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原理學習的重要性的教育理論論文
摘要: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學原理》以教師發展需要為基本立場,為教師提升教育學原理的基本素養,用教育學原理的眼光重新解讀自己的教育實踐,在解讀中形成對教育學原理的理解,看到教育學原理的存在與意義服務。
關鍵詞:教育學;理論和實際;前沿性
對于“教育學原理”的概念,在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學原理》一書中的解釋:“教育學原理就是有關如何通過教育活動促進生命成長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它的起源、發展和變遷,本身就顯示了一條獨特的道路。”我們很清楚地看到,中國教育學的發展態勢。在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道路之后,中國走出了一條探索——改革——實踐——創新的發展道路。在顧明遠看來,教育學的興起,是很有必要的.,每一個教育者都應該好好參悟。
《教育學原理》以教師發展需要為基本立場,為教師提升教育學原理的基本素養,用教育學原理的眼光重新解讀自己的教育實踐,在解讀中形成對教育學原理的理解,看到教育學原理的存在與意義服務。書中主題與內容的選擇以當代中國的學校教育變革為核心,以體現此書時態上的當代性、空間態上的本土性和校本性。此外,在這本書闡述中滲透著編寫者近十多年來的研究成果,尤其是持續了十多年,且還在深入進行的“新基礎教育”研究。
在本書中,對教育學提出了以下幾個重點問題:
第一,重視理論和實際的結合。這套教材是根據在職教師的特點專門編寫的,既重視教育理論的介紹,又重視研究教育實際中的重大理論問題。把教育實際中的問題提升到理論上來闡述,可以提供學員的認識。教師學習理論是十分必要的,老師只有在充分認識教育規律后,才能去創造有效的教育方法。教育理論的學習,就是要提高教師對教育規律的認識,提高教師的理論思維能力,使他們在實際工作中有所創造。
這就指出了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意義。理論聯系實際,是對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同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原則的概括表述,其基本精神是達到主觀和客觀、理論和實踐、知和行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在教學的過程中,同樣也要堅持這一理論。如果只是一味地學習理論,而忽略了實際,或是只是注重實際,而忽略了理論知識,都是非常有害的。
案例分析:如教一年級的學生識字。如果生硬地教給學生那些生字,可能對于剛接觸的他們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這時,如果在理論中聯系一點實際,那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收效更大。可以播放一點輕音樂,創造一種氛圍,運用多媒體演示“實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變過程。然后老師講述:由于勞動和生活的需要,他們要把看到的東西、遇到的事情記下來,可是那時候還沒有文字,怎么辦呢?我們的祖先是富有智慧的,他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們看見“船”就把“船”記下來。(屏幕上以動畫形式依次出現由實物圖變成象形字的過程。)然后為了便于書寫,后來,人們就在這個象形字的基礎上,又造出了現在的這個“船”字。這樣,就把所要學習的漢字“船”給講出來了,而且也便于學生記住,這樣的理論聯系實際,可以加深印象。
第二,重視學科的前沿性。編寫的教材盡量能夠反映學科當前發展的新成果,注意吸收國際上新的教育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使老師學習了這些課程后能夠理解該門學科發展的歷史、現狀和趨勢,了解世界各國教育發展新趨勢。這不僅能夠使教師學習到最新的教育理論,而且能夠幫助他們開闊視野,拓展思路,有利于創造他們自己的新經驗。
案例分析:在課堂上,老師讓學生“列舉磚頭的用處”時,學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倉庫,造學校,鋪路”,學生小明的回答是:“蓋房子,蓋花壇,打狗,敲釘”,面對這樣兩種不同的回答,老師應該在肯定小方回答正確的同時,更要對小明的回答進行贊賞和鼓勵,因為小方回答磚頭的用途都是沿著用作“建筑材料”這一方向發散出來的,幾乎沒有變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僅想到了磚頭可作作建筑材料,還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這樣的發散思維變通性就很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發展,所以老師應當給對小明的這種創新思維進行鼓勵。
綜上所述,顧明遠主編的《教育學原理》主要以對教育學提出了三個問題:一、重視理論和實際的結合;第二、重視學科的前沿性;第三、重視研究。學習《教育學原理》僅僅是學習、消化和吸收,而不是一種明確的操作,套用葉瀾教授說的一句話:“原理不是明確的操作性規定,原理只有滋養了人的心靈才會有真實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夏征農,陳至立.辭海[m].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4.
[2] 顧明遠,教育學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7.
[3] 張一兵.馬克思歷史辯證法的主體向度[m].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9.
[4] 劉永康.語文教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8.
【教育學原理學習的重要性的教育理論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