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創新研究論文
摘要:目前我國對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依舊存在些許問題。針對這些所存在的問題,我國實施了在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實施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從而改變當前現狀。本文簡要闡述了,關于高校計算機專業,實施校企合作創新改革的具體策略。
關鍵字:校企合作;高校計算機;創新改革;舉措
1加強企業在實踐環節中的深入滲透,讓計算機學習更加系統化
因為計算機專業屬于應用型的專業,所以實踐環節是至關重要的。在整個計算機的課程體系中,融入了多種類型的實踐環節,例如生產實訓、課程設計、畢業實習以及畢業設計等等。出于對學生學習的知識是否全面這一問題的考慮,一般講企業參與的實踐環節,設置于學生學習的最后一年。這不僅僅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一次良好培養,同時也考驗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應用。不過,這種設置方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倘若在此過程中發現的不足之處,只能夠憑借學生自身的能力去學習調節。實踐能力貫穿于整個計算機的'學習過程中,應當加強企業在實踐環節中的滲透,促進計算機學習更加系統化。對于企業中豐富經驗的工程師提出來的意見和想法,企業應當進行綜合考慮,對各類實踐環節之間所存在的內在聯系以及先后順序進行細化。在實踐過程中,逐步融入后PC時代的學生所需要的有關移動終端系統、大型數據中心、嵌入式系統以及云計算等系統的知識體系。這樣可以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建立理論創新與基礎知識之間的聯系。
2采用多種開放式合作形式,鼓勵創新
在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最受歡迎的就是創新性人才。但是與往常不一樣的是,對于互聯網創新來說,渺小的團隊也可以有一番作為。所以,目前有很多企業將目光重點放在了高校上,通過開展創新競賽以及人才培養計劃等活動,對多種形式的人才進行培養和挖掘。例如,谷歌集團所開展的應用課程體系建設以及百度技術走進校園計劃等,其本質目的都在于對大學生創業精神以及創新精神的培養,并與此同時儲備人才。企業采取了各種各樣的形式,向高校的大學生們開啟了創新之門,如此一來,不僅密切加強了高校大學生與企業之間的聯系,而且學生所具備的創新思維,對企業的創新也能發揮一定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由于此開放式的形式并不會受到地域的限制和約束,所以不會僅僅局限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地將高校與企業聯合起來。作為高校,應當對其給予高度的重視,并且積極地參與其中,從而進一步發揮重要的作用,讓學生和學校從中受益。
3促進教師創新意識的培養
創新創業改革的主體,除了高校大學生之外,還包括了廣大的高校教師。在校企合作的過程中,可以聘請著名的企業家、學者、風險投資人以及創業成功人士等社會各個領域的人才,擔任創新創業課程的指導者,將其成功的職場經驗帶到課堂上與大家分享。高校教師在教學之余,也可以兼職創業,參與相關的企業項目,從而提升自己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并且將創新付諸于生活實踐中。倘若教師的創新意識得到了有效提升,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其專業素養,還可以將這種意識貫穿于教學過程之中。對于廣大學生來說,有著潛移默化的感染力。創新意識的培養不能一蹴而就,僅僅憑一朝一夕是難以完成的,只能將其融入到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才能夠真正發揮效果。所以,應當高度重視高校教師創新意識的培養。
4對校企合作的生態系統進行創新,并且參與課程體系的建設
作為企業與高校重要的雙贏模式之一,“校企合作,產學并列”一直備受社會的關注。在創新創業的改革目標下,高校與企業之間必須進一步加深合作。使高校與企業之間的生態環境得到更新,讓企業完全融入到課程體系的建設當中去。高校應當將深入的研究徹底落實在課程體系的構件上、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教學質量標準的研究上以及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上,對來自企業以及社會的需求進行深入了解,并給予相關建設性的意見。目前已經有了許多成功實例,比如,阿里巴巴集團與教育部之間展開校企合作,并非盲目地進入校園,而是與阿里生態一同進入,讓大學生真實地體會到創業圈。因為企業所面對的是直接的市場需求,所以讓企業與高校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建設課程體系,可以讓市場感更加充分。不但可以促進社會需求與高校教育之間的接軌,還能夠讓學生盡快地適應職場。對于廣大的企業來說,其發展的重要根基便是技術的創新及推廣。在高校中引入其技術生態圈,可以加快其技術的流通程度,可以幫助學生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進行市場定位。總之,開展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是高校實現計算機專業改革創新的主要途徑之一。在開展校企合作以及建立實踐基地的基礎上,高校應當拓寬思路,尋求多種多樣的合作方式,將校企合作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把創新改革完全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去。
參考文獻
[1]王浩業.利用校企合作打造計算機類專業創新人才——以北京交通大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學院為例[J].時代教育,2015,20(3):182
[2]李穎,趙菲.高校計算機專業以提升創新創業能力為核心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電子測試,2016,15(6):84-85
【高校計算機專業校企合作創新研究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