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知識經濟環境下審計的創新對策
摘 要:隨著知識的來臨,傳統的以財富為中心的受到沖擊,會計重心轉移到以知識技術和人力資源為主要的知識型資產上。這必然造成傳統會計確認、計量、報告的變革,而審計和會計所面臨的巨變環境的一致性,尤其是審計和會計關系的血緣性,使會計的每一次基于環境的重大變革都將直接導致審計的巨大變革,其變革的著眼點可以從四方面思考:轉移審計重心;變革審計;創新審計手段;選拔審計人才。 關鍵詞:知識經濟 無形資產 風險基金審計 信息化審計 一、知識經濟的特點與價值體現 知識經濟的特征是知識和經濟的一體化,即知識的經濟化,經濟的知識化和知識的產業化。具體地說,知識經濟在資源的配置上是以智力資源、無形資產為第一要素,充分利用富有的資源來創造新的財富,減少對稀缺資源的依靠,并以高新技術為核心。其主要特點表現在:(1)資產的組成以知識和智力所發明創造的無形資產(專利權、商標權、商譽等)為主體;(2)職員的組織以高智力的員工為主體,并把治理作為一個重要的生產要素;(3)產業結構以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環境工程、材料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為支柱,機、和航空等知識密集的高技術產業是所有產業中產出和就業增長最快的產業,軟件和經濟的十分迅猛;(4)投資取向以智力投資為主體,從長遠的戰略著想,在人才開發、、技術開發和新產品的研制等方面投進足夠的資金,以確保企業長期發展的上風;(5)咨詢等中介機構在上的地位、作用大大進步,由高智能專家、學者組成的咨詢機構可以為企業提供聰明的謀略,使企業可據以創造大量財富,增強競爭實力。一句話,“知識依靠”是知識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征。 傳統會計是以企業財富或者說是以體現企業財富的資產為重心的,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智力與技術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傳統會計以有形資產為核心的確認、計量、報告模式面臨著巨大沖擊。而審計和會計所面臨的巨變環境的一致性,尤其是審計和會計關系血緣性使會計基于環境的每一次重大變革都將導致審計的巨大變革。本文試圖對這種變革的主要方面作些探討。 二、知識經濟下審計受到的沖擊及對策 1.轉移審計重心———從有形資產轉向無形資產。現行審計以有形資產(如機器設備、廠房、存貨)審計為核心,設計了一套嚴密的審計程序和方法,但對企業無形資產的審計不夠重視。這主要是由于傳統的會計以財富或體現財富的資產為重心,著名會計學家利特爾頓曾經指出:“經濟學可被視作從人們創造和使用財富的很多不同且通常會有抵觸的理論中回納綜合而產生的一套學說,它的中心是財富。在會計的基本內容中同樣可以見到財富的某些特征。”而財富是以自然資源為象征的,這是由它的有用性和稀缺性所決定的,有用性決定了人們對它的占有欲看,而稀缺性決定了它們可用于交易的條件。自然資源構成了社會有形資產的主體,因此我們傳統會計計量與報告模式,正是建立在以有形資產計量為核心的基礎之上的。在現有的會計計量模式上,幾乎所有的會計系統規則,如以交易為基礎的本錢原則、以配比為核心的權責發生制原則、以“資產=負債 所有者權益”為平衡公式的復式簿記原則等,無一不是以有形資產的計量為核心。因此,現行審計以有形資產審計為重心。 然而,在以知識資本投進為主的經濟形態下,無形資產對企業具有更大的意義。如馳名世界的耐克公司本身沒有一家生產工廠,但它卻稱霸于全世界的運動鞋市場,生產廠家都是以許可證方式在生產耐克牌產品,這家公司的所有財產就是“耐克”商標、市場銷售能力和設計開發能力。近年來,一項新的無形資產嶄露頭角,這就是以人腦聰明和創新為特征的人力資源。美國微軟公司的發展奇跡,美國已故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把我所有的資金、設備和市場全部拿走,只要保存原有的組織機構和職員,四年以后我仍將成為一個鋼鐵大王”的揚言說明了人力資源在企業價值創造中的重要地位。企業商譽、品牌、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特許權、版權、專營權、交易合同、電腦軟件、人力資源、客戶市場等大量資產的取得,都不是以有形的方式和以市場交易為基礎的。無形資產構成比重的急劇上升,其價值創造能力的日益明顯,不由得人們不重視。如何將無形資產納進會計計算報告體系成為會計界討論的熱門,無形資產無疑也將成為審計界關注的焦點。知識經濟時代,資產觀念的改變決定了無形資產審計的重要地位。 2.變革審計———從制度基礎審計轉向風險基礎審計。現行公認的審計方法是制度基礎審計。先對被審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進行評審,審計職員根據內部控制制度符合性測試的結果(即評價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來確定實質性測試的程序、范圍和重點。這種方法注重業務的內部環境。而知識經濟,信息與技術的使企業外部環境的不穩定因素增加,競爭加劇。競爭不僅來自同行業,還可以來自任何人、任何地方,企業的經營風險很大。假如審計仍按現行審計方法,用經符合性測試得出的控制風險較低結論來決定實在質性測試范圍、重點,審計風險加大。審計環境的變化,促使審計界重新選擇審計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審計風險。 風險基礎審計順應了高風險審計環境的這種需要,它提供了一種降低審計風險的新思路。風險基礎審計,又稱風險導向審計,是指把審計結論建立在審計風險評估的基礎上,依據企業內在的和外在的風險因素,包括固有風險(IR)、控制風險(CR)、和檢查風險(DR),從而確定應當審計的事項及審計重點的系統方法。風險導向審計針對布滿風險的審計環境,特別夸大審計戰略,要求制定適合于每一個被審單位具體情況的審計計劃。制定計劃時要考慮企業內外各種環境因素,要對各種風險因素進行綜合或全方位,審計的各階段都加大了分析性測試技術的運用,同時廣泛運用數理分析、機等先進手段。目前,審計界認可的決策模型為:AR(審計風險)=IR×CR×DR.可見,該方法要求審計職員不僅重視企業的內部環境,還要重視企業的外部環境,將風險概念擴大到固有風險,不再片面夸大控制風險,而是將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有機結合。顯然,知識經濟時代下企業面臨的內外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加,客觀上要求審計職員向風險基礎審計轉變,只有這樣才能降低審計風險。 3.創新審計手段———從手工作業審計轉向信息化審計。知識經濟時代,計算機已成為相當多的企業會計操縱的主要工具,會計系統以計算機、網絡技術等新型的信息處理工具置換了傳統的紙張、筆墨、算盤。信息化會計系統在處理和提供會計信息上的穩定性、及時性、可靠性已得到共叫。傳統手工會計對應的是手工作業審計;信息化會計對應的是會計信息化審計。 會計信息化審計,就是利用信息技術,對傳統審計模式進行重構,并在重構的現代審計模式上,通過控制會計信息化信息系統、深化開發和廣泛利用審計對象、建立技術和審計高度融合的開放的現代審計監視服務體系,以進步審計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的作用,促進經濟發展和進步的過程。會計信息化審計在審計的所有領域全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目前,我國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審計手段還很落后,盡大多數審計職員采取“繞過計算機審計”,即將計算機僅僅看作是存儲和處理數據的手段,在檢查輸進數據以后,就越過計算機直接往檢查電子計算機處理的結果的審計方法。 知識經濟社會,電子商務的出現使無紙貿易成為現實,如何加強對這種審計線索電子化或無書面記錄經濟業務的審計,是審計職員面臨的挑戰;另一方面,眾多“網上公司”、“網上銀行”及遠間隔多主體的網上合作體的涌現,出現了會計上所謂的“虛擬主體”。如何對這種“虛擬主體”進行審計,都是審計職員必須要思考的。審計手段適應這種變化,就必須向先進的“通過計算機審計”和“使用計算機審計”轉變。即審計職員不僅要審查電算化系統的輸進和輸出數據,而且要審查電算化系統的處理和控制功能。 4.選拔審計人才———從單一型轉向復合型。對一個審計組織來講,沒有生命力,就沒有希看;對審計職員個人來講,沒有創新意識,沒有創新能力,就沒有發展潛力。因此,審計職員必須成為復合型人才。【知識經濟環境下審計的創新對策】相關文章:
談體驗經濟環境下的營銷策略創新03-18
知識經濟對審計的影響與對策03-23
網絡經濟環境下的旅游營銷創新研究論文11-14
新經濟環境下中小企業的治理創新03-24
淺論知識經濟環境下的工程項目管理03-19
試論知識經濟下的管理創新03-19
計算機環境下審計風險的特征與對策研究03-18
民間審計風險成因及對策03-24
審計失敗成因及其對策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