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文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使得教師充滿激情,學生充滿活力,課堂氣氛比起傳統的教學方法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課堂活動的機會多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也多了,評價方式也多元化了,看起來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這“熱鬧”的課堂教學背后,我們不難發現,在課堂上回答問題的只是那些成績優異者的聲音,而那些待進生依然成為被遺忘的對象。這時,教師往往容易被這個“熱鬧”的假象所蒙騙,結果未能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升,忽略了教學的本質,導致課堂教學的效果低效,甚至是無效。那么怎樣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呢?下面談一談自己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合理設置學習目標,提高分層教學的有效性
合理設置學習目標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基礎,學生既是實施教學的對象,又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作為一名數學教師,應清楚地意識到,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相應的的三維目標,確保學習目標的落實,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應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水平,以及情感態度等學習目標的三個維度,為新知識的傳授提供真實的依據。例如:在學習同類項的定義時,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單項式與多項式的基礎上進行的,同時也是為整式的加減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在設置教學目標的時候,我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把“了解同類項的概念,并能判斷同類項”作為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把“通過觀察、猜想、交流等數學活動,進一步探索出同類項的標準”作為過程與方法目標,而把“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體會數學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含義”作為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
其次,應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目標達成情況如何,面向全體學生,做到因材施教,以富有個性化的方式造就個性化的學生,從而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在同類項一課的教學中,我重點讓學生體會同類項的分類標準,特別是那些基礎比較薄弱的同學更要讓他清楚這樣分類的理由,然后按照標準判斷并找出同類項,達到本節課的最低要求,從而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基本運算能力。
二、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課堂教學環節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密切相關,優化課堂教學就是使其每一個環節盡量合理化、科學化。盡管每一節課的教學目標不同,內容也不盡相同,但鑒于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及課堂教學的一般規律,其教學環節應按:復習鋪墊——導入新課——探究新知——鞏固練習——歸納小結的程序進行,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發揮每個環節的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重視新課導入,激發學習興趣,提高有效教學
在教學中,新課導入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個環節,它對于能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因此,要重視新課導入,激發學習興趣,可以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科學組織、合理導入,實現知識的遷移,使新知通過同化或順應構建新的認知結構;或以實驗導入,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源泉,幫助學生感性認識數學知識,促進教學的良性循環;也可以采取趣味導入,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并懷著一種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課的到來。
案例1: 在學習“字母表示數”時,教師做了這樣的導入。
小明撿到一個里面有人民幣35元的錢包,交給了班主任楊老師,楊老師叫小王寫一個“失物招領”,以便失主認領,同學們,如果請你幫小王寫一個“失物招領”,你準備怎么寫呢?學生興趣很高,紛紛發言,有的說:“這好辦,可以這樣寫:今拾到一個錢包,內有人民幣35元,請失主速來認領。”有的說:“不行,有人冒領了怎么辦?”有的說:“我有辦法,寫成:今拾到錢包一只,內有人民幣a元。”這樣,用學生身邊的事情呈現教學內容,增添了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和現實性,使學生在學習字母表示數時,不再感到枯糙無味,提高了教學效率。
2、構建新型師生關系,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交給學生。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獨霸講臺”的局面,變教師“一言堂”為學生的“群言堂”,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同時也可以給學生較多的思考、探索、發現、想象、創造的時間和空間,使其能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獨立完成任務,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三、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僅要改變教師的教學方法,還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法,改變只重結果不看過程的做法。《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學生學習的方式是“自主探索,動手實踐,合作交流,勇于創新”,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主動參與獲取知識的真實過程,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重視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在傳統教學中,普遍缺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學生只是一個知識接受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運用探究學習的方法進行學習,讓不同層次的人都能參與到學習中來,感受學習的快樂,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案例2:同類項
一開始老師就提出一個生活問題,讓學生利用簡單的生活經驗進行判斷:桌面上擺放著以下幾樣東西,請你對它們進行分類,并說說你分類的標準:①香蕉 ②小白菜 ③胡蘿卜 ④魚 ⑤蘋果 ⑥梨子 ⑦蝦。
學生經過簡單的思考,憑借生活經驗,馬上就能對以上七種東西進行分類,從而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在此基礎上,我又提出了另一個問題:多項式3x +2x -5+4 x -2 x +3是幾次幾項式?
生:五次六項式,分別是3x 、2x 、-5、4 x 、-2 x 、3。
師問:那這個五次六項式應該怎樣分類呢?標準是什么?
通過學生分組討論,學生大致分為四種不同的情況:(1)含字母的一類,不含字母的為另一類。(2)系數為正的一類,系數為負的為另一類。(3)按項的次數進行分類。(4)含相同字母,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為同類。
在分類討論的教學過程中,自主探究學習這種學習模式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欲望,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在學生陳述自己的探究結果時,教師對學生的不完整或不準確的回答適當的采用延遲性評價,不僅培養了學生對數學語言的表達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時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
2、加強學生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主體性和團隊協作的精神,可以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課堂上來。因此,教師要經常創造條件,努力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空間,在合作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同時要利用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帶動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與人交流、合作的本領。
案例3: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
在學習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時,我從生活背景出發,創設如下的問題背景
(1)阿姨家有一塊三角形的玻璃碎成兩塊,要你幫忙到店里去配一塊一樣的,阿姨叫你把兩塊玻璃都帶去,你覺得有必要?
(2)如果只帶一塊,應帶哪一塊?
①
②
在這個問題中,我要求學生分組合作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在交流過程中,學生產生了三種不同的思想碰撞,想法一:根據全等的條件需要三角與三邊對應相等,因此應把兩塊玻璃都帶去。想法二:利用作圖法,發現只帶①實際上就是已知一角,然而不一定能等到全等三角形。想法三:如果只帶②則已知二角一夾邊,而這種做法將能讓學生在探索中得出結論。此時老師利用多媒體展示想法三的做法,讓學生感受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從六個減少為三個。
通過合作學習,不僅僅能提高學習效率,更能讓學生感受到在學習中與人合作的重要性,真正體現“以人為本,合作交流,促進學生終身發展”的教學理念。
總之,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徑很多,只要我們在處理每一節課、每一個教學環節時多想一想“我干什么”,“怎么干”,“為什么這樣干”,重視方式,講究效果;重視設計,講究效率;重視內容,講究效益。恰當利用現代科學教育手段,采取各種教學策略,設計符合自己特點的個性化教學,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使我們的學生在有限的課堂里盡可能地學到無限的知識。
【論文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初探】相關文章:
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論文08-19
提高數學教學論文11-04
提高計量管理工作有效性論文精選08-21
提高生物成績初探08-13
探究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08-07
初中思想政治課提高有效性的做法教育論文08-03
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論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