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精選11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 篇1
摘要:
畜牧業是青海省的支柱性產業,近年來由于氣候變化、復雜的地理環境以及市場進入調整期,使得傳統的青海牧業發展進度緩慢,牧民易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而陷入貧困。所以在青海省的扶貧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保障牧民的收入。畜牧業保險正是該項工作中關鍵的一環,要使畜牧業保險發揮應有的作用,就需要解決理賠過程中的問題,規范保險的理賠流程。
關鍵詞:
青海;畜牧業;保險;
引言:
近年來青海省畜牧業呈現總體向好的發展態勢,與之配套的政策性畜牧業保險在青海省經過多年的實踐,也得到較好的發展,總結出了適合青海省省情的特色經驗。然而在畜牧業保險的賠付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涉及賠付成本高、定損難度大,以及理賠體系不完善和道德風險等。解決好這些問題,對于青海省保險業、畜牧業以及整體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青海省畜牧業保險賠付概況
自12月青海藏區藏系羊、牦牛保險工作正式啟動以來,畜牧業保險在青海蓬勃發展,保費也逐年增長。2月10日,保險公司對藏系羊首次賠付,賠付金額38萬元;10月份,雪災造成藏系羊牦牛損失,保險公司處理了27974筆案件,賠付金額4459萬元,99.96%的案件均得到解決。保險公司計劃增加對藏系羊、牦牛的承保頭數,預計146.82萬頭,同時計劃財政補貼增加到6966.73萬元。20隨著保險區域的擴展,青海省藏系羊、牦牛保費收入達到1.07億元,同比增長108.82%,承擔的保險責任為17.92億元。2017年青海省印發了《青海藏區藏系羊牦牛保險實施方案》,方案提出擴大承保區域,增加承保藏系羊、牦牛的數量,計劃保費規模達到2.97億元,保費增加1.4億元,漲幅達50%;同時擴大了保險責任范圍,將疫苗免疫應激反應加入其中,狼害改為野生動物傷害。青海省繼續擴大畜牧業保險的覆蓋區域,省內的純牧業縣全部覆蓋。青海省畜牧業保險自推廣以來,一直對牧民的風險進行補償,在脫貧攻堅、保持藏區經濟向好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保險賠付的過程中,也存在著承保、理賠不規范以及賠付金額到達農戶手中遲緩等現實問題。
二、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
(一)理賠勘察成本高
由于青海省地處青藏高原的東北部,西部地區海拔較高,而東部地區則處于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交接處,所以處于內陸的青海省地形非常復雜。正是由于這種復雜的地理環境,使得青海省的經濟遠遠落后于我國的東部省份以及周圍的省份(自治區),青海的保險業務發展相對來說比較遲緩。西寧市、海東市和格爾木市是省內經濟較好的地區,保險公司一般會把分部設在西寧,把營業部設在一些州的政府所在地,畜牧業保險的營業部一般也是在州政府所在地,青海省偏遠牧區所含營業部少之又少。所以當發生自然災害或者其他保險事故時,保險公司要實地勘察牧民損失情況非常不便,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進行實地勘察。對于畜牧業保險而言,由于牧民投保的標的物是活體動物,而活體動物實際受到損害的原因是多樣的,一頭動物的死亡很可能同時受到多種傷害,保險公司的理賠人員有時很難分辨究竟是何種原因真正造成保險標的物的損失。從而在保險標的定損過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難。牧民在遇到自然災害,當自己的牲畜遭受損失時,由于缺乏相應的保險意識以及知識,不能夠及時通知保險公司,造成保險標的在此期間受到二次損失,保險公司賠付成本上升。
(二)保險理賠體系不完善
1.理賠工作人員少,賠付不及時。
當保險事故產生時,理賠人員在接到牧民報案后,應當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確定保險標的物損失情況。然而,青海省的保險公司在牧區所設網點數不足,理賠人員相對缺乏。對于一些偏遠地區的放牧區,如果發生了自然災害,保險公司的理賠人員不能夠盡快趕到現場,保險標的物損失很有可能加大,保險公司的賠付成本就會因此而上升。同時,不能夠及時賠付還有使牧民進行再次投保的可能性降低,這對于牧區貧困人民的脫貧也不利。
2.巨災風險分散機制不健全。
雖然巨災風險發生的頻率非常低,但是一旦發生,后果將極其嚴重,損失則巨大,同時伴隨而來的還有巨災帶來的后續影響,這種影響一般具有長期性。盡管商業保險的作用有分擔被保險人風險的作用,同時又能減少政府的財政壓力,充分調動保險人和被保險人的積極性,并且能夠較快適應一個地區的發展。但是當發生一次重大的自然災害時,如果沒有相應的巨災風險分散機制,保險公司付出的代價將是巨大的,所以保險公司對于巨災保險一般持審慎態度。例如汶川地震發生后,當地經濟的損失達到了8451億元,保險公司賠付20多億元左右,占損失比例為0.2%。玉樹地震造成了226億元的經濟損失,而保險公司賠付不到400萬元,占損失比例僅為0.017%,可見保險公司在巨災發生時并沒有充分發揮分擔風險的作用。雖然青海省近幾年的畜牧業保險發展很快,但是巨災風險并未建立較為健全的分散機制,這對于商業保險的賠付是一個限制因素。
3.當地政府資金支持力度不足,保險賠付機構積極性不高。
畜牧業保險被納入我國的政策性保險,政策性保險一般是由國家提供相應的補貼、稅收的支持以及其他的扶持政策來開辦的,所以政府提供配套資金對于政策性畜牧業保險至關重要。畜牧業收入在青海省收入中占有很高的比例,而其他收入所占比例并不高,因而對于畜牧業保險的資金支持不足。具體可以從表1和表2中各州收入與支出對比看出,很多牧業地區的財政收入較少,大多需要國家對地方的轉移支付。玉樹州、黃南州、果洛州、海南州和海北州近幾年的財政支出均大于財政收入。由于地方財政困難,故無法對畜牧業保險的提供相應的資金,使保險賠付延緩,甚至無法正常賠付,進而讓牧民對政策性保險產生懷疑,下一次便很可能不會投保。這樣就會限制藏系羊和牦牛政策性保險的開辦,牧民在遇到自然災害時,生活就無法獲得保障。
(三)道德風險的存在使保險公司損失嚴重
青海省的畜牧業保險在開展時,會遇到道德風險。在養殖戶購買畜牧業保險時,可能會利用保險公司對于養殖戶所養的家畜健康狀況不夠了解,把那些曾經有過損失的保險標的向保險公司進行投保。例如,養殖戶本身知道哪些牲畜帶病,而保險公司卻不了解,這樣的保險標的只會給保險公司帶來隱患,在保險事故發生時,保險公司不得不進行賠付進而產生損失。除此之外,當養殖戶在購買保險后,就會因為牲畜有保險賠付,而不認真保護保險標的,甚至在牲畜病時不去進行積極治療,待牲畜死亡時再向保險公司申請賠付,使保險公司產生損失。
三、畜牧業保險賠付對策研究
(一)創新賠付手段,提高賠付效率
根據青海省畜牧業目前的發展,以及各個州財政收支狀況,可以先選擇幾個牧區作為試點。在這些試點區可以讓實力較強的保險公司進入,保險公司可以在地區偏遠、牧區分散的地方設置一個集中處理基地。凡是附近因為病害或者自然災害死亡的牲畜都集中運到處理基地,同時為防止處理基地的人員和牧民聯合起來騙保,可以安排當地政府專門人員進行管理,加強監督,對于運送的費用地方財政可以適當補貼。這樣,當牧民申報理賠時,保險公司只需要派相關的理賠人員到處理基地去實地勘察,定損就能解決保險問題。形成縣收集、保險公司處理的機制,大大降低了保險賠付的難度。如果該試點取得不錯的效果,可以把此經驗推廣到其他州,擴大試點。
(二)加強牧民保險知識學習,提高牧民風險意識,建立畜牧業保險第三方管理模式
青海省的藏系羊和牦牛的養殖方式主要是以家庭為單位進行養殖,在這種孤立的、小規模的養殖方式下,牧民們僅僅關注的是自己養殖的羊和牛本身情況,對于畜牧業保險的了解極少,對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低,甚至有抵觸情緒,即使進行了投保,也會因為保險意識薄弱等原因給政策性保險的開展帶來困難。各個牧區的政府要采取多種方法積極宣傳,向牧民普及保險的重要性與意義,同時要讓牧民產生主動防范風險的意識。首先,可以利用電視節目的方式使得廣大牧民初步了解畜牧業保險知識,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相關信息的推送,讓民眾了解該政策性保險的重要性。其次,當地政府可以聯合相關保險公司開展知識講座,組織牧民參與聽講,并為牧民解答畜牧業保險的疑問,使畜牧業保險政策深入人心。最后,保險機構應當通過各個經營網點向牧民發放宣傳手冊,或者與銀行合作,給來辦理相關業務的民眾發放相關資料并進行畜牧業保險知識的普及。
(三)完善保險賠付機構工作機制
1.加大保險公司引進力度,建立青海本地牧業保險公司。
針對各個牧區理賠人員不足且理賠所需專業知識不足的情況,青海省可以引進更多的保險公司,建立更多立足于青海,更了解青海的本地保險公司,使基層經營網點與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同時,保險公司可以提供理賠員的崗位給已經畢業但尚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定期進行培訓,組建高素質的理賠人員隊伍。
2.建立畜牧業巨災風險分散機制。
因為青海省的經濟發展相對東部地區比較緩慢,財政收入水平較低,所以建立巨災風險分散機制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保險賠付能力不足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最重要的是從制度設計上進行安排。首先,經營畜牧業保險的公司應該是主體,即當發生巨災時,賠付的主體一定是承保風險的保險公司,所以為了分散風險,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再保險的方式將風險分攤給其他主體。其次,政府應當積極推動保險行業主動提供巨災保險業務,這樣就將風險分散化,各牧區的抗風險能力也會大大提高。最后,可以建立巨災風險賠付基金,資金的來源一方面是保險公司的收入,另一方面是社會上的閑散資金,當巨災發生時,如果保險公司賠付不足,可以啟動該基金進行賠付。
3.增加地方財政支持。
我國對于政策性畜牧業保險高度重視,政策性保險的發展一方面有利于保險公司拓寬保險品種,促進金融市場的完善與發展,另一方面能夠使養殖戶在災害發生時將自己的經濟損失最小化,使牧民能夠在災后重新生產。政策性畜牧業保險政策順利在牧區的實施,需要當地政府認識政策性畜牧業保險的重要性。當前畜牧業保險賠付的一個問題就是當地財政部門不能提供相應的資金,牧民的損失不能通過賠付得到完全彌補。因此,需要提高對畜牧業保險的認識,做好保險工作中的每一環節,爭取上級部門更多的財政支持,以推動畜牧業政策性保險落實。除此之外,設立自然災害風險補償基金和再保險,以激勵保險公司在保險標的損失發生時積極賠付。
(四)牧區部門聯合行動,加強保險賠付監管
為了防范道德風險給保險公司帶來損失,可以成立打假小組,主要是通過牧區政府各個部門聯合行動,配合保險公司對騙保行為進行整治。對基層部門人員給予適當的津貼和補助,激勵打假小組成員,調動積極性,把道德風險降到最小,進而使得保險公司的理賠成本大大降低,促進畜牧業保險向好發展。此外,為了防止牧民之間串通騙取保費,嚴格執行銀保監會發布的“五公開、三到戶”政策。同時,對于保險事故發生地,保險公司應及時派理賠人員到現場進行勘察,防止多次騙取保險金,對于虛假騙保人員,當地政府應采取相應措施,對其進行處罰,若情節惡劣,應交司法機關處理。除了上述方法之外,保險公司應當加強和當地獸醫部門的合作,提高對保險標的信息監控的能力。例如,通過技術改進,使用高質量的動物耳標,這樣既能充分地掌握保險標的物的具體情況,又能幫助專業理賠人員進行專業指導和后期動物的無害化處理等工作。通過這些政策既可防范道德風險,也可促進青海省畜牧業保險的進一步發展。
近年來,青海省畜牧業發展情況良好,畜牧業保險為許多牧民分擔風險,為脫貧攻堅助力,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畜牧業保險賠付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例如賠付不及時、理賠體系不完善、理賠存在道德風險等。這些問題需要盡快解決。
參考文獻
[1]鄭軍,支金鑫.農業保險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制度創新:美國經驗與啟示[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8(01):114-123.
[2]鄭巖.巨災保險的國際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黑龍江金融,2019,(10):50-52.
[3]蘇利珍,申傳磊,楊澤優,黃桂仙.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中國農業保險發展現狀及對策淺析[J].財富時代,2019,(08):157-158.
[4]鄭軍,盛康麗.農業保險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制度創新研究綜述[J].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19,21(04):85-92.
[5]肖望喜,陶建平.政策性農業保險如何助力鄉村振興[J].人民論壇,2019,(18):92-93.
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 篇2
摘要:分析了大通縣畜牧業 發展 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對策,以期為當地畜牧業經濟發展提供參考 。
關鍵詞 :現代畜牧業;存在問題;對策;青海大通
1.大通縣畜牧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1基礎設施薄弱,生產方式落后
家庭經營為主的畜牧業生產是大通縣畜牧業的主要生產方式。農戶的牛羊5月上圈到夏季牧場,10月返回農區進行圈舍飼養,屬于傳統畜牧業發展模式。夏季牧場牲畜只有圈沒有舍,多是散養。盡管大通縣畜牧業規模化進程不斷加快,但整體來看,大多數散養農戶生產設施差,圈舍在大小、采光、保溫等方面設計的不 科學 ;飼養管理粗放,飼喂的粗料多精料少;畜禽圈舍環境潮濕、夏季高溫冬季寒冷。即使一些規模化程度較高的養殖場,也存在設施不配套、基礎設施超期使用、大部分種畜禽場畜舍、飼養設備破損嚴重的現象。畜牧業增長方式仍然停留在數量增長的粗放模式狀態,畜禽產品品質差,奶牛年產奶量在3t/頭左右,與全國產奶量6t/頭差距較大,農戶飼養的瘦肉型豬很少,效益不高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動物疫病防治、重大動物疫病及新型疫病診斷、防治所需技術和設備落后;畜牧業信息化體系不完善,市場、技術及政策信息不暢通;畜牧業基礎設施薄弱,生產方式落后,已經成為制約現代畜牧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1.2畜牧業發展規模小,產業化程度低,農民組織化程度低
農戶以家庭經營為主的畜牧業,多是散養,規模小,大規模專業化養殖較少。近年來,大通縣初步形成了淺腦山的肉牛、肉羊、奶牛養殖帶,外川以張氏集團等3家養殖場為主的生豬養殖帶,長寧鎮五家坡仔豬繁育等農民合作組織逐步增多。但是,總量不多,規模不夠大,帶動能力弱,該縣還養殖有從江蘇、四川、甘肅等地販運來的仔豬,說明當地生豬沒有完全占有市場,科學養殖育種能力弱。現今農戶外出打工的很多,在家的多為老、弱、病、殘人員,加上從事養殖業效益低,因此農戶的總牲畜存欄量逐年下降,導致養殖業整體發展速度緩慢。
1.3畜牧業主導產業地位不明確,龍頭 企業 帶動作用不強
大通縣畜牧業經濟內部缺乏主導產業,缺乏主導產業的帶動作用。各個產業分散發展,發展實力不強,缺乏競爭力。近幾年,大通縣采取積極措施,加大扶持力度,重點培育了一批龍頭企業,雖然農牧業產業化經營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但是其規模數量仍有限,加 工業 嚴重滯后,現有毛(絨)皮加工企業青海大通民享皮毛加工廠1家,全縣現有奶制品加工企業4家,產品只有酸奶1類,加工銷售能力有限。
1.4重大動物疫病潛在隱患大
隨著人流、物流的快速移動,以及動物及動物產品從外省市引進, 農村 規模小、分散飼養的現狀,使疫病的傳播和發生潛在危險大,加之基層防疫體系建設不完善,一旦出現問題,對農民造成的損失大。因此,疫病防控形勢十分嚴峻。
1.5發展資金不足
當前,大通縣暖棚養畜、“西繁東育”已顯示巨大的增收潛力,畜牧業經濟向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效益化發展已勢在必行。發展與資金投入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嚴重制約了畜牧業的發展規模。一般養殖戶缺乏資金,難以形成規模,難以發展壯大。該縣建設的如城關西門村牛羊育肥基地等多處養殖基地因群眾缺乏資金,大多數畜棚等設施閑置,利用率很低。業務部門缺乏技術推廣、品種改良、科技培訓等資金,因此要增加對基層動物防疫部門的投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工作條件,保證工作經費。
2.促進大通縣畜牧業 發展 的對策
2.1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開辟各種融資渠道
為促進大通縣畜牧業經濟的有效發展,政府部門應該積極出臺各種扶持政策,開辟各種融資渠道。不僅要明確大通縣畜牧業的發展思路與目標,而且要從財政、稅收、信貸等方面扶持重點龍頭 企業 發展及畜牧業生產基地建設。同時圍繞區域特色,優先扶持對區域經濟起支撐作用的產業的發展,優先考慮對主導產業起較強拉動作用的大中型龍頭企業、養殖小區的建設,盡快形成區域特色鮮明的畜牧業產品加工企業帶和主導產品群。積極爭取畜牧業有息貸款和政策性貸款,多渠道爭取畜牧業基礎建設、農業綜合開發、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以項目爭取資金。采取國家、集體、個人投資的方法,擴大畜牧業的投資來源,鼓勵農牧民投勞投資。進一步實施畜禽良種補貼政策,積極將動物防疫經費支出納入常年財政預算,形成長效投入機制。
2.2明確大通縣畜牧業主導產業
大通縣有遼闊的天然草地,環境潔凈,土壤、水、牧草均無污染,具有發展高原綠色畜產品的優勢。同時,大通縣是少數民族聚集地區,形成獨特的 自然 風情,大通縣畜產品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高原綠色環保牦牛肉類制品加工和酸奶、液態奶加 工業 絕對處于主導地位,使這部分產業優先發展起來,并通過這些率先發展起來的產業產生擴散效應,帶動其他相關產業如飼養業、皮革加工業等畜牧業產業及部門的發展,形成整個大通縣畜牧業經濟的全面均衡發展。
2.3優化畜牧業內部結構,發展龍頭企業,形成規模經營
大通縣畜牧業必須充分立足草場面積大的資源優勢,以市場對綠色產品需求為導向,以畜牧業結構調整為重點,積極發展地方特色產品,突出發展高原牦牛、奶牛、肉牛、肉羊等產業,重點提高質量和效益;擴大塔爾雞場仔雞生產規模,以滿足大通縣及周邊地區的需求量。積極發展土雞、藏獒等特種養殖業;興建規模適度的仔豬繁育場多處,以達到穩定市場、自繁自育的目的,也可降低畜禽傳染病發生的風險,還可以起到推廣優良品種、集中免疫作用。構建與 現代 畜牧業生產相適應的育、繁、推一體化的生產供應體系;構建現代畜牧業新經濟結構,實現畜牧業從單純的飼養環節向生產、加工、儲藏、保鮮、流通等環節拓展,實現畜牧業與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以發展特色畜牧產業為基礎,不斷強化龍頭企業的建設,吸引大型畜產品加工企業來投資興辦產業;以科技為本,進行標準化規模生產,以樹立自己的優秀品牌為要求來建設龍頭企業。
2.4推進畜牧業發展方式轉變
加快畜牧業從傳統散養方式向適度規模化、標準化和集約化方式轉變。加強對散養戶的培訓,建設畜禽標準化養殖科技示范戶,加大投入以促進散養戶的規模擴大和專業戶的標準化養殖模式形成。進行養殖小區養殖(“一村一品”),采用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銷售、統一防疫、分戶飼養的管理形式,使養殖成為設施完善、功能齊全、高效安全的現代化畜牧業養殖。
2.5積極有效地控制動物疫病
增加對基層動物防疫部門的投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工作條件,保證工作經費。積極推行和建立當地化的仔豬家禽繁育體系,實行自繁自養,減少外源性感染;加強牲畜販運監管,切實加強對畜禽販運和銷售工作的監督管理;加強基礎免疫,做好免疫接種工作;加強基層動物防疫人員培訓,提高防疫人員技術水平,做好免疫注射工作;改善村一級防疫結構,每村設多名防疫員,提高防疫密度;要重視疫苗保存、稀釋和注射劑量要求,強化防疫責任管理,制定防疫目標,加大監督檢查力度,確保防疫質量,提高畜牧業應對疫病風險的能力。
3.參考文獻
[1] 張成圖.關于加快推進西寧市現代畜牧業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2] 王新華,蔡周山.武威市涼州區現代畜牧業發展思路與對策
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 篇3
摘要:阿勒泰地區是新疆重要的畜牧業發展基地,在全國范圍也是較為重要的畜牧產區,阿勒泰地區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新疆畜牧經濟發展產生著重要影響,所以加強對阿勒泰地區畜牧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研究具有現實意義,值得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阿勒泰地區;畜牧業;可持續發展
阿勒泰地區畜牧業發展水平相對較高,近幾年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一直堅持將畜牧業作為重要的經濟增長點,加強對畜牧業經濟建設的重視,大力推進游牧定居工程建設、畜禽良繁體系建設,加強對草原保護工作的重視,畜牧業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益不斷提升。針對阿勒泰地區實際情況探索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應該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為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1.將良種繁育體系建設作為畜牧經濟建設重點
良種繁育對阿勒泰地區畜牧經濟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在推進阿勒泰地區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地區現代畜牧業種業發展實施方案》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對畜禽場進行科學改進,并引進優良的種公牛、種公羊,逐步推進良種牲畜形成規模化發展。同時加大引進國外良種,并開展新疆地區內良種畜引進規劃,根據阿勒泰地區實際情況可以計劃引進良母牛2.5萬頭,其中預定從國外引入1萬頭,從新疆地區內部引入1.5萬頭。在良種繁育工作中及時淘汰公畜鑒定不合格的公畜,保證繁育體系質量。
2.加強牛羊產業規模化建設
牛羊產業的規模化發展是推進阿勒泰地區畜牧業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所以阿勒泰地區在尋求畜牧業持續發展路徑的過程中應注意探索牛羊產業的規模化建設,一方面大力推行阿勒泰羊本品種的選育工作,并盡量提高阿勒泰羊多胎繁殖的能力,對肉羊繁殖規模進行適當的拓展,力求實現兩年三產,逐步提高肉羊養殖生產效益。同時,針對阿勒泰地區畜牧業發展需求,制定《地區冬羔生產方案》,為養殖戶提供科學的技術指導,進而引導養殖戶逐步擴大冬羊羔生產規模,為牛羊產業的規模化建設提供良好的支持。
3.積極推進畜牧業的轉型發展
傳統畜牧養殖工作與可持續發展理念存在一定不契合之處,嚴重限制了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落實,所以阿勒泰地區在發展畜牧業的過程中應該在全面把握本地區畜牧業建設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探索畜牧業的轉型發展。具體來說,阿勒泰地區畜牧養殖部門可以加強示范工程建設,將構建標準化養殖場作為基礎,在標準化養殖場基礎上探索牧繁農育、農繁農育等多元化生產模式,助推畜牧養殖的轉型發展,將阿勒泰地區建設成為國家級標準化規模養殖示范基地,保證阿勒泰地區的畜牧養殖業不僅能夠獲得持續發展的契機,還能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尋求現代化畜牧業發展路徑。
4.探索畜牧業產業化發展進程
畜牧業的產業化發展是新時期畜牧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方向,在阿勒泰地區探索畜牧業現代化發展,在發展過程中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過程中,應該正確認識畜牧產業化發展的重要性,進而采取相應的措施加快產業化發展進程。在探索產業化發展的過程中,阿勒泰地區政府部門應該支持畜牧企業發展建設,并為大型兩種繁育基地建設提供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勵相關企業積極開展有機畜產品認證工作,逐步提升產品附加值,促進畜牧產業化發展,推進畜牧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5.逐步改善草原生態環境
畜牧業的持續發展離不開草原基礎的支持,所以阿勒泰地區在發展畜牧業,促進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重點關注草原生態環境的改善,制定草原生態建設補助獎勵政策,并建立健全草畜平衡制度和禁牧制度等,即使做好草場修復工作,保護草原生態建設質量。同時,應該注意對草原發展體系進行逐步完善,著力結合阿勒泰地區的實際情況構建現代化的飼草料生產體系,重視牧草引進和培育基地的建設,增加人工牧草比重,為草原生態環境的維護提供良好的支持。
6.結語
畜牧業可持續發展是阿勒泰地區在發展畜牧業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的理念,只有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畜牧業建設發展的方方面面,才能夠逐步推進阿勒泰地區畜牧業發展進程,并保證其在發展過程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為地區經濟建設的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張冬玲.阿勒泰地區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6(8):20-21.
[2]熊兵.阿勒泰地區草原畜牧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新疆畜牧業,2013(8):17-19.
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 篇4
摘要:隨著我國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畜牧業由傳統的粗放型逐漸向規范化發展。建設畜牧養殖小區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養殖者的經濟收入,使農村養殖業能夠向更加科學化方向發展。但當前我國畜牧養殖小區的建設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例如小區建筑規范力度不強、缺少完善的設備和優秀的管理人員,且管理能力也不規范等。筆者深入研究當前畜牧養殖小區建設中存在的各個問題,并提出相應改進的措施,旨在使我國畜牧業的管理模式能夠盡快走向規范化、科學化。
關鍵詞:畜牧養殖小區;建設問題;解決措施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傳統畜牧業逐漸轉向現代化的管理模式,畜牧養殖小區的發展完全符合社會時代的要求,并在現代畜牧業當中進一步的推廣普及。畜牧養殖業模式的轉變標志著我國畜牧業逐漸走向規范化的道路,這不僅增加養殖者經濟收入,還能對我國新農村建設起到推動作用。但我國當前畜牧養殖小區建設仍然有不規范的地方,需要社會各界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促進我國畜牧業的持續發展。
1、我國當前畜牧養殖小區建設中的問題
1.1畜牧養殖小區缺乏完整配套設備
由于我國現階段畜牧養殖小區建設沒有統一的操作標準或者明確的規定,我國畜牧養殖規模與設備也難以形成配套,部分養殖者仍然采用傳統的養殖方式。其中傳統的養殖方法存在較大弊端,如牲畜排泄物難以集中處理、環境污染等,這些問題阻礙畜牧業的正常發展,同時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威脅。
1.2畜牧養殖小區規劃與建設不合理
我國現階段大部分畜牧養殖小區在建設過程中缺乏科學與合理的指導,導致畜牧養殖小區的建設參差不齊,再加上各個畜牧養殖小區建設目的不同,從而造成我國現有畜牧養殖小區難以實現科學規范的效果。其中我國一些養殖小區的建設,為了交通以及生活的便利性,就將養殖小區建設在工廠附近或者是較為集中的居住區,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同時,還會導致疫病的大范圍傳播。
1.3畜牧養殖小區缺乏健全的防疫體制
由于我國當前大部分畜牧養殖小區仍然采用傳統的養殖與管理方式,導致畜牧防疫以及圈棚消毒工作得不到養殖者的重視。另外,我國養殖者對病死牲畜以及排泄物的管理十分隨意,這種情況若得不到有效的管理極容易導致疫情發生,造成養殖小區較大的損失,并且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1.4畜牧養殖小區的畜禽品種繁雜
我國現階段畜牧養殖小區中專門飼養一種畜禽的極少,許多養殖小區飼養的`畜禽品種十分繁雜。給養殖小區的規模化增加很大的難度,并且由于畜禽品種數量不一而影響銷售的上升。另外,畜禽養殖過程容易發生單個畜禽疫病而傳播多畜的共患,并且會造成疫病變異而增加病情遏制難度,給養殖者帶來較大的經濟利益損失。
2、改進當前畜牧養殖小區建設措施
2.1健全養殖小區的設施
畜牧養殖小區的配套設備是確保養殖小區環境的基礎,必須引起畜牧養殖者的高度重視。在建設養殖小區設施的過程中,要從環境治理的角度出發,科學的處理畜禽排泄物,使畜牧養殖小區內的環境保持良好,并促進養殖小區資源的循環以及良性發展。例如沼氣池的建設,可有效處理牲畜排泄物,使其能夠變廢為寶,促進養殖業的經濟發展。
2.2規范畜牧養殖小區建設
養殖者在規劃畜牧養殖之前,應全面考慮養殖小區的建設要求與標準,根據現有條件科學合理的規劃小區建設,綜合考慮養殖小區的選址,要遠離集中的居住區以及工廠,盡量建設在風向以下以及河水下游地區,充分考慮周圍人們的生活要求,選址時要本著人民至上的原則,不會對人民的正常生產生活造成困擾,從而使養殖小區的建設更加規范以及合理。
2.3健全畜牧養殖小區防疫制度
畜牧防疫是確保畜禽健康生長的保障,必須對每個畜牧養殖小區配備專業的獸醫技術人員。畜牧場的圈棚必須進行定期的消毒處理,另外,畜牧養殖小區內應限制非生產人員的隨意進入,統一管理疫苗注射藥品,發生病死畜禽應及時進行無害處理,養殖者若發現疫情應及時上報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確保疫情能夠得到有效遏制。
參考文獻:
[1]孫韜.新疆畜牧養殖小區建設中的相關問題探討[J].新疆畜牧業,2015(8):48-50.
[2]陳永旺.畜牧養殖小區建設過程中相關問題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5(14):233.
[3]冷玉清.畜牧養殖小區建設中的相關問題探究[J].當代畜牧,2014(14):28-29.
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 篇5
摘要:隨著我國畜牧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畜牧業由傳統的粗放型逐漸向規范化發展。建設畜牧養殖小區的目的是為了提高養殖者的經濟收入,使農村養殖業能夠向更加科學化方向發展。但當前我國畜牧養殖小區的建設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例如小區建筑規范力度不強、缺少完善的設備和優秀的管理人員,且管理能力也不規范等。筆者深入研究當前畜牧養殖小區建設中存在的各個問題,并提出相應改進的措施,旨在使我國畜牧業的管理模式能夠盡快走向規范化、科學化。
關鍵詞:畜牧養殖技術;推廣研究;問題分析;對策探究
隨著農村經濟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制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相應的也就促使了我國畜牧經濟的不斷發展。但是就目前來說,我國的畜牧養殖技術水平還需要提高,從傳統的畜牧業向著現代化的畜牧也發展。因此,在實際中就要做好畜牧養殖技術的推廣工作,做好新產品的推廣,普及好新技術,轉變農村中的環境,提高養殖戶的養殖素養。
一、畜牧養殖技術在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對現代化畜牧養殖技術的認識程度不高。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畜牧養殖已經逐漸向著現代化與集約化養殖的方向發展了,所以在這一趨勢的影響下,現代化養殖技術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對于一些地區來說,依然采取傳統的養殖方法,這樣在進行養殖的過程中也以散養為主,并過度依賴養殖戶的養殖經驗。且對于養殖戶來說,對現代化的養殖技術與方法認識度不高,從而也就不能有效的接受好全新的養殖方法,這樣也就增大了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工作的難度。
(二)推廣人員自身專業性不高。就現代畜牧養殖技術來說,存在著專業性強的特點。因此,對于推廣人員來說,也就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但是從實際上來說,我國現階段的一些推廣人員并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與指導,這樣在開展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往往以自身的經驗為主,在此基礎上來開展推廣工作。雖然我國的一些學校中已經開設出了相關的專業,但是不論是從教學的知識上來說,還是從方法上來說,都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這樣學生在進入到工作崗位后往往需要重新學習,這樣也就影響了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1]。
(三)完善的畜牧養殖技術推廣體制不足。從實際上來說,我國現階段并沒有針對畜牧養殖技術推廣的相關流程與規定。且對于畜牧養殖技術推廣部門來說,更加注重部門內部中的行政管理工作與養殖技術的使用等,這樣也就并沒有建立出完善的畜牧養殖技術,從而也就使得技術推廣工作十分的分散,也沒有相關部門來進行專門負責,呈現出了規劃性不足等現象,這樣也就造成了推廣人員的工作熱情不高,推廣效果也不好。
二、提高畜牧養殖技術推廣效果的措施
(一)認識到做好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要性。通過調查可以看出,畜牧養殖技術的推廣工作與相關部門的推廣態度等方面直接影響著推廣工作的執行力度。因此,在實際zz府方面就要充分發揮出自身的職能,創建出良好的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工作環境,以此來促進養殖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推廣的效果。
(二)健全畜牧養殖技術的推廣體系。對于政府方面來說,要認識到畜牧養殖技術推廣的重要性,在實際中也要設立出專門的部門,以此來負責相關工作,確保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只有實現專人負責,才能保證工作內容的詳細與具體,從而也就可以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通過定期制定出畜牧養殖技術的推廣方案,提高團隊的執行能力。其次,對于養殖推廣部門來說,還可以組織專家與學者組建出一支團隊,深入到基層中去,積極幫助推廣人員解決好推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或是針對新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此來保證推廣工作的效果。且通過這種方法還可以提高推廣人員自身的專業性。
(三)改善推廣人員的福利條件。對于推廣人員來說,想要提高其工作的積極性,就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推廣的效果。因此,在實際中推廣部門就可以采取績效薪資的方法,通過將推廣人員的薪資與績效與日常的工作情況結合在一起,可以極大程度的調節好推廣人員的心態,從而可以積極主動的進行本職工作。對于一些績效成績相對較好的人員來說,還要組織進行深造與培訓,以此來提高推廣人員的專業性。其次,對于與一些基層員工來說,通過組織其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可以有效增強推廣人員自身的專業水準,同時也可以提高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技巧,確保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對推廣的形式進行創新。在實際中可以建立出專門的技術推廣基地,以此來為養殖技術與示范等提供場所。其次,還可以采取半經營的方法,同對新技術的與成果的引進,可以為養殖戶提供考察與學習場所。最后,還可以招收一些人員,參與到相關技術的學習中去,在學習完后也要及時參與到生產經營活動中去,提高推廣的效果。結語: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造成了畜牧養殖技術推廣工作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因此,在實際中就要不斷更新與發展好我國的畜牧養殖技術,加大對技術的投入力度,號召養殖戶學習好新技術,并運用到實際中去,這樣才能促進畜牧養殖推廣技術的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羅厚才.袁仕源.畜牧養殖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湖北畜牧獸醫,2015,(36):59-60.
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 篇6
摘要:畜牧業的發展加快了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制的改革步伐。但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制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文章從問題入手進行分析,并提出體制改革的創新措施。
關鍵詞: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制改革;問題;措施
1、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
1.1對其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視度不高
我國的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一直以來實行的制度為生產者承擔第一責任。但是,在具體實施中,仍有實施不到位的現象。其主要原因是相關部門領導對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視度不高。一些部門的管理人員擔心進行原有制度改革,會對現行的工資制度及權力分配等造成一定的影響;還有一些管理人員由于對我國獸醫行業的認識不足,導致其不能在體制正常運行過程中,對出現的一些不協調現象進行調整。
1.2相關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
雖然,國家大力支持和鼓勵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制的改革。但是,就目前的改革現狀來看,還存在著體制建設嚴重滯后的現象,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相關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從目前的畜牧獸醫管理機構來看,存在著多個部門共同管理的現象。這些部門在管理時,其職能是相互交叉的,當出現事故后,就會相互推卸責任,從而降低了管理效率。
1.3沒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保障
雖然,我國為推進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制改革,制定并頒布了如《動物防疫法》《獸藥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但是,就目前的法律來看,還存在著許多的漏洞和空白,仍沒有一套完整的、健全的法律對獸醫行業的一些不恰當行為進行約束,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獸醫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2、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制的創新措施
2.1提高相關管理人員對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視度
針對管理人員重視度不高的現象,地方政府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和要求,加強相關管理人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使這些管理人員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此外,政府相關部門還應對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和服務技能,更好地推動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制改革工作的順利開展。
2.2完善相關管理機制,強化各部門的責任意識
(1)要進行創新和改革,完善相關管理機制是非常重要的,減少多余的隸屬單位,提高基層畜牧獸醫管理機制的獨立運行能力。還要重視畜牧業相關管理部門與其他管理部門之間的關系,做好不同部門間的協調工作,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并通過嚴格的責任追究制,確保各部門在相互合作的基礎上,相互制約、相互促進。此外,要在實際工作中,實行賞罰分明,進一步促進畜牧獸醫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2)強化各部門的責任意識。畜牧獸醫業要持續穩固的發展,就要在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過程中,明確對動物產品質量及衛生等的安全標準,并加大對畜牧獸醫業的執法力度,提高檢疫工作效率及工作水平。此外,在畜牧獸醫業中,技術管理是工作的重心和難點,管理體制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畜牧獸醫業的發展。所以,要加強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制改革,并對相關管理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在提高相關管理人員認識的同時,逐漸的強化各部門的責任意識,從而促使基層畜牧獸醫業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2.3完善畜牧獸醫的法律制度
完善畜牧獸醫業相關法律制度,能夠有效地促進畜牧獸醫業的良性發展,并規范整個行業的行為。所以,在進行畜牧獸醫技術管理時,應歸納現有的法律制度,及時找出法律空白的地方進行補充和完善。
3、總結
近年來,雖然我國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制進行了改革,但是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對此,相關管理部門要不斷地完善內部管理機制,并制定出相應的法律機制,保障機制改革的順利開展,從而促進我國畜牧獸醫行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鐘小艷.基層畜牧獸醫技術管理體制改革的創新策略.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15)
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 篇7
[摘要]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是農村進行正常畜牧飼養的基本保障,是實現畜牧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其在畜牧技術推廣、疫情的防治等方面效果突出,并可加強畜牧行業管理的規范性與標準化。文章主要針對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進行研究闡述。
[關鍵詞]畜牧獸醫
1、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的組成
具體而言,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主要包括基層政府、市場單位、社會公益服務機構、個人等四個方面,其中基層政府的主要作用是基于宏觀的角度對整個行業進行管理,包括政策引導、衛生管理、市場管理等等,以促進畜牧獸醫管理更加健康的發展。市場單位包括獸藥店、獸醫診所等,其主要作用是提供相關藥品,擔負基層畜牧疫病防治的責任。社會公益服務機構則是指具備國家承認資質的服務性協會,其主要作用是針對基層養殖人員、技術人員加強技術培訓,承辦各類相關活動,通過各種載體增進行業內部的溝通,組織獸醫相關企業進行知識講座及宣傳,以提高當地整體的畜牧養殖水平等。
2、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具體而言,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還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人才配置問題
首先,基層獸醫人才配置需改進。受各種客觀因素、主觀因素的影響,廣大農村地區獸醫人才配置不合理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人才分配不合理。農村基層對獸醫的實踐經驗要求較高,主要是由于基層工作的實際需要及性質決定的,但是在農村獸醫人才分配中,基層獸醫雖然具備相當的專業技能,但是往往缺乏足夠的實踐經驗,因此會對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基層獸醫的整體素質有待提升。農村畜牧獸醫服務人員專業素質、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導致獸醫服務水平存在較大差異。主要是由于農村基層地區工作條件較差,對高素質人才缺乏應用的吸引力,并且現有的獸醫服務人員學習機會少,缺乏足夠的臨床經驗,因此人才配置問題是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主要問題之一。
2.2畜牧獸醫公共服務供給主體的單一性
一直以來我國農村地區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都是以政府為主導的,而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政府更是唯一一個提供者。但實際上,公共服務體系要堅持多元化的服務主體發展路線,不應排斥其他諸如社會公益組織、非政府組織等主體的存在,否則不利于農村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現階段農村缺乏技術人員、資金投入、無法保證公共服務產品的質量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公共服務供給主體單一所致,嚴重影響了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
2.3薄弱的資金與技術支持
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屬于公益事業,其公益性質就決定了其開支大而收入少的特點,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設離不開持續性的資金支持,但現實情況中畜牧獸醫公共服務的資金投入遠遠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畜牧獸醫發展需求,因此對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的發展也造成了嚴重影響。另一方面,缺乏先進的技術支持也是制約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發展的重要因素,比如缺乏先進的專業儀器設備、必備的畜牧獸醫藥品、優秀的技術人才等等,導致基層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效果不佳。
3、提高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有效性的策略
針對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諸多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3.1引導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向著向市場化的方向發展
對現有公共服務體系進行完善,并引導其向著市場化、標準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政府繼續發揮其重要的引導作用,加大資金投入,統一經費管理;為基層獸醫人員提供多元化的培訓方式,鼓勵多種投資主體參與到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中來,比如畜牧獸醫高等專科院校、科研院所、大型龍頭企業、中介組織等等,促使畜牧獸醫服務主體更加多元化。推動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向著市場化的方向發展,將市場的調配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建立經營性服務組織,對行業內的相關技術人員、服務人員進行培訓,采用持證上崗制等。此外,還要建立包括動物診所、獸藥飼料經營、畜牧獸醫技術服務及畜產品運銷的一體化經營體系。
3.2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首先要擴大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的人才引進,不斷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福利及待遇,增強基層畜牧獸醫服務工作的吸引力,吸引更多的新鮮血液加入基層人才隊伍。其次,針對在職人員要加強管理與考核,以在現有人才隊伍中營造一個良性的競爭氛圍,以提高獸醫工作人員的競爭意識及工作積極性,促使其提高工作效率及技術水平。最后,要加強基層畜牧獸醫人才的培訓,除了專業的知識技術外,還要豐富其臨床工作經驗,促使基層技術人員實現理論知識向實踐經驗的轉換,促使其在知識與經驗上得到雙重進步。
3.3加強資金支持
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政府作為基層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主體的現實情況無法得到較大改觀,因此政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的資金支持,聯合社會相關企業、職能部門等豐富資金來源渠道,為基層畜牧獸醫行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先進的儀器設備、藥品、醫療技術等,此外,政府部門還要與基層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加強資金管理,密切掌握資金的流向與動態等。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是一個漸進的、長期的過程,實際工作中不僅要重視該方面的建設,同時還要加大對其投資力度,還要鼓勵其他的機構積極參與,共同健全農村畜牧獸醫服務體系。
參考文獻
[1]盧冬梅,潘翠珍.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3,(5):296,299.
[2]高定付.健全農村畜牧獸醫公共服務體系分析[J].吉林農業,2013,(5):13.
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 篇8
摘要:隨著進城外流務工人員的大批返鄉,養殖已逐漸發展成為延安地區農村經濟的主要來源,但是受文化素質、技術水平的影響,大部分延安地區的養殖戶仍然采用傳統的養殖技術,從而面臨著來自內部、外部的風險,而養殖風險會直接影響到養殖效益,因此,加強養殖專業戶的風險管理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養殖;風險分析;畜牧管理
1、養殖專業戶風險的成因及特
分析養殖專業戶風險的成因不外內部因素、外部因素2種,內部因素主要包括養殖專業戶自身的技術水平;外部因素則包括自然因素、市場因素及政策因素等,下面進行逐一介紹:
1.1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市場因素及政策因素等。所謂自然因素主要是指自然環境條件導致的養殖風險。畜牧生產包括了畜禽生活習慣、適應能力、社會經濟環境等各個方面,體現出綜合性、復雜性的特點,養殖的生產經營過程對生物環境、自然環境均有特殊的依賴性,比如洪澇災害、雨雪天氣等,因此養殖專業戶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自然因素的風險,比如做好畜禽的防暑降溫、通風保暖,做好防澇、防疫措施等。市場風險主要來自于供需不均衡。市場是一個資源調節的杠桿,如供過于求,市場就會萎縮,反之會增強,因此市場環境是瞬息萬變的。隨著物流運輸行業的發展,畜禽產品的流通范圍也不斷擴大。以延安為例,10a前延安的畜禽產品流通范圍多在方圓300~500km,但隨著物流業的發展,現在延安的畜禽產品流通范圍擴大了整整一倍,市場的擴大必然帶來的是更加激烈的競爭,因此市場風險也更加突出。政策風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資源配置方面雖然以市場為基礎,但是宏觀調控在經濟調節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近年來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背景下,我國針對農村各個產業出臺了諸多鼓勵政策、補貼政策,資金向農村流入,養殖行業的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但是政府的政策會通過用地批準、小區建設、資金扶持等各個方面影響養殖行業的發展,從而形成一種潛在的風險。
1.2內在風險
養殖專業戶最主要的內在風險即技術風險,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畜禽良種的引進。養殖專業戶要具備專業的眼光、技術能力確保引進優良品種,為后續良好的生產能力打下基礎,從某種程度上講,品種的引進是決定養殖業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疾病的控制。隨著環境的不斷惡化,再加之畜禽產品的流通范圍不斷加大,畜禽的疾病控制越來越重要。但是養殖專業戶受自身生產條件、技術能力的限制,往往只能采取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的接種疫苗控制措施,導致畜禽疾病控制效果不佳,增加了養殖生產的風險。技術措施。現在我國的養殖專業戶多采用分散管理的模式,即在一個小范圍內由多個養殖戶共同飼養,但各個養殖戶之間又互相獨立,無法保證一些科學的養殖措施全面落實,也會導致養殖風險增加。
2、養殖專業戶風險控制策略
2.1因地制宜選擇合理的風險管理模式
目前適用于養殖的風險管理模式包括回避風險、分散風險、控制風險、轉移風險等多種模式,在實際的養殖生產過程中養殖專業戶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用的風險管理模式。其中回避式風險模式是從根本上遠離風險源,比如不從疫區引進畜禽品種、采用成熟的技術成果等。分散風險則是將風險進行分離或分散,避免風險集中,比如實行多項目經營、多地點投資、與他人形成經濟利益共同體等。控制風險則是在風險尚未形成或初見征兆時即采取措施,以降低風險的影響程度。比如嚴把疫苗質量關、消毒、環境控制、發生重大疫情后緊急隔離等。轉移風險則是將自身所承擔的風險全部或部分轉移至他人,比如為畜禽養殖投保、向政府申請補助、與實力雄厚的企業或個人合作、關鍵技術承包等。
2.2強化風險管理意識
養殖專業戶要對養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因素進行全面評估及預測,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必要的風險控制及預防措施,以保證風險規避的有效性。對于養殖專業戶而言,養殖業所面臨的風險具有隱蔽性、復雜性、持續性的特點,因此要增強自身的風險管理意識,對不同的風險均做出全面的分析和了解,在風險發生之前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減少風險損失,保證養殖效益。
2.3建立抗風險應急機制
理論上講養殖產業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因此當風險來臨時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抗風險應急機制,在風險產生的特定時期最大程度上降低風險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尤其是在市場變化、疾病傳播方面,完善的抗風險應急機制十分必要。比如在發生流行性禽畜疾病時,及時采取隔離措施,并緊急注射疫苗,可有效避免更多的畜禽感染疾病,減少損失。科學的抗風險應急機制可以使養殖戶在面臨風險時保持理性,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將風險損失降至最低。
3、結語
總之,在養殖產業發展過程中風險的管理控制是一項重要內容,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可以保證更高的養殖效益。因此養殖專業戶要積極做好應對措施,從源頭上加以防范,降低風險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丹丹.畜牧養殖專業戶風險管理的相關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4(4):265.
[2]王志國.發展畜牧產業加快富民步伐——對河南省林州市畜牧養殖業發展情況的調查[J].中國禽業導刊,2014(3):15-16.
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 篇9
摘要:畜牧養殖能有效的解決“三農”問題,不斷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但是畜牧養殖產生的糞便以及使用藥物的殘留給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并且隨著養殖業的飛速發展,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都造成一定的影響。
關鍵詞:畜牧養殖;環境問題;環境保護
1、我國畜牧業的發展現狀
隨著近些年畜牧場的發展,我國開始大范圍的推廣牧區和半牧區圈養和輪牧養殖的方式,因此畜產品的市場需求量也與日俱增,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農業總經濟中畜牧經濟的比例逐年上升,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還緩解了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另外相關研究部門經過努力,不斷的創新畜牧技術和方法,使飼料產品的結構更加合理,同時畜牧業飼料工程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以濃縮型飼料和添加劑預混合畜牧飼料為主的飼料,已經基本能滿足我國當前畜牧業的需求。但是從長期來看,畜牧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和克服。
2、畜牧養殖中的環境問題
2.1畜禽糞便對環境的污染
畜禽糞便中含有大量有機化合物,豬場污水生物需氧量、化學需氧量、和懸浮物等都超出國家規定的污水排放的標準很多,如果排放的污水不做及時的處理,污水中所含的BOD、SS等就會超出農作物所能承受的標準,并且畜禽糞便在發酵的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甲烷、硫化氫、氨氣等有害氣體,如硫化氫會對人和畜禽的眼部、呼吸道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如果濃度太高,還可能對人的嗅覺和神經造成傷害。
2.2藥物殘留對環境的污染
畜禽在生長中會經常被注射防止各種疾病的藥物,這些殘留在禽畜體內的藥物會通過人們食用進入人體,進而威脅到人的健康。如動物食用了抗菌素之后,抗菌素會在動物的血液中進行循環,雖然大多數的抗菌素經腎臟過濾后可以隨著尿液被排出體外,但是仍然有少量殘留,這些殘留的抗菌素通過人們食用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2.3飼料喂養對環境的污染
加工飼料的過程中,為了符合限制性氨基酸的需求,必須含有一定的蛋白質,由于氨基酸不能在動物體內存留,所以如果氨基酸沒有蛋白質的配套,會在動物體內分解,最后被排出體外,使飼料的利用率降低,并且污染環境。另外谷物飼料有動物無法吸收的植物磷,該磷大部分也會隨著糞便被動物排出體外,進而污染到環境。
2.4禽畜疫病對環境的污染
當前我國畜牧業的生產發展主要有兩種模式:養殖場和個體養殖戶。隨著養殖場規模的逐漸擴大,其發展開始趨于科學化。但是個體養殖戶的環境意識相對淡薄,仍舊使用傳統的養殖方法和養殖設備,缺乏規范的養殖技術和科學有效的養殖原則,加上沒有及時的采取科學的方案控制疫病的發生,所以不僅導致了環境問題,還威脅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3、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措施
3.1進行科學規范的養殖
想要進行科學規范的養殖,應該建立起綜合養殖區,把個體養殖戶集中在一起,使其生產模式得以規范,便于對其進行監督管理,開發和利用新技術,有利于及時的發現和控制疫病;采用大規模的養殖方式集中的處理禽畜的糞便并加以循環利用,使其對空氣、土壤、水的污染有效的降低,降低對環境的污染;選擇綜合畜牧養殖區的地點,應該以環境保護為目的,所以應該選擇離城市相對遠,并且周圍沒有河流和地下水源的地方,防止禽畜產生的垃圾通過河流造成對環境的污染;應該制定垃圾回收利用模式回收處理養殖場的大量垃圾,并利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對其進行二次加工利用,不僅實現了資源的再利用,還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3.2對飼料進行嚴格的監管
畜牧養殖者應該對使用的飼料加強規范化的意識,嚴格的按照相關的規定投放飼料。相關部門也應該對生產飼料的廠家加強管理和監督,如果發現有違反規定的,應該對其進行嚴懲或勒令停止營業。
3.3科學預防畜禽的疫病
相關部門應大力支持畜禽疫病的防止工作,不斷加強控制禽畜疫病的力度,還應該采取科學的防止辦法,使疫病得到控制。應該建立健全體系,制定出針對性的防治、控制禽畜疫病的方案,并及時預報,以便對突發的疫情迅速的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3.4宣傳樹立正確的養殖理念
對養殖畜牧新技術,無污染新技術加大宣傳的力度,使公眾保護環境的認知度提升,為環境保護工作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根據實際養殖規模和種類制定相關對策,對禽畜養殖場選址、污水排放、糞便處理實施規模化的監督和管理,把可以和禽畜養殖規模配套的廢棄物處理設施作為規模化養殖禽畜必須要審批的條件進行審核;對落后的養殖場提供人員和技術指導,使其進行全面的整改,并鼓勵禽畜養殖戶對禽畜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使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4.結語
畜牧養殖導致的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所以畜禽養殖戶應該轉變理念,對養殖造成的環境問題引起重視,建立健康、科學的畜牧業養殖體系,采取各種治理措施,使畜牧業養殖污染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使畜牧養殖業發展和環境保護逐漸達到和諧統一。
參考文獻:
[1]魏均林.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探討[J].當代畜牧,2015(05):18-20.
[2]張艾.論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問題[J].農民致富之友,2014(12):252-256.
[3]符美義.畜牧養殖中的環境保護路徑初探[J].中獸醫學雜志,2015(10):112-117.
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 篇10
摘要:在發展農村經濟過程中,加快發展基層畜牧養殖業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的增長。而要想推動基層畜牧養殖業穩定發展,就必須加強管理。
關鍵詞: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問題;對策
在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基層畜牧養殖業已經取得了規模化的發展,而在基層畜牧養殖業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了許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阻礙了基層畜牧養殖也的發展,因此,加大基層畜牧養殖管理格外重要,只有通過有效的管理,才能提高養殖質量,從而提高農民的養殖積極性,促進基層畜牧養殖業的更好發展。
1、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存在的問題
1.1品種質量不佳
在基層畜牧養殖管理中,品種質量不佳是最突出的一個問題,一些養殖場為了節約養殖成本,會選擇一些私營商販手里購買種禽,不注重種禽品種質量,而種禽品種質量的高低與養殖質量有著直接的關聯,劣質的品種必然會造成種禽質量不合格,從而造成經濟損失。
1.2疫病防治不到位
疫病是影響畜禽生長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基層畜牧養殖過程中,疫病問題的發生的根源在于疫病的防治工作不到位,當疫病發生時,不能認識疫病、處理疫病,從而使得疫病擴散,造成畜禽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1.3養殖環境存在較大的隱患
就目前來看,基層畜牧養殖過程中,對畜牧養殖環境還不夠重視,忽略了畜禽的生活環境的管理,許多養殖戶認為只要喂飽畜禽就可以,對畜禽生長環境卻不加重視,尤其是畜禽的糞便,長期積留在養殖場內,畜禽的生活環境比較臟亂,而臟亂的環境就會誘發各類疾病,影響到畜禽的健康生長。
2、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問題的對策
2.1嚴查畜牧養殖品種質量,加大市場整頓
在基層畜牧養殖中,種禽品種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了畜牧養殖質量,而要想推動基層畜牧養殖業的發展,在基層畜牧養殖管理中,就必須加大畜牧養殖品種質量的檢查。首先,要對種禽進行性能測試,確保種禽各方面素質與相關要求相符;其次,要做好種禽品種疫病的檢疫,尤其是對品種引進區,相關部門要嚴格把好疫病檢疫工作,杜絕一切隱患存在;再者,相關部門必須整頓種禽市場,要取締一切不正規的品種售賣點,從而避免養殖戶購買到不合格的品種。
2.2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在基層畜牧養殖管理中,疫病防治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相關部門要將種禽的疫病防治工作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來,要成立專業小組,狠抓種禽疫病防治工作,要加大疫病防治的宣傳,提高養殖戶對疫病防治工作的認識,將種禽生長過程中易發生的疫病進行重點宣傳,提高養殖戶的認識,同時要做好技術服務工作,將種禽疫病防治手段向養殖戶普及,從而避免疫病的發生,保證養殖效益。
2.3做好養殖環境的檢查
保證基層畜牧養殖環境健康是提高養殖效益的重要手段,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應當加強養殖環境的管理。首先,要合理布局養殖場,在建設養殖場前要考慮到光照、水源、潮濕度等綜合各方面的因素,挑選出最佳場址;其次,在養殖場建成后,要定期打掃,及時清理畜禽的糞便,保證養殖場空氣流通,對養殖所用的工具要定期消毒,保證養殖飼料質量過關。
2.4完善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制度
在基層畜牧養殖中,養殖管理是保證養殖效益的重要手段,而要想促進養殖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就必須加快完善養殖管理相關制度。首先,要建立疫病防治制度,將養殖衛生管理工作落實到實處,將相關責任落實到人的身上,從而降低疫病的發生;其次,要完善人員管理制度,養殖場必須聘用專業的養殖管理人員負責養殖管理工作,要不斷提高養殖管理人員的專業管理水平,加強養殖管理人員的職業教育,為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培養一支專業的養殖管理隊伍,從而不斷提高養殖效益。
基層畜牧養殖作為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在加快基層畜牧養殖發展的過程中,必須重視養殖管理工作。養殖管理是畜牧養殖效益的保障,養殖戶應當高度重視養殖管理工作,要根據當前畜牧養殖過程中面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管理,既要加強養殖環境的管理,也要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要加大專業養殖管理人員的任用,從而不斷提高畜牧養殖場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戴存仙,張靈敏.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7,05:115.
[2]尹建波,鄧子華.基層畜牧養殖管理存在問題與解決方法[J].南方農業,2015,27:178+182.
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 篇11
摘要:在市場經濟迅捷發展的帶動下,畜牧業產業模式正從散戶化向規模化過渡。這種變化既帶來經濟的增長,也帶來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其影響主要表現在水污染、病原污染等方面。
關鍵詞:規模化畜牧養殖;生態環境;關聯性探析;改善措施
畜牧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是第一產業的支柱。要想實現農業的跨越式發展,就離不開畜牧養殖行業的進步。近年來在科技革新的引領下,畜牧行業中落后的分散養殖逐漸向標準化規模化養殖轉變。就目前情況看,規模化畜牧養殖能夠顯著拉動經濟增長,但弊端也在于其擴大了對生態環境的損害[1]。
一、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的關聯影響
不可否認,規模化畜牧養殖給農戶帶來了利潤,且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畜牧業的穩健發展,但同時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不可逆轉的影響。
(一)規模化畜牧養殖地域的蔓延
在農村地區畜牧養殖接近飽和的前提下,規模化畜牧養殖在城鎮區域實現了二次擴張。站在農戶的角度而言,將規模化畜牧養殖地點圈定在城鎮,有利于縮短畜牧產品或副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時間,通過減少中間運輸環節實現了物流成本的節流。反之畜牧養殖城鎮化也將畜牧業發展中的問題進行了地域轉移:城鎮實施畜牧養殖后,大片土地被占用,相對農作耕種的占地面積減少;由于缺乏對排污治理的認知,規模化畜牧養殖在經營過程中所產生的、成倍于散養農戶的畜牧排泄物、污水等廢物無法實現回收轉化。更有甚者將之就地排放,加重城鎮環境的負擔;家畜家禽的大規模養殖也會對空氣產生影響,動物的聚集會排放大量氨氣,且其排泄物經過發酵分解會產生其他有害氣體。空氣質量受到破壞,會對城鎮居民及經營者的生活環境產生嚴重影響。
(二)規模化畜牧養殖所產生的廢棄物陡增
畜牧養殖以散戶形式存在時,由于所養殖的畜牧數量有限,因此動物產生的排泄物以及養殖過程中產生的廢物廢水均在可自行處理范圍內。隨著畜牧養殖的規模化,其過程所產生的廢棄物陡增,不僅無法實現自行利用,且會影響養殖區域周邊的土地;隨意排放的廢水也對地下河的水質產生嚴重影響,由于廢棄物中富含氮磷鉀等有機物質,在其接觸水體后,會使地下水富營養化,經過自然匯集后,水體受到污染惡化,導致水中生物死亡,致使局部生態失衡。加之廢水、廢棄物中存在各種弧菌與致病菌,最終可能給人們的生活環境及工作造成威脅,從而危害人類健康[2]。
(三)規模化畜牧養殖利用肥料質量難以保障
在傳統畜牧散養過程當中,其所利用的通常為農家有機肥。隨著規模化畜牧養殖的推進,化學肥料取而代之。盡管化學肥料具有使用定量、操作方便且低廉高效等優點,但畜牧產出的糞便及尿液中含有化學成分。在沒有良好污水循環設施的處理下,這些廢物無法實現有效回收利用,化學元素的肆意傳播也對我們生存環境造成很大影響。
二、規模化畜牧養殖對生態環境影響原因剖析
(一)養殖模式及規模發生根本變化
傳統畜牧養殖中,養殖規模小且多分散,因此對養殖動物產生的廢棄物用以處理,但集中處理不僅成本較高,且容易處理不徹底,因而對環境造成破壞。
(二)化學原料的過度添加
為了保證養殖動物的快速繁殖、出欄,規模化養殖中越來越多地使用化學制劑進行養殖操作,從成本上化學原料也遠比有機肥便宜,但產生的有機廢棄物卻無法被利用。
(三)必要污染處理設備的缺乏
大部分農戶將注意力集中在提高收入上,忽略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因此應對規模化畜牧養殖的配套基礎設施缺失。受限于資金及其他條件,多數規模化畜牧養殖農戶沒有添加污水處理設備,導致產生的廢棄物得不到及時妥善處理。
三、應對策略
(一)樹立生態循環觀念,加強廢棄物管理
我們在肯定規模化畜牧場的經濟效益的同時,應當正視其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威脅,而其有否控制余地與畜牧場的管理者是分不開的。因此應當加強對管理者環保理念的樹立及培養,引導他們加強對各種廢棄物的回收與管理,鼓勵農戶尋找環境與生產中的平衡支點,優化畜牧產品的品質管理。
(二)政府有關部門加強環境監測
環保相關部門應當加強對規模化畜牧業的管理,充分發揮市場調控作用,著力引導管理者及相關農戶的科學化管理水平。主要可以表現在:對環境進行利弊要素分析,建立全面的激勵機制,出現問題的進行整改,保持科學先進性的農戶給予政策傾斜,從鼓勵農戶積極性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整改;扶植研發力量,鼓勵相關專業學生進行污染處理設備的研發,優化現有污染處理資源,爭取研制出易操作、價低廉的處理設備,能夠使農戶迅速接受并廣泛應用。
(三)加強對廢棄物的管理與利用
規模化畜牧管理的一大難點在于對其排泄物及廢棄物的管理,工作流程繁瑣且數量龐大。因此作為職能部門應當建立規范且完善的廢物管理設施,通過控制排放或研制新的降解循環系統實現廢物循環回收利用。可以與生物科技公司、化肥廠等相關企業進行協作的方式,尋找幾者當中利益平衡點,通過發揮供應鏈的作用,最終實現基于保護環境的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翁伯琦,雷錦桂.集約化畜牧業污染現狀分析及資源化循環利用對策思考[J].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2(1).
[2]莫瓊才,馮石慧,朱賢龍.我取畜牧生產污染與環保初探[J].廣西畜牧獸醫,2013(04).
【畜牧業保險賠付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精選11篇)】相關文章:
音樂表演存在的心理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11-23
保險營銷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成效提升策略論文09-05
國企薪酬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論文08-26
解決醫院財務分析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論文12-02
初中的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論文03-02
醫學英語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論文01-31
企業中層管理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12-02
法語發展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法研究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