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心理健康教育與有效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
論文摘要:近些年來,課堂教學的改革開展得轟轟烈烈。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一線教師研究的重點課題。什么是“有效教學”?筆者認為有效教學是指在課堂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引領學生靈活解、掌握各門學科知識,形成自己的觀點、信念、世界觀,并能轉化成為應對生活的能力。同時師生要共同創設和諧的教學,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有效關注,形成學生積極的品質,達到知、情、意的統一,最終促進學生人格的不斷完善。
論文關鍵詞:心理健康;有效關注;有效互動;有效發展;有效提高
筆者既是一名學科教師,又是一名心理教師。多年的教學實踐使筆者認識到,將心知識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不失為提高課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心理教師和學科教師的雙重身份使筆者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
一、更新觀念 有效關注
人本主義心理學把人看做是努力尋求健全發展的人,認為人是值得信賴的,擁有巨大的潛能,并能夠自我,進行積極的改變。積極心理學也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向上的,特別強調積極的情緒體驗在人發展中的作用,認為個人的經驗獲得與成長是在與環境的積極互動中體現的,從而使人的潛能得到充分發揮。這些合理的主張更新了我的教育理念,使我對學生有了更加科學而客觀的認識,對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有了更加全新而深刻的思考。我們做教師的就是要努力為學生搭建健康成長的平臺,充分調動他們身上的積極因素,進行有效教學。
教育的最終目標就是將學生視為與自己平等的生命個體。教師要無條件地關注每位學生,在教學中不要因為學生的學習成績、性別、家庭背景、品行表現等的差異而將關注點只放在一部分學生身上。教師要善待每位學生,承認每位學生的價值,尊重每位學生的發展。在教學中筆者也是遵循這樣的教學理念,盡可能關注教室每個角落里的孩子,尤其是那些缺乏自信的學生。對他們言行的閃光點、光明面和長處及時給予有效的關注和鼓勵,挖掘他們的潛力,幫助他們重塑自信。教師對學生無條件的關注也表現在一些細節上,教師通過一些有聲和無聲的來表達對學生的尊重、理解。例如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筆者會將身體面對學生并微微前傾,和學生保持一種良好的目光接觸,在他們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面帶微笑,用目光和點頭來表示對他們的認可。通過這樣的一些體態語言告訴學生,“我和你們在一起,我在認真聽你們講話。”同時針對學生問題回答的情況,及時地通過有聲語言給予學生鼓勵和肯定。“你通過思考,找到了深層次的原因……”“看到你的進步,為你高興……”“你的思路非常清晰,表達也很流暢……”就在教師無聲和有聲的積極關注中,學生逐漸放松了情緒,表達得更加清晰和順暢,思維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拓展,個性也得到不斷的完善和發展。
二、創設情境 有效互動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課堂教學有兩條主線,即知識和情感,知識往往通過情感這個媒介才能更好地被學生理解、消化和吸收。一個和諧、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教學環境無疑會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和求知欲。課堂教學中,如何去激發學生的這種積極的情緒體驗,從而達到認知和情感的和諧統一,達到有效課堂教學的效果呢?
葉瀾教授曾提出:“人類的教育活動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類一種特殊的交往活動。”可見,良好的師生互動是開展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課堂如果缺少了互動,就缺少了生命的靈動。在課前如果看到學生有些疲憊或者困倦時,我會和他們進行一些互動游戲。比如做做手指操或者相互之間拍打背部,進行放松。既緩解疲勞又增進友誼,同時還能讓學生們帶著一種新奇和興奮的情緒進入到課堂教學中來。課堂上通過有效問題的設計,講、練、議的有機結合,小組同學之間的互助學習、合作學習,創造了一種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在此情境中有利于學生提出問題和有創意的新觀點,在課堂中主動和別人交流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同時享有自由表達和闡述的空間,自由選擇話題的權利。師生良好的情感互動,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活力和內在動力,感受學習的樂趣。課堂進行中也經常會給學生穿插一些心理學的小故事、小測驗。調節氣氛的同時,又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學生對一些問題的認知和理解。課堂中有歡笑、有思考、有驚訝、有猜想、有感悟、有體會……有生命的課堂教學就是有效教學。
三、順應規律 有效發展
教師要實現教學上的有效性,就必須了解學生身心發育特點,尤其是他們的認知特點,以使自己的教學設計更加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從而達到好的教學效果。
高中學生處于青春發育的末期,身高和體重發展都將減緩,并逐漸趨向穩定。身體的結構和機能己達到成人水平,在認識能力的發展上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思維能力更加成熟,辯證思維和創造思維有了很大發展,抽象思維已占優勢,開始有意識地根據學習要求探究事物現象背后的本質,對于某些現象、觀點的批判性有所加強,不再盲從于教材、教師、家長給出的現成的解釋和結論。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展示自己,認識自己,從而不斷完善自己。在組織課堂教學時,應盡可能地讓學生去觀察、去體驗、去參與、去猜想、去大膽質疑……“你發現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感悟到了什么?”“你還有沒有別的思考?”這些話語會經常出現在筆者的課堂中。而這也正是有效課堂教學所倡導的理念,可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高中學生自我意識高度發展,也使他們對自己的了解更全面、更客觀。他們對自己內心世界的關注也更主動、更自覺,自尊心顯得更為敏感,他們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渴望成功的體驗。對于學生可能表現出的一些偏激的想法和過激的言行,我們做教師的要以一種寬容、接納的心態面對,盡可能地給學生創造一種安全的情感氛圍,承認并贊賞他們的內在價值,讓學生感受到在這個中師生間是完全接納的,自己可以暢所欲言,而不用擔心答不出問題時的難堪和答錯問題時受到責備。總之,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學就是有效教學。
四、運用方法 有效提高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及時地捕捉學生在學習時的疑惑,了解他們在理解上的困難,感受他們在情緒上的變化。在學生有疑惑、困難和變化時,可以嘗試運用一些訓練的方法幫助學生跨越學習上的障礙,消除情緒上的困惑,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三效目標。例如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對大量需要記憶的內容時,可以教給學生一些記憶的技巧和方法,像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讓學生順應記憶的規律,掌握記憶的方法,從而收到好的記憶效果。當課程進行中學生感覺到有些疲憊時,如何科學用腦,如何調整在課堂上的情緒狀態的建議,可以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走出困頓,以飽滿的情緒重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去。當面臨大考,一些學生表現出緊張焦慮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心態認知調整、緩解焦慮的放松訓練,告訴學生一些調整睡眠的小技巧和方法,讓學生以一種更加平和、自信的心態去面對考試。當成績出來后,一些學生面對起伏不定的成績心煩意亂、喪失信心時,幫助這些學生進行試卷的分析,調整狀態的同時制定下一個階段的學習計劃……筆者在學科教學中穿插了一些情緒調節和學習方法的指導,這種良性的循環也使筆者所帶班級的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師生間的關系和諧融洽。學生在學習、積累學科知識的同時,也學會了思考,學會了與人的交流和合作,學會了如何以更加陽光的心態去面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
教師精湛的教學,對學生積極有效的關注,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教學過程,和諧的教學環境,師生間良好的互動,構成了有效教學的內涵。而學生自主能動性的發揮,個性培養,適應能力的不斷增強,人格的不斷完善,則構成了有效教學的外延。有效教學是每位教師應追求的目標。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是多方面的,如何更好地把心知識運用到有效教學中,還需要我們在課堂實踐中不斷積累、探索,希望我們能在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心理健康教育與有效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相關文章:
對于小學朗讀教學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03-20
信息技術和舞蹈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05-28
關于高職院校教學資源整合研究03-02
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整合研究論文11-30
持續改進的整合治理研究03-21
持續改進的整合管理研究03-18
淺析初中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現狀論文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