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比較研究論文
一、中II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具體比較
(一)會計信息計量特征
1.美國的會計信息質暈特征。FASB把會計信息質量特征分為兩種,分別是:(1)主要質量特征;(2〉次要質量特征。其中,主要質量特征主要指相關性和可靠性,次要質量特征主要是可比性。同時其還放該受到成本效益原則、重要性和可理解性的制約。在2010年發布的第8號概念公吿中,FASB將“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改為“財務信息質貴特征”,并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基本的質量特征,主要包括相關性和“如實反映”。第二層次:為增強的質量特征,包含了可比性、可驗證性、及時性和可理解性。同樣,這兩個層次的財務信息質量特征仍然受到成本效益原則、重要性和可理解性的制約。
2.我國的會計信息質量特征。《企業會計準則一基本準則》的第二章說明了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規定,概括出來共有八個標準,分別是:可靠性、相關性、明晰性、可比性、實質重于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
3.差異比較。美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中對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要求有比較淸晰的兩個屋次,而且相關性被作為重要的質量特征。雖然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一基本準則》對八種信息質置特征分成了八條做出了解釋,伹從列舉的條目來看,并沒有體現出有層級的關系,它們皇現的是平行關系。同時,也沒有涉及到對約束性條件的說明。
(二)財務招_告要素及確認標準
1.美國的財務報告要素。FASB發布的第6輯概念公告《財務報表的要素》中,提出的十項財務報表基本要素分別為:資產、負債、權益、業主投資、派給業主款、全面收益、收人、費用、利得和損失。
2.我國的財務報告要素。我國的財務報表要素可分為資產負債表要素、利潤表要素兩大類。其中,資產負債表要素包括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利潤表要素包括收人、費用以及利潤。
3.差異比較。通過以上對比不難發現,美國在業主權益下又細分了業主投資和向業主分派,;在對損益表要素的劃分上,美國將利得和損失單獨列為兩項會計要素,我國沒有將其單列出來,而是分別包含在了所有者權益和利潤里茴。在確認標準方面,美國主要是從會計信息質量特征方面做出的規定,同時對收人和費用做了強調說明;我國沒有對財務報告要素進行區分,只是從要素特征方面做了比較籠統的規定。
(三)財務報表要素計量屬性
1.美國財務報告要素計量屬性。FASB將財務報告計量屬性分為兩類:一類是基于初始確認時和后續會計期間的新起點計量,包括:現行成本、現行市價、可實現凈值、現值;另一類是著眼于初始確認時及后續會計期間的成本的分攤,僅指歷史成本。此時,FASB并沒有強調某—計置屬性,主張各種計量屬性同時并用。
2.我國財務報告要素計量屬性。在《企業會計準則一基本準則》第九章中,提出五種計量屬性,分別是: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同時強調了歷史成本的重要性,規定企業在進行計量時,要采用歷史成本,若采用其他計量厲性的,并且應當保證會計要素的金額能夠可靠的計貴。
3.差異比較。美國和中國在財務會計概念框架計量上,相同之處在于它們都主張貨幣汁霣,不同之處就是所采用的計暈屬性不同。FASB在第7號概念公告中提到了“公允價值'強調了公允價值計量;我國在《企業會計準則一基本準則》中凸顯了“歷史成本”這一計量屬性的重要性。
(四)我國的新增特色
與SFACs相比,我國在《企業會計準則一基本準則》中特別規定了財務信息的列報和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假設,以及權責發生制原則),對此FASB沒有做出具體詳盡的規定。但是,關于報表的具體編列方式、編制依據等問題并沒有涉及。雖然在具體的會計準則中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說明,但是以上問題應該在《企業會計準則一基本準則》中進行原則性、概念性的界定。
二、現階段中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局限性
與相對成熟的美國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相比,現階段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仍存在以下三方面局限性:
1.《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的內容相對單薄、過于抽象化,雖然體現了對基本概念的`描述,但是缺乏具體詳盡的分析,不容易理解;而SFACs在對具體的會計概念解釋方面更為詳盡具體,這增加了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理論厚度,使本來很抽象的概念框架變得易于理解,提髙了其實用性。
2.《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居于《企業會計準則》的最髙層,起統領駕馭的作用。雖然財政部在制定和頒布時也是廣泛征求了各學派的意見,但是難免有牽強之處。而SFACs是由獨立的會計行業性組織FASB來發布,它是由各個學派交流碰撞并均衡了各方利益后的成果,并不具有強制性。實際上,財務會計概念?^該獨立于會計準則,它不應具備強制性,只是為制定和修改現有會計準則的指明理論方向。
三、建議
(一)重視“決策有用觀”
鑒于現階段我國市場經濟監管體制的并不全面、健全,目前我國財務會計的報告目標仍然應當側重于“受托責任觀”,但是,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日益完善,我認為在未來合適的時機,可以考慮將“受托責任觀”轉換為“決策有用觀”,實現與國際的趨同。
(二)單獨列示“利得”和“損失”
在現有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下,“利得”和“損失”兩部分根據具體的會計行為計人“所有者權益”和“利潤”中,這樣的分類不利于如實的反應企業真實的經營狀況。我認為,可以將“利得”和“損失”這兩個會計要素在利潤表上面單獨列示,這樣的劃分不僅能夠使利潤表更加合理,還能夠反應更為透明和真實經營成果。
(三)完善財務報告的內容
目前我國的財務報告模式主要適用于傳統的制造企業,但是在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原有的財務會計報告的內容顯然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的需求,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比如在無形資產的列報方面,傳統型的制造型企業的無形資產量一般較小,在財務報告中可以如實的反應;但是,對于一些高新產業的企業,有很多無法準確計量的無形資產,這些無形資產就很難在財務報告中如實的反應。所以,財務報告的模式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以滿足新的需求。
四、總結
本文選取美國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與我國現階段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進行比較分析。首先,針對具體的方面進行了比較分析;其次,提出了我國現階段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的局限性;最后,針對我國現階段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提出了完善的建議。以期我國可以借鑒美國較為成熟的概念框架理論,同時結合我國的宏觀經濟環境,早日構建出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財務會計概念框架。
【財務會計概念框架比較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