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建設中綠色技術創新初探論文
城鎮化對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意義重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 年)》中指出,“牢牢把握城鎮化蘊含的巨大機遇,準確研判城鎮化發展的新趨勢新特點,妥善應對城鎮化面臨的風險挑戰,積極穩妥扎實有序地推進城鎮化建設,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然而長期以來,伴隨著工業化進程的推進,我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所面臨的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如何最大限度地減少城鎮化過程中的環境問題,走出發展中的困境,綠色技術創新成為不二選擇。
一、城鎮化建設呼喚綠色技術創新
從技術的社會建構論的角度看,技術是由社會建構而成的,社會系統諸要素決定著技術發展的形式與內容。技術創新是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觀念等多方面相互融合互動下產生的。綠色技術創新是我國城鎮化發展進程中,社會系統要素整合塑造構建而成的。我國特定的政治、經濟、文化、觀念等社會條件影響和制約著技術創新的發展方向,綠色技術創新是社會各種因素建構的結果。首先,綠色技術創新是國家城鎮化建設戰略題中應有之義。生態文明建設已列入國家的總體規劃和戰略布局中,五位一體總布局中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新型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要與綠色化協同推進,將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作為基本的發展途徑。從國家的發展大局和政策決策來看,要在經濟領域、生產生活領域實現綠色化,并將綠色化形成一種全新的綠色價值取向。天地人合一、人與自然親密和諧是中國傳統的生態智慧的集中體現,如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已經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置于國家總體發展的突出重要的位置,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生態文明的新風尚。綠色技術創新是踐行國家戰略規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其次,綠色技術創新是綠色的生產方式、綠色的生活方式以及日益增強的綠色價值理念共同作用的結果。傳統的粗放型的生產方式以高污染、高投入、高消耗為特點,片面追求經濟效益,過分強調發展的速度和規模,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價。粗放型的生產方式需要向以" 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 為特點的集約高效型生產方式轉型, 以此助力綠色新型產業的發展,帶動新的投資熱點和消費需求,讓綠色產業的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實現綠色生產與城鎮化建設協同推進。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從過去單純追求溫飽追求物質享受到對低碳環保、勤儉節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推崇,以及對青山綠水、清新空氣、宜人宜居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可見,綠色技術創新從根本上滿足了人們的綠色的生產方式、綠色的生活方式和綠色的消費方式等多方面的綠色需求。再次,綠色技術創新也是對傳統城市發展的經驗總結。傳統的城市發展模式是在典型的技術決定論主導下進行的,單向度的強調技術對社會的決定作用,承認技術具有獨立性和自主性,只關注技術做什么、怎么做以及技術產生的經濟效益,卻忽視技術的負面效應。技術是一柄雙刃劍,如果無視技術的負效應,那么它將在城鎮化進程中被日益放大。在新的營造技術普遍運用下,城市的空間被高聳的建筑群所占據,城市的地面被鋼筋水泥硬化,加之人口集中,汽車被廣泛使用,生活垃圾和汽車尾氣排放等環境問題日益加劇,城市逐漸失去了藍天、綠地、凈水。因此,必須實現城市發展中的技術理念的轉型,即從單純強調技術在城市發展中的正效應到兼顧技術的正負效應。在技術理念的轉型中,要帶動新的環保技術和生態技術的發展,讓綠色技術登上城市發展的舞臺。
二、國外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綠色技術創新的經驗和教訓
國外發達國家綠色技術創新起步比較早,考察其綠色技術的發展歷程,豐富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其中的教訓也應當引起警示和反思。首先,政府的宏觀調控在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政府通過法律手段、經濟手段、行政管理手段以及相應完善的政策對綠色技術創新進行支持、規劃、引導,推動市場化與工業化之間、工業化與城鎮化之間的良性互動與協調發展,實現城鎮化健康穩定持續發展。例如,美國的綠色技術創新的特點是政府制定的戰略規劃大力支持綠色技術創新,完善的法律法規和制度驅動綠色技術創新,使得城鎮化與現代化良性互動,城鎮化與綠色化相得益彰。
其次,創新主體的多元化成為綠色技術創新的強大生命力。日本企業對綠色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很高,特別注重企業與大學以及一些研究機構的合作。通過各主體間的交流與合作,日本逐漸走上綠色技術自主創新道路,優勢的綠色技術主要集中在處理廢棄物的終端處理技術,開發綠色產品的清潔生產技術以及對資源循環利用的再生技術。歐盟的一些主要國家讓創新中介中心和組織合作,政府加大對綠色技術創新的資助力度。值得一提的是,歐盟的研究機構、大學與企業之間在技術上的交流十分普遍,各創新主體間人員的交流與擴散也受到特別的重視,并且制定了相應的規劃將創新成果擴散到各產業部門。
最后,公眾強烈的環保意識、高漲的綠色需求也是推動綠色技術創新的一個重要方面。綠色觀念的形成,綠色意識的提高,有利于擴大綠色市場的需求,在全社會掀起強大的綠色潮流。美國、日本和歐盟等國的綠色市場就是在公眾強烈的綠色意識和高漲的環保熱情中不斷發展壯大的,各國企業為滿足市場的綠色需求都著力開發防污治污的設備和綠色產品,在城鎮化建設中,巨大的綠色市場為城鎮化發展提供重要的經濟基礎,注入鮮活旺盛的動力,公眾的綠色意識是城鎮化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助推力。
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失敗的教訓更值得我們警示和反思。
在污染的防治方面,日本最初將“治污”作為解決環境問題的重點,集中研發環境污染的治理技術。20 世紀末,大范圍的水污染和大氣污染讓日本飽嘗治污之痛。近年來,日本綠色技術的主題是“防止污染”和“循環利用”,其中以垃圾處理、回收設備為主。美國綠色技術發展方向自上世紀以來一直以“尾端控制”為主,隨著時間推移,美國意識到“尾端控制”成本高成效低,為滿足更高的環境質量要求,開展“源頭控制”才是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出路。
在政府調控方面,歐盟、日本等國由于政府對綠色技術創新實施全程驅動模式,使得綠色技術創新主體不能有效地發揮自身的能動性,對于城鎮化建設中出現的環境問題,缺乏長期的研發計劃,綠色技術只能解決當前的暫時性的問題,對于長遠的根本性的問題無力回應。城鎮化建設中的環境問題日趨嚴重,政府全程驅動模式的弊端日益顯現,隨后各國紛紛走向市場和政府的雙輪驅動模式。
三、綠色技術創新推動城鎮化建設的對策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國城鎮化的綠色技術創新要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城鎮化綠色技術創新之路,即通過觀念創新、制度創新、手段創新和管理創新,為城鎮化建設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1. 綠色技術觀念創新
公眾強烈的環保意識、高漲的綠色需求有助于綠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的形成,使綠色市場不斷發展壯大。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現代化,綠色技術創新應該是公眾環保觀念的強化,生態素質的優化以及綠色意識的深化。因此,政府要制定相關政策,引導企業和公眾共同參與綠色建設,大力倡導綠色文明觀念,加大綠色理念的宣傳,努力營造良好的綠色氛圍,提高社會成員的生態認知;同時,企業也須在政府的引導下,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大力推廣綠色生產、綠色工藝和綠色技術;個人則須在政府的倡導下堅持綠色生活、綠色出行和綠色消費。
2. 綠色技術制度創新
首先要建立相應的綠色技術激勵和保障制度,大力支持和鼓勵企業、研究機構和大學參與綠色技術創新。創新主體的多元化是綠色技術創新的強大生命力,各創新主體之間還要不斷加強交流與合作,使我國逐步走上綠色技術自主創新道路。其次,建立高效的中介服務機構。大力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為綠色技術創新基礎工作的實施基地,組建高校技術創新中介平臺。綠色技術創新的人才培養、技術研發等基礎性工作應由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擔,高校和科研院所應堅持以需求為導向,推動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并為產業升級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和人力支持。
3. 綠色技術手段創新
電子信息可以為綠色市場服務,并且科學有效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因此,要推行綠色技術市場電子信息化服務。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的運用,實現對環境的各項數據進行準確監測以及資源的優化配置。信息可以預見問題并且為科學地解決問題提供支撐。電子信息技術可以對環境的各項指標提供準確數據,以實現對環境和資源的有效監管,助力城市節能減排、低碳環保,創造美好的生活環境。
4. 綠色技術管理創新
政府是綠色技術創新的主導力量,其宏觀調控對綠色技術創新至關重要。首先,政府應為綠色技術創新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對以綠色技術為基礎的產業作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加以扶植支持,牽頭組織制定綠色規劃,將綠色戰略納入城鎮化發展戰略中,在綠色技術項目的審批、經費、人員配備上予以傾斜,并且監督企業綠色技術創新。其次,非政府組織作為聯結政府與群眾、社會、市場的紐帶與橋梁,也是管理創新中的重要力量。非政府組織的多樣靈活性可以應對技術創新中的政府無暇應對解決的問題,與政府在管理創新上形成互補,引導綠色產業健康發展。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必然趨勢。我國的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是體現美麗的城鎮化,是生態良好、社會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生態文明建設是城鎮化建設的必然選擇。讓城市融入大自然,最根本的就是讓綠色技術創新融入城鎮化建設中,通過綠色技術創新探索出一條集約高效、資源節約、低碳環保的城鎮化之路。《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中有句省世警言:“地球不是我們從祖輩那兒繼承得來的,而是我們從自己的子孫后代那里借來的。”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綠色技術創新對于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大意義,讓城鎮化建設在綠色的海洋中揚帆起航,讓綠色文明成為我們共同的追求。
【城鎮化建設中綠色技術創新初探論文】相關文章:
4.發表技術創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