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初探作
審計作為一種系統的方法或過程,對其質量加以評價有一定難度。近年來,我國將審計質量定義為審計組織從事各項工作的優劣程度,具體包括審計工作質量和審計項目質量。要保證良好的審計質量,務必有一支過硬的審計隊伍、健全的內部監督控制機制、完善的規章制度以及先進的審計技術方法等,必須構建科學的內部審計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指導審計事務的有效、有序開展。質量管理與控制體系的目的是滿足國家相關規范的要求。如《內審審計具體準則第19號一內部審計質量控制》(中國內部審計協會,2005年),《關于加強中央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通知》(國資委,2005年)。滿足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切實規范審計人員的實務操作,建立審計問責制度,推進審計實務的標準化、流程化,減少審計風險。 一、內部審計的全面質量控制 內部審計機構全面質量控制是指內審機構為合理保證所有內部審計活動符合內部審計準則的要求而制定的控制政策和程序。內部審計機構必須建立健全內部規章制度,以便于審計人員有據可依。分別從審計人員的管理、具體審計項目的實施管理等方面建章立制,督促審計人員對內審職業道德規范的遵守;確保審計人員按照各專業的審計實務操作手冊開展規范的審計業務;保證審計機構不斷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等。內部審計機構必須定期開展內審的風險評估,處理重大審計風險,并通過相關措施進行風險控制,確保審計的質量。一方面,內部審計機構要制訂出內部審計的風險清單,并劃分風險等級,根據ERM風險管理模型,制定評價框架;另一方面,定期開展風險的評估,對存在有重要風險的活動或事項制訂應對措施并有效落實。內部審計機構要加大精細化管理程度,通過構建科學的內審管理體系進行日常行政以及業務管理,如明確工作紀律要求、員工績效考核標準等,通過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來構建一個良好的內部審計氛圍。 積極采用先進的審計技術,如大力開展計算機審計,并對計算機審計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充分的審計調查是計算機審計質量控制的前提。標準化的作業流程是計算機審計質量控制的核心。計算機審計結果的復核是計算機審計質量控制的保證。計算機審計復核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對計算機審計人員的作業文檔進行復核;二是對計算機審計的線索進行核實,反過來驗證計算機審計結果。通過這兩種方式的結合,進行充分的事前、事后兩個階段的計算機審計復核,從而使之成為保證計算機審計質量的重要關口。 二、內部審計具體項目的質量控制 內部審計項目質量控制是為合理保證審計項目的實施符合內部審計準則的要求而制定的控制程序與方法,應體現內部審計機構質量控制的需要與要求。內部審計機構實施審計項目時,應對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和審計終結三個階段全過程實行質量控制,即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制度。 (一)事前控制建立科學的審計項目選題機制。通過對公司風險評估的結果選出對公司目標實現有重要影響的項目。在項目篩選過程中,要把握以下原則:重要性原則,選取領導、員工關心的。對公司有較大影響的;效益性原則,選擇緊扣公司發展大局,緊密聯系當前的環境變化綜合考慮;可行性原則,選擇項目是審計人力物力所及,審計環境較好的項目;增值性原則,具有改進空間的項目。審計方案的質量控制。審計方案應在審計實施前編制完成,并經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批準;內部審計機構應當根據批準后的審計方案組織實施內部審計活動。在執行過程中,若有必要,應按規定的程序對方案進行修改和補充;審計項目負責人可以根據被審計單位的經營規模、業務復雜程度及審計工作的復雜程度,確定審計方案內容的繁簡程度;督導人員應確認審計人員按批準后的審計方案實施必要的審計程序,并針對新發現的重要問題修訂審計方案。 (二)事中控制審計證據的質量控制:審計證據是內部審計人員在從事審計活動中,通過實施審計程序所獲取的,用以證實審計事項,作出審計結論和建議的依據。(1)內部審計人員獲取的審計證據應當具備充分性、相關性和可靠性。(2)審計項目的各級復核人應在各自責任范圍內對審計證據的充分性、相關性和可靠性予以復核。(3)內部審計人員在獲取審計證據時,應當考慮下列基本因素:適當的抽樣方法;合理的審計風險水平;成本與效益的合理程度以及具體審計事項的重要程度。內部審計人員應當從數量和性質兩個方面判斷具體審計事項的重要性,以做出獲取審計證據的決策。(4)內部審計人員應將獲取審計證據的名稱、來源、內容、時間等清晰、完整地記錄在工作底稿中。(5)內部審計機構經批準后可聘請其他專業機構或人士對審計項目的某些特殊問題進行鑒定,以鑒定結論作為審計證據。內部審計人員應對引用該證據的可靠性負責。(6)對于被審計單位存有異議的審計證據,內部審計人員應作進一步核實。一般審計證據應當由證據提供者簽名或蓋章。如果證據提供者拒絕,內部審計人員應當注明原因和日期,該證據依然可作為支持審計結論和建議的依據。(7)內部審計人員應做好審計證據的分類、篩選和匯總工作,保證已獲取審計證據的充分性、相關性和可靠性。在評價審計證據時,應充分考慮證據之間的相互印證及證據來源的可靠程度。 審計工作底稿的質量控制:審計工作底稿是內部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形成的工作記錄,是聯系審計證據和審計結論的橋梁。內部審計機構應建立審計工作底稿的分級復核制度,由內部審計機構中比工作底稿編制人員職位更高或更具有豐富經驗的人擔任。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對審計工作底稿的復核負完全責任。審計工作底稿應內容完整、記錄清晰、結論明確,客觀反映項目審計計劃與審計方案的制定及實施情況,并包括與形成審計結論和建議有關的所有重要事項;應注明索引編號和順序編號。相關工作底稿之間如存在勾稽關系應予以清晰反映,相互引用時應交叉注明索引編號;在具體審計過程中,審計項目負責人應對工作底稿進行現場復核并負責,如果發現審計工作底稿存在問題,復核人員應在復核意見中加以說明,并要求相關人員補充或重編工作底稿。 (三)事后控制主要是審計報告編制復核和審計結論的執行情況。(1)內部審計人員應在審計實施結束后,以經過核實的審計證據為依據,形成審計結論與建議,出具審計報告。如有必要,內部審計人員可以在審計過程中提交期中報告,以便及時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改善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2)審計報告應當客觀、完整、清晰、及時、具有建設性,并體現重要性原則。具體來說,報告的編制應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地反映審計事項;應要素齊全、格式規范,不遺漏審計中發現的重大事項;突出重點、簡明扼要、易于理解;編制應及時,以便適時采取有效糾正措施;報告應針對被審計單位經營活動和內部控制的缺陷提出可行的改進建議,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報告形成的審計結論與建議應當充分考慮審計項目的重要性和風險水平。(3)被審計單位對審計報告持有異議的,審計項目負責人及相關人員應進行研究、核實、復查,并及時給予答復,對確需采納的意見應修改審計報告。(4)內部審計機構應將審汁報告提交被審計單位和組織適當管理層,并要求被審計單位在規定的期限內落實糾正措施。 (四)后續審計質量控制后續審計是內部審計機構為檢查被審計單位對審計發現的問題時所采取的糾正措施及其效果而實施的審計。內部審計人員應評價被審計單位管理層采取的糾正措施是否及時、合理、有效。機構負責人如果初步認定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對審計發現的問題已采取了有效的糾正措施,后續審計可以作為下次審計工作的一部分;當被審計單位基于成本或其他考慮,決定對審計發現的問題不采取糾正措施,并做出書面承諾時,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應向組織適當管理層報告;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應根據被審計單位的反饋意見,確定后續審計時間和人員安排,編制審計方案,應考慮審計決定和建議的重要性、糾正措施的復雜性、落實糾正措施所需要的期限和成本、糾正措施失敗可能產生的影響以及被審單位的業務安排和時間要求。因此,內部審計人員在確定后續審計范圍時,應分析原有審計決定和建議是否仍然可行。如果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或其他因素發生變化,使原有審計決定和建議不再適用時,則應對其進行必要的修訂。【內部審計質量控制初探作】相關文章:
內部控制審計評價初探01-10
高校內部控制審計初探03-23
淺談內部審計質量的控制03-22
信息系統內部控制審計初探03-21
內部審計質量控制探討03-24
內部審計質量控制研究03-22
風險導向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結合初探(下)03-22
加強內部審計過程的質量控制03-24
如何加強內部審計的質量控制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