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求經濟管理類人才培育
一、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及其意義
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針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培養目標,在培養過程中采取的某種能夠穩定培養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能力、素質的結構框架和運行組織方式,即解決“怎么樣培養”的問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人才應具有的一定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有一定綜合素質的復合型人才,能滿足現實社會需求的高素質人才。按“基礎扎實,知識面寬,應用能力強,素質高,有較強的創新精神”的要求,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應是一種針對經濟管理類專業專業教育而言的通識教育,同時也為終身教育做準備、打基礎。在培養目標上,體現為以通識為基礎的技術應用型人才;在知識構建上,強調知識體系的完整、系統和科學性,強調以通識為基礎的深厚專業理論基礎、寬廣的專業知識面和較強的科學創造能力;在素質和能力培養上,應重視知識和應用技能的培養,注重學生技術創新和技術二次開發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應該既要有“知識”,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識和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的“素質”,應當具備基礎扎實、知識面寬、能力強、素質高四個突出特點,尤其是要具備較強的創新與實踐能力。高校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應將專業的理論教學、實驗訓練以及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有機融為一體,通過“點、線、面、體”多層面的立體架構,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理論基礎、實踐能力以及人文素養有著積極的作用和重要意義。
(1)打通公共基礎,拓寬學科平臺,構建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課程體系。
(2)分層次開設專業課程群,將專業相關知識和拓寬知識合理設置,建立多樣化、多層次經濟管理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3)重視實踐教學環節,按“綜合—分解—再綜合”模式設計,有利于學生對經濟管理類專業知識的綜合運用。
(4)結合地方建設需求,拓展教學內容。培養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加強跨學科教育,使經濟管理類專業學生能夠運用系統方法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二、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途徑研究
(一)構建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的教學體系
在培養目標上:研究以市場為導向,以通識教育為基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目標。應用型人才應該既要有知識,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識和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的素質,尤其是要具備較強的二次創新與知識轉化的能力。在教學計劃上:研究以能力為本位,突出學生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二次創新能力的教學模式;把以注重傳授知識為主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培養學生的知識轉化能力、專業設計能力、職業行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為主的教學模式。在培養方案上:研究經濟管理類專業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由過去的“三段式”模式轉化為“兩段式”模式,即分為“學科基礎階段”和“專業方向階段”兩個培養階段。著重研究如何進行經濟管理類專業專業理論知識與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一目標的實現要依賴于經濟管理類專業課程體系的精心設計。在課程設置上:研究以能力為本位選擇課程內容、設置課程體系。研究“模塊”與“平臺”想結合的方式,即“兩大模塊、四個平臺”。其中“,兩大模塊”為“學科基礎模塊”“、專業方向模塊”。在“學科基礎模塊”上設置“公共課程”和“學科課程”兩個平臺,在“專業方向模塊”上設置“專業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兩個平臺,強調學生的二次創新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教學模式上:研究如何改造原有的經濟管理類專業教學模式,構建多樣化教學模式。主要采取以應用實踐教學引領理論知識學習的教學方式,使學生體會到實際工程開發的全過程。以開放的理念、立足邊疆、服務地方、傳承地方文化的科學定位為指引,構建學校通識課、學院學科平臺課、“能力本位”的專業基礎課和“學中做與做中學”的專業課為主線的“四層次”課程體系,著力打造厚基礎與寬知域,強能力與深專業的T型知識結構,實現學生知識、能力、素質“三元結構”協調發展,通過課內外實踐整合、校內外智慧集成、知識與項目對接、教學與課題融合的產、學、研、用一體化來構建“多能力教育綜合模式”,并輔以科學的教學管理,培養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和國際視野,素養良好,人格健全,基礎扎實,具備獨特專業能力,勇于創新,擅長實踐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二)強化雙語教學培養高素質的外向型人才
積極開展雙語教學,強化雙語課程建設,使每門雙語課都形成了教學團隊,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水平,積累豐富的雙語教學經驗。在雙語教學中采用原版外文教材,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均利用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授課,建立網絡教學平臺,提供豐富的雙語課程教學資源,雙語課程網絡教學平臺設置討論專區,使學生及時溝通學習情況,提高教學的時效性,這些為培養出高素質的外向型人才提供重要支撐。在雙語授課過程中,教師盡可能用全英文講解專業知識,只有在覺得學生理解有難度的情況下才用中文加以補充或解釋。學生需要閱讀英文教材和案例,用英文回答問題和進行小組討論,用英文制作PPT和做課堂報告,用英文撰寫案例分析報告,甚至考試答題也需要用英文,這樣,就全方位地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課程學習結束后,學生的普遍反映是自己再看純英文教科書更容易,詞匯量增多,閱讀速度大大提高了。雙語授課模式對于準備出國深造的學生來說效果更明顯,為他們能快速適應國外的教學方式奠定了基礎。通過幾年的雙語教學的發展和經驗的積累,我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雙語教學人才培養模式獲批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三)推行“三個課堂相結合”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實踐能力
“三個課堂結合”即第一課堂即課堂教學、第二課堂是圍繞教學組織開展多種活動和第三課堂社會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通過探索總結出了“三個課堂相結合”教學模式,三個課堂聯動教學是以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為目標的立體化教學模式。
(1)堅持“重基礎、重實踐、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應用能力”的人才培養定位,以專業知識為基礎,以實驗、實訓、技能訓練為核心,以企業專家指導為支撐,以校內外實習基地為依托,培養學生實踐應用能力。
(2)堅持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核心,踐行立體化教學模式,以突出實踐、兼顧理論為辦學特色,培養市場需求的大學畢業生。
(3)堅持“重基礎、重實踐、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應用能力”的人才培養特色,面向基層培養踏實敬業、會學善用的高級實踐應用型人才。
(4)重視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我校十分重視學生社會實踐活動,2005年學生調研并撰寫的國有老工業基地企業調查報告,榮獲第九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三等獎;2006年學生參加第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獲銅獎;2007年學生參加黑龍江省第三屆會計知識大賽獲全省第一名;2008年學生參加第二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管理信息化應用技能與創業大賽獲黑龍江賽區一等獎、全國總決賽亞軍;2008—2010年學生參加第四、五、六屆“用友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設計暨ERP沙盤模擬經營大賽均獲黑龍江賽區冠軍、全國總決賽一、二等獎。在全國首屆大學生文化藝術展演活動中,學生自編自演的小品獲國家二等獎。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獲省級“三下鄉”志愿服務隊標兵稱號。
【探求經濟管理類人才培育】相關文章:
工商管理類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論文04-06
工商管理類人才應具備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通用5篇)02-23
飯店培育核心競爭力的方法06-19
美感教育對道德品質培育的價值論文04-20
經濟增長論文11-30
關于經濟的論文11-02
小班幼兒自理能力缺失的原因與培育方法論文04-01
對企業留住優秀人才的思考11-10
發展高速鐵路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經濟學論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