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物教學中的生活化論文
《生物課程標準》基本理念之一是“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它提出要“注重使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倡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為他們進一步學習和步入社會做準備。”生物學教學“生活化”是這一理念的通俗說法,它應該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從教學情境的設置,重點、難點突破以及知識的運用等各環節,都可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踐,兼顧生物學科特點,做到因地制宜,有機結合,自然生成。下面以“免疫”一節教學為例,介紹“生活化”教學策略。
一、引入生活情境,營造學習氣氛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強調“教育即生活”,他的學生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用生活來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生物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踐,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最終也是為了將來的生活。因此,在教學情境設置中,教學生活化運用最為廣泛。當然教師要注意對生活素材進行提煉,要注意素材的典型化,并要與所學內容有緊密聯系。
設計1:免疫話題可以從學生種牛痘說起,提問:為什么牛痘只要種一次即可獲得終身免除天花的憂患,而有些疫苗,如肝炎病毒疫苗為什么要多次接種呢?這樣學生容易產生認知沖突,就自然產生了學習動機。
設計2:上課伊始,提問每年12月1日是什么紀念日?生:國際艾滋病日。師:2006年的主題是什么?學生答不上,教師就打出2006年艾滋病日宣傳畫及宣傳口號(StopAIDS,Keepthepromise),請學生嘗試翻譯(遏制艾滋,履行承諾)。師:艾滋病的全稱是什么?艾滋病為什么目前是不治之癥?從艾滋病自然引入新課學習內容,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內容與每個人有關,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
設計3:上課之初,提問學生,誰愿意說一說自己有無曾經對某種物質過敏的現象?如果學生不愿意承認,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打消顧慮,提出大多數過敏反應來得快,去得也快,一般不會引起組織細胞的損傷,它是一種免疫失調病。那么什么是免疫呢?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設計4:每年到春末夏初,蠶豆上市之時,總有一些人會因吃蠶豆而發病,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總之,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導人新課,一方面使新知識的學習找到了生長點,使新知識的學習成為學生原有生活經驗的延伸和深化,有利于學生建構新的知識體系,降低了學習難度,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到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也要為人們的生活造福。
二、利用生活素材,掌握知識本質
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對教材進行二次加工的過程,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各地自然環境不同,學生情況也不同,因此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取舍和加工,使之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教師還要注意補充生活素材,當然,這種素材的補充不應該增加學生負擔,應該能為豐富學生感性認識服務。如課本只介紹了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疫苗和麻疹疫苗等,教師則可補充說明疫苗有三種:分別是減毒的微生物(如脊髓灰質炎病毒),滅活的微生物(百日咳病菌,傷寒疫苗)以及微生物成分及其產物(鏈球菌脂多糖),同時將兒童疫苗計劃接種卡投影給學生看,介紹我國計劃免疫的情況,使學生了解自己在兒童時期接種過的疫苗,這樣既聯系了實際,又豐富了認識。 教學生活化并不排斥引導學生親近課文(文本),有時要反復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在閱讀中聯系生活,感悟生活。例如課文中有這么一段:“l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科學家們在實驗中發現,用細菌或其外毒素給動物注射,過一段時間后,該動物的血清中出現一些防御作用的保護性成分。”讀完這一段,我布置思考題:聯系課文思考如何制備抗蛇毒血清?在我點撥下,學生說出了制備抗蛇毒血清的方法和原理,加深了對抗體、抗原以及它們關系的本質認識。
教學生活化不僅體現在知識傳授上,還體現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上。比如在介紹器官移植時,我補充了感動中國中的一個事例:孝順的兒子瞞著患尿毒癥的母親為她捐獻了自己的一個腎臟,表現了感天動地的至愛親情,使學生深受震撼和教育。我們還介紹了幾年前全校師生為患紅斑狼瘡學生捐款的事例,宣傳“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價值觀。這些德育形式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有機滲透,不留痕跡,也是教學生活化的一種體現。
三、聯系生活實際,深化知識應用
學以致用是重要的教學原則。促進學生經驗的改組,促進學生書本知識向實踐能力的轉化,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這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宿,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例如:學習抗體知識后,我們引用了2004年全國高考題:臨床治療上已證實,將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個SARS患者(乙)體內能夠提高治療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療作用的物質是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體(答案D)。在學習過敏內容后,聯系學生注射青霉素之前的皮試,提問學生:皮試所用的針劑是什么?學生積極思考,聯系所學知識,他們推測注射的針劑應該是稀釋的青霉素。(正確答案為稀釋了1000倍的青霉素針劑)。這樣做,使學生的知識在應用中得到鞏固和進一步的理解,提高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生物學科學素養,而這正是教學生活化的宗旨。在學習期間,恰逢我市開展禁狗運動,我聯系實際,布置了課后作業:聯系全市禁狗運動,上網了解寵物狗應該注射什么?人被瘋狗咬后要注射什么?如果不及時注射會有什么后果?結果一名學生被狗咬傷后,及時注射了狂犬疫苗,防止了可能發生的悲劇。
生物學教學生活化實質就是密切生物學教學與學生生活、經驗的聯系,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學生生活經驗在教學中的運用、拓展和提升,但并非所有生物學知識都能“生活化”,也并非所有生活素材都能為生物學教學服務,教師不能為了“生活化”而生拉硬扯,應該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深人挖掘生物知識的生活素材,尋找教材和學生生活的結合點,通過生活學習生物學,學好生物學更好地造福于生活,這是生物學教學“生活化”的真諦。
【生物教學中的生活化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論文11-14
微課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論文11-13
生物教學中探究式教學活動探討論文11-17
生物教學論文06-13
生物教學論文11-24
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論文范本03-31
淺談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對策研究論文11-16
導閱讀自學法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論文11-16
新課標下物理教學生活化實踐論文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