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兒童數學教學心得論文
在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也開始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各科的課程標準,在強調具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時,把情感和態度作為兒童發展最重要的目的列在前位。數學課程標準新理念中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應該教會兒童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樂趣、對知識的好奇心,為兒童的終身發展提供動力,奠定一生持續發展的基礎。而相應的評價目的是:評價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的學習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的情感與態度。
我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兒童身上失落的東西──自主還給兒童,把精神生命發展主動權還給兒童,使他們擁有自我選擇和自我決定的權利,使教育凸顯生命的靈動,使課堂充滿成長的氣息。讓學生感受生命與成長、體驗生命與價值、品味生命與關懷,應該是在數學課堂上落實內容。如何落實這些內容呢?我們認為,關鍵是要在課堂上,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經歷數學思考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課堂存在。
一、借助教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滲透生命教育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落實生命教育一直是我們不斷思考的問題,我在以下幾節課中進行了嘗試,收到了教好的效果,如在教學兩年級“左與右”這節課中,在教學目標中的情感態度目標就定為教育學生遵守公共道德,上下樓梯靠右走。我帶著學生們親自在樓梯上走一走,感受到如果人人都按一定的規則走路才不會相互碰撞,出現意外,同時體驗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應該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秩序,這樣才能建立起和諧、文明的社會環境。此外,在找左右鄰居的游戲中,我抓住契機,適時加入了“遠親不如近鄰”,“要與同桌和睦相處”等結語,有意識的培養學生良好的交往習慣。又如在三四年級教學解方程時,不是教他們簡單的模仿,在教會學生懂得利用數學依據解每一步時,對他們進行要養成檢驗的習慣,以此來培養他們踏實、認真負責任的態度,不僅對自己所做的題目負責,做人方面也一樣,對自己的行為要負責任,培養他們的責任感。
二、以古代數學家的偉大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操 。
在我國數學史中有許多引以為豪的數學家,他們刻苦、研究,嚴謹治學,勇于克服艱難險阻的事例,能深深地激勵學生。如在五年級中介紹華羅庚爺爺時,激勵他們以華羅庚爺爺為榜樣,學習他熱愛祖國,刻苦鉆研,勤奮工作的精神。又如四年級介紹方程的由來時,教師適當補充介紹了《九章算術》的一些內容,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引入天安門、故宮的對稱,南京的中山陵,山東的孔廟的對稱,京劇臉譜的對稱,漢字的對稱,自然貼切地強化民族精神教育,讓學生有一種民族自豪感,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起到了很大作用。
三、聯系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
從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識規律來看,單給他們講你們是為祖國而學習這樣的大道理是收效肯定是不大的,如果聯系生活實際,利用數學應用廣泛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實際意義,這樣的教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進行計算題教學時,設計買賣情境進行引入,或在游戲中讓學生去發現計算出錯誤所鬧出的笑話,此時請學生想一想如果在將來的工作中出錯會帶來怎樣的損失。在應用題教學中,選用的題材也盡量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如綠化種樹,節約用水,用電,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積極鍛煉等事例。這樣就有機的把所學的知識與現實生活實際和祖國建設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興趣,從而萌發了為祖國的強盛和為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學習的動機,激發出學好數學,會用數學的熱情。
四、站在學生的角度來教學
1、利用“你是怎樣知道的?”、“現在,你是怎樣想的?”等第二人稱提問方式,讓發言的學生以及沒有發言的同學,都感到自己是重要的。
“你是怎樣想的?” 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找到自己的發言角度;不同的學生往往有不同的發言角度;同一個學生在不同的角度,也往往會萌發不同的想法。
更為重要的是,使用第二人稱提問,可以讓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思維都能夠在課堂交流中得到存在!學生也因自己思維的存在,而感受到自己的課堂存在。
2、在經歷數學思考、數學困惑、數學領悟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課堂成長。
成長在哪里?成長,就在沒有意識到形成思考的變化中;
成長在哪里?成長,就在數學思考到數學困惑的過程中;
成長在哪里?成長,就在數學困惑到數學領悟的喜悅中……
3、在交流、合作、評價中,引導學生互學互助、悅納自我、接納他人。
以小組合作發言,代替學生個體發言,讓更多的學生在合作中體驗關懷,從而慢慢養成對自我生命的悅納以及對他人生命的欣賞。
4、讓作業充滿彈性,讓學生能夠選擇,讓學生在作業獲得老師認同的基礎上,逐步產生對作業的期待。
從期待作業認可到期盼作業再成功,數學學習所蘊涵的生命意義,也就在期盼中長成。
五、讓學生在比賽中增長自信
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就有意引進競爭意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例如,一年級上冊第13頁“誰摸得高,誰擺得高”,第113頁“用相同的時間,看誰算得又對又快”,一年級下冊中第26頁“奪紅旗”等游戲都適合小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教師在組織比賽時,要給學生充分表現自我的機會,讓他們心理上得到滿足,不斷鼓勵他們的信心,增強勇氣,做到勝不驕,敗不餒,認真總結經驗教訓。
六、讓學生在求知欲望中探索
善于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呈現出求知若渴的狀態,是教師為學生參與學習所應創設的最佳心理環境。如在教學“認識人民幣”前,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認識錢嗎?關于錢的知識,你們懂多少?回去多請教爸爸媽媽,下節課我們要學習‘認識人民幣’,比比看,誰是下節課的‘小博士’!”三言兩語已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使他們產生“非學不可”的欲望。學生們有的參閱課本,有的請教家人,有的甚至到銀行去咨詢專業知識。當學生掌握了相關資料后,就有了表現的欲望,個個躍躍欲試,上課時勁頭十足,有疑問的在課堂上交流,掌握一定知識的在課堂上一展風采。下面是教師出示課題后,生生間、師生間的問題交流:
“人民幣為什么要分成元、角、分?”
“美國錢能不能換中國錢?”
“錢是怎樣生產出來的?”
“為什么大人有錢而我們小孩沒錢?”
“老師,我考考你,你知道應該怎樣識別假幣嗎?”
“外國有沒有人用人民幣?”
……
大家各抒己見,互助借鑒,互為補充,這樣不僅調動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且提高了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學生能敏銳地發現問題,大膽提出問題,這也是他們積極探索精神和強烈求知欲望的表現,教師應滿腔熱情地加以扶持和鼓勵,并尊重學生提出的任何幼稚甚至荒誕的問題,因為這其中可能蘊涵著孩子們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七、讓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在實際的數學教育教學中我們可以隨時根據具體情況滲透良好的道德品質的教育:在數學教學小組合作討論研究某一問題時,注意滲透互相幫助、尊重他人的意見及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思想等;利用教材提供給我們的材料,創設有關情境對學生進行環保、愛惜時間、愛護公物、節約能源、遵守公共秩序等的教育。如在二年級教學“位置”一課中,我把教室模擬成電影院,放手讓他們自行根據手中的電影票進場找座位。通過自己的實踐,使學生真正掌握這項本領,在活動中我注意鼓勵互助,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還進行了遵守公共秩序、做文明小市民的教育。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規范了自己的道德行為。
通過教師們的摸索,發現雖然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內容并不占明顯的地位,但只要認真鉆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因素,有意識的把“兩綱”教育始終貫穿與教學之中,這樣才符合學生數學學習與生命教育的和諧發展。這樣的教學才是學生感興趣的。
【兒童數學教學心得論文】相關文章:
兒童的“數學現實”的論文12-09
數學教學論文06-27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精選06-13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11-19
初中數學教學論文05-21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05-17
小學數學教學的論文07-16
數學教育教學論文11-22
小學數學的教學論文11-22
關于數學的教學論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