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文明禮儀教育論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那么,怎么去寫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明禮儀教育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1
摘要:中國是傳統的文明古國,開展文明禮儀教育,不僅是對中國優良傳統文化的繼承,又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品德與生活課堂作為開展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陣地,在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方面有著重要責任。要更新教學理念,優化教育方法,深入有效地推進小學文明禮儀教育。
關鍵詞:品德與生活;文明禮儀;道德素養
《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學校要始終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將文明禮儀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全過程,注重提高文明禮儀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課堂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也是青少年學生養成文明禮儀行為的重要場所。作為對學生行為培養起關鍵引領作用的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禮儀素養的培養,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在品德課堂教學中融入文明禮儀,應該自然貼切,無雕琢之痕。
一、巧妙安排好教學的各個環節,強化學生行為訓練
1.開展情境教學,滲透道德教育。小學生形象思維比較豐富,教師創設合適的教學情境,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具體的情境氛圍,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在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品德與社會第一單元的第一課《請你相信我》時,教師給大家播放20xx年春晚沈騰、馬麗主演的小品《扶不扶》,在幽默詼諧的故事中,學生興趣高漲,同時對小品中蘊含的誠信、互助、良知有了更加深入的感受,達到了寓教于樂的教育效果。
2.開展文明禮儀實踐活動,將知識轉化為行動。知識來源于實踐,又需要運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小學思想品德課堂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要將枯燥的理論知識形象化,教師就必須突破教材和課堂的限制,將學生置身于廣闊的生活天地,實現知識與生活實際的有機融合。比如,在品德與生活三年級上冊的《我生活的社區》這一知識章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和父母一起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如清理社區垃圾,讓我們的社區更加美麗;幫助社區居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構建和諧的鄰里關系;在社區宣傳欄張貼文明禮儀宣傳畫,傳播文明禮儀知識;在周末去養老院幫助孤寡老人搞衛生、聊天,弘揚尊老愛幼的社會風氣……學生通過親身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將書本中的知識與自身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增加對知識的理解和感受,更好地內化知識,培養高尚的文明禮儀素養。
3.挖掘教材中的文明禮儀教育資源。教材就是個例子,教材中很多的經驗例子蘊含著良好的教育價值,教師可以在教材中選擇典型性的例子進行深入剖析研究,師生共同探討,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對教材中有關文明禮儀教育的案例進行學習研究,內化為學生的情感認知。并將其作為教學資源的進一步擴展,可引入與教材類似的生活場景,可以使禮儀教育進一步具象化。例如《中秋與重陽》這課,可給孩子介紹重陽節的來歷和意義,并結合學校組織到敬老院送溫暖的活動,對孩子進行學會尊重長輩,與長輩說話要有禮貌,不嫌棄老人等傳統孝道教育。
二、教師注重言談舉止,突顯教師示范作用,以身作則
低年級的孩子因為年紀特點,不是對所有的行為都能分辨細致,老師在孩子們心里都是至高無上的,只要是老師所說、所做的,他們都認為是對的,教師是孩子直接仿效的對象,也是禮儀教育的主要實施者。老師與學生朝夕相處,一言一行,學生都耳濡目染。因此,教師的職業素養、儀表形象、語言素養、交往禮儀等對學生將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例如,我發現有的班級老師喜歡用教鞭在講臺上使勁地敲打,試圖控制班級紀律,下課后,很多孩子就學著老師的樣子,拿著筆或者也拿教鞭在桌子上拼命拍打,這樣不但不文明,而且很容易敲到其他同學,非常的危險。教學中,我非常注意樹立自己在學生面前文明禮儀的形象,做到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一張笑臉相迎,一句好話回應,一雙眼神鼓勵;一顆愛心相待。我深刻地感受到學生在有意識地模仿自己的待人處世的'方法,我平時表現出的文明禮儀素養逐漸內化為學生自主的意識和行為,學生良好的個性行為正在逐漸形成,文明禮儀在班級蔚然成風。
三、家校聯手共話文明,回歸生活內化于形
家庭是學生成長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父母的啟蒙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將對子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對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家長必須十分重視自己良好標榜的樹立,為子女的為人處事進行積極引導和正確示范。在生活中,家長要與人為善,尊老愛幼,誠實勞動,愛國敬業,樂善好施,講誠信,講文明,講道德,講禮儀,子女在父母文明行為的影響下也會成為一個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勤奮上進、熱愛生活的優秀少年,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我們有時會發現,孩子回到家與在學校的表現會存在偏差,孩子在學校好不容易改掉的壞習慣,在周末或假期結束返校后,似乎一切又回到起點,壞習慣又得重新強調。所以要想徹底改掉不文明行為和壞習慣,僅僅依靠單方面的力量是難以實現的,需要多方力量形成合力,為學生營造文明禮儀的社會氛圍,使得課堂、學校、家庭、社會都成為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場所,形成教育合力。孔子強調:“不學禮,無以立。”他將禮儀提升到了立身做人的高度。培養文明有禮的新一代,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更需要家庭、社會和學校多方配合、共同努力。其實,教育與教學本來就是密不可分的,以上幾個環節也是相互關聯,相得益彰,融為一體的。就像文明與禮儀一樣緊密相連。我們應該根據教學內容找準結合點、滲透點,有機地進行禮儀教育,把文明禮儀教育融入學科教學之中。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2
一、我省特殊教育發展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
1.發展各自為陣,沒有形成合力。20xx年新建的4所特校同時都招收聾和智障學生,短期內“做大”和“做精”會有矛盾,會導致后續招生困難。綜合性特校不利于管理與教學,各地特殊教育的.普遍經驗和規律是將綜合性特校拆分成單一殘疾類別特校。
2.經費投入不足。公辦學校經費保障力度不夠,民辦機構靠租賃場地和自聘教師運轉,維持都很困難。硬件和軟件提升的經費要“雙保障”。
3.非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發展水平偏低。學前康復教育停留在私立微型幼兒園層次;中等職業教育停留在短期培訓班層次,就業鞏固率低。
4.隨班就讀資源支持保障體系未建立。隨班就讀是殘疾人接受教育的主體安置形式,這一塊沒有加強就談不上特殊教育辦好了。應有專業機構、編制和資金來保障此項工作。
5.師資水平有待提高。公辦學校和機構師資培養滯后、專業水平不高、教學交流困難、職稱評定困難、特教教研員不專業、教師幸福指數低,民辦機構更是難上難。
二、對我省特殊教育發展的建議
1.成立特殊教育集團。將各市縣特校更名為“海南(XX市縣)特殊教育學校”,辦學主體為市縣政府,教學業務和招生范圍歸省里。聾教育由幾所大校辦,市縣特校集中精力辦培智教育和隨班就讀巡回指導。建立省特殊教育資源中心,配備專業人員編制和資金,統管全省特殊教育教學業務,實現海口特校和市縣特校教師定期互換崗位的工作機制,實現傳幫帶效益最大化。
2.加強師資培訓和教學交流。由省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統籌,覆蓋所有公立、私立機構,開展師資培訓和教學交流活動。
3.建立隨班就讀巡回指導體系。我省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下設立隨班就讀巡回指導中心,在市縣特殊教育資源中心中設立隨班就讀巡回指導專任教師崗位,輻射鄉鎮點校,開展巡回指導。
4.開展特殊教育督導評估。保障經費投入、教師待遇、工作機制等各項政策落到實處。
5.成立海南省工讀學校。依托工讀學校,接收情緒行為問題學生,拓展特殊教育覆蓋面。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3
一、結合學生發展特點,開展德育教學
文明禮儀是最基礎的道德規范,只有遵循文明禮儀,人們才可以融入于正常生活中,促使社會氛圍更加和諧。文明禮儀不僅體現了一個人的教養與素質,還體現了一個人是否擁有社會公德與個人道德,基于此,要想做好農村初中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就要結合初中生發展特點以及農村整體教學情況,進而開展有效的道德教學。首先,在借助文明禮儀內容開展道德教學前,農村學校教師需要詳細分析班級學生的道德水平,可以通過觀察班級學生課堂表現、與周圍同學友好程度以及在各項活動中的表現加以判斷;其次,基于初中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的重要階段,教師需要為學生講授社會道德規范、個人道德水平評價標準等多方面的內容,讓學生由淺入深地接受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最后,教師必須保證在各類德育活動中均可以落實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具體目標。
二、提升教師文明水平,為學生樹立榜樣
由于農村整體受教育水平相對較低,因而農村環境對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效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教師承擔著培養學生、開展文明禮儀養成教育的重要任務,要想盡可能降低農村環境對初中生產生的不良影響,就需要合理利用校內時間,通過提升自身文明水平,為學生樹立榜樣,促使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帶動下養成良好的文明習慣,并將該習慣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對于大部分農村初中生來說,教師掌握得知識越多,學生越想向教師學習,因此,教師掌握更多文明禮儀知識并為學生樹立榜樣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榜樣,在深入分析大部分農村初中生時,我們也可以發現他們很多習慣都來自于教授過自己知識的教師,在不斷模仿與滲透過程中逐漸形成與教師相近的習慣;另一方面,初中生認識能力有限,他們無法確定教師所呈現出的文明禮儀是否正確,因而教師必須保證自己為學生滲透的思想、文明行為以及文明禮儀均為正確的,這就需要農村初中教師接受多方面良好教育,提升自身文明水平。
三、借助校園資源,營造良好人文環境
校園是培養學生的重要場所,校園環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因而想要提高農村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質量,學校領導首先要認識到校園對培養學生產生的影響,進而在合理利用校園資源的基礎上,為農村初中生營造出一個更加文明、積極向上的校園環境。通常情況下,在校園中會發生很多好人好事,這些事情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更短,這時學校就可以合理利用校園宣傳板張貼相關學生事跡,促使更多學生可以在觀看發生在校園內好人好事的基礎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并積極地向他們學習。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利用校園廣播、張貼文明標語等方式,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文明規范知識,促使學生在校園中做每一件事情時,都能夠以文明標語為參考,提升學生文明水平。例如,農村初中學校管理人員就可以在校園中的綠化帶中放置文明標語:“青青小草,請勿踐踏。”讓學生能夠時刻以該標語警示自己,保證學生不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都不會出現踐踏草坪的不良現象。
四、創設教育情境,舉辦文明禮儀養成活動
與單純教授文明禮儀知識相比,學生更喜歡參與課堂、課外活動,因而,建議農村學校教師合理利用當前擁有的教學條件,為學生創設真實的教育情況,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基礎上,舉辦文明禮儀養成活動,促使學生可以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之中,并在參與過程中學習到更多與文明禮儀相關的.知識。例如,農村初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放映出學校走廊的圖片,為學生創設出課堂活動情境,讓班級學生組成幾個小組,讓每一個小組在相互交流的基礎上,派出代表分別做出遇到教師、學長時的動作并說出相應的禮貌用語,同時也要讓學生描述出在走廊中很多學生聚集在一起而影響自己通過時應采取的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糾正學生回答錯誤之處,最終讓班級中做法正確的一組進行演示,提高文明禮儀養成活動舉辦效果。
五、加強文明禮儀訓練,引導學生實現自我管理
只有農村初中生學會自我管理,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效果才更加理想。基于此,建議農村初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文明禮儀訓練,促使學生在不斷練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習慣,并讓班級學生采用自我管理與互相監督的方式,及時更改自身不足之處,進而使得學生不僅可以在校內成為一名講文明、懂禮儀的學生,在校外也可以成為一名講文明、懂禮儀的優秀學生。例如,在課堂中,教師可以讓一名女生扮演自己的侄女,通過創設街頭偶遇情境,讓該名學生對自己問好,促使班級學生養成遇到長輩問好的良好習慣.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4
一、幼兒禮儀教育的內容
(一)交往禮儀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文明歷史,自古中國人就注重人文倫理的培養,并制定了嚴格的道德規范,要求所有人遵從。當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因此,對幼兒進行道德規范教育不僅必要,而且必須。教師和家長在課堂教學和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幫助幼兒改掉“小王子、小公主”的蠻橫脾氣,引導他們學習禮貌規范,掌握日常禮貌用語,在與人的交往中,謙恭有禮、落落大方。如有客人到家,幼兒應禮貌問好,主動讓座;在幼兒園,有同伴過生日,幼兒應表示祝賀,并送給同伴一件溫馨的小禮物,等等。
(二)生活禮儀
生活禮儀主要包括服飾儀表禮儀、語言談吐禮儀、行為舉止禮儀。服飾儀表禮儀要求幼兒衣服要整潔平整,不穿奇裝異服,頭發、臉、手要干凈,不要給人臟兮兮、邋里邋遢的感覺。語言談吐禮儀要求幼兒說話要態度誠懇,不造作不浮夸;見到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并注意措辭,多用敬語、禮貌用語。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可見,人的語言談吐對社會交往的重要性。行為舉止禮儀要求幼兒站有站姿,坐有坐姿,手要放在合適的位置,不要一會兒碰碰這兒,一會兒摸摸那兒,一會兒摳鼻子,一會兒掏耳朵;在公共場所要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規則,不在馬路上玩耍、追逐打鬧,在公交車上要主動為老人、孕婦讓座等。
(三)學習禮儀
學習禮儀主要包括課堂禮儀和講座演出禮儀等。課堂禮儀要求幼兒在課堂上遵守課堂紀律,維護課堂秩序,遵從教師的課堂教學安排,與同伴協同完成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講座演出禮儀要求幼兒在聽講座、看演出時保持安靜,不竊竊私語,不亂扔垃圾,要精神飽滿,積極與場上演講者、演員交流互動,要尊重他人的勞動,適時給予他們熱烈的掌聲等。
二、開展幼兒禮儀教育的方法
(一)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禮儀教育
幼兒每天活動最多的地方是家和幼兒園,因此,教師和家長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教師和家長應從日常生活的每個細節入手,引導幼兒認識到哪些是規范的行為,哪些是不規范的行為,對他們規范的行為加以鼓勵、強化,而對于不規范的行為,幫助他們摒棄、改正。幼兒在幼兒園要進行學習、進餐、睡覺、游戲等一系列活動。對此,幼兒教師在每個環節都應提出相應的規范要求,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例如,在幼兒進餐時,要依次入座,不大聲喧嘩,吃東西要細嚼慢咽,不能挑食、偏食,桌面要保持整潔,吃完后要擦嘴、漱口,并自覺收拾餐具等。
(二)在游戲活動中融入禮儀教育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學家陳鶴琴指出:“兒童生來都是好玩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幼兒的積極性、參與性、主動性在游戲中往往發揮得淋漓盡致。因此,幼兒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融入禮儀規范的游戲,讓幼兒參與進來,使他們在游戲中受到教育和啟發。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照鏡子”的游戲讓幼兒玩:A洗手,B也洗手;A玩玩具,B也玩同樣的玩具。A對B說:“你為什么學我?”B對A說:“你為什么學我?”A惱怒,B也惱怒。此時教師出場,對A和B進行調解。教師對A說:“你試著對B微笑看看。”A對B微笑,B對A也微笑。A裝出哭的樣子,B也裝出哭的樣子……通過這個游戲,幼兒可以初步理解到:我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我好;我對別人不好,別人就會對我不好。在此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幼兒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要謙讓,有禮貌,這樣對方才會對他們做出謙讓、有禮貌的反饋。
(三)在集體活動中開展禮儀教育
在集體活動中,幼兒很容易受到周圍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不自覺地掌握文明禮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幼兒教師可以在每天下午組織開展“國學堂”活動,組織幼兒誦讀《弟子規》等國學經典,并結合相關的視頻節目,教育幼兒如何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伙伴,如何讀書、學習、為人處世等。幼兒教師可以組織開展“爭做文明禮儀使者”活動,在教授幼兒文明禮貌用語,培養幼兒文明禮貌舉止的基礎上,在整個幼兒園中開展競賽,評選文明禮儀使者。通過這種比賽的形式,可以調動幼兒講禮貌話、做文明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久而久之,在不斷的強化中,達到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的目的。
(四)在特殊節日里進行禮儀教育活動
幼兒喜歡過節,而近些年中國興起了父親節、母親節。幼兒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兩個氣氛濃郁的節日,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向幼兒講述爸爸媽媽生育、撫養他們的辛苦,爸爸媽媽對他們的愛,并引導幼兒要懂得感恩,尊敬父母,孝敬父母。教師可以指導幼兒動手為父母制造一張新奇的賀卡、畫一幅漂亮的畫作為節日的禮物,并寫下對父母愛的話語。在教師節,家長要提醒幼兒為教師準備節日禮物,并說出自己對教師節日的祝福。送給教師的節日禮物,不要“高大上”,不要“貴奢華”,要的是幼兒自己的小創意,可以是一件精致的小手工,也可以是一盆充滿生機的小綠植等等。這不僅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而且使幼兒懂得了為人處世的禮儀規范。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5
引言
我國自古以來就貴為禮儀之邦,注重禮儀成為我國的傳統美德。但是,實踐表明,現階段很多幼兒園學齡前學生對于禮儀知識的了解并不多,這也就導致了禮儀認知同實踐行為互相脫節。很多國外的幼兒園早就重視了對兒童進行禮儀教育。比如韓國在幼兒園階段開設了禮儀室,對孩子們開展規范培養教育。新加坡則把儒家學說視禮儀教學的中心,在幼兒園設置了公民課程。反過來看我們國家,貴為禮儀之邦的泱泱大國,在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的卻很少。基于此,為了優化我國的優良傳統、傳承我國的傳統美德,做好幼兒園禮儀教育,則顯得很有必要了。本文主要圍繞禮儀教育展開如下幾點教學見解;
一、了解幼兒年齡特征,應用豐富化的禮儀教育手段方式
在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首先需要注重榜樣的激勵作用。幼兒園的孩子們都具有較強的可塑性,這個階段的孩子們都喜歡模仿。因此,幼兒教師要從我做起,呈現禮儀的規范。要言傳身教,為孩子們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隨時、隨處地為兒童們樹立模仿的楷模與禮儀的榜樣。依據孩子們的特征,幼兒園開展禮儀教育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切忌抽象枯燥、教育手段單一。教師可以進行比較觀察,組織豐富生動的手工制作、交流探討或者是游戲體驗等方式,讓孩子們去感知禮儀、指導實踐。讓孩子們逐漸地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此外,幼兒園禮儀教育也要注重踐行。幼兒教師要緊抓住日常生活中一些恰當的時機,對孩子們進行禮儀教育,讓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掌握這些禮儀知識,并且逐漸形成良好的習慣。
二、開展文明禮儀教育的主題活動
開展禮儀教育,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舉行諸如“我是文明禮儀小先鋒”的主題活動等,這樣能夠強化孩子對于文明禮儀的意識和興趣。開展具體的禮儀活動教學,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強有力的教育。優雅文明的環境能夠很快把孩子在短時間內帶入到純凈和諧的精神世界中去,然后再通過藝術的熏陶,孩子們可以逐漸建立起自己內心的文明禮儀小世界,這個時候,如果再進行各種親子活動或者師生活動的話,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小班的禮儀教育可以從入園、閱讀、傾聽、排隊以及盥洗、進餐或者是節日禮儀等為主要的教育內容;讓孩子們在這些活動中收到良好的教育。中班開展禮儀可以在小班的基礎上逐步提高要求,比如可以增加自我介紹環節、值日以及公共場所禮儀等;這些都會對孩子以后的成長產生一定的影響,而且還能夠為他們將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在幼兒的游戲活動中融入禮儀教育
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兒童生來都是好玩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孩子們在游戲時,一直都是積極的狀態。游戲時,孩子們也會將自身的積極性、參與性以及主動性發揮到極點。因此,幼兒教師對于一些包括社會道德觀念在內的禮儀行為規范等,都可以將其穿插在游戲當中進行教學,激發兒童參與進來的熱情和積極性。讓孩子們在游戲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啟發,這種教學也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幼兒老師可以通過設計體育游戲《跟不倒翁做朋友》開展禮儀教學,指導孩子把不倒翁當做玩伴,然后再邀請不倒翁做游戲、請不倒翁到自己的家中來做客,再和不倒翁一起吃飯等。教師要要求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禮貌、謙讓,讓孩子們初步理解“你對朋友好,朋友也會對你好的道理:如果你對朋友不好的話,朋友也會對你不好”的道理。開展這樣的游戲教學逐漸地提升孩子們的禮儀交往能力,在游戲環節中還能夠有效的培養幼兒機智、活潑以及外向的性格。再如,給孩子們講《孔融讓梨》的故事,隨后讓孩子們各自扮演角色上演孔融讓梨,最后引導孩子們進行討論,最后得出同伴之間要懂得禮讓的道理。通過設計游戲教學,將禮儀教育穿插在其中進行滲透,既能夠激發孩子們玩的熱情,又能讓他們玩得有積極性、玩得有水平,還能收到較好的教育效果,可謂是一舉多得呀。
四、引導家庭參與,緊密配合共同進行禮儀教育
兒童從小在家庭中學習和人交往,學習一些對人、對物所持的態度,在家長和家庭的熏陶與感染下,逐漸地培養起孩子們良好的品德和行為舉止的好習慣。孩子除了大部分時間在學校外,剩下的時間都是在家里呆著了,因此,為了讓幼兒的禮儀教育更好地進行并且保持其持續性,需要家長積極地配合幼兒園教師的禮儀教育工作。幼兒教師可以通過舉辦幼兒禮儀講座活動,或者是通過電話交流、QQ交流或者與家長當面交流等的形式,向孩子們的家長宣傳開展幼兒禮儀教育的重要性,讓家長重視孩子的禮儀教育,并且還能夠積極地配合幼兒園的工作。在家庭生活中,家長也要像幼兒教師那樣隨時教育孩子,對孩子們的一些不規范的行為要及時的提醒,并積極地指導孩子進行改正。此外,家長也要為孩子做好模范榜樣的作用,一言一行都要符合文明禮儀的規范,這樣,幼兒也會模仿的家長行為,利于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禮儀行為的習慣。
幼兒園開展的禮儀教學活動作為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教師能從根本上認識到禮儀在幼兒園發揮的作用,也要認識到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結合實際,再采取一些有利于幼兒全面發展的教學方法與措施,引導幼兒逐漸的形成健康的價值觀念以及人生態度,讓孩子們在接受禮儀知識時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6
【摘要】
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文明禮儀是傳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時代發展的需要。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
【關鍵詞】
文明禮儀 培養 提高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對他們進行品行教育,是家庭、學校乃至全社會的重要任務。它要求兒童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共產主義理想教育,培養兒童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包括愛國教育、遵紀守法教育,以及團結友愛、熱愛勞動、誠實信用、文明禮貌教育,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以下是筆者幾年來小學生品行教育探索的一些體會和看法。
一、以身作則,潛移默化
俗話說:“身教勝于言教”。學生身邊人的一言一行,他們都會模仿。而教師與他們朝夕相處,所以就是他們直接模仿的對象,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時候,教師應作為學生最具體的看得見的活教材,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不許學生做的,教師決不能做。這種教育方法不帶有任何強制壓力,學生易于接受,是其它教育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師的身教可以影響學生以下幾個方面:
1、讓學生文明。有些學生,在同學之間,經常說粗口話,搞惡作劇、做不文雅的動作,惹事生非等等,針以這些不良現象,如果教師在注重“言傳”的同時,更注重身教。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就是教師不僅經常在孩子面前講文明禮的道理,更重要是的以身作則。比如:我班里原來有兩位學生文明禮貌較差,給其他同學也帶來很大影響。于是,我經常個別對他們進行文明禮貌教育,課堂我盡量使自己的言談舉止文雅大方,從不用粗話罵學生,課間,我盡量多到學生中,特別是在兩位文明禮貌較差的學生面前,我盡量使用禮貌用語。學生不小心碰著我,我微笑地對他說:“沒關系”。如有學生替我拿東西,我很客氣地對他說:“謝謝你”,路上或者別的地方遇見學生,我禮貌地跟他們打招呼;如果我不小心碰著學生或給學生增添了麻煩,我總是主動道歉地說“對不起”“請原諒”等等。經過我一段時間的努力,那兩位文明禮貌較差的學生及其他同學的文明禮貌明顯好轉。
2、讓學生守公德。有些學生,不知道什么是“公德”,也不知道遵守公德的好處和不遵守公德的不良影響。所以,他們常常因為娛樂而做出不道德的事,給班級和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如:校內校外亂涂亂畫、損壞公物、踐踏花草樹木、隨手亂扔果皮紙屑等等。如要制止這些不道德的行為,教師除了常跟學生講道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去感化學生。如:我們班級就有很多學生不守公德。看電影時大聲喧嘩,看到校園里有廢紙,不能主動撿起來。于是,我決心走到學生中去,用行動去感化他們。當我發現學生隨手扔果皮廢紙時,我當著他的面不聲不響地把它撿起來,放進垃圾桶里;當我發現學生在墻壁上或別的地方亂涂亂畫時,我當著學生的面不聲不響地把它擦掉;當我發現學生踐踏花草時,我馬上過去當著他的面把花草扶正等等。教師的行動,慢慢地在學生身上表現出來,到第二個學期,大部分學生能遵守“公德”,不守公德的現象很少發生。
3、讓學生守紀。要想使自己的'學生遵守紀律,教師首先要帶頭遵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好學生的一面鏡子。試想,一個上課經常遲到、曠課的老師,去教育學生不要遲到、曠課,學生會聽他的嗎?一個經常罵學生、說粗口話的老師,去教育學生不要罵人、不說粗口話,學生會聽他的嗎?等等。這樣的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4、讓學生熱愛勞動。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從來不做事,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來到學校,不要說什么繁重的勞動,就連一般的大掃除都不肯參加。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從家長工作做起,利用家長會跟家長講如何配合老師教育孩子熱愛勞動,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父母親要經常安排孩子參加各種勞動,在學校,每次大掃除或其它勞動,我都帶頭干,哪里臟、哪里任務重,我就到哪里,做孩子們的表率,每次勞動結束,我都對本次勞動表現最積極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給予表揚。這樣,教師的行動和優秀同學的行動就慢慢感化其他同學,使全體同學都熱愛勞動。另外,我還在品德課上講一些領袖人物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故事,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在活動中進行品行教育
如組織學生為班里較困難的同學捐一些學習用品、看望孤寡老人、殘疾人,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樣,培養了孩子助人為樂、關心他人的品質。組織學生清明節祭掃烈士墓,看革命影片,聽英雄人物報告,這樣,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跡就自然而然地感化學生,使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立志為祖國獻身的思想品德受到教育。另外,還可以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到社會上去觀察,去與那些違法違紀的行為作斗爭,并且讓學生集中討論交流活動的體會。這樣,能使學生進一步懂得哪些是不良行為,從而加深了對壞人壞事的憎惡。諸如此類活動,要經常開展,做到持之以恒,才能達到教育效果。
三、成立光榮榜,弘揚好人好事
班級里成立光榮榜,大力弘揚發生在學生中的好人好事,如班級成立表揚欄,好人好事登記薄;向學校雛鷹電視臺投稿,成立好人好事宣傳欄等。使那些積極做好事的同學覺得光榮而自豪,覺得更應該那樣做,也能使其他同學受到熏陶感染,從而在學生中形成人人做好事、個個爭先進的風尚。
總之,小學生品德教育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并不是千篇一律。這看具體情況,因人、因地、因時而定,力爭把他們培養成為新時代的接班人。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7
摘要:我國正處于城市化進程中,近年來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市民群體快速膨脹,但新市民的文明禮儀素質與現代市民的素質要求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們要拓寬教育的途徑,精選教育的內容,豐富教育的形式,提高新市民的文明禮儀素質,這是新市民盡快融入城市生活的需要,是提升城市形象、促進城市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新市民文明禮儀教育
我國是個傳統的農業國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比較低。但是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年左右的時間里,我國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市民群體快速膨脹。分析這部分新市民的構成,主要包括以下部分,一是城市自然增長人口;二是農村學生通過高等教育進入城市,尤其是擴招以后人數更多;三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后,大量農民進城務工,部分留在了城市;四是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張,城郊農民變成了市民。其中后兩類即進城務工農民和城郊農民轉換而來的新市民的文明禮儀教育問題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一、新市民文明禮儀教育的意義
(一)提升素質,幫助新市民盡快融入城市
禮儀是交往藝術,溝通技巧,廣泛應用于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禮儀教育使新市民了解城市的生活習慣、語言習慣、出行規則、人際交往規則等等,掌握基本禮儀規范,消除新環境帶來的不適與茫然,滿足新市民生活、工作中待人接物、溝通交流的需求,引導他們盡快融入城市文明,完成由農民向市民的過渡促。
文明禮儀是個人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日漸頻繁、密切。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禮儀修養、崗位所必須的交往與溝通能力等也是很多單位在錄用人才時考慮的主要內容。禮儀教育促進新市民素質的全面提升,增強自信,為新市民的職業發展助一臂之力,幫助新市民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
(二)塑造城市形象,促進城市發展
我國是個傳統的農業國家,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比較低。建國初期,城市人口比例為10.64%,1978年是17.92%,城市人口比例變化很小。改革開放以來,開始了大規模的人口流動,20xx年城市人口比例達到了45.68%,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20xx年19日發布的《20xx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稱,20xx年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將首次超過50%。因此,城市人口中的新市民是個龐大的群體。市民的文明素質是城市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新市民文明禮儀教育直接影響著城市的形象,關乎著城市的發展。
(三)提高國民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城市化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歷史進程,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標志。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都不是以農民為主體的國家,英國農民只有3%、美國是6%、日本是16%、韓國是20%。城市讓市民更文明,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城市化的過程也是國民素質逐步提升的過程,新市民素質的提升是國民素質提升的重要內容和途徑。禮儀是人際關系的潤滑劑,文明禮儀素質的提升可以幫助新市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營造一個平等、團結、友愛、互助的良好人際環境。如果人人都依禮而行,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摩擦就會減少,人與人之間更多的是和諧與合作。國民良好的禮儀水平不僅反映了國家的文明狀況和社會風尚,還有助于整個社會的穩定有序。提高市民素質是時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質、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需要。
二、新市民文明禮儀現狀及原因分析
新市民有著我國農民傳統的優良品質:淳樸善良,為人直率,熱情友好,樂于助人,吃苦耐勞、勤儉樸素等等,給城市帶來了清新與活力。但由于農村和城市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的不同,剛剛進入城市的新市民還存在著一些與城市不適應不協調的問題,文明禮儀素質與現代市民的素質要求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
一是衛生習慣較差。如亂扔亂倒垃圾,隨地吐痰,甚至在小區飼養家禽家畜。二是缺乏規則意識。如不遵守交通規則,隨意橫穿馬路,闖紅燈;人多時不排隊,伺機加塞兒;街道上、小區里亂停亂放車輛。三是語言文明有待加強。如沒有養成使用禮貌用語的習慣,有時說話帶臟字;公共場所大聲說笑,不顧旁人感受;談話時打探個人隱私。四是不顧及個人形象。如穿著睡衣、拖鞋出現在公共場所;邊走路邊吃東西,隨意蹲坐,走路橫沖直撞。五是交往中的文明禮儀有待提高。如乘坐公交車時遇到老人、小孩不讓座;不熟悉日常交往中握手、介紹、遞接名片的基本方法。六是不注意愛護公共設施。如在建筑物上亂貼標語、啟示、廣告、亂涂亂寫;弄臟、破壞休閑場所的座椅等設施;踐踏花草苗木等。
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新市民原有生活習慣的制約。對于長期生活在農村的新市民來說,農村的文化傳統、生活環境及風俗習慣等,是其多年來熟悉和適應的,改變舊習慣,接受新規則,需要時間的磨合,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養成的過程。二是文明禮儀教育的缺失。首先,市民教育缺乏系統的管理和規范,處于邊緣地帶,這直接影響了新市民禮儀素質的提高。其次,在勞動部門組織的培訓中,往往重視職業技能的培訓提升,忽視了文明禮儀素質的`培養。再次,社區教育不普及,一些社區偶爾組織一些活動,內容不系統、不規范,新市民參與的程度也不高。三是新市民文化水平偏低,影響了對新知識的接受,也影響了對文明禮儀重要性的理解和認識。有些基本的禮儀常識如不要亂扔垃圾等,新市民不是不知道,之所以表現差,是認識問題,思想上不重視,認為這是小節,無所謂。四是新市民社會交往范圍相對狹窄,居住和工作地點相對集中,新老市民之間的溝通互動較少,也在客觀上影響了新市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文明禮儀的學習與提高,影響了新市民融入城市文明的速度。
三、關于新市民文明禮儀教育的思考
新市民素質的提升是一項涉及社會方方面面的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長期復雜而又艱巨的漸進過程。教育是文明禮儀素質提高的主要途徑,社會各方面應攜起手來,共同做好新市民的文明禮儀教育工作。
(一)拓寬教育的途徑
各類教育機構在市民素質建設中負有重要的職責和義務。社區、勞動部門培訓機構、各類學校等都應參與到市民文明禮儀素質的教育中來。社區、老年大學可重點針對居家的老年人,側重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禮儀,注意營造良好的社區環境。勞動部門培訓機構應結合就業培訓,增加禮儀教育的內容,主要對象是中青年人,加強社交禮儀、職業禮儀的培養。而中小學校也應加強學生的禮儀教育,使青少年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培養新一代市民。根據不同年齡、不同層次的人群,有針對性地組織培訓,做到有的放矢。
(二)精選教育的內容
首先,禮儀具有繼承性和發展性,在禮儀教育中,既要注重傳統禮儀精華的傳承,保留新市民原有的尊老愛幼,互幫互助,,仁愛寬容,勤儉持家等傳統美德,又要與時俱進,吸收現代文明禮儀的內容,如增強環保意識、規則意識,現代社交禮儀知識等,注意傳統與現代的銜接。其次,在禮儀教育中,要禮與儀,知與行并重。一方面要“明禮”,即提高道德修養,培養為他人著想,約束自己,尊重他人的內在品質,提高對禮儀重要性的認識;另一方面要“達禮”,即在“明禮”的基礎上,懂得具體的禮儀規則,學會實際操作,能夠恰到好處地把自己對他人的尊重和友善表達出來,把內在品質外化為優美的言行,引導新市民在生活和工作中活學活用,實現“禮”與“儀”的有機統一。
(三)豐富教育的形式
市民文明禮儀素質的提高非一日之功,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工作。要堅持多種教育形式并舉,提高教育效果。課堂教學有著系統、專業的特點,是禮儀教育的重要渠道,中小學課堂、各種成人學校應增加文明禮儀的教學內容,社區講堂、勞動培訓部門、用工單位等可聘請教師講授文明禮儀。根據新市民愛好,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在活動中感受和學習文明的交往禮儀,改變新市民的不良行為方式和習慣。發揮宣傳的作用,營造良好的社會禮儀環境,濃郁的文明禮儀氛圍,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新市民的文明禮儀習慣。注重教育的持久性,努力在新市民中營造終身學習的良好氛圍,提高新市民的文化素質,提高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監督的能力,使追求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為自覺行為。制定必要的規章制度,加強督導,對于引導新市民規范自身行為,克服不良的行為習慣,逐步提高自我約束能力也是十分必要的。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8
禮儀本是為了維系和發展人際關系而產生的,它貫穿于整個人類社會過程中,反映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標志著人類生活擺脫了野蠻和愚昧,是人類精神文明的表現。禮儀是人自身最應達到的高地,文明、誠信、互敬,高素質,這些全是禮的代名詞,全是禮儀價值的體現。
關鍵詞:中學生;文明禮儀;教育
禮儀本是為了維系和發展人際關系而產生的,它貫穿于整個人類社會過程中,反映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標志著人類生活擺脫了野蠻和愚昧,是人類精神文明的表現。
自中國進入WTO后,各種經濟活動皆嚴格按照公平競爭,等價交換,信守合同等規則來運行,良好的社會風尚和安定的社會環境也是必不可少的,而禮儀在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規范人們的行為,凈化社會環境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能使人們在交往中互尊互敬,和睦相處,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對創造社會安定團結,規范文明公民的行為,協調人際關系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所以,時代的進步和社會主義的建設離不開禮儀。
以君子風范待人接物,以禮儀行動處事納事,在與他人談和中,禮可以決定成敗,在天災人禍中,禮可以決定生死,在待人處事中,禮可以決定是非,在競爭學習中,禮可以決定優劣。羅蘭曾經說過:“如果要替成功的人找出一個最起碼的秘訣,大概你會發現他們只是克服了自己的沉淪,以禮服人、待人。”
所以人會禮行禮往往決定著一切。良好的禮儀習慣是一種資本,可以轉化為一個人內在的性格,情操,可以影響一個人的發展。現代社會,人的精神要求日益發展,人人都在尋求一種充滿友愛,真誠,理解,互助的溫馨和諧的生存環境,尋求充滿文明與友善,真誠與安寧的空間,文明禮儀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應該引起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禮儀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是要從青少年抓起的,但由于我國教育中的“應試教育”弊端,使中小學被迫注重升學率,從而輕視了良好道德文明行為的養成,造成了青少年基礎倫理道德的欠缺和文明禮儀意識的淡薄。
所以提高自身修養開展文明禮儀教育,讓學生從現在起能在社會上做個懂文明禮儀的公民,在家做個懂禮貌的孩子,在學校做個懂文明禮儀的好學生,已是擺在教育者面前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
那么怎樣來對青少年進行禮儀教育呢?青少年首先應接受道德教育,讓他們明白心術、懂得孝順仁愛,學會誠信謙讓,然后才是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這本是最科學的學習次序。遺憾的是我們現在的青年父母大多注重子女純書本文化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孩子最根本的道德教育。
其實只有通過生活學習實踐,扎扎實實地實現孩童變化氣質,養正心性,在此基礎之上的才藝和知識的研習,才能真正起到改善孩子,讓他真正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的目的。
近幾年來發生在大學校園的一些殺人事件的慘痛教訓無不啟示了我們。青少年是正在成長的一代新人,他們身上煥發著青春的.活力與蓬勃的生機,那一份純真和自然之美是其他年齡人花費再大的力氣也無法企及的,所以青少年的服飾以色彩鮮明、線條流暢、簡潔明快為好,可以顯示出青少年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
我個人更提倡學生穿校服,穿統一的校服不僅可以淡化學生之間的貧富差距,培養學生的平等觀念,而且校服造型簡捷,活潑大方,穿著統一的校服整齊美觀可以讓學生感到精神振奮。
青少年學生的頭發也是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有的學生趕時髦,燙發染發,而顯得老氣和成人化。我認為男孩子留平頭最好,顯得整潔干凈,富有朝氣,并顯示出一種陽剛之美,女孩子可以梳辮子或理短發,這樣就顯得清新活潑。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說話時態度應誠懇,自然大方,言語應和氣親切,聲音適中,說話具體明了,不要模棱兩可。《朱子童蒙須知》說:“凡為人子弟,須是常低聲下氣,語言詳緩,不可高言喧鬧,浮言戲笑。”《弟子規》中又說:“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這里說的低聲下氣并不是諂媚,而是對長輩的一種恭敬,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說話的基本禮儀。走路也有走路的禮儀,很多人往往忽略自己的走姿,其實這非常重要。有的青少年走路往往身體前仰后仰,或者左右搖晃,又或雙腳呈“八字”形。這都是我們所說的畸形,是不美的、不規范的、不雅觀的走姿應該克服矯正。
對于青少年來說,養成正確行走的姿勢更為重要,因為他們在這時候所形成的走姿,會影響他們一生,所以應該予以留心和重視。 正確優美的走姿應該“收腹挺胸,腳尖向前,腳跟先落地,兩臂自然擺動,節奏快慢適當,矯健輕快,從容不迫”.這樣的走姿有利于青少年身體的健康成長,而且也能體現青少年的朝氣。當然“行”不只包括行走禮儀,它還包括了我們日常行為的一些禮儀,例如:出行時乘車的禮儀,旅游觀光的禮儀等,這些禮儀我們只要注意的是遵守公共秩序,尊老愛幼,愛護公共設施,注意禮讓就可以了。
一個人的“站相”非常重要,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特別重視的,站立是人的最基本的姿勢,優美的站姿是優美儀態的起點和基礎,一個標準那就是“站如松”.未來世界的競爭最終表現為人才素質的競爭,注意汲取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的有益內容,充分利用已為人們所一再傳頌的喜聞樂見的規范、故事、格言和諺語,精心選擇,編成系列教材。
要加強文明禮儀教育與養成教育,形成中華民族獨有的文明禮儀規范、道德人格、強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他們能夠擔當起振興中華的歷史重擔,并為創造一個充滿友愛、真誠、和諧、溫馨的精神文明世界,促進整個人類的道德進步而努力!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9
內容摘要:幼兒禮儀教育是幼兒社會性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禮儀教育關系到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3—6歲正是習慣養成的敏感時期,抓住這一時期培養,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使幼兒從小學禮、知禮、懂禮、用禮,將關系到幼兒一生的發展,為培養健全人格,塑造完整兒童將起到重要作用。幼兒的禮儀是幼兒園園風和幼兒精神風貌的縮影,禮儀行為養成教育對形成良好的園風、教風、學風能起積極的作用,并且禮儀蘊藏于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兒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時每刻,而且具有具體明了、簡明易懂、操之易行的操作性和實用性。
在兩年的禮儀行為養成教育的實踐與研究中,我們通過“探索型主題教學”活動、生活化的禮儀教育以及豐富多彩的禮儀實踐活動,將禮儀行為養成內容滲透到幼兒一日活動之中,寓禮儀教育于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五大領域的游戲活動之中,變理性的說教活動為感性的趣味活動。幼兒通過實踐活動,禮儀行為得到規范,同伴之間團結友愛、禮讓友好、互相合作,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生活習慣,涌現出一批批“講文明、懂道理、守信譽、善交往”的新苗。
關鍵詞:兒童 禮儀行為 養成 教育
禮儀,通俗的解釋就是待人接物的禮節禮貌及方式,是交往的規范,即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行為準則。一個人的禮儀行為不僅僅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與文化素質,有時甚至反映出一個國家國民的素質,是關系到國格、人格的大事。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禮儀教育更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例:我國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20xx年)在社會領域中提出了教育幼兒“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等。因此禮儀教育是各國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在長期工作中,我們發現許多幼兒在具有聰明活潑、知識開闊等優勢的同時,也有著獨斷、霸道、無禮、自私等缺點。學前兒童時期是一個人個性、品德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所形成的習慣是非常牢固的,往往影響人的一生而成為個人行為準則的組成部分,正如歌德所說:“一個人的禮貌就是一面照出他肖像的鏡子”。由此可見,禮儀教育是時代的需要,是培養二十一世紀接班人的需要,它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有利于提高民族素質。
幼兒的禮儀是幼兒園園風和幼兒精神風貌的縮影,禮儀行為養成教育對形成良好的園風、教風、學風能起積極的作用。并且,禮儀蘊藏于幼兒生活的方方面面,存在于幼兒平凡又普通生活的每時每刻,而且具有具體明了、簡明易懂、操之易行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因此,可以這樣認為,禮儀教育作為提高全民族素質的一項基本工程,在學前兒童中進行禮儀行為養成教育是切實可行和極為重要的。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足以體現文明禮儀工作在幼兒時期的重要地位了。那么如何在實際生活中向幼兒進行禮儀教育呢?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表率作用。
在幼兒園里,幼兒特別喜歡模仿教師的一舉一動,可以說教師是幼兒的鏡子,幼兒是教師的影子。幼兒對教師的高度崇拜心理,使他們對教師的各種行為表現都認真地模仿和學習。因此,我們在開展幼兒禮儀教育活動之前,我們首先組織教師學習《公民道德建設綱要》、學習《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使教師進一步明確自身的職業規范,努力塑造自身的個人魅力。要求教師在上班時不穿拖鞋,不披長發,幼兒招呼要回禮。在行為上,要求老師舉止端莊,語言文明,禮貌對待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在儀表上衣著大方,不化濃妝,不穿奇裝異服。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做到嚴于律已、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楷模。在工作中,要愛生如子,關心學生,以理服人,不體罰學生。對待同事團結謙讓、互敬互幫。努力形成一個具有良好修養的教師群體,樹立良好的禮儀榜樣,努力為幼兒良好的精神氛圍。
二、幼兒園的禮儀教育內容要做到系列化。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而幼兒禮儀教育的基本內容分交往禮儀、就餐禮儀、儀表儀態禮儀。交往禮儀包括問候禮儀、同伴禮儀、做客和待客禮儀、接打電話禮儀、居住禮儀、公共場合禮儀。就餐禮儀包括餐前禮儀包括餐前禮儀、使用餐具禮儀、就餐時的禮儀、餐后禮儀。儀表儀態禮儀包括:儀容、形體禮儀、穿著禮儀、坐立行的姿態。
三、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對幼兒進行教育。
幼兒園的日常活動內容多,幼兒每天接觸各種各樣的環境,在經常變化的環境中,如果常規教育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兒受到不健康的教育因素影響。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日常生活對幼兒的禮儀教育。這就是利用生活常規對幼兒進行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
(一)良好衛生習慣的養成教育。
幼兒園的衛生習慣是德育工作的一項內容,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對于提高人的文明素質有重要影響。因為衛生影響人類的生活,所以培養幼兒的良好衛生習慣也是幼兒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衛生習慣教育上主要有幼兒的個人衛生習慣教育;集體生活衛生教育;公共衛生規范教育等內容。個人衛生教育以樣成教育方法為主;集體生活教育以常規教育方法為主、公共衛生教育以制度規范影響方法為主。
(二)生活習慣的養成教育。
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能影響人的文明素質水平,中華民族幾千來己經形成了許多公認的生活習慣禮儀要求。但近年來由于對人禮儀教育重視不夠,一些家長忽視了對幼兒生活習慣方面的禮儀教育,這就需要幼兒園要為幼兒進行生活習慣的補課教育。幼兒的生活習慣教育的主要內容有:睡眠、進餐、寢舍規范和生活樸素教育及獨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睡覺時不影響別人、進餐時不講話、不剩飯菜、遵守寢室規范、不亂花錢、節約用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生活習慣教育一般以規范和制度影響的養成教育方法為主。
(三)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人的`行為習慣是人的文明素質的外在表現,坐、立、行的姿勢是否正確也影響著人的整體素質的發展,中國俗語講“站如松、坐如鐘、走如風、臥如弓。”實際上就是對人的行為習慣所總結出來的標準要求。當然由于幼兒的年齡還不具備達到這種標準的條件,但我們也應該對他們進行一定的訓練,使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基礎。
(四)文明禮貌的養成教育。
“禮貌不花錢,但卻能換來巨大的經濟價值。”這是我國在近幾年的改革開放中總結出來的一條經驗。幼兒年齡小,是養成文明禮貌習慣的最佳時機,所以應該重視對幼兒的文明禮貌習慣的培養。
(五)規范的養成教育。
幼兒是集體性教育組織幼兒在集體學習環境中能否自覺遵守集體規范,是能否養成組織性、紀律性的重要前提。所以應該對幼兒進行遵守集體規范的教育,使其能夠自覺地按照集體規范約束自己,這才能形成文明公民的基本品質。如做早操時會自覺排隊;進出教室、上下樓梯不大聲喧嘩;我們非常重視每周一的幼兒升旗儀式,禮儀兒童隊員服飾統一、整齊,齊步走向旗桿,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升國旗,全場師生行注目禮等等。遵守集體規范教育應以養成教育和常規訓練為主。
四、將禮儀教育列入幼兒教育課程之中。
幼兒教育課程是對幼兒實施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將幼兒禮儀教育納入幼兒教育課程中,旨在將幼兒禮儀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實施幼兒素質啟蒙教育的一種手段。我們注重將禮儀教育滲透在各學科中,使幼兒時時刻刻受到良好行為習慣的熏陶,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平衡地發展。在美術活動中,我們同樣可以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例如:手工課《做燈籠》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幼兒借東西用,象剪刀、膠水等。我們就要求幼兒在借東西的時候要講禮貌,要和別人說“謝謝!”不小心把別人的作品弄壞了要說“對不起”。這樣一來,幼兒不但在操作活動中得到了鍛煉,還懂得了一些禮儀方面的知識,可以說是兩全其美。例如:在體育活動中,有的幼兒因跑、跳的時候撞到別人了,老師可以隨機教育,讓幼兒向別人說“對不起”。我在組織幼兒上體育課《好朋友一起玩》的時候,要求幼兒要和別人友好相處,不能搶東西玩;當你在街上看到自己的好朋友時,要主動打招呼。走的時候要說“再見”。在語言課中,我們通過故事、談話、情景表演等形式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例如:語言課《小熊你早》,我們通過故事中的內容,向幼兒講解禮儀方面的知識。“小熊很有禮貌的,它早上起床的時候,看到別人都說:早上好!小朋友,你們也要向小熊學習哦!做一個講禮貌的好孩子”結果,我們班的幼兒通過學習這故事,每天早上都會主動向老師打招呼。孩子們都說:“我也要向小熊一樣有禮貌,做一個好孩子!”還有,語言課《公共汽車上》,我創設了情景表演的舞臺,首先讓幼兒聽一聽錄音機中人物的對話,然后讓幼兒坐在一輛老師自制的公共汽車上坐著,當有老奶奶、老公公上車的時候,你應該怎樣做?結果幼兒都大聲討論:“我會把我坐的位臵讓給老奶奶、老公公坐,因為他們的腰站久了會痛的。”“我也會讓老奶奶、老公公先坐,因為我奶奶、公公很愛我的。”……當然,還有一小部分幼兒就坐在座位上一動也不動。通過了豐富多彩的語言活動,幼兒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禮儀方面的知識。我們在常識課《看望小動物》中,組織幼兒到幼兒園的周圍參觀。他們來到動物養殖場上的時候,看見小白兔了,幼兒都會主動地說:“小白兔你好,我們來看你了,你還好嗎?吃飯了嗎?”我們要求幼兒當有客人來的時候要請他們坐下,并雙手做請的動作。有人來到教室時,幼兒們都主動搬椅子請人坐下,然后,他們還懂得倒一杯水給客人喝。結果,班上的家長都和老師反映,我的小孩有禮貌,他們會自己招呼客人的。我們作為老師,聽了心里都很高興。
五、幼兒園的禮儀教育工作要有家庭教育的積極配合。
幼兒在家庭中的時間多于在幼兒園的時間,由于父母與幼兒的親情關系影響,他們往往對來自家庭中教育因素影響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例如:為使幼兒養成關心他人的習慣,在家里還可以提醒幼兒啟發幼兒幫大人做事;有客人來時,讓他拿糖果來招呼客人;讓他照顧別人家的小弟弟、小妹妹等等。所以要提高幼兒禮儀教育的質量和效果,必須要有家庭的配合才能達到預期的教育目的。因此幼兒園教師應該與家長保持經常性的聯系,教師首先了解幼兒在家庭中的活動與表現,掌握幼兒在家庭中的各項禮儀的表現情況,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時教師還應向家長介紹幼兒在園的學習情況和表現,宣傳幼兒園的教育主張和對幼兒禮儀教育目標。促使家長能按照幼兒園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對幼兒進行禮儀教育,達到家園教育的一致性,消除幼兒二面性行為表現。
六、加強社區幼兒禮儀實踐活動。
幼兒在游戲中表現出來的禮儀行為習慣雖然也能遷移到現實生活中,但這種遷移的力度弱。幼兒的發展來源于實踐活動,幼兒的思想品德、禮儀習慣是在實踐中逐漸形成的。我們為幼兒創設條件與機會,提供時間與空間,組織實踐與交往,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走出校園走向社會進行禮儀實踐鍛煉。如我們在組織主題活動中能過組織幼兒上超市購物,為幼兒提供獨立購物的機會,在購物中引導幼碰到困難有禮貌地詢問,能與營業員交往,同時引導幼兒心中有他人,購得食物與成人一起分享。在組織親子春游綠色世界活動中,活動前我們讓幼兒一起討論公共場合的禮儀行為要求,活動中引導幼兒爭做文明的旅游參觀者,文明對待公共場所的一切設施設備,文明對待小動物,會保護自然生態環境,花草樹木,都不能隨意破壞;不能在柱、墻、碑等建筑物上亂寫、亂畫、亂刻要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污染環境要亂扔果皮紙屑、雜物。在活動中幼兒的行為督促影響著家長,如有一位小朋友的媽媽隨手把擦汗的紙巾扔在地上,孩子見了就說:“媽媽,你這樣是不講衛生的,應該把紙巾掉到垃圾桶里。”這說明幼兒的禮儀行為能影響家長,輻射社會。
參考文獻:
(一)陳幗眉.學前兒童發展與教育評價手冊.北師大出版社。(1994年)
(二)孫云曉、鄒泓主編的《良好習慣締造健康人格》,北京出版社。(20xx年)
(三)孫云曉、張梅玲主編的《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北京出版社。
(四)陶行知著《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
(五)中國幼兒園教案網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10
一、在常規課中講禮儀
物理教師要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在常規課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在教學設計時,應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有話可說,尤其是要激發他們學習文明禮儀的興趣。例如,我在上聲學講到骨傳聲的時候,就給學生講春節晚會節目《千手觀音》的故事,讓學生知道節目中的聾啞人就是通過感知振動來排練舞蹈的,讓學生體會到殘疾人的艱辛,順勢對學生進行不占盲道、幫扶殘疾人過馬路等文明禮儀教育;在講《噪聲的危害與控制》時,我告訴學生,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發出的是噪聲,同時也是不禮貌的行為;在講《歐姆定律和安全用電》時,我努力培養學生節約用電的社會責任感,并積極樹立他們的安全用電意識,告訴他們浪費電能、危險用電都是現代文明所排斥的行為。
二、在實驗課中踐行文明禮儀
實驗課實踐性較強,可以讓學生踐行禮儀。上課前要讓學生排好隊安安靜靜地入場。教師演示時,要讓學生明白愛護儀器、尊重他人生命健康權利,是踐行文明禮儀的重要體現。諸如實驗過程中不要讓刺激性氣體對著同學,實驗完畢后對器材的擺放、實驗室衛生的打掃,物理教師都要進行細化講解,從而使其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還有,在實驗室里張貼名人文明禮儀格言,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三、教師做表率
禮儀教育是講道理、強訓練的過程,也是慢慢熏陶的過程。教師自身形象和行為無時無刻不影響著他的學生。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率先做到,一張笑臉相迎、一句好話回應、一雙眼神鼓勵、一顆誠心相待,對學生都會起到示范作用。所以,教師要從我做起,努力擺脫沉悶、繁瑣的形式主義,創設清新自然的.教學情境,重塑教師尊嚴,激發學生講文明、學禮儀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從而引導學生踐行禮儀,成為文明的使者。教師要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感染學生,使學生在其行為的引領下,潛移默化地接受文明禮儀的熏陶和教育,養成自覺踐行禮儀的優良品質。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臂膀。在物理教學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可以讓學生從空洞的說教中解脫出來,自主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為其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11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對他們進行品行教育,是家庭、學校乃至全社會的重要任務。它要求兒童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和共產主義理想教育,培養兒童高尚的品格和情操,包括愛國教育、遵紀守法教育,以及團結友愛、熱愛勞動、誠實信用、文明禮貌教育,使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以下是筆者幾年來小學生品行教育探索的一些體會和看法。
一、以身作則,潛移默化
俗話說:“身教勝于言教”。學生身邊人的一言一行,他們都會模仿。而教師與他們朝夕相處,所以就是他們直接模仿的對象,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在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時候,教師應作為學生最具體的看得見的活教材,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不許學生做的,教師決不能做。這種教育方法不帶有任何強制壓力,學生易于接受,是其它教育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師的身教可以影響學生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學生文明。有些學生,在同學之間,常常說粗口話,搞惡作劇、做不文雅的動作,惹事生非等等,針以這些不良現象,如果教師在注重“言傳”的同時,更注重身教。會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就是教師不僅常常在孩子面前講文明禮的道理,更重要是的以身作則。比如:我班里原來有兩位學生文明禮貌較差,給其他同學也帶來很大影響。于是,我常常個別對他們進行文明禮貌教育,課堂我盡量使自己的言談舉止文雅大方,從不用粗話罵學生,課間,我盡量多到學生中,特別是在兩位文明禮貌較差的學生面前,我盡量使用禮貌用語。學生不小心碰著我,我微笑地對他說:“沒關系”。如有學生替我拿東西,我很客氣地對他說:“謝謝你”,路上或者別的地方遇見學生,我禮貌地跟他們打招呼;如果我不小心碰著學生或給學生增添了麻煩,我總是主動道歉地說“對不起”“請原諒”等等。經過我一段時間的努力,那兩位文明禮貌較差的學生及其他同學的文明禮貌明顯好轉。
2、培養學生守公德。有些學生,不知道什么是“公德”,也不知道遵守公德的好處和不遵守公德的'不良影響。所以,他們常常因為娛樂而做出不道德的事,給班級和社會帶來不良影響。如:校內校外亂涂亂畫、損壞公物、踐踏花草樹木、隨手亂扔果皮紙屑等等。如要制止這些不道德的行為,教師除了常跟學生講道德之外,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去感化學生。如:我們班級就有很多學生不守公德。看電影時大聲喧嘩,看到校園里有廢紙,不能主動撿起來。于是,我決心走到學生中去,用行動去感化他們。當我發現學生隨手扔果皮廢紙時,我當著他的面不聲不響地把它撿起來,放進垃圾桶里;當我發現學生在墻壁上或別的地方亂涂亂畫時,我當著學生的面不聲不響地把它擦掉;當我發現學生踐踏花草時,我馬上過去當著他的面把花草扶正等等。教師的行動,慢慢地在學生身上表現出來,到第二個學期,大部分學生能遵守“公德”,不守公德的現象很少發生。
3、培養學生守紀。要想使自己的學生遵守紀律,教師首先要帶頭遵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好學生的一面鏡子。試想,一個上課常常遲到、曠課的老師,去教育學生不要遲到、曠課,學生會聽他的嗎?一個常常罵學生、說粗口話的老師,去教育學生不要罵人、不說粗口話,學生會聽他的嗎?等等。這樣的老師在學生中的威信如何,大家可想而知。
4、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從來不做事,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來到學校,不要說什么繁重的勞動,就連一般的大掃除都不肯參加。針對這種情況,我首先從家長工作做起,利用家長會跟家長講如何配合老師教育孩子熱愛勞動,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父母親要常常安排孩子參加各種勞動,在學校,每次大掃除或其它勞動,我都帶頭干,哪里臟、哪里任務重,我就到哪里,做孩子們的表率,每次勞動結束,我都對本次勞動表現最積極的同學在全班同學面前給予表揚。這樣,教師的行動和優秀同學的行動就慢慢感化其他同學,使全體同學都熱愛勞動。另外,我還在品德課上講一些領袖人物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的故事,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在活動中進行品行教育
如組織學生為班里較困難的同學捐一些學習用品、看望孤寡老人、殘疾人,為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這樣,培養了孩子助人為樂、關心他人的品質。組織學生清明節祭掃烈士墓,看革命影片,聽英雄人物報告,這樣,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跡就自然而然地感化學生,使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立志為祖國獻身的思想品德受到教育。另外,還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培養學生到社會上去觀察,去與那些違法違紀的行為作斗爭,并且培養學生集中討論交流活動的體會。這樣,能使學生進一步懂得哪些是不良行為,從而加深了對壞人壞事的憎惡。諸如此類活動,要常常開展,做到持之以恒,才能達到教育效果。
三、成立光榮榜,弘揚好人好事
班級里成立光榮榜,大力弘揚發生在學生中的好人好事,如班級成立表揚欄,好人好事登記薄;向學校雛鷹電視臺投稿,成立好人好事宣傳欄等。使那些積極做好事的同學覺得光榮而自豪,覺得更應該那樣做,也能使其他同學受到熏陶感染,從而在學生中形成人人做好事、個個爭先進的風尚。
總之,小學生品德教育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并不是千篇一律。這看具體情況,因人、因地、因時而定,力爭把他們培養成為新時代的接班人。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12
[摘要]小學文明禮儀養成教育要促進學校的內涵式發展,具體應做到以下幾點:站在理論高度,明確方向,提升德育管理能力;著眼教育廣度,多種形式,打造師生禮儀教育;繪就美好藍圖,扎實推進,深化學校內涵式發展。
[關鍵詞]小學;文明禮儀;養成教育;內涵式發展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引導其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意義重大。具有良好禮儀習慣的人,其言行總是給人“賞心悅目”的感覺。良好的禮儀能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能使學校的形象更加良好,能使家庭更加溫馨,能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對于學校的內涵式發展而言,在小學階段對學生大力進行禮儀養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一、站在理論高度,明確方向,提升德育管理能力
學校的德育工作應該從育人環境、辦學制度、課堂教學、德育活動等方面展開,以此來不斷提升學校的內涵,促進學生養成文明禮儀習慣。文明禮儀教育依托學校德育,應該達到以下幾個目標:
(1)讓學生對基本的禮儀知識有一定的了解,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
(2)增加交際實踐,提高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3)建立文明禮儀評價體系。
(4)形成文明禮儀校本課程。
(5)建立以文明禮儀教育為核心的學校特色德育體系,豐富學校發展內涵。學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落實單有政策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具體執行人—班主任的大力支持。班主任對該項工作的理解、支持程度直接影響教育的成效。因此,要重視教師理論的提升,堅持不懈地組織班主任老師系統地學習有關德育的法律法規和文件精神,如《中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指導綱要》《全面加強文明禮儀教育》等,以保證教師在研究中能用科學的理論指導實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校可邀請禮儀教育研究的專家就如何撰寫課題報告、如何進行問卷調查、如何制定文明禮儀規范、如何開展禮儀教育活動等做專題講座,為教師課題研究導航,以此來促進師生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體現學校內涵式發展的軌跡和成果。
二、著眼教育廣度,多種形式,打造師生禮儀教育
(一)以禮儀校本教材為依托,將禮儀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
學校根據學生的年齡及身心發展特點,結合江蘇省文明辦下發的'《江蘇省未成年人基本禮儀規范(試行)》的要求,編寫了教材—《南通師范第三附屬小學文明禮儀教育校本課程》,分別從儀表之禮、餐飲之禮、言談之禮、待人之禮、行走之禮、觀賞之禮、游覽之禮、儀式之禮這八個方面進行編排,選擇不同年段學生遇到的文明禮儀方面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在實施禮儀教育過程中,學校將晨會課、班會課等作為禮儀教材學習的主陣地,讓教材走進課堂,使學生感受禮儀文化的魅力,逐漸掌握禮儀知識,踐行禮儀規范,提升綜合素質。學校還開設了文明禮儀研究課。該課結合禮儀教材進行深入研究,進一步豐富教育教學手段,拓展課題研究的空間。學校里掀起了人人參與研究、個個貢獻智慧的熱潮,文明禮儀的校本研究之風深入到了每位教師的心中。
(二)抓好文明禮儀建設主陣地,促學生良好習慣形成
學校根據《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的要求,制定了《通師三附學生一日常規考評細則》,使文明習慣培養制度化、序列化、精細化,在學生中形成爭先創優、勇爭上游的良好風氣。學校借助升旗儀式進行文明的傳遞,創新、優化升旗儀式的形式和內容,由班集體展示本班的文明禮儀新風尚。學校精心構建活動陣地,加強對櫥窗、墻報、廣播站、校園網絡中有關文明禮儀方面的指導與教育,力求通過主題突出、圖文并茂的內容宣傳文明禮儀。學校還成立了一支由學生組成的陽光志愿服務隊,志愿服務隊的目標是“做‘三附’文明的倡導者,做‘三附’文明的先行者”。陽光志愿者用自身行動去影響、幫助和帶動周圍的人,為創建陽光、和諧、幸福、文明的校園貢獻力量。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禮儀主題教育活動
學校每學期都舉行“文明禮儀”主題教育月活動,通過“在校學習禮儀,家庭傳播禮儀,社會實踐禮儀”的方式,形成人人講文明、重禮儀的良好氛圍,從而全面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和文明禮儀素養。如舉辦“文明禮儀風采”大賽,組織開展“文明禮儀每一天”“文明禮儀我體驗”等活動。學校還編排了一套文明禮儀操—“我是‘三附’好少年”,學生在說、做、跳中演繹文明禮貌行為,掌握文明禮儀知識,培養文明習慣,提高文明素養。
(四)家校攜手,共促文明習慣養成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各自在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及良好文明素養的形成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學校和家庭要攜起手來,內外結合,共同參與到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中來。為此,學校成立了家長學校,定期召開家長會,邀請省內外知名教育專家舉辦家長講座,幫助家長提高教育孩子的水平。
三、繪就美好藍圖,扎實推進,深化學校內涵式發展
學校在進行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實踐時,向著預計目標扎實推進,從禮儀知識的宣傳,禮儀童謠的傳唱,禮儀黑板報、手抄報的展出,到禮儀故事的演講,禮儀小品的表演,禮貌用語的學習,再到禮儀行為的訓練,禮儀操的推廣,將活動的內容設計得形式多樣、豐富多彩,學生參與面廣,教育的輻射面大,訓練在知情意行上循序漸進,使文明禮儀的內涵不斷深入學生心中,并外化為自覺的行為習慣。學校德育管理工作應立足當下,為學生的終身謀求幸福。這樣才能不斷促進學校的內涵式發展,共建教育美好的明天。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13
在多年的教育實踐中,我們總感到,中小學德育工作從內容到形式仍有諸多偏頗之處。如脫離少年兒童實際,口號式的東西多,抽象的大道理多,而基礎性的教育則太少,非凡是文明禮儀等的基礎道德教育則更少。因而,在這一代少年兒童中不少出現了諸如和人為善、孝敬父母、勤勞儉樸、熱愛勞動等意識十分淡薄的缺陷。這應引起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我們正處于世紀之交,正處在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關鍵時期,加強對學生的文明禮儀教育,教會學生做人,是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緊迫任務。基于此,我們從本區中小學生的實際出發,進行了中小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探索。力求通過學校、社會、家庭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在文明禮儀教育上取得突破,并以此帶動學校其它各項教育工作的開展,為培養跨世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礎,立足于抓好這一最基礎的教育,我們于去年底向全區中小學生、教師和學生家長印發了《福州市中小學生文明禮儀常規》、《福州市教師禮儀常規》等一批文明禮儀教育的文件,并采取了相應的辦法。
一是要求全區各中小學校全面強化師德教育和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整體優化學校文明禮儀環境。將師生文明禮儀教育的成效,列入“文明學校”和“德育工作先進集體”的評估體系。
二是把《中小學生文明禮儀常規》列入學生思品課教學內容,力求學生“知”和“行”的統一。
三是強調各學校把文明禮儀教育和各項校內外活動的開展結合起來,做到形式活潑,內容豐富,扎實有效。四是強調教師的為人師表,在文明禮儀上率先垂范,并將其列為教師年度考核及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
全區各中小學校全面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各種知識競賽、主題隊會等形象生動的教育活動喚起了師生和家長的廣泛參和,教育形式不斷翻新,教育內容日益深化,階段性成效十分顯著。
在邁進21世紀的門檻前,我們格外感受了作為教育工作者所肩負責任的重大。時不我待,我們將義無反顧地把這項教育扎扎實實地開展起來,堅持下去,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14
一、創建文明禮儀文化,促進校園育人環境
好的育人環境,能夠潛移默化中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讓學生有文明禮儀的學習榜樣,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學校從政教處、教務處著手,廣泛征求全體師生的建議,大量收集能夠影響中學生文明禮儀的古籍和事跡,張貼在學校的文化長廊、過道、樓梯、教室、宿舍、食堂上……文化長廊有“孔融讓梨”、“黃香溫席”等古典禮儀故事;過道上有“腳步輕輕,勿擾他人”;球場邊上有“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口號;教室上有“入室即學,入學就專”;食堂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等。
二、制定學校管理體制,宣傳文明禮儀教育
學校由政教處聯合班主任擬定出對學生的要求和班級管理制度,發放到每一位學生的手中,張貼在學校的教室、宿舍里,張貼在學校的宣傳板報上,通過學校的廣播大力宣傳,班主任還在班級上大力組織全班學生進行認真學習,讓學生都按照文明禮儀標準來規范自己的行為。讓學生從語言、行為上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不但從課本、從知識上懂得規范自己,還讓學生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用文明禮儀的標準從嚴規范自己,這樣會促進學校的文化建設,從而也能教育學生文明處事,快樂成長。
三、加強學校班級文明主題班會建設
通過主題班會來強化中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每周日晚學校通過召開班主任會議,布置班主任形成教育主題,確定主題班會的教育目標,做好開展的方案,切實組織開展班會活動,做好過程材料記錄,會后做好反思反饋。例如八年級三班在開展《安全出行,健康成長》的主題班會上,在班主任的指導下,學生踴躍發言,積極參加,在實踐中明白珍愛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尊重身邊的人和事,做一個安全健康成長的人的意義。
四、大手拉小手,一對一的禮儀教育
教師的榜樣作用是巨大的,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師要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道德、自己的品質、自己的語言行為去影響和教育學生,給學生點明前進的方向。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得體的著裝、大方的言談、待事的淡定、正能量的傳遞,都會讓學生可以直接學習,會影響學生的身心、人格乃至一生道德的形成。
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余文化活動
文明禮儀就在我們身邊,行為習慣也無處不在。我們要常開展一些活動促進文明禮儀教育的發展,讓中學生能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得到成長的快樂,同時也開拓學生的知識及視野。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得到文明的熏陶,學校要求班主任每周組織學生召開文明禮儀主題班會;每周一學校的升國旗活動,班主任和生活教官都開展文明禮儀大檢查,檢查學生按時出操,檢查學生統一穿好校服,檢查學生端正站姿,檢查學生目光整齊,檢查學生歌聲必須嘹亮;為了各班級形成爭先恐后的景象,我們還組織舉辦了新生杯、畢業杯學生的各種球賽,讓學生形成團結的凝聚力,形成熱愛班級集體的優秀文明禮儀。教育體現方法的多樣性,教育的內容展現它的豐富與多彩,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通過學習生活、教育工作的過程去提高學生的禮儀素養,讓講文明、講禮儀成為中學生生活學習的好景象,讓中學生文明禮儀這一優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得以發揚光大。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15
3歲~6歲是習慣養成的重要時期,幼兒時期對幼兒進行文明禮儀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從經典誦讀活動,“滲透”文明禮儀;各種節日活動,“滲透”文明禮儀;禮貌天使活動,“傳遞”文明禮儀;日常生活運用,“實踐”文明禮儀四方面,研究幼兒園文明禮儀教育,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禮儀之風。
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規定:向幼兒進行道德教育是培養他們團結友愛、誠實、勇敢、不怕困難、有禮貌、守紀律等優良品德、文明行為和可愛的性格。曾經有一位記者問過一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你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功的秘訣是什么?”這位獲獎者回答:“在幼兒園養成的良好習慣。”這雖不是什么新的話題,但卻說明了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多么的重要。下面,著重研究幼兒園如何開展文明禮儀教育。
一、經典誦讀活動,“滲透”文明禮儀
幼兒的心靈是純凈的,是文明禮儀培養的最佳時期。在幼兒還不具備對經典古詩詞充分理解的時候,把經典禮儀內容滲透給他們,能讓經典內容成為幼兒一生的禮儀規范。在常規的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都會教幼兒一些朗朗上口的古詩、童謠、經典兒歌等,如《弟子規》是依據孔子的教誨編成的,每天讓他們學上一兩句內容,讓他們理解并落實到實際生活中。同時,在每周的升旗儀式中,都會組織全體幼兒一起學習經典文學,讓每個幼兒都積極參與其中,時間一長就見到了效果。幼兒們在經典古詩詞中漸漸地懂得了一些基本的文明禮儀,并在實際生活中加以實施,這樣不僅讓他們學到了做人的道理,同時影響著家長們的行為,起到了一舉兩得的作用。通過經典誦讀,學生變得有禮貌,懂得尊敬人了。只要教師時刻把弘揚中華美德文化的禮儀教育放在心上,再結合經典誦讀活動,持之以恒,禮儀教育就會取得很大和成效。
二、各種節日活動,“滲透”文明禮儀
結合“三八”婦女節、母親節、“五一”勞動節、父親節、“六一”兒童節、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等節日對幼兒進行愛祖國、愛人民、愛親人、愛同伴等感恩教育。通過制作賀卡、家人的角色表演、我愛勞動等活動,使幼兒知道要熱愛祖國、熱愛家人,學會與他人分享,了解到不同的節日有不同的禮儀要求。文明禮儀教育需要一個良好的氛圍,在學生的各種活動之中滲透禮儀教育,學生的文明禮儀一定會有提高。
三、禮貌天使活動,“傳遞”文明禮儀
幼兒園的廣播每天清晨都會播放一些有關文明禮儀的經典文章陪伴幼兒入園。幼兒園每周都安排一個班的'小朋友輪流當禮貌小天使,當禮貌小天使的幼兒會笑著和老師、家長、小朋友們問好。有的班級還在班里開展“禮貌小天使”的選拔,讓學生漸漸地明白有禮貌的幼兒才能勝任,慢慢也都會問好了,禮儀意識有了明顯提高。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從自己做起,從微笑問早中感受文明禮儀的魅力。同時,要求值班教師、保健醫生和班級教師都用熱情的微笑迎接所有小朋友的到來,以身作則,感染家長,影響幼兒,在無形中傳遞文明禮儀,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四、日常生活運用,“實踐”文明禮儀
凡是幼兒自己能做的事讓他們自己做,因為只有動手實踐操作中,才能獲取直接的經驗。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培養,應注意潛移默化的影響,并貫穿于幼兒的一日生活及各項活動中,使幼兒的行為實踐與文明禮儀在這個過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1. 一日生活中的文明禮儀運用
孩子的心靈就像是一張“白紙”,這張“白紙”變好還是變壞就需要教師去正確引導。教師要把禮儀教育滲透在一日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如入園時,要求幼兒儀表整潔大方,進園時能主動與老師、伙伴打招呼,并主動會和父母說再見等;進餐時保持桌面整潔,知道要愛惜糧食、餐后自己收拾餐具、飯后漱口等好習慣;入廁時懂得互相禮讓,便后洗手,知道節約用水是美德;喝水時,按照需要喝多少取多少;午睡時,知道要安靜入睡,不打擾小朋友,將衣服、褲子、鞋子擺放整齊;起床時,能自覺整理自己的床鋪,整理衣服、褲子和鞋子。禮儀的養成,沒有比實踐這個方式來得快、來得實際。
2. 各種場所中的文明禮儀運用
在幼兒園的丫丫電視臺“小鬼當家”節目中,通過組織幼兒上超市購物,為幼兒提供獨立購物的機會,在購物中引導幼兒遇到困難能主動有禮貌地詢問工作人員;同時,引導幼兒心中有他人,學會合作,知道購得食物要與他人一起分享。為了讓幼兒了解公共場所的禮儀,教師組織幼兒到義烏劇院看演出,讓幼兒親臨劇場體驗觀看演出時的文明禮儀,如安靜地觀看演出、演出結束時要鼓掌致謝等。
五、結束語
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幼兒的禮儀教育問題已經慢慢地進入了公眾的視線,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播下一顆好種子,就能長出一顆好芽;播下一種好習慣,將會收獲一個成功的明天。對幼兒的禮儀教育應貫穿于整個教育的始終,堅持不懈地引導,啟迪幼兒幼小的心靈,從而會取得明顯的成效。
【文明禮儀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幼兒文明禮儀教育論文范文三篇06-12
關于教育論文的論文11-06
教育論文05-22
舞蹈教育論文03-15
與教育有關的論文11-07
(薦)教育論文07-12
[推薦]教育論文06-06
美育教育論文06-11
賞識教育的論文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