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正反態物質及新宇宙模型
我們知道,在著名的Dirac方程中,出現了負能態。一時期有人建議將它強行拋棄。但是,后來發現,有兩條基本理由反對拋棄負能態。第一條理由是理論物理上的。即由Dirac方程得出,開始時處于正能態的體系有誘導躍遷到負能態的幾率,因此,若拋棄負能態,會出現矛盾;第二條理由是數學上的,即拋棄負能態會導致波函數集合不完備,而任意函數無法表示為一個不完備的函數集展開式。
因此,負能態是必要的,負能態是物質存在的基本形態之一,是客觀存在。
從時空點1到時空點2的相對論情況下的傳播子
可以看出,t2 時刻x2 處的波函數是由二相項決定的,頭一項是來自早些時候的正能態的貢獻,而第二項來自遲些時侯的負能態的貢獻。
這說明,正能態與負能態是緊密相關的,它們是同一物質的不同運動狀態。
下面我們考慮宇宙力的問題:
我們考慮相對論情況下的萬有引力定律為:
再考慮量子測不準原理有:
當△r〈△rc或△t<△tc;即物質的活動空間足夠小或物質的存在時間足夠短,則其內部物質力將由正值變為負值,即萬有引力將變為萬有斥力;也就是說,此時,時空進入反時空,物質成為反物質,這也是就是宏觀內看不到反物質的根本原因。但可以說,反物質(即反宇宙)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同樣,若把我們目前的宇宙初期定義為r0=0或t0=0時,(r為宇宙半徑,t為宇宙時)則有:
當r<rc或t<tc時,宇宙力將由正值變為負值,即萬有引力變為萬有斥力;也就是說,宇宙進入反宇宙。由上所述,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宇宙模型,我們稱為關屹瀛模型,如圖(1)
:AB-O-DC區(即環內雙喇叭區) 構成虛時空(反態),它是高能態區,能量為負值,空間曲率為負值,滿足羅氏幾何性質;AB- FE-DC區(即球外表面)構成實時空,它相對于虛時空為低能態,能量為正,空間曲率為正,滿足黎氏幾何性質。虛時空中不存在事物間的普遍聯系,因果律也不再成立.用數學言語言說,即羅氏空間里,過直線外一點, 可做無數條直線不與該直線相交;在黎氏空間中,過直線外一點的所有直線都與該直線相交.AB,DC構成視界環.。從外部看,DC環構成白洞,AB構成黑洞,黑洞與白洞通過O段相連通。
現在,假設一物質以恒定速率由O處開始向下旋轉,當旋過DC時,時間反轉,由負變正,手性翻轉,反態物質 變為正態物質,繼續旋至AB時,時間,手性再次翻轉,時間由正又變為負,物質態又變為反物質態。因此,上述過程可以說成一電子_正電子對在CD處產生,并沿時間正向運行至AB處湮滅。另外,同樣也可以說,有一粒子從CD處起經EF運動至AB處,在這一段中,粒子顯負電性;當粒子從AB經O點逆時間旋至CD處時,在這一段中粒子顯正電性。
如果我們沿中線切開模型,從橫斷面看一側,如圖2。則物質由O經內側至D,再經外側F至B,再經內側至O點的過程,可看成是經O-D-F-B的過程,這類似粒子在時空圖中做勻速運動。如果把這一過程投影在空間軸上,則這一過程又形成一個簡諧振動過程。假設規定空間軸由模型外部指向內部為正,則圖2中粒子運動在空間軸上的投影,在D-F-B段,力為正,以引力為主;在B-O-D階段,力為負,以斥力為主。粒子在時空圖中B、D點上的運動速度在空間軸上的投影,其速率最大,方向相反,而加速度為零。在O、F點處運動速度在空間軸上投影速度為零,但加速度絕對值最大,且符號相反。如果把上述過程投影在二維空間平面上(圖3),則可見,宇宙初期為超光速加速膨脹,以斥力為主,為羅氏空間,空間曲率為負,為負能態區;當膨脹到一定尺度(r=rc或t=tc)時,宇宙開始低光速減速膨脹,此時以引力為主,為黎曼空間,空間曲率為正,為正能態區。由于引力的作用,宇宙膨脹到一定程度時,開始低光速加速收縮,此時仍為黎曼空間,仍以引力為主;當收縮的一定尺度(r=rc或t=tc,即視界面)時,宇宙開始超光速減速收縮,此時又以斥力為主,又為羅氏空間。宇宙就是這樣循環往復的。
另外,當物質空間足夠小(或許在普朗克尺度以下)或物質發生時間足夠短時,將進入超光速的負的高能態羅氏空間中,宇宙力將改變符號,以斥力為主,這一空間形成小宇宙,小宇宙同樣遵循關屹瀛環式宇宙模型。小宇宙與我們宏觀宇宙之間存在由近光速構成的視界面,這些特殊區域(小宇宙)將在我們目前的宏觀宇宙中形成大量小的黑洞和白洞。由于視界環上運動的物質在空間軸上的投影形成了以光速運動的物質構成的視界面, 但界面內的觀察者仍可以認為其所在宇宙是無限的,因為,依照公式(2)所有不斷接近界面的觀察者的尺,都在隨速度的不斷增大而不斷縮短.因此, 該觀察者可以用它的尺無限地丈量下去,而永遠也不能到達以光速運動的物質構成的宇宙的邊界.由哈勃定律可知,在距離我們十分遙遠的宇宙深處運動的物質,其速度是可以無限地接近光速.在那里由于十分接近宇宙的邊緣,正物質與反物質相互作用也十分劇烈,其作用的結果產生了大量的高能伽瑪光子,這種光子將均勻地彌漫在整個空間.這就是宇宙深處強烈物質脈動現象及伽瑪射源的彌漫性來源。
所以,正、反態物質的區別:在時間上,表現為一個在時間正向運行,一個在時間中逆向運行;在空間上,表現為加速度符號相反。
至此。可以推斷,在同一的不變的參考系中,其粒子的加速度符號不同,必然顯示出不同的電荷性質。由此,可以解釋雷雨云中電荷的形成與分布,以及降水電荷的形成與分布。
作者:關屹瀛
【正反態物質及新宇宙模型】相關文章:
宇宙的絲狀體模型03-14
跨國公司營銷新態03-09
宇宙藝術-一個新的藝術種類03-05
壓縮態光場變耦合系數雙光子J-C模型的原子的壓縮效應03-07
非物質、非物質主義與設計教育03-19
論物質11-23
論道與宇宙03-02
宇宙時空論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