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金融危機環境下戰略治理會計應用研究
【摘要】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風暴,使我國部分企業陷進了經營困境。面對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我們應該加強戰略治理會計的應用,為治理者提供更多戰略信息。文章從戰略治理會計內涵進手,分析金融危機下企業外部經營環境的特征,探討戰略治理會計在危機當中的具體應用。【關鍵詞】 金融危機;戰略治理會計;戰略本錢;戰略業績評價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風暴已經席卷全球,銀行業、保險業等虛擬經濟資金鏈的斷裂,導致制造業等實體經濟受到沖擊,我國以出口為主的外向型經濟受到的影響更大。外部總體環境的不確定和經營環境的惡化,要求為治理決策提供信息支持的治理會計更具戰略視野,本文擬就金融危機環境下戰略治理會計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戰略治理會計的內涵
戰略治理會計最早由英國學者西蒙斯(Simmonds)提出,在他1981年發表的《戰略治理會計》一文中,將戰略治理會計定義為:“用于構建與監視企業戰略的有關企業及其競爭對手的治理會計數據的提供與分析”。之后,他又在一系列論文中,夸大了治理會計與企業戰略結合的重要性,特別是企業相對競爭者的本錢競爭地位,與傳統治理會計最大的區別在于其不再從企業內部效率的角度看待利潤增長,而是著眼于外部所獲取的市場競爭地位。其后,美國會計學者威爾遜(Wilson)在《戰略治理會計》一書中,更加明確地將其定義為:“戰略治理會計是明確夸大戰略題目和所關切重點的一種治理會計方法。它通過運用財務信息來發展卓越的戰略,以取得持久的競爭上風,從而拓展了治理會計的范圍”。1988年,Bromwich在《治理會計的定義與范圍:從治理角度的熟悉》一文中闡述了其對戰略治理會計的觀點,他以為戰略治理會計不僅僅是收集企業競爭對手的信息,更應該研究與競爭對手相比企業自身的競爭上風和創造價值的過程;研究企業產品或勞務在其生命周期中所能實現的、客戶所需求的價值,以及從企業長期決策周期看,對這些產品及勞務的營銷能給企業帶來的總收益。
戰略治理會計在我國已經興起,1997年王化成、楊景巖在《會計研究》上發表了《試論戰略治理會計》一文,其觀點是:“戰略治理會計是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運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與企業戰略治理相關的各種信息,并據此來幫助治理當局確立戰略目標,進行戰略規劃、評價戰略規劃業績的一個治理會計分支”。此后,諸多學者對戰略治理會計進行了廣泛研究,他們以為,戰略治理會計是以取得整體競爭上風為主要目標,用戰略觀念審閱企業外部和內部信息,夸大財務與非財務信息、數目與非數目信息并重,為企業戰略及企業戰術的制訂、執行和考評,揭示企業在整個行業中的地位及其發展遠景,建立預警分析系統,提供全面、相關、多元化信息而形成的現代治理會計與戰略治理融為一體的新興交叉學科。
綜合上述觀點,對戰略治理會計的熟悉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戰略治理會計是治理會計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對傳統治理會計的豐富和延伸;二是戰略治理會計是戰略治理和治理會計結合的產物,應立足于企業的長遠目標,以企業全局為對象,更多的投向影響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三是戰略治理會計應以協助治理當局確定戰略目標、制訂戰略規劃、實施戰略規劃、評價戰略業績為目標,應用最新的研究方法,提供財務與非財務、數目與非數目等多方面的戰略信息。
二、金融危機下我國企業經營環境分析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此次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以出口為主,投資拉動的外向型經濟影響深遠,中小企業受到的沖擊更加嚴重,企業經營的外部環境急劇惡化。下面從三個方面分析金融危機下我國企業外部經營環境的主要特征,為戰略目標制訂及投資決策提供相應依據。
(一)國外需求減少,出口受阻
次貸危機導致美國金融業崩潰,國內信用等級下降,信貸政策緊縮,流向美國的國際資本減少,建立在國際資本流進基礎上的美國需求因此下降。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歐洲、日本和其他主要經濟體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其中歐洲部分國家甚至比美國更為嚴重。歐美作為我國主要的出口國,其經濟下滑導致消費下降,從而減少對我國商品的需求。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09年一季度我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為4 287億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 455億美元,同比下降19.7%;進口1 832億美元,同比下降30.9%,從以上數據可知我國的出口嚴重受阻。
(二)國際競爭加劇,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受金融危機影響,經濟增長放緩,失業率上升,為保證本地區的經濟穩定和維護本國利益,全球范圍的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據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研究報告顯示,2009年將是“二戰”后國際貿易萎縮最為劇烈的一年,必將加劇國際市場的競爭。為此,***總理在倫敦G20峰會上提出了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意見,號召大家同船共濟,共同克服困難。
(三)國家宏觀調控力度大,效果明顯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政府為了抗危機,保增長,于2008年底推出了4萬億經濟推動計劃,其中近一半投資將用于鐵路、公路、機場和城鄉電網建設,投資方向包括民生工程、農村農業需要、基礎設施建設、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生態保護、環境保護、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等。2009年初,國務院又出臺了“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其目標主要是“保需求”和“調供給”,以維持需求穩定,推動產業升級,進步企業國際競爭力。假如說出口受阻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是企業經營威脅的話,那么國家的鼓勵政策對部分產業來說卻也不失為一大良機。
三、金融危機環境下戰略治理會計應用研究
金融危機讓大部分企業受損,但是也可能給另外一些企業帶來機會。如1978年的石油危機使日本汽車業迅速崛起;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以三星為代表的韓國企業獲得了發展良機。因此,有人說此次金融危機是世界送給中國的一份禮物。危機當前,把握好局勢,做好每個決策,顯得特別重要。戰略治理會計是為戰略服務的會計,危機環境下更應該發揮其為戰略服務的上風,提供多方面戰略信息,下面從四個方面探討金融危機環境下戰略治理會計的具體應用。
(一)戰略目標制定
金融危機當前,企業可能會減少新產品的研發,延緩新市場的開拓,將更多精力投放到當前領域,展開對競爭對手更強勢的攻擊,因而企業間的競爭會更加激烈,企業原有的競爭上風在短期內可能會被競爭對手遇上甚至超越,原有的不足會被競爭對手死死捉住并加以利用,形成超競爭態勢。面對這種情況,只有具備清楚的戰略目標,才能抵御企業外部的攻擊,加強企業的競爭能力。戰略目標制定作為戰略治理會計的首要任務,結合金融危機的具體情況,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1)競爭戰略目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如何取得競爭上風是企業經營成敗的關鍵所在,競爭戰略理所當然地成為企業的戰略目標。危機當前,找準自身的競爭上風,沖擊競爭對手是較佳時機,當然也應改善自身劣勢,避免被攻擊;(2)戰略治理決策目標。通過對外部信息的分析和內部資源的有效整合,從低本錢和差異化兩方面實施戰略治理,促進企業競爭上風的確立;(3)戰略業績評價目標,即建立與戰略治理目標相適應的信息傳遞與反饋機制,加強過程控制,為戰略業績評價提供依據。
(二)戰略本錢治理
戰略本錢治理是為了獲得企業持久的競爭上風而進行的本錢分析和治理。低本錢戰略是企業取得競爭上風的重要法碼,本錢治理也最能體現企業綜合治理水平。傳統治理會計對本錢的控制主要基于生產過程中與生產要素相關本錢項目的控制。而戰略本錢治理更多基于戰略的角度,研究影響本錢的各個環節。通過價值鏈分析、競爭對手分析和本錢動因分析等方法,進一步找出降低本錢的途徑。其中價值鏈分析將價值形成過程分解成戰略性相關的作業,把供給鏈中的企業都當成整個價值創造作業鏈中的一環,從原材料獲取到終極產品使用后廢棄的整個價值鏈往分析產品的本錢和收益,從公道分享利用的角度,求得與供給商和顧客的合作與協調,科學地設置整個價值鏈,從而克服傳統治理會計側重于企業內部作業的缺陷。金融危機環境下,傳統本錢治理方法的局限會被放大,只有更多的應用戰略本錢治理方法才能取得競爭上風,戰勝競爭對手。 (三)戰略性經營投資決策
傳統治理會計在經營投資決策分析時,受諸多先前假設的影響,存在簡單化和短期化的缺陷,更多的注重內部信息,較少考慮外部環境的變化,很難從戰略高度提供有關全局性和長遠性的決策信息。危機是短期的,而企業經營是長期的,決勝不在一時,戰略治理會計應該以長遠、全局、應變為特征,從戰略高度提供有關企業全局性和長遠性決策所需的信息,克服傳統治理會計的缺陷。面對金融危機這種急劇變化的外部環境,戰略治理會計應能為企業提供更多外向型信息,時刻關注經營環境的變化,運用戰略治理會計中包含的權變思想,尋找會計系統設計中適用不同環境的成分,進步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面對不同的經營環境,企業應提供多種決策方案加以考慮,當環境突變時,企業應該采用事先制定的權變計劃以解燃眉之急。在戰略治理會計的支持下,企業應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環境中存在的機遇,全方位地迎接面臨的危機和挑戰。
(四)戰略業績評價
良好的業績評價體系不僅可以將企業的戰略目標具體化,并且可以有效地引導治理者的決策行為。傳統治理會計主要考慮短期財務效益,注重以投資報酬率來評價企業業績,它以一定期間的會計收益為基礎進行計算,輕易導致決策者的短期行為,同時他只是對結果的考評,缺乏對過程的控制。戰略治理會計實施與企業戰略相結合的評價指標,它是一種整體的業績評價體系,在財務計量基礎之上,從更高層次對企業業績進行更全面綜合的評價,運用財務與非財務指標,利用戰略性業績評價來保持企業的長期競爭上風。事實上,市場占有率、技術革新、顧客滿足度、服務水平、產品質量、市場戰略、人力資源等戰略業績評價看重的非財務指標,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更能衡量企業的業績,更能完成對業績計量的診斷職能,確認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危機當前,所有企業的財務指標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假如只考慮短期的投資報酬率,勢必會誤導企業的經營決策。
綜上所述,戰略治理會計是面向未來和面向市場的動態的治理會計,注重提供長遠的、全局的、戰略性的治理決策信息。而金融危機是短暫的,其對企業的影響是暫時的,它既會進步企業的經營風險,也會帶來某些機遇。治理者應當留意到危機引起的經營環境變化,適當調整短期經營計劃,以規避經營風險;更應該審時度勢,用長遠的放眼全球的戰略視野,捉住企業發展的契機,取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化成,楊景巖. 試論戰略治理會計[J].會計研究,2003(10).
[2] 章麗萍. 戰略治理會計在我國的應用研究[J] .財會通訊,2004(5).
[3] 陳良. 對戰略治理會計相關題目的再熟悉[J] . 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6(3).
[4] 劉洋. 戰略治理會計在我國企業應用研究[J] . 生產力研究,2008(6).
【金融危機環境下戰略治理會計應用研究】相關文章:
金融危機下小企業強化財務治理探討03-29
戰略治理會計的戰略性03-01
基于戰略治理的企業環境風險研究03-09
淺議戰略治理下的業績評價指標體系03-21
論戰略治理會計02-26
治理會計理論應用研究11-22
動態環境下的企業柔性財務戰略初探03-07
供給鏈環境下的庫存治理探討03-22
戰略治理會計的體系內容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