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命科學概論結課論文
生命科學領域涵蓋廣泛,生命科學概論的教學內容繁多,而遺傳學是生命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看看下面的生命科學概論結課論文吧!
生命科學概論結課論文
摘要:在生命科學概論的遺傳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專題討論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拓展知識面,成為傳統講授式教學的有益補充。本文就專題討論教學在生命科學概論的遺傳學教學中的應用、優點和存在問題等進行闡述。
關鍵詞:生命科學概論;遺傳學;專題討論;教學模式
21世紀的生命科學與其他學科的相互滲透和相互促進,對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以及人類的前途和命運產生深刻的影響[1]。目前,在高等學校非生物類專業中開設生命科學概論課程,已經取得越來越多的共識。由于受課時的限制,各個學校在具體教學內容、課程安排、教學方式上存在較大的差異[2,3]。遺傳學是生命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動物、植物、微生物、細胞、生物化學、人類遺傳、數量遺傳、表觀遺傳、遺傳病等方面的內容。
如何在有限的學時內,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是生命科學概論教學需要探討的問題[4]。“專題討論”是以專題為內容,以討論為形式的一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溝通與交流的能力,是傳統講授式教學的良好補充[5]。近年來,我們采用專題討論的方式,圍繞遺傳學的基礎知識、相關的最新研究進展和社會熱點等問題開展教學,取得一定的成效,受到學生的歡迎。
一、專題討論的組織和實施
(一)專題選題的篩選與確定
在生命科學概論的遺傳學教學中,以前期的基本知識為基礎,了解學生在中學階段文理科的基本情況以及對生命科學的感興趣話題,收集社會和網絡上與遺傳學相關的熱點問題,確定專題討論的題目。專題題目需要符合以下幾個要求:首先,緊扣教材,不能脫離遺傳學的范疇。其次,結合實際,與時俱進,具有一定的新穎性。另外,專題難度要適中,不超出學生的學習范圍,以免影響學習興趣。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向教師提出專題選題。
例如,學生可以在這一課程教學中篩選出多個能進行討論的專題題目:衰老與遺傳、醫學與遺傳、轉基因與食品安全、不孕不育與優生優育、性別決定與同性戀、罕見遺傳病探討、轉基因食品的理性思考、人類常見遺傳病知識、遺傳與優生、遺傳與環境――誰決定性格、遺傳病的認識與防治、紅綠色盲的遺傳、人類左右撇子性狀及其遺傳機制分析、人類性別決定和性別鑒定研究進展、先天性唇裂的原因與預防等。從這些題目可以看出,學生比較關注自身、社會和網絡熱點問題。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根據學生選題的實際情況,挑選感興趣的內容,擬定5~6個題目,進行準備和討論。
(二)討論形式與過程
討論可分小組和班級討論兩種方式。一般8~10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每組學生可自行選擇專題,推舉一名小組長,對組員進行分工合作,如在收集資料、分類與整理資料、PPT制作等方面進行詳細分工,并在組內通過郵件、QQ等方式進行內部討論交流,推舉一名同學進行全班討論與交流,時間控制在10分鐘之內。為了體現探究式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專題應按照文獻綜述“前言―正文―總結―參考文獻”的格式撰寫,強調參考文獻特別是英文文獻的閱讀和使用。
全班專題討論時間一般安排在課程結束前的2~3周,成績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計入期末總成績中,用3個課時實施專題討論。討論開始前,擬定1名學生作為主持人,告知大家本次討論的題目、順序、匯報人。在學生進行交流匯報時,應首先介紹本組成員,以及每位成員在本次交流的貢獻。匯報結束后,展開討論答辯,依據討論的熱烈程度,可適當延長時間。討論后,教師要對匯報人的匯報內容、討論內容等做點評。
總之,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匯報演講人要控制好時間,而討論時間則可適當延長。教師應盡可能地不打斷學生的熱烈討論,當時間較長時提醒課后再接著討論。
(三)專題討論總結
每位學生匯報與討論結束后,教師應對匯報人的題目新穎性、PPT制作、文獻查閱、語言表達能力等多方面及學生討論問題進行點評。由于每組學生在討論題目、PPT制作、語言表達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匯報討論后的反應大不一樣,教師要指出其優缺點,增強較弱小組學生的自信心,不吝惜鼓勵,也要委婉地指出問題。
例如,在“人類常見遺傳病的知識”的匯報中,演講人對常見遺傳病的分類、名稱進行介紹,但沒有對一些常見遺傳病的定義進行詳細解釋,PPT的制作更像課件而非專題匯報形式。匯報結束后,教師應委婉地指出存在的問題,如應就實際問題以及更能引起大家興趣的方面做更多的努力,這既指出缺點,也會照顧學生的情緒。
在每位學生的專題匯報討論結束后,班上其他同學要依據合適的評分標準進行打分,最后由專人進行統分、公示,將其作為平時成績。討論結束后,按照討論的意見和建議,對專題電子文稿和PPT文稿進行修改,提供給每位學生,讓所有的學生能主動地參與教學,獲得更多的知識,比單純教師講授的效果要好。
專題討論式教學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也不可忽視教師的引導作用。專題討論式教學雖然把課堂交給學生,但教師不能對學生放任,而是全程對學生負責,不可掉以輕心,否則很難達到初衷。不過,這對教師的學術水平、教學能力、組織能力、工作責任心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專題討論的優勢和特點
作為非生物類專業的大學生,學習生命科學的目的是拓展知識面,加強學科交叉,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融合,培養正確的生命觀,珍惜生命和熱愛生命[1,2]。有學者認為,自主討論式的學習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3,5]。張羽在遺傳學的教學中,認為差異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的方法可取得較好的效果[6]。專題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會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體現自主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特點。學生在準備專題內容時,能夠分工合作又相互合作,不僅大大拓展教材內容,增加知識面,還可培養獨立思考、探究和創新能力。
有調查研究表明,現在大學生畢業后,所從事的職業與大學所學專業的關系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而生命科學與人類和社會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因此,非生物類大學生在學習生命科學知識的他同時,應學會獨立思考,掌握不斷學習的能力,緊跟科技發展步伐。而專題討論式的教學方法,對培養大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信息獲取能力、信息分析判斷能力、外文應用能力等,有很大的幫助。
在生命科學概論的遺傳學教學中,采用專題討論式教學方法,會給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機會,讓其語言表達能力、臨場發揮能力、應變能力等得到鍛煉。而且,很多學生也很喜歡這種教學方式,期望能夠多開展一些這樣的教學活動。
三、專題討論的不足和解決思路
(一)存在的不足
生命科學概論作為非生物類專業學生的課程,根據學生對象,在該教學方式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不同專業和年級的教學班,在專題討論組織方面比較困難。例如,有學生說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專題,而小組式分工協作容易使積極性不高的學生偷懶,個別學生參與度不高,最后專題形成與討論僅僅依靠小組內幾位學習認真、有興趣的學生來完成。一些學生在引用文獻時過多引用英文二次或三次文獻,沒有較好地閱讀原文獻,容易造成引用偏差。還有,其評價方式有待細化和科學化等。
(二)解決思路
了解學生的興趣與態度,擬定的專題討論應貼近需要、實用,增加討論熱情等。在興趣的指引下,學生才不會覺得這是一種學習壓力,而會主動積極去獲取相關專題知識。
針對學生英文文獻閱讀能力較弱現象,教師在平時上課過程中可根據授課內容,用較短的時間增加英文文獻的閱讀與講解,并讓學生試著翻譯文獻,布置英文文獻閱讀任務,以讀書筆記的形式間接提高學生英文文獻的閱讀時間和能力。
針對評價方式與標準,征求其他學科教師和學生的意見,以提高學生的知識面和師范技能,設置更為合理的標準。
參考文獻:
[1]曹陽,張霞,高捷,等.通識教育中生命科學素養教育初探[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1,1(1):30-31.
[2]魏俊杰.生命科學類課程教學探索與實踐[J].安徽農學通報,2011,(12):89-90.
[3]明鳳,常芳,李捷.互動式的“教與學”――“現代生命科學導論”課程授課方法初探[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3,3(4):10-13.
[4]邢萬金,莫日根,蘇慧敏.遺傳學教學內容中與其他課程重疊部分的處理[J].高校生物學教學研究(電子版),2011,1(2):10-13.
[5]唐建軍,吳敏,陳欣,等.浙江大學生命科學通識課程開設討論課的探索[J].2014,4(1):12-16.
[6]張羽.生物教育專業《遺傳學》教學改革的探索[J].遺傳,2008,30(2):246-250.
【生命科學概論結課論文】相關文章:
生命科學概論論文(精選7篇)01-25
中外美術鑒賞結課論文05-19
生命科學的論文07-02
結課論文致謝詞(精選11篇)06-23
生命科學的論文【推薦】07-03
選修課結課論文格式02-24
房屋建筑學結課論文11-22
生命科學最新研究論文12-09
全科醫學概論論文01-01
生命科學的論文[精品15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