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初中美術教學論文
從中小學開始,各學校就十分重視美術教學了,那么,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收集的有關初中美術教學論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有關初中美術教學論文1
一、教育觀念與教學行為要鮮活
就教育教學而言,許多時候,我們的教育觀念在指導著教學的行為習慣,教學行為反過來印證著教育觀念。所以,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在理解現代教育觀念的基礎上,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多考慮學生的需要,靈活地設置一些教學目標,多給學生創造一些機會,使他們在鮮活的教學活動中掌握更多的美術知識與技能。
(一)多給學生一些提升學習興趣的機會
學習興趣是持久學習的基礎。初中美術學習需要保持一定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立場出發,與生活實際、自身經驗、科技發展相結合,設置趣味性課程主題及其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活動參與欲。另外,教師要因地制宜開發課程資源,充分利用自然景物、石膏靜物等實物,實現趣味性教學。
(二)多給學生一些欣賞感悟評述的機會
書籍、網絡、美術館、社區等資源也是我們初中美術學習的課程資源,可以讓學生最直觀地去了解民間藝術以及美術不同流派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形式。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如果通過角色扮演、創意臨摹等方式學習美術知識,不僅能提高學生對作品的感悟能力,還能在觀察、體驗、鑒別中開展探究、討論和交流,提高審美品位和審美判斷能力。
(三)多給學生一些探究技能創新的機會
美術的生命在于創新。構建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不僅能使初中生思維超越定勢的羈絆,還能呈現靈活、主動、發散的狀態,刺激他們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初中生喜歡走進自然,觀察蘊含審美法則的物象并展開豐富聯想,這樣容易催生各種奇思妙想。所以我們需要開展創造性的活動,讓他們的觀察、想象、創新和表達能力得到培養與發展,最終促進其心理成長、美感成長和創造性成長。
(四)多給學生一些升華精神人格的機會
樹人立德,是教育的最高法則。初中美術教學只有將有效教學、高效課堂與審美教育有機融合,通過美術學習活動,幫助學生養成觀察生活的習慣和能力,在觀察生活中去體驗和創造性地表現生活中的美,通過豐富的視覺藝術形象幫助學生逐漸形成自覺地認識美、熱心地追求美的學習習慣,才能獲得高潔的精神享受、平和的心態延續、博大的胸懷追求,成長為具有文化意識、責任擔當和合作意識的新時代公民。
二、核心知識與價值取向要準確
時代的發展告訴我們,每個時代都有核心價值觀,全民核心價值觀的形成需要具象的核心知識與準確的價值取向去填充。初中生與小學生不一樣,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個時期非常重要,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我們的核心知識與價值取向一定要足夠準確,要符合社會的主流認知,傳播正能量。
(一)以發展審美判斷能力和評述能力為目標
中外美術史上有許多杰出的美術家,我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去關注他們的思想、情感與藝術創新之舉和藝術開拓精神,可以從多角度、多層面去欣賞、認識、分析、解讀經典。這對初中學生學習美術有很大的好處,無論是從作品的表現語言,還是藝術家的感知角度、美術史的認知角度、藝術流派的演變以及美術文化現象等方面,都可以讓學生在初中美術學習中提升審美判斷能力和評述能力。
(二)以掌握造型表現能力和美術體驗為目標
在初中美術學習中,最基本的技能培養還是造型表現能力,我們通過美術活動、繪畫示范等教學手段,能夠迅速讓學生掌握對稱與均衡、節奏與韻律、對比與和諧等最基本的造型表現方法。初中生在對各種美術媒材、技巧和制作過程的探索與實驗中,很容易產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因此,我們在關注學生美術作業的同時,更要重視學習過程,使他們的藝術感知力、想象力和造型能力得到提升。
(三)以提升綜合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為目標
美術與生活密切相連,了解并掌握美術創意設計的基礎知識和設計原理顯得尤其重要。比如,在學習美術繪制草圖時,不僅強調學生的動手參與和體驗,還促進了獨立思考、探究精神的培育,至于制作中根據設計意圖去選擇媒材,選擇合理的工具和制作方法及對各種材料的感受,則進一步提升了初中學生學習美術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以培養綜合解決問題和聯想能力為目標
美術與社會文化、科學技術、自然環境、音樂戲劇等知識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們需要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打破學科知識壁壘,將美術與各學習領域知識進行糅合,在民主、合作的氛圍中,尊重個性發展,允許多嘗試、多體驗、多探究,打開想象的空間,開闊思維的視野,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在保持想象力和創造力上升的同時,提高綜合思維水平,激發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實現人的知識體系和情感道德系統的整體建構。
(五)以健全知覺經驗和審美敏悟能力為目標
生活是人生的中心,學會審美就是學會生活。初中美術教學中經常會開展室外寫生、攝影等活動,對“喚醒”學生的眼睛與心靈,豐富視(知)覺,體悟平凡生活中的形式美感,充分調用美術技能學習和藝術化的表現能力有很強的作用。基于這樣的基礎,我們還需要通過對中西美術文化的對比、鄉土美術的尋覓、跨學科知識綜合探索,獲得探索和創新的勇氣,形成螺旋上升的經驗結構,達成感性與理性的共融、審美與創新的共存。
三、評價標準與實施方法要實在
評價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研究課程價值的一個過程,對判斷學生學習效果、學習目標達成有著特殊的意義。在初中美術教學評價中,我們應充分體現評價的過程性、發展性、診斷性、多元性和互動性,以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客觀事實為基礎,注重評價與教學的協調統一,尤其要加強形成性評價和自我評價。既要關注美術知識、技能方面的`情況,又要重視學習能力、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評價。
(一)常規性教學評價
就初中美術學習而言,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并掌握了美術情感的表達方式,評價中應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與反饋功能,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并提供修正意見,促進學生美術學習。同時,通過評價獲得準確的信息反饋,提高美術教學質量。
1、完善課堂程序,重視美術作業評價。對學生的美術作業進行自評、互評、教師評價以及座談交流,都是初中美術教學的常規評價模式。我們的評價結果可以是分數或評語,也可以是評語與等級相結合。對學生美術作業的評價可以從創作構思、表現方式及技能等方面進行,既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也要幫助學生明確需要克服的弱點并找到發展方向。
2、凸顯整體綜合,強化課堂教學評價。許多時候,美術評價不具備固定的標準。因此,在美術評價中我們應凸顯整體性和綜合性,以鼓勵張揚個性、表達自我、發揮想象、實現創造為目的,既要評價學生的美術作業,也要評價美術學習能力、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評價對象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小組;評價既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進行,也可以在學習結束后進行。
3、適時互動交流,實現課堂內外評價。適時舉辦以評價為目的的展示和課堂討論活動,能使學生在課堂內外獲得積極參與美術學習與主動評價的機會。通常,我們展示的內容、形式要追求靈活多樣,與時俱進,既可以是美術、書法、工藝設計等實物展品,也可以是作品錄音、錄像等數字化展品;既可以是主題展覽等實地展覽,也可以是校園網、博客、QQ群等虛擬的展示。只有多渠道、多方式鼓勵學生參與評價,才能實現初中美術教學的升華,完善學習的評價體系。
(二)綜合性立體評價
在初中美術學習中,除了日常教學中的評價應盡力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對整體的美術評價我們也要注重學生的自評與互評,逐步使學生養成自我鑒賞和反思的意識,形成良好的自我發展能力。
1、基于學習個性化,采取綠色評價。美術作為藝術創造的一種方式,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并沒有統一的、標準的答案,所以學生的藝術創作更無對錯可言。因此,對于他們最終的學業成績評定應該根據美術學科自身的特點,采取綜合性的綠色評價,發揚審美表現,提升審美情趣。具體可從這幾個方面進行:首先要看是否具有健康的審美情趣,是否懂得欣賞生活,是否能美化自己的生活、學習環境;其次應看學生是否熱愛美術,能否掌握一項美術特長或積極參加美術活動;最后則要看其參與美術課堂教學和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的過程,如是否積極參加美術社團、興趣小組和校內外各級各類美術活動。
2、建立學習檔案袋,踐行過程性評價。美術學習檔案袋是建立全景性評價的關鍵,記錄了學生美術成長的歷程。檔案袋匯集了學生初中美術學習的所有過程性資料,一般包括研習記錄、構想草圖、設計方案、創作說明、自我反思(如對自己的學習歷程與作品特征的描述、評價、改進的設想)、他人(如教師、同學、家長)的評價等,完整收集了學生美術學習中的思維過程和發展過程,呈現了美術學習過程中的多元評價狀態。不過,在使用美術學習檔案袋進行評價時,我們要盡量避免將檔案袋當作簡單的容器,把所有的學習材料放在里面后,就束之高閣,不聞不問,最終使這一最科學、最實在的評價方式流于形式,那就沒有意義了。
有關初中美術教學論文2
論文關鍵詞: 情感教育 中學美術教學 途徑
論文摘要: 美術作品中蘊蓄了豐厚的情感因素,美術課程不僅可以進行美育,而且可以進行情感教育。美術課程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從培養學生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入手。
一、美術是情感教育的沃土
自然科學注重研究自然的內在規律,而人文學科注重研究人類的信仰、情感、道德、倫理、審美意識等方面。美術屬于人文學科,是人文科學的核心之一,美術教育更為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便如無源之水。美術的這種歸宿感和自覺性指向人的情感和精神,它具有濃厚的人文性,通過直觀形象反映人類社會,關注人存在的意義、尊嚴、價值、道德、文化傳統,也關注人的知、情、意、人格。
美術作品往往凝聚了畫家的深厚情感,為我們提供了情感教育的沃土。比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中那微笑神秘、永恒、無法猜度,同時那笑意里也融入了畫家的傾慕愛戀之心;齊白石畫中的瓜果魚蟲,生動、稚拙、樸實,是畫家性情恬淡、喜愛生活、童稚未泯的情感流露;凡高的《向日葵》,熱烈又悲傷、躁動又孤寂,顯示出畫家對自然、生命、人生的獨特情感體驗。正因為這份情感,美術課程為我們開展情感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美術課程不僅僅是美育,還是一種情感教育。它能夠陶冶學生的性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審美境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在中學美術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途徑
列寧曾說過:缺乏情感的認識便失去了認識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濃厚的情感滲透時,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積極的注意、記憶和思維。所以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在學生和藝術作品及藝術家之間架起橋梁——情感的溝通。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圍繞著教學材料進行認知加工和交流的同時,也伴隨著情感體驗和傳遞。事實上,教學是一個知情交融的過程,隨著人們對情感這一復雜心理現象認識的不斷深入,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通過美術教學來促成學生的情感教育,通過情感教育來優化美術教學,這是現代教學思想的重要體現。情感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那么,怎樣在中學美術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呢?在多年的美術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
在美術課程中,要有效地進行情感教育,提高教學質量,落實美育工作,就必須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否則這種情感教育就無從談起。美術課程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呢?教師要充分發揮美術課程特有的魅力,以活潑多樣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度。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有在強烈的興趣的推動下,學生才能體驗到作品的情感,進而培養美術情趣。
美術來源于生活。生活不僅是藝術的源泉,還是情感的源泉。美術教師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和方法,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觀察,到生活中體驗,與復雜的社會現實生活相接觸,把藝術與自然社會聯系起來,這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也是情感教育培養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比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到漓江進行自然景觀的寫生,然后與李可染的中國畫作品《春雨江南》進行比較,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美術的興趣,而且能夠讓學生領悟到藝術作品與自然的聯系與區別,增強藝術審美情趣。實踐證明,經常帶學生到野外寫生,感受大自然的氣息,見識大自然的偉大,不僅能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而且能誘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表現大自然的欲望。
2、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創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間,才能讓學生放飛自己的情感,帶著輕松愉快的情緒感受,才能得到美的體驗,才能達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美術課程中,營造融洽的、真誠的、開放的、師生互動的課堂氣氛,以使學生自由發表個人的想法、思想和情緒,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對其情感體驗給予充分的理解,這便于促成學生的情感思維。
創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關系到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問題。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表情過于嚴肅,對學生的學習要求過于嚴厲,教學方式刻板,教學缺乏創造力,過分強調聚合式思維,固定問題的答案,則勢必會使學生“討論不起來”。只有充分發揮教師和藹可親的情感因素,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美術教學中正確的態度作用,寬容、開放式的教學,善于發現學生與眾不同的創見和閃光點,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帶給他們心理的安全和自由,從而激發學生豐富的情感。比如,我們在對《向日葵》進行欣賞教學時,采取了民主與開放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認為“《向日葵》不是一幅普通的描繪自然花卉的靜物畫,而是一幅表現太陽的畫,是一首贊美陽光和旺盛生命力的歡樂贊歌,畫面上那一朵朵向日葵,仿佛是從背景上迸發出的燃燒火焰”;有的學生認為“《向日葵》的色彩傳遞了一種躁動感”;有的學生認為“《向日葵》的形象給人孤寂的感覺”。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每個學生不同的感受,引導每個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真切感受。美術欣賞是一個根據自己的經歷再創造的過程,正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有調動學生對美術作品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才能夠談得上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3、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是進行情感教育重要的一環。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對線條、色彩構成的視覺與造型藝術視而不見的學生,談何情感體驗,更不用說情感教育了。
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首先要注重提高學生發現美的能力。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掘每件作品獨特的最突出、最本質、最感人的美點,并能對其作深刻分析,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發揮創造和想象,逐漸培養他們的藝術修養和創造性審美能力。學生只有被作品打動,才能對其產生深刻的印象,與之產生情感互動,達到情感教育的效果。比如,欣賞新石器時代工藝美術《舞蹈紋陶盆》,它的突出美點是裝飾紋樣設計構思極其巧妙:若盆中盛水至紋樣底線,便可看到盆內壁五人一組的舞蹈者,宛如圍繞著一泓池水翩翩起舞,向人們傳達著原始人狩獵或勞動之余載歌載舞歡樂生活的信息。學生領悟到了《舞蹈紋陶盆》獨特的美,才能領悟到那份歡快的原始情感,從而生發對生活的熱愛情感。
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尋找生活中美的事物。美術作為一種視覺和造型藝術,通過視覺對物體進行感官認識,激起情感體驗,產生美的教育。培養審美能力,指的是對美的事物的鑒別、欣賞及創造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就要讓學生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因為美術與現實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藝術美的形式來源于生活,藝術創作的源泉來源于生活,學生只有通過藝術教育的作用認識生活,用美術的語言來美化生活,才能體會美術情感教育的內容。
4、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在美術教學中,離開了想象力,美術將是異常的單調和枯燥,學生可能會有點滴的情感感悟,但絕不會有豐富的情感體驗,情感教育也便失去了應有的依托。美術課程充滿了創造性的情感活動,沒有想象,就沒有情感的激發,豐富的想象是豐富的情感活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美術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想象,使作品情感與學生情感產生碰撞,從而形成學生對作品的獨特情感體驗,這樣才能對每個學生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地聯想和想象,然后說出自己的感悟,也可以通過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想象,進而激發學生的情感。比如,在欣賞馬遠的《踏歌行》時,可以設計問題一:觀察畫中踏歌的四位老少鄉農的形態,想象他們在過橋時有怎樣的情境,每人設計一個與眾不同的情節。問題二:農民為什么要踏歌?通過這種問題式激發,學生的想象會被激發開來,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會更加深入地理解畫中人物淳樸樂觀的生活態度和作者對生活的熱愛,正確把握作品的內涵,從而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美術課堂中的情感教學的方法千變萬化,關鍵在于教師本人的發掘和靈活運用。美術教學應讓每個學生都能用內心去體悟和感受并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注重個體學習方式及對學習過程的感受,而不僅是專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重視對學生美術情感方面的評價,還應由過去單一的知識傳授轉變為既關注學生的知識傳授又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
【初中美術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美術教學論文11-04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10-01
美術教學論文(15篇)11-11
美術教學論文15篇11-04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7-14
初中數學教學論文07-28
初中物理教學論文07-15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如何應用現代教學技術論文(精選6篇)05-16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15篇)11-05
小學美術教學論文1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