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臨床路徑在兒科防跌倒墜床管理中的應用論文
臨床路徑,又稱關鍵性途徑,指的是由多學科醫療專業人員如醫師、護士、醫學專家、醫院管理人員等共同參與、共同制定的對某特定疾病的標準化照顧計劃。能有效規范并優化診治流程、節約醫療成本,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各級醫院臨床管理中。有研究表明,跌倒、墜床已經位列護理不良事件發生頻率的前三位。為提高兒科防跌倒、墜床安全的工作效率,江蘇省揚州市某三甲醫院于2013 年10 月~ 12 月對120 例住院患兒實施防跌倒、墜床臨床路徑管理,并與2012 年10 月~ 12 月收治的120例住院患兒為對照組進行了對比觀察,效果明顯。現回顧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2012 年10 月~ 12 月收治6 個月~ 6 歲120 例患兒為對照組,其中男76 例,女44 例,平均年齡(25. 2 ± 15. 3) 月。選取2013 年10 月~ 12 月收治6 個月~ 6 歲120 例患兒為路徑組,其中男69 例,女51 例,平均年齡( 26. 3 ±16. 5) 月。2 組患者均為平、急診入院,在性別、年齡、診斷、病程、醫療支付方式、家長文化程度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 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實施傳統方法常規防跌倒、墜床安全護理,如入院時口頭告知需有家長陪護,使用床欄,簽署患者家屬告知書等等。
1. 2. 2 路徑組按防跌倒、墜床臨床路徑表提供安全護理。具體方法如下: ①成立臨床路徑小組: 參照我國相關臨床路徑標準并結合兒科實際情況成立臨床路徑管理小組,明確組內成員相應職責及義務,并開展防跌倒、墜床臨床路徑相關知識培訓。②設計臨床路徑表格: 依據我國衛生部制定的臨床路徑表格并結合兒科醫師診療計劃制定適宜防跌倒、墜床臨床路徑表格,表格以患兒住院時間為橫軸,以評估內容、預防措施、預防效果等內容等為縱軸。③執行臨床路徑管理: 由護理部牽頭,護士長、護理專家負責制訂,將住院時間分為入院當日、入院每3 d,出院前日、出院當日N 個時間段。根據每階段的安全評估、制定護理目標,列出具體安全護理措施,指導責任護士按時限完成。如:入院當日,對患兒及家長介紹病房環境及安全設施使用,發放病員告知書,看后家長要在告知書上簽字,護士和護士長還要向其講解。擺放防跌倒、墜床警示標識。責任護士按時作出安全評估,依據臨床路徑表格進行當日安全護理活動,如告知家長患兒穿著的鞋和褲子要合適,鞋帶要及時系好,在小兒玩耍時應有家長陪同,勿奔跑、追逐。告知床欄的正確使用方法,隨時提醒家長要及時拉起床欄,定時檢修床欄。并對各項內容執行情況進行相應填寫,已執行的項目打“√”。護理組長按規定每3 日依據護理表格對患者進行相應動態護理評估及評價,如通過對護理風險因素的分析,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對煩躁不安、使用鎮靜劑、意識障礙的患者懸掛或標出醒目標識,提醒醫護人員加強注意。要將病情如實準確及時地記錄在護理記錄單上,落實相應的防跌倒、墜床的護理措施并記錄。出院前日,護理組長發放患兒及家長對預防跌倒、墜床知識掌握情況調查表,并當場收回,整理資料。出院當日,責任護士發放患兒家長對治療護理的滿意度調查表,收回并交予護士長統計滿意度。
1. 3 觀察指標
1. 3. 1 收集2 組患兒住院期間發生跌倒、墜床例數,統計發生率。
1. 3. 2 出院時采用本院自行設計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調查2組患兒家長對此次治療及護理的滿意程度并當場收回,調查表包括醫院就醫環境、醫護人員的技術水平、服務態度、主動告知、主動服務、安全護理、住院費用、基礎護理實施情況、健康教育宣教等10 項內容,總分100 分,其中≥90 分表示對治療及護理滿意; 70 ~ 89 分表示比較滿意; 而≤70 分表示不滿意。其中滿意及比較滿意總和所占百分比即為滿意度。
1. 3. 3 出院前一天采用兒科自制的關于防跌倒、墜床的知識調查表,了解患兒家長對防跌倒、墜床的知識掌握程度。該表包括跌倒、墜床的危害,危險因素,預防措施,應急處理等等。總分100 分,其中≥80 分表示對防跌倒墜床健康知識掌握; 60 ~ 79分表示基本掌握; < 60 分表示不了解。其中掌握與基本掌握總和所占百分比即為掌握率。
1. 4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通過SPSS15. 0 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 x ±s) 表示,組間數據比較采取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 %) 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 檢驗。以P < 0. 05 為有差異統計學有意義。
2 結果
2. 1 2 組患兒住院期間發生跌倒、墜床人次的比較
2 組患兒住院期間發生跌倒、墜床人次的比較組別例數墜床例數跌倒例數發生率( %)對照組120 2 3 5( 4. 2)路徑組120 0 1 1( 0. 8)χ2 值4. 9P < 0. 05。
2. 2 2 組患兒家長對治療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2組患兒家長對治療護理的滿意度比較( 例)組別例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滿意度( %)對照組120 70 32 18 102( 85. 0)路徑組120 84 33 2 118( 98. 3)χ2 值15. 8P < 0. 05。
2. 3 2 組患兒家長對防跌倒、墜床健康知識掌握程度
2 組患兒及家長對預防跌倒、墜床知識了解的比較( 例)組別例數掌握基本掌握不了解掌握率( %)對照組120 78 25 17 103( 85. 8)路徑組120 92 27 1 119( 99. 2)χ2 值12. 6P < 0. 05。
3 討論
3. 1 兒科住院患兒由于年齡小,缺少生活經驗,他們往往在危險面前沒有分析、判斷、躲避的能力。常規的護理模式是護理人員單向灌輸,患者被動接受。由于醫護人員工作方法簡單,宣教內容過于籠統,如患兒剛入院時,家長緊張焦慮,此時入院宣教,家長根本聽不進,護士也是為完成任務,流于形式。診療過程中又注重疾病治療及護理,對周圍環境評估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家長缺乏安全意識,容易發生跌倒、墜床等意外事件,使患兒身體受到傷害,增加經濟負擔,家長不愉快,造成醫療糾紛。安全不良事件也是等級醫院評價內容之一,所以對住院患兒預防跌倒、墜床的安全管理很有必要。醫院加強安全措施的同時,對家屬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視。
3. 2 臨床路徑是針對特定疾病患者、以時間為順序開展的一種包括詳細具體的'服務計劃單、表格或路徑圖的最佳標準醫療管理模式。經過3 個月實踐,責任護士普遍認為防跌倒、墜床路徑表時間具體、提供的措施明確,方法簡單實用,與常規工作結合好,不會增加額外工作負擔,利用零碎時間,如輸液時,巡視病房、測體溫時,多次強化患兒及家長的安全意識,增加了護患交流溝通的機會,避免了由于個人能力不同而造成的遺漏和疏忽,提高了患者家長對安全知識的知曉率,明顯降低了跌倒、墜床的發生率,使醫護患三者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增強了患者及家屬對護士的信任,減少了護理糾紛發生,提高了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4 結論
對于兒科病房實施防跌倒、墜床臨床路徑管理不僅可以降低跌倒、墜床的發生率,而且可提高患兒家長對治療護理滿意度、提高患兒家長對護理安全知識的掌握率。患兒出院后,安全成長過程中同樣受益,效果優良,值得臨床推廣。
【分析臨床路徑在兒科防跌倒墜床管理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