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通用15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三數學教學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1
摘 要:
初三階段學生要面臨中考的龐大壓力,同時有需要在復習初一初二的知識的基礎上掌握初三新學的知識,因為其任務量比較大。而初三的數學學習因為其抽象性比較強,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壓力比較大,而且初一初二的內容也需要學生復習,在這樣的情況下,初三數學教學面臨的壓力是巨大的。而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必須要以實際教學內容為基礎,結合學生在實際學習中的情況,尋找到提升初三數學教學質量的最有效的辦法。
關鍵詞:初三數學;教學質量;提升方法
在教學初三學生的數學的時候,教師應該認識到初三學生所面臨的巨大的壓力。在學習新的知識的同時,教師還必須要幫助學生有計劃有步驟的復習初一初二學習過的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必須要積極的轉變教學的模式,引入新的教學方式,這樣初三數學教學的質量才會得到真正的提升。
一、課內“緊”,課外“松”
1.課型設計要多變、新穎
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上花功夫、動腦筋,使復習的內容有新鮮感,以充分誘發學生的主動思維。
例如: 在復習《實數》這一章時,先叫學生邊看書邊用樹狀圖列出本章的知識點,然后選出較好的一份板書,使學生對該章的結構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再讓每個同學都來提問(問題不重復),其他同學回答,并宣布最后要評選優秀提問者。這樣,學生思維活躍,情緒高昂,所提問題覆蓋面廣,而且又能暴露學生的知識欠缺點,針對性強,因此當堂就能復習鞏固,還能減輕學生課外的作業時間。
2.課堂結構要合理安排
傳統的復習方法有以下兩種:
一是先梳理知識,再分題型講析,所采用的方法是“題型+方法”,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從課外資料上抄取題目,通過逐題講解,欲從諸種題型來提高成績;
二是把復習課上成習題課,按照指南或教材上的練習,不加以選擇,從第一題做到最后一題,然后再逐題講解,講的內容太多,經常一節課上不完,重點內容不能突出,常常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因此,如何合理按排課堂結構,是上好一節初三復習課的關鍵。教師要重視課堂每一分鐘的時間,課前要先準備好例題、圖表和問題。要避免虎頭蛇尾的結構安排,使每一節課都有新內容、新收獲。
3.例題、練習要有典型性、代表性
一般來說,一節復習課可根據內容的'不同,最多按排2-3個具有代表性的例題為宜,例題講解要給學生留足時間思考和交流。例如《指南》中“全等三角形”這節的例題和練習很多,題型相類似,課堂上可針對學生的掌握情況精選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到兩個例題,講解過程中應注重解題思想的滲透和總結性。
同時,要講究習題的質量,做到有針對性,少而精,可采用題組的形式出現,讓學生在完成這些題組時,將知識分類歸檔,并集中精力解決同類題中的本質問題或通過解其中一道題,總結出解這一類問題的方法與規律,做到解一題、會一類,復習一點、鞏固一片,達到以少勝多的目的。
二、積極利用情景教學設置問題情境
初三學生的可塑造性很強,因此,在初三階段,教師應該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進行重點培養。培養初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首先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引導學生,幫助學生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其次,教師應該積極教授并引導學生學習自主學習的方法,幫助學生獨立自主地學習。情景教學法中的問題情境的設置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其對于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也十分有效。為了幫助初三教師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教師應該學會利用情景教學模式,科學創設問題情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對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及數學學習效率的提高都十分有利。
因此,初三數學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并通過設置問題情境,豐富課堂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促進學生積極思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開始自主學習。
如,在初三數學教學中,直線與圓的相互關系及圓與圓的相互關系教學時,教師可以在直線與圓關系教學之后,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究圓與圓的相互關系,并在下一次課堂上提問學生探究的結果。
三、根據認知規律,挖掘結合契點
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材是知識的承載,是課堂教學的準繩,沒有教材的話,課堂教學就變得盲目和散漫。因此,九年級作為知識的總結和升華階段,也要從這兩個因素入手。囿于此,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真分析同學們的認知規律,并能找到其與教學內容的結合點,充分挖掘教材,有針對、有計劃地喚起學生的學習需求,激活他們的學習熱情,引導他們發散思維,遷移知識。
比如,在引導大家復習《變量與函數》知識時,因為函數是初中階段重要的數學思想,諸多知識和數學理念都要靠函數思想來理解和闡述,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就不能只從表層的概念和基本練習復習,而是要站在初中階段函數教學的高度,挖掘教材聯系,比如可以聯系不等式、方程等進行引導和拓展,如此設置方能讓學生生發知識概念,掌握函數的精髓,為以后更深層次的探索和學習奠定基礎。
四、系統知識
知識點多、散是數學課程的特點,也是學生很難將知識進行整合的阻力,更是不利于學生靈活知識應用的。所以,在初三復習階段,我們要鼓勵學生自主的將零散知識系統化,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鍛煉學生的能力,而且,對學生復習效率的提高,對學生考試能力的培養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復習時,我們可以借助“對比”活動來引導學生將零散知識系統化,以確保高效課堂順利實現。
現代初三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的時候,同時要關注到對學生的數學素養的培養,這樣學生在以后的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才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因此,初三教師必須要重視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2
摘 要:
縱觀整個初中數學的教授過程,初三數學以內容量多、題型復雜、知識重難點密集等特點成為初中數學最關鍵的一個階段。到了初三,學生因為即將面臨著升學考試又處于青春期所以會成為一個壓力大又及其敏感的時期,有些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出現了瓶頸、疲軟等現象,如果不加以調節,很有可能會形成心理障礙。中考是學生第一次面臨可以自己選擇命運的機會,數學作為三門主課之一,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正因為這樣調整學生的心理情緒、調整教學方式來獲得一個高質量的教學顯得格外的重要。
關鍵詞:初三數學;教學質量;提高方法
初三數學的教學量大,基本上第一學期就要完成初三數學上下兩冊的教學,到了初三下學期就要進行整個初中數學體系復習。復習的內容多且雜,復習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數學中考成績。在這種背景下,學生的壓力會不自覺的增加。如今的課堂教學推崇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下學生的心理狀態就顯得極其重要,課堂不是教師一個人的努力,教學質量就能提高的。所以研究學生的心理是提高初三數學教學質量的前提。
通過長期的教學溝通,筆者發現一般負能量的心理一般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一是恐懼心理。學生很害怕自己學不好最終導致考不好而辜負自己、家長和教師,這種心理和家庭和學校有分不開的關系,家長和教師對學生過分關心會被視為一種無形的壓力,這樣孩子一旦數學成績下滑馬上回失去信心,上課時心猿意馬最后成績一落千丈也就更害怕學習。
二是自卑心理,有些學生很自卑,遇到難題不會問,越不問難題越多。上課老師提問從來不舉手,害怕答錯更害怕答錯以后老師和同學異樣的眼光,越是自卑越是不能積極思考學習。
三是依賴心理,在復習的時候很多學生會產生依賴心理,認為這都是以前學過的內容,自己肯定沒問題。
在遇到難題時,也不會動腦子去解題,只會等待老師的答案。這樣一來就沒有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面對學生的.這三種心理,作為教師,一定要從這方面著手制定出具體的提高初三數學教學質量的方法。
一、培養學生對初三數學學習的信心,引導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
學生出現以上三種心理的綜合原因都是對自己缺乏信心,對學習沒有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自己充滿信心對數學又感興趣,相信不會有哪位學生是學不好的。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前提就是要做好基礎知識點的教學,再把難題分解,落實到各個基礎知識點。讓學生意識到再難的題目都是由一些簡單題堆積而成,慢慢分解的話都是可以解答的。例如已知反比例函數y=k/x和一次函數y=2x-1,其中一次函數的圖像經過(a,b),(a+1,b+1)求反比例函數的解析式,這道題咋一看是兩種函數的結合體,這時就需要教師將題目進行分解,題目中提到的兩種函數分別是反比例函數和一次函數,根據一次函數中的兩個點可以解出y和x的數值,然后代入反比例函數的公式就可以了。
一道題分解下來就是一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的基礎知識,這樣不僅能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也能增強做題的自信心。在講解題目時,可以將一次函數和反比例函數具體的圖像畫出來更能加強記憶,也可以讓學生自行分解和做圖,這樣生動的課堂模式必然會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
二、引導學生重視方法的積累
數學是一個結構性學科,以一個章節為中心,可以拓展橫向、縱向的多種章節,這個結構龐大而復雜,因此數學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學生注重日常學習中的積累,包括知識點的積累和解題方法的積累。
在此主要講解題方法的積累。數學的的結構體系雖說龐大,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善于總結一些常見的解題方法,便能觸類旁通,靈活運用到各種不同的題型中去。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與坐標系”這一章節時,老師需要做好的不僅僅是把基礎的理論交給學生,更要引導他們學會總結解題方法。在他們總結出了“y=ax^2+bx+c中,a決定圖形的開口方向,a>0時開口向上,a
三、注重課堂上下與學生的交流互動
所謂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也。所以教師的任務就是要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但是,在如今新課改背景下,教師的任務不再是簡單的站在講臺上講講了。老師尤其要注重課堂上下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
學生平時受困于繁重的學習任務,再加上課堂上老師講課刻板、嚴肅、流程化,久而久之很多學生漸漸形成了厭學心理,這就要求教學工作中課堂上下積極與學生交流互動,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對于課堂學習的熱情。
課堂上,老師通過一些小互動,活躍氣氛,從而提升課堂授課效率,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這一章節時,老師經常需要在黑板上繪制一些圓形圖,在老師畫圖的時候,學生往往自己坐著發呆,沒有任何交流。
如果老師善于互動,就可以請學生上臺作圖,讓學生參與其中,從而通過這類小互動提高課堂活躍度,從而提升課堂效率。而課后,老師同樣需要注重學生的課后反饋。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所以很多時候幾遍對于課堂教學內容有疑問也不愿意主動請教老師,因此這點需要老師主動去觀察。對于觀察中發現的對某些知識點把握不住的學生,老師需要課后主動與學生溝通,為他們排憂解難,從而讓學生形成較高的學習信心,成為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
四、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教學是一個任重道遠的過程。教學工作中除了完成傳統教學觀念中的課堂教學任務之外,更要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改善以及教學過程中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把初中數學教學活躍起來,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同時,提升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的熱情,從而為學生進入高中學習更難的數學課程打下堅實基礎。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3
摘要:
本文作者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分析介紹了做好初三數學教學的方法,供大家參考借鑒。
關鍵詞:初三;數學;教學方法;探討
隨著中學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課堂教學改革勢在必行。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跟我的同事們經常在探討這樣一個問題,怎樣合理地利用教學的原則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中來呢?下面,本人將試著結合實際教學例子談談我的一些認識。
一、優化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
教師在上課前應認真地鉆研教材,探究教材中每個知識點的潛在功能,建立一個充分地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學模式,使課堂充滿活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教育學家赫爾巴特說:“教育工作如果不能引起各方面的興趣,講授教材就易進入睡眠狀態。”的確,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我們通過加工教材,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精心組織好每一節課,學生才會樂學。
多數學生認為,數學是抽象的,但抽象并不等于枯燥無味。在課堂教學中,只有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嚴謹合理,統一和諧,學生才能自然清晰地接受新知識,達到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二、堅持“雙基”教學,注意適當拓展
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考試的`重點,是學生繼續學習和發展的基礎的基礎,學生只有扎實掌握基礎的知識和技能,才有能力發展。我們在講解課本知識的同時,適當地進行引申、拓展,并引導學生在解題后進行反思,注意總結數學規律和解題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創新意識,培養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師要與時俱進
新大綱強調數學教學應重視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中學習和理解數學,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數學和現實生活是密切聯系的。 數學課上不是教給學生多少知識,而要教給他們思維的方法,開發他們大腦中未被開發的腦細胞,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不斷充實自己。一是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形式。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需要教師組織大量的數學活動,讓學生體會知識的產生發展過程。二是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語言、素材。三是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手段、掌握數學技術。
新課標下的數學教學只靠傳統的粉筆加黑板是無法完成的。有許多圖片、圖像需要利用多媒體進行展示,許多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需要用電腦演示。在教學中我們會經常遇到用較多的語言說明一些概念、算理、公式等現象,而且它們往往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活化這些現象,而且特別直觀、形象,從而不需要教師多言語學生就可以自己感悟數學知識。
教師必須掌握現代化教學手段,才能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和素材。從某種角度講,數學上的每一次重大的發展和突破都是技術(當然包括科學)有大的發展與進步的前奏,而事實是數學的發展往往超前于重大技術的發現。
四、重視信息及時反饋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要求學生數學作業本必須及時上交,目的是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學生作業中存在的問題,認真落實訂正,將反饋與矯正落到實處,做到當天的問題當天了解、當天解決,也就是說反饋要適時,矯正要到位。 另外,我們還應注意反饋信息是否真實,矯正的方法是否得力,因為反饋的信息虛假或不真實,我們就發現不了問題,就不能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情況,也就不會采取及時、正確的矯正措施。我認為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注意反饋矯正的及時性。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上課集中精力,勤于思考,積極動口、動手。可利用提問或板演等多種方式得到學生的反饋信息,一般我們把提問、解答、講評、改錯緊密地結合為一體,注意輔導其學習方法,并針對其學習上的缺漏予以輔導糾正,作業及時批改,當天問題當天解決,及時做好信息反饋。
做好月考及模擬考試中成績不理想的學生知識缺漏情況的統計及分析,進行針對性的評講,要求學生做好糾錯記錄,準備專門的糾錯本,便于學生記住易錯的題型。針對性地進行跟蹤訓練及檢查,同時不要把講評和改錯拖得太長,最好當堂問題當堂解決,及時反饋在當日為好。
2、注意反饋矯正的準確性。在教學中我們必須經常深入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的困難和需求,積極熱情地幫助他們答疑解難,使他們體會到老師的關心,嘗到因積極與老師配合、真實地提供信息而學習進步的甜頭,從而主動與老師配合,及時矯正作業及考試中的問題。
五、關注后進生
對于后進生,給他們制定的目標不要太高,讓他們“跳一跳,夠得著”。這樣他們才會嘗到成功的喜悅。只要他們取得一點點成績就要適時表揚,讓他們覺得老師并沒有放棄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有希望的。
用愛心溫暖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愛。要想他們成功就要在課后多花時間幫助他們。多給他們講一些非常簡單的知識,讓他們一點一點地進步。除此之外,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說話要和聲細語,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講課時不管多生氣,多著急,都要忍住,要耐心講解。永遠記住: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六、開展競賽活動
競賽可以使參賽者加足馬力,鉚著勁兒去爭、去奪,加快速度、提高效率。爭強好勝是青少年的天性,我在教學中經常開展多種多樣的競賽活動,通過這些競賽活動讓后進生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在多種嘗試中尋求到自己的“對應點”,一旦發現自己在某些方面表現突出,而被別人尊重,便產生了上進心,以這種上進心為契機,從而達到進步的目的。
但將競賽法運用于后進生的轉化一定要巧妙靈活。 爭強好勝本來是青少年的天性,后進生也“愛面子”,如果覺得自己沒有取勝的機會,便會自動退出競賽,這就達不到激勵其意志的目的了。要對癥下藥,針對他們的優點展開各式各樣的活動。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4
摘 要: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尤為重要的一個階段就是初三。初三這個階段的數學教學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生對初三這個階段很是敏感,許多學生都有些畏懼初三,因此,在學習上也出現了嚴重的心理障礙,影響數學成績的提高,這樣,對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不利的。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關鍵詞:初三數學;教學質量;策略
初三的學生是充滿了想象力與創造力的一個群體。他們對新鮮的事物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作為一名數學老師,就如何快速提高初三數學成績來進行一些分析,并且談一下自己的認識與實踐。
一、針對初三學生的心理研究
1.恐懼心理逐漸形成
由于初三的學習量加大,加上老師和家長的期盼,升學的壓力。許多學生在無形之中對初三都是有著恐懼心理的。而這種心理往往被老師給忽略,不受家長的關心。老師和家長一味地給孩子們增加學習的壓力,這樣一來,孩子們心理上的負擔就更加加重了。一旦學習成績有所下滑,他們就會失去信心,害怕觸碰數學題,不再積極去學習數學,長此以往,數學成績就會一落千丈。最終導致孩子自卑,使教學的質量下降。
2.膽怯自卑心理的存在
有的學生在整節課后,明明自己心中還有問題,卻不敢直接問老師。老師在提問的時候,自己想回答,卻又過多地擔心自己答不對,怕因此得到學生的嘲笑和老師的冷眼相對。
3.依賴性心理的存在
許多學生在學習上存在依賴性,并不是自己去主動地去學習、去探討。
在課上表現為:思路跟不上別的學生,反映比其他學生慢。自己不愿意去動腦筋,盲目地跟著其他學生隨聲應和。課堂上自己不愿意去解題,而是等著老師去講。在課下做作業時,經常抄襲同學的作業,這樣的學生,往往不能舉一反三,降低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會影響教學效率。
二、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策略
針對上述學生的心理變化,作為老師,在備課時一定要精心設計,講課時一定要顧及學生的心理,多多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成績。
1.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
自信心是成功的保證,是堅強意志的體現。要學好數學,首先必須對這門學科感興趣。學生一旦有了自信心和學習的'興趣,那就有了學習的動機。
教師應該在平常的課程中,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從簡單到復雜,一步一步地來,在做題中做到舉一反三,增強學生思維能力,逐漸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讓他們知道,只要學肯定能學會,能學好。在講解難題的時候,可以將難度分解,從而降低難度,逐步地引導學生去解決問題。這樣循序漸進,不用發愁數學成績不會提高。
2.注重解題方法的總結積累
要想提高數學成績,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做到的。想要提高成績,在平時就應該引導學生善于總結解題的技巧和方法。在平時的課上課下,學生做的題肯定不在少數。作為老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去總結、去思考。比如,在證明題中,我們可以出下面三道題來讓學生解答。
(1)a,b,c是三條直線a∥c,b∥c。求證a∥b。
(2)假設命題不成立,即m,n全為奇數。
(3)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外角中,至多有一個銳角。等學生做完了,就讓學生自己去琢磨,做這些題方法的類似處在哪里?讓學生對反證法得到充分的認識和理解。在以后的解題過程中遇到這種類型的題都會正確解答。
3.講課時與學生實時互動
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講課的語言上要幽默風趣,這樣的語言環境會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另外,在課堂教課過程中,應多注意學生的舉動。課堂上,老師多讓學生來發表言論,這樣可以大大地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抓住學生的“心”進行教學。每當遇到一個學生有不同意見的時候,老師便可以抓住機會,讓學生組成不同的小組,積極地參與討論,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并派每組的代表總結觀點,發表言論,共同去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
三、課后多與學生溝通交流
許多老師都是講完課之后就不管學生了,其實要想培養學生的興趣,在課間或是放學之后可以多和學生交流。多了解一下學生的想法,關注一下他們的興趣點,這樣會更好地建立師生關系,幫助更多的學生,使學生信任老師,喜歡老師,從而也就喜歡老師講的課,在教學中也會發揮最佳效果。另外,在交流的過程中老師也會知道學生在哪個問題上不懂,還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幫學生彌補知識,從而讓學生更有自信心。
本文通過研究初三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初三數學的知識重點,結合實際教學過程中的一些經驗來達到提高學生初三數學成績的目的。使學生真正地做到舉一反三,從題海中掙脫出來,從而有效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和學生的數學素養。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5
摘 要:
數學是高中教學的重要內容,初三更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階段,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為初中生步入高中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對初三數學教學應加強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進行淺顯分析,希望對初中數學教學相關人員有所啟示。
關鍵詞:初三教學;數學能力;培養
學生的數學能力就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多種綜合能力的綜合體現。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是初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需求,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初三是學生學習的關鍵階段,教師對于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更需要給予更多的重視,為學生后續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就對相關內容進行詳細的敘述。
一、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促進學生學習最有效的工具,初中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活動中需要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面地調動起來,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良好地發揮出來,從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初中數學教師要想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首先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使數學課題能夠具備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集中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
教學內容以趣味性的形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展現,增強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探知欲望。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在講述概率的簡單應用這一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前準備一些抽簽應用的紙條,還有骰子等多種道具。在知識講述前教師要求學生做幾個簡單的游戲,應用游戲導出課堂教學內容。這樣的方式能夠充分地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二、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
數學知識與人們的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也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使學生能夠應用數學課堂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在數學知識應用的過程中,將學生具有的創新思維充分地激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聯系,使學生可以更加良好地學習和掌握數學知識,從而加強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能夠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去挖掘數學知識。
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在講述中心對稱圖形這一數學知識時,教師在對數學知識進行講解前,可以對學生講述一些實際生活中存在的中心對稱圖形,要求學生根據自己對中心對稱圖形的理解,在課堂上講述一些自己認為的對稱圖形,然后,教師再將對稱圖形的定義對學生進行講述。這樣的措施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同時,還能夠深化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記憶,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有著事半功倍的成效。
數學是我國初中教學中的重要學科,同時,也是我國現代社會文化的重要構成內容,數學知識在人們的生活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給予更多的重視,需要以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一樣重要,促進我國數學教學的不斷發展。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6
一、 關于備課
結合相關研究文章的閱讀和自己的思考,建議廣大教師在備課問題上應追求如下幾方面的基本定位。
1.要深入文本。有不少老師對離開教學參考資料去獨立備課,頗感為難;他們參加教學比武活動,在限定時間內所撰寫的教案因其不得要領而往往難以脫穎而出,這主要是緣于這些老師平時沒有養成研究文本的意識和習慣。備課的基礎是對教材的解讀,教師要潛心研究文本,分析教材,做教材的知音。
要達到以下三個境界(類似佛教悟禪的三重境界):
(1)進入文本山是山,水是水,其基本要求是諳熟教材內容。要拋開那些教參資料,潛心研讀教材文本,形成自己對教材、對一篇課文獨到的認識和見解;
(2)跳出文本山不是山,水不是水,其基本要求是探尋文本的相互聯系。包括從教材中跳出來,從整單元、全冊、整年段的寬廣背景中審視眼前獨立的教材,努力有新的發現。這是一個修煉的階段,一種提升的過程;
(3)回到文本山還是山,水還是水,其基本特征是達到“原來如此”的悟境。有了自身對文本的獨特感受,有了對文本相關材料的積淀,教師再回到剛開始接觸的教材,就會有更深刻的感受及更具高度的把握。
2.要以生為本。筆者認為,“考什么就教什么”這句話是錯的!因為它違反了因材施教的原則。也就是一定要根據具體學情去確定教學目標。
而每個教學目標又分解成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全體學生均能達到的目標;
第二層次是中等學生必須達到、后進生跳一跳也能實現的;
第三層次是優秀生能發揮余力的(所謂目標要貼近各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二、關于上課
課堂是教學質量的生成過程,也是師生重要的生命歷程。就普遍意義而言,課堂教學有這樣的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境界,其關鍵詞是“實在”;
第二境界,是高效教學的理想境界,其關鍵詞是“和諧”;
第三境界,是魅力教學的審美境界,其關鍵詞是“美感”。
就有效教學的基礎境界即第一境界的常規教學而言,要提高教學的實效,有三個具體問題提出來探討。
1.教師的狀態。教師走進課堂“三個帶進的藝術”:
一是“把激情帶進課堂”。不管自己遇到什么煩心的事,教師都不能把消極的情緒帶進課堂;二是“把微笑帶進課堂”。和善的'態度其實是用教師的眼神、語調表達著對學生的關心和愛;三是“把趣味帶進課堂”。教學過程的生機和情趣是實現教學高質量的源頭活水。
2.課堂的提問。教學之路就是問題之路。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個有效的課堂應當向問題敞開,更要向有價值的問題敞開。
3.學生的興趣。
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被激發,就象參加足球比賽一樣,即便大汗淋漓,也會樂此不疲。有了興趣,再重的擔子也是輕的;沒有了興趣,再輕的擔子也挑不動。如何引領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回答是8個字:運用之妙,存乎于心。
因為這個問題是活的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的前提有三條:
一是教師的知識儲備。教師舉重若輕,游刃有余,學生自然喜愛并心生敬意;
二是教師的教學語言。抑揚頓挫、幽默風趣甚至富有磁性的教學語言,學生必會如沐春風;
三是創設的教學情境。通過相應方法和手段盡量調動更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激發學習興趣的重要方略。
三、關于作業的布置、批改與講評
筆者認為,教學質量的比拼有60%在課堂,有40%在作業的布置、批改與講評。作業布置、批改與講評中的問題,是造成教學低效的最直接原因。
根據相關調研,目前教師在作業布置、批改與講評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有些教師片面搞“題海戰”,作業量大,使學生疲于應付,久而久之,產生厭做作業的心理。
同時,作業量過大必然導致批改馬虎草率,難以把握學生鞏固知識的真實情況;有些教師不善于根據具體學情精選作業題(一道高質量的作業題可抵X道未加精選的作業題),造成了作業題針對性不強,學生訓練的效益不高;有些教師批改不及時,反饋時間過長,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實際上失去了批改作業的信息價值;不少教師講評時采取逐題對答案、改正錯誤,就題論題等簡單化方式,使得講評時不能做到舉一反三,有的放矢,制約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為提高作業布置、批改與講評的效益,參照有關文章的觀點,筆者提出如下主要建議:
1.作業題不能照搬教輔資料,不能重量輕質,一定要加以精選,提高針對性。
2.作業批改提倡全批全改,及時反饋(有的學校要求教師做到作業批改“不過夜”,當天作業當天批完,作文允許一周內批完)。而對那些課務重的教師,提倡著眼效益,多元批改。如可采用師生共批、輪流面批(由于每次批作業總是要請幾位學生來面批,使學生有了一點小的壓力),自批互批(針對一些比較簡單的練習),隨堂批改(簡單的作業可通過小組比賽等方法,當堂完成批改)等。
3.倡導做好錯題建庫的工作。學困生一般都要有一本錯題集,把作業中易錯的試題訂正在一本特殊的作業本上。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問題要有意識地讓學生進行二次練習,這應當是非常見效的一招。
教學質量的競爭十分激烈,有效教學的話題十分沉重,有效教學目標的最終實現要靠廣大教師的傾情付出。廣大教師們的工作十分辛苦,精神壓力也不小,作為教師,既然選擇了教師職業,就意味著選擇了“苦并快樂著”的人生體驗;只有深諳苦與樂的辯證法,才能打開通向職業幸福的按鈕。作為教育領導者、管理者,要千方百計營造讓廣大教師傾心投入、釋放能量的心理環境和工作氛圍,為大面積教學效益的提升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7
摘 要:
初三數學教學與其他年級的數學教學存在不同之處,其課程教學既要完成新課程的教學任務,又要完成復習課的教學任務,因此提高初三數學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教師所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文章從教學實踐出發,詳細探討了提高初三數學教學有效性的路徑,旨在為初三數學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初三數學教學 有效性教學 教學方式 自主合作學習模式 反思能力
數學學科抽象,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加之部分教師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約束,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難以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1]。在這樣的背景下,筆者以教學實踐者的身份,探討提高初三數學教學有效性的路徑,正確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的趣味性與嚴謹性,能夠投入更多時間到數學學習中,進而提高自身的數學素養。
1.優化教學方式
初三數學教學與其他年級的數學教學存在不同之處,其課程教學既要完成新課的教學任務,又要完成復習課的教學任務,由此可見,初三數學教學是對整個初中知識的總結與深化的關鍵時期,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數學思維起著重要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在新課程教學目標的指導下,能夠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實際情況,對教學方式進行大膽的優化,進而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首先,通過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由于數學是一門比較抽象、邏輯思維較強的學科,使得部分學生存在一定的學習困難。由于初三面臨升學壓力,需要學習和復習的科目多,使得部分學生常常產生畏難情緒。教師通過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探索的欲望,全身心投入其中,加深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升數學技能。
其次,通過構建和諧的課堂關系促進師生互動。在初三數學教學中,由于每個學生過去的知識積累與運用能力存在差異,通過構建和諧的課堂關系,有利于促進教師與學生的良性互動,使得教師能夠及時發現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及時有效地加以解決。
2.開展自主合作式的學習模式
初三數學教師一方面講授新的課程,另一方面要組織學生復習過去的知識點,而每個學生的情況存在較大差異,這就使得教師必須采取差異化的、有針對性的方式進行教學[2]。但是,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每個學生又存在多種問題,通過運用自主合作式的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自發進行學習,并在合作中發現其他同學存在的問題,避免在以后的學習中出現類似的問題,進而提升整體學習水平。
首先,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質疑。在初三數學學習中,很多學生基本上都掌握了整個初中階段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教師通過創設難度適當的問題情境,積極引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質疑與分析,在合作中完成學習任務。這種方式,由于賦予了學生更大的自主權,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并且讓學生在質疑中分析問題、發現問題,有利于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
其次,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數學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使得很多學生望而卻步。而要解決這一問題,有效的方式就是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增強其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例如,在講解圓柱體的平面展開圖時,讓學生準備能夠折成圓柱體的平面圖形,以小組合作的方式研究圓柱體的平面展開圖,發現規律,然后探究如何解決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對數學產生直觀形象的認識,產生對數學的興趣和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著名的數學教育大師弗賴登塔爾指出:“反思是數學思維活動的動力和優秀”,“缺少反思,學生的理解就難以提高”。由此可見,數學反思能力對于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具體研究發現,目前初中學生普遍缺乏數學反思意識,反思能力較差,反思能力發展不均衡。很多數學教師逐漸認識到培養學生數學反思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具體的方法[3]。
具體可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首先,積極引導學生梳理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由于初中學生知識接受能力較弱,在遇到具體問題時不能夠正確描述,這就需要教師積極引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并且在預習中進行反思,明確自己已經掌握了什么知識點,還有哪些知識點存在漏洞。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時常回顧已學的知識點,并了解自己存在的問題,在反思中提高數學學習的質量與效率。
其次,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反思。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很多初中生,尤其是初三學生不善于管理學習過程,沒有真正意識到交流討論的重要性,也不擅長通過自我提問的方式分析題意,欠缺在階段性學習或復習后的自我總結和評價。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雖然知道反思的重要性,但是并沒有認真實施相關措施。教師在學生數學反思能力的培養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因此,初三數學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反思,以自我反思和互相反思的形式,實現優化學生思維品質、提升認知技能、提高數學成績的目的。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8
摘要:
在初三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利于學生學習、掌握、鞏固知識,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自主學習的主體是學生自身,依靠的是自身對數學知識的求知、鞏固和探索。本文結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利因素,重點討論在初三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式方法。
關鍵詞:初三數學;自主學習;能力;培養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知識構建的過程,最有效的是學生主宰學習過程的自主學習。然而傳統的教學剝奪了學生自主構建知識和情感體驗的時空,扼殺了學生的思考和個性,導致了教學的“高耗低效”。那么,在初三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呢?
一、正確理解自主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是指學生發揮自身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行的自己學習新知識,鞏固舊知識,構建知識體系的能力,這種能力的形成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學生的自我約束和獨立思考問題。
1.自主性
初三的數學包含了初中整個階段的知識量,學生應該根據自己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有計劃地重點鞏固,對能掌握的知識進行分析整理。
2.主動性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培養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的興趣。而不是教師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概念、定理,布置龐大的作業量,那樣只能讓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受到限制,會產生厭惡、敷衍的做題情緒。
3.獨立性
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不會滿足于現有的答案和結論,他們會獨立思考問題,探究問題的.多種答案,教師在學生面前以輔導為主,為學生解疑答惑。
二、在初三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益處
1.有助于提高學生認知水平和分析問題能力
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對問題會進行不斷地假設、分析、論證、抽象、概括以尋求找到答案,就是有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認知新問題,分析新問題。
2.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求知欲
學生總是在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上下功夫,深刻探究問題答案,如果成功的解決了問題,就會增加自己學習數學的信心,去探索難度更大的問題。這種求知欲會使學生更加喜歡數學。
3.促進了學生數學語言水平發展
自主學習脫離了教師的言傳身教,是學生與課本之間的語言交流,這樣提高了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學會闡述自己的解題思路,避免因書寫不當造成閱卷者不明其言何意的困境,使學生受益終生。
三、在初三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
1.創造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眾所周知,初三的數學教學內容多,涵蓋了總結歸納以前兩年的知識,給學生吸收課堂教學內容帶來了壓力。另一方面,教師在完成較多的知識講授過程中,往往會忽視學生的接受能力。
枯燥無味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會導致課堂沉悶,壓抑學生的數學積極性。所以,教師不能再創造緊張的學習氛圍來限制學生的主動性,應適當愉悅、放松教學環境,給學生提問和獨自解答問題的時間,讓學生的獨到見解可以與大家分享。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和興趣,也便于教師了解學生們掌握知識的情況,對不足之處可以加強講解或者重復講解。同時教師也要把教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大家熟知的的問題,這樣能激發學生在課外時間學習運用數學理論的主動性。
2.鼓勵學生多質疑、多角度思考問題
質疑就是要讓學生尋找事物產生的原因,探求事物內在本質和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教師的極力配合,也要改變傳統教學中存在的教師只管講授和提問,學生只管聽和回答的情況。教師應當設計問題引發學生質疑,把提問的權利交給學生,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再辨明質疑的理由,這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探究精神,對于這些質疑,教師可以再讓別的學生予以作答,其他同學也解決回答不了的,教師再親自上陣回答學生的質疑,同事,教師還可以組織同學積極的討論、爭辯教學疑難問題的解決方法,開發學生多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求異思維、發散思維、逆向思維等優秀的思維品質。這樣就使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不斷增強,掌握更多的知識,達到能質疑又能答疑解惑的程度。
3.教師要時時檢查和督促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
在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習慣的初期,是離不開老師的檢查和督促的,教師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經常布置自學內容,檢查學習效果,對完成自主學習內容的同學予以表揚,提高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要糾正學生自主學習中的錯誤思想,不要讓他們養成自主學習就是老師看不到也檢查不到的學習內容,可有可無,對自己沒有益處的思想。
4.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初三是非常關鍵的學習階段。繁多的數學概念、定理、推論和以往的知識體系,會給學生造成壓力,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就會退縮。
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養成只聽老師講授習題答案的習慣,不會自己獨立思考問題,學生在數學學習上就會失去解答問題的信心,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就應該幫助他們建立解答問題的信心,鼓勵他們獨立思考,慢慢引導他們得出問題答案,肯定他們每一次通過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而獲得的結論,只有樹立解決問題的自信心,學生才會肯定自己的學習能力,增加戰勝更困難問題的決心,,從學生內在心理激發了自主學習的興趣。誠然,興趣帶來成功,興趣促成成功。
但還有更重要的一面是:成功培育興趣,成功促進興趣。因此,在教學中要通過讓學生經常獲得成功來喚起他們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而發展性評價,尊重和體現個體的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和積極評價,以幫助每個個體認識自我,悅納自己,挖掘潛能,發展特長,最大可能地實現其自身價值。
在這種評價體系中,學生一次次被肯定,成功的體驗不斷被強化,也就逐漸樹立了追求成功的信念。這樣,遇上難事就成了他們挑戰自己的機會,碰上失敗就會當成是需要做出更大努力的鞭策。
總之,在初三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方面教師要加強課內、課外對自學的引導,另一方面學生也要積極配合,從內心深處認識到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并且主觀愿意接受自主學習方式,只有師生共同努力,才能達到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目的。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9
摘要:
初三年級的教學任務較重,教學工作壓力較大。不過在各任課教師的相互協調和學生的積極配合下,我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指導思想,關注每位學生,幫助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和發展。經過了一年的努力,特有以下總結。
關鍵詞:初三數學 教學總結 因材施教 自身努力 科學備考
一、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1.1備課
認真研究教材,提前兩天備好課,寫好教案。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教參,學習好課程標準,力求吃透教材,找準重點、難點。為了上好一節課,我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網絡,上網查資料,集中別人的優點確定自己的教學思路,為了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所學的知識內容,我積極查找課件,制作課件,準備、制作教具。
1.2上課
上好課的前提是做好課前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上課時認真講課,力求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講精練。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思維,使學生有舉一反三的能力。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有難度的問題找優等生;一般問題找中等生;簡單些的總是找學困生回答。桌間巡視時,注意對學困生進行面對面的輔導,課后及時做課后記,找出不足。
1.3輔導與作業
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不明白的耐心講解,及時查缺補漏。并與家長聯系,及時溝通情況,使家長了解情況,以便在家里對孩子進行輔導。我把每天的作業適當地留一些有利于學生能力發展的、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的作業。并做到全批全改。
二、自身應努力的方向
2.1深入鉆研教材,認真備課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參考書,所以我重視教材的鉆研。每一節課都在上課前花大量進行備課,在備課過程中
一是在不離開教材的原則下,參考其他教科書,對比它們的不同之處,尋求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
二是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對課本知識進行適當處理,設置成經過學生獨立思考或合作討論能解決的問題,從而使學生能夠順利地完成每一節的學習任務,并且每一節課都學有所得。
2.2對教學內容進行適當補充
由于新教材與舊教材相比,刪去了部分內容,但是
一方面刪去的內容中有部分無論是對解決問題帶來方便,還是對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都是有益的;
另一方面,考試命題者還沒有完全從舊教材中跳出來,經常出一些需要用舊課本知識解決的題目,并狡辯說課改后只要與課本內容有點占邊的題目都不算超標,同時,盡管提倡素質教育,反對應試教育,但社會對學校、教師的評價也只是看學生的考試分數。因此,本學期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適當的補充,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也提高了應對命題者說“要與課本內容有點占邊的題目都不算超標”的能力。
2.3堅持學生為主體
在課堂上,堅持學生為學習的主體,老師只充當組織者和引導者,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引導學生思考、討論,使學生通過獨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去學習,并在解決一個一個問題中掌握知識,從而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4認真批改并及時講評作業
作業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鞏固的過程。為了做到布置作業有針對性,有層次性,我常常多方面的搜集資料,對課本習題和各種輔導資料進行篩選,力求每一次練習都能讓學生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時對學生的作業批改及時、認真,并分析學生的作業情況,將他們在作業過程出現的問題及時評講,使學生能及時糾正自己作業中的錯誤。本人也根據反映出的情況及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2.5取得的成績和存在問題
通過努力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中等難度的問題大部分學生能獨立解決,難度較大的問題也有部分學生能解決或通過合作討論后能解決。
存在問題:
學生基礎較差,有部分學生對初一、二課本里中等難度的題目都不會做,難度較大的題目更是幾乎沒有人會做;大部分學生有粗枝大葉的作風,經常不小心做錯題,影響了考試成績。我會在初三下學期的總復習當中在克服。
三、科學備考真抓實干
3.1制定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
具體要求是:
明方向、對方法、細備課、深挖掘、選材、強典型、清思路、實效果。復習分三個階段:基礎復習、專題訓練、摸擬測試。
第一階段要求緊扣教材,打好基礎知識,做到三個重視。
重視易混、易錯知識點;重視“三基”的落實,即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重視學生的薄弱環節,實現的`目標是對重點知識過程化,基本圖形結論化,使定理圖形化、圖形公式化、公式語言化,即形、式、語言三為一體,讓全體學生都有收獲。重視原理掌握,設計變式題目訓練,杜絕學生死讀書現象。
這一階段復習并不是對舊知識的機械重復和堆砌,而是查缺補漏、填平補齊,講清知識的疑點,掃除知識的盲點,從而實現知識重組、升華的目的。
第二階段專題訓練要求抓好考點。
這一階段設立了五個專題:一題多解問題,一題多變問題,題組問題,開放性問題,綜合性問題。通過一題多解,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一題多變,使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由命題的條件與結論的變化,拓寬思維;通過題組教學,使學生掌握某一類問題的思考方法,學會聯想與類比,適當進行知識的遷移;通過開放性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探索與猜想;通過解綜合題,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第三階段模擬測試。
通過做卷,講評,要求問題發現一個解決一個。針對學生能力不同,進行不同系列的練――評――練的教學活動。
3.2及時進行復習階段驗收
對每部分復習都有2套資料。基礎回顧;拓寬發展;每部分復習結束都要進行驗收,測試后認真閱卷,做好試卷分析、查找得失原因,有針對性的講評,達到滿分的目的。
3.3復習時處理好五個關系
大綱、考綱、教材三者之間的關系;講與練之間的關系;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外訂資料、網絡資源、自編題的關系;尖子生與學困生的關系。
以上是我在初三數學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雖有所收獲,但也還有些差距。我有決心與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一如既往,積極投身于新課標的實驗中去,在學校的正確領導下,在同行教師的幫助下,不斷總結新經驗、新方法,使教學工作再上新臺階,爭取再創佳績。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10
摘 要:
相比于初一、初二的數學內容,初三的數學內容更抽象,難度也更大。而初三數學在整個初中階段數學教學活動中又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因此如何通過合理的手段提高初三數學教學質量,是初三數學教師應考慮的關鍵問題。立足初三數學的教學實際,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課程設計;課堂互動;學習成就
相比于初一、初二的數學內容,初三數學的內容更加抽象,難度也更大。這就增加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對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對于教學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的效果。
一、課程設計注意由易到難
常言道,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在初三數學的教學中,對于難度較大的部分,課程設計一定要注重由易到難,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啟發,才能讓學生在由易到難的學習過程中,將數學原理、能力學得扎實。例如,進行實數的運算教學時,應當先教學生簡單的加減運算,然后教乘除運算,最后擴展到乘方和開方運算。這樣循序漸進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
二、注重課堂互動性教學
構建主義教學理論強調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對于學習的重要作用,在初三數學教學中,同樣如此。教師應當在課堂中和學生形成教和學的互動,形成良好的'互動學習氛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對學生增加啟發性的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對于不懂的地方也可以隨時向教師提出,及時解惑。也可以創新互動性教學方式,如小組競賽、實際項目建模等。
三、提升學生的學習成就感
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升學生的初三數學學習的成就感,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主動性。作為初三數學教師,應當正確認識這一點,具體做到:對于回答問題正確的學生多表揚;對于回答問題錯誤的學生多鼓勵;對于學習進步的學生多獎勵;對于成績優異的學生,可以請他在課堂上給大家教授一些學習心得。這樣的方法還有很多,作為初三數學教師應該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注重挖掘,以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成就感的目的。
初三數學教學尤其有獨特的特點和難點。初三數學教學不應該是一個知識灌輸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能動學習的過程。教師應該合理發揮教學引導作用,認識到學生是初三數學學習的主體,通過科學的方式提升初三數學教學質量。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11
在初三數學教學中,教師既要遵循中學數學教學的規律和原則,又不能按一個模式、一個標準、一種方法教學,經過初一、初二兩年的學習,學生的學習水平已經出現分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不再適合初三學生,而要尊重學生個性,實施分層教學,使所有學生都學有所得。如何通過“分層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是當代教師應該研究的課題。
為了更好地發揮班級授課制的優勢,克服一律化教學要求所帶來的弊端,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必須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因此,我們萌生了“分層、分類”的思想,并在實驗中逐步形成對“分層教學、分類指導”的客觀必然性和科學性的較系統的認識。2010年9月,我校數學科組在初三級開展課題《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開展分層教育》實驗階段,經過一年多的實驗,“分層教學”對調動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筆者結合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踐,通過分層備課、分層上課、分層測試等方面,談談認識和做法。
分層教學是一種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它強調了“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不能以犧牲一部分人的發展換取另一部分人的發展”,而是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層提高,讓尖子冒出來,使多數邁大步,叫后進生不落伍,達到班級整體優化”。它的優秀是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學情”,實行分層推進教學。
“分層教學,分類指導”是教學思想、教學方法、教學操作模式的統一體。
在應用中要遵循以下原則:
①全面性原則,面向全體學生,使各類學生共同發展。
②變通性原則。學生分層是一個相對動態過程,不可固定化。分層是為因材施教,促進最大發展。
③互補性原則。在教學過程中,要協調好各類學生活動,處理好個性與共性的關系,實現各種學習形式的功能互補。
④發展性原則。各層知識目標,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學生知識水平和能力的不斷提高,要對同類課程的各層目標逐步提高,使分層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充滿活力和積極發展的過程。
分層次教學模式的宗旨是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樹立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尊重個性、提高素質和能力、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社會信息量的增加,人的個性越來越強。
學生也不例外,由于家庭環境、社會環境、遺傳因素等許多條件的不同,學生之間無論是智力還是非智力方面都存在許多差異。如果在初三數學教學中仍不顧學生水平、能力的差異,沿用過去同一教材下采用統一要求、同一方法授課,特別是上復習課,必然不能面向全體學生,不能充分照顧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利于學生的充分發展,甚至會加重學生的兩極分化。為了協調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各學科對傳統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
在新課程理念下,我們必須承認學生學習水平和認知能力存在個性差異,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分層次教學,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得到充分發揮。實際教學中學生由于遺傳因素、家庭生活狀況和教育條件、人際關系、社會環境的不同,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差異,甚至很大差異,這是客觀存在的。傳統教育歷來強調共性,忽視研究學生的差異性,在當前的學校教學中,往往也存在這種情況。
基于以上原因及背景,作為初三畢業班的數學教師,我們在實際教學中必然要面對不一樣的學生群體,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既要照顧到優等生,又要照顧到中等生及后進生。這就是下面筆者要展開的話題――分層教學。
一、分層教學的前提和基礎――分層備課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分層教學的理念更要求教師在這個環節做好工作。所以在備課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確定具體可行的教學目標。在把握教學目標的同時,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知識水平確定不同層次的不同要求。
分層備課是要求把學生進行分層,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對學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識與能力差異”進行分析,根據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將全班學生分為差、中、優即A、B、C三個層次,比例分別占30%、50%、20%。
學生分層可根據情況采取隱性分層。隱性分層由教師掌握,作為編排座位、劃分合作學習小組、課堂實施針對性分層教學的依據。學習成績好,學習興趣濃,學習積極主動、接受快的學生屬于C層;學習成績中等,學習情緒不夠穩定或能力一般、學習勤奮的學生屬于B層;學習成績較差,學習困難大,消極厭學或頑皮不學的學生屬于A層。學生分層后可以按照優、中、差層組成四人合作小組塊狀集中編排,或按縱向同質、橫向異質集中編排,以便輔導和相互討論幫助合作學習。
安排作業時,教師亦可分三類作業,每組學生在完成本組的任務后,可自由地做其他組的作業。以此分別滿足A、B、C三個學習小組課外作業的要求。尤其是C組學生,可以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可開展編題改題、妙題巧解、難題征解等活動,不斷拓展其思維空間,發展其個性特長。
二、分層教學的優秀和重心――分層上課
分層上課大致可以分為分層施教、分層提問和分層練習。
分層施教是分層遞進教學中最關鍵、最難操作、也是最富有創造性的部分。應采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層次學生能夠異步達標。課堂上進行分層授課主要是在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般講課規律的基礎上,在知識和時間的安排上做了較大的改進,以便三個層次的學生都明白自己在該階段學習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對思維的發展起定向作用。在時間的安排上,第一、二個階段的授課時間要得到充分保證,一般25至30分鐘。這樣能保證A、B組學生聽懂吃透。第三個階段只需點到為止,一般5分鐘左右,使C組學生學有余味。
提問分層,為了能鼓勵全體學生都能參與課堂活動,使課堂充滿生機,教師應有意識地編擬三個層次的問題以便課堂提問。有思維難度的問題讓C層學生回答,簡單問題優待A層學生,適中的問題的回答機會讓給B層學生。學生回答問題有困難時,教師可給予適當的引導、點撥。
練習、作業分層,針對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學習能力,教師分層次選編基本鞏固性練習、拓展性練習、綜合性練習。對A、B層學生要求緊扣課本,A層學生能完成課本上大部分練習和A組作業題,會做其中基礎題;B層學生能完成書上全部練習和A組作業題,選做B組題;C層學生另外增加變式題和綜合題練習。
練習、作業可分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必做題全體學生都做,選做題由B層學生選做,C層學生全做。學生完成各層次相應練習和作業后選做高一層次練習、作業。這樣可解決以往統一習題、作業時,高層學生“吃不飽”、中層學生“吃不好”、低層學生“吃不了”的矛盾。比如九年級課本P53復習題22,復習鞏固題要求較差層次的學生掌握,綜合運用要求中、上層次的學生掌握,鼓勵較差層次的學生盡可能掌握。
三、分層教學的檢驗和反饋――分層測試
分層達標檢測是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實施分層考核辦法,測驗時試卷設計為必做題和選做題兩卷。必做題屬檢測達標的基本要求,選做題則屬較高要求,為加分題。這種設計方法可使A層次學生有更多的成功機會,進而增強其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同時也可使B、C兩層學生不易滿足,激發其求知欲。
實行分層檢測,有助于教師正確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便于開展個別教學活動,有助于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對各層學生平時的學習活動和操作活動的有效記錄和評價,將過程評價、動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對學習進行評價和考核,使學生的學習活動納入平時有效的管理和監督之下,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反映出學生的真實水平。
四、對分層次教學的建議
不可否定,分層次教學有利也有弊。“利”在有利于因材施教,使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成,成為優秀人才;使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成為可用之才,較好地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辦學宗旨。“弊”在教學難度增大,管理難度增大,教學成本增大。然而權衡利弊,利大于弊。
教師要想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首先,在分層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密切與學生的關系,尤其是與班內A層學生的關系,設法滿足A層學生的精神需要,給A層學生自我表現的機會,注意保護A層學生的自尊心。還有就是注重搞好這項教改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即社會因素,主要是家長。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對開展分層教學產生積極影響。因此,給予充分的注重和合理的引導,爭取更多的社會力量的支持。
五、結語
分層次教學符合初三數學教學的特點和中學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規律,能大面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推動素質教育的實施;初三數學分層次教學發揮了班級授課制的優點,摒棄了缺點,最大限度地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體現了因材施教的原則;初三數學分層次教學能提高學生的數學平均成績,降低“差生”率,提高及格率和優生率,促進學生數學水平的全面提高;初三數學分層次教學可以控制學生的兩極分化,促進學生整體發展。
分層教學,它克服了飽受指責的“快慢班”教學弊病。與“快慢班”里程度差的學生備受打擊受人冷落的情形截然不同,分層教學讓這群學生備受鼓舞、重建自信,激勵他們張揚個性、超越自我。對他們來說,情感的交流、自信心的獲取,以及自主性的增強、創造品格的培養,等等,遠比考試成績的提高更重要,也更可貴。后者讓他們眼前高興,前者卻讓他們受益終生。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12
針對初三數學內容多、時間少、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的現狀,我校數學教師一致認為初三數學課堂應該是高效的。如何向45分鐘要效率?這是教師們頭疼的事情,也是我作為一個數學教師長期煩惱的事情。但是經過七年的數學教學積累,特別是對初三數學教學。
一、障礙式課堂
初三學生學部分比較認真,從某方面講,他們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對于一些比較簡單的知識,我們可以采用障礙式教學方法。障礙式課堂是在學生提前預習之后,教師提出與本節課重點知識有關的問題,即教師設置障礙,去發現學生通過預習之后是否能解決?這種教學法需要以學生自學為主,但絕不是滿堂問題,而是先針對重點提問找方法解決,再針對難點提問找方法解決,然后拓展應用。這種課堂需要教師在課前精心備課,并對學生的反應作出預料,這種課堂的優點是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自主思考解決問題方法的能力,在數學思維上得到鍛煉。
二、探索式課堂
初中學生,特別是男生,喜歡動,動口、動手,教師不妨為學生提供一個平臺,引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目的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探索新知進行概括歸納的能力。例如“平行四邊形的性質”的教學中,要求每個學生先按照定義畫出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通過一些折疊,提問學生能發現什么?再例如“等腰三角形性質定理及兩個推論”的教學中,要求學生將等腰三角形對折,使其兩腰重合,引導學生觀察、猜想出“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教師接著引導學生證明探索,提取記憶中的'有關經驗,假設出若干種可能的思路,探索出從條件到結論的中間環節,結果學生能發現證明命題的兩種方法,然后再小組研究討論。接著教師出一些練習題,既鞏固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又得出兩個推論。緊接著是一組形式多變的訓練題,運用“三線合一定理”鞏固新知識,最后的評議小結由師生共同完成。這樣的課堂教學形式緊湊,效果理想。
三、糾錯式課堂
這種方法適用于習題課和試卷講評課,學生針對自己的試卷錯誤或者是做題時的思路步驟的誤區,展開討論;然后總結規律;觸類旁通。教師在選題時要充分挖掘課本習題的潛在作用和智力因素,題目要有典型性、針對性和啟發性。注意解題分析,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通過各類習題的教學,鞏固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總結解題規律,通過一題多解、一題多變,溝通教學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系,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在處理試卷時,應以一個題為起點,以本試卷上的一類題為終點。
四、結構圖式課堂
這個方法適合于單元復習和綜合復習,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單元知識,并把知識通過結構圖板書,也可留出幾個關鍵部分引導學生填空并給以重視。然后啟發學生將單元基礎知識、技能進行習題反饋,再精選配套習題,探討解法,最后對反饋信息進行剖析,以達到靈活運用知識并轉化為能力的目的。
總之,課堂教學不能滿堂灌,不能公式化,要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進行不同的教學方法,既要激發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又要提高教學質量。因此,這是數學教學改革的一項重大的課題,它需要教師不斷地研究、不斷地積累、不斷地提高、不斷地完善。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13
【摘要】:
數學教學是十分抽象的,但又不是枯燥無味的。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努力使學生感受數學的嚴謹性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能夠清晰的去接受所學的新知識,從而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作為數學教師,應該在上課之前認真做好備課工作,努力探究和挖掘教材中每個知識點的精髓。
【關鍵詞】:初三數學;創新能力;教學培養
一.引言
最近幾年出臺的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以及中考命題明顯變的化,充分體現了國家有意從傳統教育轉向了素質教育。中學數學教學大綱中指出“在數學教學中,努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培養創新能力的優秀”。這也就是表明數學教學不僅僅只傳授是數學知識,更應該利用數學知識這樣一個載體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初中數學新版教材特點
1.重視知識的來源,努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新版的數學教材當中,每個章節在引進新知識的同時,十分注重新知識的來源,讓學生明白學習新知識是為了要解決新問題。比如在引進二次函數的時候,課本上從物體在自由下落的過程當中下落距離隨著時間的相應變化關系、正方體棱長和表面積的關系、噴頭飛出的水珠在空中所呈現的曲線中各個位置上水珠的豎直高度及其與它距噴頭的水平距離的關系等角度,形象立體的說明了引入二次函數的充分必要性,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樣也有利于在數學教學中存在的輕過程重結論現象向既重過程也重結論的方向發展。
2.創造問題的情境,努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新版教材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比如在新版幾何教材當中,就有讓學生自己來動手,經過實際的操作來得出幾何中立體圖形的概念這樣的教學活動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而且還提升了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再比如,在學習完《圓》一章之后,安排了探究“四點共圓的條件”與“設計圖案”的數學試驗任務,這不僅提升了學生親自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重視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
我國的著名教育家蘇步青曾說過:“語言學習不好的學生,將會大大限制其在其它學科方面的發展”。同樣道理,學生欠缺表達能力以及對語言的理解能力,再想學好數學也是非常困難的,比如,在《弧,弦,圓心角》一章中,“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也相等”定理后面,以填空形式給出“在同圓或等圓當中,假如兩條弧相等,那么它們所對的圓心角x,所對的弦x;在同圓或等圓當中,如果兩條弦相等,那么它們所對的圓心角x,所對的弧x”。鍛煉了學生對“等對等”定理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近幾年中考試題的特點
1.重視對學生實際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從最近幾年的中考數學試題能夠看出,因為中考是高中學校的招生考試,具有某種意義上的選拔性。所以,在考試試卷上非常重視對“雙基”考查,并且注重考察學生的數學能力,也就是運算能力、思維能力、空間概念以及應用所學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試題注重強調開放性、應用性以及創新意識,所出的試題十分新穎,具有非常強的.時代氣息。
比如,在2009年廣東中考數學考試試題中有這樣一道題目:某種電腦病毒的傳播速度十分快,假如一臺電腦被感染,在經過兩輪感染之后就將有8臺電腦被感染。請用你學過的數學知識來進行分析,在每輪感染中平均每臺電腦會感染到幾臺電腦。假如不能很好控制病毒,在3輪感染之后受感染的電腦會不會超過70臺?這些問題和同學們身邊發生的事情息息相關,并能夠使同學們了解到電腦病毒所帶來的危害,考察學生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
2.注重考察學生實際動手獲取知識的能力
最近幾年中考數學試題中出現不少題目注重考察學生動手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在2009年天津中考數學試題中有一題:如下圖,有一個邊長為5的正方形紙片ABCD,將其剪成邊長各為a、b的兩個小正方形,從而使得a +b =5 ,①a、b的值可以是x,②請你設計一種具有一般性的裁剪方法,并在圖中畫出裁剪線,拼接出兩個小正方形,此外請說明該裁剪方法具有的一般性。像這樣的問題,就是考察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學生只有靈活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才可以運用這門工具來解決問題。
四.教學有方,能力加強
針對最近幾年中考數學命題的變化,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做到有的放矢,切實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注重誘導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探索性。老師應該首先為學生的思維提供時間和空間,把知識當作過程而不是結果來教給學生,為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營造一個良好環境。
1.1 注重設計提問問題,努力培養學生獨立思維的習慣。
1.2 發揮和利用好學生的主體作用,努力培養學生自主獲得知識的能力。比如,在等腰三角形一節的教學時,提問:等腰三角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它的對稱軸是什么?在沿對稱軸折疊之后,重合的邊有哪些?讓學生來動手完成操作。這樣通過提問的方式從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及經驗出發,把對學生的指導工作有機的貫穿在數學教學當中,最終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從上述能夠看出,在設計上注重了探求結論的過程和思考方法的過程,讓學生親自參與到知識的產生過程當中來。
1.3 鼓勵大膽提問、質疑,培養學生敢于思維的能力。老師在教學中應該不失時機的提出疑問給學生思考的余地。比如,在復習三角形全等條件時,學習了“ASA”“SAS”“AAS”等方法后,可以讓學生讀書并質疑來提出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就提出“SSA”為什么不行呢?針對上述的問題來組織全體同學展開討論,總結得出符合“SSA”但不全等的兩個三角形的圖形。( 例如下圖,AD=AC,ABD和ABC符合“SSA”但是卻不相等。)
2.引導一題多變、一題多解,培養學生思維的創新性、廣闊性。在數學教學中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一題多解,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思路來解題,有助于擴展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此外,有意通過一題多答、一題多變等具有發散性的題型來進行訓練,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比如,已知:如圖1:AB//CD,求證:∠E=∠B+∠D
在解決本題的時候,允許學生做多條輔助線來進行解答:
作EF//AB
②延長BD交CD于F點
③過E作MN AB,分別交AB,CD于M、N。并將此題變成如圖2的形式。
用以確定∠E+∠G與∠B+∠F+∠D之間的關系。再歸納圖3中頂點在左側與頂點在右側的角之間有何關系,從而開闊學生的視野。
五.結束語
在實際的數學教學當中,努力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與實際問題來自編題目,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尤其是培養創新思維能力,是一項十分復雜而又龐大的系統工作,需要我們在實際教學中不斷總結和探索,再研究、再探索,這樣才會取得良好效果。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14
摘 要:
數學作為一門抽象的課程,為了保障教學質量,必須努力引導學生,在學生感受到教學趣味性與嚴謹性的同時,培養創新能力。結合我國初三數學教學中的創新能力培養,從注重初中數學教材特點、考題特點以及教學方法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和描述。
關鍵詞:初三數學教學;創新能力;教材;考題;方法
從新課改實施以來,我國中考命題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不僅表現了現代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也展現了數學改革的方向。
一、重視初中數學教材特點以及考題特點
為了讓學生培養出良好的創新能力,在教材新知識引進的過程中,必須注重知識來源,在學生明確知識要點的同時解決相關問題。如,在二次函數引進時,在自由下落的過程中隨著表面積、正方體棱長以及時間關系都形象地展示了二次函數引入的必要性,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新版的初中數學教材中,為了幫助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必須根據教材內容創設對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參與到動手過程中去,通過實踐操作明白立體圖形概念,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興趣,還能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信心。
從近年來,數學考試命題情況來看,由于中考具有強烈的選拔性,所以在試卷中格外注重雙基能力考查的同時,還有大量需要動手解決的問題。如,某年中考數學卷中,邊長為5的正方形ABCD,如果將其剪成邊長為a和b的小正方形,a+b=5,求a、b分別為?第二個問題是設計一種剪裁方法,并且說明該剪裁方法得到的兩個小正方形的一般性。對于這類問題,不僅考查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是對數學知識運用能力的考驗。
二、重視教學方法
從靈活的命題方式來看,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創新能力,在教學中,我們必須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從根本上保障學生解決問題。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必須注重思維過程,讓學生學會主動思維和探索。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足夠的.空間、時間,將知識傳授給學生,為其構建出良好的學習空間。其次,要鼓勵大膽質疑、提問的學生,讓學生敢于提問,在一題多解、多變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創新性。
在初三數學中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為一項龐大、復雜的工作,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必須不斷探索、總結,將實際問題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得到滿意的教學效果。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 篇15
摘 要:
初三的數學課堂教學內容與方法應該以中考試題為基礎,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應用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提升。總結了當前中考數學試題的特點,提出了中考數學試題對初三數學教學的實施策略,為初三數學教學提供了一點參考建議。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對如何從基礎和能力著手讓學生提升自身數學素養進行了探索與研究。
關鍵詞:中考試題;初三數學;考查基礎;應用意識
初三階段是初中最關鍵的一年,這一年我們不但要學習新知識,還要完成對舊知識的復習和總結。具體到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針對數學課程改革的要求和中考命題的變化趨勢,轉變初三數學教學觀念,以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適應時展的要求。本文總結了當前中考數學試題的特點,然后提出了中考數學試題對初三數學教學的實施策略,為初三數學教學提供了一點參考建議。
一、中考數學試題的特點
1.立足教材,重點考查基礎
近年來中考數學有許多新題型,但多數試題知識點仍然是取材于教科書,試題的構成是在教科書中的例題、練習題、習題的基礎上通過類比、加工改造、增加條件或減少條件、延伸或擴展而成的。因此,立足教材仍然是中考試題的主要特點。通過對這類知識的考核,說明中考的數學試題仍然重視對“雙基”的考核,如,數與運算、方程與代數、函數與分析、數據整理與概率統計、圖形與幾何等各大塊內容都有重視;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思想方法都有體現;試卷考查學生思維和表達的條理性,選用合理解題方法的能力,重視考查學生對教材內容的掌握程度。從這幾點綜合考慮,中考試題的特點應立足根本,重視“雙基”,這也是由初中階段數學教學的基本目標決定的,雖然新課程改革為數學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重視基礎知識學習、基本能力訓練的主要目標還是不會發生轉變的。
2.聯系生活,提升應用意識
數學是我們處理日常生活問題不可或缺的工具,本著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的教學目的.,中學數學對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初中數學課堂生活化的嘗試已經推行了許多年,這點在中考試題中有所表現。許多社會熱點問題、社會現象等都已經進入了中考試題的范圍,成為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關鍵。近幾年,深圳市的數學中考試題就連續每年都有生活類數學試題。例如,要在街道旁修建一個奶站,向居民區A、B提供牛奶,奶站應建在什么地方,才能使從A、B到它的距離之和最短?還比如,2010年的中考就以“低碳先鋒行動”,開展低碳測量和排放活動為載體,這些就是將實際問題融入數學試題之中,把市場意識、應用意識和國情教育等思想意識滲透到試題中去。
3.重視思維,加強能力考核
數學能力是學好數學的根本,主要表現為數學的思想方法,其中數形結合思想、方程與函數思想、分類討論思想等幾乎是歷年中考試卷考查的重點,必須引起足夠重視。這幾年來,數學中考試卷加強了對探究能力、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能力、空間觀念操作能力和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的考查。
二、中考數學試題對初三數學教學的啟示
1.重視課本,打好扎實基礎
從中考命題來看,相當數量的基礎題源于教材,即使是綜合題也是基礎知識的組合、加工和發展。因此,在初三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復習和鞏固,立足于教材,穩扎穩打。具體的教學方式可以分為這樣幾個步驟:
(1)過基礎知識關。準確理解教材中所有的概念、公式、定理等,沒有準確無誤的理解,就不可能熟練、靈活地應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每冊數學書的定理、公式等進行整理和分類,形成獨立的教學筆記,然后互相溝通,這樣做可以更好地節省時間。
(2)過基本方法關。掌握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基本的解題方法。如,用待定系數法求二次函數的解析式,教師可以針對這類問題進行系統化的考試,有利于學生全面理解。
(3)基礎知識的拓展。誘導學生通過觀察、類比、猜想等提出數學問題,鼓勵學生質疑,讓學生勇于提問,教師耐心解答,或者讓科代表提前收集學生寫在小紙條上的數學問題,教師做做準備后再一一解答,逐步培養學生學會學習的重要途徑。總之,初三的數學教學仍然要重視課本知識,鞏固數學基礎。
2.學會反思,提升應考能力
反思是對知識的總結與完善,是學生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徑。中考試題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較為理想的復習材料,為了更好地迎接中考檢驗,教師應該與校方溝通,保證近三年來的各地中考數學試題材料能夠收集全面,便于教師和學生參考借鑒。利用中考試題進行教學反思的方法如下:教師利用投影來展示一些有特點的中考題型,然后讓學生獨立完成,并對容易出現的錯誤進行重點對照。
接下來,通過學生思考和討論后,采用師生、生生互動的方式進行點評。最后,教師予以重點評析。反思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是:
(1)重視舉一反三。歷屆中考試題都會出現學生掌握不佳的情況,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必須要做出重點講解,避免出現類似的錯誤。當然,這類問題的理解應該從這一點延伸到其他知識點,讓學生能夠找準問題切中要害。
(2)講求求精勿濫。歷屆中考試題畢竟不是復習資料,因此,教學過程中應該“求精勿濫”,教師不需要全面要求學生進行計算和重新整理,學生也沒有必要過于信賴中考試題的內容。師生應該以容易出現的錯誤為基礎點進行整理和復習。
(3)教學重視分類。注意數學思想的形成和數學方法的掌握,可進行專題復習,如,“方程型綜合問題”“應用性的函數題”“不等式應用題”“統計類的應用題”“幾何綜合問題”“探索性應用題”“開放題”等,教師可以采用分類的方式進行教學。
3.加強應用,提升操作能力
近幾年來的中考試題,創設了具有時代感很強的情境并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提問。為了迎合中考試題的現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必須要重視對“應用類”問題的講解,以便全面提升學生的操作能力。例如,教學圓的知識時,教師就要特別重視學生靈活性的能力訓練,重視對這類題的專題訓練,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三數學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論文06-27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精選06-13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11-19
初中數學教學論文05-21
小學數學教學論文05-17
小學數學教學的論文07-16
數學教育教學論文11-22
小學數學的教學論文11-22
關于數學的教學論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