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國物流產業現狀、存在題目與發展趨勢
[摘要]在我國,物流產業正處于高速增長和激烈競爭階段。在這一過程中,國內物流產業的弊端逐漸顯現。物流產業市場機制不健全,缺乏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增長方式仍然處于粗放式經營的層面;物流產業空間布局上呈現區域梯級發展模式,明顯存在城鄉物流“二元鴻溝”現象等。與此同時,由于國際物流與國內物流正在發生實質性的融合,國內物流產業越來越朝著集約化與協同化、信息化、服務優質化、綠色化和國際化的趨勢發展。 [關鍵詞]物流產業;現代物流;物流趨勢物流產業是現代社會化大生產和專業化分工不斷加深的產物,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加速器”和“第三利潤源泉”,其發展程度是衡量一國現代化程度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之一。當前,伴隨經濟全球化以及世界范圍內服務經濟的發展,物流產業作為一個新興的服務部分,正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興起,跨國化、規模化和網絡經濟化等現象已經成為全球物流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一、我國物流產業處于高速增長和激烈競爭階段
(一)我國物流產業正處在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長階段
縱觀我國物流業發展的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78年以前,當時由于受到計劃經濟和原蘇聯模式的影響,物流業主要是保證國家指令性計劃分配指標的落實,很大程度上忽略物流的本錢與經濟效益;第二階段是1978—1993年,伴隨著改革開放,逐步實現了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西方先進的物流思想也同時在國內受到重視,物流產業處于初始成長期;第三階段是1993—2000年,由于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和企業物流需求的不斷增加,現代物流得到廣泛重視并實現規模化的快速發展;第四階段是2001年以后,我國加進WTO后,外資物流企業大量涌進我國市場,推動國內物流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據相關統計表明,最近五年我國物流產業年均增幅在20%以上,預計2010年物流產業將達到9600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5%以上,遠遠高于美國的10%和加拿大、西歐的9%。物流產業已名副實在地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和企業創造利潤的源泉之一。
(二)我國物流產業呈現多元化格式,競爭更為激烈
按照我國加進WTO時的承諾,2005年,在商品分銷、公路運輸、鐵路運輸、倉儲、貨運代理、郵遞服務等物流市場領域已經全面開放,市場主體正呈現國有、集體、個體、中資、外資等各種所有制物流企業相互依存、同臺競爭、相互促進的多元化的局面。一是國外跨國公司以合資或獨資形式建立外資物流企業,為其在中國的生產、銷售和采購等物流活動提供越來越全面的服務;二是民營物流企業按照現代物流理念和經營模式建立的新型專業物流服務企業,成為物流市場最具活力的氣力;三是傳統的運輸、貨代、倉儲、批發國有企業,還是物流市場的主力軍。這種多元結構使我國物流產業形成了激烈競爭的格式。
(三)我國第三方物流方興未艾
第三方物流模式是一種個性化、多功能的增值服務、效益和效率都比較高的現代物流社會化服務模式,受到全球企業的廣泛關注。日本、歐洲和美國等發達國家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的比率分別高達80%、76%和58%,而且需求仍處在不斷增長之中。我國第三方物流開始于20世紀末,現已發展成為一個具有較高發展潛力的嶄新行業。據統計,我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營業額從2001年的400億元增加到2004年的1000億元,年均增長36%。中國倉儲協會第三次物流市場調查表明:57%的生產企業和38%的貿易企業正在尋找新的物流代理商,企業對第三方物流的滿足度逐漸進步。預計到2010年,國內第三方物流將達到3700億元,年均增幅25%左右;到2020年達到22900億元,年均增幅20%左右;第三方物流占全社會物流比重,2010年將達到30%~40%,2020年將達到70%~80%。
二、我國物流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題目
我國物流產業伴隨改革開放的步伐,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初具規模。然而,同發達國家物流產業相比較,我國物流產業還相對落后,一些弊端逐漸顯現。特別是在我國加進WTO以來,物流產業明顯暴露出落后和不適應的劣勢。
(一)我國物流產業市場機制不健全,缺乏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
現代物流產業涉及內貿、外貿、鐵道、交通、民航、郵政、海關、質檢等多個部分,橫跨運輸、倉儲、裝卸等不同的行業和地區。這就必然要求通過建立政府部分間的綜合協調機制,構建同一、高效的現代物流體系。然而,受計劃經濟以及物流產業起步晚等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物流產業實際上處于條塊分割的治理體制,物流產業的治理權限被分割在若干個部分和地區,各部分和地區自成體系、自我治理,使得部分之間、地區之間的權利和責任相互重疊,無法形成有效合作和協調發展的現代物流產業體系。在現代物流體系缺位的背景下,物流資源無法得到科學、有效的同一配置,阻礙物流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我國物流產業增長方式仍然屬于粗放式經營模式
盡管我國物流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但同發達國家物流產業相比較,我國物流產業整體水平弱,物流產業仍然處于粗放式經營的層面,質量和效益并不理想。一方面,發達國家通過推行現代物流精細化經營,物流本錢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重已經降低到10%左右,而我國2005年這一指標仍為18.5%,是發達國家的兩倍。這就意味著我國物流本錢是發達國家的兩倍多,物流產業效率偏低。另一方面,我國物流業務附加值低,增值服務少。多數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只能提供單一運輸和倉儲服務,缺乏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務、庫存治理、物流本錢控制等增值服務,特別是在物流方案設計以及全程物流服務等高附加值服務方面還沒有全面展開,導致物流活動長期處于低水平的粗放階段。
(三)我國物流產業空間布局上呈現區域梯級發展模式,明顯存在城鄉物流“二元鴻溝”現象
我國物流產業空間發展不平衡,東部沿海地區明顯領先于中西部地區,表現為物流基礎設施和規模大的物流企業多集中于東部沿海地區。據統計,我國物流基礎設施54%分布在東部、30%分布在中部、16%分布在西部,呈現明顯梯級遞減模式。物流基礎設施“鴻溝”已經成為制約中西部物流產業快速發展的瓶頸。在2005年度的中國物流百強企業中,東部地區有87家,而中西部地區僅有13家。另外,我國城市物流與農村物流發展嚴重失衡,農產品物流與農資物流發展滯后,城鄉物流“二元鴻溝”現象明顯。目前,農村交通網絡還不夠發達,農產品物流設施、設備落后,農產品現代物流企業幾乎是空缺,造成我,國農產品物流低效率。據資料顯示,我國水果、蔬菜等農副產品在采摘、運輸、儲存等物流環節上的損失率高達25%~30%。
三、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網絡經濟的興起,全球物流服務業加速發展,延伸到全球的每一個角落。我國自加進WTO以來,國內物流產業先后經歷了從保護到全面開放的過渡階段,國際物流與國內物流正在發生實質性的融合,推動國內物流產業朝著協同化、信息化、服務優質化、綠色化和國際化的趨勢發展。
(一)物流產業協同化
21世紀是一個物流全球化的時代,制造業和服務業逐步一體化,大規模生產、大量消費使得經濟中的物流規模日趨龐大和復雜,傳統的、分散的物流活動正逐步拓展,整個供給鏈向集約化、協同化的方向發展,成為物流領域的重要發展趨勢之一。從物流資源整合和一體化角度來看,物流產業重組、并購不再僅僅局限于企業層面上,而是轉移到相互聯系、分工協作的整個產業鏈條上,經過服務功能、行業資源及市場的一系列重新整合,形成以利益供給鏈治理為核心的、社會化的物流系統;從物流市場競爭角度看,隨著全球貿易的發展,發達國家一些大型物流企業跨越國境展開連橫合縱式的并購,大力拓展物流市場,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物流行業已經從企業內部的競爭拓展為全球供給鏈之間的競爭;從物流技術角度看,信息技術把單個物流企業連成一個網絡,形成一個環環相扣的供給鏈,使多個企業能在一個整體的治理下實現協作經營和協調運作。
(二)物流信息化
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和不斷普及,推動傳統物流方式向物流信息化轉變。物流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核心,是指信息技術在物流系統規劃、物流經營治理、物流流程設計與控制和物流作業等物流活動中全面而深進的應用,并且成為物流企業和社會物流系統核心競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流信息化一般表現為三方面:一是隨著物流信息化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解決信息的采集、傳輸加工共享題目,實現物流信息的商品化;二是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物流信息處理的電子化和計算機化,促進企業流程改造,提供優化的解決方法,例如倉儲優化、運輸路徑優化等;三是物流信息傳遞的標準化和實時化,進步上下游企業信息的協調性和整體效益,進步整個供給鏈的效率和競爭力。
(三)物流綠色化
伴隨生態經濟與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提出,現代物流的發展必須優先考慮環境題目,需要從環境角度對物流體系進行改進,即需要形成一個環境共生型的物流治理系統。綠色物流正在這一背景下成為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綠色物流是指在物流過程中抑制物流對環境造成危害的同時,實現對物流體系的凈化和優化,從而使物流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我國,由于經營者和消費者對綠色經營、綠色消費理念的進步,綠色物流正日益受到廣泛和高度的重視,初步搭建起企業綠色物流的平臺。不少企業使用“綠色”運輸工具,采用小型貨車等低排放運輸工具,降低運輸車輛尾氣排放量;采用綠色包裝,使用可降解的包裝材料,進步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再生利用率;開展綠色流通加工,以規模作業方式進步資源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到2005年底,全國已有12000多家企業獲得了ISO14000環境治理體系認證,800多個企業、18000多種規格型號產品獲得環境標志認證。物流綠色化作為一種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正在得到普遍認同。
(四)物流服務優質化
消費多樣化、生產柔性化、流通高效化時代使得社會和客戶對現代物流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對傳統物流形式帶來了新的挑戰,進而使得物流發展出現服務優質化的發展趨勢。物流服務優質化努力實現“5 Right”的服務,即把好的產品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以適當的數目、合適的價格提供給客戶將成為物流企業優質服務的共同標準。物流服務優質化趨勢代表了現代物流向服務經濟發展的進一步延伸,表明物流服務的質量正在取代物流本錢,成為客戶選擇物流服務的重要標準之一。
(五)物流產業全球化與國際化
近些年,經濟全球化以及我國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更多的外國企業和國際資本“走進來”和國內物流企業“走出往”,推動國內物流產業融進全球經濟。在我國承諾國內涉及物流的大部分領域全面開放之后,USP、聯邦快遞、聯合包裹、日本中心倉庫等跨國企業不斷通過獨資形式或控股方式進進中國市場。目前,外資物流企業已經形成以長三角、珠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等經濟發達區域為基地,分別向東北和中西部擴展的態勢。同時,伴隨新一輪全球制造業向我國轉移,我國正在成為名副實在的世界工廠,在與世界各國之間的物資、原材料、零部件和制成品的進出口運輸上,無論是數目還是質量正在發生較大變化。這必然要求物流國際化,即物流設施國際化、物流技術國際化、物流服務國際化、貨物運輸國際化和流通加工國際化等,促進世界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
四、發展我國現代物流產業的幾點思考
上述分析表明,國內物流產業存在多方面題目,面臨著適應各種新趨勢的巨大壓力和挑戰。解決這些題目的根本途徑在于實現國內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的順利轉變。現代物流是建立在新的政策體制、技術手段、企業制度、運行機制的平臺上的,對社會物流資源的全面整合,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在上述的轉變過程中需要重點思考以下三個題目。
(一)充分發揮政府在物流產業發展中的指導作用,積極發展現代物流產業
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現代物流產業同各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著巨大的關聯性,各國政府在其本國物流產業的發展中也都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比如,2002年12月,日本通過《新綜合物流施策大綱》,明確了物流信息化、人才培養、包裝機械化、庫存治理數字化等方面的標準,實現了同一的物流治理體系,為日本現代物流產業發展展墊了道路。然而,我國物流產業仍然處于分割治理體系之中,極其不利于物流產業的發展。政府應該從整體上重視物流發展的規劃工作,制定完善的物流產業政策,建立物流產業從宏觀乃至行業治理的有機體系,形成公道的物流產業結構,實現治理上的科學、公道分工。在這一過程中,政府應積極發揮三種功能。第一,政府應通過政策創新引導物流產業的發展方向,發揮市場經濟治理者的功能。現代物流產業的相關治理部分應積極遵循物流產業發展的特點和規律,創新治理制度和治理方法,制定適應物流發展的投融資、土地開發和利用、城市交通管制、運輸政策等綜合性政策,使各個行業和各級治理部分在治理上進行通力合作和有效配合,克服多部分治理體制的弊端。第二,完善物流發展所需的宏觀環境建設,發揮現代政府的服務功能。按照大流通的思路,公道布局綜合物流中心或物流基地,完善國內物流基礎設施系統,加強物流信息系統和物流標準化建設,推動物流產業向集聚化、聯合化、規模化方向發展。第三,平衡東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發展鴻溝,發揮經濟杠桿的調節功能。通過特殊的政策傾斜,發揮東部沿海物流產業的牽引力作用,支持和鼓勵東部沿海地區物流產業帶動中西部地區共同發展,促進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物流產業的平衡發展。
(二)轉變物流企業經營方式,努力進步物流產業核心競爭力
加進WTO后,我國與全球市場的聯系日益緊密,國內物流企業與國外物流企業的競爭更為激烈。但是國內物流企業經營治理方式落后,缺乏核心競爭力。比如,粗放式經營造成社會財富的巨大浪費,過度的環境污染遭遇發達國家的綠色壁壘,這些都將使得物流產業遭受沉重的打擊。因此,轉變物流企業經營方式,改善物流治理水平,提升物流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將是領先國際物流市場的重要戰略。首先,實現粗放式經營模式向節約型、精益經營模式的轉變。注重精細治理,避免粗放經營,運用現代物流技術和治理方式,利用較少的物流資源完成盡可能多的物流量。其次,大力發展循環物流,實現可持續發展。政府積極制定綠色物流規劃,倡導綠色包裝,鼓勵發展逆向物流,支持企業建立產業生態園區和實施綠色供給鏈治理。最后,整合電子商務與第三方物流。信息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使得電子商務和第三方物流有著自然的聯系,兩者的整合將極大地進步物流企業經營效率。一方面,第三方物流的健康發展依靠于完善、健全的物流網絡體系,網絡上點與點之間的物流活動應保持系統性、一致性,電子商務恰好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通過建設門戶網站,為商家與客戶之間提供交換信息、進行交易、全程追蹤的信息平臺,為電子商務的順利實現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三)發展國際物流,積極參與全球供給鏈一體化
我國加進WTO后,跨國公司的全球供給鏈整合延伸到國內,企業的經營視角已不再局限于某個地區,而是轉向全球市場,物流國際化成為不可阻擋的必然趨勢。如何應對物流國際化將是國內物流企業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首先,我國物流企業應增強全球化物流的整體意識,積極制定、實施國際化物流戰略,通過技術革新進步國內物流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和本錢上風。其次,積極參與全球動態同盟供給鏈,利用網絡技術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一條經濟利益相連、業務關系緊密的行業供給鏈,實現資源共享、上風互補,充分利用國內、國外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來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競爭環境,加速商品周轉、資金活動、減少庫存和加速商品的國際流通。
[參考文獻]
[1]羅子俊.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幾點建議[J].團體經濟研究,2006,(10).
[2]汪叫.2006:我國物流發展的回顧與展看[J].綜合運輸,2006,(3).
[3]馬天山.我國物流業發展戰略研究[D].長安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
[4]李文靜.國外綠色物流的發展與實踐[J].物流技術,2005,(9).
[5]仵自連.發展我國現代物流產業建立高效暢通的物流體系[J].中國物價,2005,(6).
[6]黃小彪.關于我國物流產業發展的思考[J].貿易經濟文薈,2005,(1).
[7]張麗君.關于物流產業發展的幾個題目[J].團體經濟研究,2006,(4).
[8]劉玉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與產業結構的優化[J].產業技術經濟,2003,(5).
【我國物流產業現狀、存在題目與發展趨勢】相關文章:
我國零售企業物流治理存在的題目及對策12-06
論我國數字圖書館發展現狀及存在的題目03-21
我國混凝土機械現狀與發展趨勢03-18
我國緩刑制度現狀存在的問題和現狀之我見03-25
我國資產評估機構存在的題目及對策03-22
我國企業實施ERP存在的題目與對策03-21
《我國市場營銷的現狀及發展趨勢》03-20
我國飯店集團化的現狀與發展趨勢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