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專業畢業論文【大全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還是對論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會計專業畢業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1
[摘要]會計學包括兩個重要組成部分: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它們都屬于會計,既緊密聯系又相互區別。文章從管理會計、財務會計的內容、作用及實際應用等方面來分析它們的關系。
[關鍵詞]管理會計;財務會計;聯系;區別
1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含義
財務會計通常稱為“外部報告會計”,財務會計的財務信息必須按照會計準則來編制,有規范的會計信息形式,提供出來的財務信息要讓信息使用者理解,并掌握這些信息反映出來的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信息使用者利用這些信息進行決策管理,從而提高企業經濟效益,使企業更好地發展。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相比,主要是企業的內部管理需要,為管理者提供成本及利潤等信息,所以管理會計與成本會計密不可分。而管理會計沒有明確的定義,但財政部在會計管理促進施工指導管理會計系統是通過利用相關信息,金融和商業活動的有機整合,在規劃、決策、管理活動的控制單元和評價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有的人還把管理會計稱作“內部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財務信息比較,管理會計提供的就是一組非財務信息,因為財務信息我們常用貨幣進行計量,但管理會計而言我們除了貨幣計量外還需要貨幣量后面的實物量等信息,從而使管理會計的觸角伸到了企業的業務層面,用這些非財務信息來解釋我們企業的業務層面,強化企業內部經營管理。
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系
財務會計是企業在以往的交易或事件中,確認、計量和報告會計要素,并通過財務報表,向企業各方提供財務信息的經濟信息。這些信息主要是用貨幣計量的,再加上一些文字說明敘述,反映了企業的資本和經濟運行過程。管理會計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作用越來越明顯,也越來越受到企業管理者的重視,管理會計深入到業務層面,關注成本控制,改善經營管理質量,它與財務會計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財務會計與新興的管理會計在實際工作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在企業管理中共同發揮作用。
2.1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關聯
(1)信息的搜集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基礎相同,管理會計中所使用的信息基礎和財務會計是一致的,都以來自企業經營活動中的原始資料為依據。企業的財務信息真實、可靠,管理會計所集成企業的采購、存貨、收入、成本信息才有意義,所以管理會計不能脫離財務會計核算。
(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信息使用者相同,企業管理層可以利用管理會計反映的信息對企業進行決策、規劃和控制,來影響企業的發展和經濟效益;財務會計為企業管理者進行企業決策、規劃和控制提供重要信息的同時也為投資者、債權人或政府等外部相關者提供財務指標。
(3)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主要指標相互關聯,相互補充,管理會計中的預算、標準等數據是財務會計基本核算的前提。所以,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指標理論體系基本相同,并都在企業內部控制和管理中起著重要作用。
2.2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區別
在職能定位方面,管理會計側重點在“創造”,它能夠分析過去,控制現在,謀劃未來,貫穿企業整個經營流程;而財務會計重在“記錄”,常常既成事實,只能總結過去,在未來的發展方面顯得力不從心。在服務對象方面,管理會計是“對內報告會計”,財務會計是“對外報告會計”。在使用方法方面,管理會計靈活,動態,比如有預算管理、成本管理、經營管理、績效管理等。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服務對象不同,管理會計比較側重點為企業內部管理服務,是對內報告會計;而財務會計功能主要是為企業外部的投資者、債權人、政府有關部門、金融機構等對象提供服務,所以財務會計又是對外報告會計。
(2)定位不同,管理會計放眼于企業的未來活動,是動態的,在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中都能發揮作用,為管理層的正確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財務會計是記錄、核算已經發生的生產經營活動的信息系統,是靜態的,屬于過去的“報賬型會計”,結局已定,只能吸取經驗總結教訓,對未來的經營開拓指導意義不大。
(3)工作原則不同,管理會計的工作手段靈活,方法多樣,不受企業會計準則核算規范的限制和約束;財務會計則不然,其工作必須嚴格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幾乎沒有發揮的空間。
(4)服務主體不同,管理會計的服務對象一方面對整個企業而言,要考慮企業的決策和計劃實施;另一方面是企業內部各個責任中心,對它們的經營業績進行核算和考評。財務會計往往把企業作為一個會計主體,來單獨反映企業全部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不能體現內部各責任中心的經營狀況。
(5)質量要求不同,管理會計所涉及的往往屬于未來信息,不確定的影響因素很多,不必過于精確,能夠滿足使用者的要求,不影響其決策、判斷就可以;而財務會計的信息主要是以貨幣價值為尺度進行衡量,它對信息的精確度和真實性的要求比較高。
(6)報告種類與時間不同,管理會計提供的報告沒有種類和形式的限制,管理層認可并有幫助即可,一般包括預算、成本報告分析等;時間的要求也比較靈活,可以編制年報、季報、月報等定期的報表,也可根據實際需要不定期編制。財務會計則必須按照規定提供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有格式要求的財務報表,也要根據賬簿定期編制年報、季報等財務報表,以滿足使用者的需要。(7)體系完善程序不同,財務會計體系比較完善,有統一的會計規范和會計模式,具有統一性和規范性。而管理會計正處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當中,恰恰缺少財務會計的這種特性。
(8)方向不同,財務會計的工作重點在怎么樣能夠既真實又準確地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各要素(人、財、物)在各個階段(供、產、銷)上的分配、使用、消耗情況,而且把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質量報告放在很重要的位置。而管理會計更關注精細化管理,注重管理的`過程,做到事前計劃、事中控制、事后分析。
(9)對會計人員的要求不同,管理會計的方法靈活多樣,又沒有固定的工作程序可以遵循,其體系缺乏統一性和規范性,所以管理會計的水平與會計人員素質的高低息息相關。具有較寬知識面和扎實的理論水平并且又有果斷的應變能力的會計人員,對于這份管理會計工作顯得更適合,因為管理會計工作需要考慮的方面較多,涉及的領域也比較廣,企業對這種有較強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會計人員有較大的需求。而財務會計工作比較基礎,有原則可以遵循,有固定的程序可以執行,所以工作認真細致、業務知識扎實、能夠獨立操作的人員即可承擔。
3結論
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相輔相成,既相互分離又相互依存,但全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對企業的服務工作。隨著管理會計的不斷發展,它的重心不再是信息處理程序方面,更要放在管理控制系統的完善以及信息化建設的支撐上;要從成本控制管理延展到各種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管理控制上。
參考文獻:
[1]高樹鳳.管理會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xx.
[2]徐光華.財務會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范文璟.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聯系與區別[J].會計文苑,20xx(12).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2
一、以學生水平基礎進行合理分層
實現因材施教,首要便是明確分層標準,而要明確分層標準,教師要對新生有初步的了解。通常情況下,由于新生剛入校不久,還沒有接觸過專業理論知識,不能以專業理論知識水平作為分層標準,而是采用文化課的成績作為依據。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再通過模擬考試重新劃分,以學生專業課成績及表現合理把學生分為優、中、差三個層次。其次,布置合理的分層教學任務,制定科學的分層教學目標。在將學生合理劃分后,教師應根據分層為處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制定不同的目標。針對處于較低層次的學生,教師用著重要求其掌握應職所需基礎知識與技能,使其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針對處于中和較高層次的學生,除了要求其掌握基本技能外還要進行額外的技能訓練,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學,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并以此為目標進發,為學生將來的發展鋪平道路。
二、以教學內容進行分層設置
中專院校會計專業通常為三年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將教學內容劃分為若干表面獨立卻又聯系緊密的多個層次,分階段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并保證在時限內完成。教學內容的分層雖任務不同,但不能松懈,對于會計專業所要求掌握的必修課程必須嚴格進行。除此之外,教師在教授必修課的`同時還可加入部分額外輔導教材,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通過實施分層教學,使層次較低的學生更好地掌握會計專業的相關基礎知識,增加較高層次學生的專業知識與實物操作的熟練度,可謂一舉多得。實行分層教學,主要針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而開展,有效避免學生之間因理解能力差距而造成好學生越來越好,而后進生越來越差的尷尬局面。也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充分激發,最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合理設置分層教學目標
全面培養中專學生的各項綜合能力,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社會觀、價值觀,使其成為滿足現代社會要求并為社會作出貢獻的綜合性人才是中專院校的育人標準,也是中專院校的育人目標。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從教育和教學兩方面進行,雙管齊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中專生普遍存在認知能力不足和意志力弱等特點,因此,教師應將這方面的培養放到教學目標中。在教授其專業知識之余,還要著重培養非智力因素,樹立正確的法制觀念,鍛煉學生身體素質,使其能更好地從事將來的工作。
四、堅持授課分層教學法
做好課前備課工作是每位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會計專業也是如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提前做好備課工作,并在其中體現出授課的層次性,使分層教學模式更有效。首先,教師在備課階段應事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根據每位學生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學習基礎知識之余,通過自身努力拓展自身的知識面。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小組合作等方式,將支撐點放到處于中等層次的學生身上,兼顧優等和后進生,為處于較差層次的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具體來說,則是將處于較高層次學生的教學重點放到練習中,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提升自身獨立思考與學習的能力。而針對處于中等層次的學生則將教材內容進行精煉,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教材基本知識與技能運用能力;面對處于較低層次的學生,則要降低要求,要求其掌握相關知識點的基本概念。此外,教師還能采用多種教學形式,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以激發,最終提高教學效率。
五、設置分層練習和測試題
在中專院校會計專業教學過程中,適當的練習與測試是必不可少的,通過練習與測試,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與技能,并且分層教學同樣適用于上述兩個階段。在練習階段運用分層原則,將問題分為必做題與選做題,學生則根據自身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題目,無論選擇何種題目都能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與此同時,在設計問題階段要凸顯出問題的層次性。其一,以全體學生為目標,要求全體學生均要掌握基礎練習;其二,在基礎內容上需要稍加思考的問題,此類題目適合處于較低和中等層次的學生;其三,針對處于較高的層次的學生設計具有挑戰性的題目,以此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也讓練習的有效性得以體現。在測驗階段,分層同樣重要,可采用與練習相同的分層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使教學質量得以提升。
六、結語
在中專會計專業中運用分層教學模式,首先教師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為學生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學習環境,讓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并在此過程中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以便更好地面對未來的挑戰。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3
1高職高專會計畢業論文的現狀
第一,對學生而言,按照規定不得不寫畢業論文,但是由于主觀和客觀方面的原因,臨界畢業而且面臨巨大就業壓力的學生既無心也無力重視論文質量。目前,絕大部分高校都把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撰寫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而這個學期又是畢業生找工作的黃金時段。過去這十多年,大學(大專)畢業生數量越來越多,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在這個時候從事畢業論文寫作,難免增加了學生的壓力和負擔,也使得學生無心專注于論文寫作。其結果是,學生對論文采取敷衍應付的態度,隨便找些東西抄抄。這樣的畢業論文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而且還容易使得學生養成弄虛作假的不良習氣以及應付了事的不負責任的態度,對其走進社會和今后的人生產生不利影響。另一方面,這種流于形式的畢業論文寫作,也分散了學生參加實習和找工作的精力,對學生就業產生不利影響。
第二,對教師而言,一方面自身的精力和時間有限,另一方面也心知臨界畢業的學生不重視論文,即使傾注相當的時間和精力來指導畢業論文,最后的結果仍然不會有顯著的效果。臨近畢業時,不僅學生忙,老師也非常忙碌,工作任務也非常重,既要指導學生的畢業實習,又要填報各種各樣的表格。而且通常是一人負責多份畢業論文,指導老師的工作強度非常高。但是,更重要的是,指導教師心里清楚畢業生對論文的態度,也同情畢業生面臨的就業壓力,也就容易放松對論文的指導。最致命的是,面對一份份敷衍了事的畢業論文,“讓指導老師覺得付出的根本沒有價值,整個畢業環節就是指導老師在‘自編、自導、自演’,所以最后看到就是一張張極度疲憊的臉龐,煩燥敷衍的情緒也隨之產生,整個畢業論文環節開始惡性循環。”[4]另一方面,由于教師的時間與精力有限,在畢業論文上的時間和精力增加了,必然要影響畢業實習等的'指導工作,顧此失彼,最終不僅使老師疲憊不堪,影響教學質量,還背離了高職教育的目標。
第三,對許多高職高專學校而言,各級管理者不是不了解畢業論文的現狀,也不是不想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隨著就業壓力越來越大,政府對高職高專學校就業率的考核越來越嚴,學校擔心抓論文質量影響畢業生找工作,影響就業率,最后也不得不暫時將畢業論文質量放在次要地位。如果就業率下降,就會影響學校的招生。這也使得學校層面缺乏充足的動力去抓論文質量。
2高職高專會計畢業環節的改革之路
第一,根據我國《高等教育法》的規定,高等學歷教育分為專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不同層次的學歷教育具有不同的學業標準,這些學業標準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了下來。對于專科教育,《高等教育法》確定其學業標準為:專科教育應當使學生掌握本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具有從事本專業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可見,《高等教育法》在專科教育的學業標準中并沒有提及專科教育必須具有研究工作的能力。所以,取消高職高專院校會計專科學生畢業論文的撰寫具有法律依據。
第二,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雙重屬性,但它的目標是培養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的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這與普通高等教育中的本科層次和研究生層次的培養目標存在較大差異。本科教育旨在培養理論知識寬厚、適用領域廣的人才,碩士博士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在科學或專門技術上能做出創造性成果的高級專門人才。高職的培養目標重在“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理論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的人才。而技能型人才畢業后往往要到生產、建設、服務、管理第一線,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需要具備其職業或崗位所必須具備的動手操作能力,而在專業知識上夠用即可。因此,畢業論文適合于高等院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但不適合高職教育。[2]高職高專會計專業是培養各行各業實務型會計人才,而不是研究人才。高職高專學生畢業后主要去企業、事業單位等財務部門從事基層會計工作,目前這種多少具有研究特點的畢業論文顯然不符合高職高專會計專科的培養目標。
第三,目前這種以“畢業論文”為核心的高職高專會計畢業考核形式是從科研導向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借鑒來的。這實際上是要求科研訓練很少的學生在畢業時寫出帶有科研特征的畢業論文,同時又要求這樣的論文要符合高職高專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這些年來,高職高專教育界會計專科的管理者和教師不是沒有意識到學生畢業論文質量不高的問題,而且也投入了相當的時間與精力去加強學生的畢業論文指導。但仍然不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在此背景下,筆者以為,如果不跳出“畢業論文”這種科研導向的畢業考核形式,無論怎么努力,都難以提高畢業論文質量。如果畢業論文不能保證基本的質量,在畢業環節設置畢業論文這一環節是否有必要;當論文質量的底線和標準越來越低時,畢業論文是否還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是否還有繼續存在的必要,這些都是我們的教育管理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3改革建議
綜上所述,高職高專會計畢業論文的撰寫弊大于利。對于高職高專會計畢業環節來說,應圍繞高職高專教育的特點以及高職高專會計專科的培養目標,選擇更有利于高職學生職業發展的其他畢業考核形式來代替畢業論文。筆者認為,應以學生實習實踐為基礎,讓學生結合實習實踐中的實際問題,擴展實習實踐報告的內容,以實習實踐報告來取代目前的畢業論文。這種實習實踐報告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包括:
(1)個案分析。即讓學生實習時碰到的一些個案進行分析和思考,針對個案展開分析,撰寫應用性報告。例如:從事財務工作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包括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溝通能力,團隊合作能力,計算機及軟件應用能力,外語能力等等;體會會計職業道德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分析實習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問題和解決辦法等等。
(2)撰寫實習單位的財務分析報告。學生在掌握實習單位的材料后,可對該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進行獨立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企業決策層提供一份有用的財務分析報告。
(3)為實習單位設計一套會計制度。即以實習單位的實際工作環境為背景,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實習單位的會計、出納等具體工作,進行全面或局部的規劃和安排。如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這可以是存貨管理控制制度,貨幣資金管理控制制度,應收賬款內部控制制度,等等。
(4)撰寫實習單位專題調查報告。該報告旨在反映學生對實習單位的基本認識與判斷,調查報告應結合學生畢業實習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調研。比如:實習單位基本概況、戰略發展目標、公司治理結構、生產經營狀況、產品銷售情況;應重點介紹與專業有關的會計政策、投資、籌資策略、財務狀況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提出改進建議。
上述方案,緊密結合畢業實習,從實習單位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可以避免以往畢業論文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從中可以考核學生對會計基本理論知識和實務的綜合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協作能力,應變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達到高職教育的目標和要求。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4
摘要:在企業日常運營過程中,企業會計管理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企業會計管理包括財務預算、成本核算、賬表分析等。會計成本核算主要統計和分配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支出費用,結算出企業生產總成本,為企業管理者提供決策依據,因此,企業必須認識到會計成本核算的重要性,對企業成本核算加強管理。下面將具體分析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內容與作用,分析當前企業在成本核算管理中出現的問題,解析加強企業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策略
一、引言
成本核算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體系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成本進行管理,可以有效節約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當前企業成本核算管理的要求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降低生產經營成本,而是通過整合企業發展目標和環境條件,對成本和效益之間的利益進行分析,在高效益的基礎上降低成本。因此,企業必須對成本核算管理保持高度重視,創新成本核算管理模式,使其符合社會需求。
二、分析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及管理的內容與作用
(一)成本核算
內容:作為成本管理的一項重要環節,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對企業內部生產經營活動中產生的所有消耗按照規定進行歸集與分配,并核算企業經營總成本和單位成本。作用:成本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關系著企業生產計劃、預測、和分析等多項工作,通過進行成本核算,可以將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各項支出和耗費如實反映出來,還能清晰的展現出企業各項成本信息,使企業領導可以根據成本核算分析對企業進行針對性控制調整。由此可見,成本核算具有推動企業成本計劃觀察落實的作用,可以提高企業成本效率,幫助企業快速實現發展目標。
(二)成本管理
內容:企業會計成本管理是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過程活動中的各項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決策等科學管理行為的總稱。通過包括成本計劃、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預測、成本分析等會計職能。作用:在企業管理過程中,會計成本管理是其中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合理性、全面性、科學性和系統性等特點,在推動企業經濟核算和生產節支方面發揮著重要意義。通過加強會計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生產效率,節約生產成本,推動企業快速發展。
三、分析當前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一)對成本核算管理的重要性缺乏重視
由于企業管理人員的思想觀念不正確,很多企業的管理人員對會計成本核算管理重視不足,在成本管理工作中,往往直接交給會計人員進行核算和分析。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將全部精力放在了經營過程中,而忽視了成本管理的作用。有些企業在生產車間所配備的成本核算人員是由會計人員兼職的,這種不合理的人員安排,使企業成本賬簿混亂不清,嚴重降低了企業成本核算質量。
(二)成本核算管理人員素質整體偏低
會計成本管理人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素質,還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但是,當前很多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素質都相對較低,缺乏自主創新和積極學習的敬業意識,無法合理調整和完善企業成本核算模式。不僅如此,還有一些會計人員缺乏良好的職業道德,在成本核算中,隨意更改數目,竊取企業生產材料,使企業的成本核算結果存在不可靠性,同時也對企業財務工作造成安全隱患。
(三)對成本核算管理工作缺乏監督在成本核算管理中,很多企業還沒有建立監督標準,也沒有設立專門的成本核算監督機構進行監督,使企業成本核算信息存在不真實、不正確現象。
四、解析加強企業成本核算管理的方法策略
(一)對成本管理的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分析
企業在進行成本核算管理時,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應當首先預測和分析企業產品的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對成本核算管理工作保持高度重視。其次還要拓寬成本核算管理范圍,對產品包裝、售后維護、產品服務等影響因素進行合理分析,做好成本后期管理工作。最后,企業應按照企業生產成本目標對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管理和控制,包括新產品發布、產品庫存方法、產品生產數量等,借助企業生產創新,實現會計成本高效管理。
(二)制定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
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產品生產已經從有形轉化為無形,很多無形產品開始進入到市場經濟中,為了適應這種市場變化,企業必須時刻掌握市場發展動向和發展趨勢,及時更新和優化成本核算技術,樹立先進的會計理念,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管理條件。
(三)對決策成本管理保持關注
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應當將成本核算管理由內部操作轉為外部操作,不斷提高成本核算信息的科學性和全面性,對決策成本管理保持高度關注,從而及時發現并解決成本決策中的失誤,使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管理更具完整性和可靠性。五、結束語在企業經營活動中,會計成本的核算及管理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企業要想占據穩定地位,就要加強會計成本核算管理,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對生產經營活動中各項消耗進行合理控制,才能有效提升企業經濟效益水平。因此,企業應對成本管理的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制定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對決策成本管理保持關注,從而實現成本科學管理的目的,促進企業健康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白秉千,管平.基于建筑工程概預算成本管理及措施的探討[J].房地產導刊.20xx年10期
[2]李春光.關于建筑工程概預算成本管理及措施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xx年35期
[3]王劍鋒.探討建筑工程概預算控制措施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xx年6期財會研究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5
摘要: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在創新和發展中遠沒有預期中的樂觀,雖然高校在會計專業開展了一些校企聯合的試點工作,但是這項工作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會計專業教育教學
一、現代學徒制存在的問題
會計專業的學生與其他專業的學生在實習中存在很大的不同,會計專業的學生不太被企業接受,主要因為企業的財務是有保密性質的,所以會計專業的學生想要去企業實習是很難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市場對于財務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學生進入企業實習,只做一些簡單的復印資料等工作,就失去了實習的意義。
高等院校在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實習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各方面:在企業中,如果沒有利益,企業就不愿意接收會計專業的大學生來實習,因為實習生短時間也很難給企業創造價值,即使有一些學生,也就只讓這些學生做一些打雜的工作,這與學生實習的目的相悖,學生學習不到東西。如果國家可以在稅收方面給予企業一些優惠,企業就可以更好的接收會計專業的學生來實習,否則學生即便是免費給企業打工,也很難被企業接納。
會計專業的現代學徒制想要穩步發展,長期開展,必須要靠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努力,并且在此過程中,學校和企業都要獲取一定的利益,否則很難長期合作下去。對于學校,通過校企合作這種方式讓學生在企業中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升學生的就業率,為學校帶來品牌和名聲,使學校和學生獲得一定的利益。對于企業來說,企業如果在學生實習的過程中給學生更多的機會,但是學生在短時間不能給企業創造價值,并且企業好要付出培訓的人力、物力,對于企業來說得不償失。因此,企業處于成本的考慮不愿意接受學生在企業的實習。
另外,在學生實習過程中,如何給帶實習生的師傅發放工資也是一個問題,如果給師傅多發工資,企業就會在經費上有損失;如果給師傅少發工資或者不多余發工資,師傅就沒有帶實習生的積極性。會計是要在實踐中來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的一門學科,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對于會計專業的要求越來越高,高校在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時候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在院校招收會計學教師的時候,有很多都是剛畢業的大學何時能或者碩士研究生,這些教師很少從事過專業的會計工作,實踐基礎薄弱,知識結構停留在理論的層面。
二、會計專業學生的發展方向
高等職業院校在教學模式上缺乏創新和改變,主要也是因為社會對于職業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是進入事業單位。
因此,會計學專業的學生想要發展的好,就必須給自己更高的要求,這樣才能符合企業的發展需要,高等職業院校要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在教學模式上進行創新,使學生在學習中可以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會計專業的學生在未來的崗位上面臨著很大的挑戰。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工智能會逐漸取代簡單重復的勞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更高,需要的是能夠有更多思維,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人才。那種重復簡單工作的人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但是取代不了人的思維和主觀能動性。
對于會計學專業的人來說,不僅僅要會做賬,還要具備更多的能力,使自己成為一個綜合能力強的人才,可以進行數據分析、財務管理等多方面的工作。會計崗位與其他崗位有所不同,面臨著企業的一些核心的機密,涉及到企業的賬務、稅收等商業機密,對于企業的發展以及企業的戰略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企業是不會讓實習的學生去接觸到這些機密的。
那么學生在實際的實習中,可以采取計算機模擬的辦法來實現。通過模擬真實的企業環境,企業的賬務使學生來提高實踐的能力。在進行模擬實踐中,可以緊密結合教材,強化學生的專業技術和能力,使學生在模擬實踐中成為會計、出納等身份。在此過程中學會如何進行做賬、財務管理、審計等工作。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在發展中還面臨很多問題,在校企合作中還沒有達到理想的雙贏的局面,由于會計工作的保密性,阻礙了學生在企業實習。
因此,學校和企業應該更深層次的加強合作,多方溝通,達到共識,給學生的實習提供可靠的保障。此外,政府不能也要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使得會計專業現代學徒制可以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杜瑞.現代學徒制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xx(20):459.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的會計電算化有了很大的進步,電算化正在逐步取代會計手工做賬。會計電算化的應用,使企業的生產效益得到了提高,管理模式得到了改善,它的運用和推廣對傳統的會計工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關鍵詞:會計電算化;問題;措施
在手工做賬的.時候,從原始憑證到會計報表都是以紙張的形式來登記,可以適時地做賬務調整,而在網絡環境下,會計信息大多是通過網絡通訊線路傳輸以及人工數據輸入輸出等方式收集,導致網絡信息存在較大風險。因此,企業的環境內部管理和控制應當完善,會計電算化所存在的問題必須從根本上解決。
1.會計電算化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我國會計電算化的創新提高階段是從1996年開始的,這一階段,在全國大量開展會計電算化的工作,各軟件公司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并逐步壯大,爭相開發新產品和新軟件,以便于更好地立足于國內市場。目前,市場上使用最多的財務軟件是用友和金蝶,但是卻缺乏既懂會計知識又能熟練掌握計算機的復合型人才,并且軟件本身適用性差,保密性差,不能滿足會計核算工作的需求,內部管理也不夠科學。
2.會計電算化存在的問題
2.1人才不足
首先,大多數會計人員正在接受計算機專業知識培訓,但大部分人還是缺乏財務軟件的實際操作培訓,并且對計算機知識知之甚少,一旦出現系統問題,便束手無策。其次,會計人員所培訓的內容跟不上時代的變化,使接受過培訓會計人員所學的知識跟不上科學技術的發展。再次,企業領導對電算化管理比較陌生,他們認為會計電算化只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方式,把計算機和財會人員的重要性本末倒置,忽視對財會人員的培訓。
2.2軟件缺陷
目前,許多學計算機專業的軟件開發人員加入到財會軟件設計中去,由于他們沒學過財務知識,而且設計出的軟件沒有辦法進行嚴格測試,所以會計電算化軟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如:會計軟件通用性差、集成化程度低;系統初始化工作量大;信息共享性差;數據傳輸不便;操作人員的設置權限不明確等。每個會計軟件都有自己的特點,造成大部分會計軟件互相不兼容,每個企業使用的財務軟件都不一樣,使用方法也不一樣,加之大部分會計人員對計算機知識不太熟悉,一旦出現故障,就要請專業人員來修,浪費企業大量的人力財力且增加了很多負擔。
2.3會計制度沒有作出相應的修改
財政部從1994年開始,頒布了一些關于會計電算化的相關制度,但是目前我國的企業的核算制度還是以手工做賬為主。從應用會計電算化開始,從賬戶設置到賬務處理再到財務報表的編制最后到錯賬更正方法等過程都在發生變化,可是關于電算化的制度卻沒有跟著這些變化而變化。我國是近幾年開始廣泛應用會計電算化的,有很多單位都是主要在研究怎么使用財務軟件,卻忽略了相關制度,導致沒有認真實施這些制度,這也阻礙了電算化法律法規的建設、普及和推廣。
2.4數據備份隱患多
在網絡上傳遞會計信息的時候,也許會被不法分子或別有用心的人攔截或篡改信息,其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很多時候,財務信息都是通過軟件加密的形式進行保密的,這并不能起到數據保密性的作用,因為現在的黑客可以繞過會計軟件通過數據庫管理系統直接讀取數據庫文件,甚至可以直接修改數據,這都是重大隱患。還有通過網絡病毒來破壞電算化軟件中的數據文件,使數據文件丟失。企業的財務信息都依附于財務軟件,一旦有安全隱患,將嚴重損害系統的安全性,這無疑是數據備份的重大隱患。
2.5會計電算化缺乏審計功能
用電算化做賬的時候,所有的會計處理都是用手工輸入由計算機來完成,所以就要連帶著計算機的系統一起來審計,包括電算化系統程序、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以及數據文件等方面,使審計人員既要用傳統的審計方法來審計,又要借助計算機的輔助審計技術,給審計工作帶來不便。在引進審計輔助軟件的同時,手工處理系統的改變是來源于會計資料的歸集,導致企業內部安全控制方式減弱了,這樣的方式使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難度提高。因此,為了能真正實現會計的各項職能,財務軟件應具備審計功能。
3.會計電算化問題的解決對策
3.1增強企業領導的認識
企業領導應該了解會計電算化的操作流程,并自覺強化自身認識,積極配合會計人員完成工作,大力支持會計電算化的實施和執行,充分認識會計電算化的重要性。
3.2完善會計軟件
首先,加強會計軟件售后服務系統,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能及時反饋,軟件公司收到反饋就能及時解決問題,更好地完善會計軟件。其次,開發完善通用的財務軟件,使軟件系統更安全、運算更準確、報表更及時。并且讓對計算機知識掌握不多的用戶,能在短時間內學習并使用。另外,會計軟件的功能必須提高,在管理型信息模塊中加入財務管理,為單位決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還有要開發防止病毒入侵和非法篡改數據等功能,盡可能的保護數據的安全。 3.3培養企業會計電算化的人才
首先,企業應多培訓一些專業的會計電算化人才,要求他們不僅要掌握會計知識,還要對計算機知識和管理知識有比較深刻的了解,要求會計人員掌握會計軟件的核算功能、數據處理流程等。其次,不僅要求財會人員的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得到提高,而且不能忽視對財會人員的教育培訓,并定期考評,使財會人員自覺約束自己。最后,進行會計電算化方面的人力資源投資,培訓數名掌握計算機應用知識,熟知會計知識并對計算機知識有一定了解的會計專業人才,既能使單位或企業的電算化水平得到提高,又可以使其他會計人員自覺意識到要提高自己的電算化水平。
3.4完善相關制度
第一,關于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操作管理要制訂一套嚴格的操作規定并明確每個人的職責和注意事項,形成一套電算化系統文件。第二,完善會計電算化工作下的檔案管理制度。要對所有的會計資料進行存檔,并嚴格保密。第三,完善實施機構和人員的崗位管理制度,要對會計電算化的所有人員進行明確分工并劃分責任。為了能及時發現違法行為,還要建立崗位責任制。
3.5加強會計電算化環境內部管理和控制
第一,完善系統維護控制。主要包括軟件修改、操作過程控制、系統功能的調整以及計算機硬件的維修等。所有的維護過程都要以書面的形式寫下來,經批準后再實施修改。軟件修改尤為重要,其維護記錄必須要打印并存檔。制定一套嚴格的操作規定來約束操作人員,并明確責任和注意事項。第二,完善實體安全控制。要想保護好會計資料,就必須保護好計算機內的數據安全,所以要禁止各種非法人員或閑雜人等進入機房。第三,完善內部審計制度。一方面要對電算化的賬務處理進行審計,還要看審計會計人員是否遵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會計處理及計算機操作;另一方面要對其保存方式的安全和合法性進行監督及檢查,杜絕非法修改歷史數據現象的發生。
3.6做好日常數據備份工作
第一,檔案管理制度應得到完善,由專人保管重要的會計資料并定期存檔、定期檢查,還有對于會計資料的借用應嚴格控制并按時歸還。第二,增強網絡防范意識。對于企業會計信息的安全性應該采取一些防范措施,例如對所有使用會計信息的人進行身份認證、計算機要加上防火墻技術等,把重要的計算機用電磁屏蔽起來,以防止電磁輻射和干擾。第三,制定機房管理規定,加強機房的防火、防水、防盜、防鼠的工作以及各種突發事件的應急對策等。
4.結語
會計電算化是會計人員記賬的重要工具,有著提高效率,減輕工作量的作用。在當今信息網絡飛速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地方要用到計算機技術,促使企業對會計電算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企業在應用會計電算化的過程中遇到越來越多的問題,我們應客觀的分析,并有針對性的提出對策,以保證會計電算化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6
淺析高校財務管理中管理會計的應用
一、高校財務管理中應用管理會計的必要性
財務會計的主要職能是反映和監督單位財務情況,而管理會計注意預測和決策,符合當前高校管理工作向戰略管理轉變的發展需要。管理會計在經濟業務活動過程中的主要目的包括預測、控制、決策和評價四方面,運用會計的一些方法,為規劃、決策、控制與考核提供資料信息,為決策者提供最終決策依據,加快我國高校的優質、高效發展。具體作用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通過評估防范財務風險
為了滿足高校規模的擴張要求,各高校投資需求大,如何使資金增值,避免財務風險,做到少花錢多辦事,實現低成本擴張是高校財務管理中的一個重要課題。高校可以運用管理會計中的貨幣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價值兩個概念進行決策分析,采用多元化投資策略,優化投資組合,形成一個財務風險相對分散而投資效益達到最大點的投資組合。在信息快速發展的新時代,管理會計要不斷適應變化的市場需求,通過調整高校的生產決策間接向管理要效益,通過對財務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實現對經濟過程的預測、決策、規劃、控制、考核,通過財務預警機制及時發現異常情況,識別風險,以此防范財務風險。
2、有利于高校的管理決策
各高校在辦學機構、投資渠道、培養方式等教育體制方面可能情況各有不同,但其財務管理模式基本大同小異,不能為高校的發展提供很好的決策依據。管理會計中獨特的預測方法,可以根據各種不同備選方案選出最優方案,進而為高校投資發展決策,制定招生計劃及確定最低收費標準等提供決策依據。另外,管理會計在引進科研技術、利用外資、更新或購置教學和實驗設備等方面也可以進行有效的經濟評價,推動高校健康快速發展。因此,高校應用管理會計可以對其經濟活動進行反映、監督、預測和控制,為高校的管理和決策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據。
3、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近些年,私立學校迅速崛起,公立學校的自主權也獲得了很大的提高,不再像過去一樣完全依賴國家決定和財政支持。這種情況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也需要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才能符合社會的發展需要。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管理會計的應用使財務工作更加高效、透明、公開,符合時代發展的趨勢。
4、有利于完善財務管理
這也是應用管理會計的主要目標。高校財務工作管理職能一直缺失,而管理會計的應用,能在完成財務會計各項功能的基礎上,核算出衡量經濟效益最大化和社會效益最大化的經濟指標,如固定資產收益率、平均產出周轉率、服務收益率等,為準確判斷高校效益提供數據,加強對高校活動的管理和控制,提高高校的經濟效益。還可以通過管理會計幫助高校合理引進各種教學設備,更新、興建固定資產,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提高學校的科研水平,保障學生的就業率,進而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吸引優質生源,形成良性循環。
二、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1、管理會計在高校預算管理中的應用
管理會計的規劃控制職能主要是通過全面預算來實現,其中財務預算處于核心地位。目前我國高校預算管理存在很多問題,如沒有樹立預算管理意識、預算編制方法不科學、缺乏強有力的預算執行約束力、沒有健全、完善的預算績效評價體系等。高校財務預算包括收入和支出兩大部分,資金活動涉及范圍廣,必須要加強預算控制與管理,合理籌集、分配和使用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為此,可以運用管理會計相關知識、指標和方法對高校預算進行管理,促進高校教育事業健康穩定向前發展。高校應該根據年度或預算期的事業發展規劃以及教學計劃、科研計劃、購置計劃、維修計劃等,充分考慮支出的必要性以及價格質量等因素,按照有關的定額、標準進行編制。
預算的編制力求明晰、詳盡,增強預算本身的可操作性和對支出規模支出過程的可控制性,對預算要嚴格執行,同時考慮執行中的變化因素,安排預算要留有余地、以利于防范突發事件和確保資金周轉。
2、管理會計在高校投資決策中的應用
管理會計最早應用于企業,以幫助企業管理者做出正確的決策。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也呈現產業化趨勢,高校除了為社會培養人才以外,還需要把節約經費、提高辦學效益作為一項重要的指標進行考核,就必須要把管理會計引入到高校財務管理之中。高校可以運用管理會計中的貨幣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價值兩個基礎概念進行決策分析。資金具有時間價值,同樣的資金在不同的時點上具有不同的價值,高校可以將貨幣時間價值和投資的風險價值運用到管理會計中,以便更好地進行決策分析,同時充分考慮風險和報酬,運用概率分析的方法對風險和報酬做出科學的比較。以現金凈流量,內含報酬率為評價指標,采用多元化投資策略,優化投資組合,形成一個財務風險相對分散而投資效益達到最大點的投資組合。
3、管理會計在成本二分法的應用
管理會計的成本二分法不僅適用于生產企業的財務管理,同樣也適用于高校的財務管理,它通過分析學生數量與辦學成本的依存關系,清楚地掌握學生數量對哪些項目產生影響,從而能合理地安排支出,有效地配置資源和節約成本,提高辦學效益。具體表現在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混合成本三方面。固定成本指在一定限度內不受學生數量變動影響而固定不變的成本,如離退休費、儀器設備或教學設備等;變動成本指總額在相關范圍內隨學生數量的變動而發生相應變動的成本,如獎學金、物價補貼等;混合成本指其成本總額不隨學生數量成正比例變動的成本,如設備購置費、修繕費等。
三、推廣高校財務管理中管理會計應用的途徑
1、提高高校領導人員的管理會計意識
高校的經濟管理工作對其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領導人管理理念落后,缺乏管理會計意識,就會阻礙高校的快速發展。高校領導應積極學習先進理念,轉變財務管理模式,樹立創意意識,重視管理會計工作,將管理會計列為輔助決策、實現管理的重要措施,使管理會計在預測、決策、規劃和控制中發揮作用。
2、加強管理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使之與高校的會計實踐相適應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會計體系的不斷完善,會計職能的重心也由以前的注重監督和反映向以管理和服務為主發展,因此,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的融合問題被重視。財務會計是財務管理的基礎,管理會計需要財務會計做基礎,二者的有效融合能有效彌補財務會計在高校管理中的不足,能提高會計信息的內在價值,促進高校健康發展。在我國,管理會計發展較晚,但它的出現不僅使財務工作的職能更加清晰,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單位管理工作制度化,使單位管理制度更加完善。融合二者的具體方法可從以下方面考慮。(1)建立建全財務管理機制管理會計,明確財務部門在管理控制、調節、分析、考核和評價方面的職責和內容,從而使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得到更好的融合。(2)根據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共性與差異,在遵從統一的會計準則和會計核算規范的前提下,預先設定不同的輔助核算項目,并通過各輔助核算項目的組合,來歸集對管理有用的會計信息。(3)運用ERP系統實現財務會計與財務會計的融合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在管理會計理論中創新思路,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型,為單位預測和決策提供依據。
3、完善高校管理會計理論
我國管理會計理論是20世紀中期由西方引入并不斷在實踐中得以運用和發展的,先進性和實踐性有等提高,理論也有待提高。管理會計想要更好的應用于高校,應當從高校的實情情況出發,根據我國會計實踐和高校等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的需要,注重理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對現有的管理會計理論進行必要的補充和修訂,完善現有管理會計理論,深入研究高校管理會計相關理論,形成一套具有高校特點的、適合高校發展的管理會計理論。
4、在高校財務部門設立管理會計信息系統
管理會計的主要目標是實現資金效益的最大化,管理會計活動是根據基本財務管理信息,進行預測、決策、規劃、控制和考核,需要用較為復雜的數學方法,人工完成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在全球信息化快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經普及到家庭和個人,信息技術為管理會計在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應用提供了基礎條件。因此,高校財務部門要建立管理會計信息系統,以數據庫和網絡通信等技術來完成管理會計的工作,提高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
5、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建立專業的管理會計人員隊伍
加強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建設是適應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建設的需要,是適應單位加強管理會計工作的需要,是適應管理會計發展的需要。目前,我國管理會計人才普遍匱乏,難以有效支持各高校高層的經營決策需求,也難以為管理會計其他各項建設提供人才儲備,管理會計推廣應用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實。為此,高校應將管理會計作為會計教學的重要內容,在各個學習階段都設置管理會計研究方向,向學生傳播管理會計知識,為本單位和社會各企業儲備管理會計人才。對于單位來說,應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鼓勵創新,塑造一支業務扎實、靈活性強、觀念新的高校財務管理隊伍,實現財務人員由“報賬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變,促進高校財務管理事業的發展。同時,經濟環境的變遷要求管理會計專業人才應掌握管理學、經濟學、財務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財務、管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計算機技能、職業品行、人際關系、獲取信息以及分析和決策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敏感的職業判斷力和持續發展的潛能,即實現“通才專才”的完美結合。此外,管理會計人員在工作時,應堅持客觀公正、廉潔自律、提高技能、保守秘密四項基本職業道德標準。
四、結語
管理會計是一種集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和成本會計為一體的會計方法,加強管理會計理論在高校財務管理中的應用是有效提升高校財務管理水平的途徑。無論是在客觀方面,還是在主觀方面,管理會計已經成為高校經濟管理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高校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工作者應共同努力,促進管理會計在高校不斷完善,建立滿足中國高等教育需要的會計核算方法體系,需要我們根據現狀和變化的環境研究管理會計并將其理論在實踐中不斷豐富。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7
一、選題
選題對畢業論文質量非常關鍵。一個好選題應具備這樣幾個特征:
(1)大小適中,與本科畢業論文要求相適應。本科論文一般篇幅在6000字至10000字,所以題目不能太大,題目太大6000字到10000字根本無法論述清楚,最后可能都是泛泛而談,缺乏深度;但是也不太小,太小本科生很難去挖掘到應有深度,最后覺得無話可寫。
(2)實際應用型。本科生最好不好選純理論的選題,因為本科生科研能力一般很難達到理論創新的水平,純理論型的論文最后都成了某個理論問題綜述,沒有多大意義。所以,最好選實際應用型的題目,運用所學理論去分析并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例如“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對物流企業稅負的影響——以南粵物流公司為例”,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實際應用型選題,對企業具有非常強的實際意義。
(3)新穎性。本科生應選擇近期專業領域關注的熱點問題,這樣的論文才能引起更多關注和共鳴,也更有意義。上面那個選題也是符合這一點的,因為我們國家從20xx開始“營改增”試點,究竟“營改增”對企業稅負的影響如何,是否實現了改革的初衷,是各方面關注的焦點問題。
二、構建論文邏輯框架和準備數據材料 畢業論文最為關鍵的是邏輯思路,好的畢業論文邏輯思路應非常清晰而且嚴謹。例如上面的選題,論文邏輯思路應如何展開?我認為整個論文主要邏輯思路應是:首先對南粵物流公司近期與“營改增”有關的財務數據來比較分析原來的營業稅稅負和現在的增值稅稅負,看看稅負是增加了還降低了,然后運用因素分析法來分析稅負增加或降低的原因,最后可以從物流公司角度提出應對對策建議。
邏輯思路確定了,我們就要確定論文的提綱,提綱可定為:
第一部分:簡單介紹“營改增”政策與背景以及物流業“營改增”具體政策;
第二部分:通過對財務數據測算來分析“營改增”對南粵物流公司稅負的影響,得出“營改增”導致物流企業稅負是增加了還是降低了;
第三部分:運用因素分析法對稅負增加或降低的原因進行分析,得出主要影響因素,而且要分析這些因素影響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
第四部分:針對上面的分析,提出物流企業的應對對策。
提綱確定了,下面就要準備論文的數據材料。針對這個選題,我認為寫作前至少應掌握以下材料:
(1)“營改增”政策以及試點情況和物流企業“營改增”具體政策;
(2)物流企業“營改增”之前營業稅應納稅額計算方法和“營改增”之后增值稅應納稅額計算方法;
(3)南粵物流公司的財務數據(與營業稅或增值稅相關的數據)。為了排除偶然因素的影響,選取的財務數據最好是一整年數據或者更長期間數據,否則無法說明問題。
三、論文寫作
根據前面邏輯思路和論文提綱來寫作,主要關注幾個關鍵點:
1.布局合理,詳略得當。即要重點詳細分析論述的地方一定要論述充分,而非重點的部分能簡略論述就簡略,千萬不能本末倒置,而這恰恰是很多學生易犯的毛病。例如上面的選題寫作的時候,學生往往會在第一部分花了很多篇幅,甚至超過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因為這一部分現成的`材料多,容易寫,但這卻是論文寫作的大忌。
2.論證充分。論文寫作的時候一定要將邏輯思路論述清楚,論證要嚴謹充分。例如上面的選題,第二部分數據分析時邏輯要嚴密,不能有漏洞;第三部分析原因應按因素分析法嚴密得出,不能相當然;第四部提出對策建議應與前面分析相呼應,不是隨意提出的,而應該具有針對性的。
3.行文條理清晰。論述時要按照一定邏輯層次展開,條理一定要清晰,同一問題不要在論文多個地方反復說,分析問題部分就分析問題,暫時就不要提建議;對策建議部分就要又回頭分析問題。
四、論文修改定稿
學生在寫論文初稿時應盡最大努力認真寫作,不要總想著先隨便寫一下,然后依賴指導教師修改,這樣的話很難寫出好的論文,而且更浪費時間。初稿完成后,學生應該按照指導教師意見認真修改,修改的重點還是在前面所說的邏輯思路和論述是否充分上,另外要關注論述規范格式,注意論文的排版格式。論文修改的時候一定要爭取一次性將教師提出的問題修改好,不要反復幾次都是同樣的問題。
最后,給本科生寫論文態度提出幾點要求:認真用心,獨立思考,不能照搬人家東西,要消化吸收,相信自己只要認真用心都能寫出好的論文。
另外,畢業論文寫作是鍛練自己邏輯思維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非常好的手段,同學們一定不要讓它流于形式。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8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從中國現實來看,一方面我國物質資源比較匱乏,建設資金不足。但從另一角度來看,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是我國經濟發展中巨大的財富,目前這些資源仍有待開發。在企業的角度上,要想在知識經濟時代得到比較好的發展,就必須擁有人才并且很好的管理人力資源,不僅要關注物質資本的影響,更要關注人力資源。因此,我們更應該加大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理論研究力度,將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業乃至整個國家管理戰略具體實施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想知道一個組織的知識創新能力對于組織的管理層級,以及運營效率的影響,就要求人力資源管理者將人力資源的價值以具體數值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
2.研究意義
人力資源會計一詞產生,得益于科技的進步與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力資源會計既屬于會計學又屬于人力資源管理學,它是兩門學科理論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結果。對傳統會計學而言,人力資源會計拓寬了它的廣度,使得傳統會計理論能在新的領域得到發展;對人力資源管理學而言,人力資源會計的出現使得人力資源會計信息能夠被量化,更好地進行人力資源的管理,為其科學的分析管理提供了工具。在切入正題之前,本文花費較大筆墨對人力資源會計相關理論的各種概念進行分析,讓讀者對于人力資源理論的相關構成,以及相關概念有個大概的了解;之后討論了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的運用情況,分析我國人力資源會計在應用方面主要問題;然后,針對第三部分分析出的問題提出改善的思路,給出可行的建議;最后對人力資源會計的未來的趨勢做出展望,以期我國人力資源會計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二、人力資源會計概述
在會計工作中,人們一直對投入的物質資本的核算很看重,為了更好的核算各類的物資資本,會計工作者也在時刻進行優化改善與發展,卻往往忽略人力資產這種難以量化的資產。如今,經濟發展的馬車不斷向前,我們漸漸意識到,一個企業組織要想得到良好的經營效果,并獲得長期的發展,不能只是依靠物資材料的投入,人力資源也是十分關鍵的因素,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因素,理解人力資源會計理論具有重要的意義。下面,筆者帶著大家從人力資源、人力資產、人力資本三個基礎概念介紹及其特征分析入手,并整理出人力資源會計的基本理論,讓大家能全面了解人力資源會計體系理論。
1.人力資源會計的定義
對于人力資源會計,有如下幾種主流的解釋:弗蘭霍爾茨認為“人力資源會計是把人的成本和價值作為組織的資源進行計量和報告”;美國會計學會的定義是“人力資源會計是鑒別和計量有關人力資源的信息,并溝通這種信息給有關利害關系的當事人的程序”;日本會計學者若杉明對人力資源會計的定義:“人力資源會計通過會計的方法和跨學科領域的方法,測定和報告有關人力資源會計的信息,以提供給企業的經營者及其利害相關者使用”為了方便之后的研究,筆者簡單地將人力資源會計定義為供企業利害相關者使用的,將人力資源信息通過量化的方式確認、計量,以及核算的會計方法。
2.相關的概念釋義
(1)人力資源。在經濟學的范疇里,資源是指那些投入生產并能創造物質財富的所有要素,包括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兩大類。就企業而言,人力資源的價值在其各個方面都能體現,人力資源價值發揮的好壞,對企業的生存以及發展都具有決定性影響。人力資源也是企業各種生產要素中最有可變空間的要素。為了方便研究,我們將人力資源分為狹義人力資源,即在企業層面上的人力資源,指企業內部所有員工所具備的為企業經營發展提供實際經濟貢獻的技能水平、知識水平和創造力水平的總和;另一種便是廣義人力資源,是指社會活動中,蘊含在勞動者身上的所有能力的總和。而被大家普遍所了解的人力資源會計正是狹義的人力資源,也是本文所研究的對象。
(2)人力資產。對于人力資產的解釋,首先要從資產上說明,人力資產具有一般物質資產的普遍特征,即人力資產是企業為取得經濟利益而持有的資產,能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為企業帶來收益。然后再去考慮人力資產的其他特性,第一,人力資產的排他性,即勞動者在勞動期間其勞動所創造的價值屬于企業,強調了企業的控制權利;第二,人力資產的時效性,勞動者的勞動資產在其屬于企業約制范圍內才歸企業所有,即人力資源不可能永遠歸企業所有;第三,人力資產的可計量性,將狹義上的人力資源稱為人力資產,則要求這類資源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能以貨幣計量的形式體現出其成本、價值、收益等。
(3)人力資本。人力資本是對于人力的投資而形成的,具體來說,企業利用對員工的教育、培訓等方式,將資產價值凝結在員工身上,是員工所蘊含的技能、知識,以及創造力的總和。人力資本是權益名詞,代表的是企業的所屬權,人力資本屬于投資人力的勞動者,也就是說企業內部的員工可以作為企業的股東存在,并享受股東的各種權利。
三、我國人力資源會計應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國內人力資源會計在實踐應用上還有待推進,除了華為、華誼兄弟等大企業嘗試在企業管理中使用人力資源會計對企業的經營效果、生產效率等進行計量,其他企業在這方面的應用很少。即便是那些已經采取人力資源會計進行管理的公司,也是沒有很好地將人力資源會計融入企業管理中。由此可知,人力資源會計并沒有在我國企業中得到普遍應用。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中國人力資源會計現階段的應用情況可總結為下述幾個方面:一是大多企業對于投入企業人力資源應該視為人力資產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深入,對于人力資源的價值體現還只限于招股說明或者財務報告中的附注等簡要說明。二是雖然我國許多會計學者在人力資源會計應用問題上下足了功夫,但在人力資源會計使用方法等方面的仍存在很大的分歧,使得其在實務方面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妨礙了人力資源會計的實踐操作。三是我國人力資產開發不夠充分,大多數員工的素質,以及工作熱情仍處于較低的層次,對于合理的人力資源的管理問題認識不夠。四是企業的人才觀更多存在于書面或者口頭上,對于優秀員工的潛力開發不夠、對于人員的培訓不夠,或者說培訓內容,以及形式沒能夠讓公司員工得到較大提升。基于中國人力資源會計現階段的應用情況,整理出我國在人力資源會計在應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人力資源難以確認與計量
確認與計量作為人力資源會計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問題,一直困擾著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由于人力資源本身的特殊性,對于其的確認與計量會涉及到許多不確定的因素與條件,所以盡管提出了計量方法,但總的來看這些理論大相徑庭,更重要的是實踐運用起來過于繁瑣。因此,至今人力資源會計未與傳統會計真正融合,在實踐應用中也處于尷尬的位置。
2.人力資源會計權益分配不明確
從權益分配上看,人力資源會計沒有明確界定勞動者的權益。在企業經營生產過程中,企業總會因為人力資源的取得、維護、開發而付出一些經濟代價,有時也會將其中的某些支出資本化,這個時候,對于這些經濟代價的確認問題總是有爭議。從投資者立場看似這些以付出支出為代價的資產應屬于企業所有者,但用于人力資產上的支出恐怕不足以表明人力的歸屬。此外,隨著人力資本所有者加入到企業的產權關系中來,以企業物質資本所有者為核心的理念也發生改變,產權基礎也發生了改變。勞動者不僅是自我人力資源的所有者,還將享有剩余權益索取權。要想徹底激發員工的潛能,就必須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明確人力資源會計權益符合當今經濟的要求,也是人力資源會計發展過程中必須直面的節點。
3.列報和信息披露對人力資源會計提出的要求
當前,由于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還處于不夠成熟的階段,關于人力資源如何在會計報表中列示還缺乏一種統一的模式。會計報表要求體現會計信息的完整性,所以也要求將人力資源信息列示其中,以向報表使用者提供明確完全的信息。然而,目前在大多數企業的財務報表中,其列示的人力資源信息只是簡簡單單的幾個數字,這無法滿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如果人力資源的報告最終只通過幾個簡單數字,那么人力資源會計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因此,關于如何在會計報表中更多的披露人力資源會計信息的種種設想在這一現實情況下顯得兩難。
四、我國人力資源會計完善的思路
在現階段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和應用基礎上,針對出現的主要問題,筆者給出完善的思路如下:
1.加大研究力度,為人力資源會計的實務操作提供支持
人力資源會計傳入我國已有三十幾年的時間,我國有許多學者對其進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收獲。但是就國內整體人力資源會計理論研究現狀而言,仍存在沿用前人研究理論、沒有真正走出研究的怪圈,導致理論雖多卻缺乏具有權威說服力的規范,存在許多研究的盲點,因此人力資源會計也難走向實際運用。因此,要促進人力資源會計在我國的發展,必須強化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并建立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符合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人力資源會計理論體系,以規范人力資源實務使用。
2.改進會計計量方法,提出更合適有效的實行方法
目前存在的人力資源會計的計量方法具有一定的限制性,而且在操作性方面也存在問題,因此我們應不斷改進現有的計量方法,完善其核算體系。人力資源價值是一種難以用貨幣來量化的特殊要素,這時候人們通常需要加入非貨幣化的計量手段來核算。將非貨幣計量結合到貨幣計量來核算人力資源價值,這樣就能夠比較準確的知道人力資源的真實價值。在初始確認方面,我國企業大多采用歷史成本來確認價值,以人力資源剛進入企業所消耗的招聘以及培訓費用為依據。但企業關鍵人員的人力資源價值確認,不僅要參考招聘以及培訓費用,還因將其作為企業的投資,計入資本項目。鑒于人力資產和無形資產在某些方面具有的相似性,人力資產的相關會計處理也可以參考無形資產的處理。
3.完善資本市場,對人力資源進行市場定價
資本市場是企業融資的重要平臺,同時也是監管與資本定價的重要工具。資本市場上資產的價格的形成往往取決于資本市場上供求雙方。在完善的資本市場內,對于人力資源來說,特別是企業家的人力資本的價值,也能通過資本市場供求雙方的博弈反映出來。因此,只有在完善的資本市場中,人力資源會計才能有實際使用的基礎,人力資源會計的計量難題才會有所突破。
4.加強法律建設,用法律的形式核定剩余權益的分配問題
人力資源能對企業剩余權益進行分配是建立在人力資本產權的基礎上的,分配制度要想有據可依,就必須有人力資本產權相關法律。現行的法律制度是建立在物權之上的,主要是對物質資本的保護,而關于人力資本所有權的問題的法律少之又少,在法律方面的界定更是模糊。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可以更好地規劃各主體間的權利義務的關系,企業股東和人力資源之間的權益分配也更加明確。明確了權益分配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使人力資源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更積極主動的為企業創造財富。因此,加強人力資本產權的相關法律制度建設,為人力資源會計的應用推行創造一個良好的法律環境,顯得尤其重要。
5.改進現行的會計報表,如實反映企業人力資源的信息
會計報表應反映出信息需求者所需的一切信息,如果人力資源信息未能反映在企業的財務報表中,那么企業的報表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將有待商榷。在資產負債表上,我們可增設一些科目對人力資源進行核算,如“人力資產”、“人力資產攤銷”、“人力資產凈值”、“人力資本”等科目,并將“人力資產”置于“其他長期資產”與“固定資產”之間,建立“物資資產+人力資產=物資權益+人力權益”的會計準則。在利潤表上,因為人力資源的有關損益在其發生的時候已經計入到管理費用或者營業外收支中,因此我們不用特意增加新的科目來反映人力資產的損益。在現金流量表上,可以在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項目下增設科目,如企業取得、開發、培訓人力資源的現金流出,以及由于人力資源而生成的現金流入。此外,我們應在附注里面增加那些無法用數字說明全部情況的人力資源信息,作為人力資源的補充說明。
五、結論與展望
隨著經濟發展量化核算人力資源的呼聲逐漸加大,人力資源會計應勢而生。傳統的會計核算中未將人力資源的成本、投資,以及權益等問題納入考慮范圍,給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帶來了諸多難題,而人力資源會計正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工具。但是,目前對于人力資源會計的研究仍存在一些盲區,阻礙了其在實務操作方面的發展。中國人力資源會計在實務操作方面一直都比較滯后,更是有待進一步完善。人力資源會計的存在與發展對于企業,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關鍵意義。雖然目前在人力資源會計研究方面仍存在許多問題,人力資源會計在實務中也沒有得到充分運用,但我們相信,隨著中國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一代又一代學者對于人力資源會計理論的研究的深入,人力資源會計必定發展到更廣闊的平臺,在實踐中也能得到廣泛應用,為企業甚至國家的長遠發展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埃里克G弗蘭霍爾茨.人力資源管理會計(中譯本)[M].上海:上海翻譯出版社,1986.
[2]陳迪.論人力資源會計在知識經濟時代的重要地位[J].財會研究,20xx,(1).
[3]高超.中國人力資源會計的應用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xx,(6).
[4]徐鷺.人力資源會計發展探析[J].消費導刊,20xx.
[5]張文賢.人力資源會計[M].北京:北京科學出版社,20xx.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9
【摘要】
企業會計準則中規定了會計計量屬性主要包括: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會計確認和計量是以交易實現為前提的。如果僅僅以歷史成本作為計量屬性,難以達到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的有用性,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更為有用的信息,就有必要采用其他計量屬性,以彌補歷史成本的缺陷。
【關鍵詞】
計量屬性,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一、歷史成本計量下,資產按照購置時支付的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金額,或按照購置資產時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計量。我國現行的會計核算都是遵循歷史成本原則進行計量,在財務會計實務中,按歷史成本計量資產是一條重要的基本原則,歷史成本原則成為會計計量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屬性。但是是當價格明顯變動時,歷史成本計量屬性會影響會計信息質量求的相關性和可靠性原則。也才有了其他會計計量屬性的運用。
二、現值計量屬性的應用
運用現值計量屬性主要應用于延期支付、延期收款以及資產減值等方面,延期收付具有融資的性質,延期收付的現值與合同上價款的差額計入財務費用,體現實質重于形式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一)延期付款購買資產的計量
對購買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情況下的會計處理做出了具體規定,要求企業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固定資產的成本。
(二)有棄置費用的固定資產計量
棄置費用通常是指企業根據國家法律和行政法規、國際公約等規定,所承擔的環境保護和生態恢復等義務所確定的支出,對于特殊行業的特定固定資產,如核電站核設施等的棄置和恢復環境義務。棄置費用是企業結束生存期后的一項支付,其現值比較,通常相差較大,需要考慮貨幣時間價值。
(三)融資租賃租入固定資產的計量
承租人采用融資租賃方式租入固定資產,在租賃期開始日,應當將租賃開始日租賃資產公允價值與最低租賃付款額現值兩者中較低者作為租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將最低租賃付款額作為長期應付款的入賬價值,其差額作為未確認融資費用。
(四)資產可收回金額的計量
資產減值中資產可收回金額的估計,應當根據其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因此,要估計資產的可收回金額,通常需要同時估計該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和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五)金融資產的減值
準則要求企業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減記的金額確認為資產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
(六)分期收款銷售商品
準則要求企業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商品時,如果延期收取的貨款具有融資性質,其實質是企業向購貨方提供信貸,企業應當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金額。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通常應當按照其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或商品現銷價格計算確定。
(七)辭退福利等
辭退福利,是指企業由于在職工勞動合同到期之前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或者為鼓勵職工自愿接受裁減而提出補償建議的計劃中給予職工的經濟補償。滿足辭退福利確認條件、實質性辭退工作在一年內完成、但付款時間超過一年的辭退福利,以折現后的金額計量應計入當期管理費用。另外還有可轉換公司債券分拆及預計負債中也會得到運用。
三、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運用
企業會計準則中, 投資 性房地產、資產減值準備、非貨幣性交易、債務重組、金融資產等準則引入了公允價值計量屬性。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更能體現相關性的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一)在金融資產計量中的`運用
會計準則規定了金融資產的初始和后續計量均用公允價值。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人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在資產負債表日,如果公允價值發生了變動,則把其變動計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時調整該資產的賬面價值;類似地,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后續計量也是采用公允價值,但其變動是計入資本公積。
(二)在投資性房地產中的運用。
企業會計準則 規定:有確鑿證據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可以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采用公允價值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折舊、減值或土地使用權攤銷價值直接反映在公允價值變動中。
(三)在長期股權投資中的運用
長期股權投資除了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賬面價值法核算以外,在其他情況下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入賬價值都是按公允價值入賬。
1、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應按照購買方為了取得對被購買方的控制權而放棄的資產、發生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進行計量,付出的對價與其入賬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商譽。
2、如果是發行權益性證券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按發行權益性證券的公允價值入賬。如果是投資者投入的長期股權投資,就按合同或協議的價格(合同或協議的價格不公允的除外)入賬。
(四)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和債務重組中的運用。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同時滿足如下兩個條件:一是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二是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則應當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四、重置成本就是按照現在購置或購置相同或相似的資產需要支付的現金進行計量,目前在資產評估工作中,大都采用重置成本的方法,因為它可以體現資產的現時價值,接近市場公允的價值。會計處理中在資產盤盈和無償受贈的情況下,因為這些資產,歷史成本不易取得,一般采用重置成本。
五、可變現凈值是指在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以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金后的金額。會計準則特別強調企業在實際確定存貨的可變現凈值時,應當以取得的可靠證據為基礎,并且考慮持有存貨的目的、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等因素。
上述五種會計計量屬性的運用,各有其優缺點,如可變現凈值體現了穩健性的原則,反映了資產預期的實現能力。但它僅用于計劃將來銷售的資產或未來清償既定的負債,無法適用于企業全部資產;重置成本法是現時成本的反映,增強了會計信息的有用性,但難以存在與原有資產完全吻合的重置成本;現值的優點表現為:第一,反映了資產的未來經濟利益;第二,考慮了貨幣時間價值;第三,會計信息的決策相關性最強,最有利于財務決策,缺點表現為對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率和收益期限的預計,存在一定的主觀因素;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有利于企業的資本保全,符合配比原則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提高財務信息的決策有用性,但在不存在市場交易價格的情況下,這種會計計量是很難操作,有一定的主觀性,難以實現價值計量的“公允”,也有可能成為管理當局操縱利潤的合法工具。
【參考文獻】
[1] 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財政經濟出版社,20xx(2).
[2] 付愛軍.對會計計量屬性差異的探討.財會研究,20xx(4).
[3] 葛家澍,徐躍.會計計量屬性的探討.會計研究,20xx(9).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10
摘要:本文從國家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和信息技術發展的角度分析五年制高職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必要性,然后在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課程設置現狀的基礎上,從理論基礎、課程設置的連貫性、教學內容的融合三個方面,具體分析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可行性。
關鍵詞:五年制高職;財務會計;管理會計;融合;可行性分析
高職會計專業是向社會輸送會計人才的重要渠道,通過對五年制高職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研究,使畢業生能適應市場需要,并快速轉變為企業需要的會計人才!
一、五年制高職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必要性
(一)國家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要求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xx﹞19號)要求,深化職業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人才質量。20xx年發布的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中,也要求加強會計教學教材研究與改革,推動管理會計的應用。可以說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是國家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信息技術、經濟新常態發展的必要要求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信息技術的發展,促使社會經濟發生了深刻變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大數據的普及,互聯網的發展,加劇了企業管理高層對信息系統的'需要,使得管理會計越來越重要。但是無論經濟怎樣發展,管理會計都必須借助財務會計提供的財務信息。因此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是信息與網絡技術、經濟新常態發展的必要要求。
二、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課程設置現狀
以我校會計專業課程設置為例,財務會計屬于會計專業的專業技能課程,屬于必修課,14學分,分兩學期學習;管理會計屬于專業拓展類任選課,4學分,一個學期學習。從課程設置看,五年制高職普遍存在重財務會計輕管理會計的現象。在國家越來越重視管理會計的環境背景下,高職教育應從實際情況出發,根據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課程的共性與個性,研究課程融合的的可行性。
三、五年制高職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一)理論基礎一致性
1.基礎相同
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都以傳統會計為基礎。傳統會計主要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運用專門的記賬方法,對特定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并定期編制財務會計報表。財務會計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對企業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系統的核算與監督,向外部使用者提供企業財務狀況與盈利能力;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現代經營管理理論的研究深入,管理會計逐漸從傳統會計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會計學科,主要是運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分析財務會計中的信息,為管理當局的相關計劃、決策、控制等提供依據。
2.本質相同
會計的本質是在經濟管理活動中形成的一種會計信息系統。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系統是基礎,管理會計則在財務會計信息系統的基礎上,根據企業經營管理上的要求,結合財務會計信息系統外取得的有關信息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形成管理層需要的管理會計信息。一般認為,財務會計是對外會計,而管理會計是對內會計,按照各自的方法和分析工具,進行雙重核算。無論經濟怎樣發展,管理會計都必須借助財務會計提供的財務信息。
(二)課程設置的連貫性
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的課程設置順序一般都是先學習會計基礎,學習會計基本理論與核算;然后是財務會計,學習具體的經濟業務的核算,并編制相關報表;在學完財務會計的基礎上,安排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等其他專業課程。從課程設置看,五年制高職普遍存在重財務會計輕管理會計的現象。隨著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化、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取消,企業需要的是高層次的管理會計人才,高職會計專業課程設置在以財務會計為核心課程的同時,應重視管理會計,將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在課程設置上進行融合,使學生不僅具備扎實的財務會計知識,而且具備一定的經營管理能力,快速成長為企業需要的高層次的會計人才。
(三)教學內容的融合
五年制高職財務會計的教學內容,大部分都是以生產的會計信息為主線,按會計要素設計學習內容,從財務會計內容認知,資產核算、負債核算、收入、費用和利潤核算、所有者權益核算,最后是財務報表編制。管理會計的教學,以管理會計能力體系為主線,管理會計的基本方法、分析工具、經營決策、投資決策、全面預算、成本控制、最后是責任會計。會計的本質是為企業管理活動服務的一種會計信息處理系統,在這個會計信息系統中,有兩個環節,即信息儲存和信息輸出,信息系統又可分為三個階段,即信息確認、核算和信息應用,財務會計著重的是信息確認和核算,而管理會計重點是信息應用。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是財務會計還是管理會計,都離不開會計信息這條主線,它們是相互融合的主體。
四、結語
隨著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深化,會計理論、信息與網絡技術、經濟的發展,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是必然的發展趨勢。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是向社會輸送會計人才的重要渠道,研究高職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是國家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市場對會計人才需求的必然結果。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xx﹞19號)
[2]王雍欣,何秀賢,姚光憲,主編.管理會計.經濟科學出版社,20xx.
[3]劉魯忠.基于新形勢下管理會計及財務會計可行性探究[J].管理觀察,20xx(28).
[4]徐光華,沈弋,鄧德強.環境嬗變下的管理會計變革與創新[J].會計研究,20xx(12).
[5]沈藝峰,郭曉梅,林濤.CIMA《全球管理會計原則》背景、內容及影響[J].會計研究,20xx(10).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11
一、寫作原則
(1)超前性。在論文選題前,要選擇具有前瞻性的題目,即對我國職能部門制定有關方針、政策時有一定參考價值的論題。
(2)實用性。我們在做論文寫作時切忌空談,切忌重復已過時的東西,要選擇工作中對企業有重大影響的現實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新的見解。
(3)時間性。特別提醒撰寫會計方面論文的同學,由于20xx年財政部頒布了現行會計制度,因此,我們在進行論文寫作時要注意參考20xx年以后刊物發表的文章。如:寫會計信息失真方面的文章同學注意。自從現行制度頒布后,從制度層面已將會計信息造假問題杜絕了,建議這方面的論題就不要再選了。
(4)觀點正確。論文寫作時,其觀點不要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規定相違背。
(5)論題要嚴格限定在會計、財務、審計和會計電算化方面;或寫財務會計專業與其他學科交叉方面的論題。如:“稅收籌劃對企業理財活動的影響”等。其主旨必須體現出財務會計專業的內容,否則就離題了。
二、構思
1、選題
(1)不是所有刊物發表的題目都適合我們寫。因為會計專業本科論文完成字數要求在8000至10000字之間,而有些發表的論文題目寫作字數達不到我們規定字數要求,故并不適合我們選用。
(2)若寫與會計專業實踐相結合方面論文時,要突出所學財務會計專業理論與方法對實際工作的指導作用。離開這一指導作用,論文將變成調查報告或工作總結。
(3)要注意審題。有的同學為了追求題目新穎,確定題目時,出現了自相矛盾的情況。如:有的同學把題目定為“企業內部控制機制創新”。我們知道,對于企業內部控制問題有關部門沒有出臺完整的規定,該題屬于探討性問題,更無從在此基礎上創新了。
(4)論題要有探討價值。論文的寫作要以建立和完善相關規定或解決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中面臨的重大問題為對象,如:“淺談我國的財務分布報告”。該題針對我國現行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不夠完善的地方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建設性意見,對職能部門進一步完善《企業財務分布報告》征求意見稿有一定參考價值。相反,有一些同學《關于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加強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這類題目寫起來很空,又沒有實際內容。因此,建議同學們不要選擇這些題目作為論文來寫。
2、寫作過程
一旦確定題目后,就要開始寫作了,寫作的時候要注意:
第一,確定題目;圍繞題目搜集有關資料;第三,對相關資料進行篩選;第四,根據篩選后的'資料確定論文提綱,在提綱中把自己的觀點融入其中;第五,依據詳細提綱開始論文寫作。
同學們在收集資料時,可以到北京圖書館查找一下刊物:《會計研究》、《財務與會計》、《財務與會計導刊》、《財會通訊》、《財會月刊》、《中國農業會計》、《現代會計》、《天津財會》等,還可以參考各財經院校學報有關財務會計方面的文章。
三、應注意的問題
(1)題目和內容要一致。如:有的同學在寫“試論企業內部控制”一題時,夾雜了許多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的內容,表現出題目與內容相脫節,從而消弱了主題。
(2)論文結構要嚴謹。論文提綱確定后,要看看其結構是否合理。舉例說明:“試論審計風險的控制與防范”的一般結構應為:
審計風險的定義。進行各國審計風險定義比較,通過比較得出結論;審計風險的特征。對特征進行詳細說明;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對審計風險產生的原因進行逐項分析;審計風險的控制。主要把控制審計風險的步驟寫出來;審計風險的防范。把防范的主要措施寫出來。舉例:例如,在防范審計風險方面,現行會計制度中那些不夠規范的方面還需改進,怎樣改進。國際上成功范例給我們的啟示。
(3)文章內容要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4)論文寫作要能夠反映出當前我國財務會計領域關注的問題,要看近幾年的相關刊物。
(5)語言精煉,文筆流暢,標點正確。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12
淺談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問題及應對策略
摘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快,與此同時,企業的發展也隨之不斷改革與進步。不同企業的發展也都力爭上游,經濟的發展促使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導致企業之間的競爭在不斷加劇。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由于現在企業內部的會計成本核算不夠完善,給企業的財務工作以及相關經營活動開展帶來一系列問題。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現代企業應該根據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狀況分析問題并找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同時也要重視企業會計成本核算而使其得到完善,從而進一步促進現代企業的發展。
關鍵詞:現代企業;會計;成本核算;解決方法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之間的市場競爭在不斷加劇,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很好的成績,對于加強企業管理中企業會計成本核算規范化的實施是很有必要的。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由于市場競爭比較激烈,企業會計成本核算規范化以及透明化起著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企業必須加強企業會計成本的核算,從而減少企業的資金支出以及成本預算,同時也為企業在經營方面減少一定的風險與損失,最終達到企業的正常經營與運作,才能順應企業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現代企業不僅要完善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找出實際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方法,從而提高我國現代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工作質量與效率;還要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重視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規范化,并且完善企業現代化控制標準,制定完整的管理體系而使現代企業的會計成本核算不斷完善,同時加強現代企業的監管能力與執行能力,跟上市場經濟的發展,從而改善我國現代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發展狀況,縮小與發達國家的企業發展差距。
一、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重要意義
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對于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能保證企業產品生產的正常運作,而且還能減少企業投入資金的數量,減少一定的企業經營風險。由于我國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企業要加強現代企業會計成本核算中企業規范化及全面化管理的實施,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從而企業能夠適應市場的發展需求。現代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發展,必須打破傳統職能的約束,制定詳細的企業目標及會計成本核算規劃,同時也注重企業內部的會計成本核算體系,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是對企業在經營過程中一切資金的支出的成本的統計與計算,同時能及時反饋企業運營和生產,對于企業的發展和規劃具有積極的影響。企業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其成果與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提高有著緊密的聯系。企業會計成本核算不僅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還能提升企業管理工作水平,其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更好的會計成本核算不僅需要企業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提高,并且還要使會計人員自身的綜合能力不斷提高。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結果,能讓管理人員對企業的發展進行更好的把握,同時也能大大的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又鍛煉了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
二、現代企業會計成本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相關管理人員意識不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的高低有著密切的聯系。目前,企業的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不足,對會計成本核算工作不夠重視,從而無法從真正意義上做到有利于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管理,對于會計成本核算的認知具有一定偏差。同時企業如果不注重會計成本核算的管理,不僅會使企業會計成本核算體制不完善,還會影響工作人員對后續的財務工作以及相關核算活動的展開。由于企業相關人員管理意識不足,使得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內容不夠科學合理,如信息不全面、人工費不精確等,這樣必然會阻礙企業的發展。因此,企業應該讓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內容完整以及合理,并能發揮其重要性,促進企業的健康及可持續發展。
(二)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方法存在問題目前,企業的發展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而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企業所經營的項目也在不斷的擴大,這時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對于企業管理多項目共同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但是我國企業出現一種現象,就是企業在不斷發展,企業項目在不斷增多,可是企業會計成本核算方法卻一成不變,仍然采用舊方法運用在企業管理中,其傳統的核算方法跟不上企業發展的腳步,影響著企業的發展。另外,一些企業所使用的會計成本核算的具體操作方法不規范,導致一些核算結果不能真實的反映實際情況,不利于實現企業的發展宏圖。
(三)企業成本核算不夠科學合理
企業經營的資源配置不當以及經濟優勢和資源優勢無法發揮其作用,都是因為企業成本核算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實施。由于企業對會計成本不合理的核算,再加上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內容不完整,根本無法發揮會計成本核算對促進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會計人員是企業成本核算的執行者,應該具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和認真的工作態度,才能使收集的會計信息內容詳細完整,同時具有準確的`預判能力,從而使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在內容上既科學又合理,促進企業的經營與發展。
(四)企業會計從業人員專業素質較低在部分企業中,企業會計從事人員的專業素質較低,在工作過程中不能有效進行會計成本核算,容易造成企業成本的增加,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會計從事人員的專業素質對于企業的發展重中之重,具有專業素質的人才不僅能高效的進行產品成本核算,而且其綜合能力能減少工作中的失誤率,為企業帶來更高的經濟效益。但是,目前我國企業中的會計從事優秀人才還比較匱乏,需要企業提出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從而提升企業工作人員的工作水平,促進企業的穩定快速發展。
三、改善現代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問題的解決方法
(一)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的核算意識
企業管理者在現代企業會計成本核算中發揮著重要的領導作用,管理者在企業中決策權利較大,他的正確指導方向以及認真的工作態度,直接影響企業的發展。在企業中,一個好的領導不僅能促進企業的發展,還能帶動企業員工對工作的積極性以及認真對待工作。因此,企業應該重點培養管理者對會計成本核算概念的理解與認知,從而使管理者重視會計成本核算工作,從而加強對部門員工的管理。同時也能領導各部門工作人員,讓他們堅守在自己的崗位,認真對待工作,從而促進會計成本核算的科學運行。
(二)加強審核檢查與監督
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檢查與監督對于企業的發展是很重要的,企業應該不斷加強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檢查和監督,使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不斷的提高,增加會計人員的工作熱情。企業應該完善企業內部的監督機構,適時審查,以防在核算中會計人員的核算失誤發生,不斷提高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管理效果。企業應該建立健全的會計成本核算監督機制,使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得到更好的監管。企業要設立專業的人工考察部門,從而工作人員在進行成本核算的過程中受到監督而使工作人員能夠認真對待工作,使工作效率提高。
(三)不斷完善會計成本核算的內容與制度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企業制度的制定,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完善的制度,那么一定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在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問題上,要做到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內容既科學又合理,會計人員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從而豐富會計成本核算的內容,減少工作中不必要的失誤。同時企業也要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能夠合理的完成會計成本核算,降低企業的產品成本支出,有利于企業的健康穩定的發展。
(四)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
在企業的發展中,企業員工的專業素質及工作態度很重要。因此,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優秀的會計成本核算人才之間的共同努力。會計從業人員不僅要學習新知識,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要遵循企業的管理制度,做好本分工作。企業在培養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時,不僅要增加員工的工作興趣,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也要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四、結語
總而言之,企業會計成本核算在企業的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企業不僅要增加企業管理人員的會計成本核算意識和不斷完善會計成本核算內容,還要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同時提高企業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從而提高現代企業的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梅玉茹.企業會計成本的核算與控制研究[J].財經界(學術版),20xx(01).
[2]范紅麗.當前企業會計成本核算的桎梏與突破[J].知識經濟,20xx(02).
[3]王海英.完善企業成本核算工作的幾點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xx(11).
[4]梁欣然.企業成本核算問題及改進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xx(15).
[5]胡春艷.現階段企業成本核算改革的必要性探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xx(25).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13
中專會計電算法教學是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在會計工作實踐中必不可少,必須學好記牢。根據會計崗位職責要求,在學習過程中必須有針對性地結合會計電算化工作實際,多接觸具體案例,反復練習,熟能生巧,只有這樣,當走上實際工作崗位時就能迅速掌握其工作要領,在會計電算化崗位上做出成績。
一、案例教學效果
案例教學是當前中專層次的學校會計專業普遍推行的一種教學模式。會計電算課堂教學內容不僅涵蓋會計軟件的熟練應用,同時也涉及到單位日常賬務的處理過程。當開展案例教學時,如講《會計電算化》時,精心設計課件著重通過整套的實務例題帶領學生系統地學習電算化中的整個總賬模塊、固定資產模塊、工資模塊、購銷存模塊、UFO報表。案例教學時采用的電算化實訓題,要求學生多練習手工做賬,練習獨立完成整套賬的分錄及報表制作,案例教學可使學生清楚做賬前及對整套賬的賬務流程清晰,有效地聯系手工賬與電算化之間的程序差別,教會學生手工實訓和與電算化實訓有無縫銜接。大多數中專學校之所以采取的會計案例教學法,不僅重視理論教學環節,而且重視實踐教學的各個部分。采用案例教學方法,讓學生體會“實戰”的感覺,激發學生對會計電算化開展思考和動手等實際操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充分調自身學習的積極性,善于思維、勇于實踐。采取電算化會計案例教學模式,學生可以體會到擔任不同操作員,全程完成一套賬的任務的成就感。不僅可以磨煉學生之間的分協作能力,還可以鍛練同學們的團隊精神。
二、案例教學結合崗位實際
會計電算化教學應多采用案例開展教學活動。案例教學應再現用計算機替換手工做賬事例。如在案例教學課件中應設置會計軟件的演示、模塊操作兩個模塊,演示操作是對課程中有關軟件操作要點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利用計算機的虛擬特性,演示系統原始狀況的設置、總賬模塊的設置。案例教學為學生創造更多的真實的實驗機會,能親身感受實例教學帶來的'真實學習過程。學生通過實例體驗和親身經歷上機操作實踐,不僅能加深學生會計電算化學習效果,實例教學對學生產生的印象十分深刻。能很好地讓學生掌握會計電算化知識和技能。
以下以東莞大華有限公司財會運行中20xx年1月份會計電算化案例開展教學活動,具體數據受篇幅的限制明細本文未列,但是其全部詳細資料發放到每一個學生手中。介紹:(1)系統管理:1)增加操作員;2)建賬;3)編碼方案;4)操作員權限。(2)系統初始化:1)部門檔案;2)職員檔案;3)客戶分類;4)客戶檔案;5)供應商分類;6)供應商檔案;7)外幣種類;8)結算方式;9)會計科目及初期余額;10)憑證類別;11)應收賬款初余額明細;12)其他應收款初余額明細;13)應付賬款期初余額明細。(3)日常工作:企業1月份經濟及會計分錄如下(由蘇念奴制):1)20xx年1月5日業務;2)20xx年1月10日經濟業務;3)20xx年1月16日發生的經濟業務;4)20xx年1月31日經濟業務。
三、結合崗位教學須常態化
中專學校財會專業學生學習會計電算化知識,目標就是將來在走上會計電算化崗位并勝任該崗位工作。這實現這一目標,財會專業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就必須明確專業學習方向,提前在校學好并掌握會計電算知識。為了達到這一學習目標,課任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將來工作崗位的實際,準備足夠的會計電算化教學案例,為正常開展會計電算化課堂教學準備素材。教師必須清楚讓每一名學生熟練掌握會計電算化相關技術技能,是每名中專財會專業學生不二選擇。正因為如此,學校要為財會專業學生將來的就業和專業工作出路進行謀劃工作。要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尋找如何結合崗位工作實際,強化中專學生會計電算化實踐操作能力的訓練的案例教學活動。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制訂科學計劃,為學生提供相當長的實習機會到企業財務部開展實習和見習活動,完成實習和見習計劃任務。二是在校建立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室,將現實中的企業財務工作模塊設計成實驗演示課件,供學生練習使用。
1.課堂教學離不開案例。課任教師應根據中專會計專業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內容和目的精選一批典型的教學案例,成功的案例積累必是課任教師親自參加社會上具體單位的實際會計工作經歷所總結出來的符合社會實際的教學案,同時課任教師還可以搜集各方面的資料完備課堂所需要的各種形式的教學課件。課任教師也可以借鑒其他學校和相關教師成功的經驗,歸納出課任教師自身具有特色的案例。
2.會計電算化案例同樣需要應用現代教學技術多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教室來開展會計電算化教學。因為只有在多媒體教室才能更好地應用聲、光、電和銀幕來充分展示會計電算化整個運行過程。教師所采用的多種教學手段所要達到的目標就是要從全方位,沖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形象生動地演示各種會計電算化實用軟件的操作過程及方法,從而大大提高教學效果。
3.創造條件讓學在實驗室上機練習的課時數增加。課任教師必須為學生在實驗室上機練習做好相關內容的講解工作。在學生模擬練習時盡可能按排足夠的指導教師,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單獨經歷一套或幾套會計資料從原始的會計憑證的錄入、過賬直至報表的產生整個流程。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全面地掌握會計軟件在實際應用時的操作方法,為將來掌握更多的會計軟件的使用方法積累經驗。這就是會計工作崗前針對性強的仿真演練。
4.隨著科學技術發展不斷深入,目前出售的會計電算化軟件都帶有具體的內容說明、操作方法的現場演示、疑難解答等幫助性的輔助文件,基于現代都普遍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的學生很容易通過自學就可以完全掌握其相關核心技術。為學生崗前訓練提供了可能,即使以后走上工作崗位也不缺其能力。
5.會計電算化應用考試必須通過上機考試,在籌劃會計電算化考試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從內容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實際操作能力全面規劃,以保證每位學生都能通過會計電算化考試最終檢驗從最初的初始化到憑證的錄入到報表的生成整個過程,以此來檢測教師課堂教學效果是否理想。
四、結語
會計電算化已經成為企業會計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技能,也是目前中專會計專業必修專業課之一。隨著會計電算化事業的發展對中專會計電算化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結合會計崗位工作的需要培養學生的會計電算化應用技能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中專對會計電算化崗位實踐教學的探索是每一位會計電算化課任教師一項常態化的工作。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14
摘要: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不斷完善與進步,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發展,得到事業單位內部高度的重視與關注。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實施,可以增強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制度的規范性與合理性。本文主要針對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中的問題展開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幾點針對性的建議與措施,以供相關人士的借鑒。
關鍵詞: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建議;研究
目前,事業單位以往傳統的會計制度很難順應會計核算的發展趨勢,要想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制度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就必須要進行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促進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穩定發展。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是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工作新的突破和進展,在事業單位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為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注入了嶄新的生機與活力。
一、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一)有利于規范和統一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目前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會計核算和財務信息中較不協調、統一,使各行業會計之間的會計信息嚴重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大大加劇了各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報表的難度性,甚至影響到了日后合并報表的編制工作。因此,實施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是事業單位發展建設的必然趨勢。
(二)有利于強化事業單位會計理論的全面性
目前事業單位并沒有過多的在會計信息經濟特征和質量要求上進行過多得闡述,會計理論的制定較為狹隘,使會計核算的權責發生制尚未形成[1]。因此,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實施,對理論體系方面進行了細致的`研究與深入,增強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合理性。
二、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一)新事業單位與一般的盈利機構有所不同,需要一段時間才能體現出既有的業績來
新事業單位與一般企業有著本質上的區別,特別在預算和經費管理上。基于財務部門的角度來分析,缺少制定科學完善的財務管理計劃來作為約束自身工作行為的規范準則,在發生重大問題時難免有些猝不及防。此外,在經費處理方面,鋪張浪現象時常發生,在核算過程中呈現出一種流水化的發展趨勢,只是簡單地進行處理。
(二)新事業單位內部缺少完善的財務管理系統
新事業單位內部各個部門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有所欠缺,甚至存在著一些非法競爭行為,主要是由于新事業單位缺少有效地監督與管理所導致的。而且一些新事業單位管理者很難發揮出自身的領導和示范作用,以權謀私的現象時常發生,以往傳統的財務管理觀念較為根深蒂固。與此同時,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對新事業單位內部的會計工作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如果會計人員的思想素質一直得不到有效地提升,就會在某種程度上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新事業單位尚未能認識到會計制度改革的重要性[2],相關制度的執行力度較差,內部財務管理系統的完善性有待于進一步提升。
(三)新事業單位資金尚未得到有效地利用
會計信息是財務工作的前提條件,財務管理作為新事業單位管理中的重要構成部分。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資產管理人員對于財務賬本信息存在著較為明顯的誤區,很難就財務賬本信息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指導性意見,進而造成資金無法得以最充分地利用與配置。而且一些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有待于進一步提升,對于一些徇私舞弊、謀取私利的現象必須及時得到遏制,以免對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造成更大的威脅。
(四)新事業單位缺少高度的財務內控觀念
在以往傳統的事業單位發展中,過于注重發展速度,使財務管理很難跟上發展腳步,造成了嚴重的失衡現象,并沒有認識到會計執行對于事業單位的重大意義。在新事業單位管理制度上,一些工作人員缺少高度的財務觀念,很難朝著制度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同時,一些財務人員存在著“一兼多職”的現象,造成了極大的工作壓力,財務人員也就很難專心參與其中,進而引發了財務管理問題上的安全隱患。
三、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優化措施
(一)加強交流與協作,推動資源信息的共享
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必須要符合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發展趨勢,滿足于新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對于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極大地促進作用。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中,新事業單位各個部門必須要加強合作與溝通,盡可能地減少決策上的失誤性,要讓資源得到最大效益的發揮,進而完善新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計劃。與此同時,在相互交流與協作的過程中,可以使各個部門做到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避免出現以權謀私現象的發生,為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構建良好的氛圍,進而促進新事業單位的穩定發展。
(二)健全新事業單位各項監督機制的形成,促進工作效率的提升
將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結合在一起,可以為管理機制提供強有力的理論依據,推動工作人員工作效率的提升。一些管理人員要適度摒棄以往傳統的管理思想,根據新事業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出較為完善的管理計劃。在監督機制過程中,要進一步強化工作人員的憂患觀念,鞏固自身的管理技能,更好地適應于新事業單位的發展需求。
(三)制度配套可行的信息管理系統
在科學技術的重大推動力之下,現代化技術地應用領域越來越廣泛,新事業單位必須要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系統。良好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可以促進各個部門之間溝通交流模式的形成,還可以實現資源的最合理化配置與利用,穩步提升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工作效率。使財務人員可以充分地掌握財務信息,為新事業單位信息管理系統的建立奠定堅實的基礎。
(四)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養
新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人員良好的綜合素質是促進財務會計制度改革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財務內控管理人員必須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與技能素養,樹立明確的崗位意識,善于履行自身的權利與義務。在財務管理過程中,要有最飽滿的精神狀態,要樹立濃厚的職業道德意識,致力于維護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整體利益中。因此,在新事業單位招聘人才時,要開展全方位、多角度領域地考核,適度提高招聘門檻,待培訓期考核期滿以后,再安排正式地上崗就職工作,進而充分發揮出新事業單位財務內控管理的積極作用。此外,新事業單位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與財務工作質量與水平有著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關系,可以有效提升財務工作的專業化程度,提供出最真實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更好地服務于新事業單位的會計制度改革。
(五)創新和優化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1.堅持全發生制核算原則在新制度改革中,一些事業單位的收支業務可以利用權責發生制進行核算,可以穩定提升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將經營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中。2.合理運用資產折舊與攤銷方法[3]在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中,可以引用資產折舊與攤銷方法,使用“非流動性”科目合理分析并記錄資產折舊與攤銷的實際情況,不斷細化資產管理,增強虧損及數據信息的真實性與有效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實施勢在必行,可以使事業單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立于不敗之地,進一步鞏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與市場影響力。因此,新事業單位要充分認識到會計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從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出發,提高對于會計制度改革的重視程度,不斷制定完善的財務內部監督管理系統,加大監督與控制力度,促進資金的優化利用與配置,不斷規范自身的財務管理計劃;同時,一些財務工作人員要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更好地為會計制度改革服務,進而實現新事業單位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求。
參考文獻:
[1]彭凌云,王秀霞.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改革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策略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xx(09):61-62.
[2]霍錦秀.從財政管理視角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xx(06):187-188.
[3]莫豫玲.淺析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內容的變化和創新[J].時代金融,20xx(17):229+233.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15
一、造成金融會計風險的原因
金融會計所引發的風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金融機構或企業內部制度不夠完善,而因為管理模式導致的金融會計風向的原因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一)會計自身素質較低
會計是掌握企業經濟活動命脈的關鍵人員,而金融機構或企業對于會計風險的防范和化解首要是針對會計人員的考核。由于會計人員在工作之中并沒有認識到微小的失職將會為企業或金融機構帶來巨大的損失,嚴重的情況下,企業會損失大量資金,從而導致難以維持正常企業運轉,最終結果自然是宣告破產解體。
(二)內部會計制度存在缺陷
在跟隨時代腳步發展的同時,企業在管理制度上相應進行創新改革,會計這一工作崗位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重要。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還有部分企業會計制度的建設沒有緊跟時代步伐,管理模式依舊是以往的制度方法。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促進了會計風險的產生,制度的不完善必然造成企業或金融機構蒙受巨大的損失。
二、會計風險的防范化解
(一)改善會計整體素質
在企業的市場經濟活動中,會計的突出作用顯而易見。在一些企業中往往存在著企業會計失真的情況,會計人員基本素質不夠專業,難以勝任會計的工作需要,由此看來對于會計素質的提升是推動企業發展刻不容緩的必然選擇。
(二)完善會計監督制度
在企業的經濟發展中,隨著時代的進步相應的會計制度也需要推陳出新,以嶄新的姿態來滿足企業的會計需求,建立相應的會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對會計人員的行為有一定的約束力,促使會計人員對會計工作有明確的認知。同時在對會計制度的完善改進過程中,還應該加強對會計的監督工作,對于金融會計監督過程中屢次出現的.不良影響,這就需要在上層領導階級的帶領下,員工和領導階級共同來建立完善監督體系,合作建立的監督體系體現了內部的凝聚力,從根本上有效的規避風險,同時在風險來臨之時找出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
三、結論
從上述中可以看出,企業或者金融機構的會計工作的重要性,在金融會計風險的防范和化解道路中,需要領導階級和所有員工共同努力,相應會計人員需要具有專業的技能素質,有足夠能力勝任會計工作,同時應該立足于實際生活,對其不斷創新改革,跟隨企業發展而推陳出新,以求進一步蔣會計所產生的風險消滅于萌芽之中,為企業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內部基礎。
作者:王慎濤 單位:中國建設銀行青島分行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05-15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10-15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提綱12-20
函授會計專業畢業論文11-29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02-12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格式12-12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精選10篇)02-15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精選12篇)03-12
函授大專會計專業畢業論文05-24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致謝信范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