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企業合同管理研究論文
摘 要:摘要 :論述鐵路企業合同管理和鐵路企業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及主要問題,從鐵路行業應牢固樹立依法治企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鐵路企業合同管理制度、構建科學的鐵路企業合同管理流程、設置鐵路合同管理專職人員、規范法律事務管理機構和建立健全鐵路企業法律
關鍵詞:合同管理論文
近年來,我國鐵路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隨著中國鐵路“走出去”戰略進程的逐步推進,我國鐵路關鍵技術不斷創新,鐵路企業的“硬實力”技術水平已在國際競爭中展現出優質水準。但是,中國鐵路“走出去”戰略在擁有多種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眾多挑戰。例如,鐵路領域范圍廣、工程投資多、標準精細化、投產時間久,以及鐵路技術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技術開發與合作日益復雜、市場份額占有率競爭激烈、是否存在知識產權侵權糾紛等都有一定的風險,要在競爭中占據優勢,鐵路企業應在自身經營管理等“軟實力”方面練好內功。因此,完善合同管理作為鐵路企業內部管理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企業應對市場競爭、防范化解法律風險、合理規避知識產權糾紛的中堅力量,同時也為鐵路技術“走出去”戰略奠定基礎。鐵路企業應樹立依法治企的管理思路,完善合同管理模式,夯實合同管理基礎工作,隨著中國鐵路總公司頒布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合同管理辦法》的出臺,鐵路企業合同管理與法律風險控制工作將深入持久開展下去。
1鐵路企業合同管理概述
法學評論者這樣說過:“法律是人類最偉大的發明。別的發明讓人類學會駕馭自然,而法律的發明,則令人類學會如何駕馭自己[1]。”在企業經營管理工作中,合同管理是依法治企的關鍵因素之一。合同管理是一個完整的邏輯閉環,從前期審查、談判、起草擬定合同開始,到后續的履約、監督、糾紛解決機制等環節,環環相扣,需要完整的管理機制運作、執行和配合。合同管理的鮮明特征在于具有延續性、動態性、系統性、全面性,是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邏輯。隨著我國鐵路企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中國鐵路已走出國門,面臨國內外的復雜環境與競爭,需要加強鐵路法律、法規建設。鐵路合同管理工作是基本且長期的,是現代鐵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點,是維護鐵路企業自身合法權利的保障,是促進鐵路企業穩定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鐵路企業的合同管理黃楓: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機車車輛研究所,工程師,北京,100081摘要:論述鐵路企業合同管理和鐵路企業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及主要問題,從鐵路行業應牢固樹立依法治企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鐵路企業合同管理制度、構建科學的鐵路企業合同管理流程、設置鐵路合同管理專職人員、規范法律事務管理機構和建立健全鐵路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等方面提出優化鐵路企業合同管理模式對策。建議鐵路企業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合同管理模式,有效防范且合理化解合同法律風險,提高合同管理法律風險預警防范能力。
2鐵路企業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風險及主要問題
2.1法律風險
“風險”一詞最早出現于美國學者威雷特的理論,他認為風險即為“不愿發生的事件發生的不確定的客觀體現,具體而言,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風險具有不確定性”[2]。相關法學學者提出:“在國際市場法律風險的戰場上,中國企業還像一個既沒有受過正規訓練又沒有足夠裝備的新兵,在這種情況下,與準備充分的外國競爭者相比,中國企業會遇到更多的法律風險問題[3]。”在我國鐵路快速發展態勢和“走出去”的國際化進程中,要應對諸多不確定的因素,必然存在法律風險,合同作為企業間的經營紐帶,合同管理是企業經營的基本管理手段之一。因此,在鐵路企業合同管理中,應注重法律風險的防范。一般而言,合同法律風險主要源于合同訂立、合同履行和糾紛解決3個層面(見圖1)。
(1)合同訂立。當事人必須具備相應的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簽約時如果沒有要求對方提供資信證明等材料,或者對方當事人不具備簽訂合同的資信條件,都可能產生因主體資格不合法而導致合同無效的法律風險。此外,合同內容欠缺重要條款、條款表述有歧義,容易出現重大誤解,顯失公平,從而導致合同糾紛的法律風險。
(2)合同履行。因企業合同管理風險防范意識不強,未進行合同動態及全過程管理;忽視合同文本管理,對合同涉及的書面材料沒有仔細審核及保存等多種因素,導致產生合同法律風險。特別是在鐵路企業簽訂和履行技術合同中,在涉及知識產權條款問題上,尤其要注重法律風險的防控,鐵路企業與外企在技術引進、合作開發過程中,應警惕知識產權條款是否存在合同陷阱。目前,國外企業在國內對我國鐵路技術形成糾紛的困擾可能性很小,但當我國鐵路走出國門后,應把國外企業對我國鐵路走出去的國家提起訴訟的可能性納入風險范疇。此外,企業法律管理人員如果對國外的法律環境、法律知識掌握不夠,沒有解決國際法律問題的經驗與技巧,也可能導致企業的經濟利益受損。鐵路企業應做好合同法律風險防控的基礎性工作,特別是在知識產權合同的簽訂與管理方面,應始終保持清醒頭腦,警惕在國外出現知識產權糾紛。
(3)糾紛解決。在日常管理中未對合同涉及的相關材料妥善保管,往往在糾紛發生后進行訴訟或仲裁,因舉證不利而帶來法律風險。另外,許多訴訟當事人因忽視訴訟時效的期限性要求,導致敗訴的風險發生。《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規定,訴訟時效的期限為2年,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之日起開始計算。如果超過訴訟時效后再起訴,那么權利人就喪失了勝訴權。
2.2主要問題
(1)合同管理制度及管理模式有待提升。目前,許多鐵路企業都有自己的合同管理制度,有效做好對于合同的規范化、合法化、體系化、合理化的科學管理是關鍵。(2)合同當事方資信調查不夠。為快速實現訂單增長目標,有些鐵路企業在簽訂合同之前沒有做前期準備工作,未對對方當事人進行資信審查和能力法律風險評估,簽約后暴露出其經營不利和出現履約問題,導致出現合同糾紛。(3)合同履約監管不嚴格。合同訂立后,企業合同管理部門和經辦部門沒有進行動態跟蹤,也未實施相關的配套監管措施和履約機制,造成合同簽訂與合同履行脫節,在合同履約中可能會產生法律風險。(4)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合同管理沒有借助高效率的管理平臺提升工作效率,資源沒有得到整合,憑借電子表格臺賬或是單一管理軟件是不夠的,企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亟需提高。(5)合同管理人員法律素養應該加強。許多鐵路企業沒有設立專門的法律事務部門,合同管理人員的法律知識儲備不足,對解決問題和規避糾紛等能力應加強培訓和提高。(6)沒有規范的合同示范文本,權利義務約定不明確。某些企業訂立合同時,沒有咨詢法律意見,也沒有統一合同示范文本,造成合同條款凌亂、遺漏、權利義務約定不明確或不平等,違反誠實信用原則,風險意識欠缺。
3優化鐵路企業合同管理模式的對策及建議
現代企業的合同管理模式及方法多種多樣。例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合同管理模式特點在于管理制度規范化、內容流程標準化、方法手段先進化。其一,在合同管理制度方面,對合作對象確定、合同前期談判調研、合同審查及審批進行嚴格把關,重點對合同管理容易出現漏洞之處加強風險防控。其二,在合同管理流程方面,根據需要簡化流程,明確重點,便于把控,從合同立項到合同歸檔全程把關,并注重合同當事方和法人代表授權委托管理[4]。其三,在合同文本制定方面,由于石油企業專業復雜、交易種類繁多、風險因素較大,法務部門編制了40余種合同范本供企業使用,以便企業有效防范法律風險,并強化了合同管理機制。其四,在合同業務管理方法手段方面,建立合同管理信息化系統,實現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網上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針對鐵路企業合同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及合同法律風險的分布,結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合同管理的成功范例,提出以下對策及建議。
3.1鐵路行業應牢固樹立依法治企的管理理念
依法治企應秉承“市場競爭、法律先行”的管理理念,按照“依法經營、依法管理”的辦事原則[5],在合同管理中切實做好法律風險防范,規避風險,維護企業效益的同時也應履行社會責任。
3.2建立健全鐵路企業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需要一套完整且有效的管理制度,能夠把企業各部門的分工合理鏈接,層析清晰,權責明確;能夠有效監控合同的簽訂、履行、解決糾紛等環節,使合同管理順利開展。例如,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的《中國鐵路總公司合同管理辦法》及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合同管理辦法》(2015年修訂版)都體現了完善的管理制度。
3.3構建科學的鐵路企業合同管理流程
科學的合同管理流程有助于提高合同管理工作效率,明確合同管理部門及相關責任人的權限,防范、化解、合理規避企業法律風險。一般而言,一套完整的合同管理流程涉及合同前期審核管理、合同中期履約管理、合同后期糾紛解決機制/評價管理3個階段(見圖2),每個階段含有若干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層層把關,做好風險防控。
3.4設置鐵路合同管理專職人員,規范法律事務管理機構
專業的法律事務團隊是企業做好合同管理、處理法律事務糾紛的利器。統一合同管理部門有利于明確合同管理職責與權限。企業應設置專職合同管理人員及法律事務管理人員,建立企業法律顧問制度。例如,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有法律顧問800余人,國家電網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在全球系統配備的專職法律工作人員都有1000余人[6]。同時,企業應通過加強培訓等方式促進合同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提升。
3.5建立健全鐵路企業法律風險防范體系
建立健全企業合同法律風險防范體系,企業合同管理應對管理機構設置及管理模式、合同管理人員配備、制度辦法制定、流程控制、信息監管、示范文本等法律風險要素進行把控(見圖3)。了解和掌握合同管理要素后,應全面建立企業合同法律風險防范機制。首先,企業各部門應遵循目標控制、全面運行、科學運作、動態調控的原則,對合同管理要素中可能存在法律風險的部分進行重點把控,因為任何環節基礎因素的缺失都有可能造成法律風險的存在。例如,合同經辦人不遵守流程控制設計理念或戰略;合同經辦部門沒有得到有效的風險控制信息;交易的規范性和透明度不充分;合同管理人員培訓和法律意識素養提升不到位;合同文本出現漏洞等。第二,在制訂內部合同管理制度時,要分析調查,建立調查響應制度。例如,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企業合同管理建立了調查表制度,從規范到位與否、流程明確與否、動態調整及時與否等方面綜合考量,以減少理論對合同實際履行的不適應性[7]。
第三,強化合同審查,推行示范文本制度,履約動態監督,控制風險點。訂立合同前,合同管理部門及經辦部門應要求對方提供營業執照、授權委托等資信證明材料,合同訂立中要注重對合同風險評估及聯簽審查,訂立后應對價款支付、是否違約、爭議解決等方面進行全程監督和動態跟蹤。同時,積極推行合同示范文本制度,優質水準的合同文本有助于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例如,在技術合同條款中,對知識產權的使用可約定成知識產權獨占許可、排他許可或普通許可,許可是否付費、許可的期限及地域等內容[8];也可約定不侵權保證條款、責任限制條款等內容,力求實現對本方有利的條款約定。同時,要警惕技術引進和技術合作開發中的知識產權條款陷阱。
例如,合作開發中的專利申請權和所有權歸誰所有,專利許可使用費由誰繳納;合作方是否承擔因專利許可或轉讓而產生的法律糾紛;產生法律糾紛后由誰負責專利侵權賠償等問題。第四,應做好合同的檔案管理工作,按照一事一檔的分類標準,對所有訂立的合同及相關材料進行立卷歸檔,以便以后查找利用。鐵路企業應將合同法律風險融入到企業戰略和經營管理層面,與企業的實際業務相匹配,合同法律風險管理是企業在權衡發展規劃、市場競爭環境、管理機制、資源優化配置等因素基礎上,穩中求進,不斷完善的發展過程。為加快中國鐵路“走出去”戰略步伐,鐵路企業應建立合同法律風險防范機制,堅持“事前預防、事中控制為主、事后救濟為輔”的原則,努力實現和諧健全的企業合同風險防范體系。
3.6積極推行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提升管理手段
目前,鐵路企業合同在數量上呈上升趨勢,內容繁多,人工整理合同數據及合同檔案已不能適應合同管理發展趨勢。在“大數據”發展的時代,鐵路企業應建立自己的合同信息化管理系統,采用先進的管理模式,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等將合同管理平臺建成簽訂合同、履行合同、終止合同的一條龍管理模式。例如,以北京縱橫機電技術開發公司為代表的鐵路行業高新技術企業,正在實施企業資源計劃(ERP)系統。ERP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決策運行手段的管理平臺,把企業的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管理流、價值流等緊密地集成起來,實現企業內部資源與企業相關的外部資源整合、優化和共享[9];甲骨文公司(ORACLE)為某企業設計的信息化“合同到收款”流程見圖4,該流程從合同管理、訂單獲取、訂單確認、發貨確認、應付賬款等方面形成了完整、規范、集成、協作的管理模式[10]。合同信息化管理可優化企業合同管理流程,幫助合同管理人員及時掌握合同簽訂、履行情況,提高工作效率[11-12],合同管理部門可及時發現和解決合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避免法律風險的發生。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合同管理模式,有效防范且合理化解合同法律風險是當今鐵路企業依法治企的重要工作。鐵路企業應充分認識合同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結合工作實際,挖掘合同管理的法律風險點,提高合同管理法律風險預警防范能力,找出企業合同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此外,企業內部的相關部門應緊密配合,做好合同管理中的銜接,提升企業綜合治理管理整體水平。鐵路企業應練好管理“內功”,增強“軟實力”,為中國鐵路“走出去”戰略打好基礎,保護鐵路核心關鍵技術,把不確定性風險給企業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優化鐵路企業經營管理模式,使企業在可持續發展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
【鐵路企業合同管理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