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學生同性戀現象認知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1. 當前大學生同性戀現象認知分析
大學生同性戀是一個不容回避和忽視的現象,大學階段是同性戀身份得以確認并通過接觸同性戀信息而發生身份認同的集中期。大學生同性戀者是個隱秘存在、人數不多但卻不容忽視的群體。中國人民大學潘綏珉教授對全國大學生的抽樣調查顯示, 在心理上不同程度有同性戀傾向的學生占11.4%,其中男生占7.9%,女生占16%。時至今日,這個群體的數量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長,大學生同性戀現象越來越成為一個不容回避和忽視的既成事實。有些人僅僅把大學生群體中出現的同性戀現象簡單地歸結為“性定向”困擾的問題, 認為: 因為多種原因, 導致小部分的大學生在決定性定向指向過程中不能如主流文化那樣指向異性而指向同性, 雙性或其他, 從而無法形成確定的合理的性定向。也有人通過對校園同性戀群體的觀察和研究指出: 校園同性戀者的生活狀況不容樂觀, 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令人擔憂。他們還與一些社會高危因素有關, 他們生活得并不快樂。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隱蔽地生存著, 忍受著來自自身需求和社會環境的各種壓力, 表面上看, 他們生活得很平靜, 和我們一樣, 并沒有什么特別。但其實, 他們內心非常壓抑。大學生群體充滿理想主義同時兼具一定理性的個性氣質決定了大學生同性戀群體必將陷于這樣的兩難境地: 一方面希望能夠追求自由自主的生活, 另一方面又害怕讓父母傷心, 害怕承擔巨大的社會壓力。
有更多的數據表明大學生同性戀群體并不像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樂觀勇敢。在大學生同性戀群體的自評中, 雖然有40 % 的被調查者認為他們是“一個特殊但并沒有危害性的群體, 需要社會的特別關注”, 另有54 % 的被調查者則覺得他們“跟其他的大學生沒什么兩樣, 很正常”, 但是在被問及“您認為現在的中國社會對同性戀的普遍態度”時, 仍然有高達58 % 的被調查者覺得社會對他們的態度是“鄙視, 厭惡, 排斥”的, 僅有10 % 的被調查者認同社會的普遍態度是“寬容, 表示理解”的。有些同性戀大學生表現出喜歡異性是為了掩飾自己同性戀取向,怕被身邊同學知道后受到嘲笑、譏諷或是直接的人身攻擊,有的還擔心將來不能和異性結婚生子而遭受到父母家人的壓力。如果大學生同性戀群體自身主體認為社會對他們是排斥的,那么這種悲觀主義只能導致他們更為隱蔽的隔絕自己, 將與社會的互動壓縮至最低, 隨之而來的只能本文由論文聯盟http://收集整理是更為深層的心理壓抑和人格異化, 而這是誰也不想看到的結果。
2. 大學生同性戀群體的安全隱患
大學生同性戀群體面臨著一系列社會的道德的法律的經濟的疾病的問題,他們的心理和行為與社會規范常常處于不相容的狀態,這使他們經常地處于性的沖動追悔和苦惱的矛盾之中,正因為同性戀者接受的是絕大多數人的異性戀的主流文化,所以他們最共同弱點是自嘲、自貶、自病和自弱,他們心情壓抑,心理困惑,行為隱蔽,不敢正視生活,直面人生。學者張北川根據多年來一直對同性戀者進行的跟蹤調查,得出一組沉重的數據:因為歧視,30%-35%的同性戀者曾有過強烈的自殺念頭,9%-13%的人有過自殺行為,同樣是因為歧視,21%的同性戀者在身份暴露后,受到異性戀者的傷害,包括當面侮辱毆打敲詐等。這些焦慮和困惑使同性戀大學生的生活受到很大影響,特別是影響學習,個別人因此出現抑郁傾向 ,甚至出現自殺傾向。另外,由于校園里缺乏適時適度的性教育,很多年輕的同性戀者只能通過黃色網站等不良渠道涉獵相關知識,這也是同性戀者出現違法行為的重要誘因。
大學生是將來祖國建設的棟梁之才,這一群體有主動要求心理輔導的同性戀者,也有有了心理困擾拒絕別人幫助的同性戀者,且成為同性戀可能是自愿的,可能是被迫的,或許還有其他。他們的生活充滿了痛苦,在同志內部,他們要面臨感情的追逐、面對外部環境,有來自家庭、道德倫理法律的諸多困擾。這類學生有主見,且自我封閉害怕被同學發現大學生一般都過著集體生活,對于同性戀大學生除了學習的使命外,不但要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 ,而且要努力使同志間的戀情不被外界環境的壓力而產生動搖,所以他們生活的很辛苦,如果同志間的情感不穩定且抵擋不住外界的壓力,情緒很容易波動,也很容易產生輕生的念頭。
3.加強大學生同性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很多大學生對同性戀現象的認知更多地停留在行為層面, 對于精神層面的內涵了解較少,對于同性戀行為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與偏見, 如將同性戀群體視為情感游戲者、道德敗壞者或性病、艾滋病傳播者, 由此就本能地、情緒化地反感他們, 并在道德上歧視他們。大學生同性戀群體整體的生存環境仍十分尷尬, 來自家庭、社會、學校、道德、倫理、法律的諸多外在困擾使多數同性戀者不得不隱瞞自己的真實心理傾向,承受著壓力和痛苦。每個人對自己性傾向的認識和認同都有一個過程, 自我認同不足是導致許多同性戀者痛苦的內在因素。大多數的同性戀大學生生活在自我隱藏狀態中,他們或是擔心暴露性取向后受到歧視; 或是希望找一位同性戀愛對象, 但不敢或沒有渠道去找;他們為未來能否結婚而焦慮, 特別是獨生子女同性戀者, 擔心將來不結婚要遭受來自家庭的沉重壓力;部分同性戀者因為希望改變自身性取向卻又無法改變而產生抑郁情緒;也有不少同性戀者偶然發生同性性關系后擔心感染性病、艾滋病而感到焦慮。這些困惑和焦慮使同性戀大學生的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受到極大影響, 不少人患上不同程度的抑郁癥, 甚至出現自殺傾向。作為高校輔導員我覺得大學生同性戀群體的心理健康很令人擔憂,所以做好大學生同性戀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至關重要和迫在眉睫的。
4.加強大學生同性戀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4.1做好高校教育引導工作
開設專門的教育課堂,增強大學生健康的性文化教育,引導學生確立正確的性取向。高校應加強健康的性文化宣傳,引導和鼓勵大學生之間正常的兩性交往,讓大學生掌握科學的性知識和樹立健康的性觀念,形成和諧完美的人格和人生觀、道德觀。
4.2加強人文關懷積極融入到群體生活
由于大學生同性戀群體內心較為脆弱,極易出現心理波動,輔導員老師應深入了解學生情況,特別是特殊生群體,其中應加強對同性戀學生群體的關懷與心理輔導,用輔導員的真摯和關懷使大學生同性戀者緩解壓力,動員干部、黨員、室友關心同性戀同學,不要使其孤立,通過與同學交流與參加活動,轉移他們的注意力,發揮他們的才能與特長使其融入到群體中來,令他們放松心態,慢慢的幫助當事人形成正確的自我信念。
4.3增強心理疏導與心理咨詢工作
同性戀學生常常會因為人際關系、社會輿論等問題出現心理困惑,高校應設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對同性戀學生進行心理疏導。高校輔導員老師與心理咨詢教師應增強溝通協作,可通過觀查聊天等方式,及時、準確的了解大學生同性戀者的心理狀態,從而對癥下藥,解決他們的心理困擾,排除心理壓力,同時可借機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性取向引導。
【大學生同性戀現象認知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學生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論文12-30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06-13
高校大學生名牌消費現象透析02-27
高校高等教育論文12-02
公共藝術教育異化現象及回歸論文11-14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摘要05-13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3000字02-20
高校教育管理的因素及改革論文05-17
新時期高校德育的教育論文12-08
高校圖書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03-18