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美術教育論文15篇[優選]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美術教育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1
【摘 要】畫畫本身是以培養人的想象力、創造力、觀察力、表現力、發散性思維能力,提高人的審美修養,從而提升綜合素養為目的,但當前,很多家長和老師的做法存在誤區,導致孩子不愛畫畫。本文就此為研究內容,分析其中原委,并給予相對建議。
【關鍵詞】兒童美術教育 審美 繪畫
【中圖分類號】G61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xx)07-0200-02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對兒童教育問題的關注度也在快速提升,《國務院關于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等文件的頒布足以證實全國上下對此問題的重視。《意見》中指出: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學前教育是開發孩子潛能、塑造孩子心理、培養健全人格的奠基階段,良好的學前教育可以成就孩子一生的成長,這是全民素質提高、民族強大的基石。美術教育是其中尤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它旨在使兒童提升美術基本素養,同時提高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創新能力,學會從大自然萬事萬物中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 當今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雖然人們的教育意識不斷提升,理念也逐漸改善,但當今在學前兒童美術教育方面多數家長和老師還依舊存在著問題:
1.指導方法不當
部分家長和老師深知美術對兒童智力等綜合能力提升的作用,但卻不知如何下手,指導怕誤導孩子,不指導又擔心放任自流。盲目地表揚夸贊會使孩子不思進取,一味地嘩眾取寵;而過分地指導不但使孩子的美術素養得不到很好的鍛煉,相反孩子會失去自信,失去自我。
2.依葫蘆畫瓢的教學方式
有些家長和老師會一筆一筆地教孩子畫畫,直到孩子也能像模像樣地畫出來。但這時卻發現孩子只會畫那些學過的東西,其余什么也不會或不敢畫了,孩子問得最多的就是“這個怎么畫”,“那個怎么畫”,或“這個我不會畫你教我吧”等問題。這樣做不僅沒有教會孩子怎么畫,反而更嚴重地扼殺了孩子的想象力、創造力,泯滅了孩子天真浪漫的天性。
3.以成人的審美觀欣賞兒童畫
成人的生活經驗豐富,對事物往往會客觀理性地對待,但兒童這一特定年齡段天真浪漫、善于想象,觀察身邊的一切往往更主觀。有些家長或老師若是看見孩子畫上畫的蝴蝶比花大或人比房子大了就連忙讓孩子擦掉重畫。如一次關于迎春節主題的課,大家都高高興興地陸續畫完下課了,一位家長看見孩子把對聯畫到了高樓大廈的頂上了就禁不住地說“寶貝兒,你畫錯了吧,你怎么可以把春聯掛到樓頂上呀?應該貼到大門兩邊的呀……”孩子沒有解釋,按照媽媽的指點快速地改了過來,最后贏得了媽媽的稱贊……
4.讓孩子比著同齡人或大師的優秀作品畫畫
美術課上,學生太多,老師輔導不過來,就在黑板上貼了張放大的少兒繪畫獲獎作品讓學生比著畫。說人家為什么畫這么好,好好學學,結果全班同學都瞪大了眼睛盯著黑板看一筆畫一筆,結果所有孩子都在畫同一張畫,而不是畫自己的想法。
這些做法不但不能實現畫畫的目的和作用,反而會導致孩子不自信、厭畫的結果。當然,每位家長和老師的出發點可能都是好的,只是做法和認知有些欠缺。筆者結合自身多年學前美術教學經驗及對兒童心理發展趨勢研究,就以上列舉的屢見不鮮的兒童美術教育方面的誤區,提出幾點建議:
二 引導兒童繪畫的建議
1.學會欣賞兒童畫
要站在孩子的視角觀察事物,盡可能不要做過多干涉。美國小學里的一節美術課是這樣上的:繪畫的主題是“太陽”,在老師不給任何提示和限制的情況下,學生們便開始畫起來。有的把太陽畫成圓的,有的畫成方的、三角的、半圓的,各種形狀和顏色的都有,還有一位同學的畫紙上沒有出現太陽,只有幾朵不成形的云彩,后面隱隱約約出現了幾束彩色的光線……學生陸續畫好,老師沒有做任何比較和評判,而是面帶微笑,非常認真地欣賞著每位學生的畫作,逐一給出鼓勵和贊揚。通過課堂創作,學生們個個自信滿滿,興趣更加濃厚,繪畫熱情更為高漲。
身邊一位朋友找我咨詢,她的孩子特別喜歡畫畫,雖然家里到處都是他的畫,但孩子是不停地畫,但他們就是欣賞不了,又不知該如何引導。她拿了一張兒子的畫給我看,紙的中間橫著畫了一根彎彎曲曲的線條,上面畫了一豎線,挨著右上側又畫了個小三角,畫面上方還有一些不規則的形狀,我看后被這位兒童的智慧驚呆了:這不是海面蕩起浪花,一條小帆船在海面上若隱若現,白云在天上自由飄散的場景嗎?朋友詫異極了:“你和我兒子講得一模一樣呀!但我們有時實在欣賞不了,又不敢強加干涉,不知后面該怎么引導了。”
我忙建議朋友說,目前正是孩子的繪畫敏感期,家長只需要給他提供充足的繪畫材料,寬松的.繪畫環境,站在孩子的角度,學會傾聽和欣賞,并給予及時的鼓勵和稱贊就可以了,不需要做過多的干預。隨著孩子的作品越來越多,畫面會越來越豐富和有想象力。
2.引導兒童作畫時要學會運用“聯想”
聯想是由一事物想起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是人腦對現實事物之間的某種聯系的反映,可分為接近聯想、對比聯想、類似聯想、因果聯想等。孩子4~9歲這個階段是培養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這就要求家長和老師們要
學會如何在這一特定時期內運用聯想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經過多年悉心觀察研究,關于聯想的方法,我總結如下:先找出一個點,再由該點發散出幾條線,即所謂的扇形結構。具體到每一堂課都需有一個主題(點),課堂教學圍繞這一主題引導學生思考與之有關的一些事情,并將其結合起來,再加以構圖方面的引導從而變成一張完整的畫。
以“螞蟻搬家”這一例子進行詳細說明。我讓孩子以討論式進行:由螞蟻大家能聯想到什么呢?(1)螞蟻的特征,個子小,有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六條腿等;(2)當時的天氣,是白天還是晚上,天氣怎么樣;(3)螞蟻成群結隊地搬家,搬的什么東西,在哪個地方搬,旁邊環境有什么等;還可以聯想到螞蟻洞、螞蟻王國,螞蟻王國里有國王王后士兵等,隨便從中找出某一或幾點都可以畫出一張非常有意思的作品。同是畫螞蟻,孩子心中想法各異,畫的畫也肯定會多姿多彩。孩子們在享受著畫畫帶來的樂趣的同時,發散性思維等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訓練。
3.適當引導孩子寫生
藝術來源于生活,大自然中的萬事萬物都有可能激發人們創作的靈感。經常外出觀光寫生,孩子不僅能加深對大自然的認知,還能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外出時可隨身攜帶速寫本,看見自己感興趣的景象或事物時隨時記錄起來,畫旅游日記。直面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水一木、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創作靈感最易激發。即便不能出去寫生,室內的每樣物品也可當做寫生對象,這樣做的目的既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又可以增強孩子發現美、欣賞美、感悟美從而創造美的意識。
4.以鼓勵為主,充分調動孩子繪畫積極性和主動性
要注重激發孩子的繪畫興趣,培養其發現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如一位6歲左右的小女孩垂頭喪氣地站在路邊,旁邊的媽媽瞪著雙眼一臉的怨氣:“你這都是畫的什么呀?亂七八糟的,以后什么東西也不給你買了,再想畫畫沒門兒”一邊說一邊把小女孩的畫撕得粉碎。不知到底是因為什么原因致使這位媽媽發這么大的脾氣。站在成人的角度來說,可能小女孩的畫沒有那么干凈、那么色彩斑斕、那么畫什么像什么,但我真心希望家長們能夠靜下心來反思反思:自己五六歲的時候都能畫些什么?孩子學畫畫的目的和作用又是什么?孩子天真浪漫的童年又去了哪里呢?
法國啟蒙思想家、教育家盧梭曾在《愛彌兒》一書中說過:“教育者只需能創造一個促進兒童自由發展的適當環境,然后放手讓兒童發揮本身的積極性,通過活動和個人經驗,認識生活,進行學習,健康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美術教育方面,父母、教師都應該牢記:盡可能地給孩子提供寬松自由的創作和想象空間,及時恰當地給予鼓勵,調動孩子的積極主動性,為其以后能夠在廣闊的藝術國度里自由翱翔插上堅實的翅膀!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2
內容提要:
詩畫教學是針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思維特點,教學內容貼近幼兒生活經驗,運用幼兒喜歡的節奏明快、朗朗上口、情節有趣的詩歌,配以線條簡潔、生動形象、一目了然的簡筆畫、圖形畫、一筆畫等各種形式,邊誦邊畫進行美術教學活動,并整合各領域教學,讓“幼兒手口腦并用、教學玩合一”,發展了幼兒的創造力、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提高了幼兒的整體素質,幼兒興趣濃,易于接受,深受幼兒和教師的喜愛,廣泛應用于幼兒園美術教學,效果顯著。
關鍵詞:詩畫教學 美術教育 幼兒 邊誦邊畫
興趣能導致意專心誠,進而對感興趣之事表現得分外熱衷。人們常把志和趣連在一起,稱為志趣,志者志向,趣為志之源,人的志向、目標在興趣的沃野上才會開出芬芳的花朵,任何能力的發展也應是以激發興趣為前提的。幼兒時期,對于事物的認知易受興趣的驅使,興趣是促進幼兒產生學習動機和創造欲望的主要因素。幼兒學習創造的主動性就是因興趣而產生的,因而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
詩畫教學是在“詩畫”活動中,孩子們手口一致,邊誦邊畫,邊說邊做,隨著詩歌情節的發展,呈現出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形象,一幅幅豐富多彩的畫面。根據不同內容的教育目標,形成各種趣味詩畫游戲,使其視之有物、聞之有聲,既能讓幼兒感興趣,又能綜合貫穿五大領域認知內容,寓教于樂,愉快教學,在詩情畫意之中,育情感、增智能、練思維、學本領,達到“手口腦并用、教學玩合一”的教育佳境。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創設自主學習、主動建構知識意義的學習情境,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習的興趣。
一、詩畫教學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的優勢。
(一)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孩子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運用詩畫教學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手口腦并用、教學玩合一,使他們思維積極,想象豐富,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培養他們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他們整體素質的提高。
傳統的`美術教學模式,教師出示范例-講解范例-幼兒模仿-教師講評,對幼兒來說,枯燥的形式缺少審美的感知,很難激發幼兒的興趣,而詩畫教學是結合教育教學的認知內容,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與生活、游戲之中。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使傳統教學中無法或難以表達的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幼兒的面前,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興趣。
(二)詩畫教學能促進擴散性思維的發展,培養幼兒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和創造力。
當今的社會日新月異,對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會模仿,不懂創新的人要被淘汰,詩畫教學在幼兒創新意識的培養中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幼兒可根據圖畫創編繪畫詩歌,邊說邊畫,詩歌和線條相結合生成一幅幅畫面 ,使幼兒思路開闊,想象豐富了,培養了幼兒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二、詩畫教學在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中的具體運用:
在幼兒園美術教育中運用詩畫教學,對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表現美的能力,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有很大的幫助。
(一)詩歌和線條相結合,激發幼兒繪畫的興趣和愿望,培養創造力,提高了教學效果
小班的孩子年齡小,注意力具有很大的隨意性,不穩定,易受情感支配,很容易分散。小班的孩子剛進入幼兒園,什么都是以激發興趣為主,教他們畫畫,就要讓他們感受畫畫的樂趣,喜歡畫畫,愿意畫畫。兒歌即兒童歌謠,富有童真童趣,形象生動,易教易懂易記,最貼近嬰幼兒現實生活。兒歌的語言優美、逼真、形象,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把兒歌和畫畫相結合,幼兒很感興趣,進一步提高了繪畫教學的效果,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我基本都采用詩畫教學的方法指導孩子畫畫。
例如:在教小班孩子如何畫線團時,我用詩畫教學法,先教幼兒學習兒歌《線團》:繞呀繞,轉呀轉。我為媽媽繞線團,織件毛衣真好看。幼兒對兒歌很感興趣,很快就學會了,這首兒歌講述了線團的畫法,我和幼兒一起邊念兒歌邊畫線,把兒歌和線條相配合,大大激發了孩子畫畫的興趣,調動了孩子的主動性。
又如:我用詩畫教學法教小班孩子畫小鴨時,先教幼兒學習兒歌《小鴨》:腦袋圓圓,身體像船。眼睛大大,嘴巴扁扁。嘎嘎嘎嘎,水中游玩。這首兒歌形象的描述了小鴨的形象及畫法,我和幼兒一起邊念兒歌邊畫線,把兒歌和線條相配合,邊說邊做,很快就畫出了小鴨的形象,一副形象的畫面展現在幼兒的面前,這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幼兒很快學會了畫小鴨。
(二)多維配圖,整合各個領域的教育教學
孩子喜歡的美術教育活動,不僅僅是教會孩子一些技能,更多的是知識的豐富和積累。新課改的理念體現了各學科的整合,老師可以通過詩畫教學達到這一目的。做到知識的整合,各學科領域間的整合。
如小班上冊詩畫學完后,為了整合更多的知識,我便引導幼兒邊畫邊串講,講述要語句通順,有故事情節。首先,出示圖片:小雞、小兔、線團、太陽。教師引導幼兒畫一副情景畫,把小雞、小兔、線團、太陽畫在里面,并創編一個簡單的小故事,邊說邊畫。在教師的引導下,編出了故事:有一天早晨,太陽出來了,小雞去找朋友玩,它來到小兔家,看到小兔正在繞線團,小雞說:小兔,我來幫你繞線團吧!小兔說:謝謝小雞!這個活動的目標是通過引導幼兒邊畫邊串講,訓練幼兒的擴散思維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同時,培養幼兒樂于助人的良好品質,從中體驗幫助別人的樂趣。可見,這個活動不僅僅是讓孩子會畫畫,更多的是整合了多方面內容。
(三)把美術教育活動延伸為幼兒喜歡的游戲。
教師要把美術活動和游戲結合起來,不能把美術活動局限為畫畫,貼畫等形式。孩子把美術活動看成是游戲,那么我們就應當像游戲那樣去教學,教他們觀察,啟發他們想象,鼓勵他們勇敢地畫出所看、所想、所愛。
如:課本中的《小兔》是運用詩畫教學法邊說邊畫,畫出小兔的形象,怎樣引導孩子們大膽的想象,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思想,用幼兒喜歡的游戲達到這一目的。幼兒可以根據畫面創編表演簡單的有關小兔的故事、兒歌,還可以學小兔蹦蹦跳跳進行體育游戲等。
總之,通過詩畫教學,激發了幼兒繪畫的興趣,培養了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整合了多方面教育內容,提高了教學效果,提高了幼兒的整體素質。
參考文獻:
1、陳景同:《幼兒園各科教學法》: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年2月
2、陳幗眉 馮曉霞 劉桂珍:《學前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年版
3、馮艷紅:《快樂詩畫》山東文化音像出版社 20xx年7月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3
一、我國幼兒美術教育現狀
當前,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金錢至上的現象,對待人與事是這樣,對待藝術更是這樣。許多人認為只有畫得栩栩如生才是好的美術作品,只有工程浩大的畫才有美術價值。因而,在這種金錢至上的影響下,許多幼兒的想象力被扼殺。同時,美術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功利化、利益化,嚴重遭受了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這就使得幼兒美術教育變得虛偽,而真正需要的啟蒙教育則被無情地忽視了。
二、我國幼兒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1.定式思維
在傳統的幼兒美術教育中,教師往往是先畫一幅示范圖,讓幼兒跟著進行模仿,完成作業之后再由教師評判哪位學生畫得好,而最像的就是最好的。尤其在一些學校里面,教師甚至教學生如何進行配色及畫畫構圖之類的美術技巧,而這些內容從根本上來說,并不適合于幼兒美術教育。這樣的定式思維,使得幼兒在畫畫中墨守成規,喪失了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從而無法達到培養幼兒的教學目標。
2.有缺陷的美術觀
在家長的潛意識中,美術就等同于繪畫,對幼兒進行美術教育只要教會幼兒如何進行繪畫就可以。其實,這是一種有缺陷的美術觀,是片面的、不完全的。事實上,進行美術教育是整個社會、整個國家的責任,美術教育包括許多方面,繪畫只是其中之一。同時,一些教師和。家長存在一些功利化的想法,認為孩子學習美術就是為了得到各類獎項,并將這種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這種觀點的存在更加不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3.師資力量欠缺
現今的幼兒美術教師大多不是畢業于專業的美術院校,對于幼兒美術教育缺乏一定的研究,因此他們只能以大眾的.眼光來看待幼兒的美術作品,無法給出有建設性的意E和建議。這從根本上無法對幼兒進行有效的美術教育,更加無法有效地培養幼兒的創造力及想象力。
三、改善我國幼兒美術教育現狀的措施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幼兒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但面對我國幼兒美術教育的現狀及問題,我們務必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來改善我國幼兒美術教育的現狀。
1.理念的更新改變
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對于美術教育都有一定的不了解,認識不夠完全。所以對待美術教育沒有正確的態度,因此。家長和教師在現今的幼兒美術教育中應該將原有的較為功利化的思想轉變206為更加成熟的一種思想。美術教育是一種針對幼兒的啟蒙教育,幼兒的美術教育不漢漢是為了學習如何繪畫,更多的是為了激發幼兒內在的潛力和創造力,對幼兒進行多方面的培養,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
2.教學方法的更新
現今的幼兒美術教學應該擺脫固有的、單一的教學模式,應該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多角度地看待幼兒的美術作品。因為兒童的世界與成人的世界本身就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幼兒美術教育應該以幼兒為中心,以孩子的特性為切入點,多方面地加強幼兒對美術的興趣,將孩子能接受的元素融入到教學中。同時,我們還應采取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多對幼兒進行肯定和激勵,使幼兒對自身充滿信心,從而更好地發揮他們的創造力。
3.加強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
教師是進行幼兒美術教育中最為重要的教育主體,如果教師本身的綜合素質不夠,則無法滿足幼兒美術教育中對教師的要求,同時也無法真正傳授給幼兒正確的知識。這樣便會直接影響到對幼兒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培養。而培養良好的教師,對社會、對學校、對孩子都是一種財富。因此,我們務必要加強對教師自身素質的培養,打造一批具有良好素質和專業能力強的優秀教師,進一步提升幼兒美術教育的質量。
4.適當調整課堂內容
從美術的意義上來看,美術并不漢漢是繪畫而已,其包括各種動手操作的內容,例如,剪紙、沙畫、寫真等。在幼兒美術教育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更加有趣的教學方法,例如廢物改造、或者是用毛線做花之類的美術創作,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幼兒認識到美術不漢漢是繪畫這一現實,也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以及對美術的興趣。
5.改善評價體系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評價體系往往是單一的,漢漢以畫畫的相似度來衡量幼兒的美術水平。這種傳統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兒的創造力。因此,在對幼兒的美術作品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標準來衡量他們,而是應該從幼兒的角度進行審視,多詢問幼兒的創作靈感,促進幼兒與教師間以及幼兒與幼兒間的交流與溝通。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多加鼓勵,給予幼兒正確的指導。這種方式不漢能提升幼兒的欣賞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幼兒的審美能力,使他們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
綜上所述,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未來的競爭市場對人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創造力與想象力,而這一能力的培養在幼兒時期則變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我們應當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不斷完善自身的綜合素質,改善評價體系,進而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全面提升教學質量。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4
美術教育作為幼兒園藝術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當前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中得到廣泛重視,甚至被不少幼兒園作為突出自身辦園特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豐富幼兒園內涵的重要舉措。不過從當前幼兒美術教育活動的開展現狀來看,仍存在不少問題,突出表現為:幼兒園教師乃至幼兒園管理者對美術教育活動的價值定位和教育理念相對落后;家長對美術教育活動缺乏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幼兒園也未能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開展美術教育活動;幼兒園美術教育受到不良的社會功利性文化的消極影響。可見,當前幼兒園美術教育亟需在教育理念、教育形式與文化建設等方面作出相應的變革與努力。
一、重塑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
根據我國20xx年頒行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的相關要求,幼兒藝術教育要避免僅僅重視兒童繪畫技能的習得,而忽視兒童在美術教育活動中積極學習體驗的獲得及良好情緒情感的激發。由此,我們必須明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應突出以人為本,定位于兒童的整體性、可持續性發展。幼兒園管理者和幼兒教師要正確認識技能訓練和自由創造、活動過程與活動結果之間的關系。具體而言,教育者要理清兒童技能技巧訓練和能力培養之間的聯系與區別,重視兒童活動過程中學習興趣的激發,使幼兒在美術活動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并主動投入到美術活動中,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要引導和鼓勵幼兒大膽地利用美術來表達表現自己的感受、體驗,并以此作為抒發個人情感、充分表達個性的主要方式,注重幼兒審美能力與創造力的發展。
二、開展幼兒美術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選擇生活化的幼兒美術教育內容
在內容的選擇和加工過程中,教育者首先要注意來源于幼兒日常生活的題材必須能拓展幼兒視野、培養幼兒實踐動手能力和激發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為此需要教師對題材進行深入的價值分析和判斷;其次,應對美術題材教育價值的實現方式進行細致的分析和探討,如哪些題材適合進行欣賞感受,哪些題材適合運用繪畫表現,哪些題材適合于動手制作等;再次,要注重事先根據不同的活動目標對活動內容進行篩選和分類,注意活動內容要能給幼兒留有充分的表達空間,同時有助于教師生成一系列的教育活動。
(二)設計和組織豐富的美術教學活動
幼兒教師首先可以根據幼兒年齡特征和實際發展水平,靈活設計和采取一系列可行性強、趣味性濃的美術教學方法,如最常用的方法有意境想像法、啟發探索法、修改圖像法、主題聯想法、色彩欣賞法等,這些方法能從不同的方面提高幼兒對美術教學活動的興趣,保證美術教育的有效實施。其次,在具體組織美術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根據不同年齡段兒童的發展特點,開發和利用不同的美術工具和材料,讓兒童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美術表現方式,進行自由創作,從而調動幼兒創作的積極性。第三,教師要重視游戲在組織和實施美術教學活動中的作用,在選擇適當的美術教學素材和內容的基礎上,開發美術游戲活動,讓兒童在自由輕松的氛圍中,通過自由探索與互動感受和體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
(三)在其他各領域教學活動及兒童日常活動中滲透美術教育
美術活動的開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只局限于正式和專門的美術教育活動是不足以實現美術教育的價值的。《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要實現各領域教育的互相滲透,因此教師在開展美術教育活動時,還要注意將其滲透在其他各領域教學以及兒童日常生活中。
首先,本著課程生成的理念,在組織和實施其他各領域教學活動時,教師應注意發現利于融入美術教育活動的切入點,并藉此生成相應的美術教學內容,將其有機融入到各領域教學中。這種滲透性的美術教學活動在時間安排上更為機動和靈活,雖然對教師的課程實施素養有一定要求,但卻能幫助教師逐步提升自身的課程意識與素養。
其次,除去正式的課堂教學活動,幼兒在園還包括各種自由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以及日常常規活動,如自由的區角活動、吃飯和就餐活動等。一般而言,這些生活時段易成為教育者忽略的教育“盲區”,而實際上在這些自然、輕松的日常活動中如能融入美術教育元素,將非常有助于兒童審美意識與能力的發展。
(四)做好美術教育評價工作
幼兒美術教育的評價目標應定位于讓幼兒開拓眼界、獲得積極的經驗和感受,并激發兒童持續創作的熱情。教師在對兒童的美術作品進行評價時,首先不能以繪畫作品體現的兒童技能技巧的高低為標準來評判優劣,而要關注幼兒作品中能夠彰顯兒童個性、突出兒童自主思維的內容元素,鼓勵兒童自主自由、富有想象力的表達;其次,教師應盡量避免評價帶有過強的主觀意識,而多利用兒童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鼓勵兒童相互認識和肯定他人的優點,并促進兒童交往能力的發展。由此,教師對兒童美術作品的評價不再是單純關注作品是否符合客觀的評價標準或教師個人的好惡,而是指向能否反映幼兒的真情實感,是否具有童真、童趣,是否有助于兒童形成積極的學習體驗。
三、創造積極向上的幼兒美術教育文化
當前幼兒美術教育受到世俗功利化教育文化的影響,正在逐步背離幼兒美術教育的本意。為此,幼兒園應努力營造一個濃郁的、積極向上的幼兒美術教育文化氛圍,引導家長積極配合幼兒園美術活動的開展,并借此轉變家長乃至普通民眾功利化的美術教育理念。
(一)創設蘊含豐富審美情趣的幼兒園美術環境
園所物質環境布置是幼兒園隱性課程建設的重要部分,創設豐富多彩的美術物質環境,突出幼兒園的整體美,利用濃厚的藝術氛圍對兒童進行潛移默化的藝術熏陶,可以有效提升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效果。在創設美術教育環境時,幼兒園首先要注意考慮材料選用及其具體布置的經濟實用性,不要給幼兒園日常的教育教學和園所管理造成負擔;其次要調動兒童參與環境創設的積極性。這種參與既可以是兒童親自動手參與環境布置,也可以是將兒童的美術作品作為環境布置的素材,如用幼兒的繪畫作品或者手工作品裝飾幼兒園的走廊與大廳等;第三,要注重環境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兒童與環境的互動是兒童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美術環境中的美學元素不僅僅提供給兒童美的感受,更能調動兒童的多種感官通道參與其中,幫助兒童形成豐富的審美體驗,激發兒童美術創作的熱情。
(二)積極開展家園互動
家長是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和組織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幼兒園教育最為主要和直接的受益者。幼兒園能否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往往決定著幼兒園的發展。因此,幼兒園美術教育活動的有效開展首先要注意以多種形式增強家長對幼兒園美術教學的理解,并促使家長積極參與到幼兒園美術教學中來。如幼兒園可以通過組織家教經驗交流會,為家長與家長、家長與教師提供相互交流的機會和平臺;舉行家長半日活動,讓家長觀摩和參與各種開放性的美術活動,了解幼兒園美術課程的實施情況等。
(三)開展豐富的美術作品評鑒和賞析活動
目前雖然有關美術作品的賞析在幼兒園美術教學中有所體現,但大都是小規模且局限于班集體內部的活動。為此,幼兒園教師和管理者應該重視定期在全園以美術展覽、集體創作等形式,開展豐富的美術作品評鑒和賞析活動,以此創設一種濃厚的美術教育氛圍,激發兒童對彼此美術作品的理解以及自主創作的積極性,而不同班級之間相互交流,顯然還有利于豐富教師的教學經驗,促進全園美術教育活動質量的提高。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5
社會在高速發展同時,群眾逐漸提升了對教育領域的關注,尤其是家長 對學前教育培養的重視。在現階段的幼兒教育之中,其美術教育成為培養幼兒在學前階段創新能力的重要平臺。
同時,當前幼兒的美術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存在很多現狀亟待解決,它嚴重制約了美術教育在學前階段的發展。文章深刻分析了當前我國學前階段美術教育的現狀,并詳細描述了其教學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新模式提出可行性的建議,以促進美術教育在幼兒教育中更好的落實。
針對教學模式在教育中的創新,實踐證明多數美術專業教師都能意識到自身教育模式主要實踐,主要體現在令學生親自動手描繪,以便在描繪中學習,在動手中落實教學的特色性教育。
但動手操作的教學環節主要是令學生對該學科展開探索、創新,不能運用傳統模式去落實教學,學生依照或模仿教學的美術功底,只能抑制幼兒在學前教育階段的創新思維。
因此,美術教育要求教學模式必須進行轉變與改革,將新模式應用至現今美術教育中,貫徹和深入教育新模式的理念,促進學生在美術教育中形成創新性的思維。
一、 當前我國幼兒美術教育現狀
現階段社會群眾受經濟發展多影響,忽視了教育以及藝術的發展,多數群眾字潛意識里認為只有活靈活現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美術,且浩瀚的山水畫才具有美術的真正價值。因此,在經濟發展、金錢的不良影響之下,眾多幼兒自身具備的創新能力被扼殺在搖籃之中,他們只好被迫學習一些家長安排的教育。故美術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呈現出利益化,受到不良發展等因素的深切影響,令幼兒階段的美術教育產生空洞,忽略了學前教育具有的啟蒙作用。
二、 當前幼兒美術教育教學模式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教學內容落后
由于美術課程主要是運用手工繪畫出美術團,以供受眾欣賞美術作品的真正價值,該課程在即搜學內容上有具體化的特征。例如:現今對動物進行美術描繪主要以卡通為主,其卡通形象也有手腳、表情。對于小烏龜傳統的美術描繪是四腳著陸地,然而當前的美術描繪方式將其兩腳著陸地站立以及可愛表情等。經過對比可知,現今的美術描述方式更受幼兒們喜愛。因此,美術教師應該及時更新自身在教學的方案及內容。因為教學內容的落后,會嚴重影響美術教育落實的效果。只有符合時代發展的教學內容,才能令學生以較高情緒學習美術。
(二)教學重點不明確
美術教學在幼兒而教育中落實時,無法明確幼兒階段學生應該學習的內容,傳統教學主要是將重點定格在幼兒所要掌握美術的繪圖技巧以及手工繪畫的技能。
然而,當前幼兒的美術教育在教學上更注重提升他們在美術學習中的素養,令其掌握較強的技能。通過動手實踐的方式較好解決快樂美術學習之中的很多問題,進而強化他們在美術課堂中的學習功底。
(三)缺乏教學延伸
美術教育在當前幼兒階段體現的現現狀主要是根據課程安排單一傳授內容,因此在美術課程落實教學中沒有進行深入性、多層面延伸。 其美術教師扎起教學中過于注重幼兒對技能的掌握,往往忽視了美術知識、實踐間重要聯系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缺少課程的延伸,令學生沒有對美術知識進行較高的應用性思考。
通過教學實踐。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美術教學展開多項思考,從而激發出他們思維潛在的創新性以及發散性,通過實踐性訓練令幼兒在實際美術訓練中能夠靈活的應用知識,從中產生了具有獨特性的美術思維,彰顯出培養幼兒美術思維創新性的重要性。
三、 當前幼兒美術教育教學的新模式分析
針對幼兒階段的美術教育實施教學模式改革的創舉而言,首先要明確全體幼師制定的教育目標,同時根據教育目標去設計所要應用的教學模式等。幼師開展的美術專業教學,旨意在于培養幼師畢業后能夠在工作中承擔與幼兒園相關的美術工作,進而組織幼兒們舉辦美術相關活動的才能,和制作教學工具的相關創設性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落實教育目標時,首先要培養幼師的創新力,但也是美術教學通常忽視的環節。這主要是由教學特點界定,因為幼兒園要實現的
教學目的就是:培養、挖掘幼兒在各方面的潛能,尤其是創新能力,針對該方面的培養還要依附于美術教學。因此,這就要求幼師必須儲備培養幼兒進行創新的
能力。幼兒教育要求教師必須在常規教學當中時刻承擔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的責任,令未來幼師在工作崗位中能夠較好的培養幼兒創新等綜合能力。另外,幼兒教育的發展促進教育劑教學觀念的轉變,需引進國外先進、新穎的教學模式融合在當前教學中,這間接提升了對幼教的相關要求。
在該教育發展形勢之下,幼師必須將美術教學以創新性方式開展,令其在長期探索中適應社會發展的新需求,重點培養學生及幼兒的整體創造力。要想緊跟社會發展與教育步伐的融合,應依據幼兒園在美術教學方面的特征實施,教師首先應具備較強的繪畫技能,由于畫得好的教師不一定是教得好的教師。因此,教師要想提升美術課堂的質量,其教師繪畫的技能是重要前提。這在一定意義上體現了美術教師應具有相對專業的美術素質。
而后教師也要掌握教學具體理論,將自身出彩的繪畫技能融合在相應教學手段中,進而最大化將該項技能傳授于學生或幼兒。故教學模式或方法的應用,足以展現出教師在教學理論中的專業素養。
例如:運用“多媒體”新型的教學手段就有效規避眾多教學問題,把學生相對固定的思維以常態創新出具有特色性的美術新作品。若課堂有多余時間,教師可在上述烏龜教學環節中,令學生講述與烏龜相關的故事情節,引導幼兒追加其他情節的講述。這不僅鍛煉了幼兒在學習中表達的能力,還開闊了他們的學習思路,豐富他們創作的美術作品。所以,教師只有在改教學理論指引下,加之靈活運用自身繪畫技巧,將美術表現形式與教學進行有機結合起,便于為學生提供相對豐富、多樣化的活動。同時,也是對當前美術教育在教學模式上提出了較高要求,更是幼兒園院校對美術幼師培養的.主要需求。
四、 當前幼兒美術教育教學新模式轉變的建議
首先,教師應以多種方式去培養幼兒解決美術課程問題。這要求教師應增加幼兒在學習中展開探索知識的機會。例如:多次巧設單元或小問題,進而深化幼兒的思維以及認知。另外,也要求教師需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工具,同時以游戲方式豐富教學模式。只有令幼兒多接觸一些新的教學模式,再能將美術專業知識以及創新能力全部傳授給當前接受幼兒教育的小朋友。此外,著重強調美術學習具有的研究性,運用“單元化、研究性”的學習去培養幼兒的自主力,有利于幼兒較快適應當前幼兒園教育所使用的教學模式。
其次,將教學結合在實踐中的教學模式,在內容上需教師通過精心設計,以及增強其美術教學、實踐間的關聯性。例如:可在課前增設相關活動,令一名幼兒充扮教師的角色,其余幼兒飾小朋友角色,而后展開模擬性的教學,鍛煉幼兒表達的能力以及設計教學內容的能力。在上完美術課后啟發幼兒,
美術知識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性。若將其應用在教學上,可根據幼兒的差異性學習特征,有針對性設計教學內容與實踐。只有將實踐與教學進行有效性融合,才能培養幼兒創新出更為優秀的美術作品。
最后,要想提升幼兒在美術教學中實現有效的自主性學習,美術教師應以單元作為教學的背景,從而提出具有拓展性的問題。該問題同樣具有開放性且無答案,幼兒只有以研究、討論的方式總結美術問題的答案。因此,單元問題的設立應構建在理解課程的整體內容之上。例如:色彩的三要素以及對色彩的聯想等,根據問題間存在的聯系性,展開討論從中提出具有新穎性的問題。又如:三要素具體是什么以及給人的聯想,該問題可激發或提升幼兒在學習中的情趣,令幼兒在尋求答案實踐中展現創造力的價值。
五、結論
通過分析當前我國幼兒美術教育的現狀,同時探討了其教學模式面臨的主要問題,主要表現為教學內容落后、教學重點不明確以及教學缺乏延伸性。相繼分析了美術教學的新模式,旨意令教師拓展幼兒在學前階段的創新思維,全面提升家長對幼兒教育啟蒙作用的認識,針對教學新模式的轉變提供可行性建議,突出教學、實踐相融合的重要價值。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6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現今校外美術教育的優勢與劣勢,并與校內美術教育作一比較,校外少兒美術教育的隨機性在美術教學中的體現是非程序化的,是學校美術教育的補充。但這種教育同時存在著弊端,須正確的規范與科學的統一,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根本。亦對學校美術教學具有啟發意義。
關鍵詞:
優劣 校外 學校 美術教育
每到寒暑假及周末,各地的少兒美術培訓班就熱鬧了起來,大大小小的孩子們拿起畫筆、背著畫夾涌入空間不大的教室,開始用美術的方式來接觸事物、表達心聲。據不完全統計,僅武漢市就有數百家針對少年兒童開設的課外美術培訓班,包攬了從幼兒園到中學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開設科目更是豐富:兒童創作畫、手工制作、山水畫、花鳥畫、水粉畫、水彩畫、素描以及軟硬筆書法等,令人眼花繚亂。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幾乎每個小學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學過美術,每所中小學也都開設有美術課。但是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少兒美術培訓班為何遍地開花?培訓班的課程難道真的比學校技高一籌?家長在孩子的美術啟蒙教育中又該承擔什么角色?校外美術教學的成果如何?筆者曾多次擔任校外少兒美術培訓班教師,為此作了較為長時間的調查,試著對校外美術教育與學校正規美術教育之優劣作一淺析。
一、教學上之比較
校內:學校教學大綱不落伍,差在執行義務教育全日制中小學美術教學大綱的教學目的是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初步的審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以啟發式原則,采取多種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和創造。 其實中小學校的美術教育大綱制定的很科學,注重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完全可以滿足少兒階段的美術學習,關鍵是教師在執行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比如,現在美術教學中手工課比較多,按照大綱的要求,每個手工品的完成都有很多方法,但多數美術老師要么隨便孩子怎么做,要么要求孩子按照統一的樣式做。而且在材料的使用上也比較滯后。這跟教師自身的教學觀念有一定的關系,有些老師就是從墨守成規中長大的,自然只會把‘規矩’再傳遞給下一代。
再者,教育部門對美術的不重視也造成了學校美術教育的滯后。近十年,國家在校內美術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教材和教輔資料都非常到位,但是由于重視程度不夠,對美術教師的再次培訓跟不上,所以大綱并沒有得到完整的執行。經濟條件好點的地區情況好一些,像廣東深圳和江蘇無錫就成為了美術教改的試點。同時,注重應試教育也是造成美術被忽視的重要原因。美術幾乎在哪個中小學都屬于副科,許多學校也只是完成任務式的安排美術課程,甚至許多學校在臨近考試時都占用美術課程的時間。雖然各類美術特色學校不乏其數,卻很難達到終究的特色標準。難以更改的應試教育成為了學校美術教育滯后的重要因素。
校外:教學方式靈活,競爭促使其教學方式的多樣化 校外美術培訓機構由于其性質所致,各個培訓中心都在積極的鉆研適合中小學生學習美術的方法,科學實用的教學方法決定一個培訓中心的生存。筆者發現,許多校外美術培訓機構負責老師經常利用課外時間,不惜物力、財力和精力四處“取經”,參加各類美術教學高峰論壇,甚至不乏利用一對一教學、多媒體、各地采風、獎勵、比賽、名家講座等各類教學手段幫助其教學。教學之方式多樣性和靈活性是許多校內美術教育之不能及。學校美術教育的單一與校外美術機構之多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校外美術教學活動都能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因人而異,根據不同年齡段的接受能力、行為能力設置輔導綱目、教學計劃、教學方案,編寫教材、教法,調整教態。在此基礎上使孩子們體驗到美術課中的愉悅和情趣。使之勤于學、善于學、樂于學,喚起了孩子們樂此不疲,學而不厭的學習之樂,塑造了美好心靈。在師生和諧的情景之中,進而創造出內容美與形式美相統一的教學結構體系。 再者,學校美術教育可以說不存在競爭,而在校外培訓中心則不然。筆者發現,有的一個小區或一個寫字樓中開設三四個美術培訓中心。要想在這激烈的競爭中取勝就需要有特色,特色就必須多樣,多樣就必須靈活。這也是現今促使校外培訓機構想盡各種方法探尋科學實用的教學方式的重要原因。競爭便須辦出既具科學又有效果更要求有特色的美術教育。這是學校美術教育所不會顧及和思考的問題。
二、師資上之比較
校內:校內美術老師較為統一,負責但缺少交流 學校美術老師都是由取得教師資格證書和有相當教學經驗的正規美術老師組成。其皆屬于正式“科班”出身的美術教師。師資較為整齊,其專業水平完全可以滿足少兒學習美術的要求。然而,由于性質所定,一般中小學美術教師都會出現一個老師帶多個班美術的情況。這樣無非就分散了老師對學生教學的效果和精力。再者,學校美術教師缺少與外界的交流,教學方法多半按照教科書來,傳統,無新意。完全憑借教學經驗和書本所學。一般學校針對美術的教學討論或交流會相當之少,這樣對中小學美術的發展無形有所滯后。 更有甚者,筆者發現,在許多的學校只有一到兩個甚者沒有專業的美術教師。而是由語文老師、體育老師等其它教師兼帶,由于美術學科的特殊性,很難得到規范和統一的要求。這是學校美術教育的一大難題。
而校外美術培訓則不然,先拋開教師的專業水平不談。在校外美術培訓中,教師之間的交流甚為頻繁。社會上的書畫教學交流會、美術老師之間的切磋交流會更多。例如去年的“《書法報》全國書畫教學高峰論壇”就有幾十位來自全國各地的書法、美術老師在一起就書畫教學進行近一個星期的交流和討論,與會者更有許多較有名氣的書法家、美術家。大家各抒己見,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教學方法,相互學習。像這樣的交流和商討無疑對美術教育的進一步推動有著重大的意義。而各個培訓班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增加生源,對此的投入都是相當的大。這是學校美術教學所不能比擬的。
校外:培訓班教師參差不齊,專職兼職混合 據悉,針對家長對美術培訓的'意見,有專業的機構做了詳細的調查。對于調查問卷中“您認為美術培訓班哪一點最重要”的提問,70%的家長選擇了“老師好”,20%的家長選擇了“教學理念先進”。 可見大部分家長更希望把孩子托付給一個好老師,但是實際情況怎樣呢?筆者通過對多個美術培訓中心的走訪發現,培訓班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活躍、更有親和力。但不足的是,有的老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知識結構就不夠;有的老師則是美院剛畢業或未畢業的學生,他們畫畫很棒,但缺乏循序漸進的教學能力,不知如何把較難的東西用淺顯的話講出來;而有的老師就是來自某中小學,只不過把課內的東西搬到了課外。“兩個小時的時間,其實學不到什么東西。遇到負責任的老師還行,不負責的就抄起手任由孩子們畫,哄得孩子高高興興就行” 。某培訓班的張老師坦言。 “還有些老師為了體現自己的教學成果,就親自動手給孩子改,這種現象很普遍。家長看了挺滿意,卻不能反映孩子的真實水平” 。楊持平老師說,“而有些老師所教學生畫出的作品都一樣,孩子都被模式化了” 。
另一方面,培訓班老師們在交談中,對課外美術教學的一致感受是“亂”。“除了美術老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外,課外美術培訓也缺乏統一的標準和一個合理的教課系統,所以每個老師都自成體系,一個人一套教法。”在某培訓班教授少兒國畫的蔣意表示。 可見,并非所有的美術培訓中心都有專業的美術教師和先進的美術教學理念。許多的培訓中心帶著“糊弄”的僥幸心理,專門請一些美術專業在讀的學生上課。筆者并非有歧視心理,專業研究繪畫與美術教學還是很多的不一樣。真正的好的教學還是要有相當的教學實踐和自己科學的教學理念,更要有一個適合中小學生心理和能接受的方式,遠遠不只是能畫畫,有親和力就能教好少兒美術的。
三、教學環境之比較
校內:規范、統一、傳統,依學校情況而定 對于學生學習美術的環境,幾乎所有的中小學生上美術課都是在自己的教室,很少有學校有專業的美術教室或者畫室。教具也是因學校的具體情況而定,筆者在這里很難做一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學校的教室都是規范而統一的,也基本上是可以滿足中小學生對美術基礎學習的要求。 校外:注重教室的布置,地點各一 校外培訓機構大多設在人口較為密集或者交通方便的地方。沒有一個規范的統一的標準。有的培訓機構把美術教室設在寫字樓、居民樓,有的培訓班就設在購物商場的頂層。并且和樂器、英語等培訓班交叉在一起,空間狹小,聲音嘈雜,很不利于孩子靜下心來畫畫。當然也不乏許多環境較好者,除了光線充足、寬敞明亮,設施齊全,更有專業的展示臺,有多媒體教學,環境頗為優越。 但是不管如何,各個美術培訓點都有一個共性。都注重室外和室內的布置。從房間的顏色上,墻面的設置上都頗具新意,很得少兒的心理需求。也讓學生有新意,更有學習的氛圍和提高他們的興趣。在走訪的過程中,筆者發現,許多培訓中心學生較多者,往往其教室的布置也比別的培訓點要更具新意和有更多的亮點。雖然這都是每個培訓班為了招生而使用的手段,但依筆者之見,這對提高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提高美術教學質量都是有益的,值得推崇。
四、教學成果之比較
校內:普及為主 普通中小學的美術教育有別于專業學校的美術教育,其具有普及性、基礎性、綜合性并有建立于一定興趣之上的應用性,皆著眼于螺旋上升的發展。而對技能的片面強化與對稚美的靜態倚重,均割裂了知識技能與情意美感內容的有機聯系,形成小學與中學間的智能斷層和中學畢業生審美素質的嚴重匱乏,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美術學習是學生眼、腦、手和材料密切配合的智能、情感與操作活動,美術教學任務實現的具體表現也是促使學生的眼、腦、手協調并用,因而學習呈現著“觀察→思維(感受)→表現(創作)→觀察??”的循環漸進過程。而現行美術教育均切斷了這個螺旋型過程,不能實現視有所獲、腦有所思、手有所動、料有所用的最佳結合,也違背了學習規律。 所以學校美術教育的定位應是以普及和打基礎為主,其教學成果難以有個真正的定義。 校外:參差不齊,比賽中獲獎檢驗成果,但不乏商業性較濃的比賽 校外美術教學的效果到底如何,這個很難做一個嚴格的評語。在各個培訓機構中,有的學生的確取得了一定的藝術水準。在筆者的眼中,很多學生的作品生動,用筆用色都大膽而又不失準則,創意新穎,讓人喜愛。許多優秀的培訓機構通過多方面教育手段,如參觀、欣賞、體驗、繪畫、創作等途徑,啟發,認識,產生靈感,很好的鍛煉學生的耐力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通過多種環節,以知、情、意、技的結合為基點,由深化認識上升到理性思維,讓學生感悟到了生活的樂趣和藝術的美妙。
當然不乏很多的培訓中心,單單以學生的獲獎證書來展示自己的教學成果。通過說服家長、聯系組委會無休止的參加各類書畫大賽。其中大半冠名“國際”、“全國”等“有分量”的比賽。這類比賽到底是不是所謂的那么“權威”和“有分量”呢,對于那些獲了獎的孩子們又帶來了什么呢? 中國美協兒童藝術委員會主任楊永青曾在媒體上呼吁,少弄些少兒類書畫大賽。他認為社會上有些人借繁榮少兒美術之名,搞有償競賽以牟利。不久前的所謂“全國少兒藝術大獎賽”的騙局被揭穿就是一例。他還說,比賽搞多了,勢必加重學生和家長的心理和經濟負擔,也會干擾正常的藝術教學活動,還會 誘使一些教師為爭名次獲獎項而對學生一味拔苗助長。 是的,許多孩子已經成為了“獲獎專業戶”。拿起證書來一大摞。不知道是喜悅還應該是尷尬。少兒教育,應當是啟迪心智、培養愛心的教育,至于將來能否成才成家,那要看孩子日后的發展,由他們自己決定。對大多數孩子來說,藝術不過是一種素養而已。當家長做老師的是不是該給孩子們更多的時間,讓他們自由接觸大自然,欣賞各種容易接受的美,發揮自己的天性,珍惜可貴的童心,不要用技能束縛、擠壓他們。如今的有些教育說是藝術教育,弄到最后,很可能培養出一群呆呆板板、功名心切、老氣橫秋、乏味單調 的所謂“藝術人才”。
結論:應當相互取補,有機結合 綜上所述,青少年美術教育應把校內美術教學與校外教學之優劣有機結合與補充,各自揚長避短。優化內容,改進方法,注重過程。建立并完善中小學美術教育過程和結果的評量標準與展賽機制。從理論到實踐,從理念到操作,逐漸摸索自己完整的體系。并有相應配套的教材、教具、教學方法和活動形式的支持來體現自己的特點,把特色教育納入教科研軌道,做到以科學理論為依據進行理性思考,以科學方法為指導進行具體操作,以實踐結果為基礎進行理論飛躍,以新的理論為起點進行新的構建。 面向未來和世界,著眼于全面發展,廣泛深入地研究中小學美術教育的內外因素,結合時代與學生主體特征因材施教;加大教改力度,探索出一條適應個體與社會、有特色的中小學美育新路。
參考文獻:
[1]羅克中,李慶云:《中小學美術教學法》。廣西美術出版社20xx年版。
[2]曾令格,禹明:《中小學美術教學活動設計》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年版。
[3]沈金龍:《美術教育的創新與實踐》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4]孔起英:《給幼兒園教師的101條建議·美術教育》南京師范大學20xx年版。
[5]湖北省文聯:《書法報》少兒書畫。
[6]中國文化報。
[7]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中小學美術教學簡論》。廣西美術出版社出20xx年。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7
摘要:在幼兒園教育階段,美術活動是非常關鍵的內容,幼兒此時還無法使用文字表達思想,而美術作品能夠滿足他們表達情感的需求,通過開展美術活動,也能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當前,地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人們對環境保護的問題也越來越關注。幼兒對于美術活動具有
關鍵詞:幼兒美術教育論文
在幼兒園教育階段,美術活動是非常關鍵的內容,幼兒此時還無法使用文字表達思想,而美術作品能夠滿足他們表達情感的需求,通過開展美術活動,也能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當前,地球生態環境不斷惡化,人們對環境保護的問題也越來越關注。幼兒對于美術活動具有濃厚的興趣,通過美術活動滲透環境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一、提高美術教師的境界,保證環保教育的有效進行
我國幼兒教育界專家郭聲健老師認為:美育是幼兒教育最好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在幼兒時期,幼兒對身邊的社會和自然沒有多少認知,所以他們的潛能無窮,具有天生的藝術潛力。而且,此時幼兒對于身邊的事物沒有固定的認知,畫出的事物都來自于想象,這也恰恰能夠激發出他們的天賦。美術教師作為幼兒教育的啟蒙,必須認識到幼兒的這種特點,認識到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塑造幼兒美好的心靈,推動幼兒健康成長。但是在現實中,幼兒園教師的數量有限,有些教師自身在生活中就不注意環保,在美育中滲透環保教育時也缺少說服力。所以,幼兒園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學習,提高自己的覺悟,通過自己的行為感染幼兒。
二、把握教材,以幼兒的興趣為切入點
首先,在美術活動中滲透環保教育必須緊密結合教材,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整合和補充。當前的美育教材有比較豐富的材料和示例,這也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參考。教師要依據教材,但并非刻板地按照教材中的內容開展教學,而應大膽取舍,根據幼兒園自身的資源優勢實施創造性的美術教學,實現美術教學與環保教學的有效融合。其次,教師要以幼兒的興趣和情感作為切入點對幼兒進行鼓勵和引導。在美術活動中開展環保教育時,教師可以將大自然美麗的場景呈現在幼兒面前,如清澈的小溪、綠油油的草地、嬉戲的蝴蝶、可愛的小動物、清爽的風、柔和的陽光、潔白的云朵等。只有讓幼兒沉浸在和諧的多彩世界中,才能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在開展美術活動時,教學內容必須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的參與熱情。如在春天,教師可以帶領幼兒感受萬物復蘇,進而讓幼兒畫出春回大地的畫面;在為小樹澆水后,讓幼兒畫出小樹,讓其親自參與活動提升了對其大自然的了解。只有激發幼兒興趣的教學才是成功的教學。在美術活動過程中,教師也要注意對幼兒的鼓勵,從不同角度挖掘幼兒的優點。在一次大班的美術活動中,幼兒畫的小河有的是黃色的,有的是黑色的。筆者問幼兒:小河的顏色為什么會是黑色的?幼兒回答:在太陽落下的時候,河水被太陽照成了紅色,但是河水中有臟東西,所以它是黑色的。因此,筆者表揚了他的觀察力。實踐證明,教師給予幼兒肯定和表揚能夠提升他們的創作熱情,開發其思維,也有助于幼兒認識現實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三、開展豐富的活動,滲透環保教育
1.通過主題活動滲透環保教育
生活是主題活動內容的來源。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環保有著密切的關系。教師可以利用各種與環保有關的節日開展美術活動,在其中滲透環保教育,對于幼兒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在每年的植樹節,可以通過開展美術活動讓幼兒畫出不同種類的樹木及其在不同季節的生長狀態。通過這一活動,可以讓幼兒了解到樹木是人類的好朋友,能夠為人類的生存提供氧氣;同時還能讓幼兒了解到不同樹木的生存條件、生長特點等,讓幼兒意識到保護樹木的重要性。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時,筆者所在的`幼兒園組織了“廢物利用,創意無限”的親子制作比賽,引導家長和幼兒收集生活中的廢棄物,通過家長和幼兒的共同努力和互動,創作出精美的工藝品。在此過程中,家長和幼兒一起開動腦筋,搜集各種廢舊材料,一起動手制作,忙得熱火朝天,而產生的作品也充滿了創意。這次活動中一共誕生了一百多件工藝作品,而這些作品的材料均來自于生活中的廢棄物品,體現出了幼兒的創意和家長對幼兒的殷切期望。
再如,世界地球日來臨之時,筆者所在幼兒園舉辦了主題為“節約資源,關愛地球”的活動。在活動當中,組織幼兒園中的大、中、小班所有的幼兒開展系列活動,包括“地球流淚了”“地球守護者”和“認識地球儀”等主題活動,讓幼兒了解了地球污染的問題、保護地球的有效措施和人類與地球的關系等,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和節約意識。之后,為了強化幼兒的環保意識,又開展了“爭做節約資源小衛士”的畫展活動,充分調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出更多節約資源的有效辦法。
2.通過手工活動滲透環保教育
在幼兒園美術教學活動當中,手工活動是重要的教學形式,幼兒對手工活動非常感興趣,通過學習手工能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因此以手工活動作為環保教育的突破口,往往能夠獲得較好的效果。在當前,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衛生意識不斷加強,對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紙杯等,這些一次性用品往往浪費資源、破壞環境。所以,幼兒園教師須引導幼兒對一次性產品有正確的認識,堅決抵制一次性產品,并且搜集這些東西“變廢為寶”.針對一次性產品,筆者所在幼兒園開展了“低碳環保、綠色行動”的手工活動,讓每位幼兒收集廢棄的一次性產品,與家長進行親子手工創作。幼兒的思維相當活躍,創作了多種多樣的作品,既有用單個紙杯制作的小豬面具、小鳥等,又有用多個紙杯組合制作的汽車、帽子等。除了利用紙杯,幼兒園還開展了“塑料瓶造型”“樹葉貼畫”“蛋殼造型”等多種活動。幼兒通過參加這些手工活動,不僅懂得了如何變廢為寶,體驗到了利用廢棄物進行手工制作的樂趣,還發展了幼兒的動手和動腦能力。在手工制作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不要將剩下的邊角料隨地丟棄,要放入垃圾桶中,讓幼兒通過自身的行動提高環保意識。通過開展這些手工制作活動,幼兒不僅樂在其中,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了環保教育,對生活中的環保知識有了更多的了解,對于幼兒今后的成長具有重要影響。
3.通過藝術欣賞活動,傳播環保知識
開展不同專題的美術欣賞活動,有助于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和審美情操。如在一年一度的環保日,幼兒園可以組織家長和幼兒共同搜集與環保有關的照片,如《美麗家園》《綠色生命》《鷺鳥的天堂》等,通過搜集這些來自于生活的圖片,讓幼兒欣賞圖片中的美麗景色,引導幼兒進行交流,在交流中開展環保教育。筆者所在的幼兒園每年都會安排大班段幼兒去參觀越劇博物館、馬寅初故居、書圣園等地。幼兒在參觀的過程中激動不已,有說不完的話、講不完的故事。通過藝術欣賞活動,能夠培養幼兒的環境保護意識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也提升了幼兒的審美能力。
結語:
環境保護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范圍內的熱點話題,加強環境保護、培養環保意識刻不容緩。幼兒時期正是幼兒認知世界的初級階段,在幼兒時期通過美術活動滲透環境教育,能夠提升環境教育的效果。在美術活動滲透環境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結合幼兒的興趣特點,以身作則,開展豐富多樣的美術活動,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參考文獻:
[1]王荷芬。淺談幼兒環境教育的趣味化。環境教育,20xx(3)。
[2]任海燕。讓環保伴隨娃娃成長。環境教育,20xx(6)。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8
二十一世紀中國,高速發展的知識經濟社會需要大量人才,特別是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的人才,對整個社會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基于這種趨勢,我國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問題的認識已提到了空前的高度。這也直接影響到幼兒教育,作為幼兒教師的培訓者,近年來,我努力探索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區域活動是幼兒園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我從如何在區域活動中促進幼兒的創造性發展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由此可見,提高民族創新素質教育已成為當代的首要任務。創新是一種旨在提高全民族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育思想和行為。只要明白了這一點,才能使我們的教育承擔起創新的使命,才能把創新教育主陣地定位于課堂,才會有讓創新教育落實到每節課的想法和具體行為。
我認為:一流的老師既教書又育人,二流的老師教書不育人,三流的老師誤人。教師具有什么樣的教育觀念,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就決定了他怎么教學。新時期教育的宗旨應放在培養有能力、有優良品質、有高素養的現代人——二十 一世紀所需要的開拓型人才這個基點上。我想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提供合適的材料,為幼兒的創造性發展提供物質載體
黑格爾說:“說到本領,我認為最重要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美術課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激發引導學生們的想象力,學生們最大的樂趣也在于幻想,每一個的心都是一個充滿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師的教學應著眼于內心的釋放,鼓勵學生好奇心的張揚,如自由自在的野外寫生,隨心所欲的潑墨賦彩、繪聲繪色的形象思維啟動等,都能激發學生們用自己的畫將神奇的內心世界表現出來,使想象力得到發展。
要發展幼兒的創造性,首先要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幼兒的探究質量受材料的制約教師為幼兒準備材料時,要精心考慮,材料能引起幼兒什么樣的探索,能否為幼兒提供創造機會等,因此,在材料提供上,我注意到:
1.提供可操作較強、便于體現幼兒想法的材料
在實踐中,教師要教學生會探索問題,解決問題。著名科學家愛因斯但曾經深有感觸他說過:“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才能,不過喜歡尋根刨底地追問罷了。”當我們的學生已經有了對問題思考和分析的習慣后,指導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中觸發新的問題……學生的問題意識才能進一步得到發展,問題意識才會變得更有創新意義,更趨向于創造,更接近于發明。
幼兒的認識和能力都是在操作和活動過程中建構的,通過動手操作可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有利于幼兒進行自主地探索學習,通過探索、探究,幼兒自己尋找操作材料的方法、步驟、自己來歸納總結,從中發現什么,找出原因,還可以怎么做,通過試誤,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由此可見,幼兒的大膽探究也是一種創造性表現。因此我們盡量為幼兒提供有助于檢驗幼兒各種想法或假設的材料,使幼兒的假設能馬上被可見的實驗結果驗證,不管是證實或證偽,老師要根據孩子可能會提出的假設來準備各種需求的材料,這樣有利于鼓勵和推動幼兒的創造性發展。
2.為幼兒提供多層次、富有創造空間的材料
教師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要注意幼兒能力發展的個別差異,使材料呈現層次性、具有不同的難度,并且多為幼兒準備未加工的或半加工的材料,這樣可以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需求,充分發揮材料的教育功能,這樣的材料也能給幼兒留有充分想象創造的余地,如我在“動手試試”活動區投放材料時,一開始提供一個范樣,半成品和未加工的各種材料。這樣,能力差的'幼兒可以模仿范例進行制作,能力一般的幼兒在模仿的基礎上利用半成品進行創造,能力強的幼兒可利用未加工的材料自由想象,大膽創造。
3.變廢為寶,不斷增換新的活動材料
新材料本身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和興趣,激起幼兒創造的火花。教師要不斷的給幼兒增添更換新的活動材料,注意材料的新穎性和趣味性,吸引幼兒,讓幼兒感到更富挑戰性,促使幼兒在其中盡情的創造、發揮。在這方面,我注意挖掘資源,充分利用廢舊材料,讓這些生活廢品成為挖掘幼兒創造潛力的寶貝,真正變廢為寶。
二、培養學生的開放意識,為幼兒創造性的發展提供幫助
幼兒生活在一個開放的、高科技的信息時代。教師在教學內容上,應豐富多采,讓他們接觸人物、動物、花鳥、山水、建筑、民風民俗、影視動畫等大千世界所有的美好西,擴展他們的視野;在風格技法上,應接受傳統和現代的各種流派,可運用毛筆、水彩筆、油畫筆、刻刀,甚至計算機等各種可接受手段;使之形成一種開放的意識,塑造開放的人格。所以,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學目標直接影響著孩子們的認知水平和創造性的發展。教師應及時給予孩子們必要的引導和指引。
要指導幼兒,首先要了解幼兒,要了解幼兒,就要首先進行觀察,教師進行觀察的目的,是為了準確地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需要和表現,并進行分析,向幼兒提出有效的建議,幫助幼兒發揮創造,實現設想,在觀察過程中,要注意幼兒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注意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并進行記錄。
教師要明確活動目標,對不同的幼兒給予具體指導,再面向全體幼兒的同時,要有重點地指導個別幼兒,促進幼兒創造水平在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對探究中出現失誤的幼兒,教師要引導其探索最佳方法,對水平較高的幼兒,要提高要求,幼兒在探究新材料時,指導幼兒有新發現,玩舊材料的幼兒要鼓勵其玩出新花樣,另外還可注意調控偏區幼兒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指導時方法也可多種多樣:教師可用設問的方式進行指導;可以讓幼兒擺弄實物進行指導;可以利用提示性語言對需求幫助的幼兒進行指導;可以通過情緒感染進行指導;也可以以幼兒玩伴身份直接進行指導;可以利用體勢暗示進行指導等。
三、活動評價可以為幼兒創造性的發展指出導向
幼兒特別在乎教師的肯定和鼓勵,所以,科學的評價體系和方式教育教學質量的升華環節,評價的結果也往往影響到幼兒以后活動的情況,評價對幼兒進一步發展有一定的導向作用,因此,教師的評價要注意重視幼兒創造性的發展。評價方式有很多,不論何種形式的評價,都不應只側重于結果,而更應側重于活動的過程,如孩子們在活動中學到了什么,發現了什么,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否新方法等。教師要抓住幼兒的閃光點特別是有創新精神應進行重點講評,加以鼓勵,或指出幼兒在創新方面應努力的方向;也可就活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或困難大家提出討論,讓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并能商量解決問題等。
二十一世紀中國,高速發展的知識經濟社會需要大量人才,特別是具有創新意識和創造才能的人才,對整個社會發展的影響是巨大的,基于這種趨勢,我國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問題的認識已提到了空前的高度。這也直接影響到幼兒教育,作為幼兒教師的培訓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探索在美術教育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性這項課題,為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幼兒美術教師作出應有的貢獻。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9
摘要:美術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美術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幼兒的審美意識,拓寬視野,感受生活。本文結合教育實踐,介紹了如何培養幼兒感受美、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關鍵詞:幼兒園;美術教育;思考
一、創設寬松、自由的藝術環境,提供創作機會
教師要給幼兒創造藝術環境,為幼兒提供藝術氛圍,幼兒不只局限于課堂上的學,大自然和社會是幼兒實施美育的廣闊天地,因此,教師應注重在生活中創設機會并有效滲透和學習。1.創設藝術氛圍例如,在“小魚”繪畫活動中,為了讓幼兒能了解小魚的形象特點和畫小魚的方法,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收集各類小魚圖片,制作成小書供幼兒翻閱。同時,在墻面上張貼各種不同形態的線描畫小魚的圖片,讓幼兒置身于小魚的世界中。通過欣賞,運用已有的作畫經驗和教師有目的地引導,讓幼兒感受不同的線條和造型,擴充知識面。幼兒對這些畫很感興趣,常常結伴討論圖上畫的是什么,是用什么方法畫出來的,看上去感覺怎么樣。有的小朋友還會伸手在上面比劃一下,還真像個“小畫家”呢!2.提供創作機會在區域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幼兒開設“奇奇畫廊”,貼上報紙,放上記號筆和白紙,在墻上貼好范圖。這樣,不僅能讓幼兒鞏固上節課的繪畫內容,還能鼓勵幼兒大膽嘗試,畫以前畫過的,畫書上看到的,畫自己想畫的……這是一個作畫的自由天地,在看看、想想、畫畫過程中豐富幼兒的繪畫經驗,提高幼兒獨立作畫的能力,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創作。
二、技能與創造的有機結合,讓幼兒“樂在其中”
在內容上,教師可以選用與幼兒生活有關的事物,考慮到幼兒作畫能力等方面的特點,多選用蔬果、植物、動物作為繪畫內容,從繪畫單一物體到構圖整幅畫面,從認識線條構造到運用多種線條造型,幼兒在技能方面有很大的進步。在提高技能的`同時,教師要開辟各種渠道為幼兒提供創作空間,充分發揮幼兒的創造潛能。1.幼兒主動創造在內容的選擇上,教師要根據主題內容、季節特征、興趣愛好等,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增強幼兒的創作欲望。如帶幼兒參觀“植物園”后,組織幼兒繪畫“番茄”。幼兒有了一定的直接經驗,親身體驗到番茄的不同形態后,繪畫出的番茄有成熟的,有沒成熟的,有大大的圓番茄,還有頭尖尖的小番茄,十分生動形象。幼兒喜歡看《熊出沒》這部動畫片,教師及時利用這一興趣,帶領幼兒繪畫森林里的樹,幼兒畫出了不同姿態的樹,有的幼兒還畫了斧頭,講述光頭強的故事。2.有目的地引導幼兒創造在備課時,教師要先考慮可以在哪些地方引導幼兒創造?創作后的效果會是怎樣呢?通過實踐,漸漸形成對主體物的姿態及畫面布局的創造。如繪畫“葉子”時,在掌握曲線和直線靈活運用的基礎上,提出樹葉有哪些形狀?如果有兩片樹葉,它們會飄成哪些形狀呢?在繪畫“小房子”時,提出“你見過哪些不一樣的房子”的問題。隨著問題的提出,幼兒積極地投入到想象中,設置許多不同的、生動的情景。3.及時肯定幼兒的創造不管是在課堂還是在作畫中,教師要關注每位幼兒的一舉一動,對幼兒的創作舉動加以肯定,使其自信、大膽地創作,同時,帶動其他幼兒創作。
三、運用多種手段,提高幼兒在生活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1.用兒童化語言當幼兒接觸一個新的作畫內容時,首先應學會畫畫的技能。單純的步驟提示不利于幼兒記憶和掌握,教師可以采用兒童化的語言,通過邊講邊示范,了解基本技法。在繪畫“青菜”時,用兒童化語言,邊講邊示范:有兩個小姐妹,姐姐叫葉柄,妹妹叫葉子。姐姐長著瘦瘦的臉,妹妹……看似復雜的東西,幼兒也能胸有成竹地下筆了。2.開放式提問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開放式提問,如他是什么?怎樣畫出來的?讓幼兒看著物體,想出作畫步驟以及運用了哪些技法。開闊幼兒的思維,充分肯定幼兒,讓幼兒懂得多樣性,從而增強幼兒的主動性。3.注重欣賞,減少示范,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欣賞所畫的物體有助于讓幼兒更好地了解物體的特征、姿態及構圖方式。除了注重幼兒生活中的欣賞、圖片欣賞,教師還可以采用實物欣賞,激發幼兒的作畫欲望。根據幼兒的繪畫水平、作畫內容,在欣賞的基礎上,讓幼兒自由發揮創造,減少幼兒作畫的依賴性,發揮主動性。在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取消幼兒作畫時的范圖,提高幼兒獨立作畫的能力。總之,在藝術教育中,教師要培養幼兒對美的初步鑒賞能力以及初步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使幼兒得到美的享受,在藝術氛圍中感受藝術帶來的快樂,從而讓幼兒喜歡藝術。
參考文獻:
吳薇.學前兒童美術教育初探[J].美術教育研究,20xx(6).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10
摘要:美術在幼兒教育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教師與幼兒溝通的重要橋梁。良好的美術教育不但有利于提升幼兒美術技能,還有利于其創造性的培養。對美術教育對幼兒創造性的培養進行詳細分析,主要目的為幼兒教育事業提供有效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美術教育;情感因素;創造性;鑒賞
所謂創造性主要是指以探索和求知為主要特點的高級心理活動,并以“思考、想象、理解、記憶”等一系列能力為基礎。俗話說,沒有創造就沒有希望,幼兒美術教育同樣如此,缺乏創造性的美術教育根本無法實現美術教育本質。因此,在幼兒美術教育過程中,重視兒童創造性思維培養,從根本上提高幼兒藝術鑒賞能力以及審美意識才是幼兒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下文主要從四個方面闡述如何在美術教育過程中更好地對幼兒創造性進行培養。
一、激發幼兒想象力,拓展幼兒創新空間
想象可以給予人類更加美好的享受,是創造的關鍵。幼兒處在一個想象力極為豐富的階段,對任何新鮮食物均充滿了好奇,其想法往往容易給人帶來更多的靈感和啟迪。因此,在日常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注意采用各種方式激發幼兒的想象力,鼓勵幼兒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向幼兒展示一副有趣的“森林景色”圖,教師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上的景色。教師可首先向幼兒提出較為淺顯的問題:如,你在圖片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呀?大家想不想到這樣美麗的地方去玩耍等問題。通過提問激起幼兒興趣。然后再對問題進行深入和豐富:如果是這座森林的主人,你會希望有哪些動物跟你玩耍呢?如果你是這座森林的主人,你希望森林里的房子是什么顏色的?通過逐漸深入、延續的提問方式,鼓勵幼兒不斷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而達到培養創造性的教育目的。
二、在美術教育中引入游戲,進一步提升幼兒創造熱情
愛玩是幼兒的天性,在美術教育中引入游戲,不但可以讓孩子感受到游戲帶來的快樂,豐富幼兒思維,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還可在游戲中進一步激發幼兒創造熱情,增加幼兒的學習興趣。為此,在美術教育過程中,教師可通過開展有意義的游戲活動,把傳統“模仿”為主的教育方式轉變為“探索”式的學習方式,讓幼兒在無拘無束的氛圍中進行“剪剪貼貼、添添畫畫等美術活動,使幼兒在自由的海洋里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進而達到促進想象力提升、激發創造熱情的學習目的。例如,在學習畫小動物的時候,教師可把已經精心準備好的圖片展示給幼兒看,并與幼兒一起探討動物的叫聲、習慣、喜好等等。以“袋鼠”為例,可以讓每一位小朋友模仿“袋鼠”跳躍,然后指出袋鼠的最大特點就是懷中猶如一個大大的口袋。完成模仿跳躍以及談論后,幼兒對袋鼠的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時再引導他們學著臨摹,進一步增強記憶。
三、在美術教育中引入情感教育,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創造靈感
與一般的說理性學科不同,幼兒美術教育全過程均需要情感教育的參與,情感體驗是幼兒創造靈感的主要來源。因此,在幼兒美術教育過程當中,教師應該要積極引入情感教育,從幼兒的情感需求出發,主動參與了解幼兒情感世界,通過對教育情境中情感因素的利用,為幼兒積極創設出優越、豐富的審美環境,以便達到激發幼兒的.創造靈感的教育目的。例如,教師可向幼兒講述一個溫馨歡樂小故事,故事主要講述一位媽媽和自己孩子的成長經歷,因為有了孩子的陪伴,媽媽的每一天都非常開心和快樂。教師講述完畢后,向幼兒提出問題:大家都非常愛自己的媽媽,那在你心中,媽媽的笑容是什么樣子的呢?鼓勵幼兒發揮想象,畫出自己心中認為的媽媽的笑臉。通過把媽媽這種情感因素融入到美術教育中,進一步激發幼兒的創造靈感。
四、正確評價幼兒美術成果,增強其創造自信心
幼兒對于正確、錯誤的分辨能力顯然不足,對于世界均以一顆單純的心態,也就是說幼兒美術屬于“無錯誤的科學”。因此,教師在其美術教育過程當中,應該要以積極、包容心態去面對,遵守無對錯教學原則,對幼兒的美術成果進行積極評價。不管幼兒的美術作品如何,都采取委婉、柔和的方式進行鼓勵,努力去欣賞每一位幼兒的成品,讓他們感受到創造帶來的快樂,從而達到誘發其無限想象力、創造力的有效教學目的。例如,在自由發揮的美術課堂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自由畫出自己最喜愛的東西,并使用自己最喜愛的顏色來進行填充。有些幼兒畫出了自己最喜愛的花朵,有些畫出了自己最喜愛的玩具,有些畫出了自己最喜愛的汽車。幼兒完成作品后,教師一一進行評價,并頒發小獎品,滿足他們內心的成就感,并讓其父母、親屬欣賞,得到來自更多人的鼓勵,讓幼兒的創造價值得到充分的肯定。幼兒是一個天真無邪、充滿無限想象力的階段,他們的想法充滿奇幻色彩。因此,對于幼兒美術教師來說,應積極了解幼兒心理特點,從其情感需求出發,重視自由、個性化教育,通過積極鼓勵、評價,不斷激發幼兒潛在的動力,不斷激發他們創造靈感,充分挖掘幼兒無限的創造力,培養其創造思維,為國家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藝術人才。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11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
美術教育,對幼兒創新潛能的開發具有的積極作用,被現代教育所公認。美術活動是以培養幼兒創新能力為核心的一種教學實踐活動。畢加索曾這樣說過:“每個兒童都是藝術家”.我們應該讓兒童找到自己的感覺,父母或老師決不能用簡單的像不像,比例準不準來評判孩子們作品的好壞,有的地方不到位就遭到批評,這樣會傷害兒童的自尊心,壓抑了兒童大腦思維活動。運用繪畫語言讓兒童在繪畫創作中受到教育,盡致地發揮兒童稚氣的想象力,提高兒童的素質是教師的首要任務。因兒童在學前還沒有受大人思維的影響,兒童觀察事物有其獨特的視角。兒童在美術活動中往往會表現出令成人難以想象的創造潛能和天賦。
目前,農村美術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已成為幼兒園美術活動開展與創新的首選,陳鶴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他認為,學前兒童是在周圍的環境中學習的,應該以大自然、大社會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福祿貝爾也曾說過:“通過生活并來自生活的課,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課。”而在我們農村,其自然資源更是豐富多彩,糧食、樹木、花草這些不同質地的自然物、得天獨厚的農村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正是我們開展美術教育活動極好的素材和內容。新《綱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農村有農村的特色,有農村特有的風俗民情,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就應該讓幼兒融入這些自然資源的主體中成為學習的主人,將大自然、大社會作為幼兒學習的大課堂,引導幼兒感受到身邊的美,生活的美。教師應當學會主動地有創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資源,充分挖掘各種資源的潛力和深層次價值,提高欣賞水平和利用率,使幼兒園的美術活動創造性的、有個性與特色地開展起來。
我園一直重視開展幼兒美術教育教學活動的探究,在實踐與研究中發現,幼兒對美術活動具有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在美術活動中孩子是最富有想象和創造力的。隨著幼教改革的一次次深入,教師的教育觀念正在逐漸發生變化,但舊的僵化的教學模式,始終難以擺脫,美術活動中注重創作結果,評價方式單一陳舊,新的教育理念始終難以轉化為教學行為,面對出現的種種糾結,我園分析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充分利用美術教育手段促進幼兒全面可持續性發展,開發幼兒創新能力,在此基礎上提出確立“對農村幼兒園特色美術活動探索”的研究課題。
二、國內外同類課題研究狀況及與本課題的關系
德國、美國、法國等國家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給兒童自由發展的空間較大,注重兒童的個性和創造力的培養,在藝術教育方面有獨到之處。重視培養學生藝術審美能力,強調兒童在藝術活動中的主動性,突出藝術活動的實踐性和創造性,讓藝術和生活緊密相聯。從兒童作品就可以看出兒童用他們的表達水平、表達方式,表達其對真實生活的理解和自我情緒的再現。他們更尊重兒童,相信兒童的能力。這一點正是我們中國兒童美術教育在發展兒童審美創造力的探索過程中所要借鑒的,農村有著無限的美術創作素材與空間。
在我國,人們雖然已認識到自然資源對于幼兒美術活動的重要性,但對于農村自然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還剛剛起步,農村幼兒園所具備的豐富的各種資源還未被開發與利用。我們課題組認為:農村幼兒園美術教學改革應該以研究農村美術教學資源,結合地方經濟建設實際特點,從農村自然資源的開發入手,尋求合適的利用方法、原則,使農村園有效利用各種有價值資源,創造性的開設美術課程,繪畫、臨摹、寫生,手工制作等。
隨著素質教育的推進和對中國教育的反思,人們已經開始越來越重視個性和創造力的發展,重視藝術教育對人的創造性發展的獨特作用,蘇州、上海等城市的許多兒童美術教育者和幼兒教師都在發掘兒童創造潛能方面做了積極的嘗試,促進了兒童美術教育的發展,也形成了一些風格,兒童天生敢想,敢畫,從“涂鴉”起步,讓作品放飛兒童的夢想與追求,但是教師的影響往往會左右兒童的思維發展。
三、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與理論價值
農村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例如:春天的小蝌蚪成長過程、金燦燦的油菜花變花為籽、嫵媚的桃花結出小桃、泥土、沙子、石子、樹皮、落葉、草根、菜葉、各類種子、水果皮、稻谷、蘆葦桿等自然材料隨處可見,隨手可得,具有成本低、可塑性強、經濟實惠的特點,便于收集和拼貼。幼兒對這些自然材料有著天然的親和力,只要教師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把這些材料用于幼兒的各種美術活動中,就會取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除此,農村的鄉土文化也是豐富的藝術教育資源。《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幼兒園應“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大幼兒學習和生活的空間,”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陳鶴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會是主要的知識來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區域特色應該得到充分的體現。”我們地處農村,大自然為我們提供了各種農作物的種子(黃豆、紅豆、綠豆等等),各種樹葉,小花小草,還有稻麥的秸桿,飄蕩的`蘆花、洋槐花、楊柳絮…這些都能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只有幼兒對自然感興趣時,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在快樂中學習。作為農村幼兒教育工作者應該就地取材,合理利用農村資源,為幼兒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提供動手動腦的機會,形成我們農村幼兒園的特色,我們必須從農村資源著手,充分利用農村資源豐富幼兒美術活動,形成一種富有農村特色的美術教學活動,從而提高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我們必須回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以,我們應該放下架子,蹲下身來,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上去觀察、去思考,站在他們的角度,揣摩他們的心理、去理解他們,就容易發現他們的繪畫中融進了許多單純、真實、自然樸質的元素,甚至,能用強烈的色彩,大膽的構圖,奇特的想象來描繪他們自己心中的那一方神圣與美麗。
“學習和掌握簡單的美術活動知識、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創新能力,使幼兒萌發審美情趣”是幼兒園美術活動的基本目標。因此,認真領會《綱要》精神,進行具體的教育實踐探索,在教育行為中調整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在新觀念指導下,重新認識在美術活動中的兒童,達到既開發兒童美術創造力,又提高兒童審美表現力,同時促進兒童創造性人格形成的目的,建構一種方便可行的、新型的兒童美術教育優化機制。這種在美術活動中把技能學習和創造力協同發展的舉措,將會使孩子對世界萬物產生無限的遐想和興趣,使幼兒終生受益,同時充分體現創新教育的真正內涵。使美術活動成為兒童愛玩的“游戲”,成為兒童善于表達自己情緒和認知的一種“語言”,成為啟迪兒童創新思維的搖籃,成為自信懂得欣賞的小“藝術家”,更好地發揮農村園在美術活動中具有獨特的價值與作用。由此可見,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在美術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四、課題的界定與理論
(一)課題的界定
農村幼兒園:《幼兒園教育綱要》非常關注農村幼兒教育,提出許多農村幼兒教育的策略。的確,農村有豐富的自然和社會資源,充分地將他們挖掘并利用,是一筆很大的知識“財富”;而我們幼兒園也剛好坐落在環境優雅、自然資源豐富的農村里,園舍前后有著很多值得師幼共同探討的資源,這些資源是農村幼兒園最真實、最精彩的課堂,教師加以引導、啟發,幼兒就能夠自主地欣賞、探究,形成自我的知識觀點,體驗學習的過程,并在體驗中收獲。因此,本課題開展的“特色美術”界定在“農村”.
特色美術活動:以美術領域課程為載體,結合本地區特有的自然環境(如:泥土、蛋殼,樹葉,種子,稻草等等)和社會進程中長久積淀、傳承下來的與眾不同的民俗、習慣、景觀、人文環境等地方資源引入美術教育而形成的獨特風格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大自然是活教材,活的鄉村教育要用活的環境,不用死的書本。”因此,我們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充分挖掘農村蘊藏的豐富教育資源。
2、英國當代著名的藝術教育家赫伯特?里德提出:美術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為兒童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使他們的人格得到成長。里德強調美術教學應順應兒童生來固有的潛力,教師僅僅扮演一個鼓勵者,使兒童通過美術活動發揮潛能。
3、《綱要》明確指出: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要避免教學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的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
五、課題研究目標、時間、對象、方法及過程
我園堅持教改、科研、日常工作一體化的原則和人人參與的指導思想,在確立課題《對農村幼兒園特色美術活動的探究》的基礎上,全員參加、全程參與課題研究,思路首先是成立課題組,制訂課題組管理條例,課題組成員明確分工與職責,根據課題方案,確立相應的子課題。其次,全園各班在課題組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特長,結合班內實際情況確立小課題。全園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各班具有自己的特色,形成網絡化、制度化、規范化和過程化的工作格局。
(一)、研究目標
1、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激發和加深幼兒對美術活動內容的興趣,培養幼兒感受美的情趣,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2、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初步摸索出適合農村幼兒園實際的,具有在實踐中運用的可操作的園本美術教育經驗。
3、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升教師幼兒美術教育專業素養,促進科研興園。
(二)、研究時間
20xx.6--20xx.9月,歷時三年。
(三)、研究對象
本園小、中、大班幼兒
(四)、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資料,借鑒他人的理論和經驗,收集國內外教育教學的相關理論,不斷充實我們的理論知識,推進我們的科研實踐和教學實踐。
2、調查研究法:
其他成員投身課題活動實踐,以解決實踐中的問題為目標,以教師對實踐活動的反思為中介,達到由“行動--反饋--調整--再行動”的循序漸進的過程而產生的實踐資料,并由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使課題研究和教學活動更具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
堅持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相結合,邊實踐,邊思考提煉,不斷交流、及時總結,及時推廣。
3、成果分享法:
通過分享幼兒的作品,去了解幼兒創造力的發展情況,由于幼兒在創造活動過程中經常運用語言和表情去輔助或補充作品所不能表達的思想,所以,對作品的分享需結合觀察和傾聽進行感悟,適時表揚肯定,鼓勵進步。
4、案例分析法-- 一是研究幼兒作品案例、分析幼兒作品與個性發展;二是研究教師的活動設計案例、凝集教育智慧。
(五)、研究的步驟
本課題研究將分三個階段:
準備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1、收集資料,組織課題組教師學習,撰寫實施方案。
2、對幼兒園現有的藝術教育內容和形式進行反思和討論。
3、與相關研究專家取得聯系,學習經驗,討教方法,統一思想,形成共同理念。
4、根據各年齡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制定各年齡階段幼兒的研究目標
實施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6月)
1、開展具體研究工作,課題組成員根據小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情感發展的規律確立教育目標。
2、通過學習、研討、論證,選擇和設計各具體教學內容,原則是保證每班有一個主題。
4、教師創造性地設計和實施各個具體活動內容,提高教師整合課程資源的能力。
5、每學期進行課題階段小結,整理出幼兒美術技能學習與創新能力協同發展的活動體系,逐步形成我們的園本課程,并向專家進行咨詢,改進方法。
總結階段(20xx.7-20xx.6)
1、整理有關資料,分析資料情況,作出評判,對目標達成度進行分析。
2、收集教師優秀活動案例及幼兒的優秀作品,做成光碟或匯編成冊。
3、撰寫結題報告,以及相關論文,編寫有關教案集、課程反思集,形成幼兒園美術園本課程教材。
4、辦一場兒童美術成果展示活動。
六、預期研究成果
1、課題組研究論文集匯編
2、農村幼兒美術活動評價指標
3、教師教學反思
4、幼兒作品成果匯報展
5、園本課程案例集
6、中期論證報告
7、結題報告
七、完成本課題的保證措施
1、課題負責人吳蘭紅同志是高郵市教壇新秀、高郵市中青年骨干教師、曾撰寫多篇論文獲高郵市、揚州市一、二等獎,榮獲省“師陶杯”論文三等獎。05年完成“培養合格小公民”課題的實踐研究,09年兼管幼兒園教研工作,帶領全園教師進行美術方面的教研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
2、本課題由具有高級專業職稱,從事多年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老師給予指導,有骨干教師的參與。
3、課題組成員分工:
組長:吳蘭紅(園長、大專學歷)負責課題組領導和指導工作;
趙方春(教研組長、大專學歷)主持課題研究與協調 ;
副組長:徐玉銀(大班組教研組長、大專學歷)引領小班老師和小朋友進行課題實施;
徐惠君(中班組教研組長、大專學歷、幼教一級)引領大班老師和小朋友進行課題實施;
吳秋珍 (小班組教研組長、大專學歷) 引領中班老師和小朋友進行課題實施;
成員:成留華、劉金紅、談曉蘭、吳建英、宋月紅、吳月琴、喬萍、王立新等老師直接參加分組實踐指導與課題研究,不斷反饋階段成果和經驗。
4、加大領導力度。成立由高級教師引領的課題研究小組,全面負責研究工作,加強課題的組織管理,明確分工。
5、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期開展研討、觀摩活動,交流課題的研究情況,確保研究落到實處。
6、研究經費的保障,園部每學期擠出3-5000元經費用于課題研究性支出,同時,積極向爭取中心初中的支持,全力保證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12
兒童是天才的畫家,他們從小就喜歡畫畫。他們畫畫時很興奮激動,眉飛色舞,神采飛揚。他們常常自由發揮,隨心所欲地表達愿望。“學習和掌握簡單的美術活動知識、技能,培養幼兒初步的表現力,使幼兒萌發審美情趣”是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基本目標。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技能是從事美術活動的必要前提。但由于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借助美術這一載體,促使幼兒的認識、情感、能力、個性諸方面的有效發展,因此,知識、技能只是一種促使幼兒發展的手段。只有把美術作為幼兒表現自我、表現自己對客觀世界看法的有效工具,才有可能通過美術教育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美術活動是幼兒喜歡的一種藝術活動。活動中幼兒把自己關注的熱點、周圍感興趣的事物和幻想的美好世界畫在紙上,使美術成為幼兒認識世界、探索世界的手段。因此,在開展美術活動時,教師應以開發幼兒潛力,提高幼兒學習興趣,發展幼兒健康的個性為前提,運用各種途徑,靈活多樣地組織各種教學,使美術教育在兒童的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結合平時的美術教育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幼兒美術教育教學應圍繞以下幾個方面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新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大膽解放孩子,努力為孩子們營造親切和諧、靈活寬松的課堂氣氛,讓幼兒在活動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營造在玩中學、學中練、練中樂的良好氛圍。要讓兒童真正享受美術活動的快樂,我們的課堂就必須得吸引住他們的注意力,使幼兒自覺自愿地參與進來。例如:在粘貼畫《有趣的春天》時,教師用變魔術的形式出示教具,引起孩子的興趣,以提問引導的方式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在幼兒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面對的是一群活潑可愛、天真無邪的'孩子,孩子們理性思維尚未發育成熟,深奧、復雜的美術理論知識,反而讓他們更糊涂、迷茫。這時期的他們,感性思維豐富,喜歡富有神奇色彩的童話故事,總喜歡在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快樂、理想和愿望。老師可以根據孩子的這個特點,把美術活動與兒童故事講述及延展活動相結合。
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則認為:“凡是兒童自己能夠做的,應該讓他們自己去做;凡是兒童自己能夠想的,應該讓他自己想。兒童自己去探索、去發現,自己所求來的知識才是知識,他自己所發現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在傳統的繪畫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喜歡用統一的繪畫工具、統一的繪畫方法來要求幼兒完成任務。其結果是幼兒很想去嘗試一些與眾不同的繪畫作品,但最終必將導致幼兒的從眾性。因此,當幼兒掌握了一定的繪畫方法后,教師就從“橫向繪畫創作”和“縱向繪畫創作”兩方面著手,進一步促進幼兒的創造力和發展。
人的創造活動是從觀察開始的,觀察是創造活動的源泉。認真仔細地觀察,可以幫助幼兒獲得大量豐富的感性資料,理解不易掌握的理論知識。教師應通過各種途徑為幼兒創造用感官去接觸外界事物的機會,鼓勵他們多聽、多看、多觸摸、多嘗試,從而達到發展幼兒感官、開闊眼界、豐富想象的目的。
四、教師應運用恰當實時的語言引導幼兒作畫體現個性,并進一步完善作品
幼兒正處于創造和發展的初期,他們需要教育者為他們打開創造的大門。在幼兒美術教學中適時地運用好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技能,給孩子營造一個更加輕松、愉快、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從孩子發展的角度看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把普通的東西點化成智慧和美的藝術品,才可以讓孩子們在屬于自己的繪畫空間里自由想象、大膽創造,畫出一片真正屬于孩子自己的天空。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13
摘要:
美術教學是幼兒園教育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教育基本目標是培養幼兒感受美、發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創新改革也發生著一些積極的變化。基于此,幼兒園的教師應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創新教學方法,從而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使其審美、評價、表現等綜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同時,也可以使美術教育真正達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關鍵詞
幼兒園美術教育創新策略
正文:
一、教師更新教育觀念
教育思想的轉變是幼兒美術創新教育的首要前提,首先教師要形成全新的教育理念,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自身的理論研究水平,以幼兒為本,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以創新精神作為基本教學觀,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豐富幼兒美術實踐經驗。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國的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教學模式比較固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理念均相對固定,缺乏新意。例如,在幼兒園的美術教學中,畫畫就是教師講述,幼兒跟隨教師一筆筆繪畫。上述固定的教學模式、成人化的教學思維均限制了幼兒對世界、對生活等的情感表達。新課程改革提出,教學理念是教學改革的重要基礎,其對教學改革的長效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基于此,幼兒園美術教育應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新教育觀念,并樹立正確、科學的美術教學理念與兒童發展觀。使其在人生中極為重要的幼兒階段接受正規、科學的美術教育,進而為其今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創設豐富、適宜美術環境
1.物質環境
幼兒園在進行美術教學時豐富、適宜美術環境,其場地的選擇既要保障室內陽光充足,以保護幼兒視力,還要空間充足,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想象余地。另外,美術材料也十分重要,繪畫材質、美術工具的多樣性可豐富幼兒的感性認知。應為幼兒提供廣泛的繪畫用具、例如材質不同、形狀各異的紙張、各種不同功能、不同顏色、不同材質的畫筆、繪畫用具等,以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為其美術創作積累感性經驗。
2.精神環境
加強園中文化建設,對幼兒形成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園創設美術創意室,在走道里設置“藝術長廊”等,用這種濃郁的藝術氛圍激發幼兒的藝術情感。同時,通過大大小小的實踐活動鼓勵幼兒在生活中發現美、創造美。教師還要善于創設展示幼兒創造的環境,讓幼兒能在藝術的氛圍中展現美、感受美,欣賞美。教師們不僅將孩子每一次的作品都利用活頁夾精心保存,定期進行“美術作品展”,同時還利用幼兒作品進行活動室內外的環境布置:,走廊張貼或懸掛的“我們的藝術長廊”,教室一角的“創意手工坊”還有“十一”、“新年”、“六一做做玩玩作品展等等,不僅讓孩子隨時體驗自己創作的成功,同時,也是向家長展示自己成果的絕好機會。
三、創新美術教學方法
1.注重結合生活情境提高美術教學效率
教育的存在是為了更好地生活,美術教育也要貼合幼兒生活實際,使美術更具真實性,使幼兒切實感受美術的美麗。由于幼兒對美的感受帶有直覺性,他們喜歡色彩鮮艷的'形象和夸張的事物,我們就利用現實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打動幼兒的心靈,自然寫生、名畫欣賞、創意制作坊等,一步步引領幼兒陶醉于美術活動中。藝術來自生活,教師引導幼兒多觀察生活,敢于想象,不斷提高美術創造能力。教師要培養幼兒欣賞生活的習慣,如中秋節時,引導幼兒對中秋節進行交流,圍繞月亮的主題搜集圖片,利用這些圖片為幼兒創設中秋節的美術學習氛圍,將美術活動融入進生活中。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學習的真實性,也降低了幼兒學習美術的難度,使幼兒在強化生活經驗的同時獲得實踐能力的發展。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中雖然不乏美的事物,但我們還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和表現美的雙手,美術作品就是我們表現美的最好載體,當孩子對生活中美的事物積累了豐富的表象,產生興趣之后,我們就利用大量的、內容、形式各異的美術藝術作品提升幼兒的審美,引導幼兒了解學習一些美術創作的方法與技巧,為幼兒創設參與美術創作活動的機會,讓幼兒在大量的、形式內容多樣的美術活動中感知與表現,進而提高美術活動的效率。
2.以游戲的形式激發興趣
幼兒園的教學原則是以游戲為主。愛做游戲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基于此,在幼兒園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積極以游戲的形式組織美術活動,進而使其在游戲中豐富知識、創新能力。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美術教育的基本要求自行設計創新游戲,讓學生通過做做玩玩的過程中,開拓幼兒想象空間,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總是用平鋪直敘的方式進行教學難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自主學習的主動性不強就更難使幼兒做到積極思考。美術教學也是同理,幼兒年齡較小,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較短,所以在美術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展示繪畫作品的同時也口頭敘述講解。教師在進行趣味美術教學中可創設一些游戲活動需要的情境,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最大限度地將幼兒的積極性挖掘出來,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其中、樂在其中。例如《有趣的手影》活動的教學目標是教師指導幼兒用輪廓線繪畫出有關的手勢和動作。對幼兒來說,這堂課的教學目標在完成上有較大的難度。教師帶領幼兒進行手指游戲“我們的小手會講話,看看哪個小朋友會說的話最多?我們來比一比吧!”游戲結束,教師引導幼兒左手做模特,右手做小畫家,記錄下“手語話”。此游戲可激發幼兒興趣,將乏味的手勢臨摹轉變成有趣的手勢游戲,在教師的啟發下讓幼兒自主發現更多的手勢,使幼兒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把教師預授知識轉變成幼兒自身學習的需要,這種方法效果最佳。在教學中采用游戲情境法,幼兒能發現問題,同時還能獨立解決問題,進而扎實掌握新知識。
3.在欣賞、評價中提升審美
正確理解并評價幼兒的美術作品極為重要。在幼兒園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正確認識并客觀理解幼兒的作品。傳統美術活動中,教師只注重美術活動中教師對美術技能技巧的講解與示范,關注孩子作品的完成情況,往往忽略了作品完成后的欣賞與評價,而這恰恰是孩子綜合美術能力提升的絕好機會。因為在欣賞與評價中,孩子可以學會觀察畫面,從色彩、布局、創意、材料等方面去審視一幅作品的美。我們注重了美術活動中的評價,不僅讓評價貫穿幼兒的美術活動,同時,注重評價方法的運用,而且,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確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表達能力有限,教師評價幼兒作品時,應多采用擬人化及情境化的語言。中班幼兒具有初步的審美意識,語言表達能力有所提高,教師評價時,可提出一些問題:“為什么要這樣畫?”引導幼兒邊畫邊想,表達自己的構思,啟發幼兒進一步創作。大班幼兒各方面能力發展較快,具備了一定的審美能力及評價他人作品的能力,教師應把評價幼兒作品的主動權交給孩子,適當引導幼兒參與評價,以達到互相學習,共同分享的目的。
四、充分利用社會文化資源
在幼兒園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幼兒園周圍的社會文化資源,使其與美術教學相適應、相配合,以保障美術教學內容的順利貫徹。充分利用幼兒園周邊的文化資源有助于豐富幼兒想象力,進而為其進行美術創作提供有利條件、奠定豐厚基礎。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去植物園、動物園等欣賞自然風景,或帶領其參觀各種美術館和畫廊等,使幼兒豐富體驗、增長見聞。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充分運用各種教育資源,根據實際情況定期舉辦家庭巧手大賽,使家長與幼兒一同做游戲、參與幼兒園的美術創作活動等,進而使廣大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創造的樂趣。
小結:隨著教學的改革,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等已經成為時代對幼兒教育發展的基本要求了。基于此,在幼兒園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應不斷豐富自己、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基礎上、科學設置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以不斷創新美術教育,培養幼兒對美的感知、發展其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秀芹.創新教育教學理念,有效提升幼兒美術教育成效[J].考試周刊,20xx(31)
[2]李銀珍.幼兒園藝術教育模式的創新研究—以美術教育為例[J].教育導刊,20xx(2)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14
一、貼近生活開展多種繪畫活動,活化課堂教學氛圍
傳統的幼兒美術教育模式大多依賴于教師的說教和指導,一步步按部就班,難免顯得有些程序化。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無法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幼兒的創造力,有悖于幼兒美術教育的初衷。為調和這種矛盾,幼兒美術教師應沖破傳統教育觀念的束縛,采取活動課、體驗課、游戲課等生活氣息濃的活潑教學方式,讓孩子充分參與實踐,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孩子的創作熱情。
(一)染色活動染色活動是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對教師事先準備好的材料進行染色,對生活中的一些廢舊材料進行再加工,讓它們煥發新生。比如麥秸、易拉罐瓶、小樹枝、落葉等,教師可先讓幼兒自己選擇所需要的材料,用水彩、水粉等去進行恰到好處的染色,再將這些材料合理地組合,變成一幅幅充滿童真童趣的工藝作品。雖然幼兒的畫筆還很稚嫩,但在他們大膽涂色的過程中,我們能明確感到幼兒歡欣的心情和成功的喜悅。在染色活動中,幼兒通過采用浸一浸、染一染、畫一畫、擺一擺等的方法,使之前廢棄的生活用品具有一定的美學價值,不僅是對生活資源的循環利用,而且使得他們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提升了動手能力和藝術創造力。
(二)石頭作畫沙石是生活中隨處都可取的,用來作為幼兒美術教學的材料再好不過了。用石頭作“石頭畫”對于幼兒來說還是比較新奇的,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鵝卵石一拿出來,立馬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幼兒三個五個為一組,用鵝卵石圍起畫來:有的圍出了機器人的輪廓,有的'圍了個太陽,有的又圍出了汽車,還有的孩子突發奇想用鵝卵石堆起了城堡,歡聲笑語不斷。有時候也可以用彈珠等來代替:讓孩子把彈珠蘸上顏色放在紙盒子里翻滾,不一會兒一幅五彩斑斕的紙板畫就呈現在孩子們面前了。
(三)拓印活動拓印活動是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于自然物的內在紋理和色彩在紙上進行拓印的活動。教師可在區域活動的時間指引孩子將地上的落葉、花壇中的雜草、吃剩的瓜果皮等收集起來,待到美術課的時候再拿出來,用葉子的切面蘸上彩色墨水進行拓印,染成一幅幅生動優美的畫。如有的幼兒在紙上拓印了橘子皮之后,給它又印添上了眼睛、嘴巴、鼻子等五官,將它變成了一個滑稽可愛的小丑;有的幼兒用葡萄柄拓印出了梅花,等等。就在這樣的色彩游戲中,幼兒大膽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表達自己的情感與情緒,做到了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使他們的創造潛能得到了有效的開發。
(四)拼貼活動自然物簡單、方便又實惠,比如說彩紙、橡皮泥、雞蛋殼、瓶蓋、鉛筆屑等等,如果將他們恰到好處地排列和粘貼,就可以重新在紙上拼貼出栩栩如生的畫作。而且這些東西都是隨處可見的,所以大大擴展了幼兒進行美術創作的場地,使美術教育更加生活化。
(五)吹泡泡輕巧靈動的肥皂泡泡是幼兒在平時的活動中非常喜歡的東西,如果將它運用到美術教學中,想必教學效果一定很好。教師可在引導幼兒開心地吹泡泡之余進行泡泡畫,即用吸管蘸取加入了洗潔精的顏料對準自己作畫的白紙吹泡泡,泡泡破碎之后就在紙上留下了一道道優美的彩色弧線,有意識地排列整合即可完成一幅優秀畫作。
二、結語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幼兒美術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一個重要改革方向,應努力革新教學模式,讓幼兒接受更生動、更貼近生活的教育。因此,幼兒教師要善于結合生活元素對幼兒進行教育,把美術教育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升幼兒的審美能力和生活體驗。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15
幼兒的美術作品不僅能展現孩子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同時也是孩子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充滿著無盡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孩子的每一個作品都是他內在情感的自然流露和表達。對幼兒的美術作品做出即時有效的評價,不僅可以促進幼兒繪畫能力的發展,還可以促進他們審美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有人把繪畫比作幼兒的第二語言,而教師對幼兒第二語言表達的分析與評價對幼兒美術能力的發展有著直接影響。《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要“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由于我國幼兒繪畫教育受傳統繪畫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學工作者在對幼兒繪畫作品的評價過程中往往以范畫為衡量標準,以“像不像”為主要評價標準,這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幼兒創造性思維在繪畫過程中的培養問題,導致幼兒很難完成創造性的繪畫作品,而幼兒繪畫教育活動恰恰是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的主要途徑。目前,有關幼兒繪畫教育評價與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方面的研究和報道很少。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尤其是在“培養創新型人才”和“教育要從孩子抓起”的教育背景下,傳統的教師單方面的帶有總結和鑒定色彩的評價語言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中幼兒繪畫能力的發展需求。
一幼兒美術教育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1.評價標準單一,忽視了幼兒個性發展在美術活動中,教師往往用評判成人作品的標準評價幼兒繪畫作品,如畫面整潔度、比例、與范畫的一致性等,從而忽視了幼兒個體之間本有的差異,造成了幼兒在創造性繪畫方面的障礙。例如,在活動開始時,先出示范畫,讓孩子們仔細觀察。然后,教師再進行示范,并強調要孩子們要仔細觀察,等會要照著模仿的。在評價時,總會以范畫為標準進行比較,若孩子畫得比較像就會在集體面前表揚孩子畫得好;若孩子沒按照范畫畫的,就會和孩子說明哪里需要改進。這樣單一的評價標準嚴重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導致孩子在美術活動中不能很好地表達自己所見所想。
2.評價內容片面,偏離了繪畫的教育目的評價多以知識和技能的獲得為主,如構圖、色彩、比例等,但對于幼兒的情感、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的評價不予重視。同時還表現在側重幼兒“畫”的行為和效果,偏離了繪畫的教育目的,使幼兒繪畫成人化,從而脫離了以創造性為發展目標的原則,使幼兒繪畫走向了誤區。在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時,教師會及時提醒孩子注意畫的顏色、構圖,主要會注重孩子的繪畫技巧的培養,忽視孩子自己的想法。許多老師會以把孩子教會畫這一事物為目標,這樣一來孩子會覺得繪畫活動枯燥乏味,甚至會哭鬧,大喊自己不會畫。
3.評價主體單一,客體處于被動地位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評價主體,而幼兒則是被評價者。教師在評價作品時常常獨自評判幼兒作品的優劣,扮演“裁判員”的角色,弱化了評價主體多元化、多向化的價值。教師會以范畫為標準,告訴孩子們要照著畫,畫得像范畫就是好的。教師會以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評價孩子的畫,不像就是畫得不好。筆者在某幼兒園實習時,老師在評價孩子們的畫時,會指出孩子的不足,還會說說出與范畫的差別,讓孩子們知道到底該怎樣畫。這種以范畫為標準的評價方式,嚴重扼殺了孩子的繪畫興趣,不利于孩子創造力發展。
4.評價缺乏藝術性,制約了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語言是一種溝通工具,也是一種藝術。教師在評價幼兒繪畫作品時,往往不夠具體,缺少針對性和啟發性。比如說在讓孩子們自己動手畫時,教師往往會不時提醒孩子該畫什么,怎樣畫。當看到孩子畫得好時往往會以“某某小朋友畫得真好。”“嗯,你畫得真不錯。”等語句來表揚孩子;當孩子在思考該畫什么時,教師則會提醒幼兒想想平時自己看的是什么樣子的,或者讓孩子看看范畫和其他小朋友的作品。諸如此類“整體不錯”“你畫的太陽怎么是扁的`”“你的作品有些凌亂,重畫”等評價語言,不但影響了幼兒繪畫思路,而且很容易打斷幼兒的創造性思維。
5.評價重結果輕過程,忽視了創造性思維的塑造過程繪畫活動是孩子表達所見所想的過程,孩子在作畫時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和教師在活動中介紹的知識,畫出自己所想、所感,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但是在日常的繪畫教學中,部分教師只注重對結果的評價,弱化了過程評價,幼兒得不到及時點撥,導致評價在激發興趣、開闊思維、自我展現等方面的目的難以有效實現。
6.評價觀念守舊,忽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繪畫活動中,教師會要求孩子們盡量要畫得像范畫,范畫怎么畫,孩子們就該怎么畫,畫多或畫少都不可以。長期的傳統教學使我國幼兒繪畫技能較好,如繪畫活動設計太陽娃娃的臉,雖然每個幼兒在娃娃的五官、光芒和背景上有所變化,但仍能從作品中看出在構圖上的臨摹痕跡,繪畫具有均一性。長此以往,孩子們就會依賴老師的示范、范畫,變得心中無構圖,只能重復他人的作品。這不僅違背了繪畫教育的初衷,而且不利于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二美術教育評價的相關對策
1.評價時間延時性課堂教學中,往往會有一部分幼兒不能完成繪畫活動,并且他們越畫越想畫。此時進行評價,幼兒的注意力還不能很快被轉移,評價活動達不到預期目標。因此,建議改變過去活動結束時的即時評價,采取延時評價,將所有作品展示出來,幼兒不僅可以回味自己的畫,還可以欣賞到同伴的作品,進一步激發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2.評價主體多元化在以往的教育教學中,對幼兒作品的評價似乎是教師的專利,幼兒只是評價的客體,只能單純地、被動地接受。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不僅會大大弱化幼兒參與評價活動的積極性,還很難讓幼兒把自己作品的想法和亮點介紹給同伴和教師。因此,只有改變以往的一元化評價模式,多讓幼兒參與評價,使他們有主動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的機會,才能充分體現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相結合在幼兒自信和創造性思維培養方面的目的。幼兒完成畫作后,請幼兒自己來說說畫了些什么、為什么這么畫,然后教師可根據畫作的內容進行相關的點評。接著,可以讓所有的孩子將自己的作品放到展板上,大家共同欣賞,找出自己喜歡的作品。此時,可以請幼兒上來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幅畫,讓大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3.評價標準多層次由于遺傳因子、家庭環境及接受的美術熏陶不同,幼兒之間的繪畫水平差異是客現存在的。在評價時,只有客觀地正視幼兒的個體差異,細心發現每個幼兒的點滴進步,在評價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改變過去整齊劃一的標準為多層次性的標準,才能達到因材施教、因人而評的教學效果。對于能力相對弱一些的幼兒,若此次畫作有較大進步,就應及時鼓勵,并適當給予建議,讓他進一步提高自己的作畫能力;對于能力強的孩子來說,可以培養他顏色搭配、構圖布局的能力,讓孩子知道怎樣畫自己的作品將變得更美。
4.評價語言生動化在評價幼兒的繪畫作品時,切忌用較為空洞、生硬、高大上的評價語言,應擺正姿態,善于換位思考,站在幼兒的角度,靈活運用一些具有激勵效應的語言。如采用一些有趣的提問或征求意見式的談話,反而能讓幼兒鼓起參與活動的勇氣,增強繪畫創作的信心,感受到繪畫活動的樂趣,切實提高他們繪畫實踐中的創作水平。幼兒繪畫教育評價與幼兒創造性的關系十分密切。首先,幼兒繪畫教育評價與幼兒創造性發展是一個有機整體,二者相輔相成、相互影響,缺一不可。幼兒繪畫教育評價是幼兒創造性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幼兒創造性發展是幼兒繪畫教育評價的目的和內涵提升。其次,幼兒繪畫教育評價與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都是一個動態過程,正確的繪畫教育評價將會使幼兒在繪畫活動中充分體驗繪畫帶來的無限樂趣。反之,錯誤或不恰當的繪畫教育評價將會阻礙或抑制幼兒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甚至會導致幼兒步入傳統繪畫教育思想的誤區。最后,只有幼兒繪畫教育評價與幼兒創造性思維培養均能做到與時俱進,才能達到通過對幼兒繪畫教育評價來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培養的最終目的。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06-07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05-12
幼兒美術教育活動論文07-11
幼兒美術教育論文推薦10-19
我國幼兒美術教育論文08-11
淺談幼兒美術教育論文05-26
幼兒美術教育畢業論文07-26
幼兒美術教育的活動環境論文09-01
大班幼兒美術教育探究的論文09-18
幼兒美術教育專題論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