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高中歷史教學如何利用史料論文
隨著新課改逐步推進,我們越來越看到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發揮的重大作用,意識到史料對高中歷史學習的意義。筆者對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史料的現狀進行了分析,也對史料的應用意義進行了簡單的闡述。我們應該怎樣有效應用史料呢?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筆者談談自己淺顯的看法。
一、高中歷史教師對史料的應用情況
調查發現,很多教師都能在教學中有效運用史料,也能認識到歷史學習是與史料分不開的,史料能夠為教學提供強有力的輔助作用。但是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他們運用史料時總會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與此相關的知識并不充足,有的教師對史料的定義理解不準確,有的是分不清史料的種類,有的是不明白史料的選擇原則。因此,史料的作用并沒有得到有效發揮,教師并不能將史料真正與教學內容相結合,他們做的工作只是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解讀。有的教師將史料的學習和運用局限在課內,沒有引導學生在課下對史料進行搜集和整理,當學生遇到相關史料時,不具備分析和利用的能力。在這種教學現狀下,很難使學生學習方式產生轉變,無法有效促進學生基本素質提高。
二、應用史料的教學意義
在不同國家和地域,學者們對史料的理解和看法存在很大的差別。在英國學者看來,史料有對歷史事件進行說明和闡釋的作用,使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發展,幫助教師澄清舊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提出新的問題。史料能夠使學生的歷史技能得到發展,深化學生對歷史的認識,使歷史學習產生真實之感,猶如“證據”在法庭上的作用一般,對史實進行推斷和解釋。而在美國學者看來,歷史教學中,史料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歷史教學更富有時代氣息,加深學生對人物、制度等問題和知識的認識。對一些重要的文獻應該引領學生進行深刻解讀,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他們的批判閱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在筆者看來,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史料具有以下三方面意義:
1.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史料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有立體化的教學感受,教師可以通過史料帶領學生回味歷史,對歷史真相進行探究。高中歷史教材中就有大量應用價值極高的史料,這些史料是歷史的一種真實反映,能夠幫助我們看到歷史的發展和變遷。教師選取的史料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將歷史的真實感通過史料傳達給學生,使學生學習興趣得到有效激發,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使教學的歷史感更濃厚。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濃郁的歷史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歷史氛圍的營造與歷史資料是分不開的,雖然史料應用可能會使教學容量增大,但卻能有效簡化教材,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3.對學生的歷史觀進行有效的培養。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致力于學生正確歷史觀的培養,使學生用科學的、辯證的眼光看待歷史。在對歷史事件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訓練,使他們學會利用歷史的方式對事件進行思考,促進學生思維品質提高。在對史料進行分析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站在歷史文化角度進行分析,結合當時歷史背景,對史料的歷史價值進行挖掘,從而促進學生正確歷史觀的建立和培養。
三、在教學中應用史料的方法
1.利用史料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興趣。雖然高中生的思維已經較成熟,但是教師要努力避免以往那種枯燥的教學方式,采取有效的辦法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無論是在新課學習中,還是對舊知識進行復習,都要選取一些新穎的史料,將其有效應用到教學中,從而收到很好的效果。如學習“中國古代的手工業發展”時,筆者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一些中國古代的瓷器、青銅器等圖片,并搜集一些與手工業相關的史料,隨后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分組討論,由學生將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特點歸納總結出來。
2.教會學生解讀史料的方法,使他們快速掌握。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的不僅是教材知識的傳授與講解,還要在需要的時候為學生引入一些恰當的`課外史料,并教會學生一些基本的史料解讀方法,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對史料進行解讀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對史料的基本信息進行快速、有效的把握,如在較短的時間內明確史料所處的歷史時期、涉及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等。史料中都會有一些關鍵詞句,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有效的利用和把握。在2013年的高考全國卷中給出一則與宋代土地相關的史料,在學生解答這道題時,教師首先要指導學生結合所給題干信息明確歷史年代。題中有“不抑兼并”的信息,根據此信息,學生就能逐漸得出結論。
3.深化理解,靈活運用史料。在掌握史料的解讀方法之后,教師接下來要做的是對學生的理解能力進行培養,使學生對于史料的理解不斷深化,并逐漸學會對史料中的知識進行靈活運用,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總之,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是一種極重要的教學資源,教師要對歷史資料進行合理、有效的運用,利用史料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引導學生對史料的歷史背景進行分析,幫助他們更快速地掌握歷史知識,并最終達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歷史觀的目的。
【談高中歷史教學如何利用史料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