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臨床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研
摘要:隨著我國口腔專科醫生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人民群眾對口腔服務要求的不斷提高,現階段口腔臨床專業研究生的培養面臨著新的挑戰,口腔臨床專業研究生的培養模式在一些方面亟待改善。本文依據我國口腔臨床專業研究生培養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以香港大學牙醫學院的研究生培養為參照,筆者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口腔醫學;研究生;培養模式
針對以上問題,現結合在香港大學牙醫學院學習的經歷,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我們的體會。
1 科研型和臨床型研究生的培養模式
3年的研究生生涯非常短暫,一般國內各大院校對口腔臨床研究生的培養計劃為1年的專業和基礎科的學習,剩下2年的時間為臨床和科研實踐階段。目前我國研究生培養的最終考核目標是論文答辯,而大多數的科研課題是基礎或臨床基礎方面的研究,因此,多數研究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于基礎科研的實驗研究,只有很少的時間在臨床工作。在這種培養模式下,研究生畢業后臨床技能不如同期的本科畢業生,或者專業知識狹窄,難以適應臨床工作的需要,有可能會影響到畢業后的分配去向。
如果要滿足學校的要求,研究生從入學開始壓力就非常大,而且科學研究不是最終都能獲得滿意的結果,在有限的時間內難以完成高質量的論文,可能會使得有些學生不得不采取一些不實的手段以達到畢業的要求,這一現狀不得不令人擔憂。香港大學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為科研型和基礎型研究生完全分開培養,以口腔正畸學科為例,科研型研究生為碩士生(Mphil)和博士生(Ph.D),而臨床型為臨床正畸碩士(M.Orth)和高級文憑研修生(A.D.)。
建議在報考時結合學生的自身特點和研究生導師的科研計劃,將學生進行合理分配,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大多數學生會選擇臨床型,可以適當提高臨床型研究生的入學門檻,對基礎型研究生給予獎學金支持。基礎型研究生的考核指標為獨立完成一項基礎研究,并參加論文答辯,注重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的交融,在臨床中發現的問題,用基礎科研手段進行解決,要求研究生善于思考,勤于動手,有著嚴謹的治學態度,認真操作,善于發現和總結問題,能夠經常性的進行文獻學習,及時更新儲備知識。
對于臨床型研究生,增加在仿真頭顱模型上的操作技能的培訓,經常性的舉辦專題講座,邀請本學科的專家教授以及國內和國際上的學科帶頭人進行專題講座并進行臨床指導。文獻學習方面,指導教師指定一個專題,學生自己檢索學習資料整理后,以多媒體的形式進行匯報,采取互動式及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要求臨床研究生盡早地進入臨床實踐,在實踐中發現臨床上的科研問題進行立項。臨床型研究生除了臨床操作的考核,還要參加病例報告和臨床論文的答辯。
2 結合學科特點設置不同的培養年限
口腔臨床操作技能的培養存在著特殊性,正畸患者治療周期較長,成年患者多為2年左右,臨床研究生要能獨立完成一定數量的臨床病例,需要較長的'培養時間。口腔外科醫生的成長也需要較長時間的磨練,在香港大學牙醫學院這兩個學科一般設置為3年。而口腔內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種植學、口腔預防學等學科,患者治療周期短,相對培養時間也可以縮短至2年,有利于加快研究生的周轉,以利于滿足日益增長的患者人群,緩解社會上臨床專科醫生供不應求的壓力。
對于科研型研究生,碩士期間的培養以獨立完成一項相對簡單的科學研究為培養目標,重在培養一定的科學思維模式,研究內容不一定要求很深入,而對于博士研究生的培養,屬于高級人才,應該要求更高,要能獨立完成一項有深度的研究,一些學校將SCI文章的發表作為考核指標,也是對博士研究生的培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研究生應該花很大精力來完成這項研究,而對于高質量的科學研究,通常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在國外通常將博士的學制定為5年左右。香港大學牙醫學院以前的培養計劃博士也為3年,但是發現一些研究生因為論文無法順利完成,不得不延期畢業。因此,從2003年開始將學制延長為如今的4年,這樣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完成一項科學研究。所以建議在科研型研究生的培養上實行彈性制,對于特別優秀的研究生可以考慮提前畢業,而大多數研究生可將培養時間適當延長。
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根據研究生的自身特點和將來就業的需要,口腔臨床研究生的培養模式應當合理配置,這就需要因材施教,采取個性化的彈性培養模式,既要培養臨床專業人才,又要培養基礎研究的科研型人才,使大家利用有限的精力和時間在本專業的臨床或者科研領域取得更大的成績,使學科建設更快的邁上新臺階。
3 對教師體制進行改革,引入競爭機制
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學生接觸最多就是自己的導師,因此導師對研究生影響巨大,對其成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定要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教書育人的作用。對指導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和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證指導教師知識的先進性,提供其到國內外進行交流和學習的機會。同時,還有必要建立指導教師的考核制度和獎懲制度以及對不勝任者的退出制度。
香港大學牙醫學院是完全按照英國的大學培養模式建立的,力爭培養的每一位畢業生都是高素質的人才,德國更是一直將口腔醫學視為精英教育。因此,為了培養適應科技高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教師隊伍的建設就尤為重要。香港大學牙醫學院每年都向全球招聘人才,充實教師隊伍。其人員構成包括三方面:專職教授全程指導研究生的教學、臨床和科研工作,在該領域有杰出造詣的私人開業醫師作為兼職教師來院指導研究生臨床工作以及國際上知名教授作為榮譽教師每年定期來院進行講座和參加考核。
值得借鑒和推廣的是臨床指導教師的多渠道和多源性,讓臨床研究生在幾年的學習期間能接觸和學習到各個門類和派別的治療理念也是研究生臨床能力培養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將大學之外的優秀臨床醫生吸收到大學里聘為兼職輔導教師,使他們有機會把自己獨特的臨床治療理念和技能傳授給研究生,可以使研究生學到各種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使學生們能夠更好地掌握當今臨床實際操作技能和了解今后畢業后的臨床實踐。同時兼職教師的加入對在校的指導教師也是一種激勵和鞭策,使他們有一種自我更新知識的緊迫感,不失為一舉兩得的好方法。
借鑒和學習香港地區或國外先進的研究生培養體制和思路,使我們口腔臨床研究生的培養模式變得更加合理和科學以適應不斷發展的醫療水平,還需全國醫學高校教師同仁們的共同努力。
【口腔臨床專業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的探研】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