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小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歷史小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歷史小論文1
為了考查學生的歷史素養和學習能力,20xx年初中歷史畢業會考新增了一種題型:寫歷史小論文。這對于初中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師很有必要正確指導學生學習撰寫歷史小論文。本人拋磚引玉,將自己的一些粗淺認識與同行分享,望各位同仁不吝賜教。
首先,要求學生思想上重視,幫助學生樹立信心,克服畏難情緒。教師要在課堂上經常、反復地向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歷史小論文一點也不用害怕,一是它字數不多,一般要求150---250字左右,二是初中歷史小論文大多會給出相關的材料,只要具備一點閱讀、理解和表達能力,知道合理運用材料就能寫出歷史小論文。這樣學生消除了對歷史小論文的恐懼感,敢于動筆,在中考中就不至于失分。
其次,教給學生寫作歷史小論文的方法。
寫好一篇歷史小論文,盡量做到論點新,角度新,文筆流暢,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具體注意以下幾點:
(1)仔細審題。教會學生先讀懂題意,弄明白題目的具體要求,抓準題目中的關鍵詞,做到下筆時胸有成竹,緊扣題意,而不是離題萬里。
(2)擬好標題。好標題能畫龍點睛。寫作時視具體情況而定。標題過大,寫作內容就會空洞不實在,標題過小則會讓自己的思路打不開,無話可說。因此標題的內涵宜適中,讓自己感覺有話可說,標題字數不能過多。如①“淺論科舉制度”,②“淺談隋唐科舉制度的發展歷程”,③“淺談隋唐科舉制度的積極影響”,④“科舉制度與唐詩的繁榮”四個論文題,比較而言題①就顯得文題過大,題④則顯得文題過小,而且還需要一定的語文知識,寫作起來會感覺有點難度,而題②教材介紹了科舉制度從隋朝文帝、煬帝到唐朝太宗、武則天、玄宗的發展歷程,題③關于隋唐科舉制度的積極影響教材也有講述,因而學生會覺得好寫得多。
(3)組織材料。要圍繞主題選材,要適當運用已經給出的`材料,通過自己的思考把材料組織起來。材料不是越多越好。要讓材料為自己去“作證”,就一定要選擇那些說服力強的、容易讓人信服的、容易打動別人的材料。
(4)正文寫作。一般要求具備三要素:論點、論據和結論。論點要緊扣標題,是論文闡述的具體觀點:論據是用來說明自己的觀點的歷史事實或經典名言;結論是對全文進行扼要概括或總結。可將其總結為三段式:亮明觀點---證明觀點---概括總結。
第三,給學生以范文指導。為了降低學生寫作的難度,尤其是學困生,教師可以準備相關的一些范文,給學生做示例指導。現列舉兩篇加以說明。
范文一:秦始皇應該修長城。
秦始皇該不該修長城,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我個人認為秦始皇應該修長城。
首先,從秦始皇修長城的背景看,為了阻止強悍的馬背上的民族匈奴族南下騷擾,給中原人民一個安定的生產生活環境,秦始皇除了修建長城之外,也沒有更好的別的辦法,修長城雖有些勞民傷財,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也確是無奈之舉。長城的修建的確有效地阻止了匈奴族的南下,有利于邊疆人民社會生產和生活的安定,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一。
其次,從現在看,長城已經成了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廣大勞動人民智慧和創造力的見證,是公認的“世界奇跡”,是中國人民的驕傲。
綜上所述,我認為秦始皇修長城利大于弊。
范文二:秦始皇不該修長城。
我認為秦始皇不該修長城。
修長城要役使大量的勞動人民,給勞動人民帶來巨大的勞役負擔,打斷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給人民造成巨大災難,因此至今仍有孟姜女哭長城之說。修長城是秦暴政的一個主要表現,正是由于秦的暴政最終導致了秦的滅亡。
秦朝修長城不能有效阻止匈奴族的南下,反而阻止了中原漢族人民與邊疆少數民族人民的經濟文化交流。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也可以嘗試與匈奴族和平共處,可以通過聯姻、和談、互市、冊封等方式說服匈奴貴州,放下武器,結為盟友,共同發展。這樣既可以避免很多的傷亡,又可以續寫一段漢匈友好往來的佳話,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我不贊成秦始皇修長城。
兩篇范文圍繞“秦始皇該不該修長城”展開,一正一反,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看待問題。從寫作上看,都是開門見山亮明自己的觀點,然后列舉兩個論據證明自己的觀點,最后再下簡短的結論。
第四,指導學生寫作練習。對于歷史小論文的寫作,光有教師的“授之以魚”和“授之以漁”還不夠,必須要學生親自去練習寫作。教師可以給出學生一些議題,如“隋唐科舉制度”“秦始皇修長城”“我眼中的武則天”“ 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近代百年滄桑”“上海的變遷”“家鄉的變化與改革開放”“我看社會福利制度”“經濟全球化”等,要求學生自擬標題,有的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上交,有的要求學生課后完成,甚至可以是口頭作文,相互交流和點評,以激發學生的興趣,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但不管何種形式的作文,都必須達到如下要求:字數要夠,語句要通,要符合三段式要求即亮明觀點---證明觀點---概括總結。
第五,教師做好習作批改與講評。對上交的習作,不管寫作水平如何教師都必須仔細批改,包括標題、內容、格式、語句甚至錯別字,對學生嚴格要求,寫出評語,指出問題和亮點,給出恰當的分值,提出激勵性的要求,并對每次作文批改進行講評,使學生在每次作文后水平都有所提高。然后挑選出其中的典型文章,作為范文在班內宣講在年級內展示,使學生獲得成就感。
經過以上練習,大部分學生就會消除對歷史小論文的畏難情緒,學會撰寫歷史小論文,能夠從容面對中考了。
歷史小論文2
歷史小論文題是近些年高考尤其是新課標卷中非常受推崇的新題型,考查學生“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能力,體現了歷史新課程的教學方向。其命題特點是:以研究性學習為命題目標,以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為作答原則,以開放性為答題形式,往往從前沿學術觀點入手提供幾個觀點材料,對學生的歷史能力進行全方位、多層次的考查。答案一般具有非唯一性和不確定性,注重對過程的評價,并且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自由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對于該題型諸多專家學者的解題論述多見于報刊,但從教學實踐來說,總有些高屋建瓴,不好把握。如何從學生的視角,讓該題型更好操作,筆者做如下嘗試,不當之處,共同商榷。
一、試題類型:
歷史小論文題按命題形式分為兩類:提供觀點型開放題;提煉觀點型開放題。
提供觀點型開放題即材料中提供現成觀點,學生可針對任一觀點加以評價,也可以根據自己認知水平,提出其他觀點進行論證。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據,照樣可以得分。如“對洋務運動的評價,一種觀點認為其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另一種觀點認為其消極作用是主要的。你同意哪種觀點,并闡明理由”。此題除了上述兩種觀點外,還可提出另外的觀點,如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均半,沒有主次之分。
提煉觀點型開放題即材料中未提供現成觀點,需要學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先加以提煉再作答,難度加大一步。如20xx年石家莊二模文綜41題:
宋朝租佃制的普遍實行、農業的精耕細作以及農商并重的政策,促進了宋朝經濟的繁榮;雖與遼、西夏、金發生戰爭但內部沒有發生席卷全國的農民暴*,且更多的是和平友好局面;“首用文吏而奪武臣之權”,“以儒立國,而儒道之振,獨優于前代”;新興的市民階層誕生,市民的富裕閑暇的生活及審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的文化高度繁榮。
宋朝立國初期,發生了多次農民包括手工業者、兵士等起義,到真宗時,宋祁曾上書提出
“三冗”,-----宋朝向遼、金割地、納貢,還向西夏輸銀、帛------宋朝削弱相權、兵權、行政權以及大搞另類思想專制等舉措,強化了專制集權;宋最發達的學科是理學,但理學家研究的.都是遠離現實的“性理”,對抵御外敵絲毫無補……宋雖發明了火藥,但軍事上怎么都處劣勢;經濟實力強,養的多為“冗兵”,科舉取士越多,越無才可用,甚至奸臣輩出,火藥越多,宋的可偏安領地越少;指南針越多,越找不到可供流亡的生路——陸秀夫只好抱著南宋最后的小皇帝跳海。
——孫景壇《關于宋代的歷史定位及總體評估新探》
評材料中關于宋朝歷史定位的觀點。(12分)
(要求:圍繞材料中的一種或幾種觀點展開評論:觀點明確,史論結合。)
該題可提煉出如下觀點:觀點一: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全面繁榮、全面超越的重要朝代。
觀點二:宋代是積貧積弱的朝代。觀點三:宋代在歷史上是全面繁榮的朝代,但這種繁榮在現實中往往呈現負效應。
二、評分方式及解題技巧:
歷史小論文題沒有固定答案,只給評分標準。如:
一等(12~10分)①緊扣評論對象,觀點明確;②引用史實正確;概括準確;③論證充分,邏輯嚴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夠結合評論對象,觀點較明確;②引用史實較正確,概括較準確;③論證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離評論對象,觀點不明確;②引用史實不正確;概括不準確;③論證欠缺說服力,表述不清楚。
針對歷史小論文開放性的評分標準,我認為應從如下五方面加強解題技法指導。
1.簡明扼要的亮明觀點——前提。
學生盡量選擇自己最擅長、有史實論證基礎的觀點,然后開始組織答案。亮明觀點能起到畫龍點睛的
效果。觀點明確與否是論文質量檔次高低的前提,也是能否吸引判題人第一注意的關鍵。學生要思考如何“明確”觀點?觀點是用來表明作者立場的,其評判原則是既要簡練又要表明立場,缺一不可。
2.要多角度論證觀點——核心。
在論證過程中,要全方位、多角度的選擇史實,力求證據充分。論證原則為“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有史無論太膚淺,平鋪羅列沒有深度;有論無史太空洞,無源之水力度不夠。多角度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⑴、依據社會史觀包含的層面: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外交------⑵、依據歷史的縱向線索:不同時段。⑶、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述。⑷、從同類事物對比角度論述(古今、中外)。⑸材料中提供的其他角度。論據的來源:材料加所學。即先把材料提供的論據充分用好。再用所學知識彌補。
3.回扣主題或理論提升——升華
論證完成后,用凝練的語言對觀點進行回扣或理論升華,使整篇論文檔次有個提升。
4.表述要成文,切忌要點式作答。不能像問答題一樣,應以文章的形式來呈現。
5.語言精煉:
由于文科綜合題量和時間的限制,歷史小論文字數一般控制在200字左右,應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題意圖的基礎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動筆,以保證語言精煉,切中要害。一定要使用歷史學科語言,切忌口頭語。單純的史實堆砌,或者是空洞的論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
三、例文賞析:
20xx年石家莊二模關于宋朝歷史定位的范文
觀點一: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全面繁榮、全面超越的重要朝代。
經濟上:經濟繁榮,紙幣的使用,市民階層的出現,更加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政治上:相對穩定局面為宋朝文明的發展提供了內部基礎;實行重文輕武政策、進一步完善科舉制,對歐美文官制形成有一定示范作用;思想文化上:理學出現、宋詞興起、話本的產生與發展等,鑄就了文化的繁榮;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如:活字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的使用與外傳,對推動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邁進起到了重要作用。
總之,宋朝在歷史上是發達繁盛的朝代,起程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觀點二:認為宋朝是積貧積弱的朝代。
政治上:宋初的農民起義、三冗″的提出是宋統治腐敗的體現;割地求和的屈辱行徑以及軍事上的劣勢,表明宋在中國當時的割據政權中最懦弱;強化集權的舉措,給宋種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而宋的專制是宋代腐敗、懦弱、賣國的總根源;經濟上:遭受異族掠奪和每年繳納“歲幣”,破壞了經濟正常發展,加重了人民負擔;思想文化上:理學壓抑、扼殺了人的自然欲求而文化的繁榮多為畸形發展,這些都不能促進綜合國力的提高,且在現實中往往呈負效應。
綜上所述,宋代在歷史上是積貧積弱的朝代,在多民族政權并立中,多遭欺凌。
觀點三:宋代在歷史上是全面繁榮的朝代,但這種繁榮在現實中往往呈現負效應。
論據:二者結合
總而言之,開放性試題突出了“活”、“新”、“探(探究性)”的特點;它源于歷史教材,卻高于歷史教材;它突破了傳統試題的設問方式,將學生已掌握的認知結構運用于新的歷史情境中,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關注現實問題和社會熱點、焦點問題,拉近了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使歷史知識變得鮮活起來;所以,這種題型考查的力度有越來越大的趨勢。
歷史小論文3
【摘要】君主專制制度,是以君王為核心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在我國,君主專制制度存續了兩千多年,雖有王朝的更迭,但君主專制的制度始終不移,并未如西方一樣走向民主道路,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國具有迥異于西方的政治文化觀。
【關鍵詞】君主專制;政治文化觀;儒學思想
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得以一路沿襲而沒有演變成西方式的王權治理,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國具有迥異于西方社會的政治文化觀,它是中國君主專制制度借以建立并不斷推向極致的基礎。從文化與制度間關系的視角去探析中國君主專制制度長存的原因,有助于加深對中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認識和理解,也有助于我們反思現實,剔除國家治理中的“專制”流弊。
一、文化與制度間的關系
制度由深厚的文化支撐,文化是制度的基礎,作為一種集體行動的產物,制度有賴于傳統習慣和文化觀念的支持。西方著名學者馬克斯·韋伯對于西歐資本主義興起的文化因素進行分析后指出,中國沒能產生資本主義的原因在于其文化特性的不同,韋伯強烈地意識到宗教觀念、文化精神、道德倫理等對于資本主義產生與否的重要支持作用,將制度變遷與文化演進聯系在一起,指出制度變遷的過程受到文化因素的支持。
古代中國君主專制統治的政治文化基礎早在王朝政體成立之前的公社形態下就大致成熟了,在漫長的公社時期,社會關系靠倫理道德規范調節,而倫理道德又以宗法血緣關系為核心內容,“尊尊也,親親也,男女有別,此不可與人變革者也。”(見《禮記·曲禮》)的倫常關系到了三代社會就不再僅僅是習俗而已,而是神圣化了,成為“不可與人變革”的法律規范,封建制度的金字塔于是在宗法規范與倫理綱常的基礎之上建構起來,并經過儒者大張旗鼓的理論宣傳,以傳統的制度和普遍的社會心理為基礎,形成一種以倫理道德為中心的深具中國特色的政治文化價值觀,這種政治文化觀之中赤裸裸的父權、君權和神權思想自不必說,就是常為今人稱道的仁政、平均主義、大同理想等等傳統政治思維也從根本上區別于個人價值、尊嚴、獨立、自由、平等之類在今天民主觀念之下不可剝奪的天賦人權。在這一政治文化觀之下,催生了我國“國家主義”的政治文化精髓,家國同構,國大于家,主張國家生活、整體生活、社會生活高于個人生活,“中國人把自己看作是屬于他們家庭的,而同時又是國家的兒女”。正是這種家國同構、國大于家的政治文化觀,衍生出維持古代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文化價值觀。
二、維持古代中國君主專制制度的文化價值觀
(一)“君權”的合法性
關于君的來源,有多種觀點,《春秋繁露·堯舜湯武》認為:“天以天下予堯舜,堯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春秋繁露·堯舜湯武》說:“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左傳·文公十五年》則認為:“禮以順天,天之道也”將君權的合法性與正當性歸因于“天”,由“天”賦予君王壟斷性與絕對性的權力。以董仲舒為代表的儒者,用“君權天授”的說辭,將君王塑造為國家的最高立法者、最高權力執行者,為君王的統治權尋找到一個超脫自然的合法來源。
(二)“易君”的合法性
董仲舒說:“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漢書·董仲舒傳》),“天命不常”一“有道伐無道”一“反皇帝不反皇權”的王權理論,是通過極端形式對君主政治的運行進行調整,其最終結果仍是重建君主統治的體系,但這種理論提供了制約君權的理論依據,從不同角度論證了調節君權的必要性。“德化的治道”是對君主至高無上權力的一種制衡,“以有道伐無道”是封建君主專制的內在調節機制,君權的絕對化理論與對君主專制的調節機制有機地融為一體,君權至上的剛性原則是統治秩序的主體,是堅定不移,不可動搖的;王權調節機制是對絕對君權的補充,其立論的前提實質上仍然是對君權的肯定。“易君”這種內在調節機制并不觸犯君主政治制度本身,而是針對那些倒行逆施,背離原則,有損于統治階級整體利益的昏君暗主,其出發點和歸宿都在于使君主專制體制更加鞏固。
(三)“君統臣”的合法性
從戰國到秦漢,地主階級的思想家為了維護封建專制主義的統治,都竭力宣揚事君與事親一體的倫理綱常。《孝經·開宗明度章》說:“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禮記》說:“父子之道,君臣之義,倫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董仲舒作《春秋繁露》、班固撰《白虎通義》,以陰陽五行的學說解釋三綱六紀,更進一步為君權、父權的結合提供了神學的依據。對君權的絕對服從,既是政治上人身隸屬關系的規定,又是倫理綱常上尊卑名分的要求。
在把君權絕對化、“君命”絕對化的過程中,君主利用宗親血緣傳統,把君臣關系比作父子關系,借用宗法家長專制傳統觀念,強迫臣服從君,臣事君如同子事父,子對父要“報生以死”,臣對君要“報酬以力”,這是“人之道也”。在這種家長制的等級結構中,君統和宗統統一,天子對于諸侯,上級貴族對于下級貴族,大宗對于小宗,都具有天然尊長的身份,君對于臣,亦是臣的家長。戰國時,《國語·晉語》說:“事君不貳是謂臣,好惡不易是謂君,君君臣臣,是謂明訓。”“委質為臣,無有二心。委質而策死,古之法也。君有烈名,臣無叛質。”這種絕對臣忠君觀念,維護了君主專制的.統治。
(四)“君治民”的合法性
中國傳統政治思想的根本出發點是“民本君主”,即把政治體看做是由君王和臣民這兩個部分組成的統一整體,君王和臣民作為整個政治體的組成要素,它們密不可分。其中,君王是這個政治體的“主”,而臣民則是這個政治體中的“本”。從這個根本前提出發,一些人強調“主”在這個政治統一體中的作用,被稱為君主主義,另一些人則強調“本”在這個政治統一體中的作用,被稱為民本主義。
“民本主義者”認為君與民的關系是天定的,君主是為民而設的,是為了“撫民”、“養民”,撫民養民是上天給君王的職責。孔子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當做“仁”的基本內容,并且強調“天無二日,人無二主”。孟子提倡施“仁政”而行“王道”。茍子說“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總也,民之父母也。”(《荀子·王制》)。 君主主義者認為,君王既是上帝在世的化身,是“天子”,又是世間的“人主”,是“民之父母”,因而,君王是聯系天與人的惟一環節,他“動靜上配天,下順地,中得人。”(《漢書·晁錯傳》)
無論民本主義者還是君主主義者,實際上其倡導的觀點都是將君與民看做對立統一的整體,君離不開民,民也離不開君,民是“本”、君為“主”,這種“本”“主”關系的實質就是被統治與統治的關系。
三、古代中國政治文化價值觀形成的基礎
在論述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時,孫曉春認為:中國封建社會之所以經歷了緩慢的循序漸進的歷史進程,決定于強大的專制主義統治,儒家的道德意識以及相對穩固的小農經濟三種因素的作用。儒家的道德意識因而具有了一種建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基礎的意義。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爭霸,治理國家的政治思想得到了充分發展,儒、道、墨、法等學派的思想在這一時期確立起來;漢代,隨著政治一統和經濟繁榮,思想文化的統一提上了日程,董仲舒以儒為主,吸收了道、法、陰陽家的思想,作《春秋繁露》,開創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局面,奠定了這一局面的,正是中國古代社會特殊的文化形態和文化現象:
(一)中國古代,宗教神權始終不發達。
由于特定歷史環境,中國古代文明初期,沒有經歷過神權國家階段,以神為本體的文化很不發達,決定了中國文化向人文主義發展的方向。中國傳統的人文思想是以確認人的本性為出發點,以道德為標準,對人性進行品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大學》)的儒家“八條目”,規范著臣與民的行為,也把君的“德治”含于其內,成為民德、臣德、君德的坐標。
(二)經學方式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思維特征。
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主體是儒學,經學是傳統儒學的制高點。自儒家思想的統治地位確立以后,傳統儒家的思維方式對于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日益擴大,人們在主觀上認定,儒家經典是一切科學與知識之源。從兩漢始至清代,經學一直被人們視為最精深的學問,歷代注家層出不窮,雖然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經學的思維方式有著不同的表現,但是有兩點卻是共同的:一是把自己的思維視野囿于儒家經典之內;二是把圣人之言、經傳所云視為人的政治行為的規范和治理國家的準則。它將儒家的道德理想、價值取向與行為規范在很大程度上“制度化”為每一個人,包括君、臣、民的目標、原則與活動規范,使專制制度獲得了思想源頭和皈依。
四、結語
“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深深植根與文化之中的道德準則,以一種無形但卻強大的力量,把人的行為拉入符合道德規范的軌道,這種力量是發自內心的自覺與自愿,甚至是一種無意識,其效果卻具有強烈規范意味。正如馬克斯·韋伯所說,人們遵守道德習俗時的那種“毫無思考”與“出于方便”就是一種無意識。這種無意識使道德習俗具有了“在今天可能還是非常命令性的,連一個也沒法推翻它們。”的行為約束力,出現“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現象,這種已經積淀為特定社會文化價值觀念的道德意識,已經具有了制度化的特質,為中國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提供了強有力的合法性來源。
歷史小論文4
一、打造閱讀課堂,把握知識脈絡
在高中歷史課堂中打造“閱讀”這一環節不僅可以增加學生的閱讀時間,對于學生的在歷史知識方面的大略了解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在課堂學習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通過閱讀教材的方式梳理課文知識脈絡,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楚地建立自己的知識網絡體系,從而為提高學習效率和加深知識印象奠定基礎。第一,引導學生進行“目錄閱讀”,讓學生在標題閱讀中梳理歷史知識。閱讀能力不僅體現在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還體現在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豐富知識內容,累積知識經驗加深對歷史事件的串聯效果。在歷史教材中的目錄不僅可以體現出題目之間的內在聯系,對于引導學生把握答題知識框架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應該讓學生經過閱讀經驗“學會閱讀”,善于分析章節之間的聯系和因果,從而在宏觀上發現歷史發展的重要引導點。例如,在目錄中第一節的內容是“新文化運動”、第二節的內容是“五四運動”、第三節的內容是“中國共產黨的產生”,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發現其中隱藏的規律,從而達到閱讀的目的。第二,增添“任務閱讀”的課堂環節,讓學生帶著疑問促進有效的閱讀。傳統的歷史教學課堂知識一味的根據教材內容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在被動式的學習中容易產生厭倦、消極的學習氛圍,因此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要注意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豐富學生的閱讀方式,利用多樣教學的手段促進閱讀能力的發展。教師在讓學生進行課堂閱讀前可以先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通過對歷史知識的閱讀過程中找到對答案,這種“任務法”的設計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促進學生的.閱讀總結能力。
二、豐富課堂閱讀環節,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教師要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有效發展,首先要合理設計歷史課堂,創造讓學生樂于閱讀的環境,其次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手段豐富學生的閱讀,讓學生通過各種學習方式增加閱讀量,最后教師應該通過學生的進步和變化制定更加適合學生教學計劃,從而為全面提升學生閱讀能力而努力。第一,創造閱讀環境,促進多樣閱讀方式并行的高中歷史課堂。傳統的歷史課堂場地只是局限在教室內,學生面對有限的資料和教材內容無法實現拓展知識的學習,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習的場地定期換成圖書館閱覽室、計算機機房等,讓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查閱資料、豐富歷史文化知識,可以在閱讀的同時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發展。閱讀的環境是促進學生實現高效閱讀的基本內容,多樣閱讀的方式對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改變以往的老舊、固定式的傳統課堂是讓學生改變學習觀念重視閱讀能力發展的重要手段。第二,組織小組合作閱讀,實現互相閱讀交流,促進學生閱讀思想的多樣化。合作學習作為重要的學習方式不僅深入到高中課堂,教師可以將這種學習方式引進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課堂中,學生之間通過合作閱讀的方式互相交流閱讀的心得,不僅可以增添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還可以促進學生加深閱讀內容的理解,讓學生通過小組成員的閱讀感悟發現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忽視的內容。閱讀能力的發展不僅需要通過學生自身通過對閱讀內容的感悟和積累,閱讀環節的交流也可以增加學生通過不同的角度了解知識內容,通過閱讀產生的多樣化思想是讓學生促進能力發展的重要基礎,教師要鼓勵學生對閱讀感悟的抒發,讓學生在交流中成長,在發展閱讀能力的同時鍛煉表達能力的發展。
三、總結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表明,教師只有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表現和學習能力制定適合學生的發展計劃,通過優化課堂結構內容實現閱讀課堂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科學和進步。教師應該在今后的歷史教學中通過學生實際閱讀能力的發展情況,結合制定的相關目標計劃打造適合學生發展的高效課堂,讓學生喜歡閱讀、樂于閱讀,從而實現現階段對于培養學生的全面高素質發展的人才目標。
歷史小論文5
摘 要:在初中歷史與社會的課堂建設方面,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高效的學習環境,從而激發其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提高課堂效率、改善學習效果就是廣大初中的歷史與社會教師必須深思的問題。將結合多年的實踐教學經驗對初中歷史與社會自主高效課堂的構建加以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初中歷史與社會;自主;高效課堂
所謂的高效課堂,簡而言之就是效果好、效率高的課堂教學。打造高效課堂,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高效的課堂環境,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改善課堂教學效果,更為重要的是這樣一個充滿活力和激勵性的課堂環境,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主動探索精神。一個高效的課堂環境往往就能夠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學習機會,隨著學生與教師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和合作的頻繁,學生的合作力、分享力也會潛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一、善于選擇合適的教學切入點
歷史與社會這門課程的教學意義就在于讓學生在歷史回顧和了解的過程中獲得現實的啟發和教育,也即所謂的“以史為鑒”。有鑒于此,在初中歷史與社會的自主高效課堂的打造中就要據此目標創新教學內容,注重將教材內容與社會實際相聯系。所以,教學中切入點的選擇甚為重要。具體而言,在初中歷史與社會的課堂教學切入點的選擇上要考慮以下兩個方面。
1.結合社會熱點
中學生具有很強的好奇心,特別是對于社會上的新鮮和熱點的事物更是如此。為了有效地引導學生將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加以思考,培養學生對歷史與現實問題進行辯證觀察和分析的能力,初中教師在歷史與社會的教學中就應該有意識地結合社會熱點問題,通過課堂上的師生交流和學生間的討論,讓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總而言之,與社會熱點和實際緊密相連的教學切入點能夠體現新課標的要求,可以提升初中社會與歷史教學的實際價值,為教學提供一個實際的社會立足點。
2.聯系學科知識和現實
歷史與社會學科和現實之間的聯系是多方面的,是多維聯系的。因此,教師在教學切入之時就要對這些復雜的聯系做到心中有數,然后有意識地將其巧妙、恰當地加以銜接起來。在引導學生分析問題時,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從地理、歷史、政治等不同角度思考解決現實問題的思維方式。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要學好一門課程,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具備對此門課程的'興趣。只有懷著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了解、去學習,才能不斷地有所收獲。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要想增強學生的學習情趣,一個最好的辦法就是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可以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課堂學習的樂趣,增強課堂教學的親切感,從而有參與其中的滿足感。如此,學生不僅會積極配合課堂教學,更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到課堂中,參與到與之相關的教學活動中,其對于該門課程的學習沖動和興趣就自然得到了激發。簡言之,就要提高初中歷史與社會的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就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吸引他們的興趣。至于營造和諧教學氛圍的方法則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一般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努力。
1.教師要放低姿態,做學生的學習伙伴
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嚴師”形象,真正化身成學生學習的好伙伴。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自主地去思考和探索。而對于學生在思考和探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則要給予合理的引導,決不能一味地糾正甚至是批評。如果教師真正把姿態放平,用真心去和學生交流、合作,學生自然也愿意和老師談論自己的疑惑和問題。如此,在雙方有效的溝通、合作之下,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自然就會大大提升。
2.增強教學內容的趣味性
很多歷史問題都可以充滿趣味性的方式加以解讀,比如一些有趣的故事和問答。這些趣味性十足的故事和問題就可以有效地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調動他們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借助一些趣味性的故事和問題,不但能很好地切入到教學主題,更是能夠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氣氛,對于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效果都是很有利的。
三、借助多媒體
現代化的多媒體設備能夠有效地協助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因而任何教師都應積極地運用好這些設備,以提高教學效率,創造高效課堂。多媒體的利用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用于制作圖文并茂的課件,又可以是用來播放影音短片,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而關鍵還是在于教師的善加利用。
總之,打造初中歷史與社會高效課堂的方式和方法還有很多,以上幾點是筆者根據多年實踐經驗所總結的一些比較重要的方面,希望能給同行帶來一點思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單中惠,朱鏡人.外國教育經典解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2]丁曉臘.搭建歷史與現實的橋梁:論初中歷史教學中溝通歷史與現實的若干方法[J].科教文匯,20xx.
[3]光,陳啟勝.構建學案導學模式培養學生自學能力[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xx.
[4]王衛東,宋兆銀.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實施探索[J].當代教育科學,20xx.
歷史小論文6
中國古代服飾,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服飾的演變是一部穿在身上的歷史,服飾潮流的變遷背后是每個朝代社會風貌的反映。每個朝代服飾各有特色,同時又有共同的內涵,彰顯了中國傳統文明的永恒魅力。
歷史演變古代服飾變遷內涵服飾,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又是人類生活的要素。它除了滿足人們物質生活需要外,還代表著一定時期的文化。它的產生和演變,與經濟、政治、思想、文化、地理、歷史以及宗教信仰、生活習俗等,都有密切關系,相互間有著一定影響。本文以時間為序來展示中國服飾文化潮流的變遷及背后所反映的各個時代文明的演進。
一、秩序井然的服飾——自夏至西周時期
周朝作為最強盛的奴隸制王朝,為了鞏固統治,制定了一套非常詳盡周密的禮儀來規范社會,安定天下。表現在服飾上,如不同場合要穿戴不同的服飾,有祭禮服、朝會服、從戎服、吊喪服、婚禮服。這些服飾嚴格區分了天子與官僚、貴族與平民的等級差別,形成了一整套的冠冕制度模式,影響了自商周以來三千年封建社會的服飾文化。從此,服飾開始標識每個人的社會角色,以便“分貴賤,別等威”。
二、從百花齊放到趨于一致——春秋戰國至秦漢時期
戰國時期七國崛起,各自獨立。在服飾上也各顯其地方風格與文化風采,處于“百花齊放”的狀態,呈現出一派絢麗多彩的景象。如春申君的3千食客中的上客皆著珠履;平原君后宮百數,婢妾均披綺披紗;衛王宮的衛士穿黑色戎衣;魯國的儒者服長衣、褒袖方履,等等。秦漢時期隨著國家統一的實現,服裝風格也逐漸趨于一致。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與朝服制度,形成了正式完備的冠服制度。
三、胡漢交融——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內部分崩離析。正是由于戰爭,北方民族的游牧文化、西域文化與漢族文化碰撞、融合,使得中國服飾文化進入到一個追求時髦、胡漢交融、奇裝異服盛行時期。這個時候因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來住,胡服便成了當時時髦的服裝。漢服中的緊身、圓領、開叉,就是融合了胡服的特點。同時,受先進的漢文化和風氣的影響,北朝各族紛紛推行漢化運動,仰慕漢族衣冠服飾,形成了“群臣皆服漢魏衣”的狀況。
四、開放浪漫、異彩紛呈——隋唐五代時期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是我國政治經濟高度發展,文化藝術繁榮昌盛的時代,造就了獨特的開放浪漫風格的唐朝服飾。尤其是唐代的婦女服飾,是歷代中的佼佼者。唐代的女裝顏色鮮艷,造型雍容華貴,裝扮配飾富麗堂皇。如在衫、裙之外還有披在肩上的長圍巾“帔”。還有特別的短袖半臂衫,套穿在長衫外面。這種裝扮使唐朝女裝形成袒胸、裸臂、披紗、大袖、長裙等極為開放的風格。
五、質樸保守——宋朝時期
宋朝統治者注重文治,竭力推崇程朱理學,把朱熹“存天理,滅人欲”的思想,作為維護封建統治的理論根據加以倡導,其目的在于去掉人們的任何反抗意識。這種理學觀念影響到人們的著裝,使宋朝的服裝一改唐朝服飾曠達華貴,恢弘大氣的特點,服裝造型封閉,拘謹保守。顏色嚴肅淡雅,色調趨于單一。另外,兩宋時期,邊患不斷,統治者的`軟弱無能,官僚隊伍的壯大,形成積貧積弱的局面,為此統治者三令五申,要求服飾簡約淡泊,力戒奢侈鋪張,從而形成了以后質樸淡雅為宗的一代審美標準。
六、異地胡風——遼金元時期
作為古代史上民族融合的又一高潮,這時期的服飾既體現了游牧民族的特色又有融合的色彩。服飾大多用毛織品并且制作較為簡單、實用,易于馬上作戰射獵。黨項族婦女多著翻領胡服;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圓領齊膝外衣,足下著長筒靴。元服則吸收宋服形式,官服款式較特殊為窄袖、盤領、縫掖,獨具特色。
七、繼承創新——明清時期
朱元璋統一天下,建立大明帝國后,對服飾也有統一的要求。先是禁胡服,繼而又以明太祖的名義下詔:衣冠悉如唐代形制。對民間的男裝也有規定,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寬大長衣,頭上戴四方平定巾。
清朝作為古代文明向近代文明轉型的前夜,在服裝史上也是改變最大的一個時代,清服是中國古服與近代服的交接點,它的存在是以后發展到近代男士的馬褂長袍、女士的旗袍的前提。清代還是個滿漢文化交融的時代。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到了后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甚至史書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之記載。
八、古代服飾共同的內涵
中國古代服飾潮流演變中真實地反映了歷朝歷代政治經濟生活和風貌。雖然各有特色,但是又有共同內涵。
中國傳統服飾中包含著“天人合一”的理念,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早在上古時代,就產生了“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之乾坤。故上衣玄,下裳黃”。乾即天,坤即地。天未明時,天空是黑色(稱“玄”),上衣如天,所以用玄色。而大地為黃色,下裳如地,服色即用黃色。人們穿著上玄衣下黃裳,拜祖先、祭天地,以此表達對天地、祖先的崇拜,從而實現天下大治。
中國古代,等級制度森嚴,受這種等級制度“禮”的影響,服裝除能敝體之外,還被當作分貴賤,別等級的工具。《禮記》中對衣著等級作為了明文規定:“天子龍袞,諸候如黼,大夫黼,士玄衣裳。”《中國歷代服飾》記載:秦漢巾幘色,“庶民為黑、車夫為紅,喪服為白,轎夫為黃,廚人為綠,官奴、農人為青。”
中國古代服飾還體現了大一統觀念。幾乎每個統一的王朝都對服飾有統一規定。秦始皇在服裝的顏色上做了統一規定——以黑為最上。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須剃發為蒙古族裝束。此外,明朝流行的一統六合帽和平定四方巾也都帶有大一統的色彩。
中國古代的服飾在相當長的歷史里,不斷吸收其他外來文化和異族的服飾文化元素,造就了內涵豐富,風格獨特、永遠流行的中國服裝文化。它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它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如今中國服飾在不斷地融入國際潮流,成為中華文明的又一個符號,煥發出越來越瑰麗的光彩。
歷史小論文7
秦始皇兼并六國,創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體制,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專制帝國。但專制暴虐、焚書坑儒、大興土木,使秦始皇飽受抨擊。這個歷史上最具爭議的帝王就是我最喜歡的歷史人物。
他在13歲即位9年后親政,迅速平定太后的舍人嫪毐發動的叛亂,并以放縱嫪毐的罪名罷免呂不韋。通過這些行動,秦王嬴政把權利完全集中到自己手中。 他花費10年時間,實現了統一各國的雄心,也適應了人民要求統一的`愿望。 成立了第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大國。在政治方面他推行以郡縣制為基礎的中央集權制和三公九卿制分權獨立又相互制約。形成了一個從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統治體制,確保皇帝對全國的統治,組建了一個空前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在文字方面全國改用小篆,文字的統一對各地的文化交流和共同文化進一步形成具有深遠意義。同時,他下令統一貨幣度量衡,方便了各地的貿易來往和國家的財政稅收。并且還修筑馳道,疏浚鴻溝開鑿靈渠,為抵御匈奴,修建長城,有效阻擋北方少數民族侵擾。秦始皇統一全國后,實行重農抑商政策,使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采取有利于國家統一和政權鞏固的措施,建立中央集權的政權機構。
秦始皇也是一個唯我獨尊、專制暴虐的君主。他焚書坑儒,實行思想文化專制;無限制地使用民力、物力,超過了當時人們
所能忍受的限度。為了修建宮殿、陵墓和滿足秦始皇奢侈的生活,秦王向民眾征收大量的賦稅,造成“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力織不足衣服”的悲慘狀況。為了穩固其同志,還制定嚴酷的刑法。 盡管后期他昏庸無道,但是他結束了戰國以來的混亂局面,《史記秦始皇本紀》:“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缺點掩蓋不了他的光芒。
歷史小論文8
初中歷史課程是我國素質教育的一門基礎課程,是通過歷史基本知識與技能,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素質教育,尤其是人文精神的培養,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當前我們提倡主體性教學,讓學生在教學中處于主體地位,而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態度就是其學習主體性的基礎。素質教育提倡學生的全面發展、個性發展和終身發展,提倡創新精神,而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是他們發展的根基,是他們求知、探索的原動力。那么,作為歷史教師如何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一種藝術。
一、多措并舉,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活動的積極參與性,采取多種方式,使學生樂于探究,勤于動腦。注重學生的思想活躍,態度積極,使其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例如,通過閱讀、演示、辯論、競賽、用第一人稱介紹歷史人物事跡等方式,使學生投入其中,直接參與教學活動,并樂于積極配合教師教學活動,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學生的參與,絕不是僅僅幾個個別學得好的學生參與,而是全班同學的參與。其次,努力提高業務素質,培養善于駕馭課堂能力,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溝通心靈,也可以像央視《百家講壇》欄目里的大師一樣瀟灑自如,妙趣橫生:在非智力素質方面,通過教師的風格、氣質、表情、眼神、手勢、姿勢等,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使學生一提到這個老師就信心百倍,激情飽滿,以此來吸引學生要比淺層次的興趣教法更為有力。
再次,加強自身師德修養,以人格魅力感化學生。作為一名歷史教師,熟悉教材,擴大知識面,增強自己的業務技能是最基本的。但是要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不能僅僅停留在興趣上。教師往講臺上一站,這種客觀存在要產生既有形又無形的一種力量、一種威勢、一種信心,這就是一種人格魅力。在智力素質方面,要有深厚的業務功底,駕輕就熟教材,旁征博引知識及簡潔、生動、準確的語言表達能力。教無定法,同樣的課題、同樣的課堂,不同的教師,其精彩度、影響力絕對不一樣。
二、靈活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首先,教師應采取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引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課堂教學開始時的導入,我們應運用多種多樣的方法,復習舊課式的導入、提出問題式的導入、圖片賞析式的導入、講述故事式的導入、引用詩詞式的導入、播放樂曲式的導入等等,由導入創設情境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拉近學生與歷史的距離,使學生盡快投入到歷史學習的情境中。其次,由于歷史包羅萬象,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所以要溫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系各學科的知識)。如數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語文的課文背景是歷史,生物、數學、物理、化學的發展的歷程。再次溫課外知識之“故”而知新。這個“故”不是所有學生都了解,但恰恰是這一點是最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和積極性,最讓學生有自我實現的空間,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理解歷史與現實不可分割的聯系。
三、勇于創新,培養教育教學新理念
教學可以說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既然是科學,就有規律可循;既然是藝術,就要不斷創新。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學生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如:討論、問答的方法、模擬、競賽、游戲、角色扮演、歷史課本劇編演等方法進行教學活動。此外,課堂上可以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直觀性、動態性的還原歷史。科學的、適當的教學方法,是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的具體體現,是達成教學目標的具體途徑。
教師應在充分掌握本學科特點的基礎上,利用重大歷史事件的紀念日開展活動,指導學生參觀相關地點,或上網查找有關資料等,使學生自覺的、多方面捕獲歷史信息,增強學生的興趣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四、加強歷史與實際的聯系,是學習歷史知識和分析歷史問題的有效途徑可以聯系當前國內國外的發展形勢,聯系本地區的具體實際等。例如,要講中國的改革開放,可以先通過商鞅變法的例子來分析。商鞅變法得到多數人的支持的史實,使學生體會到商鞅變法是時代發展的需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
古今同理,結合當今我國的改革開放宏偉大業這所以得到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正是由于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制定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措施。因此,歷史教學要貼近社會,貼近現實,貼近人生,貼近學生,這樣才會有生命力。總之,在教學方面,教師要切實把握初中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改進教學。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積極思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主動探索問題。教師要針對初中生的特點,加強興趣引導,培養學生特長。在教學中充分重視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更好地展示出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藝術性。
歷史小論文9
初中的時候,我不喜歡學歷史,就像聽天書一樣,每節課都昏昏欲睡。我一直不明我們學歷史究竟就是為了什么?為什么我們一定要知道那些我們還沒出生就發生的事情呢?
我不知道歷史在發生的時候就是偶然的還就是被人安排好的,但就是我知道我們學習它的時候,就是被安排好的。就連評價都就是安靜的躺在那里,等你去背它。
我上初中的時候我們的歷史就是開卷考試。我基本每次都做不完,時間過去一大半的時候我在奮力翻書找選擇題的答案。可恨的就是,我干干凈凈的書上居然總就是找不到答案。
和老爸看電視的時候,看到電視上說一些歷史人物的時候,我總就是問老爸,這就是誰呀。老爸每次都說一句話:“你歷史怎么學的?”
就是啊,我也很郁悶呢!我歷史怎么學的?
前兩天班里舉行了一次辯論會,辯題就是“李鴻章到底就是著名的外交家還就是晚清的賣國賊”。這個題目就是我們班自己選的,當時還有關于慈禧太后和曾國藩的,可就是慈禧太后被否決了,曾國藩又不感興趣。
其實我當時已經很喜歡學歷史了,這要歸功于我們的歷史老師。雖然高中也就是先學戰爭的,但就是不知道為什么歷史在那位歷史老師的講述中,就活起來了,雖然我還就是記不住那些基本的東西,可就是我開始對歷史感興趣了。我想歷史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把當時的社會描畫的生靈活現,這不僅僅現象的.反映,也就是在發展著中國的文化。
可就是我沒有參加辯論,因為,在我心中,李鴻章不就是作為個人被載入史冊的,而就是但就是整個的社會。并且無論在你眼中李鴻章不論就是賣國賊還就是外交家,那些都已就是百年前的事。我們不應該再追究誰對誰錯,歷史不會因為大多數人怎么想就被改寫,就能重來。李鴻章不論做過什么,放在那個時代里都就是可以理解的,我們要做的就是了解,感知和通過對他的學習來完善自己。
歷史不僅僅就是李鴻章。
我想說的就是,歷史在演變的過程中,就是按照人類、社會、自然的發展規律成形的。我們應該在歷史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完善自己。
在每個人的心中,對每一段歷史的認識就是不同的,不要把自己的當作唯一正確的,然后和意見不同的人爭的面紅耳赤,也不要拘泥于課本對歷史的評價,要知道課本的人也夾雜了他們對歷史的認識。
歷史小論文10
摘 要:
對初中歷史課程教學進行有效改革,不僅是提高目前歷史課程教學質量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為學生創造更多發展空間,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必然措施。主要就現階段初中歷史課程教學的有效創新措施展開具體的闡述,希望對初中階段歷史課程教學局面的改善能夠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多媒體;歷史教學;有效應用
就初中歷史課程來說,是對學生綜合素養以及人文素質進行教育的重要課程,同時也是課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而就初中歷史課程的開展現狀來說,似乎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對初中歷史教學進行有效創新迫在眉睫,下文將對具體的創新措施展開詳盡的闡述。
一、話劇方式的有效融入
就初中歷史課程的教學現狀來說,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對教學內容提不起興趣。針對這種情況,就現階段的歷史課程教學來說,教師可以采用話劇表演的方式對歷史課程教學進行有效的革新。通常情況下的模式都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歷史作用及影響”,在這種模式中,基本上已經構成歷史話劇的幾大要素,因此如果在初中歷史課程教學中采用歷史話劇的`形式展開有效教學,對具體歷史課程教學進行有效創新的話,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同時,對于豐富歷史課程教學手段,改善現階段初中歷史課程教學質量都能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
二、多媒體教學方式的有效應用
通過上文的相關論述,我們已經了解到初中歷史課程教學面臨的主要現狀,對其教學過程進行有效創新,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話劇教學形式之外,還可對多媒體的教學方式進行有效的利用。可以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去收集一些相關的影像或者音頻資料,將有關信息融入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將影像或者音頻資料播放給學生觀看,這樣一來,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對接下來教學內容的興趣程度和參與程度,同時還可以有效豐富歷史課程教學的具體內容。
綜上所述,就現階段初中歷史課程教學的有效開展來說,教師應對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手法進行有效的創新,通過話劇的形式以及多媒體教學方式對具體的教學策略進行改革,從而提高相應的教學質量和效率;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根據學生的興趣不斷進行教學模式的探索,爭取為初中歷史課程教學改革作出應有的貢獻和努力。
歷史小論文11
在我的腦海中,有許多印象深刻的歷史人物:劉邦、項羽、曹操、諸葛孔明、岳飛、鄭成功、戚繼光……其中讓我最感動的,他便是生活在三國時期的諸葛孔明。
諸葛孔明姓諸葛,字孔明,道號臥龍先生,人稱臥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謀略家,軍事家。他一生追隨劉備,多次為劉備打仗時出謀劃策,幫助劉備取荊州,得馬超,破許昌……一生為蜀國立下的功績不計其數,直到劉備死后,諸葛孔明為報答劉備對自己的知遇之恩,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但由于大將魏延的'不慎,在五十九歲時去世,死前留下了一個圖本和以后出事的應對措施,幫助蜀國在他死后仍然像以前那樣興旺了一陣子。
諸葛孔明一生經歷過許多大的戰爭,且計謀大部分是諸葛孔明出的。比如說草船借箭:周瑜心胸狹窄,嫉妒諸葛孔明的才華,想方設法的要除掉諸葛孔明。這時正值秋日,在許昌整頓了一年的曹軍現已精神煥發,準備駕船攻打江南。周瑜得知消息,本想全力抗曹,但是軍中卻缺少弓箭,周瑜便想出一計,讓諸葛孔明趕造十萬支箭,若十日內沒有完成,便軍法處置。然而諸葛孔明并沒有抱怨,而是說只需三日便可完工。周瑜嘲笑諸葛孔明說大話,于是便任由他去了。
第二天,諸葛孔明把從魯肅那里借來的二十艘快船推入水中,船上插滿了草人,并下令向曹軍水寨進發。這一天正好有霧,曹軍的視線不好,錯把草人當成了士兵。霎時間,曹軍朝草船萬箭齊發,都射在了草人的身上。每條船上足足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條船上輕而易舉湊齊了十萬多支箭,周瑜啞口無言,計劃落空。
諸葛孔明最令人感動的便是他對劉備的忠心。他為蜀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在劉備疾病纏身的那一段時間里,諸葛孔明對他的關懷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劉備死后,有才能的諸葛孔明并沒有稱王稱帝之心,而是全力幫助后主劉禪帶兵打仗,管理國家大事,對待劉備的孩子就像對自己的親生兒子那樣,但是蜀國有才能的人都相繼死去,諸葛孔明一個人獨木難支,難管朝政,最終死去。他在臨死時還在關心著國家大事。
諸葛孔明這個令人感動的歷史人物,在歷史的長河中永遠熠熠生輝,永遠不會被人忘卻。
歷史小論文12
【內容摘要】近幾年,隨著影像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制作影視作品層出不窮。影視作品的發展促進了文化藝術的進步,極大地豐富了文化藝術形式,其中歷史紀錄片是新世紀以來中外紀錄片中發展較為快速的一種影視藝術,在文化交流、民族對話的時代主題下,起到很好的橋梁作用。它以美學價值和歷史脈動為基點,闡述了世界各國文化發展史,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文章主要以《美國,我們的故事》為例,分析歷史紀錄片的藝術價值。
【關鍵詞】歷史 紀錄片 藝術分析
歷史紀錄片作為一種影視體裁,具有豐厚的藝術積淀。我國歷史紀錄片的發展主要借鑒西方紀錄片的形式,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歷史紀錄片《美國,我們的故事》以戲劇化的故事為主要講述形式,通過演員精湛的角色扮演和攝影、剪裁等電影化手法的應用,進行超常規的探索性實踐,最終形成一種鮮明獨特的影像風格,創造出新穎的觀賞效果,體現非凡的藝術性價值,對我國歷史紀錄片的發展具有較大的啟示。
一、歷史紀錄片的特點
紀錄片是一種非虛構的影視作品,是通過創作者對現實素材的觀察、思考、選擇而產生的作品。紀錄片要有一定的邏輯性和藝術感染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引起觀眾的思考與想象,具有聲畫性、文獻性、真實性與藝術性特點。簡單地說,紀錄片是把現實的事情記錄下來,使之成為歷史。紀錄片的藝術價值主要體現在敘事情節上。紀錄片通過故事來傳播文化觀念和精神意義,通過對一些原本故事性不是很強的題材進行故事化敘述,來傳播其價值理念,可以說紀錄片是一種敘事藝術。
歷史紀錄片主要是按照時間順序將歷史事件的發生、發展或者人物事跡過程敘述出來。歷史紀錄片的敘事視點主要以全知視點為主體,從故事外部視點進行敘述,通過攝像機進行展示,能夠充分體現出其宏大的敘事風格,同時又能捕捉到歷史故事情節中珍貴的回憶和情感流露。《美國,我們的故事》這部歷史紀錄片的創作就是比較好的代表。
二、《美國,我們的故事》的'藝術特色
《美國,我們的故事》是一部12集的史詩紀錄片,一經播出,收視率超過很多美國電視劇。這部紀錄片采用電腦CG技術,引入好萊塢的表演技巧和電影《阿凡達》的視覺效果,使人幾乎忘記這原本是真實的歷史。這部紀錄片采用畫外音敘述、嘉賓評論、演員表演三種表現方式,在拍攝中頻繁使用特寫、偷拍、過肩鏡頭等紀實手法,結合現代影像語匯,表現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紀錄片形式。
《美國,我們的故事》12集主要內容為:第1集主要講述反抗者的起義,第2集主要講美國獨立戰爭,第3集主要講西進運動,然后依次為:分裂、內戰、收復失地、城市發展、經濟繁榮時期、經濟蕭條、二戰、超級大國、黃金時代,內容涵蓋了美國從移民北美大陸,反抗英國政府、獨立建國,到今天的超級大國過程中的重大歷史事件、重要人物,是一部電視版的美國簡史。該劇在美國歷史頻道播出后,收視率創歷史新高。該片闡述的主體是理想、信念、奮斗及科技的創造與發明,片中對一些意義重大的、先進的技術發明都有深刻而生動的描述,體現科技力量是國家進步、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該片第一個藝術特色是以故事為軸,以矛盾、沖突、懸念為核心,把美國精神貫穿在內,刻畫出一部真實的歷史紀錄片,其中生動形象、具有生命力的故事正是其藝術價值的體現。該片中的每個故事既獨立又相互聯系,貫穿于整個故事中有兩個基本的理念:科技與創新、創新與冒險。該片在講述歷史事件的同時常常伴有對新發明、新科技的描述與刻畫,如鐵路、大壩、電視、電梯、電燈、電話、原子彈、電腦、互聯網等,著重強調這項新科技與新發明對美國政治、經濟及軍事的影響與價值,充分體現出科技改變命運的真理。而對于創新與冒險,美國夢就是冒險、創新、探索與嘗試。該片中有很多展現艱難移民、艱苦獨立、經濟繁榮、克服危機,一直到成為超級大國的美國發展史,美國的發展驗證了美國夢。
該片敘事藝術的第二個突出特點是,將演員的角色扮演發揮到極致。從表面上看這部紀錄片與其他紀錄片沒有太大的區別,同樣是利用三種形式進行描述,但是《美國,我們的故事》強化了角色扮演成分,拋棄了傳統紀錄片借助文字、圖片、文物等講述歷史的手法,直接利用電影化的角色扮演呈現歷史故事。該片講述的內容比較廣泛、歷史事件多而久遠,所以涉及的演員、場景較多。在角色影像處理方面,一般紀錄片往往為了掩飾制作水平的不足而采用人物及場景虛化的形式展現影視內容,但是《美國,我們的故事》中所有的人物角色都是按照原妝上鏡,特別是如華盛頓、富蘭克林、羅斯福等大人物,不僅不加以虛化,而且給予特寫鏡頭。
該片中第三個藝術特色是,以人物帶動故事的處理手法的運用,事件的敘述主要從小人物的微觀視點切入,以小見大。每一個視點人物的出場,都以黑白定格的方式,通過畫外音解說其身份,起到突出視點的作用。該片第1集開場以農民約翰羅爾夫為視點講述早期移民的故事,第4集以一個年輕黑人為視點引入當時嚴重的種族沖突,這種敘事方式摒棄了傳統紀錄片的英雄史觀,將焦點放在歷史事件的普通人身上,充分體現出美國精神。以小見大的敘事技術很早就出現在影視制作中,在我國大型紀錄片《復活的軍團》中,在講述秦軍后勤供給時,運用的就是這種敘事方式,更能夠突出歷史中普通人命運的悲歡,更加感動觀眾。
三、《美國,我們的故事》的影像藝術
《美國,我們的故事》充分利用電影影像美學,強化影像語言和感官娛樂效果,引入現代電影技術,如CG奇觀、高速剪輯、跳接等,同時結合更多探索性的影像實驗,形成歷史紀錄片獨特的藝術形式與影像風格。這部影片中運用最多的是偷窺視點。一般影片中偷窺視點的應用是在正反鏡頭中越肩鏡頭的拍攝,以對話中聽話者的視點切入,但是該片的偷窺視點強調拍攝的晃動感,不僅利用肩、頭、背等身體部位的拍攝,還廣泛應用現場障礙物,充分體現對觀眾的視覺刺激。此方法是該片的基本視點,處處被引用。另外,高度剪裁也被該片極致地運用。高度剪輯是好萊塢戲劇美學的基本風格,利用鏡頭的縮短,加快影片節奏,以達到影片的娛樂效果與獨特的視覺效果。而《美國,我們的故事》鏡頭短得讓人驚訝,如第7集,影片時長45分鐘58秒,由1462個鏡頭組成,1秒及1秒以下的鏡頭占74%左右,其剪輯速度對于紀錄片來說是空前的。這樣疾風驟雨般的剪輯能夠給人強烈而凌厲的視覺效果,大大刺激觀眾的情感,提高了影像和敘事的強度。 另外,《美國,我們的故事》對特寫鏡頭的運用也比較廣泛,仍以第7集為例,該集共有1462個鏡頭,其中特寫鏡頭有1006個,占總鏡頭的68.8%;近景有234個,占16%,可以說這部電影將觀眾拉到了電影人物面前。傳統的紀錄片一般是運用遠景或者全景展現電影場景,很少運用特寫,而《美國,我們的故事》反其道而行之,體現了一種戲劇性的影像美學,強化了對觀眾感官與情感的刺激,提高了電影的現場感、參與感與真實感。
總之,該片運用大量的特寫、跳接、快速剪輯等影像手法,充分體現出歷史事件、時間與空間的碎片化,如在第2集中兩次大陸會議的場景描述中,沒有一個場景交代其空間環境與相關全景鏡頭。引入人物特寫,將時間和空間碎片化,結合畫外音解說和偷窺視點等手法的運用,提高了影片的觀賞效果。觀眾剛開始看此片時,往往會被獨特的場景所吸引,繼而會發現緊張刺激的鏡頭均是一些影像語言創造出來的。從這方面來說,該片把戲劇美學發揮到了極致,通過特殊的手段強化影像效果,達到刺激觀眾感官的效果。該片中CG奇觀技術的應用也比較突出,如第1集中開場的鏡頭設計新穎、運動流暢,CG制作與真人拍攝相結合,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以戲劇美學為主線,以演員角色扮演和故事講述為方式,刻畫奇觀化影像,提高影音的刺激強度,充分體現出該片的藝術化特征。
結語
《美國,我們的故事》這部歷史紀錄片具有高度的藝術觀賞性,從敘事、制作、裁剪、角色扮演、場景拍攝等方面都與傳統的紀錄片有著較大的不同,給人以強烈的刺激感,能夠在第一時間抓住觀眾的眼球。從觀影效果來看,該片是電影化敘事與創新影像語言的探索,創造出了強烈的視覺觀賞效果,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這部紀錄片的成功主要是在紀實美學的基礎上借鑒戲劇美學的精華,對傳統影像技術的探索與創新,創造出有別于其他紀錄片的觀賞效果。我國紀錄片也應該學習這種創新與探索精神,創造出紀錄片獨特的美學風格。
參考文獻:
[1]森茂芳.歷史紀錄片的歷史脈動、美學詩藪與創作藝術――以《消失的古滇王國》等電視歷史紀錄片為例[J].民族藝術研究,20xx(5):104-112.
[2]詹慶生.走向電影化――紀錄片《美國,我們的故事》的藝術分析[J].現代傳播,20xx(8):88-91.
[3]雷建軍,李國輝.影像至上――從《人類星球》看紀錄片的美學趨勢[J].中國電視,20xx(5):152-153.
[4]周文.歷史的影像再現――紀錄片《美國,我們的故事》探析[J].中國電視,20xx(5):88-92.
[5]李勇強,關崢.歷史題材紀錄片中“搬演”的運用及思考[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xx(01):95-98.
歷史小論文13
【摘要】真正的素質教育和三維教學目標是一個長期效應,有利于學生良好心態的形成,真正的成人成才,才是我們教育必須堅持、不懈追求、孜孜奮斗的方向;而活躍課堂氣氛在高中歷史的素質教育和三維教學目標中亦為重要,因為高中學生較之于小學初中學生更具有理解能力、鑒賞能力。與老師之間更能進行語言、思想、情感的溝通。更需要課堂的活躍性和幽默感,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提升學生的激情、激情比方法更重要。所以改變古板式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而注重活躍課堂氣氛更能提高教學質量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歷史 教學 素質教育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
首先,精辟開講,先聲奪人。“文如看山不喜平”一種新奇巧妙、引人人勝的課堂導入能使學生一上課就處于一種積極的學習準備心理之中,很快就能集中全部的情感、意志于學習新課上。因此,教師應精心組織導入,或巧設疑問,或以情動人,或結合時事……通過不同的方式巧妙、自然地引導學生進入渴望獲取知識的境界,讓學生在積極的學習狀態中不知不覺地接受知識,提高能力。其次,求新求異,不斷創新;歷史是一幅有血有肉,豐富感人的畫卷,但大部分的學生不愛學習歷史,究其原因,我覺得主要還是由于歷史課堂教學不盡人意,缺乏趣味性;為此,我大膽探索,力求在“新”、“異”上創出特色來。最后,營造情景,以情求趣。恰當合適的語言會很快將學生引入思辨的天地,趣味橫生的語言會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幽默風趣的語言會引起學生的共鳴和思考;教師應該用語言魅力征服學生、感染學生、吸引學生,讓學生喜學、樂學,陶醉在歷史學習中,感受歷史帶給我們的無窮魅力。
二、重實踐和觀查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用于感化我們的同學構建今天的和諧社會,需要我們以博大的胸懷、寬容的心去融化別人的錯誤,那不是放縱而是原諒,在潛移默化中改正別人的錯誤。林則徐的“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譚嗣同那“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吉鴻昌的“恨不抗日死,留做今日羞,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周總理的“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都是最好的三觀教育的材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而揚起三觀教育的激情。學習歷史要與現實相結合,做到社會化實用化。經世致用為現實服務學習歷史關注社會,既關注社會實際問題,又關注高考熱點、難點問題;從古代的毀林開荒到今天的退耕還林,從大躍進到今天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從清朝前期的閉關鎖國到今天的.改革開放,從鄭和下西洋新航路的開辟到今天的全球一體化和地球村。都要以史為鑒不要重蹈覆轍,從歷史的悲劇中去領會和總結今天的我們該做什么怎么做,以加快社會發展。讓學生學以致用,從成就感和責任感中去增加興趣。
三、在探索中活躍課堂氣氛
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刻板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探索,參與知識的形式過程,少灌輸、多活動。通過獨立學習或小組合作學習,在觀察、思考、做做,議議等過程中盡情地、毫無顧忌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即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講解,自己去小結,不僅激活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生機活力,更使學生學會學習。波利曾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因此,我努力創設條件,讓學生自己發現探求新知。通過學生自己的探索,找到了一些方法,學生情緒高漲,都為自己是一個發現者而激動、驕傲,學習氣氛熱烈而活躍。課堂教學,如果只是教師講、學生聽,則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思維就趨于呆板,那么在課堂上何不嘗試讓學生講、老師聽呢?不僅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而且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說話能力。基于這種思想,對于一些適宜學生講的教材內容,可充分讓學生探索道理,講思考方法。這樣教學學生探索有激情,討論的比較方法超出了書上列舉的范圍,且印象深刻。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思維有深度,更有創新度。
四、運用圖片、實物、模型等,直觀展示
教師在講授歷史時,必須運用多種手段再現歷史,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掌握難以記憶的歷史知識。運用圖片、實物。模型、投影等直觀材料的展示與解說,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使他們更容易接受知識;也可以把較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抽象的問題形象化,使學生易于理解;它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歷史敘述的是過去的社會生活的現象,教師的敘述無論怎樣形象生動,如果學生沒有視覺上的感受,就會印象不深。借助直觀教具,幫助再現歷史現象,就顯得十分重要。實物和模型不僅能形象地反映出歷史的真實情況,而且是許多重要歷史知識的直接來源,在歷史研究中和歷史教學中有很高的價值。圖片的內容也十分豐富,它可以把歷史的資料展示給學生,通過感觀的刺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維與想象,有利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有利于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
最后,高中歷史具有信息量大、思維量大、理論性強的特點,尤其是中國近現代史,內容豐富而復雜,貼近現實生活,素來是歷史研究的活躍領域,給中學歷史教學提供了新的資料,也出了許多難題。如何教好訓中歷史是一個艱苦的探索課題,我也每個高中歷史教師的責任。這需要我們教師有較強的理論功力,但我相信,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高中歷史教學一定能迎來一個新明天!
歷史小論文14
放眼盡觀“清朝統治史”
從三皇五帝至如今,中國歷經無數榮辱興衰,中國人民也飽受身心的煎熬。
不論是唐、宋、元,中國的經濟、科學都位于當時世界的前列。可自從明中到清末中國一蹶不振。可見明、清二朝對于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起著位高權重的作用。其中清朝政府的統治,對于中國的落后有一種不可推卸責任。
首先明清朝的科舉制度對于人才的開發起著較大的阻力。“八股文”對于清朝文人學士起著較大的`阻力。“八股文”對于明清朝文人學士的思想起了一定的阻礙。它像一個牢籠,將文人的思想拘束于一個范圍內,將原本胸懷大志,可以成龍的學子們,套上了鏈索,使他們的文學才華不可展現的淋漓盡致發揮出來。其次,“文字獄”也為中國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損失,使許多知識分子不敢過問政事從而禁錮了思想,嚴重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另外清政府的閉關鎖國政策,雖然在剛開始時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可是,當時西方國家發展速度飛快,逐漸超過中國,清政府的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的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知識,使中國走向落后趨勢。
清朝從剛開始,“只留頭,不留發”的統治到了最后的滅亡,這是值得他們反思的。當年,清朝剛入關時十分英勇。騎、射、打、獵都是他們的強項,可到后來他們一味的不務正業,奢移成性,最終釀成了清政府的衰亡,毀滅。
從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到亡國之皇溥儀,中國歷經了無數的榮辱興衰,什么割地賠款,火燒圓明園,這都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恥辱,在中國人民心中留下了永不褪色的陰影。
歷史小論文15
自從我看了外國侵略中的歷史時,我感到非常的氣憤,因為外國的侵略和壓迫實在是太殘忍了,那昏庸無能的慈禧太后,只知道退讓,和求和。中國不是有句古話嗎?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唐太宗,武則天那時的朝代唐朝都非常的興盛,唯獨到了清朝,出現了民族的敗類,“慈禧太后”那時的皇帝光緒帝支持康有為和梁啟超的'意見來變法,可是光緒帝沒有兵權,慈禧太后聞之,簡直反對,這個昏庸無能的亡國之君又把戊戌變法破滅了,這個維持只有108天的變法,這表現了康有為和梁啟超等人的愛國之情。
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城,燒殺搶奪,無惡不作。到了圓明園,進去之后,看見富麗堂皇的寶物,開始實行野蠻的土匪行為,拿不走的就砸,當一車一車的寶物從北京城拉到鬼子國家的時候,手挽著手,都非常高興。偉大的雨果作家曾經給巴特勒上尉寫了一封信,從這封信看出這位作家是向往和平,自由的人。借此來諷刺來諷刺英法聯軍的土匪行為。我的朋友對我說:這是兩代人歷史的結晶,這顯現了我們中國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工匠師的鬼斧神工,在剎時間,被英法聯軍破壞掉了,現在我們只能看見幾塊石頭,沒有任何的生息顯現在圓明園的面目上,從此我覺得這個被英法聯軍破壞掉的圓明園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恥辱。
我們上上下下的炎黃子孫都要銘刻在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歷史小論文】相關文章:
歷史小論文怎么寫?10-11
歷史小論文(精選23篇)07-18
初一歷史小論文怎么寫03-29
家庭歷史小論文2000字(精選20篇)05-09
初中歷史的小論文怎么寫(精選6篇)10-11
有關歷史教學的論文12-05
科技小論文03-14
數學小論文11-08
物理的小論文05-16
歷史教學的論文怎么寫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