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優秀論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有關小學數學的優秀論文
古典文學常見論文一詞,謂交談辭章或交流思想。當代,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有關小學數學的優秀論文,歡迎閱讀!
摘要:數學課也存在閱讀理解的問題,數學閱讀理解能力是發揮數學潛能的重要前提。從數學閱讀理解的過程看,它包含了四個層次,在每個層次上學生都會面臨困難;在教育中就應開展有針對性的指導,包含建構結構化的知識,適當的元認知訓練等。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數學閱讀理解;數學文本;知識建構;元知訓練等
閱讀理解不旦是語文課要解決的學習任務,數學課也經常存在閱讀理解的問題,在教學中需要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因為在數學中不光有數字運算,還有空間關系和邏輯思維的問題。而閱讀理解能力常常是解決數學問題,特別是數學文本問題的必要前提。本文將討論數學閱讀理解的內涵及在小學數學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教育對策等問題。
一、小學數學閱讀理解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閱讀是對文本的加工和理解過程,小學數學也涉及文本的問題,如應用題、文字題、圖表等,這些數學文本由數字、抽象符號以及語言詞匯等構成。在目前,我們教師也意識到小學生閱讀跟數學技能的水平很不對稱。有的學生面對文字題、應用題時就“傻眼”了,難以應對。例如當學生直接計算兩個數字的積或者商時,他們可以準確無誤地完成;然而,把這兩個數字放在文字題中時,他們就不知道是應該求積還是求商。事實上,很多學生對數學中的基本語言甚至關于解題要求都不能準確理解。如:“請問小明最少要看多少頁才能超過小華?”有許多學生就不能正確理解問句中的關系詞“最少……才能超過”。很顯然,數學文本理解能力的不足已經制約了數學潛能的發揮。因此要提高學生數學的綜合運用能力,就要指導他們如何閱讀數學文本。
數學閱讀理解有著自己的特殊性。數學中的語言總是非常簡潔,一些數學概念、數量關系通常是隱藏的,含蓄的。小學生在閱讀數學文本時,常用到“加法”方式,要通過自己的數學知識,補足或擴展題目所提供的信息和意義,才能充分理解。如:“第一車間生產了200個零件,第二車間比第一車間少生產4個,兩個車間一共生產多少個零件?”解題時首先要理解其中的“比較”關系,即根據“第二車間比第一車間少做4個零件”這一條件,計算出第二車間的個數,然后理解題目中的“組合”關系,將兩個車間生產的個數求和,雖然問題文本中只有兩個數字,卻包含了“比較”和“組合”兩層數量關系,在計算過程中,學生列式有200+4=204.200-4=196和200+4+200=404。這些學生將其中的比較關系的方向搞反了,從而導致理解錯誤。因此,在數學活動指導中應該有意識的提高學生對數學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
二、小學數學閱讀理解的過程理解
小學數學文本由數學語言、詞匯以及以非常簡潔的形式符號組成,小學數學文本理解過程至少有四個層次:
第一、正確理解詞匯和符號。小學數學應用題常常用一些詞匯來表述,這些詞匯有些是數學中的專門術語,有些則是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語。因此,指導學生準確理解這些詞匯的內涵是正確理解問題的前提。對于數學術語的理解要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掌握程度,而那些來自生活中的常用語的概念來說,放在數學中就有了新的內涵,即由“日常概念”變成了“科學概念”。然而小學生卻往往不去注意兩者之間的差別而誤解其意義。例如:“垂直”在日常語言中最基本的含義可能是指與水平或地面垂直,于是有的學生以為在數學中也應該這樣理解“垂直”的含義,這顯然沒有抓住“垂直”作為科學概念時的內涵。小學生對這些符號的掌握必須是準確的,并且達到自動化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順利地解決問題。
第二、正確解決詞匯和符號之間的“互譯”問題。
在實踐活動中,用詞匯表示概念與用符號來表示概念之間需要相互翻譯。如在解決應用題時,需要用文字表述列出算式,也可以根據算式來編應用題,這樣就涉及到了詞匯和符號之間的互譯問題。目前小學生在這方面常常面臨許多困難。
第三、在應用題、用符號表示的數學方程表達式中,也涉及到理解符號關系和數量關系的問題。如在四則運算中,同時出現了加、除、括號等,這就必須理解這些符號的關系,才能確定計算的順序。
第四、小學生對數學問題的閱讀理解最終還是要構建合適的問題模型。在詞匯、符號、語法結構的水平上去理解問題的文本都是必要的步驟,最終還是要形成一個合適的問題模型才能解決它。學生在解決問題中,常常有某些信息的缺口,而且在問題的給定條件和要達到的目的之間總是包含了很大的差異,這就需要學生運用已有的數學知識,將已有的概念性知識、理解方法和策略方面的程序性知識聯系起來,來彌補這種缺口的差異,形成關于問題的內在表征模型,最終達到解決問題。
三、小學數學閱讀的困難和對策
小學生在數學文本的理解中面臨的任務以及困難是多種多樣的,然而,導致學生數學閱讀困難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的。因此,要根據主要原因的不同采取有針對性的指導對策。
1.在數學理解的不同步驟上加以訓練。
小學生對數學文本的理解有不同的層次,因此,在實踐中每個學生的數學閱讀困難也是不一樣的,要根據不同學生安排有針對性的訓練活動。小學生理解的困難可能是不能理解數學術語和符號或者不知道將兩者互譯,還有可能是不善于理解數學的“語法結構”等。
對策:對不能理解詞匯和符號進行互譯的學生,指導過程中要訓練他們用多種方式理解和處理同一個數學主題。如:可采用根據一個應用題文本列出幾個算式;或者反過來,根據一個算式編出多種數量關系結構或類型不同的應用題。對于不善于區分不同數量關系的學生,可以讓學生根據其中包含的集合關系(算術應用題中的組合問題、比較問題、變換問題)的數學題進行分類;也可采用一些“完形填空”的方法來訓練學生對數學表達方式的敏感性。總之,要根據學生在每個數學閱讀層次上面臨的具體困難,加以適當的訓練。
2.指導學生構建“活的”、結構化知識。
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是提高數學閱讀能力的前提,在實踐活動中小學生對數學文本的理解之所以會出現問題,可能是如下原因:缺乏用于解釋文本信息的足夠的已有知識;學生已有的知識雖然很充分,但不知道選擇合適的知識點與問題情景聯系起來;學生對問題理解與題目表達的含義不一致。
對策:根據以上原因,在實踐指導中要發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充分理解,形成有結構的知識體系。如:可以引導學生用畫“概念”和“概念網絡結構”的方法促進知識的系統化和組織化,將概念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學習與條件性知識的學習結合起來。如:老師不僅要講解一道題目的計算方法,還應該引導學生思考在什么情況下可以應用這些方法等,這樣知識才能變成“活的”、可用的知識。此外,還應鼓勵學生多了解一些一般的科學文化知識及生活經驗,可以為問題解決提供豐富的背景信息。如:學生對銀行所使用的“利率”概念及其計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后,在課堂上遇到類似問題可能就更容易應對。
3.在實踐活動中進行適當的元認知訓練
小學生在理解數學問題或文本時,其認識活動不僅是指向外在問題文本,還指向自己的認識活動為對象的認識,就是“元認知”,就是對認識活動的認知。在對數學問題理解過程中的元認識活動包括很多內容,如事先計劃預測結果、時間分配、自我控制、自我質疑、自我評價等,從以往的實踐證明,許多學生不善于理解數學文本,可能是因為元認知能力的缺乏造成的。
對策:提高數學閱讀理解中的元認知能力的方法很多。如:可以通過數學習作訓練學生的元認知。Fuentes認為:在目前,小學生都是學習現成的數學教本,解決教師或書本上提供的問題,實際上可以把這些工作部分讓學生自己去完成。如讓學生學習編寫數學練習題并給出答案,這樣他們就要斟酌如何表述問題,如何調整自己的思路,讓別人明白,從而訓練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此外,加強口頭解題的思維訓練,這樣有助于維持問題理解的注意力,也有利于不斷調整自己的理解活動。最后,培養學生對自己的作業進行自評和修改,同時也可以提高自我反省能力。
小學數學閱讀理解能力是發揮數學潛能的重要前提,但它有自己的特殊性,在數學課中應該重視閱讀理解教學。從過程看,數學閱讀理解包含了前后相依的四個層次,在每個層次上學生都可能面臨困難,我們應該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包括建構結構化的知識、適當的元認知訓練等。
【小學數學的優秀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教學情境創設優秀論文05-05
數學建模A優秀論文02-19
高職院校數學建模教學優秀論文12-04
數學創造性思維的優秀論文12-06
體驗數學的樂趣優化作業設計優秀論文06-20
音樂優秀論文11-30
小學生安全教育優秀論文05-19
護理專業優秀論文11-17
優秀論文致謝詞模板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