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口算教學策略的研究論文
摘 要:口算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重要內容,是筆算、估算和簡算的基礎,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立足于分析小學數學口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成因,依據相關的理論及實踐經驗,探討了小學數學教師如何采取有效的口算教學策略,促進小學生口算能力的提高,進而為筆算、估算、簡算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口算;教學策略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重視學生口算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估算能力的訓練。”口算是筆算、估算和簡便計算的基礎,是計算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口算教學的有效性呢,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對小學口算教學的一些思考。
一、當前小學數學口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口算正確率低
2.口算速度慢
3.口算方法不當
在口算過程中往往會發現部分學生擺一個草稿本在旁邊進行筆算,雖然能算對得數,但是采用了筆算的計算方法。
新課標要求我們的學生“會口算”“能熟練地口算”,不僅包含速度快、結果對的意思,還包含著方法正確的意思。所以,要衡量孩子們口算學習的效果怎樣,必須從結果、速度、計算方法三個方面進行綜合衡量。
二、產生問題的主要成因
1.思想上不重視
有一些老師認為,口算有什么好教的,很簡單的題目學生都會做了,完全沒必要在這上面浪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2.忽視口算的速度
主要表現為沒有遵循“在正確的基礎上逐步提高口算速度”這一教學原則。例如,有的教師滿足于計算正確,不注意速度要求,要求學生“實在算不準的話,在草稿紙上列豎式”;另一種情況是個別教師追求快,而忽視正確率,認為速度快但容易出錯的學生只是粗心而已。
3.只重視計算結果,不重視計算過程
有的教師遵循“管它紅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只要能算對得數,管他用什么方法。
三、抓好口算訓練,促進口算能力發展的策略
1.基礎性訓練
基礎性訓練十分重要,是進行一切復雜口算的基石,必須讓學生扎扎實實掌握好。如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等,只有這些基本口算掌握扎實了,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口算能力。
2.典型錯誤訓練
在口算訓練中,讓學生當小醫生進行找錯、改錯的訓練,組織學生觀察、討論找出錯因并改正,學生易于接受,能防止類似錯誤發生。學生典型的錯例主要有:
(1)運算性質錯誤。如:25×(4+20)=25×4+20=120。
(2)運算順序錯誤。如:100÷25×4=100÷100=1。
(3)算理不清錯誤。如:■+■=■。
3.記住一些常用值
一些常見的運算在現實生活和平時作業中經常遇到,這些運算有的無特定的口算規律,必須通過強化記憶訓練來解決,為筆算、簡便計算打好基礎。例如:
(1)在簡便計算中用到的特殊積。如24×5=120,25×4=100,125×8=1000,125×4=500等。
(2)和圓周率的近似值3.14相關的計算以及常用整數的平方。
(3)分母是2、4、8、10等最簡分數的小數值。
以上這些數的結果無論是平時作業還是現實生活中使用頻率都很高,必須讓學生熟練掌握。
4.訓練常抓不懈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師應堅持每天用3~5分鐘的時間進行口算訓練,做到天天練、時時抓,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同時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選擇口算的內容,做到練習有針對性。那種盲目訓練的做法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
5.訓練方式多樣化
機械重復的訓練會使學生產生乏味感,容易疲勞和厭倦,激發不起訓練的興趣,不能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的訓練方式要力求多樣化,讓學生對練習有新鮮感,調動起他們訓練的積極性。例如,采用口算比賽、對口令、搶答、開火車、挑戰擂主、撲克牌游戲等生動活潑的訓練形式,讓全班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使每個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極大地激發他們的興趣,定會收到較好的效果。
6.訓練做到因材施教
同一個班的學生計算能力不盡相同,如果用同一種標準要求他們,有的學生會精力過剩無所事事,而有的學生就會完不成任務失去練習的信心。因此,教師設計口算練習應有一定的坡度,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讓尖子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并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升。
學生的口算能力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實際教學中還有許多值得我們去思考、去探究的方法。我們要本著“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教學工作中正確、扎實地開展口算教學,真正提高學生的口算水平。只有抓好口算教學,加強口算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口算習慣,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筆算能力,為計算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數學口算教學策略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