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模式論文
【摘要】
學生管理工作是學校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當下,大眾化高等教育衡量人才的標準已經不僅僅包括學習成績、認知能力和業務能力,更包括作為一個社會形態下完整人格具備的品質。因此,高校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重要性愈加凸顯。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不僅僅是一項復雜的、甚至瑣碎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項技術含量較高,富有創造性、藝術性和挑戰性的工作。
【關鍵詞】學生管理;研究
一、精干高效的學生工作隊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毫無無疑,擁有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學生工作隊伍,是開展好學生工作的關鍵所在。
(一)學生工作隊伍結構合理。
合理的學歷層次和學科背景,為學生工作的開展平添了動力。團隊中每位成員都具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和較強的工作責任感,能做到顧全大局,服從安排,團結協作,出色地完成了學校的各項任務。辦公室內部分工明確,配合默契,充分體現整體工作的協調性和高效性。
(二)學生工作隊伍理論水平高。
在保質保量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學生工作隊伍還積極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規律,不斷提高自身理論修養和工作水平。學生工作人員要結合學生工作實際撰寫相關論文,并積極參與省級、校級等課題研究。
(三)學生工作隊伍思想覺悟高。
學生工作隊伍全體人員要以學生為本。學生來源廣泛,思想狀態良莠并存,諸多原因決定了學生工作是一個充滿艱辛而又要求工作人員最大限度地釋放愛心的工作。
二、突出“情感”特色
倡導對待學生一定要秉承突出“情感”特色的理念,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拒斥教條的說教、單純的命令的教育管理方式,要求學生工作人員要以“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去真誠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身心等各個方面。在這一過程中,輔導員要給學生一個準確的定位,既要把他們當作是我們的學生,又要把他們當作我們的朋友,為學生提供他們需要的一切,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解學生之所需,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努力做到“思想上解惑,文化上解渴,生活上解困,心理上解壓,就業上解難”,成為學生學業成長的領路人,心理成長的指導者。
三、以鼓勵學生參賽為抓手,推動學風建設
良好的學風是學生學習、生活、成長的基礎,時時刻刻都在對學生產生強烈的熏陶和感染,激勵學生刻苦努力、健康成長。可以說,學風建設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要根據專業設置、教學模式的不同采用小班制或多元化的授課形式,以此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創造性,因而其學風建設要有創新才能更好的引領學生。比如可以通過加大“競賽榮譽”獎學金的獎勵額度,讓學生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學生以參賽為動力,學習積極性高漲,學習氛圍濃厚,學風建設蒸蒸日上。
四、提升核心競爭力,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
就業工作是學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面對當前就業形勢,學生工作人員要把畢業生的就業工作當作頭等大事來抓,“非常時期,非常責任、非常決心”做好畢業生的就業工作。深入各行各業挖信息、找崗位、收集需求信息,早動員,早指導。學生工作人員要首先了解畢業生的擇業觀念、人生態度和擇業取向等,然后結合教學實習、輔導員談心談話、就業指導課等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加強畢業生就業技巧指導和心理輔導的工作。積極引導畢業生認清激烈競爭的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降低就業期望值,要有先就業后擇業的思想,客觀地分析、評價自我,根據社會需求正確定位。
五、特色的學生工作
品牌建設是學生工作的亮點,良好的品牌代表了學生工作的特色與風格。在維護和發展原有傳統優秀學生工作項目的基礎上,本著滿足本院同學自身需要,同時有利于擴大學院在全校影響力的宗旨,要大力發展我院優秀品牌建設。
(一)邀請知名專家為學生做生理與心理健康教育。
對于處于青春期的藝術類學生而言,在大學學習中必然要面對人體,如何使他們調整心態正確面對人體課,認知人體與審美的關系尤為重要。因此對其進行心理與生理健康教育,可以幫助他們樹立科學、健康的觀念,提高其在審美水平上的辨別力、鑒賞力。
(二)積極利用各種影像文化資源,通過“陌生化效果”和“震顫效應”的著意營造,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傳統的枯燥乏味的“牢籠”。
針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古板、教育形式單一性、教育手段灌輸式,學生常常缺乏應有的熱情,時間長了就會出現抵抗情緒的弊端,學院積極利用各種影像文化資源,通過“陌生化效果”和“震顫效應”的著意營造,逐步引導大學生在“凝視傾聽”中接受領悟,讓他們“留得住”、“進得去”、“動起來”,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傳統的枯燥乏味的“牢籠”。
(三)開展感恩教育。
把開展感恩教育作為培養大學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質、強烈責任感的重要途徑,采取多項措施,注重工作實效,把感恩教育滲透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比如充分利用開學典禮、表彰大會等載體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感恩文化,營造感恩教育氛圍。倡議大學生給父母每天發一個短信、一周打一個電話,一學期寫一封家書。召開“感恩于心,回報于行”主題班會,使他們不忘父母師長的養育教導之恩。通過系列主題活動的開展,讓大學生感恩父母、感恩師長和同學、感恩國家和社會。引導他們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去報恩,將感恩意識化為行動,從小事做起,從身邊能做的事情做起,將感恩之行落實在日常行為之中,以契合和生發出更高層次的社會責任意識。
(四)加強對貧困學生的人文關懷。
隨著在校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學院的貧困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在資助實施過程中,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根據實際條件,依據貧困生的客觀需要,采用福利性資助和鼓勵性資助相結合的方式,引導、鼓勵貧困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資助。由經濟困難的幫助,到心理上幫助貧困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到學業的進步和綜合能力的提升,進而到其綜合素質發展形成,引導貧困學生自強不息、奮發努力,將對貧困學生的全面關注貫穿于整個資助過程中,弘揚、培植貧困生的主體性,使貧困生真正成為自由自覺的活動主體,提升他們改變自己人生道路的信心,讓學生在資助中在獲得物質支持的同時,獲得精神動力的扶持,最終使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探析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模式論文】相關文章:
市場營銷模式探析論文范文09-13
高校學生管理工作論文08-20
探析高校學生權利的保障08-03
傳統采購模式推進物資庫存管理探析論文08-18
高中物理翻轉教學課堂模式的應用探析論文07-06
探析微博對傳統新聞傳播模式的影響論文08-24
現代企業管理工作探析的論文08-29
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探析論文07-19
日本管理哲學模式探析07-17
手機廣告運營模式探析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