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制度論文精選15篇
現如今,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制度,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范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這些規則蘊含著社會的價值,其運行表彰著一個社會的秩序。我們該怎么擬定制度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會計制度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會計制度論文1
摘要:社會經濟發展迅猛,行政事業單位傳統的會計制度儼然無法適應新時代職能轉變等各項要求。會計制度改革不僅是形勢發展的必然,更是行政事業單位轉型的根本。實際上會計制度改革難度較大,主要體現在會計目標、核算基礎、會計科目及會計人員專業素質等方面,對此積極采取針對性的整改措施,促使現代會計制度穩定發展尤為關鍵。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問題;對策
在當前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唯有不斷創新管理才能緊跟社會經濟發展步伐,會計制度改革直接關乎其監督與協調職能發揮的程度。會計制度體系煩瑣,全面深化改革難度較大,還需加強改革問題分析與整改。
一、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的意義
行政事業單位既要履行政事業單位提供社會服務等各項義務,更要實踐行政事業單位的行政管理職能,為充分發揮其公共服務作用,需不斷強化內部改革。但單位會計制度在改革過程中,收付制度、會計報表等方面的問題逐漸顯現,對單位發展形成不同程度的阻礙,若處理不到位,直接增加單位損失,對此會計制度改革意義重大。
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會計核算基礎不能反映真實情況
收付實現制仍是主要會計制度核算基礎,在反映會計信息真實度方面并不合理,常導致信息失真。基于單位收入、支出核算角度分析,各個核算時間段里的上下期收入與支出,實際核算會將歸為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核算后的會計信息并不能充分說明實際資金流動情況,與此同時導致同期收支配比失衡。基于單位投資角度分析,單位較長周期投資比重大,資本性支出,圍繞收付實現制核算基礎,核算資本性支出,常與一般性支出一起核算,兩者混淆會被監管部門認為單位國資不規范、不透明操作。
2.會計目標模糊
會計核算結果可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判斷依據,為滿足上級監督管理單位等信息利用者,對財務信息的高標準利用,行政事業單位首要是明確會計目標以及各項會計信息規定,實現規范會計核算,確保會計信息利用價值。但實際上,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目標并不明確,各項信息規定籠統,對信息利用者界定范疇狹窄,在會計報告中體現的會計信息失真且少量,并不能切實反映單位財務運作真實狀況。另外會計目標模糊,當單位財務出現問題時,未在第一時間進行責任劃分,不利于監督部門審核、監管等工作的有序開展。
3.會計報告與科目設置不合理
行政事業單位在設置會計科目時,內容不完全符合本單位的發展實際情況。鑒于行政事業單位種類繁多,存在預算管理差異化,各單位科目多樣化,導致科目設置不規范。會計科目設置混亂現象普遍,導致會計信息失真。與各行政事業單位未完全按照現金流、業務特征及科目情況科學設置會計科目有關。在會計報告方面,單位財務管理報告形式化現象普遍。為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要求行政事業單位以會計報告的形式將財務管理情況公之于眾,實現透明化、規范化財務操作,會計報告也直接體現單位自身的財務管理水平、重視程度等。但實際上,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報告問題重重并不嚴謹,在會計報告內僅體現了收入信息,對其他會計項目未準確表示,如負債、支出等現金流量情況,導致單位財務情況含糊,不利于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不難看出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告體系的弊端,主要在于報告目標偏向于調控服務、經濟宏觀管理;而人力資源價值、預測信息等信息缺乏;財務報告體系中歷史信息比例大,單位的發展前景等信息排除;報告體系滯后性嚴重,主要是圍繞會計分期假設制定的報表,與未來財務信息關聯性不大。
4.會計人員專業素養問題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在選拔會計人員時,招聘門檻低,部分工作人員非會計專業畢業,完成會計業務吃力,未能很好地勝任此類工作。其次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者年齡差異大,思想維度多元化,甚至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員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證。同時單位不注重會計工作者的再教育,導致工作人員思想覺悟不高,工作多為形式化。甚至部分會計人員出現嚴重的業務操作失誤,不規范操作也是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縱容。最后行政事業單位在制度方面不完善,缺乏完善的`會計監督機制,部分會計法律規定不健全,導致會計部門不能有效發揮監督與管理職能。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內動力不足,重視程度不高,不利于現代會計業務開展。
三、解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問題的對策
1.優化會計核算基礎
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必須適應形勢深化改革,在問題面前堅持走規范改革路子,一改當前會計工作混亂狀態,切實夯實會計核算基礎,優化會計核算體系,使其在明確預算執行情況的同時,更能真實體現單位業務活動、財務質量、現金流量等方面的內容。確保會計信息在報表中真實反映,并被信息使用者高效利用,為決策者提供判斷依據。行政事業單位優化改革會計制度時,必須優化收付實現制。會計核算基礎轉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摸索前進。在實際工作中,除財政撥款專項活動外的業務,都可采取權責發生制,根據實際情況轉變會計核算基礎。為確保改革后的會計核算體系更符合實際情況,可在試點單位使用權責發生制,再將該種會計核算基礎逐步拓展。基于政府專項采購會計核算工作,需積極完善相關采購管理標準、制度,優化招標程序,實現投標單位的透明化、規范化操作。
2.會計目標合理定位
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目標,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以新形勢經濟變化為基礎明確定位會計目標。會計目標內容應考慮到自身核算目標的同時,還要包含決策者、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便利性,對單位發展全方位需求綜合考量。上級監督機構與行政事業單位間相互聯系,也是后者的主要會計信息使用者。前者審核后者會計信息的同時,會依法對資金運作等方面情況展開全面審查。會計目標定位作用較大,不僅是單位運營狀況的體現,更是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象征。重新定位目標,是協調單位利益、確保會計信息質量及提升會計監督水平的必然。對此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改革,要加強重視對會計目標的準確定位,繼而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及市場競爭力。
3.完善會計科目與財務報告體系
隨著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的不斷改革,會計制度相關條例也逐漸完善優化。在信息化時代,財政部也不斷優化《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范條例,增加了撥出專款、專款支出、成本費用、銷售稅金結轉等幾項規范,優化了會計科目體系。轉變會計制度也必須圍繞新《制度》要求規范改革,不斷優化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科目及資產核算內容。將以往通過暫付款核算資產內容,劃分為應收、預付賬款以及其他應收款項,相應地將暫存款分為應付、長期應付款以及其他應付款項,并將應付政府補貼以及應繳稅款等科目歸類到負債核算內容。唯有更新會計科目,才能不斷推動會計制度深入改革。更新財務報告體系,可以更好地反映財務報告信息質量。財務報告是單位對外信息交流、信息披露的重要載體,在資源配置、優化資本市場等方面意義重大。在解決財務報告體系報告目標偏離實際、信息披露不完善、滯后性等局限性問題時,必須圍繞貫徹落實財務會計改革、表內優先、滿足需求、有效披露、成本效益等原則。改革的方向在于夯實財務報告模式基礎、優化三大財務報表報告內容、規范披露會計信息、更新報告模式等。編制財務報告時,優化財務分析指標,強化分析行政事業單位實際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修改財務報告,使其財務報告體系更加優化。財務報告體系主要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錄及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行業競爭風險加劇等因素使財務報告體系逐漸落后,對此必須積極借助信息技術,實時獲取有效信息,借助多媒體直觀地表達會計信息,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更多的便利。在實際工作中,還需注重提升表外信息、預測性信息、分部信息內容的豐富性,注重對現金流量表、多種計量屬性對共存財務報告體系的突出作用,繼而促使會計制度可持續發展,實現行政事業單位利益最大化。
4.完善規章制度并優化會計人員素養
首先與各個高校合作,專門培養高素質會計人才,提高選拔標準,提高入行門檻,并優化職員薪資待遇,強化會計人員歸屬感。其次注重對會計人員的培訓、再教育工作,定期舉辦會計業務交流會,鼓勵財會人員參與、交流與經驗分享。定期考核財會人員專業知識,并鼓勵其參與各項活動。作為財會人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為給職員樹立良好的三觀,必須注重道德品質再教育工作,幫助其樹立廉潔公正、愛崗敬業工作氛圍。積極采取獎懲機制,鼓勵工作人員間互相監督、舉報,繼而確保財會人員規范工作,盡可能避免舞弊等不良情況發生。最后完善各項會計制度法律法規。鑒于不同單位會計制度的差異性,行政事業單位在制定各項制度規范時,必須圍繞單位實際,充分采取群眾意見,確保各項制度的實用性、可靠性。提升內部控制制度的地位,強化建設會計制度、內控制度等,堅持圍繞《會計法》制定各項會計管理機制,規范會計核算等業務展開。強化各項制度的執行力,重點對成本控制等制度實踐內部控制。注重內部審計,加強內控、外圍監督,確保各經濟活動有序、規范展開。新會計制度在會計科目、財務報告體系以及會計核算體系等方面都已經實現了優化,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但作為財會人員,應當未雨綢繆,從行政事業單位發展、會計問題實際出發,不斷反饋會計制度創新意見,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傅小韻.新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研究.時代金融,20xx(2).
2.許潔.淺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經濟管理:文摘版,20xx(4).
會計制度論文2
一、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會計制度的發展歷程
(一)執行獨立的事業單位性質會計制階段
隨著改革開放的實行,在1980年時,我國對財務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要求水利單位做到自負盈虧,合理收取水費。也就是說水利管理單位不再受政府管轄,自己收入多少就支出多少,政府不再予以補貼。1981年,為了進一步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財政工作,又出臺了《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會計制度》對該單位的財務工作進行了詳細的規定,要求按制度辦事。
(二)執行獨立的生產性事業單位性質的會計制度階段
改革開放后,我國的經濟一直處于高速發展狀態,以前的水利工程管理會計制度已漸漸不能適應其發展,在1992年時,政府頒布了新的法律條例《企業財務通財》和《企業會計準財》。在這條例中明確規定了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施行企業化管理。我國對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從古代一直存在,經過數千年不斷的改進,一直保持著與時俱進,銳意創新的態度,但仍然還有許多不足之處需要加以改進。
二、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會計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當前,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并將長期處于初級階段,我國仍然是傳統農業大國,改革開放雖然促進了經濟的飛速發展,但也仍然存在許多轉型期矛盾,早在1985年再次頒布了《水利工程水費核訂、計收和管理辦法》,在這個制度中規定水管單位要實行經費包干和經營承包責任制。1987年又出臺了《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財務管理辦法》,對水費電費以及各種必要的收支經費管理做出規定和補充了以前制度的不足,雖然這時候該單位的性質仍然是事業單位,但是已經逐漸在向企業化管理過渡了,其中也包括水利工程管理的會計管理制度。在此主要介紹以下必要性:第一,先進行我國財政本身的改革入手,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會計制度在很多地方與國家財政體制的改革能夠更好的結合,進一步建立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會計制度,這是必要的手段,在財政改革階段,分別從部門預算、國庫集中管理以及政府采購多個方面入手,從根本實施改革,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在這些改革變化中影響深遠,一般在算術時最容易體現,并且要按照水管單位報表調節,這樣財政報表的真實度、可靠性才有所保障。第二,在水管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方面展開分析,尤其是分級管理方面,根據不同的水管單位在收益產生動態變化的情況下對財務政策展開調節,但是方法不具有靈活性,導致水管單位資金累計環節、抵抗風險能力較為不足,會計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第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的財務會計制度建設是在企業財會制度的前提下展開,對收入、成本核算以及折舊等方面所出現的問題較多。
三、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建議
雖然我國在對水利工程單位進行管理時一直堅持與時俱進,銳意創新,但是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體制的改革對水管單位的制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對現行的會計制度進行改革,水管單位的性質包括純公益性水管單位、準公益性水管單位兩種,不同性質的水管單位,應該根據其發展特點制定不同的會計政策。
(一)努力建設純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針對純公益性水管單位,應該根據我國在1994年頒發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財務制度》或《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會計制度》來進行革新。可以采用和事業單位相同的會計管理制度,對水利工程管理會計制度進行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清產核資與資產評估
在對資產進行審核和評估時評估的內容主要有流動資產、有形無形資產、固定資產及負債金額,投資金額等。只有了解該單位資金流動和配置才能制定合理的會計制度。假設12月31日并不是水管單位清產核資與資產評估的時間,也許在收支轉換上有問題;如是經營性收支,在展開清產核資與資產評估期間,能劃分到所有者權益科目中,若是財政撥款性收支,針對所有者權益科目清算不能全面,應與“年度財政總決算”聯系在一起,建設一個臨時科目(像“專項支出”類型)在水管單位的資產負債表中,主要是歸納在財政撥款性支出中,再按類別劃分為“事業支出”或“專款支出”。所以,將相應的財政撥款性收入轉入財政補貼收入即可。
2、從《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會計制度》向《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轉變
純公益性水管單位是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主要作用是為人民服務,在進行資金審核和評估時應依據《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而非以前的《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會計制度》。財政撥款是單純的公益性事業單位中的資金來源,固定資產維修養護資金也在其中,計提折舊并不實際性意義。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的固定資產科目已將固定資產凈值納入,同時將固定基金科目在其中建設。原累計折舊金額是為查賬提供參考。畢竟,水利事業與人民生活具有相關性。作為水管單位,應對固定資產的情況有所了解。所以,累計折舊科目應保留。在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納入固定資產科目,將“累計折舊”科目置入其中。在《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會計制度》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中水管單位正在轉化,且實收資本、資本公積、固定基金及事業基金等科目也是其中內容。按《水利工程管理單位會計制度》規程,實際收入資本可能是貨幣資金與固定資產兩類,都是單位注冊資金主要體現。此外,水管單位在建工程中,會計應參照《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處理。工程建設資金情況應與事業賬區分,可兩種賬務分開處理。
(二)努力建設準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掌握經營性質與公益性質的水利工程單位是準公益性水利工程單位,對水、電兩方面展開作用的是經營性質的水利工程單位,在對防水患災害等方面是屬公益性水管單位。所以,單位應將其作為重點劃分明確,水管單位下屬部門應將供水、電作用的經營性部分納入其中,并且對財務展開計算的時候采取企業性獨立核算的方式。在這個背景下,兩種類型單位的界定可按有無建設下屬門作為參考因素。其實水管部門本身就是存在公益色彩,促使財會制度要根據純公益單位性質展開,在最后的核算階段進行明確的劃分。在事業單位轉化階段只是對公益性報表展開轉化,主要方法步驟參考上述所闡述的原理即可。
(三)努力建設企業性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準公益性水管單位中存在自收自支條件的單位是企業性水管單位的主要類型,所以規劃為企業。企業性質的水管單位,不管是運轉還是維修與管理,其資金都是水管單位自行解決,政府無責任扶持。在會計管理中,采取企業性會計制度與財務規財。
會計制度論文3
預算會計作為政府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它在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管理和考核的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國的預算會計是在1950年10月制訂并開始實行的,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經歷了多次修訂和改革,現行的預算會計是在1997年進行重大改革以后,從1998年1月1日開始實行的。
1.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體系的現狀與改革
1.1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體系范圍存在的問題
我國預算會計體系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政府預算對資源的集中程度很髙,分配帶有濃厚的供給制色彩,這就是我國獨有的以預算收支為中心進行核算的預算會計體系。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事業單位會計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出現了許多新的特征,主要有:事業單位除財政撥款外還有自己的事業收人;事業單位雖然以實現社會效益為宗旨,但卻具有一定的經營性,并實行經濟核算;事業單位雖然不提供物質產品,但向社會提供精神產品和勞務,它具有一定的生產性。
1.2國外政府會計體系的借鑒
美國政府的會計體系包括政府及非營利組織。是以與政府相關的各項經濟活動為核算對象,包括:①行政活動,即政府行政機構展開的政務活動;②權益活動,即政府舉辦各種國有企業的活動;③事業活動,即政府舉辦的國有學校、醫院等非營利組織的活動。由此可見美國的政府會計體系比我國預算會計體系適用范圍要寬,還包括了國有企業。
美國的非營利組織會計類似于我國的事業單位會計,非營利組織分為政府舉辦的非營利組織和民間舉辦的非營利組織。政府舉辦的非營利組織是政府的一個組成部門,屬于政府會計體系;而民間舉辦的非營利組織則不屬于政府會計體系。美國將非營利組織區別對待,這種作法值得我們借鑒,當然各國有各國的具體國情,區分的標準當然可以各有不同。
1.3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體系的改革建議
(1)事業單位會計應歸屬于預算會計體系,與行政單位一起合稱“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會計歷來分為營利性會計即企業會計和非營利性會計即預算會計兩大類,事業單位的非營利性性質足以讓事業單位會計歸屬于預算會計體系。
(2)事業單位會計不應再歸屬于預算會計體系,而應與企業會計一起合稱“企事業單位會計”。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根據事業單位也需要“自負盈虧”的事業單位的改革方案,從總體上來說,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指標將越來越重要。企業會計中的諸多一般原則如權責發生制原貝!1,配比原則等也將越來越多地可以適用于事業單位,事業單位會計也逐漸向企業會計靠攏,而不是向預算會計靠攏。
(3)事業單位會計既不應再歸屬于預算會計體系,也不應歸屬于企業會計體系,而應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會計體系。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事業單位以其不以營利為目的而區別于企業,又以其不具有社會管理職能而區別于政府。由此,事業單位會計需要核算的是收支結余而不是利潤,是凈資產而不是所有者權益;與此同時,事業單位會計也需要采用資本保持概念,需要進行成本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基礎。另外,事業單位還存在著眾多不同的行業,例如髙等學校、體育館、電視臺等等。事業單位行業之多及其狀況的復雜性不亞于企業,中國1997年制定發布《事業單位會計準則(試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為滿足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特殊性的需要。
2.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的現狀與改革
2.1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的現狀
建國以來,我國預算會計長期以收付實現制度為會計核算基礎,它充分體現了國家預算管理這個重心。近幾年來,我國以預算管理為中心的`財政制度改革不斷深化,使現行的主要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的預算會計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政府預算管理的要求,而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可以提供更為全面和準確的信息,因此,預算會計運用權責發生制,既是國際上政府會計改革的趨勢,更是適合我國深化財政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
2.2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存在的問題
(1)不完整的事業單位預算會計信息無法為編制部門預算、實行零基預算提供準確的依據。長期以來,我國預算會計只注重財政資金的收支核算,對各單位占用的長期資產關注不夠。例如:行政、事業單位正在建造的基建項目不在單位會計中反映,已人賬的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只在固定資產報廢減少時才在賬簿中按賬面原價注銷,無法反映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虛列了資產的價值,難以為編制預算提供準確的會計信息。
(2)無法進行準確的成本和費用的核算。我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不計提折舊,長期債務不預提利息,對無形資產不確認、不計量或在確認時一次性攤銷等,使得在不同會計期間成本高低懸殊,不能充分反映公共管理的相關成本,不能適應開展績效預算管理的需要。
2.3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基礎的改革我國當前的預算會計核算基礎是收付實現制,另加少量修正的收付實現制、修正的權責發生制的格局。從未來發展看,由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過渡是必然的趨勢。這種轉換在操作上難度很大,但是權責發生制提供的信息量是收付實現制所達不到的。
我國當前還不具備權責發生制實施涉及到的許多基本條件,相對完全的權責發生制的實施可能還有一個相當長的過程。此種情況,我國可以借鑒加拿大的經驗,采取漸進式改革,具體來說,由收付實現制—修正的收付實現制—修正的權責發生制—權責發生制逐步推進。
這期間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的需要,對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采取不同程度的修正。
第一個步驟,可以考慮對以下幾個項目采用權責發生制。
(1)資產方面。對部分金融資產進行權責發生制核算并在資產負債表中反映,非金融(實物)資產只在需要安排支出時才加以反映,但是不進行資本化(即不提折舊、不攤銷)。比如說國債轉貸資金,已經確認但尚未收到的撥款或者補貼等。
(2)負債方面。對那些確認期內已發生,但預計今后期間才會實際收付現金的交易和事項,應采用權責發生制。對于這類應付款項按權責發生制反映。
第二個步驟,為了全面反映政府的資金運動,預算會計應更全面地采用權責發生制。
(1)資產方面。不僅對金融資產全面按照權責發生制反映,對于可確認并可計量的非金融資產也按照權責發生制反映,比如說固定資產,應對其購置成本進行資本化,在實際使用耗費時,按權責發生制原則分攤固定資產成本。具體來說,對于單位各部門運轉過程中所耗費的固定資產成本,通過分期提取折舊的方法予以確認和核算。
(2)負債方面。應對所有可確認、可計量的負債項目按權責發生制反映。
我國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公共財政制度,加強預算管理,逐步引人權責發生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實行權責發生制對數據要求很高,難度也很大,作為發展中國家,當務之急是要摸清家底,結合項目預算時的上報工作,對政府的各類資源進行登記人賬,做好改革的基礎工作,以便在實行權責發生制改革時駕輕就熟,水到渠成。
3.結論
我國現行的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制度是1998年開始正式實施的。本文在研究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核算體系、核算基礎的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基礎上,還借鑒了國外政府會計體系的作法,采用對比分析方法,指出我國預算會計體系的范圍界定的原則。并且,認為我國應借鑒國外的經驗,建立政府會計體系。在預算會計核算基礎改革方面,提出了幾點我國可以借鑒的改革經驗。指出了我國由收付實現制向權責發生制過渡的總體方式是漸進式的設想,并提出轉變的兩個步驟和每個步驟應該轉換的項目。
事業單位預算會計改革是一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不僅需要理論上的不斷豐富和完善,還要求多方面的協調配合,更需要宏觀制度保障。
會計制度論文4
新《醫院會計制度》和《醫院財務制度》在醫療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關鍵時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日趨發展的形勢下出臺了,細讀覺得新制度亮點紛呈,帶來了新的財務管理理念,對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醫院財務管理者面臨新任務,要抓住新機遇,用預算管理、精細化管理、企業化管理、風險管理的理念滲透到日常財務工作中,積極發揮財務管理的作用,推進醫療體制改革進程,促進醫院財務管理上新臺階。
比較舊《醫院會計制度》和《醫院財務制度》,新制度的出臺體現了醫院財務理念的更新,對財務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筆者通過學習研究,認為新制度中體現了五個方面的財務新理念,供大家共同探討。
一、預算管理的理念
預算管理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工具,在舊醫院制度中涉及很少,新制度明確規定,對醫院實行“核定收支、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余按規定使用”的預算管理辦法,并規定地方可結合實際,對有條件的醫院開展“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繳、差額補助、獎懲分明”等多種管理辦法的試點;在明確醫院預算管理總體辦法的基礎上,與財政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相銜接,對醫院預算的編制、執行、決算等各個環節所遵循的方法、原則、程序等作出了詳細規定,并明確了主管部門(或舉辦單位)、財政部門以及醫院等主體在預算管理各環節中的職責。制度具體還要求,部分會計科目要按預算支出功能分類設置明細科目,并據此進行明細核算,并根據外部條件的變化規定了國家和地方可實施不同的預算管理辦法。在一個會計系統中同時容納了預算信息和財務信息,確立了兼顧財務管理和預算管理雙目標、雙基礎的會計模式,是新制度中非常大的亮點。新醫院財會制度強調預算管理與會計核算的勾稽關系,預算管理內容滲入到日常會計核算當中,強化預算約束與管理,將醫院所有收支全部納入預算管理,這就大大強化了預算的約束力,做到了事前控制、執行過程的控制以及事后控制。新制度強調醫院的“公益”屬性對會計核算和監督的需要,醫改的目標是逐步增加對醫院的財政補助,財務管理的目標之一就是通過預算管理加強對財政資金的監督作用。衛生部黨組書記、副部長張茅說:“新制度的實施有利于推動醫院全面加強預算管理,嚴格醫療機構財務管理,規范業務活動,完善運行機制,有利于推動加快公立醫院改革進程。”新制度推行預算管理還有利于充分發揮財務會計部門參與管理和決策的功能,有利于提高醫院成本控制水平,提高其整體資金利用水平,提高醫院財務管理的科學性。
二、精細化管理的理念
新制度引導醫院更重視財務精細化管理,比如對于固定資產及其折舊的核算,能夠幫助醫院更為準確的管理其資產,核算相關的成本;對于預算編制和執行的要求,將積極促使醫院建立起更為有效的預算制定和執行制度;財務報告體系的完善將有利于醫院更全面的了解自身的財務狀況,更科學的進行財務分析,發現財務活動中的問題;新制度重點強化了對成本管理的'要求,對成本管理的目標、成本核算的對象、成本分攤的流程、成本范圍、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等作出了明確規定,細化了醫療成本歸集核算體系,為醫療成本的分攤與核算提供口徑一致、可供驗證的基礎數據。兩部委對醫療機構財務、會計、注冊會計師審計進行了重大改革,一并推出了五項制度,五項制度的同步推出也是深化財政財務管理體制改革、實現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體現。新的醫療體制改革旨在降低全民的醫療負擔,改善民生和提高社會福利水平;其核心是確立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通過提高財政支持力度,優化社會醫療體制,使全民享受到更優質的醫療服務,特別是公立醫院,在這一改革中將發揮主要作用,這就使得醫院財務管理活動的定位發生了變化,即更加注重其公益性,而淡化盈利的重要性,醫院財務管理的重點也將隨之調整,醫院財務管理的重點由創造收入轉向更為重視資金的使用效率,醫院尤其需要加強精細化管理,嚴格控制醫療成本。精細化管理將滲透到會計核算、預算管理、資產管理、成本核算等各個環節,使財務管理過程更科學嚴謹,管理成效更顯著。
三、企業化管理的理念
醫院財務管理一直被界定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模式下,新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打破這種慣性思維,給財務管理注入新的理念。新制度中要求,三級醫院須設總會計師,總會計師是醫院行政領導成員,協助醫院院長工作,直接對醫院院長負責;總會計師組織領導本醫院的財務管理、成本管理、預算管理、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等方面的工作,參與本醫院重要經濟問題的分析和決策,此項制度與現代企業制度銜接,改變了一貫只注重醫院創收而忽視醫療成本管理的現象,提升了財務管理在醫院管理中的地位。新制度中細化對成本管理的要求,是在現代企業成本管理制度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并結合醫院醫療行業的特點,為醫院原來的準成本核算成為全成本核算提供了制度保障體系,實現了會計核算和成本核算的數據共享。新制度中做出“醫院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的規定,與國際會計接軌,新制度中的成本管理、績效管理、預算管理等先進的經濟管理模式,都是現代醫院管理模式的創新。醫院企業化管理是時代趨勢,不論是國有醫院、外資醫院還是商業醫院,企業化管理是根本之道。
四、財務風險管理的理念
新制度中財務風險管理的理念充分體現:
(1)醫院原則上不得借入非流動負債,確需借入或融資租賃的,應按規定報主管部門(或舉辦單位)和財政部門審批,并原則上由政府負責償還。大型固定資產購置、對外投資必須經過充分的可行性論證。
(2)在資產核算方面,新制度采用余額百分比法、賬齡分析法和個別認定法來確定醫院壞賬計提比例,能更真實的反應醫院應收賬款的風險和實際價值。
(3)新增計提醫療風險基金,醫院累計提取的醫療風險基金比例不應超過當年醫療收入的1‰-3‰,具體比例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會同主管部門(或舉辦單位)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體現了對醫療糾紛風險防范、預警與控制。
(4)《醫院財務報表審計指引》中風險導向審計的先進審計理念,體現了對醫院財務風險的防范。
(5)新制度增加“累計折舊”科目作為“固定資產”的備抵項目,要求醫院對除圖書外的固定資產按月提取折舊,真實準確反映醫院資產的價值,夯實資產負債信息,加強資產管理與財務風險防范,全面、真實反映醫院資產負債情況,為嚴格規范醫院籌資和投資行為提供有力政策依據。
(6)新設現金流量表,防范財務風險,加強醫院資金監管。
(7)新制度嚴格控制對外投資,規定投資范圍僅限于醫療服務相關領域,不得從事風險項目投資,要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新醫院財會制度的實施,不是簡單的將新財會制度運用于醫療衛生機構,更重要的是要按照新會計制度中所包含的理念來推動財會人員觀念的轉變,引入更多新的財務管理思想,并滲透到醫院日常的財務活動中,推動醫院財務活動從核算向管理轉型,使會計工作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從而達到既能真實、完整的提供會計信息,又能為醫院的長遠發展提供服務的目標,有利于推動醫療機制改革的進程。
會計制度論文5
財務會計制度是醫院財務會計工作得以順利的保障。從當前醫院發展總要求出發,制定更加符合衛生事業發展的財務會計制度,是各大醫院未來工作的重點內容。但是從現行醫院財務制度的情況來看,其中醫院財務會計固定資產以及固定基金核算辦法不科學,資產減值的問題十分普遍,在這樣的背景下,醫院必須要強化財務會計管理力度,克服現有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完善改進措施,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一、引言
現行醫院財務會計制度在我國已經歷整整二十年的歷史,因此在成本、費用計算方法以及會計要素方面已經顯得落后,與當前醫院經濟發展需求極度不符,針對這些問題,國家相關部門以及醫院管理者必須要相互配合,在原有財務會計制度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和完善,不斷完善核算方法,確保財務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使其能夠客觀展現醫院的財務狀況,進而有效促進醫院各項工作的開展。
二、現行醫院財務會計制度存在的問題分析
現有的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中存在一些漏洞,導致醫院財務會計工作以及管理無法有效開展,下面針對這些問題進行具體分析,通過掌握和了解這些缺陷,改進醫院內部的財務會計管理制度,提升醫院整體管理效力。
(一)虛增固定資產總量
現有財務會計制度在購置固定資產方面的內容存在不足,醫院購置資產主要是指醫院流動資產轉化為非流動性資產,但是不會引起醫院食物資產的增減變化,固定基金在調整的時候,只不過是針對凈資產內部基金的調整。現行的制度中固定基金實際上就是一種凈資產的虛增,這樣一來,醫院原本所涉及的醫院凈資產轉移,就不夠完善,它只是對一部分固定資產進行反映,所體現的只是部分資產所有者的權益,醫院當期的收支結余不夠真實。
(二)資產減值
在現有的財務會計制度中,對于醫院固定資產減值的問題是必須要關注的。在醫療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過去購進的醫療設備已經不具備當初的價值,甚至有的設備已經報廢,但是由于這些貶值或者報廢的設備沒有被上報,因此醫院固定資產會逐漸增加,這樣一來賬面固定資產與醫院實際固定資產的數量就會存在十分嚴重的分歧。另外在藥品招標以及國家藥品價格不斷下調的形勢下,醫療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市場藥品價格波動很大,藥品、衛生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等物資在存放的過程中也存在減值的風險,醫院不可能像其他行業一樣施行零庫存,因為那些貨物和藥品是用來治病救人的,因此必須要常年保持一定數量以保障物資周轉靈活,這些物資中有很多是平時需要使用,但是有效期卻很短的物資,非常容易失去效用而導致價值流失,資產負債表所反映的依舊是成本的價值,并沒有客觀的對醫院資產的可變現凈值進行凸顯,進而導致庫存減值風險加劇。
三、完善與改進現行醫院內部財務會計管理制度的對策
通過以上的分析,醫院必須要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需求,進一步提高醫院財務管理能力。下面具體提出幾點措施:
(一)加強財務人員的自身管理,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提高醫院財務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也在于對人才管理能力的提高,把人力資源作為醫院財務管理與發展的重點,定期開展人才培訓活動,提高管理人員財務管理方面的綜合素質以及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同時,醫院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也要要充分的掌握會計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的相關知識,強化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聯系,促進財務會計信息的流通與分享,確保信息時效性。
(二)建立費用控制體系,強化資金管理
為了能夠實現資金管理的合理性,首先,要在院內建立聘任制度,將資金管理作為醫院領導者的政績考核內容,提升管理的強制性,同時醫院內部費用管理控制也要作為科室考核的內容之一,提升科室對于預算管理的重視程度。在上級部門進行宏觀管控的時候,有意識的對醫院的資金管理施加壓力,增強院領導以及管理人員對于費用控制的重視程度,積極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徹底解決費用控制以及資金優化配置的問題。
(三)加強內、外部監督控制力度
面對目前醫院財務監督控制力度不足的情況,我們應該從根源下手,利用內部改善、外部監管的手段,有效加強監督控制力度。內部改善,主要是指以院長為代表的領導層形成財務管理意識。外部監管,主要是指上級部門要定期和隨機抽查相結合,提升監管力度的方式。在建立有效的費用控制體系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加大內、外部的監督控制力度,明確各個環節的職責,這樣才能將各科室資金利用的情況進行有效監控,加強全部人員費用管控的意識,摒棄不良風氣,創造出有利于財務管理工作順利進行的良好的工作環境。
(四)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
針對當前醫院內部財務管理的現狀,為財務管理人員建立健全相應、平等的激勵機制,安排會計人員的晉升培訓,讓他們在職稱上和待遇上都有所提升,切實調動起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由于環境及業務受限,可以針對醫院中的財務從業人員建立一個比較科學和完善的考核制度,這種考核制度可以是全省范圍或者全市范圍的形式,以《會計法》作為考核依據,從業務能力上、法律規范上對財務人員進行定期考核,一定比例的予以考核認證,并且制定待遇提升的標準,讓財務工作者不斷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時,更好地服務于醫院。
(五)加強醫院領導的財務管理意識
醫院的領導也需要通過參加定期的財務管理培訓,讓他們逐步意識到財務管理工作關系到醫院發展的方方面面、這種認識不僅是在上級考核壓力下產生的,更應該是領導發自內心的認可和需求、除了財務管理培訓外,還可以讓責任制院長的制度與財務直接掛鉤,真正將財務管理變為醫院院長的工作職責,只有做好財務管控工作,才能保證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六)注重科學,建立評價制度和財務分析
醫院財務管理在醫院整體管理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了適應市場經濟,做到財務管理上的科學與合理,首先考慮的是醫院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因此,為了準確把握醫院經營與市場發展狀況必須要分析財務數據,這樣才能提高管理水平,所以要建立科學的分析機制。通過分析認識醫院財務管理活動規律,可以有效掌握醫院管理中的不足,了解醫院收支、資產運用能力,通過分析也可以總結醫藥費用控制能力、質量變動情況。通過分析和建立評價機制,綜合了醫院財務管理能力。進行分析的同時也要從資本保全的前提下所產生的醫院發展后勁,醫療資金占用的使用效率,社會效益以及對營運能力、醫院的償債能力、社會貢獻進行分析以保證目標實現。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財務會計工作的有序進行是醫院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保障,但是現行的醫院財務會計制度中存在很多不足,這些問題對醫院各項工作的發展都存在顯著制約,本文首先針對這些缺陷進行了分析,并且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強化管理措施,以此促進醫院的可持續發展。
會計制度論文6
【摘要】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對于事業單位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新會計制度通過在原有的制度基礎上對存在的部分漏洞進行優化,提高了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質量。事業單位作為公益性服務單位,對我國的社會發展非常重要。因此,新會計制度的實施需要事業單位進行認真的貫徹和分析,通過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促進單位的發展,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的進步。
【關鍵詞】事業單位;新會計制度;執行
1引言
由于事業單位的發展與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因此,近年來我國事業單位在發展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地改變,事業單位在新會計制度的背景下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是新制度帶來的困難也讓事業單位受到了一定的打擊,因此,事業單位還需要對自身的資產情況和會計工作進行掌握和優化,提高自身的發展,通過對新會計制度進行學習和了解,良好運用新會計制度提高自身的會計工作質量,引導單位與時代的發展相結合,通過優化自身的計劃,在新會計制度的影響下實現長久的發展。
2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施行情況
在傳統的會計制度的執行過程中,我國雖然非常重視經濟的發展,但是對于會計制度的實際施行還存在部分的漏洞。部分事業單位對于會計工作并不重視,導致應該實行的監督制度沒有落實,所以事業單位對于自身的資產情況并不了解,對固定資產的核算存在嚴重的疏忽,導致單位的發展計劃無法與自身的實際進行協調,對于事業單位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事業單位的會計部分需要對自身的資產進行認真的登記和核算,通過對資產情況進行分析,可以幫助事業單位優化自身發展,但是部分事業單位因為對相關制度并沒有進行認真的貫徹,導致單位的資金流動情況模糊,大量財政投入資金出現了嚴重的浪費,對于我國經濟發展非常不利,而且事業單位自身的發展也會受到限制。因為我國的經濟出現了飛速的發展,而且社會也隨之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因此,部分事業單位開始進行了部分改革,通過對會計部分的工作進行完善,提高工作質量,對原本的會計制度進行優化,但是由于原本的會計制度與時代的發展有一定的差距,導致事業單位的改革無法順利進行,因此,事業單位必須尋求更加適合發展的方向,而且需要遵守國家規定的各類制度,避免出現違法行為,因此,事業單位的改革效果并不明顯[1]。
3新會計制度內容優化概述
3.1融合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
事業單位因為本身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主要服務是為了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發展,因此,事業單位實行的會計制度基本為收付實現制,整體的資金來源都是國家的財政投入。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事業單位的資金也有了更多的來源渠道,因此,僅使用收付實現制無法完全滿足事業單位的發展情況,所以新會計制度根據事業單位發展的實際需求,在收付實現制的基礎上,將權責發生制進行了一定的應用,優化會計部分的相關工作,提高工作效率。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的結合讓事業單位可以對會計工作中的不足進行完善,單位可以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工作流程,避免因為收付實現制無法滿足資金預算核算工作出現漏洞,而且在原本的科技工作的基礎上,提高了會計工作的整體效率,推動事業單位的發展。二者的融合讓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情況進行詳細核算,掌握了固定資產的辯護,提高了會計工作的質量,對單位自身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隱患和風險進行詳細的了解,結合核算情況制定合理的發展計劃。但是收付實現制和權責發生制的結合不僅讓事業單位得到了發展,也帶來了一定的問題,還需要事業單位根據自身需求,制定合理的使用計劃,優化單位發展[2]。
3.2優化資產核算范圍和力度
收付實現制是事業單位預算會計部分長期使用的工作方法,隨著時代的發展早已出現了大量的問題,對于部分固定資產的核算存在不可忽視的'漏洞,因為固定資產的價值會隨著使用時間和市場的變化而出現一定的貶值或是升值,而事業單位對大部分固定資產的核算并沒有進行定期的登記,通常是在購進時統一登記,導致部分固定資產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因為磨損等緣故出現了貶值,但是登記情況卻并沒有發生改變,而且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登記大多以購進價格為主,后期不會進行更改或記錄,導致自身對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并不了解。新會計制度的改善提高了對固定資產進行核算的質量,通過分析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進一步了解單位的資產,加大了對資產進行核算的力度。而且對于事業單位中部分還未進行入賬的資產進行了核算和入賬,通過對資產進行詳細的核算和分析,認真了解資產的實際價值,并進行動態的登記,及時對資產情況進行優化。
3.3完善財政投入資金管理制度
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最重要的部分依舊是財政的投入資金,因此,新會計制度對于財政投入資金的管理進行了一定的優化,而且對于財政投入資金的核算進行了動態的管理,加強了對財政投入資金的管理。對于財政投入資金的不同部分進行了更加詳細的劃分,便于事業單位及時了解財政投入資金的投入情況和剩余情況,事業單位可以通過對財政投入資金的動態分析,對自身的發展計劃進行及時的調整,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對自身的資產情況進行及時的掌握,進一步優化對資產的管理,清晰地了解財政投入資金的使用情況[3]。
4事業單位實行新會計制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因為事業單位使用的舊的會計制度時間較長,因此,很多觀念和思想與新會計制度有一定的差距,而且部分工作人員對新會計制度的了解較少,在實行了新會計制度后,有一定的時間無法順利完成相關工作。施行新制度之前進行充分的準備工作有助于事業單位在兩種制度進行交接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工作進度,避免出現嚴重的交接漏洞,但是部分事業單位并沒有注重對兩種制度進行交接的重要性,因此,對于單位員工的培訓沒有做到位。直接施行新會計制度會引起員工工作態度的改變,由于部分員工對新會計制度沒有進行充分的了解,導致工作內容的交接和優化出現了漏洞,而且工作人員對新會計制度的認同感也非常重要,沒有進行認真的學習對新會計制度就會失去應有的認同感,因此,在工作的過程中對于新會計制度的內容無法進行完全的學習。而且新會計制度雖然對部分固定資產進行了核算,但是由于沒有進行大面積的優化,導致相關的方法依舊無法滿足事業單位的需求,無法完全掌握固定資產的價值變化,對于使用時間和實際磨損情況的折算無法滿足事業單位的需求,因此,事業單位對自身資產的掌握程度依舊不足[4]。
5事業單位積極施行新會計制度的策略
5.1運用權責發生制
權責發生制的運用可以幫助事業單位提高會計工作的工作質量,事業單位單一的收付實現制只能滿足對國家財政投入資金進行核算和管理。隨著事業單位的發展,部分事業單位的資金來源途徑有了更新的拓展,因此,單一的收付實現制無法滿足事業單位的發展,運用權責發生制可以彌補收付實現制存在的不足,而且二者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可以在短時間內進行結合,有利于事業單位逐步實現自身的優化和發展。權責發生制可以讓事業單位進一步掌握自身的資產情況,通過創建新的數據庫,及時了解數據變化情況,對資金的流動進行及時的更新和補充。
5.2提高網絡平臺安全性
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運營信息技術和互聯網平臺,數據的收集、登記、處理以及儲存通過網絡平臺可以進行更好的管理,因此,在新會計制度的背景下,事業單位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創建相應的管理軟件,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但是事業單位同樣需要注意網絡平臺的安全性,隨著數據的增加和科技的發展,相關平臺的信息技術也需要進行提高,優化網絡系統的安全性。
【參考文獻】
【1】黃靜.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報銷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xx,507(05):120.
【2】胡弘杰.深入探討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下增強和改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方法[J].財會學習,20xx(08):61-62.
【3】李旭,陳曉園,吳瓊.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在執行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廣西質量監督導報,20xx(06):26.
【4】馬麗麗.基層行政事業單位實施政府會計改革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大眾投資指南,20xx(21):145-146.
會計制度論文7
[摘要]當前,單位不僅要提高會計制度的執行效率,而且還必須對相應的內部控制工作進行有效管理,以確保單位內部控制制度適應新時期會計制度,從而推動單位會計工作順利運轉。
[關鍵詞]單位;會計制度;內部控制
1新單位會計制度的優勢
(1)資產方面突出了計價與入賬管理。通過創新性的方式引入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等科目,有助于系統揭露單位資產整體變動,確保單位會計信息的真實高效性,實施全方位把控,從而使國有資產始終處于安全狀態。(2)負債方面突出了分類管理需求。嚴格按相關標準分別設置應繳國庫款、應繳財政專戶等科目,對于職工的薪酬,通過工資、地方津貼補貼等科目來明細,這樣不僅能夠維護職工的個體利益,而且還促進了單位補貼核算措施的規范化。(3)收支得到細化,專項資金核算得到規范。單位的各項收入如財政補助收入等過程中如果存在專項資金,那么就要開展明細核算工作。如果單位存在事業支出及其他支出時,那么就要在“支出經濟分類”科目下開展明細核算工作,從而實現專款專用。優化調整財務報表結構及其體系,在進行報表編制過程中,應細致解說財務報表中各項目及填列方法,以揭露單位一段時間內的財務情況,為各方提供有利的信息依據。
2新單位會計制度下內部控制問題
(1)內部控制意識薄弱。當前,仍有一些單位忽視了內部控制的重要性,錯誤地認為內部控制對單位的發展作用不大,可有可無。正是由于對內部控制的作用認識不足,致使單位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薄弱,工作過程中,單位負責人認為財會部門就是管錢的,而會計人員的職責是付錢、記賬,無權干涉單位的重要決策以及業務管理工作,無法及時掌握決策過程及決策結果,僅僅開展日常賬務處理工作,嚴重阻礙了其監督管理作用的發揮,內部控制如同擺設。(2)缺乏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單位的會計工作要比企業的簡單,但單位對內部控制的要求和企業基本一致,如此一來,單位內部控制就和會計核算工作難以有機匹配。由于單位會計核算水平不高,無法第一時間找出存在的財務風險,核算實踐操作隨意性大,多數核算缺乏應有的審計與監督權。雖然有的單位構建并實施了內部控制體系,但該體系不夠科學、全面,運行內部控制體系的目的只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由于缺乏系統性,最終影響了內部控制作用的全面發揮,當出現違紀違法的不良行為時,才清楚意識到內部控制有多么重要,忽略了事前預防、事中控制,大大降低了內部控制的有效性。(3)內部控制人員缺乏職業技能及正確的職業態度。多數單位內部控制人員均不夠了解單位現行的財務管理核算工作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及新方法,并且自身也不具備較高的專業素質水平與業務能力,更有甚者非專業出身,最基本的專業能力都談不上。這些不良現象的存在,極大地降低了其對內部控制重要性的認識,執行積極性不高,實踐工作中也沒有發揮分析、預測及控制作用,完全按領導的意愿行事,工作態度較差。
3新單位會計制度下內部控制策略
(1)增強全員的內部控制意識。要想充分發揮內部控制制度的功能作用,就必須增強單位全員的內部控制意識。嚴格按照國家頒布實施的《會計法》《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范》規定,單位負責人作為財會工作的第一責任主體,必須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的真實完整性、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高效性,加快推動內部控制有序運轉。增強全員的內部控制意識,確保其充分認識內部控制制度對單位發展具有的促進作用,首先突出單位負責人在內部控制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各級財政部門應和其他有關部門共同協作,定期開展由一級預算單位、二級預算單位負責人及相關領導組成的研討會,主要研究討論提高全員對內部控制制度的重要作用、必要性的認知度,從而使其全面掌握內部控制基本知識,為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建言獻策,樹立正確的內部控制意識,切實提高單位發展水平。
(2)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以新單位會計制度的要求為切入點,結合單位實際情況,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遵循不相容原則,明確各科室的職責權限,相互制約,將財產保管和會計核算進行分離,將經營責權和會計責權相分離,并做好相應的考核工作。落實預算管理目標,對預算間存在的差異予以有效控制,制定風險管理系統,促使全員在相關法律法規范圍內開展業務處理工作,加快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完整性,采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操作內部控制制度。此外,對內部人員實施崗位輪換制度,對資金保管員及做賬人員的日常工作進行細致全面的檢查,嚴防一切不良行為的發生。
(3)提高內部控制人員的業務素質水平及職業道德。內部控制要想成功運行,就必須提高相關人員的業務素質及職業道德水平,具體應做好以下幾點:①企業全員必須有上崗證書、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深厚的基本功,能夠及時有效地完成工作要求;②開展專業的職業培訓,強化內部控制人員掌握先進的財務內部控制中的新知識、新業務及新方法,與時俱進;③落實崗位輪換制,以增添有關人員的新鮮感,避免他們長期從事一份工作感到厭煩,并且還有助于培養其競爭意識,調動其內部潛能和工作積極性。落實相關制度,促使內部控制人員自主學習新知識,以勝任新崗位工作,提高業務水平;④強化內部控制人員的政治學習,培養其良好的職業道德。作為內部控制人員,在進行不斷的政治學習后,清楚了解自身具有多高的職業道德,并不斷增強自身的職業榮譽感,樹立主觀能動意識,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
(4)加強內部審計監督。內部審計在內部控制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隨著新會計制度的落實,單位必須突出內部審計監督的'功能優勢,培養員工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強化自律性。單位應提高對內部審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安排專業的工作人員,開展經常性的審計單位的整體經濟項目,制定詳細的審計方法、審計領域,明確審計員的工作任務。通過內部審計將單位各部門有機結合起來,嚴格遵循并落實內部審計制度及內部監督原則,促使各部門工作中互相配合、互相監督。除了各部門間要互相監督做好內部審計外,各部門崗位間也必須做到有效的互相監督。通過內部審計,定期對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過程進行合理評價,及時找出內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處,并采取相應措施加以解決。
(5)構建完善的流程監控機制,強化建設項目管理。單位應構建一套完善的項目內部管理制度以及相配套的議事決策機制、審核機制,嚴格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開展項目招標,結合審批單位制訂的投資計劃與預算落實各項目資金的專款專用,強化檔案管理工作,將所有不相容崗位進行分離,促進建設項目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
(6)促進程序管理的規范化,強化預算控制。根據實際情況,科學設置管理崗位,清晰劃分各崗位的職責任務,將預算編制工作、預算審批工作、預算執行工作等不相容職務進行分離。構建預算內部管理制度時,應充分考慮預算編制、審批、執行、決算等工作內容,規范預算編制程序,制定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預算編制要及時、內容要完整、數據要精確。
4結論
綜上所述可知,內部控制的有效運行對單位的長期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新會計制度的頒布實施,單位應想盡一切辦法,通過多樣化的渠道及手段,盡快構建一套適應于新會計制度的內部控制體系,并貫徹落實到實處,發揮單位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苗萌.新單位會計制度下的內部控制制度探析[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院校報,20xx(1).
[2]牟善嵐.淺議行政單位如何實施內部控制加強財務管理[J].現代經濟信息,20xx(24).
會計制度論文8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會計制度不斷得到完善,新會計制度的出臺給企業、政府以及高校的財務工作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我國的經濟體制正處在變革的關鍵時期,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經濟工作的需求,因此,為了提高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質量,財務部門必須采取措施進行財務管理模式探索,不斷提高會計部門的信息交流質量,保證會計工作能夠符合新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提高會計工作質量。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財務管理模式;模式
財務決策是財務管理的核心工作,財務決策工作的質量和會計信息的準確性、科學性有密切聯系。我國自20xx年頒布新會計制度以來,明確了會計行為相關規范,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更新和變化產生重要影響。本文主要探討了新會計制度下財務管理模式的探索工作。
一、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模式的影響
(一)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理念的影響
財務管理工作在新會計制度下的最終目標就是實現財務工作價值的最大化,而且財務管理工作具有很強的實踐性,這也是我國財務管理理念的體現。我國出臺的新會計制度對財務報表列表、中期財務報告以及財務分期報告都進行了詳細的規定,而且還從多個角度進行了會計信息的分析工作,通過新會計制度的落實能夠協調職工薪金福利、政府補貼等多種財務信息,為企業、政府等主體的正當利益提供保障。新會計制度促使企業、政府進行財務管理工作理念改革,在提高企業自身價值的同時為企業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保證。
(二)新會計制度對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
從理論角度來講,進行財務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證企業利潤最大化、財務工作價值最大化。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的企業數量日益增加,貫徹、落實新會計制度能夠提高財務管理工作價值,對研發費用資本等多種財務信息進行管理,提高財務管理的質量。
(三)新會計制度對財務風險管理的影響
新會計制度對資產減值、計提及可轉換債券等進行了規定,保證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穩定性和準確性,提高了新會計制度下的風險防范質量。實施新會計制度的主要內容還包含了債務重組、房地產投資以及衍生工具等具體財務工作的公允價值的使用,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我國會計制度正在向著國際化的趨勢發展。當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使用公允價值時,就需要確認企業、政府的實際收益和損失,明確不產生實際收益和損失的哪部分沒有現金流作為支持,繼而會增加事業單位財務部門的賬面利潤增加,超分配的情況發生頻率會較高,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事業單位的'財務風險。
二、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方法
(一)確定新會計制度下的財務管理目標
財務管理目標和社會形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有直接的影響。近幾年我國的社會經濟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企事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知識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的比例不斷上升,對事業財務管理工作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二)提高財務信息系統的管理質量
在新會計制度下,會計賬務和財務報表結構的調整能夠對財務信息系統功能的發揮產生影響,同時,需要有大規模的財務數據、財務信息支持公允價值計量、減值準備,也可以通過自主完善的方式進行財務功能的轉換和升級。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科技水平取得了較大的提高,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應用計算機軟件技術提高了財務管理的統一性、真實性和可靠性,提高了企業、政府的資金公開化程度,提高了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因此,財務工作人員應該采取措施建立、健全信息化財務管理系統,并且在實際工作當中不斷完善和更新企業、政府的財務信息系統。
三、新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改變
(一)會計主體發生了改變
從前的會計制度并沒有明確區分會計主體,而是將會計主體作為簡單的資金預算行為,這就導致了事業單位不夠重視財務制度管理工作,其內部的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意識淡薄。但是新會計制度下會計主體被明確劃分,明確規定了會計核算工作應該從事業單位自身的各項經濟業務入手,準確記錄和反映事業單位所進行的多項經濟活動,將事業單位看做一個會計主體。確定了事業單位的主體地位后,就會促使事業單位重視財務管理工作,在事業單位內部的經濟活動當中樹立起自己的財務管理意識和財務管理觀念,提高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質量。
(二)記賬方式發生了變化
在傳統的會計制度當中,事業單位的記賬有紀錄賬目、計算賬目、上報賬目等多個環節,但是記賬內容僅僅是在事后進行賬目管理,并不是事前就進行資金使用安排,沒有真正將財務管理的事前控制作用發揮出來。但是在新會計制度實施之后,事業單位的記賬功能不僅僅在傳統的記賬內容上有所體現,而且在事業單位資金的調用方面也有所體現。事業單位是國家上級撥款單位,通常情況下事業單位的流動資金數量較大,其財務會計需要在賬戶上登記規劃使用資金,明確單位資金的使用情況。
四、改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方法
(一)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方式進行改革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財務管理體制正在不斷發生變化,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今時代的要求。事業單位要想取得更好的發展就要加快企業內部各個機構的財務管理模式變革,將資金配置使用管理轉變為資金費用和使用效果共同管理,將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模式和自己企業的收入聯系起來,并且實現與宏觀經濟的連接。事業單位要想取得更好的發展就應該采取措施協調內部各個單位之間的關系,在內部建立完整的財務管理機制,并且采取措施將該機制落實到工作當中,實現規范、科學地管理事業單位內部的跨級工作,強化財會人員的法制觀念和財務管理意識,保證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
(二)促使事業單位改變財務管理觀念
事業單位要想做好財務管理工作就應該從財務管理人員入手,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財務管理意識,定期對其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財務管理觀念和法律意識,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認識到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我國的事業單位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柱。事業單位往往包含多個工作部門,因此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會涉及到多個工作部門的收支狀況管理,在事業單位內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需要全體工作人員共同參與,才能夠實現高質量的財務管理工作。事業單位應該定期對財務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和再教育,不斷提高這些財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財務管理工作水平,實現資源的配置最優化,指導單位的發展。不僅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需要有管理意識,其他員工也要具備一定的財務管理意識。管理單位員工應該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更新自己的財務管理觀念,保證自己的財務管理意識能夠適合時代的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我國的科學技術取得了較大的發展。而且當今時代是一個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在當今時代中事業單位要想取得發展就必須改進自己的財務管理觀念和財務管理意識,不能用以往落后的財務管理觀念來進行財務管理工作,應該積極進行創新,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吸收國內外先進的管理觀念,并且在實際工作當中應用學習到的知識和觀念,促進自身的發展。
(三)加快事業單位財會職能的轉變
要想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就需要將事業單位的財務會計工作從報賬型轉變為經營管理型,在實際工作中不僅要做好記賬、算賬和保障工作,還應該采取措施在單位內部建立完善的資金預算和資金配置計劃,在事業單位中做好財務管理的事前控制工作,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工作重點放在參與事業單位經濟管理活動上來,從而實現控制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作用和效果。
(四)會計等式和記賬方法發生了改變
會計等式是由會計要素構成的,施行新會計制度后會計要素發生了變化,導致會計等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會計要素規定了會計對象構成部分,是將會計核算對象更加具體化。會計要素能夠將產權關系和其他經濟關系清晰反映出來。新會計制度下的記賬方法從單式記賬方法演變為復式記賬方法。在舊會計制度當中事業單位的資金占用和資金來源是相同的,換句話說,就是資金寄存的總額就是資金來源的總額減去運用的資金。此種會計等式記賬方法具有多樣性,有借貸記賬法、增減記賬法等多個種類。在過去事業單位當中資金來源通道單一,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這種單一的資金來源大大限制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施行了新會計制度之后,形成了新型負債、資產構成的會計等式,隨著會計制度的更新,舊會計制度也進行了更新,改變為借貸記賬法。借貸記賬方法和會計記賬等式能夠適應當今時代下的事業單位采購的需求,不斷提高事業單位財務管理人員的工作技能和專業水平,進一步提高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完善,新會計制度為我國的事業單位進行財務管理工作模式的轉變提供了工作依據,并且新會計制度能夠影響我國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理念、工作目標以及工作風險管理,能夠促進會計質量信息的提升,從而實現財務管理工作的目標。我國的經濟體制正處在變革的關鍵時期,為了提高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質量,財務部門必須采取措施進行財務管理模式探索,保證會計工作能夠符合新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提高財務管理的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鄭姍.淺析新會計制度下如何加強事業單位財務管理[J].現代商業,20xx,(36):197-198.
[2]韓愛國.新《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對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會研究,20xx,(6):45-46,65.
[3]夏莉.基于新會計制度下的事業單位財務會計管理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xx,(21):188-189.
[4]劉一民.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探討[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xx,(18):136-137.
[5]劉洪茵.試論如何在新會計制度下做好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J].商,20xx,(16):104.
[6]胡佳.新會計制度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研究[J].中國商論,20xx,(1):21-23.
會計制度論文9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是財政部、衛生部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中明確的醫療機構的性質,即: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承擔一定福利職能的社會公益事業單位;根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事業單位會計準則》,結合我國醫院特點,參考國外非盈利組織財務會計制度,于1998年11月17日頒布,并于1999年1月1日實施的。相對于舊的《醫院會計制度》,現行《醫院會計制度》根據新形勢的要求,借鑒了企業財務會計改革的經驗和國際慣例,是醫院財務管理、會計核算的重大改革。它為醫院適應市場經濟,參與市場競爭注入了新的活力,是醫院會計同國際慣例接軌,邁向醫院會計現代化的又一次重大發展。其簡要內容如下:
一、現行的《醫院會計制度》將會計要素分為五類,即: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和支出。改變了過去將會計科目分為資金占用和資金來源兩大類的劃分方法。
二、重新劃分醫院的收支,加強了收入和支出的管理。將醫院收入劃分為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和其他收入;與收入分類相對應,將醫院支出劃分為醫療支出、藥品支出、財政專項支出和其他支出。取消了過去的制劑收支,將制劑的增加值列入藥品進銷差價,避免了醫院制劑造成的虛收虛支。
三、醫藥分開并實行成本核算。由于醫院的經濟活動不同于一般的事業單位,醫院的支出應主要通過醫療服務收入來彌補,而不能依賴出售藥品來彌補,將醫療及藥品收支分別管理,分開核算,對醫療服務和藥品消耗分別實行成本核算。
四、藥品收入實行超收上繳。為了控制醫療費用的盲目增長,減輕人民群眾醫療費負擔,克服醫療衛生資源的浪費,對醫院藥品收入實行“核定收入,超收上繳”的管理辦法,超出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核定的藥品收入總額,按規定上繳衛生主管部門,使醫院逐步回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藥的正常軌道上來。
總之,現行《醫院會計制度》作為對原有制度的完善和補充,在它頒布實施以來,對于規范醫院的財務管理,提高醫院的會計核算質量,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改革步伐的日益加快及中國加入WTO,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在運行過程中也愈來愈顯現出不足及局限性,具體應從以下方面進行完善:
一、現行《醫院會計制度》明確規定“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
隨著經濟的發展,一大批非公有制醫院應運而生,特別是民辦的或慈善機構興辦的醫院。然而非公立醫院的會計核算如何進行,特別是非公立的非營利醫院應該執行什么會計制度,目前尚無明確的規定。國家在《關于城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將醫療機構分為非營利性和營利性兩類進行管理。根據醫療機構的性質、社會功能及其承擔的任務制定并實施不同的財稅、價格政策,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在醫療服務體系中占主導地位,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政策,“衛生、財政等部門要加強對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財務監督管理,營利性醫療機構服務價格放開,依法自主經營,照章納稅。”在我國大部分醫院是國有醫院,屬于非營利性醫院,不具有營利性,但并不等于非營利性就不能盈利。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醫院要生存和發展,必須實行經濟核算,僅靠少量的財政撥款是不行的,主要是要以自身的醫療服務來獲取收入,因而必須要有盈余,以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因此,非營利性醫院會計可以借鑒企業會計,運用企業會計的分析方法,對醫院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監督,營利性醫院則可以完全和企業一樣,經衛生主管部門登記注冊,采用企業會計的核算方法。
二、對資本性支出的會計處理。
在正常情況下,醫院發生的收益性支出直接在當期列支。醫院發生的資本性支出,如購置房屋、設備、固定資產改良、大型維修等,按《醫院會計制度》規定,均應從修購基金或事業基金中列支,不對醫院的當期效益發生影響。即購置或接受固定資產時,一方面要借記“專用基金—一般修購基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同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固定基金”科目,直到固定資產報廢、毀損或盤虧等原因減少時,才按原值借記“固定基金”,貸記“固定資產”科目。筆者認為,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的這種核算方法,尚存在一定的弊端,需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首先,如部分中、小醫院特別是鄉鎮衛生院發生大量的資本性支出,而這些支出從修購基金和事業基金中不能或不完全能列支時,由于《醫院會計制度》中沒有明確規定列支方法,醫院會計只能從醫療支出或藥品支出中直接列支,即發生資本性支出時,借記固定資產和相應的支出科目,貸記固定基金和銀行存款。從理論上說,購置固定資產,只是醫院的流動資產轉化為非流動性資產,即固定資產增加,銀行存款減少,并不引起凈資產的增加,固定基金的調整是凈資產內部基金的一種變動,而在上述會計分錄中,固定基金并不是由其他的基金轉化而來,是凈資產的一種虛增,從而使凈資產出現不實,既然醫院的新的會計制度是借鑒企業會計制度改革的成功經驗,將資金平衡表改為資產負債表,將凈資產與企業一樣表述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差額,凈資產也就應該是實實在在的所有者權益。
其次,固定資產的這種核算方法,不利于考核單位及負責人的業績和經濟效益。凈資產的增減變化是經濟效益完成情況的一個重要指標,然而因固定資產核算方法造成的凈資產忽增忽減,會使考核結果出現很大的誤差;再次,這種核算方法也不利于固定資產實有價值的動態反映,容易導致單位家底不清,實力不明;最后,支出的加大,是支出的一種虛增,這樣,醫院當期甚至當年的收支結余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有時,一項上百萬元的資本性支出可能導致醫院全年的收支結余全部抵銷。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以下做法既不違背權責發生制原則,又不影響醫院的結余。即:資本性支出在凈資產中不能列支時,由原來的借記固定資產和相應的支出,貸記固定基金和銀行存款,變成只借記固定資產,貸記銀行存款,不調整固定基金,也不列相應的支出,以后隨著修購基金的提取或事業基金的增加,再逐步調整固定基金,直至與固定資產相等平衡。這種會計核算方法,對醫院當期效益不發生影響。借記固定資產,貸記銀行存款,反映出資產由流動資產轉化為非流動資產;不調整固定基金,說明在凈資產中沒有自有資金向固定基金轉化,以后隨著凈資產的增加逐步調整固定基金正是反映凈資產內部的轉換關系。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調整的不一致性,說明醫院的自有資金由無到有正逐步增加。惟有如此,才能準確的反映凈資產的內部變化,才能使資本性支出不影響醫院的`當期效益,不影響醫院收支結余的計算。另外,也可借鑒企業會計制度做這樣的會計處理:取消“固定基金”科目的核算內容,購入固定資產時做會計分錄:借:固定資產 貸:銀行存款。不再同時做現行《醫院會計制度》規定的借:專用基金—一般修購基金 貸:固定基金的分錄。將固定基金的期初余額減去評估固定資產凈值后轉入“事業基金”,固定資產原值與凈值之間的差額記入“累計折舊”科目。
三、修購基金的不規范提取。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的標準、分類、計價及核算方法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雖未明確提出“折舊”的概念,但規定按固定資產賬面價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購基金記入支出,即對固定資產不提取折舊,按賬面價值的一定比率提取修購基金,并通過“專用基金—一般修購基金”進行核算。這實際上是按固定資產完全折舊的辦法來計算提取修購基金,雖然與舊制度相比,上述規定在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及核算,準確核算財務成果等方面,有顯著改進,但與現行企業會計制度相比,在具體核算方法上,仍需改進。現行制度其會計處理為:在提取一般修購費時:借:醫療支出(藥品支出、管理費用)—一般修購費 貸:專用基金—一般修購基金。 同時《醫院會計制度》也沒有對月中購置或報廢的固定資產明確規定提取修購基金的起止月份。以上處理,明知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已經損耗,出現減值,但會計處理結果并沒有減少凈資產,因而造成虛增凈資產,不能對映反映某項固定資產一般修購費(折舊)的累計提取情況,不利于管理者和有關部門對固定資產一般修購費(折舊)的累計提取數進行監督。而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存在對某項固定資產的一般修購費(折舊)累計多提和少提,致使其不能正確反映醫院的醫療收支和藥品收支結余的實績問題,因而無法真實地反映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及提供固定資產增值、減值的客觀評價依據,也無法為固定資產殘值和轉讓價值提供定價參考,不利于固定資產的管理,不能真實地反映醫院財務狀況;同時,導致醫院另一主要會計報表—基金情況變動表也不能反映醫院實際擁有的凈資產及其變動情況,虛增醫院資產,有悖于會計核算中的穩健原則,影響資產負債率的真實性。故建議設立“累計折舊”一級科目進行核算,以使資產項目反映固定資產凈值,凈資產項目反映醫院實際擁有的凈資產,具體核算辦法參照企業會計制度,只進行總分類核算,不進行明細核算。同時取消一般修購基金提取的會計核算內容,將“專用基金—一般修購基金”的期初余額轉入“事業基金”。區別于企業那樣嚴格配比收入與成本費用的實際,可采用簡單易行的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在具體方法上,對專用、貴重設備可采用個別計提折舊的方法,除此之外,均采用分類計提折舊法。
在計提范圍上,對房屋和建筑物,無論使用與否均計提折舊,對房屋以外的各種設備器具僅限于在用的部分,未使用的不計提折舊。在計提期限上,按規定的使用年限計提,對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不再補提,對超期使用的固定資產不再續提,并在備查簿中登記,作為更新設備和考核的參考依據。在賬務處理上,計提基數以期初應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賬面原值為依據,采用規定的年折舊率或月折舊率計算折舊額,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取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折舊,從下月起不計提折舊。計提折舊時,借記有關支出科目,貸記累計折舊,同時登記固定資產明細帳和總賬,并在會計報表中分別列示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及固定資產凈值,使資產負債表反映醫院實際總資產及凈資產,便于報表使用人正確理解有關信息,期末“固定資產”賬戶余額仍為原始價值,“累計折舊”帳戶余額為已提折舊額,在資產負債表中,“累計折舊”作為“固定資產”的備抵項目列示在“固定資產”項目的下方,二者相抵后的余額應為固定資產凈值。需要查明某項固定資產已計提折舊,可以根據固定資產卡片上所記載的該項固定資產原值,折舊率和實際使用年數等資料進行計算。此方法優點是將資產負債表中“累計折舊”項目金額,“固定資產凈值”項目金額與“固定資產原價”項目金額比較,可以獲得醫院整體固定資產新舊程度的信息和使用狀況,便于會計報表使用人作出相關決策。
四、增設“財務費用”科目。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規定:醫院發生的借款利息費用在“管理費用”科目中核算,存款利息收入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為適應醫院新形勢下成本核算和醫院的負債經營的現狀,規范核算借款(負債)的費用支出,合理反映借入資金的利息負擔情況和合理評價資金(負債)的利用效益,故建議把原在“管理費用”中列支的借款利息支出和在“其他收入”中核算的存款利息收入統一規劃到設立“財務費用”一級科目中核算,期末直接轉入“收支結余”的“其他結余”。
五、增設“投資收益”科目。
現行《醫院會計制度》規定:醫院對外投資的收益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不能單獨反映在業務收支總表上,不利于單位領導及有關部門對投資收益做出評價,也不利于對投資收益的監督。為了規范對外投資收入的核算,建議設立“投資收益”一級科目進行核算,對外投資時,借記長期投資,貸記銀行存款,不再同時做現行《醫院會計制度》中規定的,借記專用基金—一般修購基金,貸記專用基金—投資基金,期末,將“投資收益”直接轉入“收支結余”的“其他結余”。
六、根據謹慎性原則計提各種減值準備(藥品、庫存材料、固定資產)。
由于競爭加劇以及未來市場的價格波動,各種資產存放在醫院的減值風險加大,但因為醫療服務行業的特殊性,完全實行“零庫存”是不現實的,根據核算為管理服務的原則,必須計提各項減值準備。
七、將無形資產更加具體化。
醫療服務行業是高技術、高風險行業,其無形資產主要表現為醫療技術專利權、非專利技術以及醫院的信譽。醫院為了適應自身發展的需要,必然開展一些能給自身帶來較大經濟價值的科研項目,其費用較大,如果不將其資本化,直接反映在當期支出中,其收支結余不會真實,不利于考核當期財務成果。隨著醫療市場的逐步開放,會出現合作、合資醫院,醫院除用設備、技術進行合作外,還可以用良好的信譽作為合作資本。但目前醫院會計制度未能對無形資產具體化,醫院進行核算就沒有法律法規方面的依據,具體操作無法進行。
1、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指醫院的醫療、教學、科研及其他與經營有關的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入量主要包括: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其他收入、醫療預收款及職工結算退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量的項目有:付出的人員經費、購藥款、材料款、水電煤等業務費、郵電辦公用品等公務費、職工培訓等費。在現金流量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可以直接通過期末的科目余額表中的“現金”、“銀行存款”、“醫療收入”、“藥品收入”、“進修費收入”、“其他收入”以及醫療、藥品支出中的人員支出,“公用支出”中除去購置費的部分,“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等科目分析后填列。
2、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項目是指醫院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的取得與處置,固定資產的購建與處置,以及無形資產的購置與轉讓。其現金流入項目有:收回的投資款,獲得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等(股利、利息)。流出項目主要有: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所支付的現金,投資所支付的現金,支付的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等。通過單獨反映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能了解醫院為獲得未來收益和現金流量而導致對外投資或內部長期資產投資的程度,以及以前對外投資所帶來的現金流入信息,在現金流量表上,投資活動也可直接通過“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等科目的余額分析后填列。
3、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是指醫院吸收上級財政撥款,銀行借款的借入與償還等的現金流量。其主要內容包括:收到的各級財政撥款,借款所收到的現金,收到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償還債務所支付的現金,分配利潤或償付利息所支付的現金,支付的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單獨反映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能了解醫院吸收上級撥款與銀行借款的規模和能力,以及醫院為獲得此類現金流入流出而付出的代價。在現金流量表上,籌資活動可以通過“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短期借款”、“長期借款”等科目的余額分析后填列。
總之,任何一項制度在它最初制定和實施的幾年內,都有其優越性和先進性。但隨著實踐工作的不斷運用和檢驗,就會逐步顯現其不足,需要我們不斷改進和完善,現行《醫院會計制度》也是如此。當然,上述觀點僅是筆者在實際工作中的一些粗淺看法,尚待今后更進一步驗證和完善,從而使《醫院會計制度》能夠更加正確的計算醫院的實際經營成果,更好地為醫院的發展壯大服務。
會計制度論文10
我國行政單位與事業單位等非營利性組織會計習慣稱為預算會計。我國的預算會計主要由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和事業單位會計組成。本文闡述了我國現行預算會計制度,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加強我國預算會計制度的若干建議,以期為我國預算會計制度的建設與完善做好理論準備。
一、目前我國預算會計制度
(一)預算會計及預算會計制度
預算會計是以預算管理為中心,以經濟發展和事業發展為目的,非營利性、廣泛性、宏觀性、政策性是預算會計的主要特點,這些特點是由預算會計本身的性質決定的。
預算會計制度是以預算會計核算規范、法律法規等有機組成的以預算管理為中心的對國家財政、行政、事業單位進行會計核算的一種規范制度。
(二)我國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
近幾年來,我們國家在變革了一些財政預算制度外,在財政治理方面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隨著財務會計制度的深入改革,相關部門為了滿足變革的要求,也做了相應的內容變動,現在,我國在創建經濟資源和現實義務與義務活動中還沒有完整的體系。尤其是在一些規范、管理學以及其他的預算管理等方面,它們與期望的目標還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甚至還出現了一些更加嚴重的錯誤。
收付實現制提供的財務信息難以將政府的財務狀況和財務績效的情況完整地表達清除,不利于正確地管理政府部門使用公共資源的效率和經濟性,也不利于集中支付或當局采購等活動。因此,努力探究政府會計工作,加強深化財務改革,增強財務科學,對提高事業成本以及合理安排具有重大的意義。
二、預算會計制度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目前預算會計不適應當前的預算改革
最近,隨著財務會計預算的不斷變化,一系列制度陸續出臺,如部門預算編制改革、政府預算采購、收支兩條線等,好多改革后的制度對加強預算改革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隨之也帶來了急需解決的問題。由于實行集中國庫支付、政府采購制度,我國用單一的賬戶或者運用采購專戶按一定的規定分發到職工的工資卡里。有些行政或者事業單位需要按照規定對會計核算的部分內容進行修改,但不論怎么修改,最后都要在總預算中核算和反映這項資金的去向。
(二)不能真實、完整的反映會計信息是收付實現制存在的弊端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加強,采用收付實現制已經不適應現在的錯綜復雜的政府經濟業務,以此為基礎存在明顯的缺陷。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過于簡單的會計資料不能滿足經濟的發展。由于社會和經濟的逐步發展,我國的經濟業務逐漸增多,經濟形勢也在不斷擴大,一些財政部門的經濟業務的難度也在不斷增大。
2.反映政府的債務狀況上有所欠缺。我國現行的財政支出反映的主要是實際支付的現金,那些當期已發生的.不反映,對于未使用現金支付的資金易導致人們忽略不是用現金支付的債務情況。
3.當前的財務會計制度在業務成本上不能很準確地計量,不便考核政府部門的業績。出現的錯誤采購、成本分配不合理的情況導致企業不能正確地評估行政、事業單位的成本消耗狀況,這也是導致成本高的一個主要原因。當前的預算會計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及時,這樣很容易導致信息失真,老百姓不能清楚地了解政府部門的債務和債權情況。在養老保險金、社會保險金等方面的負債當局部門只能是在支付中體現,而不是在形成過程中進行確認,從而低估了政府的財務狀況。
(三)會計制度的核算范圍過于狹隘
1.財務管理制度僅限于當期的付出,當局不能滿足其各種各樣的要求。政府逐漸加強了在基礎建設設施方面的合作,也增加了參股投資。除此之外,由于我國的預算會計制度改革實施資本化運營化的政策,可以實行買賣行為(有價證券),不能對國有股權進行會計的四大要素核算,因此很難得出正確的單位的資金狀況,而且也不能管理其所有權、收益權。
2.不全面地反映了固定資產的核算,盡管一般的會計單位對它持有的固定資產進行了核算,只是反映了它的原值,在會計報表上根本無法反映它的真實情況。賬面價格與現實價格相矛盾,不能看出行政單位的公共服務的消費資源狀況。當它付出后就遠離了政府和群眾的視線,不便核算其財務資產,也不便對其加強管理、監督。
3.資金預算不同于財務支付核算管理的要求。首先,不允許實施內外預算、資金分別運行、各自平衡的預算方法。其次是不符合財政編制部分預算的需求,其實施的是“大收入、大支出”的辦法,這樣不便于部門的預算編制。最后在財務會計中,它的會計列報付出不同于行政事業會計列報付出的口徑。財政總預算采取的口徑是以撥列支的方法,其表示預算內資金在當年的撥款狀況,行政事業單位的支出表示預算內、外資金的支出,因此它們決算和支出的范圍不一致。
三、完善我國預算會計制度需注重以下環節
(一)修訂和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要為居民提供良好的公務服務,政府是否真實地為居民提供真實可信的福利,及時準確完整地反映財務的收支情況,首要任務是為預算會計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二)合理引入權責發生制是完善預算會計核算基礎
我們實施預算會計核算改革之前,要充分估計在改革進程中將會出現的問題或障礙,做好改革前工作,也要提前做好相關措施,降低改革的風險和成本。按照跨級核算確認相關基礎原則,總結并吸收發達國家的經驗,再結合我國實際國情進行改革。
權責發生制必須要與特定的內容預制相適應,它應該滿足當局的工作人員,很多情況下,領導的想法和意見關系到財政預算會計制度的改革。如果真的想要更好地實施權責發生制,相關人員就要團結一致,一心一意地為政府的成本做好規劃。一旦領導缺少這種意識,無論我們怎么努力,施行的預算制度就不會得到很好的效果。
在指定的交易中比較側重于收付實現制,如捐款、獎勵、贊助等業務。企事業單位大部分采用權責發生制,但很多情況下,不能一味地施行這種制度,而要有收付實現制相配合。
(三)建立一套健全的財務報告制度體系
總的來說,單位的預算由報告目標、原則、內容、范圍等幾個方面構成。財務報告的目標是政府財務報告編制的主要內容,它能夠進一步評價預算的執行情況的有效性。在管理的過程中,對政府產生的資產負債應及時向上級提供相關信息,使其可以憑據信息對單位的財務狀況實行正確的判斷和精準的點評。按照信息的全面性、相關性、及時性以及準確性等報告原則,政府的財務報告范圍主要包含當局機構、群眾以及相關的評估機構。對于財務報告的內容要參照企業會計管理的相關經驗,包括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量表、損益表以及財務報表附注等相關內容。
四、結語
預算會計是會計領域的熱點和焦點,從我國全年改革預算會計制度后有關人士都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他們對預算會計制度、理論的研究得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對會計預算能夠提供公正、全面、完整、反映財務收支狀況的報告有巨大的作用。同時它也使我國預算會計制度由會計的收付實現制逐步過渡到權責發生制有巨大的影響,這對我國財務領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會計制度論文11
【摘要】現行企業新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之間存在很多不協調和不一致之處,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新會計制度和稅收法規沿著各自的發展目標和方向不斷的調整改革,兩者之間存在的差異越來越突出。而這些差異也必然會增加企業的核算成本和稅收成本,從而對稅收的產生極大影響,本文主要闡述了有關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對稅收的影響。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實施,稅收,影響
我國上市公司從20xx年1月1日起就開始實施新的會計準則,這次新會計準則的頒布對我國企業新會計制度影響很大,特別是對稅收產生了極大影響,為此,如何解決對稅收的影響,十分重要和必要。作為企業的會計人員,更應該深入研究新的會計標準和稅收政策,解決稅收的影響,堅守原則,并積極與稅務部門做好溝通工作,從而加快我國新會計制度和稅收制度建設的進程,使新會計準則與稅收更好地協調。
一、新會計準則對稅收的影響
與原有的企業新會計制度相比,新的企業會計準則變化很大。由于我國目前稅務會計未從財務會計中分立出來,所以實施新的企業會計準則,必然約束到稅務會計的各項工作,企業的納稅調整和應納稅額也會因而受到一定的影響。本文針對新會計準則對稅收的影響來加以分析,以盡快加以解決。
(一)新準則中計量基礎運用的多樣化帶來的稅收影響
新的企業會計準則中諸如歷史成本、現值、可變現凈值、公允價值等等計量屬性,可以說實現了計量基礎的多樣化。例如,投資性房地產、生物資產等資產計價,基本上都存在多種計量模式,而這種多元化的計量模式勢必會影響各期的損益結果,從而對稅收造成一定的影響,影響企業的納稅。
(二)新準則中收益計量方法的變化帶來的稅收影響
新會計準則對收益的確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收益計量的變化必然引起稅收的變化。具體來說,新的會計準則對債務重組的規定,將改變過去將債務重組產生的收益計入資本公積的作法,可以說收益計量方法發生了很大變化:允許債務重組的過程,而導致債務人由于讓步或收入減去豁免償還債務重組確認為損益,即進入損益表的利潤收益產生的負債。這對稅收的直接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我們絕不能忽視收益計量方法的變化帶來的稅收影響。
(三)新準則的實施加大了所得稅會計處理的難度
通常情況下,所得稅會計方法有納稅影響會計法和應付稅款法這兩種。對中國的大多數企業而言,在實際工作中一般都認可的稅收支付收入稅的費用占多數,因為這些企業習慣采用應付稅款法,以跳過而直接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可以說要跳過不熟悉的利潤表債務法對這些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此外,新所得稅會計準則中,對永久性差異既沒有進行界定,也沒有明確規定處理方法,部分涉稅業務處理的會計和稅務差異擴大。可以說,新會計準則增加了所得稅會計核算的難度,最突出的是新的所得稅會計準則對所得稅調整難度大,自然提出了新的所得稅會計處理技術要求給企業的會計人員,需要會計人員不斷去提升自己及完善自己。
2.現行企業新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差異的比較
現行企業新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目的的不同是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它使得現行企業新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產生了以下主要方面的差異:
2.2會計政策和稅收法規
企業新會計制度在折舊、存貨的計價方法上給企業留下的選擇空間越來越大。例如,新會計制度規定,企業應當合理地確定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選擇合理的`固定資產折舊方法。而現行稅法規定,企業固定資產的折舊必須在法定使用年限內依直線法計算,對未經批準而采取加速折舊的,納稅時必須進行納稅調整。另外,企業新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的存貨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等方法。不同的計價方法所反映企業成本和效用的結果也不同,這樣更加符合企業的實際成本和實際效益,但如果選擇法過度靈活,也會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造成計稅困難,因而稅收法規規定企業選用某一計價方法后,在一段時間內不改變。
2.3部分會計實務和稅收法規
(1)收入確認。從收入確認的時間上看,企業新會計制度從實質重于形式原則和謹慎性原則出發,側重于收入實質性的實現;而稅法從組織財政收入的角度出發,側重于收入社會價值的實現(對企業來說收入可能還末實現),這一點從稅法對視同銷售、售后回購的規定可以看出。從收入的范圍看,財務新會計制度規定只包括貨物的賣價或勞務的價款,稅收則不僅包括銷售貨物賣價或勞務的價款,還包括各種價外費用。正是由于它們出發點不同、判斷角度不同,才造成兩者較大的差異。
(6)其他方面的差異。
納稅調整增加項目的差異:會計處理對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贊助費、捐贈支出、罰款罰金、滯納金支出等項目在期間費用或營業外支出中按實列支,而稅法則對這些項目或是明確不得扣除,或是規定只能按限定標準扣除。納稅調整減少項目的差異:可加計扣除的研發費等項目,會計處理對已計入利潤總額而按稅法規定可以免予征稅或不需征稅的項目,如國債利息收入、被投資單位分回不需征稅的股利紅。
4.現行企業新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之間差異的協調應對
現階段,我國處在經濟體制變革的關鍵時期,在新會計制度中強調給予企業更多的理財自主權的同時,也要考慮組織稅收收入的現實需要,當前應積極協調新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的差異,恰當的處理兩者的關系,才能解決兩者之間差異的影響。通過以上對差異的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幾個應對策略:
4.1加強新會計制度與稅法之間在制度層面的協調溝通,以及新會計制度和稅收法規在會計界和稅務界的交流宣傳,以提高雙方協作的有效性。
4.2對稅制改革滯后引起的稅收法規與新會計制度的差異,稅收法規應借鑒新會計制度中合理、有效的成分,盡快彌補其滯后的一些規定,以適應發展的需要。
4.3新會計制度與稅收法規的協調是一個相互協調的過程。兩者都要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而各自做出相應的調整,新會計制度的改革也要關注稅收監管的信息需求。
4.4稅務機關應充分利用披露的會計信息,并且應強化新會計制度的強制性信息披露義務,以提高稅務機關的稅收征管效率。
二、新會計準則對稅收的影響的對策
20xx月7月1日起,新會計準則于在上市公司范圍內實施,上文筆者分析了其對稅收的影響,那么有什么對策來應對呢?以下是筆者的幾點觀點:
(一)稅務會計的分立。納稅調整是新會計準則對稅收的影響重要方面,其根本原因是稅務會計并沒有成為獨立的體系。這是由于會計與稅法差異的變化頻繁性導致的,很多企業結合自身利益,要求會計要能夠提供納稅籌劃的信息,對管理決策起到幫助作用。隨著新會計準則的實施,稅務會計獨立于財務會計是勢在必行的。
(二)設計稅收制度應結合會計因素。在目前稅務會計分立還不能真正實現的情況下,隨著稅制改革,我們要考慮的是調整會計和稅法差異,隨著在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我們在制定稅收制度時,特別是企業所得稅的制定,要結合稅法和新會計準則的要求,有效地降低會計和稅法的差異度,達到簡化稅制的目的,從而有效地減低成本。
(二)提高稅務部門的征管和服務質量
引入新會計準則后,會計準則與稅法的變化差異越來越大,需要稅務部門加大執法力度,可以說對其執法水平提出了全新的挑戰。首先,對于稅收征管制度建設工作,應當與納稅評估相結合,納稅人提交稅務信息報告,并作出新的規范和規定,同時稅務部門收集信息,以消除納稅人的稅務會計和稅法的差異。其次,對于稅務稽查工作,應結合會計準則的新變化,剔除會計和稅收的差異變化,有效調整稽查工作程序和檢驗方法。此外,必須根據納稅人的稅務咨詢服務及相關的服務理念,為其提供及時有效的信息咨詢服務。
(三)提升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和職業素養
實施新會計準則,對國家稅務機關及企業會計人員均提出了全新的高要求,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為此,企業的會計人員需要堅持新會計準則的原則,仔細了解和掌握新會計準則的處理方法,并密切及時刻注意稅法的變化。企業對會計人員的專業素養也需要高度關注,不斷提升他們的業務水平和職業道德素養,會計人員自身也要不斷完善自己、突破自己,從而為更好地實現企業稅后利潤最大化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總之,根據新會計準則實施,對稅收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我們應該采取相應的對策來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努力提高稅務部門的征管及服務質量,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減少會計和稅法的差異,使其協調一致,實現企業稅后利潤的最大化,使企業穩步健康地發展。
結束語
總的來講,新會計準則對稅收影響極大,但這些影響是可以調節和解決的。具體而言,企業要在堅守原則的前提下,統一認識,及時與稅務部門溝通,提高稅務部門的征管和服務質量,并注重會計人員自身專業素養的不斷提升,從而有效解決新會計準則對稅收的影響,全面推進我國新會計制度建設。
會計制度論文12
現行預算會計制度自實施以來,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國家財政管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財政支出管理體制改革的深人發展,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的諸多問題和矛盾逐漸暴露出來。
一、現行預算會計制度的局限性
(一)難以真實反映核算結果
《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中規定:“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但經營性收支業務可采用權責發生制”,可是,事業單位運用權責發生制的核算范圍有限,一般不待攤和預提費用。預算單位的收人是指為開展業務活動及其他活動依法取得的非償還性資金,只要單位已提供了需求并已取得收取款項的權利就應確認為收人,如按收付實現制處理,則把本期的事業收人計人下一期;同樣,事業單位的支出,只要接受了對方提供的產品或勞務并已取得支付款項的權力,就應確認為支出,按現行規定處理,則會把本期支出轉到下一期,不能真正反映本期收支結余的真實情況。再如,實行政府采購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后,會出現采購環節和付款環節相分離,由于政府采購對物品的驗收、項目的實施與貨款的支付存在時間上的差異,一些工程項目的余款支付一般要到工程全部結束驗收合格,甚至在保修期結束后才能支付,按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規定處理,在支付款項跨年度時,會帶來較嚴重的賬實不符。對財政總預算會計來講,會出現預算支出信息未能如實、完整地反映政府支出的真實情況。
(二)難以進行績效分析和考核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立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預算會計具有的核算、反映、監督、預測、調控和參與決策的職能也隨之相應拓寬和發展。但是預算會計長期受“資金無償使用”和“不核算成本”的觀念影響,只講使用,不求效益的現象普遍存在。
長期以來預算單位主要依靠政府撥款來完成行政和事業任務,主觀上強調的是社會效益,往往難以用經濟效益來衡量,但不等于可以忽略經濟效益。
客觀上,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處理上有問題。如預算單位的固定資產原則上不提折舊,且固定資產發生的大修理費用也是在發生時形成支出,這種處理的弊端是:(1)在固定資產形成后,一次性打人費用支出,不能如實反映當期的收支結余,會在一定時期內的歷年結余中出現長時期赤字。(2)固定資產不提折舊,在《資產負債表》上反映的是原始價值,沒有體現凈值,虛增了資產;再如,按規定,只有在經營性業務的會計處理中進行成本核算,而按經濟發展的需要,政府要求預算單位對預算執行要進行績效分析和考核,就要在當期的收人和支出相配比的原則下,才可進行較完整、全過程的分析,但往往收人與支出發生不在同一時期、而支出發生和實際支付也不在同一時期,不能正確、完整地反映政府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實際效率。
(三)一些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不相適應
按現行的《行政單位會計制度》規定,“收人”類科目的.設置只有三個:一是“撥人經費”科目,核算由財政部門或上級單位撥人的預算經費。二是“預算外資金收人”科目,核算財政專戶撥人的預算外資金和經財政部門核準留用的預算外資金。三是“其他收人”科目,核算零星雜項收入、有償服務收入以及利息收入等,而對于上級單位撥人的業務和專項經費等需要單獨反映的無法核算,致使單位只得納入“暫存款”核算;對“預算外支出”只是采用統計口徑,按比例來填制會計報表,脫離了實際支出;對“專項支出”的核算,是按用途分布到支出的各級科目,對在《財務規則》中要求專項“單獨核算”,而《會計制度》卻沒有明確的規定,新的制度又沒有及時跟上,給實際操作帶來問題,也給財政部門進行專項跟蹤管理、對公用經費開支的調査等監管帶來了難度;目前,事業單位接受外單位投資的業務也日益增多,而現行制度中,沒有接受投資的核算內容,只能放在“其他應付款”核算,混淆了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的界限。
二、對現行預算會計制度改革的措施建議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中國加人WTO的情況下,預算單位的會計要進一步實現與國際會計慣例接軌已勢在必行,對現行的預算會計制度不相適應的部分盡快進行修訂和完善。筆者就這一方面的改革措施提一些粗淺的建議。
(一)部分地引進權責發生制的收支確認原則對行政機關和一些沒有其他資金來源、全部由政府撥款補助的事業單位,可繼續實行收付實現制。
對資金來源實行政府部分補助形式的事業單位,可采用半權責發生制來處理日常收支業務,即對政府撥款的收支部分可以采用收付實現制,而對自行組織的一些事業業務收人和發生的支出引進權責發生制的確認原則;對完全靠自行組織收人、政府不補貼的事業單位,如一些改制后的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民辦學校、私立醫院等可完全采用權責發生制。事實上,現行的《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已設計了“應收賬款”、“應付賬款”、“預收賬款”、“預付賬款”等會計科目,為上述單位實行權責發生制奠定了條件。
對政府采購和國庫集中支付的款項,由于按照規定,財政總預算會計對當年度的預算安排,無調整因素的在年終決算前必須全部執行,不得跨年度支付,預算單位在作財政撥款收人的同時,也作相應支出處理。引進了權責發生制原則后,上述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可正確反映預算年度結余的真實結果。
(二)對預算會計引進管理會計的理念
由于預算單位的資金來源主要為財政性資金,國家作為最大的出資者,理應十分關注這塊資金的核算、使用、管理和效益,應站在國家利益和事業發展的高度,來考核和重視經費的使用效果。
長期以來,預算單位會計主要為預算管理服務,而對內部管理的重要性沒有很好地體現出來。因此,建議引人管理會計這一企業管理的重要手段來滲透到預算會計管理中來。
首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這將成為管理會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控制經濟活動、提供經濟信息,考核經濟效果的基本手段;其次,預算單位在運用管理會計時,可利用標準成本、定量分析、差異分析等科學方法來加強內部管理,進行績效考核和分析。
(三)對一些會計處理和科目設置進行修訂
1.建議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采用折舊政策。可取消“固定基金”科目,在資產負債表上“固定資產”項目下設置一個“貸”記項目“折舊”,購進固定資產時,借記“固定資產”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每月按年限法計算出折舊額,借記“事業支出”科目,貸記“折舊”科目。這樣既能反映固定資產凈值,又能真實反映單位的財務狀況和結余,也便于與稅收政策銜接,減少不必要的納稅調整。
2.對行政單位按業務需要增設一些“收人”、“支出”類科目。如“上級補助款”、“對下級補助”等科目,避免將“暫存款”、“暫付款”作為收人、支出的“防空洞”和“調節器”。
3.可在“事業基金”科目下設一個“實收資本”科目,事業單位在接受投資時,可借記“銀行存款”、“固定資產”、“材料”等科目,貸記“事業基金——實收資本”科目。
4.“收支總表”上“預算外支出”項目的設置已不符合改革的方向,按照收支統管的原則,收人按來源、支出按用途,不管什么資金來源,應統籌使用,不再一一對應來源。再者,按統計口徑來計算預算外支出,也不盡合理,因此建議在會計報表上取消“預算外支出”項目。
會計制度論文13
一、新會計制度對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意義分析
(一)提升資產賬面價值反映真實性
社會的進步及經濟的發展帶動了高校教育投資,這樣的背景之下,高校資金渠道擴大,固定資產購入能力增加。隨著高校固定資產數量的增加,管理難度必將增大,在固定資產日常使用及閑置過程中,固定資產難免發生損耗減值,在技術更新周期短的社會現狀之下,高校固定資產價值很可能發生驟減現象。按照舊制度,固定資產只在購入登記時記錄原值,且報廢處置也是一次性完成,進行清賬,并不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這就會導致高校固定資產賬面價值偏離問題,賬面無法反映固定資產的實際價值及真實狀況,固定資產購置、處理不科學。
(二)提升固定資產管理水平
當前,信息化手段已經在高校固定資產管理中應用起來,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效率得到提高,信息記錄便捷性增強。但是,由于舊制度并不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處理,固定資產科學性及嚴謹性不高。在管理制度建設上,各大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健全性普遍不高,系統性、規范性不足,權責制約體系存在缺失。在購置固定資產時,高校各院系通常只是按照需求購置,很容易發生固定資產用途重復問題,容易導致資產閑置,降低資產效益。新制度推行后,高校必須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這就會促使高校強化對自身固定資產狀況的了解,加大對院系、科研項目固定資產購置申請的審核,制定固定資產購置計劃。同時,計提折舊的處理方式下,高校固定資產價值會隨著時間不斷降低,并體現于賬面之上。因此,高校會產生強烈的緊迫感,在購置、處理固定資產時更加謹慎,促使高校強化固定資產管理約束,明確各部門權責。此外,由于計提折舊的存在,高校可實行資產的有償使用,可以減少資產閑置,提高資產使用效益。
(三)提升教育成本核算的精確性
舊制度固定資產會計核算僅限于購置環節,一次性計入教育支出中。然而,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固定資產價值會逐漸衰減,價值會發生變化,如果不對固定資產進行計提折舊,那么固定資產實際情況會與賬面價值發生偏離。固定資產如建筑、大型設備的使用周期通常為多年,存續期間,因用途、使用方式發生的價值改變幾乎是每時每刻都存在的。如果不進行計提折舊,那么固定資產支出會集中于某一年度,該年度的教育成本會大大增加,且僅為該年度。新制度將固定資產按平均年限與工作法進行計提折舊,可以將折舊費科學地分攤至各個年度,能夠實際的反映固定資產的價值,提高教育成本核算的真實性。尤其在高校市場化程度越來越高,教育成本結構越來越復雜的'大背景下,利用新制度進行教育成本核算將大大提高成本核算的精確性。
二、基于固定資產管理的新舊會計差異
(一)固定資產分類標準
在固定資產的分類上,固定資產的分類更加規范和明確。新會計制度中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分類有明確的規定,分為:通用設備類,圖書、檔案類,家具、用具、裝具、動植物類等。新的固定資產分類打破了原來籠統地按照一般設備、通用設備、其他資產來分類的管理體制,分類更加規范、明確和細致。
(二)固定資產價值認定標準
在固定資產的確認上,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起點提高。固定資產的單位價值的變化受經濟發展,整體物價水平上升的影響,原有的會計制度無法準確確認經濟環境變化后的固定資產價值,而在新的會計制度下,事業單位設備的單位價值普遍提高,如一般設備由原來的500元提高到了1000元及以上,專用設備則從800提到1500及以上。
(三)固定資產折舊
在固定資產的折舊上,新的會計制度實行“虛提”折舊。“虛提”折舊主要通過“累計折舊”和“非流動資產基金”兩個科目進行。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應嚴格把握固定資產的性質,并確定折舊年限。計提折舊能準確反映事業單位資產價值的消耗,避免了原有制度下固定資產虛增凈資產賬面價值的弊端,而且能有效將資產實物和價值準確匹配。(四)固定資產績效評價新會計制度下資產管理和員工績效評價掛鉤。單位財務管理績效評價的執行,為固定資產的管理創造了參考條件,固定資產管理和員工績效評價結合可以刺激和激勵員工積極參與到固定資產管理的相關工作中。
三、新會計制度過渡建議
(一)重新認定資產價值
高校大部分成立時間都較長,固定資產存續時間長,總量龐大,且分布上較為分散,管理難度高。同時,固定資產的使用上,與各個院、系都有關系,這樣的特點將會加重資產管理與使用的分離程度。因此,在新舊制度銜接過程中,高校當對自身固定資產全面清查,收集資產購置、損耗、使用、報廢等情況。對于盤點清楚的固定資產,要按制度,對價值進行重新認定,將報廢處理等不屬于固定資產范圍的資產提出,按現有資產狀況登記。同時,高校還應綜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降低資產價值認定及清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及質量。
(二)明確固定資產折舊具體方式
新制度只將四大類進行折舊,盤點中,當注意固定資產折舊范圍、方法及年限。主要方法包括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兩種。此外,新制度沒有對固定資產折舊年限進行規定,因此,固定資產具體折舊年限當另行執行。
(三)區分計提方式實現制度對接
計提方式區分,簡言之即:舊制度補提,新制度月提。對于新制度實施前的固定資產,高校不僅應該進行全面清查,還應確定資產狀態。對于新規定中已經達到折舊標準的固定資產,在繼續使用過程中,應當繼續提足折舊。對于20xx年之后仍然登記在冊的固定資產,應當根據新制度的規定及辦法,按月計提,此時可以通過系統,完成折舊工作,且工作重點當為折舊匯總。
四、關于強化高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建議
(一)強化意識及制度建設
固定資產的管理作為一項管理工作,必須首先得到事業單位高管的重視,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識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和前提。通過新會計制度的學習,將新會計制度和固定資產管理相結合,制定新的管理規則。如,建立規范化的資產購置程序,購置前做足分析、購置中信息完整真實、購置后入賬準確及時;建立資產清查小組,定期全面清查固定資產狀況,做好固定資產使用記錄和固定資產分析。在管理者重視的前提下,下達新管理理念和相關制度至各個部門和每個員工,使每個單位成員成為“管理者”,做到使用和維護的統一,業績和管理相統一。此外,建立專項監督團隊,此團隊獨立于所有部門,直屬事業單位高層,對固定資產的購置、入賬、使用、報廢申報等進行直接監督和控制。
(二)利用現代技術提升管理效率
建立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平臺,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高速度、精準化、大容量的優點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效率。通過信息化的管理實現資產信息共享,財務部門、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固定資產具體使用部門通過信息平臺在固定資產管理上可連成一線,達到及時準確了解和控制固定資產信息的效果。此外,與信息化配套的是“標簽制”,即將每單位的固定資產進行標號并附上基本信息,制作成條形碼,然后貼到相對應的資產上,便于信息化統計和清查工作的開展。
會計制度論文14
一、新高校會計制度的改革要點
隨著高校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傳統的高校會計制度逐漸暴露出自身的缺陷,已經不能夠滿足高校財務工作的多樣化需求。針對這一現象,我國財政部于20xx年結合《高校財務制度》,對原有的會計制度做出了修改,出臺了新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新高校會計制度于20xx 年1 月1 日正式實施,其涉及到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績效評價等多個方面,其改革的要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將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等引入到新高校會計制度,基建核算作為大帳進行統一核算,橫向科研收入主要以完工進度為標準,對于非財政資金收入則采用權責發生制進行確認,另外,為了滿足高校公共財政改革需求,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框架,確保財務工作的科學性。
(2)新高校會計制度將經營性收支業務核算也納入到權責發生制范圍。
(3)與舊高校會計制度相比,新高校會計制度新增了政府收支分類、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等相關核算內容。(4)為了確保資產價值的合理反映及教學成本的合理化,新高校會計制度實施了固定資產折舊制度,對會計要素及會計科目也做出了相應的改革。
(5)新高校會計制度對收入支出類會計項目也進行了一系列整改與調整,其能夠更加準確、直觀地反映出高校的實際收支狀況。
(6)對高校財務報表中的收入費用表、現金流量表、預算收支表等進行明確規定,并對其中所涉及到的項目構成進行重新設計,使報表體系更為完善。
二、新高校會計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
新會計制度的施行對適應公共財政改革、提高學校經費管理水平、規范內部控制、加強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其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加大了會計制度執行力度
近年來,我國的公共財政體制實現了一系列變革,其中諸多內容都與高校財務工作息息相關,如部門預算、政府集中采購等。然而此類會計核算方法與舊的高校會計制度存在一定的矛盾與不和諧之處,制約了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有效實施。而新高校會計制度一方面滿足了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相關要求,另一方面還增加了相關科目,能夠實現對高校年終應收財政年度返還的資金額度核算。除此之外,經過財政部門批復而未投入使用的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及用款計劃所接收到的用款額度也能夠實現核算。通過財政應返還額度及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項目,高校的資金使用情況以及結余情況能夠一目了然地顯現出來,提升了資金透明度,確保了高校各項財務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拓寬了高校資金來源渠道
我國高校于20 世紀末開始實施擴招,隨著教育體制的轉變,高校教育覆蓋面逐漸拓寬,受教育人數逐年增長,學校規模不斷擴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校的資金負擔,為了滿足公民的受教育需求,高校通過多種途徑籌集辦學經費,傳統的高校辦學經費主要來源于國家的財政撥款。然而隨著招生數量的激增,財政撥款已經不能夠滿足高校發展的需求,部分高校甚至籌借外債,高校財務管理內容更為復雜,舊的會計制度與日益發展的高校財務工作不相適應,這無疑增加了高校的資金風險。高校為了籌取辦學經費,滿足學校建設需求,不得不通過銀行貸款積累資金,增加了高校負債,財務風險加大,一旦難以承受償債,將直接面臨破產風險。針對這一問題,新高校會計制度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增加了收入、結余內容,能夠清晰、直觀地反映出資金結構。而權責發生制的引入,更使高校財務工作人員的收、支、存觀念得到大大增強,開設了單獨的預算外資金結余賬戶,規范了高校財務管理的收、支、存管理。
(三)直觀反映了高校資產狀況
在舊的高校會計制度下,固定資產在高校資產結構中占有較大的比重,然而對于此類固定資產的價值卻未給予足夠的重視,缺乏對固定資產的維修預算,未實施折舊管理策略,大部分設備處于閑置狀態,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其次,高校固定資產結構中存在許多老舊報廢設備,這些設備未做清理,致使其賬面資產與固定資產存在較大的偏差,很難真實、準確地反映出高校資產的具體情況。而在新高校會計制度下,增加了固定資產折舊管理,強調要對高校固定資產的實際情況進行評定,并通過科學的折舊計算、折舊年限,對其進行價值評定。與此同時,還新增“累計折舊”“待處理財產損益”等項目,其能夠實現對高校資產價值的精準可算。另外,新高校會計制度還強調對除文物文化、圖書等以外的`資產進行平均年限法、固定資產折舊等,對固定資產的成本進行預估,其能夠真實、客觀地對高校的整體資產情況做出有效的反映。
三、新高校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創新策略
為適應當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財政體制改革的需要,更好地貫徹執行新修訂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做好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提高學校財務管理能力,必須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進行相應的創新。
(一)完善高校會計報告體系
新高校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報表主要包括收入支出表、資產負債表以及收支明細表等,然而,單純地依賴這三種會計報表為財務管理工作提供會計信息遠不能滿足實際需求。因此,可適當增加財務狀況變動表及現金流量表等,了解資金的每一項去處及變動情況,為高校內部財務管理提供有效的會計信息,進而對高校的辦學條件、辦學效益及領導業績做出客觀、真實的評價。另外,還要適當增加第三方報告,在會計報表附注部分可通過文字、數據的形式對會計報表各個項目做出相關解釋、說明,這能夠幫助會計信息使用者更加直觀地理解會計信息。在會計報表附表部分,可指定出明細的表格報表,其能夠對會計報表起到補充說明的作用。
(二)加強財務預算管理
新高校會計制度的實施強調高校要注重預算管理,盡可能將高校的收入、支出、固定資產狀況以及對外投資等各項資金活動均納入到預算管理中。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確保預算管理的順利執行,其能夠對高校財務起到監督、管理作用,使高校的各項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得以順利開展。財務預算管理應貫穿編制預算、執行及預算執行報告全程,在各項法律、法規的規范下,確保高校的資金活動能夠有序進行。
(三)提升資金合理利用率
高校資產的完整、安全離不開科學的經濟資源配置,在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中,要節約各項支出,增強資產控制與管理意識,避免出現資金流失,使每一筆資金都能夠得到有效的利用。基于當前新高校會計制度的要求,高校財務管理工作要與時俱進,對現有的財務管理制度進行有效的創新,融入新的財務管理新理念與新方法,拓寬高校資金籌集渠道,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為高校建設服務。另外,高校財務管理部門要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實現對高校資金及各類資產的合理調動與分配,確保各類經濟資源能夠優化配置,并在此基礎上實現資金使用率的提升,促進高校健康、持續發展。
四、結語
新高校會計管理制度的出臺,為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增添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基于新高校會計管理制度的要求,各高校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制定落實方案,盡快完成新舊會計制度的銜接和轉換工作。并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強化會計基礎工作,實現會計核算工作的規范化、科學化和精細化,落實好、使用好、管理好教育經費,通過多種途徑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創新,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不斷推動我國高校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會計制度論文15
摘要: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不斷發展,農村的集體三資方面暴露了越來越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嚴重制約了當地農村的經濟進一步發展。本文簡單介紹了農村三資管理的基本概念,然后結合云南省當地農村在三資管理方面所暴露的問題,分析了當下農村三資管理會計制度的創新和應用。
關鍵詞:云南省;三資管理中心;會計制度
1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簡單闡述
農村三資是對1個農村地區內部所有組織成員共有的所有資金、資產和資源的1個總稱。簡單來講,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就是對集體三資所進行的各項管理活動,具體情況就是在農民自愿的條件下,各級的基層政府在保證“三資”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均不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通過和“三資”委托代理服務中心簽訂代理協議,然后再由簽訂協議的服務中心按照一定的規范標準統一管理[1]。“三資”中的資金自己有1套專門的工作流程,資產和資源管理的工作流程相同,也就是說農村集體“三資”的管理工作主要有兩套工作流程圖。
2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會計制度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2.1數字化水平不夠高
由于云南省地處我國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程度相對比較落后,農村居民人居收入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再加上云南省94%的面積都是山區,就會出現在資金、人員以及設備配置上面,比較麻煩,三資管理的會計制度總體上還是比較落后的,因為云南省農村經濟條件比較落后,對會計數據的統計以及會計流程還沒有真正實現無紙化和數字化,會計信息的共享十分有限;也不利于先進的會計軟件在農村會計工作中的應用。
2.2缺乏完善的會計制度
會計工作是1項十分龐大并且復雜的工作,它的正常進行離不開相應會計制度的約束和指導,三資管理工作本身就關乎農村經濟的發展,因此在進行對農村三資的管理時候,會計工作要做的認真細致。但是目前來說在云南省的廣大農村地區針對三資管理的會計制度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重視,會計制度不夠健全,缺乏相應的評價和分析指標。總之就是缺少1個科學合理的會計體系。
2.3農村集體“三資”制度的執行不到位,管理混亂
會計人員在進行實際管理的時候,管理比較混亂,賬目制作不夠清晰明了。具體來說就是:會計人員不夠專業,對農村集體“三資”的賬簿設置的不夠到位,甚至出現缺少會計賬簿的情形,有的雖然設置了賬簿,但是里面沒有關于總賬的明細賬;缺少專門的會計人員,農村集體“三資”缺少實物會計,出現“三資”沒人管理的現象,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就是會計人員不夠誠信,在進行記賬的時候出現賬實不符的現象,不能夠真實有效的反映農村“三資”的具體動向。處置比較隨意,程序不夠科學。在進行對農村具體“三資”進行管理的時候,由于缺少必要的監督,合同不合法、手續不合規等現象時有發生。審計檢查工作不得力。我國有制度明確規定,相關的農村經營管理部門要強化審計監督工作,對“三資”的施工情形要實行長期有效的監督,切實為減少違法違紀和預防職務犯罪盡一份力。目前來說對我國農村三資的管理工作進行審計的時間長短不一樣,審計人員對審計工作不夠重視,審計檢查工作沒有實現常態化[2]。
3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會計制度的創新和應用
3.1全面推進電算化和數字化進程
電算化以及數字化是會計制度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全面推進云南省農村地區關于農村三資管理會計制度的電算化以及數字化,能夠很大程度上推動對“三資”的管理質量和水平,還可以為農村地區的財務管理方面走向信息化打下堅實基礎。
3.2建立和完善各項會計制度
農村地區“三資”管理工作要想順利的開展,離不開完善的會計制度作為重要的理論支撐,在對會計制度的創新上主要體現在3個層面:在財務體系上,要完善各項會計制度,根據“三資”管理的實際工作對會計制度進行優化;在人事體系建設方面,要對“三資管理”會計制度的審計和出納進行權力分立;在管理體系上,要將會計內容進一步細化,同時根據具體的會計報表落實每1位會計人員的責任。
3.3加強“三資”管理會計方面人才的培養力度
云南省由于農村經濟條件比較落后,村民受教育的程度也會相應的`偏低,再加上專門從事管理工作的會計人員又大多是本地村民,這就很難保質保量的完成會計工作。基于此,鄉鎮的政府機關要對會計人員的素質重視起來,定期對他們開展培訓,并且還可以聘請資深的會計人員,給他們講解“三資”管理工作的具體會計工作流程[3]。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實行會計委派制,即向更高級別的政府機構申請高素質的會計人才,委派到當地農村協助他們進行會計方面的工作。農村的三資管理工作是否順利進行關乎著1個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和高度,雖然當前我國很多的農村地區三資管理的會計制度存在很多方面的內容,但是這些問題是可以被解決的。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加快對農村的會計制度假設,加大會計人才的投入力度和會計電算化的推進工作。
參考文獻
[1]高玉真.農村“三資管理”會計制度的創新與發展[J].山東省農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xx(03):32-33.
【會計制度論文】相關文章:
會計制度論文06-05
會計制度論文(15篇)02-02
會計制度論文14篇02-09
會計制度論文15篇02-02
會計制度論文(集錦15篇)02-06
會計制度論文(集合15篇)02-03
會計制度論文(合集15篇)02-04
會計制度論文(通用15篇)02-08
會計畢業論文--會計制度的改革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