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因素分析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是一種綜合性的文體,通過論文可直接看出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和專業基礎。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影響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因素分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影響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因素分析 篇1
【摘要】 本文首先對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影響因素進行定性分析,然后從定量的角度進行實證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根據主要影響因素對構建適度的外貿依存度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關鍵詞】外貿依存度 GDP 因子分析
一、引言
外貿依存度定義為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或地區對外貿易總額占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它是衡量一國貿易開放程度的一個基本指標。若用出口額或進口額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重來計算,外貿依存度又可分為出口依存度和進口依存度。按照這種算法,我國的外貿依存度從1978年的9.8%上升到2004年的69.8%,其中出口依存度從4.6%上升到35.9%,進口依存度從5.2%上升到33.9%。我國外貿依存度的逐年攀升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包群等(2003)選取5種指標具體測算了貿易開放度及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結果表明只有外貿依存度較好地反映了中國經濟開放程度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魏浩、宋耀(2004)認為隨著我國外貿依存度的提高,我國經濟活動存在的風險也日益增加。沈利生(2005)運用外貿依存度的新公式對中國及其他國家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中國的外貿依存度并不高。張素芳、房劍(2006)也對中國的外貿依存度進行了重新估計,結果表明中國的外貿依存度適中。本文從定量的角度出發,對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因子分析,從而為我們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我國的外貿依存度提供理論支持與依據。
二、外貿依存度影響因素的定性分析
1.GDP的大小及其增長率
一般來說,小國地域狹小,較高的外貿依存度有助于實現規模經濟;大國由于具有比較廣闊的國內市場,外貿依存度就較低。中國的外貿依存度低于小國經濟,但與美國、日本等大國經濟相比,GDP規模尚小,外貿依存度偏高。
2.GDP構成的差異性
第三產業在一國GDP中占主要地位時,其對外貿易獲取利益的主要途徑就不是通過商品進出口,因此,以貿易在GDP中所占比重計算的外貿依存度就不會太高。我國的GDP構成中第三產業比重偏低,這是我國外貿依存度較高的一個主要原因。
3.加工貿易比重
我國的加工貿易比重從1985年的10.91%上升到2004年的47.61%,實現了高速度、跨越式的發展。然而“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會從出口依存度和進口依存度兩個方向提高我國的外貿依存度。
4.CPI
通貨膨脹率從相反的方向影響對外貿易依存度。1986年~2004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1985年為基期)從106.5上升至347.7,上升幅度為226.48%。很明顯地,包含了通貨膨脹率在內的名義國內生產總值對外貿依存度有較大的`拉低作用。
5.匯率的變動
人民幣對美元比價從1981年的1美元兌1.70元人民幣貶為1994年的1美元兌8.62元人民幣,1999年為1美元兌8.28元人民幣。相應于此,我國外貿依存度從1978年的9.8%提高到1999年的36.43%,1994年曾一度高達43.59%。
6.外商直接投資與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
外商投資企業出口以加工貿易為主,外商從國外進口機器設備、原材料等,經過加工組合后出口國外,與國內產業關聯有限。因此,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有競爭力并不代表我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等其他外貿主體有競爭力。
7.對外貿易額
當GDP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時,對外貿易的比重越高,外貿依存度則越高;反之,則越低。
8.出口商品結構
中國初級產品出口比重從1985年的50.56%下降到2004年的6.83%;而工業制成品出口比重從1985年的49.44%上升到2004年的93.17%,占了絕對主導地位。
三、實證分析
本文運用因子分析法進行定量研究。根據科學性、系統性和可操作性原則,設定以下變量:GDP(國內生產總值)、R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PTI(第三產業比重)、PMT(加工貿易比重)、CPI(消費價格指數)、EI(匯率)、FDI(外商直接投資)、EXPORT(出口額)、IMPORT(進口額)、PPPE(初級產品出口比重)、FEX(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
1.數據的采集
由于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從1985年開始編制,受其限制,本文選取1985年~2004年各相關數據。所需數據均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對外經濟統計年鑒》。
2.提取因子
將數據進行標準化后建立各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R。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選取特征值大于1的特征根。由于F1、F2、F3的累計貢獻率達到92.116%,因此,原來的11個指標體系可以綜合成公共因子F1、F2、F3。
3.因子分析
采用方差最大法對因子載荷矩陣實施正交旋轉以使各因子具有命名解釋性。由表1可知,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是F1、F2、F3與IMPORT……CPI的相關系數,它表明每個因子包含原始指標信息量的比重。因子1在進口及出口額、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國內生產總值、外商直接投資上有超過70%的載荷,可以稱為經濟總量因子,其貢獻率為68.006%,占了原有信息量的一半以上;公共因子2在加工貿易比重、初級產品出口比重、匯率、第三產業比重上都有超過70%的載荷,它反映的是結構上的問題,可以稱之為結構因子,其貢獻率為13.130%。公共因子3在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消費價格指數上有超過90%的載荷,反映的是國家宏觀經濟的穩定走勢和居民消費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因此可歸結為整體趨勢因子,其貢獻率為10.980%。
4.因子得分
SPSS軟件自動計算出各個年份的各項因子得分,它分別反映了各個年份在經濟總量、結構、整體趨勢方面的表現。如表2所示。
四、結論
本文試圖針對上述影響因素為我國構建適度的外貿依存度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1.擴大內需
擴大國內有效需求,形成內需與外需的對立統一局面,在不影響經濟增長速度的情況下,逐步把外貿依存度降下來。
2.重視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引導加工貿易向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走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路子來促進加工貿易對國民經濟的貢獻度。
3.繼續完善人民幣匯率制度
加快發展外匯市場的步伐,推進人民幣的可自由兌換,研討人民幣的合理幣值,建立更完善的人民幣匯率制度,繼續為外貿的發展提供貨幣政策的支持。
4.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加強政策指導,加快服務貿易國際化程度,鼓勵中國有優勢的服務貿易出口,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
參考文獻:
[1]包群許和連賴明勇:貿易開放度與經濟增長.世界經濟,2003(2)
[2]魏浩宋耀:對我國外貿依存度偏高的分析.開放導報,2004(5)
[3]沈利生:論外貿依存度—兼論計算外貿依存度的新公式.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5(7)
[4]張素芳房劍:外貿依存度測算方法的改進及對中國外貿依存度的重新估計.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6)
[5]崔大滬:中國外貿依存度的分析與思考.世界經濟研究,2004(4)
影響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因素分析 篇2
【摘要】全球經濟一體化是國際貿易自由化、經濟民主化、市場統一化的集中體現。在世界經濟迅猛發展的條件下,知識經濟與信息時代的到來,要求世界各國在經貿活動中必須加強合作和進行更廣泛的交流。國際貿易將比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重要和必不可少。本文將對全球化與國貿進行論述。
【關鍵詞】對外貿易全球化對策
一、經濟全球化概述
經濟全球化的內涵可歸納為各國在經濟上相互依存不斷加深的歷史過程。其突出表現為商品和資本、技術等要素的國際流動日益加強;其主要因素是信息革命以及貿易和金融的自由化。經濟全球化表明,生產的社會化和國際化了升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各國的擴大再生產過程必須在世界范圍的緊密聯系中才能正常運行,這不僅決定了各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存空前加深,也要求資源在世界范圍內優化配置,從而在客觀上為經濟的持續增長開辟了廣闊的前景。故從生產力角度看,全球化是一個進步的歷史過程,我們應當積極地適應它、促進它。但從生產關系的角度看,這一過程是在資本主義制度占統治地位的條件下進行的,少數發達國家的壟斷資本起著主導作用,因而必然帶來深刻的階級烙印和扭曲的表現形式,決定了這一過程是跛腳的,即在南北之間是不對稱進行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與全球化進程不相適應的矛盾將更加突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的經濟也面臨著這樣的矛盾,必須從戰略上加以重視和調整,才能保證我國經濟在進入21世紀后持續穩定地增長。
二、經濟全球化下的貿易保護
貿易保護最初源于重商主義,以本國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使各國競相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后來的凱恩斯的貿易保護學說、李斯特的幼稚工業保護理論,都為貿易保護提供了理論基礎。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貿易顯得愈發重要,也越來越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為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利益,但是對外貿易這把雙刃劍在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在沖擊著國內的產業,這點對于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重要。因此,盡管當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導自由貿易,但是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實行著貿易保護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發達國家。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逐漸發展和滲透,自由貿易顯得愈發重要,越來越創造出更多的經濟利益,但是國際貿易在為本國經濟帶來利益,拉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沖擊著國內民族產業的生存與發展,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的產業影響非常重要。因此,盡管當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導自由貿易,但是大多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實行著貿易保護政策。總而言之,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國外貿易保護主義正在抬頭,它主要興起于發達國家,以高新技術的發展為載體,以技術壁壘為核心,體現出來的是更高級、更隱蔽、更歧視的新特征和健康、安全、環保等新內容向著多邊貿易規則發展的動態趨勢。
目前已進入各國共同實行自由貿易的公平貿易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國自由貿易的好處的同時,在本國實行保護貿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薄弱的經濟基礎和相形見絀的競爭力,使其難以在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考慮各自國情、經濟發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參與的方式。但是,發展中國家必須認識到,自由貿易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動力,融合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去是發展中國家的唯一選擇。而全球化作為過程和主流的經濟發展方向,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兩種力量總是處于不斷的較量之中,但是貿易自由化始終是經濟發展的趨勢。
三、我國對外貿易的對策
1.按WTO規則參與國際貿易。在經濟全球化過場中運到的一切問題的磋商,歸根結底都是綜合國力的對抗。經濟不是孤立的,特別在社會全面發展進步的當代,經濟問題時刻與政治和文化甚至軍事等實力有直接的關系。所以要想在游戲中取勝,必須掌握好游戲的規則,全面地提升綜合國力。中國剛加入WTO幾年的時間,就受到了縱多反傾銷案件,從成功的案例中我們得出教訓,就要熟悉和掌握好全球經濟運行機制。積極參與WTO的運行機制的完善建設,增強世貿組織決策的透明度、公平性,使世貿組織向更加平衡的方向發展,將著力點放在WTO允許的保護規則的優化上。
2.完善市場經濟體系,優化貿易結構,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借助全球化,使國內企業在保護和潛在的競爭之下推動我國的戰略性產業的發展。在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中,借助政府的干預使國際貿易向有利于本國獲取更多限度的利益方向發展。盡管這些企業最終也會將利潤轉移到企業自身的發展上去,從而活得更多的市場占有率或者更多的利潤,但政府對這些產業的選擇是根據本國有關產業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的地位確定的,而不是根據我國產業的發展或者成熟程度確定的。
3.完善和健全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根據WTO最新的貿易規則,了解和借鑒歐美國家成熟的法律和相關政策,結合我國國情,制定適合我國企業快速健康發展的法律法規。轉變政府職能,企業與政府形成良好共識。
盡管全球化的進程中存在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但全球化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是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止的。因為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能從全球化進程中得到頗大而長遠的利益。在經濟全球化浪潮中,我國應結合國情,選擇開放型的適度貿易保護政策,有效地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改善我國的貿易條件,提高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程京武.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貿易保護之我見[J].經濟透視,2001,(3).
[2]高海威.全球化背景下貿易保護政策的思考[J].北方經貿,2004,(6).
[3]王永,江耀生.論經濟全球化下貿易自由與貿易保護[J].經濟師,2003,(1).
【影響我國外貿依存度的因素分析】相關文章:
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增長原因分析論文07-01
我國國債規模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10-17
試論影響我國金融市場的因素10-26
經我國開放式基金投資策略的影響因素分析10-08
影響生化檢測的常見因素分析11-08
美國留學影響就業因素分析09-14
分析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09-26
影響英語聽力因素的分析論文09-11
審計證據數量的影響因素分析論文10-15
商務英語筆譯:影響外貿函電翻譯的因素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