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馬克思社會歷史理論研究論文
【摘要】文章闡述了馬克思的社會歷史理論。認為馬克思通過對世界歷史深入的研究,指出了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重要原因:第一是越來越細化的社會分工促使了社會的發展;其次,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基礎性原因。指明了是物質因素決定了歷史發展,而不是精神活動。
【關鍵詞】馬克思;社會歷史理論;分工;生產力;生產關系
馬克思在關于社會歷史的相關論述中,指出了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諸多原因,從他在《德意志意識形態》《反杜林論》等著作的論述中,我們可以歸納出社會歷史發展的兩個主要原因。第一,社會分工的逐漸細化和擴大。第二,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運動。
一、社會分工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社會歷史的發展是通過生產力的發展以及由此引發的人與人之間交往的普遍發展實現的,而人與人之間交往的發展是通過分工的逐步擴大和細化實現的。分工細化之后,人們從事的生產越來越單一,為了得到自己無法生產出的那些產品,他們必須主動或者被動的擴大交往,進行產品交換,當交往和交換行為打破地域限制之后,世界歷史也就產生了。也就是說原始社會初期只是基于人的性別所作出的天然的分工,順應社會需要而被更具社會性的復雜分工所取代了。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原始社會中,人們是按照性別角色、生理特點進行分工,此時人與人之間分工的不同只是基于其性別、體能等天生的條件,主要是根據其自然屬性。但是隨著生產力的逐步發展,分工逐漸細化,其社會屬性日益起到決定性作用。從歷史上的三次大分工可以看出,隨著分工的細化,人們的社會地位也在發生著變化,在原始社會中的人與人之間建立起來的那種原始的平等關系已經走向階梯,取而代之的是不平等的關系。之所以說分工細化之后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成了不平等的關系,是因為隨著社會分工的變化,不同的人所掌握的生產資料的數量和所創造商品的價值差距越來越大。隨著分工進一步擴大和細化后,一個新的階級——商人階級出現了,這個階級占有了大量的生產資料和資本。后來商人階級變成了資產階級,隨著他們占有的資本和生產資料的數量的進一步增多,他們擴大自己利益的愿望就更加強烈,為了積累更多資本、獲取更大利益,他們進行了內部的優勝劣汰。早期完成資本積累的那些資產階級壯大之后,把手伸向了實力較弱的資產階級,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實現了又一次的資本積累;他們還把沒有財產的那部分人和破產的資產階級變成無產階級,人類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社會。馬克思認為在資本主義社會之中人與人的分工消解了人的主體性,把具體的人、全面的人變成了抽象的人、片面的人,在分工逐漸細化后,人們的興趣、愛好被壓抑,他們的主要行為活動都被限制在其分工所屬的范圍內的活動大部分都開始限于特定的范圍。人們從事的勞動變成了一種異化了的勞動。“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的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作為不依賴與生產者的力量,同勞動相對立”。[1]“勞動對工人來說是外在的東西,也就是說,不屬于他的本質;因此,他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2]在指出分工的消極后果即對人主體性的消解和導致勞動的異化的同時,馬克思也指出了分工對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積極作用。他認為分工逐步細化之后,人們所從事的職業進一步固定,隨著勞動生產率得到了提升,整個社會的剩余產品越來越多,為滿足人們的各種需要建立起了客觀基礎,但是由于生產資料私有制,是資產階級掌握了大量生產資料和資本,很多無產者不得不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以換取基本的生活必需品。馬克思認為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分工會被消除,那時“任何人都沒有特定的活動范圍,每個人都可以在任何部門內發展,社會調節著整個生產,因而使我有可能隨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獵,下午捕魚,傍晚從事畜牧,晚飯后從事批判,但并不因此就使我成為一個獵人、漁夫、牧人或批判者”。[3]
二、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基礎性原因
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因素推動了其發展,但是按照馬克思的觀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決定了社會發展與社會變革。馬克思指出:“要對任何一個時間、任何一個社會生活領域的局勢進行一番有教益的分析,我們就必須訴之于該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經濟條件;而要了解這些條件何以成為它們之所以為它們,我們就必須考慮它們的辯證的發展。我們必須明白,一個社會的經濟組織或階段結構是怎樣地相應于解決某一生產問題的需要而在演變著的,而生產問題本身則又是為該社會所具有的生產力的狀態所規定的;并且我們還必須觀察生產力的發展又是怎樣地使得現存的經濟組織——生產關系——成為過時,從而引起了進行社會根本變革的需要。”[4]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貫穿于人類社會產生和發展的整個過程,始終推動著社會的發展。生產力就是人在從事生產時所使用的各種力量的總和,它包括物的生產力和人的生產力兩種。物的生產力是指工具、機器等產生的生產力;人的生產力是指人自身的勞動能力,它既包括人從事精神生產的能力,又包括人從事物質生產的能力。而生產關系就是在商品的生產、分配、交換、消費這四個環節之中結成的關系。一方面,生產力必須處在一定的生產關系之中,另一方面生產力要受到一定生產關系的制約。當生產關系能夠滿足生產力發展需要的時候,社會歷史就會以平和的方式向前推進,但是當生產關系無法適應生產力發展的時候,兩者之間的矛盾就會表現為或者較為溫和、或者較為激烈的斗爭方式,此時在社會歷史就會表現為革新或者革命斗爭。通過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矛盾的分析,馬克思指出了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即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貫穿于人類社會始終,而且通過兩者不斷的矛盾運動推動著社會歷史的發展。
三、馬克思社會歷史理論的意義
從以上對馬克思社會歷史理論的介紹和分析當中,我們可以看出該理論的最大特色就是他在以追求人類解放為出發點的前提下,對以往的人類社會歷史作出了深刻的考察,并通過細致的分析,找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推動社會發展的主要原因。無論是分工的擴大和細化還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矛盾運動都是一種物質層面的運動變化,都指明了是物質因素決定了歷史發展。這相比黑格爾通過“絕對精神”的發展變化來解釋人類歷史的發展無疑是一個巨大進步。
【參考文獻】
[1](德)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2.
[2](德)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54.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37-38.
[4](英)沃爾什:歷史哲學——導論,何兆武、張文杰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67.
【馬克思社會歷史理論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馬克思社會歷史理論研究10-04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研究概述08-10
藝術理論研究格局的歷史發展論文10-21
馬克思世界歷史理論的主要內容分析論文07-08
歷史與社會教育理論論文07-09
教育基本理論研究的論文06-30
民法演進的社會歷史背景研究論文07-17
顧客價值理論研究概述論文09-03
故事與歷史的歷史教學論文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