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西方經濟學研討式教學法研究的論文
一、研討式教學法概述
研討式教學的目的是要改變傳統的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由于研討式教學法能夠充分的做到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有機結合,此類方法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重視。研討式教學法具有幾下幾個特點:
(一)互動性。研討式教學是解決問題的教學。面對綜合性復雜的問題,學生需要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合作。而保證合作的前提是學生自己能夠獨立思考,這就需要學生在做好功課的同時又要積極與同伴互相分享、幫助、啟發、辯論,從而習得探究知識的方法
(二)探究性。研討式教學重視在知識獲得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學習知識的構建和研究能力的培養和在學習探索過程中學習觀念和態度的形成。
(三)靈活性。研討式教學的靈活性要求在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載體、教學空間等方面表現出極大的適應性。這給教學雙方留下了寬松的發揮空間。
(四)自主性。研討式教學的自主性特別強調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參與學習。具體表現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既可以選擇教師拋出的問題研究,也可以自發提出問題,進而開展制訂方案、收集資料、撰寫研究報告等工作。
二、互動媒體支撐下研討式教學法在西方經濟學中的應用
研討式教學法強調在構建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對現有研究成果的“再發現”,學生在探究過程中,不僅使原有知識得以靈活運用,思維方式得到了訓練,還能做到學以致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毫無疑問,利用互動媒體能夠有效的支撐研討式教學法的展開,但在此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目標
研討式教學法充分重視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發揮著“領路人”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不僅要能夠為學生創設理想的學習情境,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激發學生的推理、分析等高級思維活動,從而促進學生知識的習得,獲得自我建構、自我內化的過程。互動媒體支撐下的研討式教學法能夠使學生更好的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之下利用既有的經驗和知識進行意義建構。如在宏觀經濟學部分———失業與通貨膨脹內容的學習中,教師一方面可以引入新聞報道對國內外此類經濟現象的解讀,另一方面還可以組織學生觀看相關紀錄片加深理解。通過教師引出的問題,布置參考書目及閱讀資料,組織課堂討論、結合學生對自己未來就業的取向以及理財規劃撰寫研究報告等方式增強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文獻收集和閱讀、組織管理和語言表達等能力,最終形成自己的創新能力,達到自我內化的學習目標。在互聯媒體呈現出的信息爆炸的今天,學生在各種途徑獲取的資料上提出的假設,以及其自身的信念和經驗會導致不同認知。因此進行研討式教學法就要求學生具備對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閱讀、歸納概括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以真實的學習任務為導向
任務導向的學習,能夠使學生明確一段時期的學習目標,但前提是真實的學習任務。在調研中發現,90后學生學習的目的性很強,但往往帶有功利性的特征。他們往往不怕困難,但是對于“沒有用”的知識是很抵觸的。在西方經濟學教學中,運用研討式教學法需要結合學習內容將實踐性內容轉化為與現實緊密聯系的問題。盡管問題復雜比較棘手,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注意到一個復雜問題往往是有很多部分構成的,問題中必然包含著諸多的相互作用的因素,從而使得問題有著多種可能的解答。通過解決復雜的問題,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將復雜問題分解,只要小問題各個擊破,那么復雜問題就迎刃而解,這進一步強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傾向。互動媒體日益強大的今天,各種電子介質的運用使以真實的學習任務為導向的教學過程更加豐富生動。在互聯媒體上不僅有大量形式各異的資料作為學生學習的參考,同時在交互平臺上學生可以實現與教師、同學,甚至行業專家的互動。這些互動媒體資源不僅拓展了學生研討的廣度,同時還延伸了學生研究的深度,強化了學生自我建構、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也增強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自信。
(三)教學內容以多種方式表征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課堂教學所能使用的教具及其有限,使得學生在西方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常常感到枯燥無趣。借助于互動媒體的運用,經濟題材的視頻、新聞、影片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的表征,同時即時聊天工具、論壇、博客等交互工具實現了學生在課堂之外與教師、學生之間互動的可能。在此基礎上開展研討式教學,教學內容得以以多種方式表征,從而增加了學生積極參與的可能性。如在微觀經濟學市場論部分中,筆者曾針對不同類型的市場,在課堂中開展研討性教學。大部分的小組通過課堂PPT展示、課堂提問等方式來展現研討效果,而有一組學生通過模擬了一場針對壟斷公司的記者發布會向在座的同學展示了壟斷的利與弊、壟斷的形成、分類及壟斷的治理。在此過程中,壟斷公司的“發言人”還利用互動媒體的資料為自己公司解釋、盡力“澄清”不良言論。在與記者的唇槍舌戰中整個課堂氣氛被推向了高潮。實踐表明,學生對于此種形式的學習方式有著濃厚的興趣,并且參與意愿強烈,有部分學生還表示應該多多開展此類的教學活動。
三、互動媒體支撐下研討式教學法的改進
從上面的分析中不難發現互動媒體支撐下研討式教學法有助于改善西方經濟學課堂教學效果,然而,在實施中由于教師準備不足、學生參與度低以及研討式教學法自身的局限性等因素,使得研討式教學法在實施中不夠理想。因而,在教學實踐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注意調整。
(一)教師課前充足的準備
為了避免自發性、盲目性所帶來的對學生的指導欠缺,研討式教學法要求教師課前需要做好充分準備的工作:備學生、備主題、備教材。
1.備學生就是摸清學生的情況。教師除了要了解學生在既往學習的課程中是否有與所學課程相關聯的部分,明確前期知識的掌握情況,還需要了解學生是否具有利用圖書館報刊資料與網絡資源收集資料、整理歸納資料、概括資料、形成觀點的能力。教師可以利用網教平臺、網絡問卷等形式發布問卷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從而有針對性的研討,保證研討式教學的順利展開。
2.備主題是斟酌題目的選取。在確定研討主題時,教師要把握教學目標與教學素材及研究題目的關聯性,避免拔高或者拉低目標與問題的相關性,使學生出現畏難情緒。互聯媒體中海量的信息為教師在教學領域中廣泛的搜集主題提供了可能。教師還可以利用交互媒體,與學生一起討論選題,增加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3.備教材是要布置合理范圍的參考書目。學生受學習時間、學習能力等因素束縛,對于西方經濟學領域當中相關問題的認識欠缺。在研討式教學法中,教師要發揮“引路者”的作用,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比較、借鑒等方式逐漸進入到相關知識點的學習中去。而布置學生能力范圍內的參考書目是開展研討式教學法的必須。這樣做一方面可以減少學生無目的的閱讀;另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自信。經濟學領域中知名學者的微博、博客,行業中的論壇,各大站的經濟板塊以及各大高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延伸了學生閱讀的領域,當然教師必須給出專業性的指導建議,以免學生的盲目性帶來閱讀困難和障礙。
(二)重視過程考核的導向
在大部分課程教學中,很多教師不愿意將參與研討的情況納入最終考核成績中。原因在于,研討式教學成績的評定相較于一張試卷更為復雜和瑣碎,如果把研討納入平時成績,再計入最終考核成績無疑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此外,在研討中小組合作里時常會出現有的學生忙得熱火朝天,有的學生持觀望狀,甚至學生之間還為一些小事發生爭執,更有甚者,存在“搭便車”的僥幸心理。所以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相比,研討式教學方式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對部分學生確實產生了極大的學習壓力。一些高校的網教平臺有針對過程考核的模塊,教師根據需求設定好后,學生即可在參與研討的各個環節被逐一評定成績,最后由系統給出總評。當然,每個環節的成績還是教師判定的。相對于傳統的評定方式,平臺可以設定各個環節的截止時間,過期不可以提交相關材料,從而督促學生的參與。另外,平臺中的評分模塊,能夠減輕教師核分的工作量。總體上來講,有了互動媒體的支撐增加了研討式教學法的過程考核的可行性。
(三)加強教學中軟硬件的投入
如前所述研討式教學方法也有它的不可克服的局限性,表現在花費的時間相對較多以及評價困難等方面。因而,研討式教學法更適合小班教學。由于人數較少,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交流密切,利于彼此間的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而在西方經濟學的教學中,受師資、硬件等設施的影響往往是合班授課。于是在教學效果評價中,學生普遍反映西方經濟學難學。而在實踐中,在合班中推行研討式教學法對教師來說更是極大的挑戰。作為指導者、評價者,人數眾多的大班往往讓教師身心俱疲。因此研討式教學法要求大學教育應適當加強對文科建設的投入力度、平衡硬件設施以與互動媒體信息資源的利用。綜上所述,互動媒體支撐下的研討式教學法有助于在西方經濟學課堂教學中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積極、有效的溝通機制,有助于大學素質教育的開展。
【西方經濟學研討式教學法研究的論文】相關文章:
化學探究式教學法探析論文11-14
研究式教學法在碩士教學中的應用03-02
兒科護理案例教學法研究論文11-16
工程材料興趣教學法研究論文11-13
小學數學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研究05-07
淺談高職英語聽說課中項目式教學法的研究03-20
動畫互動式教育方式研究論文12-04
經濟學論文06-09
經濟學碩士研究生論文致謝詞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