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反轉課堂在高職院校中的應用論文
一、反轉課堂的歷史及發展
反轉課堂這種教學方法的提出與大數據和信息化的浪潮息息相關。思維方式、工作方式和數據處理理念的變化帶來了教學方式的變革。
1.大數據孕育新方法的土壤。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趨于集成化和微型化,我們如今面臨著一個信息量遠遠超過我們的祖輩、父輩的大數據時代,它有三個顯著的特點:數字數據呈指數增長態勢;全數據模式代替樣本分析模式;相關關系代替因果關系。
這三者中,每一點都對高校教學實踐產生著深刻的影響。急速增長的數據量和對數據處理的技術使得如今的學生在課堂學習時面臨比過去更多的選擇;而同一時間內學生可以集中注意進行學習、記憶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說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來臨,課堂教學除了需要進行傳統的知識傳授外,還需要像除去雜草一樣將無用信息從學生有限的關注中剔除。現在,全樣本信息的獲取和處理不再那么遙不可及,對總體信息的深加工也催生了各種細分產業。這一點變革在教學上帶來的影響就是,教師可以比以往更加方便地獲取全班每一個學生每一個方面的信息細節,并借助現代手段進行分析處理,從而有針對性地改善自己的教學過程。在課堂教學中,大數據技術可以更好地通過分析學生學習習慣、習題正確率指導教師找到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有時甚至不需要學生意識到,僅僅從數據反映的潛意識層面加以指導即可使學習效率得以改進。
2.反轉課堂——基于大數據的教學方法。反轉課堂是指結合大數據方法,將傳統課堂教學的某一部分順序進行調整,通過學生課下學習或課上自主講解的方法實現主動學習、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早在19世紀初,美國西點軍校就進行過相關嘗試,而由于當時的技術手段和資源匱乏,這種方法并未引起關注。1900年,著名教育學家杜威提出將理論學習與教學實踐結合,建立“鏈接科學”的思想。而后相關理論不斷發展完善,開始于20世紀后半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2007年,薩爾曼初次將理論進行了實踐,他的一段教學視頻得到了數以萬計學生的參與。其后,更多的實踐者將反轉課堂從一種停留于紙面上的理論徹底變成了一種與大數據的處理方法相得益彰的教學方法。而多種多樣的軟硬件設備發展也更大地拓展了這種方法的應用空間。
二、反轉課堂的一般應用
反轉課堂的構建基于功能全面的校園學習管理系統,或依托第三方軟件實現,既可將傳統教學中的授課環節置于課下,也可以將備課、答疑、作業等環節以學生為主題置于課上完成。
1.反轉課堂的教學實踐。當前,關于反轉課堂的教學專著隨著教學實踐的發展也出現了很多,目前廣泛采用和認可的策略是,將教學組織形式從傳統式的“課堂授課+課后作業”轉變成“課前學習+課上探究”的方式,使師生身份有所轉移。此方面的教育實踐,已在國內外的大中院校得到廣泛的實踐,國外邁阿密大學的“微觀經濟學”反轉課堂實驗等均有較大影響,國內以清華大學的在線教育實驗室開設的系列課程和清華附中的相關教育實驗為最。下面舉例說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一門依靠教師講授學生識記為主的理論性課程。然而清華大學劉震教授基于學生學習風格類型劃分,對課程實行了改革。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的學習風格主要分為依賴型、協作型和獨立型三種,針對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特點需要采取不同類型的教授策略。在反轉課堂后,新的馬原課程由課前閱讀任務、在線觀看教學視頻、課堂討論探究、在線提交作業等四個基本環節組成。經過實踐與研究,采用新方法后的課堂提升了獨立型和協作型學生的學習內驅力,其主動性和學習質量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而依賴型學生由于朋輩壓力也會采取較為積極的學習策略,從而使整體教學效果、深度都超過傳統課堂,增進師生交流并發展學生全方面的技能。
2.反轉課堂的教學設計。反轉課堂對于教師來說并非是一種單方面的減壓,而更是一種督促。單純將已有資料制作成幻燈片或視頻的形式并不能達到理論上的最好效果,而要達到良好的授課效果,需要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和準備。曾貞提出的反轉教學步驟包括課前和課后的六個環節,其中有三個關鍵步驟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分別是觀看視頻前的學習、觀看視頻時的學習、應用并解決問題的學習三部分。是信息化環境與大數據處理的發展為反轉課堂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全方位的交互形式。隨著教師和學生對于數字化、信息化手段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反轉課堂相比于傳統教學方式的優越性也會越來越明顯。
3.反轉課堂的'問題。反轉課堂作為一種正在經歷發展成熟的教學方法,同樣經歷著一些仍待解決并制約其推廣發展的問題。教學公平問題,專業化和標準化的問題,教師工作量加大和學生投入需求問題,這三個問題正是在高職院校存在的普遍問題,想要在高職院校推廣這種教學方法,就必須解決這三個問題。
三、反轉課堂在高職院校的應用實踐
高職院校普遍面臨硬件基礎有限,教學標準不一,學生對于課堂投入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因而結合高職院校學生具體學情,創造性地解決這些問題將先進的方法應用到教學實踐中就成了本章要研究的主要問題。
1.尋找技術門檻低的教學實現方法。要實現反轉課堂教學,首先需要構建起對應的數據收集、處理和在線交流平臺。在硬件基礎有限的情況下,在線教育平臺的搭建不得不借助第三方商業公司的已有技術平臺。相較于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在高職院校學生群體中的普及率要更高,因此本文的方法構建聚焦于手機端即時通訊軟件,通過建立可在即時通訊軟件上關注的公眾號,通過推送的方式將課外閱讀材料、課前教學視頻發至學生手機端,再以設定關鍵詞回復的方式激勵學生完成課外作業。同時,通過后臺數據分析可以對每位同學的學習成果進行及時監控,定期查漏補缺。
2.制定統一的教學標準并分組實驗。為保證實驗的有效性、無偏性,將樣本確定為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某專業上同一門課程的兩個班級,并對實驗者和兩組學生均進行保密,實現雙盲控制。采取統一的教學大綱和授課安排、同一位教師以控制無關變量,將1班設為對照組,采取傳統授課方式進行教授;2班設為實驗組,采取反轉課堂的教學方法按照同樣的進度進行授課。課程基本安排為12周,其中分期中、期末兩次進行階段性測試。課程平時作業每周一次,同樣的內容分別以紙面和網絡形式布置給兩組學生。
3.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動力。在基本教學任務之外,分別將小組展示作業、開放性小論文作業布置給兩組學生,以完成任務可獲得課程加分為激勵。根據同樣時間內兩組學生的完成情況結合考試成績對此種方法下的反轉課堂效果進行評估。
4.實驗結果觀察。兩組學生經過12周的課程學習,呈現出不同的學習結果。
從綜合性檢測成果可以看出,教學方法的改變對于成績處于中游的學生群體影響較為顯著。高職學生對于程序性知識和元認知知識的接受、理解能力較為薄弱,如采用傳統教學方法難以收到良好效果且難以對學生學習情況及時分析;采用反轉課堂的方式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產生一種主人意識從而提升學習效果。兩組學生總數一致,對于探究性任務的參與比例分別為16%和42%。結果顯示,反轉課堂的實踐調動了學生進一步主動獲取知識,完成探究性任務的積極性。同時,在進行教學時間的同時,通過軟件端實現的互動也累積了足夠多的數據使得可以在復習階段更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完成甚至定制自己的復習計劃。綜合以上實驗結果,對于高職院校學生,可以結合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具體學習需求,采取以手機代替個人電腦作為接口的模式實行反轉課堂教學,并取得預期效果。
四、結語
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反轉課堂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其理論已經得到了較為充分的研究和發展。近年來,隨著大數據與信息化的發展,這種教學方法也煥發出了真正的活力。通過將傳統教學環節中的若干部分進行順序調整,實現教學邏輯和教學角色的反轉。中外關于反轉課堂的教學實踐也有許多優秀案例可以參考,然而將此方法應用到高職院校中仍然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難。針對高職院校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學生學習動力相對缺乏等方面的問題,本文探索出一種基于手機端即時通信軟件為平臺的低門檻、高適用性的反轉課堂實現方法,并進行了初步的教學實踐。根據雙盲實驗結果,這種方法可以較為有效地發揮反轉課堂的優勢,提高學生學習內驅力和學習效果。但是,在實驗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諸如樣本選擇范圍有限,缺乏重復實驗等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維克多·邁爾.大數據時代[M].盛楊燕,周濤,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鐘曉流.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19.
[3]曾 貞 . 反 轉 教學的 特 征 、實踐 及 問題 [J]. 中國 電 化 教育,2012,(7).
【論反轉課堂在高職院校中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