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探析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模式
【論文關鍵詞】 國有資產 精細化 模式
【論文摘要】 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模式是通過精細化管理的一系列實踐活動實現學校國有資產的維護、保值、增值的一種學校國有資產管理模式,其基本特點就在于精細化運用信息系統、配置校產資源、設置控制程序、鏈接管理層級、設定管理指標等。探索、構建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模式,有利于解決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在管理制度、管理意識、管理方法、管理實施諸方面不同程度上存在著的問題。
《國家中長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第五十八條提出:“加強學校國有資產管理,建立健全學校國有資產配置、使用、處置管理制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提高使用效益。”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模式的研究是當前學術界高度重視和關注的課題。本文擬在管理科學的視域之下,探討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模式,以期對優化高等學校的國有資產管理有所裨益。
一、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的含義
所謂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模式,實質上就是指高等學校應用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優化國有資產管理的制度體系、資源配置、程序控制、層級鏈接、管理標準等等,從而使學校國有資產管理趨于精細化,以實現其維護、保值、增值諸方面管理目標的一種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模式。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是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一種必然要求,客觀地反映了當前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發展趨勢和規律,其核心目標是基礎管理和細節管理。
二、當前高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長期以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些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模式陳舊,其資產管理無論在制度層面,還是在管理意識、管理方法、管理實施諸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
(一)高校領導管理觀念淡薄
在一些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意識十分淡薄,國有資產的管理、維護、保值、增值均未引起相關領導足夠的重視,認為高校國有資產是高校長期累積形成,屬于高校所有,高校有配置、使用、處置權,忽視了高校國有資產的國家所有性質,忽視了國有資產是高校全面發展的保障,因而鋪張浪費、重錢輕物、資產流失等現象相當嚴重。
(二)國有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
由于高等學校屬非營利單位,國家要求其辦學效益主要是效益,高等學校業績考核的評價標準體現出非性、非精細化,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建立嚴格的國有資產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內在動機和內生需求,一些高校往往因制度的不完善而造成了資產管理的諸多漏洞,配置沒預算、處置沒審批、報廢沒手續的現象屢屢發生。
(三)缺乏科學完善的管理方法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的規模急劇增大,國有資產來源日趨復雜,價值增加,尤其是那些小而精密,價值又大的現代化設備,管理起來難度相當大,而一些高等學校由于未能實施科學有效的管理,使得這些設備不僅未能發揮出應有的價值和效用,甚至連其本身也因保護、管理不到位而損壞、丟失。一些高等學校不注重管理方法的研究和運用,部門與部門之間不能實現科學合理的管理鏈接,尤其是學校國有資產賬實不符的問題十分突出。
(四)管理人員素質低下
由于管理人員素質偏低、學校資產運作困難等多種原因,對現代信息系統往往不能夠做到升級使用,只是滿足于簡單、粗放地使用現代信息系統的某些程序和功能,而無法通過現代信息系統對學校國有資產實施全面、高效、嚴密、規范的精細化管理。
三、高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精細化運用信息系統,提高學校資產的現代化水平
高等學校國有資產是學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信息系統的精細化運用是提升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現代化水平和能級的一個重要手段。信息化的財務系統與其他管理系統和外部系統有機聯合,是一種更開放、更智能化,能隨時感知信息的變化,實時處理,便于進行交互式活動的信息系統。高等學校應改變內部國有資產管理信息不暢,國有資產管理信息與會計信息、學生信息、人事信息、管理工作決策信息之間缺乏溝通的狀況,構建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模式,建立會計數據中心,使國有資產管理信息與其他業務信息實現整合,做到數據共享,減少數據的采集、錄入、等重復工作,使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由單一的管理系統發展成為學校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和財務決策支持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利用校園網全程控制,實現決策、歸口、使用、財務部門統一使用同一套信息系統,管理屬性不同的資產;建立能夠及時反映各種資產的增加、變動、處置方面的數據信息庫,能夠將各種資產落實到具體的使用單位、負責人、存放地點,自動生成符合財務規范的賬表,以便于對資產進行精細化的實物動態信息管理和分析。
(二)精細化安排制度體系,促進國有資產的規范化
高等學校要建立國有資產管理制度體系,使學校國有資產管理能夠做到有規可循、依規行事、違規受罰,從而實現學校國有資產管理的精細化。科學的管理制度體系是實現高效管理的必要條件,關于制度化的內涵,江暢(2007)曾有過比較準確的表述:“所謂制度化,實質上是把工作目標和管理意圖具體化為一套系統的規則程序,并建立使這些規則和程序得以有效貫徹執行的相應制約機制,從而使之達到工作目標和實現管理意圖。”構建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模式,就是要建立管理資產的專門機構,代表學校對國有資產進行管理,根據國家有關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規定,結合高校特點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國有資產管理規章制度,并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負責建立起高校國有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對高校資產從立項、購置、驗收、使用、變動轉讓、報廢報損等全過程實行動態管理;負責資產的賬、卡管理;負責學校的資產清查和資產評估工作;學校國有資產處置時,辦理相關報批手續等等,由此形成一整套精細化安排的制度體系,如資產的購置(包括論證制度和采購制度)和驗收制度、財產保存管理制度(包括賠償制度等)、使用和維護制度(包括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制度)、出讓管理制度(包括資產調撥制度、財產出租轉讓制度、資產評估制度等)、報廢報批制度、報告制度、監督檢查制度、考核評價制度等等,為高效、科學、合理地管理高等學校國有資產創造良好的制度條件。
(三)精細化配置校產資源,實現國有資產的結構優化
優化校產資源的配置,促進學校均衡、可持續發展,是實現高等學校科學管理的一個戰略重點,因而,精細化配置校產資源,也就必然成為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模式的一個重要環節。正如有的學者所認為的那樣,現代學校是教育資源配置的主體。“校長要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和學校管理能力,做到理性治校、規范辦學,完善預算制度,減少人、財、物資源的浪費,減少專業、設備以及場地、用房的重復設置和超標準配備等。”按照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模式要求,高等學校必須制定完善的規劃,有效提升校產資源配置的水平,堅持做到校產資源在更大程度上實現結構優化、在更多層次上實現合理歸口、在更高效益上實現資源共享;努力提升學校精細化配置資源的主體意識,盤活現有各類校產資源,提高學校生均校產資源價值量,完善校產維修和更新保障機制,從而不斷提高校產資源的使用效益;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強化設備建設,提升教學實驗設備、功能教室、(室)、體育場(館)、網絡平臺等的能級,從而使校產資源的配置不斷趨于精細化。
(四)精細化設置控制程序,增強對國有資產的控制
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是一個系統運作過程,因此,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模式必然要求也應建立在精細化設置的基礎之上,以便能夠增強學校對校產資源的有效控制。具體而言,在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模式下,學校國有資產的控制程序必須能夠達到如下要求:一是能夠有效地實現學校國有資產不同管理部門和層級的互動鏈接控制。即要通過設定嚴格的控制程序,以反映不同管理部門與管理層級在學校國有資產管理中的權限與職責,強化交接手續、過程登錄、信息采集與賬卡對證,從而科學、合理地對學校國有資產實行歸口管理與流動保護。二是能夠有效地實現學校不同類型國有資產的多向使用控制。要通過設定嚴格的控制程序,在核定評估的基礎上,對經營性固定資產、服務性固定資產等進行分類運營管理,使學校固定資產效用最大化。要依據教學實驗、科學研究、辦公的內在聯系,對學校相關國有資產進行調整和重組,以便能夠實現對其專管共用,尤其是要在立足于有形資產管理的同時,重視對無形資產的歸口管理,完善無形資產評估制度、技術保密制度、無形資產轉讓、收益分配的辦法等等,使學校無形資產得到高效的運營。三是能夠有效地實現學校國有資產在資產管理、管理與預算管理上的整體契合控制。要利用財務核算和定期的資產評估反映資產增值或貶值的情況,為資產的配置與處置提供準確的信息。要通過預算管理對資產的購置進行控制和監督,以便杜絕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重錢輕物、重購輕管等各種不良現象。
(五)精細化設定管理指標,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益
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模式還需要通過具體精細的管理指標體系得到定量、準確的反映。高校國有資產不以營利為目的,資產管理的重點偏重資產安全和資產質量,因此,指標體系的選擇應突出以下幾點:一要反映學校不同部門對資本的控制力,即用最少的資本調動支配最大量的校內外資本的功能;二要反映學校不同部門盤活存量資產的結果;三要反映學校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情況,并從整體上加大其在評價中的權重。應注重完善固定資產考核指標體系,在財務制度上強調對固定資產的分類應與資產管理部門的分類統一,便于統計和賬目核對,從效用、使用期限、單位價值等方面來界定固定資產,相應提高固定資產的確認標準。另外,尤其要重視把目前出現的各類網絡產品中單臺件符合要求的儀器及家具類設備計入設備類固定資產,并建賬、建卡進行管理,對線材、管網及施工費用部分,計入其他類固定資產進行管理。高等學校可結合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校可操作和具體實施的內部固定資產考核指標體系,從而使其固定資產管理標準的設定精細化。高等學校還應依據教育部門規定的生均標準,并充分考慮專業學科特點、員工情況和工作實際需要等因素,著眼發展,科學地核定教學科研實驗及行政辦公用房、教學科研實驗儀器及行政設備等的配置標準,對教學、科研、行政資源實行總量控制辦法,對超標準占用資產采取有償使用辦法,推動高等學校存量資產跨部門流動,建立資產增減進出機制,從而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益。
總之,隨著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國有資產的精細化管理模式還有許多值得研究和深度思考的地方。只有構建起全面科學的高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模式,建立開放式的發展體系,保證其高效運作,才能解決高校國有資產在管理制度、意識、方法、實施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實現國有資產信息系統的精細化運用,促進高等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Z].
[2] 楊明俊.網絡對傳統的影響[J].高師財務管理研究,2007(7).
[3] 江暢.教育考試公正論 [M] .湖北: 湖北長江出版集團,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4] 張小根,周正才.關于區域教育資源配置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財會研究,2009(4).
【探析高等學校國有資產精細化管理模式】相關文章:
校企合作下的高職院校學生管理模式探析05-16
婚姻效力探析06-04
談論忠誠管理模式05-03
淺談山寨的法律探析08-02
企業能力創新探析06-02
關于作業基礎預算探析06-06
證據與事實的關系探析論文04-22
探析壯族對色彩的選擇與理解05-31
土地可持續利用探析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