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規避金融工程風險論文(通用5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如何規避金融工程風險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何規避金融工程風險論文 篇1
摘要:金融工程是指創造性地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和策略來解決金融財務問題。金融工程在控制金融風險方面,主要是運用現貨工具和衍生工具并對它們進行一定的組合。金融工程由于使用了多門學科的技術,通過運用各種先進的理論知識與技術手段,能夠有效地對金融風險管理中所面臨的利益與風險進行診斷、分析、開發、定價和定制,創造出新的金融產品,這樣,不僅可以把金融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還可以促進金融創新的形成。
關鍵詞:金融工程;金融衍生品;金融風險
一、金融工程相關理論簡介
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是指創造性地運用各種金融工具和策略來解決金融財務問題,其核心是設計開發出新的金融產品以滿足特定的要求,并在新的金融產品開發過程中有效地實現金融風險控制與管理。從這種意義上看,金融工程也可以叫做“風險管理工程”。
金融工程在控制金融風險方面,主要是運用現貨工具和衍生工具并對它們進行一定的組合。所謂金融衍生工具(Financial Derivative Instruments)是指某種金融產品,其自身的價值(OwnValue)是由其所關聯的其他產品(Underlying A ssets)的價值所確定的,這正是“衍生”兩字的來源。目前國際上流行的金融衍生工具主要包括遠期工具 (Forwards)、期貨工具 (Futures)、期權工具(Options)和互換工具(Swaps)等,同時,還可以將幾種衍生工具予以組合,創造出更新穎的金融工具。而這些工具之下的相關產品可以是某種商品,比如石油,也可以是股指、利率、匯率和債券等。期權亦稱選擇權,其持有人有權利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或未來某一特定日期),以一定的執行價格向對方購買(或出售給對方)一定數量的特定標的物,但沒有義務。期權的買方為了取得這種權利,必須向期權的賣方支付一定的費用,所支付的費用成為期權費,亦即為期權的價格,稱為權利金。按照交易的性質期權一般可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看漲期權是指立權人授予買方在規定的時期內(或規定的日期)以約定的價格從賣方處購買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或期貨合約的權力。看跌期權是指立權人授予買方在規定的時期內(或規定的日期)以約定的價格賣給賣方一定數量的某種商品或期貨合約的權力。
二、金融工程在金融風險控制中的作用
(一)金融工程有助于增強金融風險管理,促進金融創新
金融工程由于使用了多門學科的技術,通過運用各種先進的理論知識與技術手段,從而能夠有效地對金融風險管理中所面臨的利益與風險進行診斷、分析、開發、定價和定制, 創造出新的金融產品,這樣不僅可以把金融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達到規避風險的目的,還可以促進金融創新的形成。
(二)金融工程有助于提高金融風險管理的效率
金融工程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避免風險主要依賴其衍生性,其價格受到基礎工具的制約,且具有明顯的規律性。一般具有較好流動性的衍生市場可以對市場價格變化做出靈活反應,隨著基礎交易頭寸的變動及時調整,較好地解決了傳統風險管理的時滯問題。金融工程以更高的準確性、時效性和靈活性,有效地提高了金融風險管理的效率。
(三)金融工程有助于有效地回避系統性風險
所謂風險轉移就是將風險轉移給有能力或愿意承擔風險的投資者,通過金融工程創造的結構性金融衍生工具就屬于這種方式。利用風險分散、風險控制、風險轉嫁,能夠有效地回避系統性風險,成為現代金融市場風險管理最重要的工具。
三、運用金融工程理論對中航油事件進行分析
中航油事件一方面由于其在原油價格的判斷上出現失誤,導致虧損;另一方面,2004年11月30日,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一個令世界震驚的消息,該公司因石油衍生產品交易受挫,總計虧損5.5億美元,公司凈資產1.45億美元,已經嚴重資不抵債,被迫向新加坡最高法院申請破產保護。現以此案例做具體分析。
(一)原因分析
一方面,由于缺乏相應的避險策略的支持,使得虧損幅度沒能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根據期權理論,介入期權交易時可以選擇買入看漲期權、賣出看漲期權、買入看跌期權和賣出看跌期權4種不同的`角色。而中航油所選擇的卻是賣出看漲期權,這是一種收益不大風險卻很高的交易方式。一旦油價走向與中航油的預期相反,則中航油所面臨的風險就將被成倍放大。中航油作為賣出看漲期權方,在期權合同訂立之時,收到買方所支付的該期權合同的價格P。如果在合同有效期內,石油價格始終低于行權價K,買入看漲期權方將選擇不執行該合同,則作為賣出看漲期權方可以在沒有任何成本支出的情況下,獲得收入P,空頭(中航油)將盈利,盈利的最大幅度則是看漲期權的價格。但如果油價在未來不跌反漲且超過K時,則買入看漲期權方將選擇執行合同。當石油價格S超過K P,則賣出看漲期權方出現虧損,虧損額為S-(K P)。由于上漲的空間是沒有限制的,因此理論上油價無限制上漲,則空頭的虧損也是無限的。中航油在2004年初開始涉足衍生品交易時估計油價會下跌,或者至少不會再漲。在原油價格位于每桶35—39美元區間時,該公司基于這種預期開始作空。而此后油價一度漲至55美元,中航油被迫平倉,虧損高達5億多美元。而它的交易對手大多是銀行,它們當中有許多家銀行都對從中航油購買的期權產品做了對沖交易,將風險分散到市場上。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當中航油手中只有幾百萬桶石油期貨合約時,賣出5 500萬桶石油的看漲期權是完全錯誤的決策,因為手中沒有貨物時,就只能以市場的高價買入再按指定的低價交割,其間的價差即為虧損,這個虧損在理論上是可以無限大的。中航油看跌石油價格,完全可以買入看跌期權,要是價格上漲只虧損權利金,如果價格下跌,扣除權利金外跌多少就能賺多少。而賣出看漲期權即使油價下跌,中航油實際也只能賺到權利金,如果上漲由于空倉則要冒無限大的虧損風險。另外,當中航油發現方向做錯后,也沒有買入看漲期權以對沖風險,減小損失。
(二)對策分析
事實上,期權是一種用來規避風險的金融工具,而中航油由于缺乏風險意識,在期權交易上投入過多的頭寸,以一種近乎賭博的態度去博取有限的利潤,結果可想而知。如果中航油購入一批石油現貨作為生產存貨,由于石油價格波動,存貨價值有可能上升(中航油獲利),也有可能因石油價格下滑而下跌(中航油虧損)。為控制企業經營當中因存貨價格變動可能產生的風險,中航油可以在購入石油現貨的同時,賣出一份與現貨等額的看漲期權,形成現貨 賣出看漲期權的投資組合。
當石油價格上漲時,則可因存貨價格上漲獲利,而賣出看漲期權合同卻虧損,不過,兩項相抵,組合價值得以保持穩定;當石油價格下跌時,存貨價格下跌虧損,由于出售看漲期權所獲得的收入可以沖減存貨價格下跌的損失,相應減少企業的虧損。中航油也可以在買入現貨的同時,再買入一份等額看跌期權,形成現貨 買入看跌期權的組合。當石油價格上漲時,則存貨方面因價格上漲獲利,而買入看跌期權的合同發生虧損,但兩項相抵,組合價值可保持穩定;當石油價格下跌時,存貨價格下跌虧損,但買入看跌期權升值獲利,組合價值亦可保持穩定中航油還可以使用期貨市場空頭 買入看漲期權的組合,買入看漲期權后,一方面中航油在期貨市場是空頭,油價下跌時中航油可以在期貨市場實現盈利,所購買的看漲期權雖然貶值,但損失有限;另一方面,投資者通過購買看漲期權鎖定了可能的損失,油價上升時,中航油在期貨市場上的損失可由其購買的看漲期權的盈利相沖抵。除了采取以上這些方式之外,還可以進行更加復雜的期權組合投資策略。
合理使用金融衍生產品,不但不會擴大企業經營風險,反而能夠有力地控制乃至鎖定企業經營風險。然而,現實中本應作為金融避險工具的期權,到了中航油那里卻成了投機工具,喪失了風險控制的功能。而通過運用簡單的金融工程理論,我們完全可以在國際衍生品市場上避免重演這樣的悲劇。
金融衍生產品不是風險的萬惡之源,借助不同的金融工具,有效控制經營風險,加強對金融衍生產品的研究和學習,加強企業內部的風險管理和內控制度,是介入國際金融衍生產品市場的前提條件。如果中航油能嚴格執行交易規則和風險控制流程,那么它完全能夠很好地運用金融衍生工具來規避風險,并獲得相應的收益。
如何規避金融工程風險論文 篇2
隨著全球經濟區域一體化加強,金融已經成為世界經濟中舉足輕重的部分,而這次美國次債危機,世界五大投行全面崩潰引起的全球經濟衰退,更讓人們意識到對待金融業風險與監管需要我們進行重新的認識與評估。
一、金融業風險與監管綜述
所謂金融風險,一般是指金融資產預期價值或收益發生損失的可能性。金融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并且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微觀經濟主體的經營風險和宏觀經濟的運行風險。金融風險積累到一定程度,會使金融體系遭受破壞,金融危機是金融風險放大后的一種極端情況。
要保證市場經濟的有效發展對市場實行宏觀調控和監督是必要的。金融監管是指金融監管當局依據國家法律法規的授權,對整個金融業實施的監督管理。金融監管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市場有其不完整性,這就需要政府或其他部門對市場參與者進行管理。換言之,所有的監管本質上都是對市場不完整性的一種補充、修正和完善;二是從金融的發展來看,金融在經濟體系中的地位顯著增強。隨著金融創新的不斷涌現,金融業務之間的界限被不斷打破,金融的發展日趨國際化,金融資本不斷擴張,與此同時,金融領域的風險也在急劇加大,因此通過監管來保證金融業的穩健運行是十分有必要的。
各國無論采用哪一種監管組織體制,監管的具體目標基本是一致的:
1、確保金融穩定安全防范金融風險;
2、保護金融消費者的權益;
3、增進金融體系的效率;
4、規范金融機構的行為,促進公平競爭。
二、金融風險環境因素分析
(一)宏觀經濟動態運行帶來的金融風險
1、經濟實體波動與經濟周期帶來的金融風險。
在宏觀層面上引起金融風險的原因很多,但實體經濟以及實體投資仍是主要因素之一。馬克思在《資本論》中,系統地揭示了生產過程的經濟危機成因,闡明了宏觀層面的金融風險以及危機產生根源。
馬克思將貨幣危機分為兩種形態:
一是作為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尖銳化這個特殊時期的貨幣危機;
二是獨立的貨幣危機。
后者的運動中心是貨幣資本,因此它的直接范圍是銀行、交易所和財政。我們主要討論第一種形態的貨幣危機,馬克思曾經做過這樣的分析:“咋看起來,好像整個危機(包括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和貨幣危機等)只表現為信用危機和貨幣危機,而且事實上問題只是在于匯票能否兌換成貨幣。但這種匯票多數是代表現實買賣的,而這種現實買賣的擴大遠遠超過社會需要的限度這一事實歸根到底是整個危機的基礎。”馬克思的這番論述實際上已經給我們一個結論性的觀念,即宏觀層面的金融風險和金融危機仍然是受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發展決定的。
2、虛擬資本運行與泡沫經濟帶來的金融風險。
虛擬資本數量的急劇增長和經濟虛擬化的發展,是經濟高度發達、高度成熟的必然結果。其發展和繁榮是21世紀全球經濟活動中最令人矚目的現象,而金融虛擬化同時也帶來了世界金融系統金融風險的增大。很多金融工具最初的時候是規避和轉移風險而產生的,然而一推向市場后,由于其特定的交易規則和市場制度,卻極大地增加了整個金融業的系統風險。虛擬資本的運動不能如實、正確反映現實資本的運動變化,其變動幅度頻率要遠遠大于現實資本,尤其是貨幣貶值泛化以來,經濟虛擬化現象日益膨脹。虛擬資本的內在特征與運動規律決定了經濟生活中泡沫化的形成與不斷深化,在促進金融與經濟活躍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金融風險的發生概率。
(二)主體非理性因素引發的金融危機――微觀經濟主體對金融風險的主觀認識。
任何經濟活動都是有人參與的,而任何風險也都首先表現為人的風險,對主觀的金融風險來說人更是風險主體的操縱者。現代金融活動錯綜復雜,每個金融從業人員所面臨的問題都各具獨特性,任何法律條文與規章制度都不可能詳細到對每一個個體的行為做出明確規定,并且不可能時時事事都有人監督管理,所以主觀金融風險在金融系統中是普遍存在的。
表現為:
1、信貸企業負責人的社會責任與道德淪喪;
2、急需提高的金融業管理者的整體素質;
3、缺乏監管的金融業管理者;
4、整個社會的監管缺失。
三、控制金融業風險與監管的國際準則――巴塞爾協議
巴塞爾委員會是1974年由十國集團中央銀行行長倡議建立的,其成員包括十國集團中央銀行和銀行監管部門的代表。自成立以來,巴塞爾委員會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銀行監管規定,如1983年的`銀行國外機構的監管原則(又稱巴塞爾協定)和1988年的巴塞爾資本協議。這些規定不具法律約束力,但十國集團監管部門一致同意在規定時間內在十國集團實施。經過一段時間的檢驗,鑒于其合理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許多非十國集團監管部門也自愿地遵守了巴塞爾協定和資本協議,特別是那些國際金融參與度高的國家。1997年有效銀行監管的核心原則的問世是巴塞爾委員會歷史上又一項重大事件。核心原則是由巴塞爾委員會與一些非十國集團國家聯合起草,得到世界各國監管機構的普遍贊同,并已構成國際社會普遍認可的銀行監管國際標準。至此,雖然巴塞爾委員會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銀行監管國際組織,但事實上已成為銀行監管國際標準的制定者。
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自從1988年實施巴塞爾資本協議以來,一方面巴塞爾協議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國際銀行業競爭規則和國際慣例,在加強銀行業監管、防范國際金融風險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近年來,金融創新(經常采取規避資本充足規則方法)層出不窮,新的風險管理技術迅速發展,使巴塞爾協議日益顯得乏力和過時。尤其是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波及全世界,而巴塞爾協議機制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受到人們的責難。
在這樣的背景下,1999年6月,巴塞爾委員會發布第一次建議,決定修訂1988年協議,以增強協議規則的風險敏感性。在考慮這些評論意見和征求國際銀行界及其監管者建議的基礎上,委員會于2001年1月16日提出了一個更加全面、具體的新建議,再經過金融界激烈的討論后巴塞爾委員會先后3次出臺巴塞爾協議征求意見稿,并與2006年6月26日在國際清算銀行的官方網站公布了新資本協議的底稿――《統一資本計量和資本標準的國際協議:修訂框架》,“新協議”將于2006年底在十國集團開始實施。自1993年巴塞爾委員會針對國際金融市場中越來越活躍的金融創新工具所帶來的市場風險做出修正案以來,市場交易風險越來越受到重視。根據巴塞爾委員會2001年9月的最新決定,對運作風險要求全部資本由20%改為12%,而且還有一些技術上的調整,因此新巴塞爾協議實際上具有很嚴格的計算方法。
四、對我國金融業監管的啟示
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隨著中國參與國際金融業務的擴大與加深,加入WTO五年過渡期結束后,中國金融安全所面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一方面金融業開放步伐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程度會進一步加強,新的金融會得到快速催生,衍生金融業務會得到迅猛拓展;另一方面國內金融基礎仍很脆弱,金融監管體系不夠健全,金融高級人才十分短缺,金融風險難以在短期內得到有效化解,為了保證中國金融體系的安全而有效地運行,為了應對風險,加強管理,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第一、建立嚴格的風險測量體系。
為進一步加強風險的防范和管理,提高管理的效率,優化資源的配置,增加資本的收益,應將整個銀行業的風險管理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建立量化的風險管理體系,這個體系的基礎是風險測量的量化指標。
第二、建立反應迅速、科學高效的危機處理機制。
建立危機處理機制最基本的目標在于保證日常業務能正常運行,防止不利的突發事件對銀行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甚至于崩潰瓦解。在目前市場日趨復雜的環境下,這些突發的危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建立危機處理機制的首要任務就是確定這類突發意外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和影響力大小,并建立相應的危機處理機制。
第三、建立以量化風險為基礎的風險管理策略。
在有了量化的風險值以后,風險值的平臺也建立起來了,風險也能實時計算,在此基礎上根據整個系統各個環節風險暴露的情況,制定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
第四、完善風險管理流程。
風險管理應該是一個持續不斷地發現風險、制定策略、監督執行的過程,涉及到各項業務、決策和操作程序;風險管理的流程體現各業務流程的風險控制。它的主要目標是要系統化、制度化,并且量化運營風險的管理。“新巴塞爾協議”也對運營風險的測量、管理、資本準備金做出了具體要求。
第五、建立全面的風險信息報告系統。
風險信息報告是及時地、清晰地、全面地了解風險的基礎,報告的內容包括利潤、總風險、凈風險、風險資本、資本回報率、風險調整后的資本回報率。通過風險報告,不僅可以發現風險集中分布的地方,評估風險的承受能力,而且可以根據風險調整后的資本回報率,更有效、合理地評估績效。
風險報告在提供大量的數字信息之后做出一個文字性的總結。好的風險報告首先需要的是“透明”,即各業務部門有責任及時而且無隱藏地提供有關風險的信息,這樣,風險報告才能準確、全面地反應風險暴露的狀況。其次,好的風險報告需要“一致”,即各種類風險的量值,需要真實地反映風險的大小,保證不同種類風險之間的可比性。
五、結束語
在全球化的今天,面對日益復雜的金融業發展,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在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措施加強對本國金融業的監督管理,以防范金融風險及因此而帶來的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我國是發展中國家,金融全球化經驗少、水平低,因此我國的金融監管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和考驗。但監管不是萬能的,“監管絕不能替代銀行自己內部對業務活動的仔細審查以及市場對銀行的監管。”因此,我們唯有積極地參與全球金融活動,掌握新知識,熟悉新規則,才能適應這個多變的時代,才能抓住機遇,使金融監管真正促進我國的金融發展,保障金融與經濟的健康運行。
如何規避金融工程風險論文 篇3
摘要:隨著我國物流及供應鏈的發展,物流與資金流逐漸形成合流趨勢。越來越多的物流企業開始從事物流金融業務。但隨著物流業務的發展,各種風險也應運而生。本文應用風險評價指數矩陣分析法分析物流金融中存在的風險,以及風險對企業影響的程度。為從事物流金融業務的企業管理和規避風險提供參考。
關鍵詞:金融物流 風險分析 風險評價指數矩陣
一、物流金融概念及現狀
1.1金融物流概念
金融物流(Finance Logistics)是指在面向物流業的運營過程,為應用和開發各種金融產品而發生的物流活動,通常指質押監管業務。
1.2我國金融物流現狀
國內物流金融業務發展處于探索階段,但近年來發展速度很快。國內大型物流倉儲企業因為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先決條件和較大規模、良好行業信譽和充足資本儲備,在物流金融業務拓展方面呈現出明顯的優勢。
二、風險及風險分析
2.1風險的概念
風險大致有兩種定義:
一種定義強調了風險表現為不確定性;而另一種定義則強調風險表現為損失的不確定性。
若風險表現為不確定性,說明風險產生的結果可能帶來損失、獲利或是無損失也無獲利,屬于廣義風險。金融風險屬于此類。而風險表現為損失的不確定性,說明風險只能表現出損失,沒有從風險中獲利的可能性,屬于狹義風險。風險和收益成正比,所以一般積極進取的投資者偏向于高風險是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而穩健型的投資者則著重于安全性的考慮。
2.2風險分析的概念
風險分析是找出行動方案的不確定性(主觀上無法控制)因素,分析其環境狀況和對方案的敏感程度;估計有關數據,包括行動方案的費用,在不同情況下得到的收益以及不確定性因素各種機遇的概率,計算各種風險情況下的經濟效果;作出正確判斷,等等。
進行風險分析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而且多變,主要有:①技術經濟分析中采用的數據來源和精確程度。②企業的類型及其穩定性。如采礦企業因地質條件的變化通常要承擔較大的風險。③企業的廠房和設備的類型。如有些建筑物和設備有較明確的經濟壽命和轉賣價值,有的經濟壽命不明確,也無多大轉賣價值。這時對前一類企業投資的風險就小于后一類企業。④分析階段的長短。如投資回收期的延長將會增大投資的風險。
三、物流金融風險
3.1環境風險
隨著我國新政策的不斷出臺,對物流金融會產生不同的影響。但是近些年來我國的總體政策比較穩定,對于物流以及物流金融的政策更傾向于鼓勵與支持,所以國內環境風險不大。但是,國際環境如貿易、匯率等也會對我國物流金融產生影響。相對而言,國外環境風險較大。
3.2法律風險
由于物流金融所涉及的主體很多,并且物權關系較為復雜,我國對于物流金融方面的法律規定還不甚完善。因此物流金融在操作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較大。在發生糾紛時,解決糾紛所需的成本也較大。在拓展國際業務時,不同的國家對金融業務又有不同的'法律規定,所以面對的風險會更大。
3.3市場風險
物流金融的市場風險主要源自于庫存質押物的保值能力。隨著質押物市場價格的變化、市場匯率的變化、質押物物理化學性質的變化,物流金融也會面對很大的風險。因此,物流金融業務無比要慎重選擇質押物。
3.4內部管理風險
內部管理風險在大多數企業中普遍存在。組織機構設置是否合理、管理體制和監督機制是否健全,工作人員素質能否適應物流金融業務的要求,管理層決策可能發生的錯誤、偏差等都會給物流金融帶來風險。
3.5運營風險
由于要深入客戶產銷供應鏈中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從事物流金融業務的企業相對地擴大了運營范圍,也就增加了風險。
3.6技術風險
物流金融提供商因缺乏足夠的技術支持而引起的風險需要企業在運行中及時發現、補充。
3.7安全風險
質押物在庫期間發生火災、地震、盜竊、超額損耗等造成的損失需要物流金融起也負責。
3.8信用風險
質押物是否合法、手續是否齊全、合作方的誠信度都會對物流金融造成風險。
四、風險評價指數矩陣分析方法簡介
4.1方法描述
風險評價指數(Risk Assenssment Code:RAC)是定性風險估算常用的方法,它是將決定危險事件的風險的兩種因素——危險嚴重性(S)和危險可能性(P)按其特點劃分為相對的等級,形成一種風險評價矩陣,并賦以一定的加權值來定性的衡量風險大小。
4.2主要思想
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綜合考慮風險影響和風險概率兩方面的因素,對風險因素對項目的影響進行評估。
五、利用風評價指標指數矩陣對物流金融進行風險分析
5.1嚴重度等級
根據風險發生后的損害程度,將風險發生的嚴重性定性地分為若干的等級。
采用RAC矩陣的方法來描述危險事件的風險。在危險矩陣中行的內容表示為意外事件發生時所產生結果的嚴重程度(S);列的內容表示意外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即意外事故發生頻率(P)。
5×4矩陣,矩陣中元素為加權指數,也稱為風險評價指數。風險評價指數是結合危險事件的可能性和嚴重性確定的,通常將最高風險指數定為1,相對應的危害性事件是頻繁發生的并有災難性后果的事件;最低風險指數定為4,對應于危害性事件幾乎不可能發生并且后果輕微的事件。考慮危害程度分別對安全、健康和環境的影響,矩陣中事故的危險等級R其數值所對定的級別.
六、結論
根據以上分析,在物流金融中法律風險和市場風險的風險值為1,因此這兩種風險對物流金融業務的影響最大,在日常運作中應當多注意防范這些方面的風險。環境風險、內部管理風險、技術風險、安全風險的風險值為2,也會對物流金融產生危害。但是由于發生的概率不大或產生的影響不大,所以帶來的危害也不是特別大。而運營風險和信用風險的風險值分別為3和4,所以這兩種風險對物流金融所產生的影響最小。
如何規避金融工程風險論文 篇4
摘 要:國際金融危機背景下,人們對金融風險管理給予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該文從分類、目標、現狀、對策等方面對金融風險管理進行了簡要闡述。
關鍵詞:分類;目標;現狀;對策
一、風險管理內涵
風險是指未來結果的不確定性。金融風險是指任何可能導致企業或機構財務損失的風險,是經濟主體在金融活動中遭受損失的不確定性或可能性。風險管理涉及組織內所有層面的活動,從企業總體的活動到各業務部門的活動,到個業務流程等等,都有風險管理的參與。
金融風險管理是指,在金融機構籌集和經營資金的過程中,對金融風險進行識別、衡量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有效控制和處置金融風險,用最低的成本,即最經濟合理的方法實現最大的安全保障,規避、化解風險,獲得最佳效益的金融活動。
二、金融風險管理的分類
按照金融風險的成因來劃分,有客觀金融風險管理與主觀金融風險管理。按照金融風險波及的范圍來劃分,有宏觀金融風險管理與微觀金融風險管理。按照金融風險的承擔主體來劃分,則包括國家金融風險管理和經濟實體金融風險管理。
三、金融風險管理的目標
在識別與衡量金融風險的基礎上,對可能發生的金融風險進行控制和準備處置方案,以防止和減少損失,保障貨幣資金籌集與經營活動的順利進行。這是金融風險管理的最主要目標。
四、我國金融風險管理現狀
(一)資本市場信息不透明
如果信息不夠透明,將會造成上市公司財務信息和重大事件信息嚴重失真、內幕交易頻繁,這些伴隨著宏觀信息的不確定性引發市場混亂并有可能會造成市場的急劇震蕩。
(二)資本市場不夠完善規范,投機氣氛濃厚
由于非流通的國家股、法人股具有控股性質以至于他們能夠較容易地對股市供求關系進行控制,加之市場運作過程缺乏有效監管,機構或個人投機心理嚴重,這些從根本上決定了資本市場的價格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從而整個市場的大幅度波動和劇烈震蕩在所難免。
(三)金融機構資產質量不斷惡化
根據有關統計數據,我國僅四大行的不良資產就高達約2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所占比重達20%,盡管近年來部分銀行不良貸款比重增長趨勢有所減緩(有的呈下降趨勢),但由于金融壓抑的長期積累,銀行不良貸款比重仍然較大且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這些不良貸款有可能會引發進一步恐慌,給本已遭受重創的系統帶來難以想象的動蕩。
(四)金融產品發展滯后制約了實體經濟的發展
目前,我國金融產品品種單一,投資者可自由選擇的投資渠道狹窄,不能充分享受金融機構提供的各種金融服務,嚴重制約實體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五、預防金融風險的幾點對策
(一)加強政府職能部門的金融監管力度,給予風險管理部門一定職權
監管部門要積極鼓勵和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的創新,提高風險監管水平同時,在控制好風險的前提下簡化準入審批程序和審批環節,還要進一步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法規和部門規章,創造有利于創新發展的法制環境,促進新業務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
建立一個權責利相互匹配的風險管理組織管理系統,并給予一定權力和承擔相應的責任,獲得相當的利益收益。若沒嚴格有力的風險管理機構,間斷和片面的管理將導致風險管理者無法從整體上準確獲知和進一步控制風險。因此,風險管理組織結構框架,應具有完整性和連貫性,從而保證管理沒有疏漏且能落到實處。
(二)積極建設交易市場及深化交易機制市場化改革,為金融創新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
我國市場主體還不夠成熟,法律體系還不夠健全,所以應當積極探索學習國際經驗,建設交易市場,深化交易機制市場化改革,逐步建立全方位高效的金融監管體制。
(三)加強對銀行業資產的監管,為金融機構準備充足的'保證金和準備金
近些年來,國內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一直居高不下,近幾年,國家加大金融監管力度,通過清收剝離盤活核貸等辦法,不良貸款率明顯降低,已降至目前的不足10%,為中資銀行和國際金融接軌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為金融創新創造了更好的條件。從目前看,金融監管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國有銀行還背負著不良貸款的沉重包裹,這極大地妨礙了它們與國際金融的接軌,實現全球的經濟發展戰略。所以銀行資產的監管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只有實現有效監管,才能降低不良貸款率,為金融機構實現全球戰略準備充足的保證金和準備金。
(四)強化息技術風險管理,制定切實可行的投資戰略
隨著信息科技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在銀行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就對信息科技手段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是銀行業安全穩定和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同時也要加強風險防范意識。
利用現有的科技手段,提高風險防范度。金融機構要據未來的收益確定長遠投資目標,尋求投資機會。并于國際金融接軌,創造良好的國內國際環境。總之,在金融危機形勢下,政府及金融監管部門要加強政府職能部門的監管力度,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對銀行資產實行有效監管,尤其是對創新產品收益和風險狀況的了解,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風險承受能力,為我國金融業創造良好的國內國際環境。
參考文獻:
[1]王浩.四大戰術“管住”金融風險[J].新理財,2010,(2)。
[2]劉明偉探析金融危機下的金融風險管理[J].中國商界,2009,(12)。
[3]劉瑤.淺談后金融危機時代我國金融風險管理[J].金融管理,2009,(11)。
[4]陶海映.金融危機對金融風險管理的啟示[J].統計教育,2009,(11)。
[5]吳曉求.中國資本市場目前存在六大混沌[J].證券日報,2003,(10)。
如何規避金融工程風險論文 篇5
題目:金融創新條件下的金融風險管理研究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速度加快,我國對外開放的程度加深,國外金融機構紛紛入駐我國市場,對國內金融機構形成了一定的沖擊與挑戰。其對策是:加強政府部門對金融體系的監管;加強金融企業內部的自我控制;強化國際間金融合作;控制好金融創新的途徑。
關鍵詞:金融創新;金融風險;企業管理
隨著金融企業創新的不斷深入,其產品在創新、其經營工具在創新、其管理在創新、其制度在創新。金融行業正生機勃勃的活躍在市場經濟中,與此同時,金融企業的風險也與日俱增,做好在創新條件下的風險管理是企業改革的重點話題。
一、金融創新的活動特征
金融創新作為各種金融因素的整合,它是在金融市場的環境下,金融主體對有可能約束金融業發展的改革。通過創立新的管理制度,對各個金融因素進行整合,它的目標是追求更多的經濟利潤。從金融創新的范疇來看:小到融資工具、方法、業務,大到金融管理方式、制度與市場,只要是業務開展中出現阻礙因素,就會對環節進行變革,實現對阻礙因素的消除和規避。隨著市場經濟體系的進一步完善,金融市場得到了很大的開放,在金融創新日漸活躍的環境下,各種業務推出,同時也豐富了金融市場,具體呈現出以下特點與趨勢。
(一)理財業務得到創新
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明增加的同時,居民理財理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不再拘泥于儲蓄這種單一的方式上,日漸往收益更多的理財轉變。這讓商業銀行推出了大量理財業務,還帶動了市場競爭。外受各種外資銀行的影響,理財變得更加熱鬧,在這期間出現了各種理財產品。
(二)金融機構同質
從當前的金融機構來看,存在著各種金融機構,并且這些機構間都有著清晰的界限,負責各自領域。在金融創新力度不斷加快的今天,各種金融產品衍生,讓原本清晰的界限日漸模糊,所以在各種業務機構交叉并行的情況下,各種業務逐漸向綜合化發展。
(三)金融創新必須控制同質化
從金融業發展狀況來看:雖然金融創新很活躍,但是在創新深度、廣度上依然存在問題,在各個部門相互復制的情況下,對實際金融創新數量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存在很多同質化產品。
二、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的關系
所謂金融風險是在資金流動過程中,受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進而產生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損失。首先,金融創新和風險管理存在著正向博弈的關系,金融創新的發展是需要風險管理促進的,相反金融創新管理形成了更加完善的金融風險管理體系。金融創新是基于市場背景和企業條件進行的創新,是基于原有政策進行的,其本質是在進行逃避監管。進行風險控制是在約束金融活動,金融的創新在某種意義上對風險控制起推動作用。
在金融創新與金融管理的相互促進下,使金融企業的水準進一步提升。其次,金融創新的發展帶來了新的金融風險,一切活動均是存在著風險的,我們所要做的是將風險降到最低。金融的創新過程是對未來發展形勢的看好,是將風險有效轉移,是對收益與損失的宏觀調整,因此金融創新并未影響其風險的總量,只是將風險的存在方式進行了重新整合,同時為金融企業帶來了新形勢的風險。
三、金融創新帶來的風險
(一)資產證券化加大金融風險
在銀行證券中,一旦摻入不良資產,就會影響銀行信譽和發展。在對銀行造成不利影響的同時,對貨幣來說,也會伴隨很多負面影響,銀行證券化本身帶有很大的流動性,在大多數場合能夠施展貨幣功能,同時這也讓當時發行的貨幣遭到影響。另外,證券化也會影響貨幣政策的執行力,從而對宏觀調控帶來不利影響。
(二)投機市場增加了風險破壞力
從金融業發展來看,雖然創新很大程度上對減小風險給予了工具,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創新的同時,還有很多風險偏好者投機,即使金融創新將風險暫時轉移到風險偏好者上,風險總數還是沒有降低。如果很多風險偏好者的投機遭到失敗,就無法將風險轉移,甚至對整個金融業都會造成不利影響。
(三)金融創新加大了經營風險
隨著金融市場的擴大,越來越多的金融單位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也帶動了金融機構的競爭趨勢。針對這種情況,為了拓展市場占有率,贏得有利的競爭地位,很多金融機構加大了創新進程,源源不斷地向市場輸入產品,同時這些產品也會涉及其他行業,在整個金融行業重合、交叉的環境下,同質化開始出現。在各個單位競爭力度加強的環境下,金融單位的風險進入下一輪創新,從而影響金融單位的信用值,讓規避風險的能力減小。
四、積極應對金融企業風險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政府部門對金融體系的監管
加強政府部門對金融體系的監管是金融企業正常運行的`重要措施,國家相關部門的參與為金融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管,在管理理念上是對創新和穩定的協調。金融創新是金融發展的主要動力。為促進金融創新發展,國家對其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通過國家與企業聯手進行金融監管手段的完善,打擊違規違法行為。金融監控的過程中要秉著維護金融穩定和鼓勵金融創新并重的原則,對監管尺度進行良好把握,實現創新與監管的良性循環。
(二)加強金融企業內部的自我控制
企業應從自身著手,加強金融創新的主體內部控制,將自我風險管理體系完善。金融創新是對金融產品未來市場的信心,因此,企業應對金融創新的利弊進行科學的分析與判斷,對其市場影響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及經濟準備。在外部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金融產品日益多樣化、復雜化,金融企業要確立清晰的風險管理意識,并形成良好的風險預測體系,本著為企業負責、為國家負責、為人民負責的態度進行金融活動。金融企業要具有制定有效的、切實可行的風險防范制度,結合外部環境與自身情況,建立一套適用的風險預測評估系統,對風險進行科學的度量。
(三)強化國際間金融合作
在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雖然我國金融行業面臨著國外金融機構的沖擊。但是我們應該認清經濟形勢,當代的經濟是在全球合作基礎上,共同發展的。各國對自身經濟的負責是對全球經濟穩定的最大保障,因此各國之間的經濟合作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對金融風險方面的國際合作也是勢在必行的。例如,可以通過政府之間簽訂相關合作協議,對有關金融風險控制方面的問題進行國際合作。此外,企業通過國際間的合作會了解學習到先進的管理方法。強化國際間的金融合作是雙贏乃至多贏的金融風險應對措施,是需要國家和企業認真面對的。
(四)控制好金融創新的途徑
控制好金融創新的途徑是企業進行謹慎經營的戰略手段,首先金融機構應該在金融產品上給予重視。基于我國的基本國情,過于復雜的金融產品不適用于我國市場,過于復雜的金融技術不適用于我國金融機構。其次,金融機構的創新方面,金融機構混業經營的風險是企業應該關注的,企業應該突出主業優勢來適應市場競爭。再次,金融制度創新上,政府應該給予充分的幫助,企業自身應該有效地落實自身的管理制度。
五、結語
金融行業在我國市場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金融行業在創新條件下的風險控制是保障其發展的重要工作。鑒于此,國家和企業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在某種程度上進行相應協調,國家政策上應給予充分的保障,企業改革上應付出更大的精力。金融制度的創新,重要的是監管制度和創新約束制度的協調運作。基于我國國情,金融企業應該控制其市場流動性,在流動性金融工具上進行控制。
參考文獻:
[1]梁武寧.淺議內部控制與我國金融企業風險管理[J].中國商貿,2014(6).
[2]張宏麗.現代保險金融企業商業模式的分析[J].時代金融:中旬,2014(1).
[3]沈蕾.金融創新背景下中國金融穩定性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2.
[4]樓文龍.金融創新的背景與主要趨勢[J].中國金融,2007(1).
[5]張曉琴,馮莉.論金融風險與金融風險管理[J].商業研究,2005(2).
[6]徐小陽.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的風險管理研究[D].南京:江蘇大學,2013.
[7]王春蕊.基于金融創新條件下的次貸危機與金融風險[J].東方企業文化,2013(13).
【如何規避金融工程風險論文】相關文章:
境外施工企業如何規避匯率風險07-18
規避審計風險03-24
如何做好財務風險的規避03-07
企業品牌并購及風險規避03-21
論審計風險的規避與防范12-07
試論企業負債經營及其風險規避03-11
淺談護理管理中的風險規避對策03-01
企業集團稅務風險及規避初探03-23
論拓展訓練的安全風險與有效規避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