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指南》引領下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實踐策略論文
幼兒的藝術教育應順應幼兒發展的特點,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始終把幼兒的個性與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讓幼兒在精神得到滿足和愉悅的同時,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從而激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依據《指南》精神,幼兒藝術教育應強調“感受與表現”而不再重視“技能訓練”,應該從幼兒藝術技能培訓轉變為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幼兒充分的感受與欣賞,從而激發幼兒表現與創造的欲望。
在美術活動中,教師依賴于范圖和示范“依樣畫葫蘆”的教學形式仍然存在,長期的模仿畫教學束縛了幼兒的思維,這樣培養出來的幼兒在自主繪畫中往往不知所措,幼兒成為復制范畫的機器,缺乏自主表達與創造表現的能力。依據《指南》精神,幼兒藝術教育應強調“感受與表現”而不再重視“技能訓練”,應該從幼兒藝術技能培訓,轉變為通過多種途徑引導幼兒充分的感受與欣賞,從而激發幼兒表現與創造的欲望。那么,如何在生活中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如何激發幼兒審美感受與審美表現呢?我就多年來在美術教學中積累的經驗,談談自己的感受。
一、利用喜歡的方式,激發幼兒藝術興趣
幼兒園的藝術教育重在藝術興趣的培養,《指南》的藝術領域目標中用了三個“喜歡”來表述目標,將興趣作為藝術領域目標的重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興趣,幼兒就會主動去畫、去參與藝術活動。藝術興趣既是藝術活動的出發點,也是歸宿,以幼兒喜歡的方式來開展活動,就能夠引起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例如:為了讓幼兒喜歡美工,我們在美工區投放了各種各樣的美工工具和材料,在周圍布置了各種美工作品供幼兒欣賞,從而激發幼兒利用這些工具材料來創作的興趣;又如利用藝術短片、藝術作品、藝術人物或幼兒喜歡的形式來吸引幼兒,激發幼兒進行美術創作的興趣。
二、整合教育環境,豐富幼兒感受經驗
《指南》藝術領域子目標中的“喜歡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旨在于幼兒喜歡親近大自然,熱愛生活,從而激發幼兒主動感受和體驗自然界和生活種美的事物。幼兒的藝術感受是幼兒被周圍環境或生活中美的事物或藝術作品所吸引,從感知出發,以想象為主要方式,以情感的激發為主要特征的一種藝術能力與情感。
(一)在自然中豐富幼兒的感受經驗
大自然是千變萬化的,自然界中蘊藏著許多美的事物,等待幼兒去探索、去發現,這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一顆好奇、好問、好探究的童心,有了這顆童心,幼兒就能獲取更多的感性經驗。我們組織幼兒繪畫,不能總是坐在教室里,這樣幼兒的思維和視野不能開拓,而是應該帶幼兒走出教室,走到大自然中去畫,比如帶幼兒去找春天,畫春天,帶幼兒春秋游時,引導幼兒多觀察,組織幼兒寫生,讓幼兒在大自然的懷抱中自由的創作和想象。
又如主題活動《各種各樣的樹》,先帶幼兒到操場上觀察各種樹的外形特征,有的幼兒發現南洋杉的樹干有一層層樹皮;假檳榔的樹干很高很直,一層層像樓梯;葫蘆竹的樹干一節節像葫蘆;刺桐樹的樹干上有像眼睛一樣的花紋……欣賞和觀察過后,再讓幼兒表現,幼兒畫出來的樹干千姿百態,婀娜多姿。因此,讓幼兒親近自然,在自然中放開想象的翅膀,幼兒才能有更好的表現。
(二)在生活中豐富幼兒的感受經驗
創造來自于生活,幼兒美術也是一樣,幼兒生活中積累的經驗越豐富,他們就越敢表現,幼兒園和家庭都要為幼兒創設豐富的生活內容和生活環境,讓幼兒積累更多的感受經驗。例如,可以在家中的柜子里或幼兒園班級的墻上展示各種藝術性強的藝術品,如名畫、工藝品、兒童畫、瓷器等等。將家庭或班級布置得富有藝術的氣息,讓幼兒耳聞目染,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幼兒。
又如:主題活動《兔子》的開展,為了豐富幼兒的感受經驗,我特地買來了一只兔子放在自然角,讓幼兒去觀察,去摸一摸,看一看,讓幼兒與兔子交朋友,再讓幼兒去畫,有了感性經驗的基礎,幼兒畫出來的兔子就特別的生動有趣。
(三)在各領域中豐富幼兒的感受經驗
各領域中存在許多美的體驗:如體育運動中的身體姿態美,節奏美,自然角中植物的形態美,色彩美;繪本活動中的意境美,畫面美;語言交流中的聲音美;數學排序中的規律美;這些都是很好的感受經驗,都能激起幼兒創作的熱情。例如:讓幼兒畫運動中的人時,我先讓幼兒認識各種體育運動,感受運動員賽場的英姿,再組織開展體育活動,讓幼兒親身感受運動中人物的動態,接著在開展活動前,讓幼兒照照鏡子,擺出各種運動造型,感受體態的美,幼兒畫出來的運動中的人便形態各異,生動有趣。
三、創造機會和條件,支持幼兒自主表現
《指南》中提到:在幼兒自主表現時,教師要創造機會和條件讓幼兒感受和表現,營造寬松自然的心理環境和物質環境,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幼兒的藝術表現是幼兒在頭腦中形成審美心理意象,使用藝術的形式要素、藝術的工具和材料將它重新組合,創作出對其個人來說是新穎獨特的藝術作品的能力。
(一)提供材料的支持,是幼兒自主表現的前提
材料是美工活動必不可少的,幼兒只有在與材料的互動中才能碰撞出火花,通過多樣的操作材料,幼兒就會有不同的表現。例如:故事畫《小蝌蚪找媽媽》,在幼兒熟悉故事內容后,我為幼兒提供了三組材料:一組是蠟筆畫,幼兒以合作的形式,每人用筆勾畫出線條再上色。二組是折剪貼畫,幼兒可以通過折和剪貼的形式來制作小動物,然后再進行添畫。三組是用橡皮泥作畫,幼兒用泥塑的方式在泥工板上進行平面作畫。由于故事畫面多,我們讓幼兒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組成連環畫,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能力選擇喜歡的表現形式創造,出來的作品豐富多樣,可見這些材料的作用有多大。
(二)開展豐富的美術活動,是幼兒自主表現的基礎
美工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通過涂涂畫畫,可以表達幼兒對生活的感受,我們應組織形式多樣的美術活動來激發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教師不能只讓幼兒用勾線筆作畫,用油畫棒涂色,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組織不同形式的繪畫活動,例如大班幼兒,可組織線描畫、水粉畫、國畫、漏印畫、手工作畫(包括泥工和紙工)等等,讓幼兒感受不同形式的美工活動。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別樣的創作畫,比如給幼兒一支粉筆,在操場上畫畫,讓幼兒用裝滿水的礦泉水瓶在地上噴畫,可以用樹葉貼畫,也可以用顏料在瓷磚上、在墻壁上作畫。只要你想得到,沒有孩子做不到的。
(三)創設開放自主的美工區,是幼兒自主表現的條件
《指南》中強調區域活動的開展,重視幼兒自主學習。我為幼兒開設了美工超市,除了必備的美工材料和工具外,還準備了許多廢舊物品,如:紙杯、紙盤、紙巾的軸、筷子、吸管、小石頭、瓶子、餅干盒等等,讓幼兒在超市里自由選擇材料創作。為了讓幼兒成為美工角的主人,我們還開展“美工角里我當家”的活動,每周由三個幼兒帶一件手工作品來教同伴,幼兒特別喜歡當小老師,他們帶來的都是力所能及的手工作品,有的還制作了示范過程圖,由幼兒當老師,學的孩子也特別開心。在制作中,我鼓勵幼兒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再創作,制作出與眾不同的作品。
(四)有效的師幼互動,是幼兒自主表現的關鍵
《指南》藝術領域中的教育建議提出:“幼兒在進行自主創新時,教師不要過多干預或將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幼兒,應在幼兒需要時給予支持和幫助。”幼兒在區域活動中,教師要觀察分析在先,指導推進在后,適時的進行干預和指導。例如:幼兒在美工超市拿來紙杯,將紙杯剪開成放射狀的小花,再插上吸管,幼兒說是小花,我提醒說:“如果上點顏色就更好看了。”幼兒馬上拿來水彩筆,在花瓣上涂色。我進一步提醒:“若給花瓣變變形狀,就更好了。”幼兒又拿來剪刀,有的將花瓣剪成半圓形,有的將花瓣卷起來。在評價時,我啟發幼兒想象,有的猜花、有的猜臺燈、有的猜路燈、有的猜噴頭等。
綜上所述,幼兒的藝術教育應順應幼兒發展的特點,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始終把幼兒的個性與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讓幼兒在精神得到滿足和愉悅的同時,培養幼兒對美的感受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從而激發幼兒表現美,創造美。
【《指南》引領下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實踐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論文:幼兒美術教育價值取向與實施策略09-21
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有效英語學習策略的實踐與反思的論文10-14
初中美術教育存在的困境及策略探析論文09-08
開展提升幼兒美術教育的有效策略論文08-10
視覺文化影響下的高師美術教育論文07-02
學生審美情操培養下的美術教育論文09-22
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策略論文09-16
中職美術教育中色彩教學優化策略論文09-14
新課程改革下高中美術教育論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