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傳統公有制理論及其實踐的歷史終結
內容提要:本文運用現代經濟學對傳統公有制理論及其作了系統批評,分析了傳統公有制在實踐中的異化形式,闡述了現代公有制的基本內涵。本文的主要推論,是主張廢除私人物品生產領域的公有制,擴張公共物品的公有制。本文結論
現代經濟學對公有制問題究竟有什么看法?什么是傳統的公有制?什么又是現代的公有制?本文通過系統介紹、評論現代經濟學的相關觀點,對這些問題作了回答,并產生了下述認識:
1·傳統公有制的弊端不在于公有制本身,而在于私人物品的公有制,即公有制形式與私人物品的結合;合理的、需要擴張的、并也是現代的公有制是公共物品的公有制。2·公共物品公有制的發展,更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社會主義公有制主要應該體現為公眾對公共物品的不斷擴大的占有上。多少年來,中國理論界和意識形態控制者在公有制問題上的失誤,莫過于對公共物品公有制的忽視。
3·在私人物品生產領域(一般也是競爭性領域)建立國家所有制從根本上說是沒有出路的。獲取收益曾經是建立大量國有企業的目的,而諾斯教授發現,國家常常為了收益而進行無效的產權交易,結果是抑制了經濟增長(菲呂博騰等,1972,207頁)。
4·經濟體制改革的牛鼻子仍然是國有企業。現在改革的重點是“破產”與“重組”,應該再加一個“退出”,一定要加快國有企業在競爭性領域的退出步伐,甚至在商業銀行領域、一部分基礎產業領域也應該適當退出,把退出后留出的空間讓給私人投資主體。
5·中國正在發生社會大轉變,對社會危機的擔心是人們的共同心態。歷史證明,在這樣的時代里最容易產生烏托邦主義,也最容易對一切財產的公有制產生幻想。而諾斯對歷史的研究證明,英國經濟能成功地擺脫17世紀危機,可以直接地歸因于逐漸形成的私有產權制度(1981,174頁),這當然是針對私人物品而言的。要清醒地認識到,只要我們堅持公共物品公有制的前提,其他領域私有制的充分發展將使我們更有能力擺脫一切危機,并幫助我們強大起來。一·相關概念的內涵
關于公有制問題的許多爭論是因為人們對相關概念的內涵沒有統一認識引起的。本文將按照大多數學者約定俗成的慣例來使用一些基本概念。約定俗成概念的內涵不能任意去“發展”,否則,人們無法相互交流,科學也無法發展。例如,“貓”這個概念不論怎么發展,也不能成為老鼠。當然,一旦有了新的科學發現,就需要創造和使用新的概念,但這種情況是不多見的。不理解這個道理常常引起無謂的爭論。本文講的私有制是指:財產權利的全部或一部分明確界定到個人,個人在享有財產權利時具有排他性,并可以自由轉讓權利,在轉讓時獲取一定的收入;私有者之間還可以達成契約,建立起組織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他們之間的市場關系,但在這個組織中,個人擁有退出權利,并在退出時保留自己的財產權利(Cheung,1987a)。這種組織奉行的原則仍是私有制的原則。
本文講的公有制則是指:在一個組織或合作關系中(公有制總是存在于組織或合作關系中),財產權利沒有界定到任何個人,而歸屬于一定的共同體或財產所有者之間的合作組織,任何人都無權排斥其他人使用財產,大家都可以為使用這一財產而進行自由地競爭;任何個人在退出共同體或合作組織時,他原享有的財產權利同時消失。在公有制產權結構中,沒有排他性的使用權,沒有轉讓權,在限定的情況下,不可能從使用公共財產中獲取凈收入(Cheung,1987a)。公有制的倡導者還認為在這種產權結構中,每一個人權利都是平等的,但實踐證明這只是紙面上的理想。
本文所講的傳統公有制,是指類似我國建國后長期實際存在的、被以往正統意識形態指認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產權結構形式。這種產權結構形式除了有一般公有制的主要特征外,還有其他幾個不為人們所注意的特征:
1·傳統公有制在私人物品1生產領域建立公有產權,甚至在私人物品的消費領域干涉消費者權利。這個特征是最重要的。因為歷史上存在過的公有產權,乃至現今一些國家的公有產權,一般只限定在公共物品1的生產或消費領域,而較少在私人物品生產領域建立公有產權。
2·傳統公有制的“理論”刻劃與現實之間存在相當差距,筆者把這種差距的產生稱之為“異化”,這種異化是傳統公有制得以存在一定時期的基本原因。后文將對此進行專門討論。
3·傳統公有制企業一般具有所謂“政企不分”的特征。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根據上級行政部門的經濟計劃指標作出安排,企業管理的目標約束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上級計劃指標。企業不僅承擔生產任務,還承擔職工的社會保障任務和相當一部分公共產品的供應任務。全社會不存在約束企業生產經營的市場機制。二·傳統公有制理論的基本失誤
(一)人性假設的錯誤
傳統公有制理論以這樣的哲學信仰為基礎:社會沒有抽象的人性,人性隨著社會關系的變化而變化。進一步的推論是:在公有制關系之下,人們將擯棄私利要求,產生大公無私的觀念;大公無私觀念又使“搭便車”等機會主義行為不可能存在,便有利于國家計劃的實行,從而產生一個有序和理性的計劃經濟。傳統經濟體制的世界性失敗,證明這一套哲學信仰是不能成立的。我們已經熟悉從古典經濟學開始的“經濟人”假說,把經濟人描述為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人。這個假說有兩層涵義,一是說,人總是追求自己個人的利益,而不是共同體的利益,人是利己人;二是說人可以把握如何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人是理性人。一般而言,這個假說是一個具有普遍現實性的假說,但這個現實性卻經常受到懷疑。由于許多懷疑不無道理,后來的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家發展了這個假說,使這個假說的內容大大豐富了。
一方面,從利己人這個層面看,現代經濟學認為,經濟行為者是追求預期效用的最大化,這個效用應該滿足行為者各種各樣的偏好,不僅可以滿足諸如對蘋果、橘子等有形物品的偏好,甚至還可以滿足倫理上的偏好。這樣一來,經濟學把現實生活中的人的行為差異看作是偏好或者效用函數的差異,甚至少數人的些微的利他主義,也被看作他們的特殊的效用函數,而不是背離一般原則的特例。此外,人的利己主義特性在斯密那里尚未包含損害他人的意思,而現代經濟學的許多作者則認為,在條件適當時,利己人會不惜損害他人的利益,搞機會主義。另一方面,從理性人這一層面看,現代經濟學已不再堅持行為者有完備的信息和無懈可擊的計算能力,而是認為經濟行為者通過估計每種結果實際發生的可能性及其效果,來估價他的行動的預期效用。行為者當然受到信息獲取成本以及自身信息處理能力的限制。然而,這并不妨礙他盡可能地作出合理的決策。基本觀點仍然是,經濟行為者是理性的,他們在各種約束的限制下,追求預期效用的最大化。人的理性甚至是一種心理傾向。著名“心理分析學派”學者C.G.榮格在1933年的著作中說:“根據我們理性的假定,凡事都有它的自然規律與可以覺察出來所原因。對此我們深信不疑。象這樣的因果律就是我們人的最神圣的信條之一。在我們的世界里,我們不允許任何無形的,專斷的和所謂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喜好秩序井然的人難免會厭惡偶然事件的發生。偶發事件經常會打破常規,使預料的事情失去常態,因而讓人有無所適從之感。我們對無形力和偶發事件都感到厭惡
【傳統公有制理論及其實踐的歷史終結】相關文章:
“上帝死了”及其歷史意義05-24
談歷史軌跡及其哲學思考08-05
孟子“四端”說的形成及其理論意義04-19
人格權的理論基礎及其立法體例06-09
論批判的終結05-28
文化創意產業及其評估實踐研究05-30
淺談教務管理團隊積分制的理論與實踐06-04
淺談傳統美術與數字美術的發展及其類型論文04-15
創新園區黨建工作機制的理論與實踐探索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