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黃河三角洲地區淡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摘要: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不可缺少、不可代替的特殊資源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沒有水就沒有生命,就沒有文明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水資源的匱乏和浪費問題已經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關鍵詞:黃河三角洲地區、淡水資源、合理利用
隨著黃河三角洲國家級戰略的實施、人口的不斷增長和經濟的不斷發展,淡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因此,保護水資源、治理水污染、建設節水型社會、實現水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已成為社會與經濟發展的主題。黃河三角洲地區國家級戰略的實施要量水而行,以水定發展,打造與當地資源稟賦相適應的產業結構;通過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和精心管理,協調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的關系,將農業、工業的結構布局和城市人口的發展規模控制在水資源承載能力范圍之內。通過淡水資源的高效利用、合理配置和有效保護,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一、合理高效利用和保護淡水資源的重要性
黃河水是黃河三角洲地區主要的淡水資源,占可利用水資源的95%以上。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對社會與經濟發展起著決定性因素。黃河己成為三角洲地區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及生產建設的生命線。2009年11月23日,國務院正式批復了《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標志著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正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如何使水資源長期合理利用、有效配置和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顯得非常重要。當前,從黃河三角洲地區水利發展的現狀看水資源的有效利用率低,農田灌溉科技含量落后,管理機制和體制滯后,浪費水的現象較為普遍。就整個黃河三角洲淡水資源的利用而言,農業用水、工業用水、生活用水矛盾很突出,水資源的利用效率應當引起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廣大民眾的普遍關注。黃河三角洲要實現經濟超常規跨躍式發展,實現工農業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利用好、保護好黃河水資源,解決水的利用率問題是關鍵所在。如果淡水資源象現在這樣效率低下的浪費下去,到本世紀中期缺水的矛盾會更加突出,會嚴重影響黃河三角洲地區社會與工農業經濟的發展。因此,全面保護和高效利用淡水資源對黃河三角洲社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正確認識水利事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
水資源是生命之源。人們逐水而居、傍水而聚成就了當今城市的發展空間。但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水環境也在不同程度的遭到破壞。城市水資源基本功能得不到正常發揮。面對私有化和極端功利化等行為改變、惡化、毀滅城市水環境的情況,面對水污染損害健康、破壞經濟、威脅可持續發展、累及子孫后代背負沉重包袱的挑戰,應當引起世人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在1991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中指出:“要把水利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放在重要地位”;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突出抓好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固定資產投資要把水利建設放在重要位置。”這樣就正式地確定了水利事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為水利事業的大發展和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奠定了基礎。
黃河三角州開發與建設不能盲目進行,在合理開發建設的同時,要注重生態環境保護;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黃河河口的長期治理規劃;有利于生態環境的良性發展和黃河治理的可持續發展;符合黃河流路的穩定和淡水資源的承載能力;將加強黃河三角州開發與黃河河口的綜合治理,除害興利結合起來,實現黃河三角洲開發、水資源科學管理與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同時,要強化全民節水、愛水理念,增強全民水患意識,促進水利事業和黃河三角洲建設事業的大發展。水利到了該重新認識的時候了。認識是隨著實踐的推進而變化的,中央領導同志在一次會議上沉痛地說,看來水利不僅僅是農業的命脈,而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進而又有專家提出:“水利是基礎產業”的論斷。寫入這樣一句話:“1997年,黨的十五大通過的有關“九五”計劃和跨世紀宏偉藍圖的《建設》中,人們注意到關于基礎產業又有了排次序的變化。其表述是:今后15年,必須在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一是加強水利、能源、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和基礎工業的建設,這充分說明了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任何經濟的長足發展離開了水那是難以想象的,只有將水利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形成共識,必將帶來我國水利事業的巨大發展。當然,我們目前所面對水資源的形勢是十分嚴峻的,應當引起世人的廣泛關注。
三、影響三角洲地區水資源高效利用的主要因素
(一)水利工程供水價低于成本,政策性虧損得不到足額補償,水利單位自我維持,自我發展的良性運行機制難以形成;
(二)用水單位在使用水的過程中即沒有計劃也沒有節水措施,浪費水很嚴重并沒有意識到水也是商品。這主要是因為水也太廉價了,按目前黃河水渠首農業供水水費每立方米1分,最高1.2分,100立方米的水也頂不了一瓶純凈水的價值;工業用水每立方米8.5分。農業水價不足供水成本的20%,工業供水價格只夠其供水成本。
(三)在水管單位向灌區供水過程中是按指令性方式供水,沒有科學有效的計劃措施,往往造成水資源的無效浪費。
(四)以無限制的供水,爭水矛盾突出,水污染嚴重及利用率低下等循環往復并沒有引起各級領導的重視,民眾對水資源保護意識淡薄。
(五)水費管理上出現了多頭管理,如有水利部門、財政部門、計劃部門等;加之收費機構不完善,缺乏檢查與監督措施等。導致水費管理處于低水平、低效率狀態,不利于水利工程和水管單位的良性運行和持續發展。
四、有效利用水資源的關鍵是建設節水型社會
我國水資源嚴重短缺與用水嚴重浪費的現象普遍共存,強化節約用水,建設節水型社會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未來20年中國需要全面建設節水型社會,這是中國應對水危機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支撐。節水型社會是水資源集約高效利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包含三重相互聯系的特征:微觀上資源利用的高效率;中觀上資源配置的高效益;宏觀上資源利用的可持續。節水型社會體現了人類發展的現代理念,代表著高度的社會文明,也是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我國現狀用水效率普遍不高,用水效益更為低下,部分地區已經超過水資源承載能力,建設節水型社會的任務有很強的緊迫性和艱巨性。解放以來,國家在農田水利和大型水利工程上投入巨資,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水資源的合理使用遠未受到合理重視,特別是由于部門分割等原因,節水這個領域的研究,推廣和管理工作長期處于無人過問的局面。其結果是農業灌水的有效利用率一在處于30%的很低的水平,遠遠達不到發達國家的60%-80%水平的理想值,土渠輸水以及沿用了上千年的漫灌式田間澆水是灌水效率低下的兩個主要原因,而發達國家不僅實現了輸水工程的防滲化與管道化,田間灌水方式不斷改進更新,已從全面的噴灌向更高效率的微灌和滴灌過度,而且廣泛應用高技術,科學家提出更有實質意義的水的利用指標,毫米農田用水量的單位面積年生產量。具體來說,在這些發達國家,每毫米降水每畝可生產2.5公斤或更多的谷物;而我國
【淺析黃河三角洲地區淡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相關文章:
淺析淡水資源的國際法保護03-01
淺析植物遺傳資源的保存與利用03-18
淺析小學英語閱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03-19
水循環與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03-19
淺析現當代藝術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03-19
增強節水意識科學利用黃河水資源03-16
淺談農業資源的合理化利用論文(通用6篇)05-10
淺析建筑設計的合理性原則11-26
淺析有問題金融機構的合理退出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