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小學基礎教育
基礎教育的目的是要讓學生認清事物,認清世界和認清自己,以便更好地選擇出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所以要全面發展;而高等教育,則是要按照學生的選擇,因材施教,將其引向領域的前沿,所以要專業培養。不要忘了,全面是基礎,發展才是硬道理。
我總覺活著許多地區,或者是教育部把教育對象搞反了,中小學是全面發展的階段,而大學應該是專業培養的階段,現在好,反過來了,中小學除了主考科目一律忽略不計,大學再來各方面發展。
沒錯,中小學是要全面發展,因為只有廣泛接觸之后你才能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你才能正確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只有充分接觸了課本外的東西,你的潛能才會被揭發,不然你就是一輩子跟著考試跑了,有考試的地方你最牛,沒考試的.地方你最尿。閱歷少的人往往眼高手低,比如我有個華南地區的同學,高考分數很高,大學考試也很厲害,可除了看課本復習考試,啥也不會,但是對萬事皆信心百倍,他見我大筆一揮就成一幅書畫,還能拿獎,于是就大言不慚地說“這種東西誰都會,只是人家不想做罷了”,我戧他有本事給我畫兩幅,他畫了,敗了,但不服,于是跟我學了,一個月以后,基本達到幼兒園水平——就是聽他講解之后勉強可以明白那些甲骨文象形字代表什么意思,我不知道他最終服不服,但他再不敢小瞧作畫這項興趣了。殊不知我六歲就開始學國畫,他二十來歲才接觸還那么自以為是。
中小學全面發展了之后,大學就不能再那么執著了,把一罐水分成十幾罐的結果是罐罐都很響,但沒一罐有分量。大學里社團五花八門,那些是自由選擇的,不影響你的專業培養,可必修課多得讓人難于接受,就我專業而言,除了第一個學期三門超輕松以外,其余各學期皆徘徊在十門左右,十門必修,一至二門選修,實驗五六門,其中物理實驗理工類必修,一學期近十個。如此繁重的負擔,閉著眼睛都可以說完不成,但成績依舊斐然得很,除少數叛逆學生不考試,缺考,不接受他人小抄施舍之外,大部分能以高昂的激情取得高昂的成績。這是老師細心引導和學生不懈努力的結果啊。
中國高等教育之癥結就在這里,事實上根本完不成的東西,但依然要造出個完成得很出色的結果,與其這樣自欺欺人,倒不如減少點分量,干干凈凈地漂漂亮亮地做他幾門。我們說貪多嚼不爛,可有人會說嚼不爛也可以下肚,我們說那樣做不利于身心健康,可他們會說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我們又說那不叫吃飽,叫自殘,他們又說,非也非也,先儲之而后消之,我們哄堂大笑,說那是老牛吃草和動物冬眠的行為。
【淺談中小學基礎教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