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改下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方式論文
中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歷史教學大多是為了個人的成績,讓學生死記硬背歷史事件,背誦歷史的條條框框,并沒有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事件的整個過程,學生也很難理解歷史背景,使歷史失去了真正教學的意義。新課改實施以來,各地歷史認真貫徹新課改基本要求,把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放在首位,而不單純的是為了傳授知識而去教學,新課改實施后,更多的是結合學生的特點,教與學是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在與學生共同學習探討,交流情感、觀念,從而達成共識,實現有效教學。
一、如何實現有效教學
1.有效發揮歷史教材的趣味性
歷史教材就是極具趣味性的,如果歷史教師能在課堂上充分利用這一點,則一定會妙趣橫生。例如,在歷史教材中的小故事、寓言、圖片等等都是極易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事物來實施有效教學。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課本知識外,要多加入一些課外有趣的與教材相關的東西,這樣讓學生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又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教材的趣味性是有限的,所以,教師要多從課外發掘一些有趣的與教材相關的知識加以補充。
2.創設教學情境,使教學更加生動
很多學生不喜歡歷史是因為歷史教材中的事件與現在的生活相差很遠,學生無法感受當時的歷史氛圍,更不能切身體會到當時歷史人物的真實感受,再有,傳統的歷史教學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也無法激發學生應有的內在情感,不能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思想共鳴,所以,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巧妙設置歷史情境,可以讓學生在感知歷史形象的基礎上,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識,獲得情感的體驗。真實的情境創設能夠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實際的參觀調查等活動中運用教材知識,借助各種條件來發現、提出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3.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歷史教學對于經驗不豐富、知識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遙遠的,不但不貼近生活,而且人物、事件發生年代比較久遠,因此,很多學生學習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而多媒體技術的直觀性、形象性和聲形兼備等優勢拉近了與歷史的距離,為學生營造了好的學習氣氛。通過多媒體教學,不僅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當前歷史教學的不良局面,還能極大地節省課堂教學時間,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之間自由討論,相互交流,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了歷史的真諦以及社會的發展規律。利用多媒體展示歷史圖片,聲形集合,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
4.充分利用課堂導入藝術,營造寬松自主的學習氣氛
眾所周知,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課堂導入能夠迅速地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縮短與教材之間的距離,課堂導入環節是課堂教學成功的重要鋪墊,根據教材內容,可以有很多導入形式,例如,名言導入、成語導入、歷史人物導入、歷史故事導入等等。通過啟發,學生就會有學習的欲望,這時再順水推舟,引入即將學習的知識,輕而易舉地把學生引入新課程的教學中來。此外,要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必須營造一個自由民主的學習環境,保證學生能夠在一個愉快的氛圍中發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要想保持不斷創新,首先就要具備創新的內在需求與欲望,學生對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無比好奇,自然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奇怪問題,這些問題是我們了解世界的源頭,教師開展教學時,應該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大膽質疑和積極思考,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的教學課堂氛圍。
二、從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看,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引導者
教師即促進者,教師要從過去僅作為知識的傳授者這一核心角色中釋放出來,促進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達到提高能力、優化人生的目的。
1.教師要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組織者
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個體自覺參與確定教學目標,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策略,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一種方法。”它使學生對為什么學,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自覺的意識與反應,從而達到“我要學,我能學,我會學”的境界。能夠借助各種資料進行各種拓展性學習,開闊視野;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地對自身學習進行反饋和矯正。
2.教師要成為學生探究學習的引導者
所謂“探究學習”,即“從學科領域到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習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搜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過程。”
3.教師要成為學生合作學習的參與者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學生很好地融入大集體中,共擔責任,共享成果,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隊精神和競爭意識。
4.教師要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者
在評價內容方面,教師既要評價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也要評價學生的能力、態度、價值觀、自我概念、道德品質和人格,還要評價學生的方法性、策略性知識和學習能力。
5.教師要成為研究者
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想讓教師的勞動能夠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至于變成一種單調乏味的義務,就應當引導每一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教師從“工匠型教師”轉變為“學者型教師”。
6.教師要成為反思者
教師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對自己所作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
總之,教師應當是一個集促進者、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開發者、研究者、評價者、反思者于一身的人。教師要趕上時代的潮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樹立新型教師角色構筑的新理念,實現多遠角色的有機整合。在歷史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還有很多方法,需要我們廣大一線歷史教師根據教學實際情況,科學地有效應用,并且在實踐教學中不斷總結新的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真正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為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這才是新課改下對廣大教師和學生的要求。
參考文獻:
[1]王永航.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09(5).
[2]賈建紅.光宇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思考[J].淮陰師范學院教育科學論壇,2010(2).
(作者單位 云南省紅河州個舊市個舊中學)
【新課改下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方式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