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研究論文
第一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提高
摘要:高中的各門功課中,生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的成績與最后的高考成績關系密切。因此,高中生物也一直為家長與學生所關心。所以,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高中生物如果想要實現教學效果上的進步,就必須進行一定的改革。高中學生的課業負擔比較重,學習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該根據課標的具體要求,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科學指導。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策略
由于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各科的任課教師為了滿足這種變化必須對課程教學方法進行改革。高中生物教師為了提高生物的教學效率,也在不斷的對教學方法進行改善。傳統教學方法的本質是灌輸,是教師把知識點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方法并不能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也不能對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進行培養。新課改主要糾正的正是這種不科學的教學方法,它借助生物教學方法的改善,對高中生物的教學效率進行提高,進而實現高中教育的真正培養目標,完成新課改的具體要求。筆者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對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提高的具體策略進行了分析。
1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可以運用的教學模式
1.1講授的教學模式
教師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里學會更多的知識。經過教師的講解,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并對之進行記憶。這樣的方法是國內最常見的教學方法,在這個講解的過程之中,學生和老師都能對自己已經掌握的生物知識進行鞏固。此外,這樣的環節還可以幫助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這種講授的教學模式在國內目前使用非常廣泛。
1.2發現的教學模式
這種教學模式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這種教學方法的關鍵是對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創新能力進行培養。由于課改不斷的推進,不少高中已經不再只是重視成績,將成績當做檢驗教學效果的唯一標準,而是開始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為了實現這樣的教學目標,教師常常需要建立合適的情境教學方法,經過準備,能夠實現很好的教學效果。不過,這種教學模式會導致進度變得比較慢,所以其應用范圍還比較有限。
1.3自學的教學模式
對于國內的高中而言,通常情況下大部分的高中都會為學生準備非常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因此自學模式的使用范圍還是非常廣泛的。教師在對課程內容進行分析之后,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給學生準備合適的任務或者作業,使學生經過自己主動的思考或者與同學合作交流來共同完成任務。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教師可以對完成情況進行檢查與評價。這種教學模式可以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水平。這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涯很有必要。
2對課程教學的設計進行優化和改進的策略
2.1明確課程的具體教學目標
在進行高中生物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生物學基礎,設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對高中生物的各個知識點進行有步驟的分析,幫助學生更容易的理解相關知識點。在完成這部分的工作之后才可以保證教學的針對性。必要的時候,還可利用目標教學法,這種方法可以很好的提高教學效率。同時,教師在進行課程內容講解時,在完成基礎知識之后還要進行情感教學,對于知識點的相關內容進行挖掘,實現素質教育的具體目標。
2.2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教學情境。其目標在于在完成基礎知識的學習之后,幫助學生利用自己熟悉的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進行分析,運用,使他們的知識和實際經驗聯系起來。生物這個學科有著較強的科學性與理論性,它源自實際生活,比如遺傳病分析等等。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實際例子來作為情景教學資料,幫助學生通過實際生活情境,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更好的掌握。這樣可以使學生發現枯燥的理論知識中的樂趣,將知識與實踐聯系起來。這樣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高中生物的課堂教學效果。
2.3確立科學的教學結構
高中生物課程需要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進開展教學的時候,應該確保各個教學環節的嚴謹。教師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周密的設計,適當的安排互動環節,這樣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一來教師不僅能夠改善課堂的'實際教學效率,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邏輯思維的能力。
2.4設置開放的評價形式
教學設計實際上包括兩個環節,哪一個環節都不能缺失,這兩個環節主要包括:教學,評價。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將這兩者有機結合起來,及時的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在第一時間內對學生對課堂的實際反應進行反饋。這樣一來,課堂學習的主人就變成了學生,學生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很容易發現其中的問題和不足。教師在評價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的時候,并不能只是根據成績來評價,還要考量學生日常學習狀態。此外,教師還能利用學生相互評價的形式分析教學效果,這種多形式的評價能夠改善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信心。
2.5教師在課前應該做好準備工作
教師的課程準備有兩大環節:其一是教師單獨準備,對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行了解,構建完整科學的知識網絡。其二是與同教學組的同事進行討論,把握教學的具體進度以及重點,難點,尋找更符合學生需要的教學方法。
3小結
簡單的來說,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提高高中生物學科的教學效率已經是大勢所趨。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主動進行鉆研,發現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學水平的具體方法。在新課改的背景之下,高中生物如果想要實現教學效果上的進步,就必須進行一定的改革。高中學生的課業負擔比較重,學習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應該根據課標的具體要求,改變自己的教學觀念,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科學指導。本文主要從兩個部分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分析: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可以運用的教學模式和對課程教學的設計進行優化和改進。其中高中生物課堂教學可以運用的教學模式主要包括講授的教學模式;發現的教學模式;自學的教學模式。而對課程教學的設計進行優化和改進的策略則主要包括明確課程的具體教學目標;設置合理的教學情境;確立科學的教學結構;設置開放的評價形式;教師在課前應該做好準備工作。
參考文獻
[1]王忠敏.創新新課改下的高中生物教學方法探析[J].生物技術世界2013(04):101.
[2]成映宏.新課程背景下提升高中生物教學成效的思考[J].考試與評價2012(09):66.
[3]楊崗樓.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科教導刊2013(03):100.
第二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分析
新課程改革下的課堂教學要求實現從“組織教學”到“動機激發”,從“講授知識”到“主動求知”,從“鞏固知識”到“自我實現”的轉變,實現學生“學會學習”的目標。因此,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不僅要體現在觀念的轉變上,而且還要貫徹落實在行動中。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價值導向,從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入手,加強課堂調控,合理選用教學策略和方式方法,避免教學的主觀隨意性,避免在形式與內容關系上舍本逐末。具體到高中生物教學,就是要根據學科特點,走優化課堂教學之路,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一、更新教學觀念,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在教學中要換位到學生的角度和認知基礎上去考慮問題。教師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更多地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讓課堂成為學生自己的課堂,引導、鼓勵學生去接受問題的挑戰,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主動地去解決問題;倡導學生多看課本以外的科普書籍,鼓勵學生自主思考。只有這樣,教師才有可能在教學中成為學生的學伴,和他們一起探索學習,實現課堂教學目標。當教師的教學思想以及教學觀念有了改變時,才能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確定恰當的教學目標、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這是新課程理念下保證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二、改變教學方法,適應新課程標準要求
新課程標準有新的要求,這也意味著教師要改變教學方法,以努力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明確規定,高中生物教師的任務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生物知識以外,還必須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讓課堂教學方式具有更大的啟發性和多樣性,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觀察探究,經常組織小組討論和交流,營造寬松愉快的課堂氣氛,為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提供良好的土壤。
三、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現代教育心理學研究認為,理想教學就是要圍繞學生心智能力的發展而展開。新課標提倡開展自主性學習、合作性學習、探究性學習,這就要求課堂教學要有新的變化,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注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放權給學生,巧妙設計生物問題情境,并引導學生去逐一解決,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保證學生在課堂上集中精力參與教學過程,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相信學生,給點時間,合理引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知識綜合應用能力,進而達到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的目的。
四、堅持教學互動,轉變學生學習方式
傳統授課形式大多具有“單向性”的特點,教師在授課時一般不習慣于將時間交給學生,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枯燥,缺乏積極性和互動性,容易出現低效甚至無效的結果。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應根據課標要求以及學生認知水平和教學實際,靈活安排教學步驟,倡導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過程,勤于動手動腦,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中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教師要多鼓勵學生,給予每個學生盡可能多的機會提出個人的想法、見解、問題,并針對學生理解欠缺及時補充講解、更正錯誤、答疑解惑。課堂是教學實施的一個重要環節,但課后交流與反思也很重要,學生不可能掌握課堂上的每個知識,課后交流與反思則能起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深化學習效果的作用。
五、關愛學生成長,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把學生當作“教學之本”,處理好教師、學生和教材三者間的關系。真正去關心、鼓勵學生,幫助學生學會學習、自由成長。教育不能“抓大放小”,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偏愛而是關愛優等生,不歧視而是鼓勵后進生,不漠視而是重視中等生,使學生在與教師真誠的交流、溝通中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愛與尊重。在教學中,不吝惜對學生的表揚,積極引導學生增強自信心,建立積極融洽的師生關系,努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為課堂教學的順利實施奠定情感基礎。
第三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途徑分析
摘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各類學科均在積極地探尋適合本門學科的教學模式。而高中生物教學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將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為主。在教學中改變過去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是以激發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為主。鑒于此,本文將從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重點探究在新課標下促進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以期有助于生物課堂教學的完善。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教學;對策
新課改強調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不僅要掌握知識還得掌握學習的方法,促進學生的創新性學習。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改變傳統注重知識傳授而忽視學生學習方法及學習能力提高的傾向,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新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并改變傳統的考核標準,不再將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學生生物知識掌握的唯一參考標準,而是以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的提高為評價的標準。
1、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方法缺乏創新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以講授法為主,輔之以必要的實驗。但這種教學模式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較被動,知識的掌握也只是通過教師的傳授,缺乏學生自己的探究實踐。這種傳統的生物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應試教育為主,而不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主。
1.2教學資源匱乏
高中生物對于學生的抽象能力的發展有較高的要求,也是一門以提高學生科學知識、創新能力為重點的教學。但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呈現教學資源匱乏的情況,生物教學只局限于課本,而缺乏必要的探究性學習材料。盡管一些學校設有生物實驗室,配備生物實驗的素材,但學生卻很少有機會參與到探究性實驗的學習中。
1.3教學缺乏實際性
生物是一門趣味性較強的學科,因為它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但在真正的教學中,生物教學卻變得枯燥無味,難以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因此,學生在生物課堂的學習中,常常難以將生物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導致學習僅局限于知識而不是技能,忽視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2、新課改下加強高中生物教學的對策
2.1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高中生物教學應適應學生的發展需要,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以學生的有效性學習為主。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應激發學習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在課堂的導入部分,應運用多種方法,讓學生的思維回歸到課堂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在導入部分可以利用一些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段相關的高中生物學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在導入時用學生討論的方法,準備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生物知識,讓學生進行討論,互助學習,取長補短,從而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有效性;此外也可以用傳統的提問方法,針對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提出相關的生物學知識,讓學生主動思考,提高教學效率;但也可以綜合這些方法,讓課堂更加的活潑、有趣。例如,在學習細胞的基本結構這章節的內容時,可以先針對這章節的學習重點,為學生展示一些細胞結構圖,讓學生對這些圖片進行描述,使學生進入到課堂學習中;其次,通過視頻,生動直觀地為學生展示細胞內的主要結構,以此將細胞結構這類微觀的看不到的東西具體化,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再次,在學生觀看細胞結構的視頻時,應注重用問題的形式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思考為什么細胞有這些結構而這些結構又有什么作用,繼而激發學生繼續學習,擴展學生的思維,為后續的教學做好鋪墊。
2.2拓展教學資源,促進學生創新學習
生物是一門實驗性較強的學科,但一些學校中并未配備齊全的教學器材,并且因為一些器材非常昂貴,學生接觸到機會也不多,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應積極拓展已有的教學資源,增加學生學習實踐的機會,彌補生物教學資源不足的狀況。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搜索相關的視頻或圖片資料,擴充教學資源,而不是將生物教學局限于課文內。而這種擴充教學資源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上,學生可以從擴充的教學資源上,針對一些課文沒有進行解釋的內容進行擴展性學習,由此調動學生的探究積極性,促使學生置身于創新性學習中。舉例而言,在學習遺傳因子發現這一章的內容時,書本只展現了遺傳因子的發現過程,而這部分內容都是以文字說明為主的,因此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難以將豌豆雜交試驗與遺傳因子的發現相結合。這時就應進行書本內容的擴展,雖然難以進行豌豆雜交實驗的操作,但可以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特別是一些直觀的圖片及視頻的資源。搜索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的示意圖,讓學生根據圖片資源的擴展,了解孟德爾是如何通過豌豆雜交實驗發現遺傳因子的。并在擴展資源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并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相關性的實驗設計,強化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
3、結束語
綜上而言,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應著重于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創新,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為重點,而不是單純的生物知識的學習。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的能力,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繼而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的能力,從而在此過程當中使學生不僅能學會生物學的知識,還能明白如何學習、高效學習。
參考文獻、
[1]陳淑娟.關于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分析[J].高考,2014,(10):338-339.
[2]馬海阿芝.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幾點思考[J].東西南北教育觀察,2012,(7):199-201.
[3]楊崗樓.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J].科教導刊,2013,(8):100,156-157.
第四篇:新課改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學研究
自高中課程改革實施以來,以往傳統的生物學科教學模式有了諸多的改變,但部分地區和學校仍收效甚微。因此,有必要對如何實現新課程改革目標、如何改進學生學習方式、如何實施課程改革等問題作進一步的探討。
一、如何實現新課程改革目標
1.實現生物課程功能的轉變。即轉變傳統的過于強調知識傳授的傾向,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并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強化學科實踐效能,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為所用。
2.加強生物課程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和綜合性。在保留生物學科傳統性的同時,加強生物科學素養和實用技能等方面的教學,增加綜合實踐的機會,促進學科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能從中借鑒不同的方法、技巧,通過知識的遷移解決生物問題。如遺傳基本規律中的基因型、表現型的概率計算問題,就是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物問題的典型實例。
3.加強生物課程與生活的聯系。結合生物學科特點,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促進生物學科的學習。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形成對某個問題合乎邏輯的假設或預測,活躍學生思維,提高知識掌握的牢固程度。這有利于生物學科的滲透,更好地發揮學科的教育意義和長遠影響。
4.改變課堂講授模式。學生的思維源于當前的認知結構,且與學習情境緊密相關。只有改變原有的認知缺陷,才有可能促使學生產生新的認識或新的收獲。鼓勵主動參與、主動探究,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鍛煉學生的表達與交流能力。利用已掌握的信息,集思廣益,豐富學習資源,促進學生整體發展,真正達到新課程改革“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目標。
二、結合新課改理念,改進學生學習方式
1.善于利用肢體語言準確表達某些生物知識。肢體語言是師生之間有聲語言交流的重要補充,彌補了語言交流無法達到的效果,不僅更直觀也更為生動,有利于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有利于增進師生感情,提高課堂效率。比如對神經元的特征,學生總是分不清樹突、軸突、髓鞘,可將手比作一個神經元細胞,那么樹突為手指,軸突為胳膊,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其結構特點,再也不會混淆了。
2.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結合《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對學生操作能力的要求,指導學生制作模型,在制作過程中突破重難點,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如讓學生利用紙板制作DNA分子的平面結構,不需教師過多講解,學生通過制作過程,就能自己總結出基本單位為脫氧核苷酸(磷酸、脫氧核糖、堿基),兩條鏈之間是反向平行關系,以及基本骨架、堿基互補配對原則等知識點。既突破了重點,又避免了學生空間想象的偏差。
3.加強實驗教學。生物是一門實驗學科,絕大部分理論知識的學習都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應加強實驗教學,積極引導學生通過預習實驗、設計實驗、實驗操作、結果分析和討論等環節的學習,在積極參與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得出科學結論。再輔之以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探究學習會更具主動性。
4.促進教學方法多樣化。生物教學必須擺脫“逼”學生學習的現狀,要從教師自身做起,促進教學方法多樣化,充分發揮生物學科貼近生活、易學易懂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三、對實施課程改革的幾點建議
1.改變教師角色,明確教師是導演,學生是演員。首先,教師不再是講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師不再是絕對的主角,而是引導者。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采用多種授課方法,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其次,教師又是知識的開發者、學科特色教學的建設者,應緊密結合新課改理念,提高知識研究的高度、拓展知識探究的廣度、挖掘知識內涵的深度。教師改變角色,有利于教學目標的實現,有利于打造師生共同學習、共同探討的基礎。
2.改變課堂行為,提高教學效率。首先,教師要尊重學生。不以學習程度的差異或課堂表現的好壞衡量學生。其次,課堂上教師要多用贊賞的眼光和鼓勵性的語言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第三,要加強學法指導。
3.轉變封閉的教學思路和學習模式,寬領域推進。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改變了一成不變的知識呈現方式。生物課堂不再是中規中矩一問一答的舊式思路,知識點的呈現和講解方式更靈活。只要能幫助學生的學習,不拘泥于形式,可讓課堂活躍起來,都可用于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打開思路,不過分壓制學生的課堂行為,做到對整個課堂的調控收放自如。同時,也要注重靈活分享教學資源,學會借鑒好的資源,把自己當作“內質網”,把新資源比作“蛋白質”,對其進行“加工、修飾”的過程會收獲更多,而且事半功倍。這不僅是對資源分享者的尊重,同時也使自己成為學科知識、資源的傳播者,何樂而不為呢?
【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新課改環境下高中生物教學的進展與改革論文08-02
高中生物反思性教學研究論文07-20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歷史教學論文10-25
淺談新課改理念下的小學英語教學論文06-14
工程教育下物聯網專業實踐教學研究論文08-29
信息化背景下的機電教學研究論文07-23
新課改下高中地理教學研究09-27
高中的政治新課改論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