活地運用概念。我認為概念的記憶與應用是相輔相成的。因此在教學中,加強練習,及時復習并做歸納整理,對鞏固概念具有特殊意義。
1、學過的概念要歸納整理才能系統鞏固
學習一個階段以后,引導學生把學過的概念進行歸類整理,明確概念間的聯系與區別,從而使學生掌握完整的概念體系。
2、通過實際應用,鞏固概念
學習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勢必加深對基本概念的理解
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教師用心講好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既是落實雙基的前提,又是使學生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的關鍵。只有學生會運用所掌握的概念,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概念,從而更好地掌握新的數學知識。只有這樣,培養能力,發展智力才會有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胥寶鳳。基于新課改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淺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06):21—22
[2] 熊玲。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體會[J]。新課程(中)。2011(07):23—24
[3] 黃秀玉。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新課程(中)。2011(03):15—16
【小學數學數感培養略談的論文】相關文章:
略談利用每一堂數學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論文08-05
小學數學數與計算教學的論文10-31
小學數學數形結合教學思想論文10-25
數學直覺思維的培養的論文07-14
小學數學教學與思維的培養論文范文10-02
農村小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論文06-23
小學數學思維性與興趣性的培養論文07-22
小學數學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論文08-29
淺析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的論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